暗黑帝国末年,皇室昏庸,朝政废弛,百官离德,百姓流离(很多坛友离开论坛,不知所踪),几至国将不国。内忧必有外患。故流亡诸侯夜红雪,伺机而动,招募流寇,聚首长沙,剑指东南,称东吴皇帝,欲问鼎中原,以遂厥志。有青州刺史辽东一将、并州刺史吃鱼的猫咪起兵响应,一时天下震动。东吴乱起,天下诸侯纷纷连纵互保。雍州刺史关大少,手下武将率出诸葛一门,以忧国忧民享誉海内,连纵凉州刺史马军卫队长组建雍凉联合自治政府,以保家卫国为纲领,上扶论坛朝廷,下安雍凉黎庶。冀州刺史便签儿与幽州刺史梦蝶公主早已联手,正调兵遣将,欲窥兵青州,进霸河北。鄴城厉兵秣马,張飛、張苞、陳震、张颌、袁绍、庞德、邓艾、崔琰、田丰等文武之士齐聚帐下,一时名将如云,兵锋已张,锐不可挡。东南吴会向为海内文渊,孔门弟子收兵建业,林木村、燕张飞翼德、曹孟德为之谋,顽劣憨痴、KEOIZZH、白衣陆郎为前驱,扬淮两州欣欣向荣。然海内已乱,吴川难自逍遥。孔门弟子乃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欲拯斯民于水火,兴义兵,倡义举,欲清君侧以正朝廷、攘奸凶以安社稷。弟子兴义举以来,徐州刺史白日放歌长夜浮白、荆北刺史今宵酒醒何处先为倡应,欲共佐斯行;今又有豫州刺史小蝶为天下大义并为豫州黎民计,让豫州于孔门,自领许昌太守,一片公心,感动宇内。群雄并集,义兵势大,需振名号以安人心,筹组织以定循例,排军功以激将士。孔门弟子于兹宣布,即日立国称王,国号为“晋”。海内方乱,武为国本,自进号曰“武”。封白日放歌长夜浮白为大司农,负责王国经营事业;封今宵酒醒何处为大司空,负责王国条例制订;封燕张飞翼德为大司徒,负责监督、任免官员、督促精品写作;封林木村为军师,制订国家大计方针及图霸之策;封曹孟德为大鸿胪,负责外交事宜;封顽劣憨痴为大司马,负责军事建设;封KEOIZZH为大司寇,负责刑狱治安;白衣陆郎为谏议大夫,负责拾遗补缺。晋之立国,仍尊朝廷,但以天下百姓为根本,行独立自主之权,以靖安天下为职志,诚募天下英豪之襄助,以共图霸业。(按照论坛规则,“王,当公爵占领15座以上的城市,就会被封为王,也可以被太守夺取或者继承。王可以赏赐太守将军的称号,并且拥有称帝的资本。”现在晋国范围内已有19城,达到要求)   
阅读全文

        《魏略》中记载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史料:    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修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修。子修亡于穰,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    后太祖就见之,夫人方织,外人传云“公至”,夫人踞机如故。太祖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太祖却行,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遂不应,太祖曰:“真诀矣。”遂与绝,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    后太祖病困,自虑不起,叹曰:“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修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里面讲到的子修是曹昂,为刘夫人所生,丁夫人领养。曹昂死于与张绣部队的作战,可能因为与张绣作战的失利被曹操视为耻辱而不愿提及,并且曹操与张绣妻子私通是导致失利的一个原因,丁夫人由此将曹昂之死归咎于曹操,而对曹操不满。    在这个事情上曹操先是依照传统大男子主义的做法,“遣归家,欲其意折。”但丁夫人偏偏是个刚性之人,根本就不会“意折”。曹操只能亲自去请她。    曹操那时地位已经相当高,并且在当时的乱世,曹操是掌握实权的军阀。曹操能够低声下气去求丁夫人,已经是非常难以想象,但更难以想象的是,丁夫人对曹操的低声下气依然不屑一顾。须知,丁夫人这样做,不仅是放弃荣华富贵,更有可能招来杀身之获的,但她毅然决然这样做了。    作为类似君王地位的曹操和丁夫人之所以出现这样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不应当仅仅看作他们特殊个性的结果,这也与那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息息相关。    三国时代,随着汉代礼法体系的解体,个性开始觉醒,个性的觉醒不仅体现在竹林七贤所代表的有文化的士人中,也体现在读书并不多的普通人中,而且个性之被重视的程度不仅空前,在传统历史的框架内,可以说也是绝后的。丁夫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她重视属于自己个性的东西,而蔑视权贵,甚至将其看得比生命都重要。而曹操对丁夫人的行为并不恼怒,而表示了充分的理解,说明那个时代对个性的重视已经是一种风气,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精神氛围。
阅读全文

但我们细读历史又会发现,史籍中说他弄权的地方虽然甚多,具体实例却极少,而且细细品味,或多或少存有疑问。黄皓非常想弄权,但因为侍中董允防范极严,所以在后主前中期,他非但没有权,连坏事也不敢干:“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黄皓之有权,是在后主统治的中后期,也即陈祗代董允为侍中之后,不过这时他的权势也不大,“始预政事”而已。后来黄皓最大的官职是奉车都尉,据《华阳国志》,是在景耀元年才得到的。蜀汉的官职及其权限,大多承袭东汉。据《后汉书·百官志》奉车都尉条:“奉车都尉,比二千石。”该志的注曰:“无员。掌御乘舆车。”秩比二千石,位望不低,因为是皇帝的近臣。职权却相当有限,掌管皇帝的车马仪仗。    既然如此,黄皓之“操弄权柄”,大体上只有三条路好走,其一,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其二,利用后主的宠信,假借后主的名义干坏事。其三,引诱后主干坏事,他乘机弄权获利。也许这三条他都占全了。但这几个方面在史志中都找不到明确的例子。    黄皓的权力到底能有多大呢。非但不可能太大,甚至当朝的大臣还可以杀掉他。这里至少有两条材料可以作证。其一,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后来就如是说:“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致败国殄民,用生何为!”这句话表明,诸葛瞻和诸葛尚父子都有权杀黄皓,否则诸葛尚不会那么扼腕叹息。其二,受黄皓排挤的姜维也有这个权:“大将军维恶皓之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趋走小臣耳,往者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很明显,黄皓之保住小命,是由于后主的求情。这既说明后主很喜欢黄皓,也可说明黄皓的权并不大,否则何用后主劝喻姜维,为之求情呢。    我们再从另一个方面说,黄皓再有权,作为宦官,他也只能依赖于后主的宠信,如果后主能够足够英明的话,黄皓即使想弄权,也无法兴风作浪。如果论责任,主要责任首先在后主刘禅,而不是黄皓。并且从蜀汉政权来说,刘禅由于一直无法树立足够的威望,即使在诸葛亮死以后,也没有绝对的权力,很多大事刘禅不得不顺从大臣们的意见。皇帝尚且无多大权力,依赖于皇帝的宦官又能在多大意义上弄权呢?    总之,黄皓基本上可以算个小人,但把蜀汉亡国的责任完全推到他身上就过于夸大了。
阅读全文

“假想三国”剧院成立通告及活动方案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戏剧性的情节,有许多偶然,有许多遗憾,有许多人因为他们的性格铸成了一些让人扼腕的悲剧,我们读史而思,在感叹命运与造化的同时,对英雄的悲剧性际遇总是会恻隐感叹,有时我们会浮想联翩,幻想如果自己能处于那样的情境中,也许历史就会发展出另外一个模样。“假想三国”剧院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扮演历史角色、改变历史的可能。活动方式:笛子出任导演,将根据历史及演义,定期制作出相应的剧本。论坛朋友自愿选择担当其中的角色,以写文章的方式,假想自己进入三国历史,并设定自己的性格或遭遇,设想由自己担当某一角色后历史可能发生的变化。多个玩家可以选择担当同一角色,不同的性格演绎出不同的历史发展。如果已经有玩家声明担当某一角色,比如如果关大少声明自己扮演诸葛亮,然后绯衣要扮演刘备,绯衣写文章时可以设想自己作为刘备,面对体现关大少性格的诸葛亮,会演绎出怎样的剧情。参与方式:论坛朋友自愿参与。最好先声明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写出文章,文章开头最好先写明自己所要扮演人物的假想性格。然后推演相关的历史发展。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初定一周。想参与演出的玩家要在下周日之前完成文章。评比及奖励:剧院活动为自愿演出活动,对观众不收费。到下周日,本导演将邀请两位未参与演出的论坛朋友作为特邀嘉宾,组成三人评定小组,参考论坛其他朋友的反映,评选出最佳演员3名,按照龙虎榜活动规则给予爵位积分奖励。在演义论坛的玩家,希望能由朝廷给出奖励,头三名可分别奖励金钱1500,1000,500。(在精品奖励以外的额外奖励)第一次活动剧情:王允美人计除董卓。重要出场人物:董卓、吕布、貂禅、王允。玩家也可以选择不重要的人物担当,比如担当某个侍卫,或“匪兵甲”什么的,可能因为一个小人物在关键时刻的不许寻常举动改变整个历史。 假想剧院·王允美人计除董卓之第一幕   版权所有:孔门弟子 原作   提交时间:2003-05-01 19:10:22   http://myarticle.sina.com.cn/forum/myarticle/articleview.cgi?uid=40988628&path=18948212578王允美人计除董卓第二幕——计订连环   版权所有:白日放歌长夜浮白 原作   提交时间:2003-05-01 21:36:17 http://myarticle.sina.com.cn/forum/myarticle/articleview.cgi?uid=47800996&path=18948203823假想剧院之第3幕 貂蝉:千般风情为君痴   版权所有:孔门弟子 原作   提交时间:2003-05-07 03:08:53 http://myarticle.sina.com.cn/forum/myarticle/articleview.cgi?uid=40988628&path=18947751867人生戟何 <一> 虎牢记忆 版权所有:镭少 原作   提交时间:2003-05-01 23:44:40  http://myarticle.sina.com.cn/forum/myarticle/articleview.cgi?uid=77593237&path=18948196120人生戟何 <二> 暗涌长安版权所有:镭少 原作   提交时间:2003-05-02 14:49:08 http://myarticle.sina.com.cn/forum/myarticle/articleview.cgi?uid=77593237&path=18948141852“缘”来如此--话貂蝉(连载1-4)  版权所有:顽劣憨痴 原作 提交时间:17:36:25 05月11日 http://newbbs8.sina.com.cn/games/view.cgi?forumid=452&postid=52823  假想三国剧本——月下貂禅  版权所有:梦蝶公主 原作 提交时间:19:13:42 05月10日 http://newbbs8.sina.com.cn/games/view.cgi?forumid=122&postid=293593
阅读全文

    曹氏五虎将之张辽 兄在《足以改变三国历史的死——孙策 》一文中说:    孙坚是关东讨董诸侯里最为坚决的,从长沙破宛城,斩华雄,一路杀进洛阳。但是孙坚的战略眼光很差劲,先是倾长沙之兵夺取宛城一点后路也没留,然后又为了进洛阳轻易放弃宛城(宛城被袁术夺取)丧失了称霸天下的自主权。而孙策不同,孙策的兵是以玉玺从袁术那借的,可谓兵少将寡,孙策起兵时各处打得如火如荼,可谓不逢时,但是孙策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拿下了江东根据地,而曹操从陈留起兵到占据北方用了数十年时间,其间根据地兖州易手数次,曹操自己也有几次险些丧命,刘备在中原混了也是数十年,连一块地盘都没弄到,相比之下孙策的乱世务边是很成功的。        孙坚时的天下形势与孙策时代有很大差异。当东汉末年,因董卓把持朝政,引起山东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起兵是为了勤王以匡正朝纲,而不是为了占地盘。《三国志》云:“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    当然我们不否认诸侯中不少人有借此渔利的念头,特别是到后来更是如此,所以真正拼全力与董卓作战者少。从当时的天下形势将,局面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维持汉天子和朝廷的权威,对天下百姓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此时的孙坚是拼全力与董卓作战的,也因此,孙坚享有了巨大的声望。孙坚的目标不在于占地盘,所以上文中以“先是倾长沙之兵夺取宛城一点后路也没留,然后又为了进洛阳轻易放弃宛城(宛城被袁术夺取)丧失了称霸天下的自主权”来批评孙坚没有战略眼光是不恰当的。    当然我们后来的人可以分析说当时的形势是必然要分崩离析的,但处在历史中的孙坚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与阻力,依然选择一种希望不大、但最有利于天下的道路,我们不应当指责。    不过对为何诸侯中只有孙坚全力作战,我们还是可以分析的。与其他诸侯相比,孙坚名声低、势力小,而且他出身也非世家大族,是在讨伐区星叛乱中立功被封侯的。“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余人攻围城邑,乃以坚为长沙太守。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为乌程侯。”    孙坚与曹操等相似,是在讨伐起义中以军功获封,属于新崛起的武力割据集团。他们不同于那些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诸侯,世家大族往往关心自己的区域性利益,行动偏于保守。新兴的武力割据集团由于是汉朝庭把他们从较低的地位提拔起来,所以对汉朝更多一些忠义,而且也更重视以军功博取名声,而不是追求具体的土地利益。        然后再说孙策,孙策起兵时各处打得如火如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不逢时,但对一个方将崛起的割据势力来说,是最好的时机。对于孙策来说,这一时机更在于:原来处于其上的直接领导袁术由于欲望膨胀,倒行逆施,逐渐失去人心,使孙策一方面可以借助袁术原来的兵力发展,另一方面,又有理由摆脱袁术建立独立的势力。    再从大的形势处说,曹操控制汉献帝和朝廷,但在官渡之战前,势力都弱于北方的袁绍,这种局面使曹操非常需要远方的诸侯至少在名义上支持他所控制的朝廷,同时,曹操此时对远方有独立倾向的势力只能笼络而不可能讨伐,这就为新势力的形成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最后从江东地区的形势说,三国时期以前,江东地区对于中央朝廷来讲都是属于边缘地区,控制力较弱,小的割据势力比较多。东汉后期以来,江东逐渐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水陆交通网络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使江东地区具有了形成一个可与中原抗衡的独立势力的基础。经济发展加上相对的权力真空,恰好为孙策的崛起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在此意义上,孙策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后来孙吴国家的基础,固然离不开他本身的统御作战才能,但也必须看到,客观的局势和条件起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阅读全文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戏剧性的情节,有许多偶然,有许多遗憾,有许多人因为他们的性格铸成了一些让人扼腕的悲剧,我们读史而思,在感叹命运与造化的同时,对英雄的悲剧性际遇总是会恻隐感叹,有时我们会浮想联翩,幻想如果自己能处于那样的情境中,也许历史就会发展出另外一个模样。“假想三国”剧院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扮演历史角色、改变历史的可能。    活动方式:笛子出任导演,将根据历史及演义,定期制作出相应的剧本。论坛朋友自愿选择担当其中的角色,以写文章的方式,假想自己进入三国历史,并设定自己的性格或遭遇,设想由自己担当某一角色后历史可能发生的变化。    多个玩家可以选择担当同一角色,不同的性格演绎出不同的历史发展。如果已经有玩家声明担当某一角色,比如如果关大少声明自己扮演诸葛亮,然后绯衣要扮演刘备,绯衣写文章时可以设想自己作为刘备,面对体现关大少性格的诸葛亮,会演绎出怎样的剧情。        参与方式:论坛朋友自愿参与。最好先声明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写出文章,文章开头最好先写明自己所要扮演人物的假想性格。然后推演相关的历史发展。        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初定一周。想参与演出的玩家要在下周日之前完成文章。        评比及奖励:剧院活动为自愿演出活动,对观众不收费。到下周日,本导演将邀请两位未参与演出的论坛朋友作为特邀嘉宾,组成三人评定小组,参考论坛其他朋友的反映,评选出最佳演员3名,按照龙虎榜活动规则给予爵位积分奖励。        第一次活动剧情:王允美人计除董卓。    重要出场人物:董卓、吕布、貂禅、王允。    玩家也可以选择不重要的人物担当,比如担当某个侍卫,或“匪兵甲”什么的,可能因为一个小人物在关键时刻的不许寻常举动改变整个历史。    相关演义资料: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    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是夜允听良久,喝曰:“贱人将有私情耶?”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允曰:“汝无所私,何夜深于此长叹?”蝉曰:“容妾伸肺腑之言。”允曰:“汝勿隐匿,当实告我。”蝉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貂蝉跟允到阁中,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曰:“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已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愉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蝉牵其衣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   
阅读全文

    每一个城边都有一个荒山(实际也属于这个城范围,从城内社区可点击荒山),是黄巾军的驻地。    黄巾来源:部分居民可放弃原来的户籍加入黄巾,但需向原户籍地交纳一定金钱。只有浪人才能成为黄巾(浪人不一定都去当黄巾),黄巾在职业上都是浪人。黄巾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居住,但他的户籍是黄巾。    有些NPC武将是在各个城之间流动的,他们是黄巾军的当然成员。    黄巾的优势和弱点:黄巾成员做任何工作都不交税,但他没法转变职业,只能是浪人,也就是做任何工作都没有额外奖励(比如农民种田收获比浪人多)。黄巾在城市之间移动时,所耗费的金钱减少一半,所费时间减少一半。    黄巾可在任何城市居住和工作,包括空白城市,其他户籍居民只能在本势力所属城市居住和工作(当然可以通过交钱转变户籍)。    黄巾的作战:在理论上,黄巾与任何势力为敌,他不可能与任何势力结盟。黄巾与势力之间的作战是抢劫与讨伐的关系。黄巾即使打败一个城市军队,也不可能占有这个城市,只能抢走金钱和军粮,增加自己的经验值和名声。黄巾即使被打败,因为荒山仍在,他仍可以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黄巾与势力之间的战斗发生在城市内部,也就是说,城市的防御力在这时不起作用。    按照下战书机制,正规势力之间的战争,一日内作出答复,第五日开战;而黄巾与势力之间作战,10分钟内要作出答复,1小时后开战。    未被收编的流动NPC武将到达某一势力城市时,在户籍上显示也是黄巾(从户籍上讲,没有在野,登陆时便属于某一势力,也可属于黄巾)。当城市讨伐本城内黄巾时,此城内的        NPC武将与本城户籍为黄巾的玩家一起作战,玩家失败后,可以选择投降(改变户籍),也可以继续当黄巾。但当黄巾决定抢劫该城时,可以约其他城市的黄巾玩家来到这个城市,但没法约不在这个城市的NPC武将。    如果黄巾玩家居住在空白城市,将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一般不会有人轻易打过来。当有势力进攻空白城市时,黄巾可与城内NPC武将一起防守。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所有空白城市都是属于黄巾的。呵呵,从洛阳出发的军团,“镇压”了某地黄巾军就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势力。    黄巾成员种地所获粮食不是上交所在城市,而是交给其势力——黄巾。抢来的钱是大家平分。作战时,所费军粮由黄巾军总粮库支付,所需军费由大家分摊。    黄巾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官吏机制,有首领,可内部竞争,然后报朝廷同意后,任命。
阅读全文

读吕思勉先生所著之通史(《吕著通史》),曾记得先生讲过一个观点,认为王允与吕布合谋诛董卓后,没有能够安抚李傕等属董卓旧部的凉州兵将,而置其于不得不反的地步,遂致京师(长安)变乱,朝廷失去其仅存的一点基础与威望。山东各路诸侯才有了割据的可能,并导致以后社会政治长时间失序。而王允在其中,虽诛董卓有功,而不能根据情势采取果断措施,而导致变乱发生,过亦大矣。笛子兹援引史实,引申这一论述。《后汉书·王允传》载: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吕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而素轻布,以□客遇之。布亦负其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或说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关东)*,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觽,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遂转相恐动。其在关中者,皆拥兵自守。更相谓曰:“丁彦思、蔡伯喈但以董公亲厚,并尚从坐。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卓部曲将李傕、郭汜等先将兵在关东,因不自安,遂合谋为乱,攻围长安。董卓率凉州兵进京,他自然是有政治野心的,但其时基本上还没有产生要推翻汉朝或削弱中央政权的念头。其属下兵将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目的,但西凉之地,由于远离中原而与羌族等民族杂居,凉州兵受中原礼法观念影响较小,兵将对汉朝没有多少忠义的观念,他们的行动主要受求生及物质方面的动机影响。再加上,东汉后期,对西北的羌族在经济政治上剥削压制,羌人对汉朝有相当的不满,而凉州兵中有不少羌人。而这样一批对朝廷并不十分忠诚的军队进入京师,对朝廷绝对是非常危险的。此时,董卓被诛,凉州兵不会象中原士大夫那样去想董卓是否是汉贼该杀,他们只会因为自己的统帅被杀而惴惴不安,担心朝廷也会拿他们问罪,因为他们不太了解那个代表中原汉人的朝廷会如何对待他们,因此,这时他们是急需安抚的。而此时王允不仅没有在政治上拿出安抚他们的措施,还提出罢兵的建议。本来如果实行安抚,很快就可以收服这些凉州兵的,朝廷力量可以得到增强。由于凉州兵并不完全忠于朝廷,从长远讲,解散他们也是可行之策。但即使一个正确的做法,如果时机不对,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此时凉州兵本来心里就不安,罢兵意味着解除他们的武装,他们当然会认为这是朝廷要解决他们的第一个步骤,自然会加深他们的恐惧和不安。被置于死地的凉州兵必然选择反叛。而此时董卓刚刚把朝廷从洛阳迁到长安,朝廷在长安根基不牢,有没有多少可依恃的军队,凉州兵的反叛便取得成功。凉州兵在长安反叛造成了两个恶果:从长安的情况讲,凉州兵将文化素质低,取得政权后根本不从长远考虑。本来如果是有政治头脑的人,可能会尽力维持并利用东汉朝廷;但现在这些没有政治野心的凉州兵将只会图眼前享乐,并且还由于分赃不均互相攻杀,使关中百姓蒙难。但更重要的恶果是导致长安的中央朝廷失去了仅有的威望,因为朝廷现在被不忠于也并不想维持这个朝廷的凉州兵控制,其他诸侯便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不再理会朝廷而去追逐自己的利益。曹操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没有我的话,不知会有多少人想要做皇帝。本来若有一个合法的皇帝在,很少有人会产生做皇帝的想法,但当皇权失去合法性,每个人的欲望也便被点燃了,这是天下进入动 乱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因素。而王允的言行正体现和代表了当时典型的士大夫心理及形象。《后汉书·王允传》载: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髃下不甚附之。……城陷,吕布奔走。布驻马青琐门外,招允曰:“公可以去乎?”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王允这样的士大夫对待凉州兵将基本是欺软怕硬,董卓兵势盛时,“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消灭董卓以后,轻视凉州兵,不愿费心招抚他们,这不是王允能力或个性上有什么不足,而是反映了当时士大夫普遍的心理。及至最后局面不可收拾,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宁愿以死相徇,而决不苟且偷生。王允个人值得悲叹,因为这代表了东汉士大夫政治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命运。
阅读全文

  赤壁之战曹操作战不利后,相关史实如下:《资治通鉴》载: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周瑜、程普将数万众,与曹仁隔江未战。甘宁请先径进取夷陵。曹仁遣兵围甘宁,宁困急,求救于周瑜。十二月,孙权自将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不克。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以偏将军赵去领桂阳太守。《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三国志·关羽传》: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三国志·诸葛亮传》: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由以上史实可知:曹操虽败于赤壁,其力尚强。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以大将守坚城,根本尚在,东吴军队欲追击曹军,曹仁还能“遣兵围甘宁”。即使“孙权自将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结果仍是“不克”。周瑜、孙权所率东吴主力军队,实力远远超过当时的刘备,所以刘备军队即使追击曹操,也很难取胜。当时刘备主要的精力都在收服荆南,诸葛亮忙着“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根本没有派出什么人去追击曹操,当然也没有派关羽去。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完全是演义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有的曲笔,这一曲笔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完成了对关羽“义”的内涵的深挖与塑造,也加强了诸葛亮智谋过人、神乎其神的形象。
阅读全文

曹操对方士态度之根源探讨    曹孟徳兄弟在《曹操是无神论者》一文中指出:    其实早在曹操入仕之初,就表现出其对鬼神的不屑。    曹操东征西讨,……降服了在当时影响力极大的五斗米教教主张鲁。一支支号称被所谓“神力”武装起来的强大力量,被“任天下之智力”的曹操逐个歼灭瓦解,可以说: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都臣服于曹操的脚下。而当时佛教尚未普及,全天下除了道教的这两支大的流派基本上没有其他信仰(影响小的这里忽略),所以,他做为天下信仰的主宰者,早已超脱于众神之上,自己肯定不会再信鬼神之事,也从心眼里看不起这些信神之人,这从曹植所言及的“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可见端倪。    那么他和这些方技之人的关系又如何呢?我觉得他和方士和道士之间的关系可以一语概括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曹操对道教以及在当时有名的道士、方士采取了清剿与利用,限制加改造相结合的政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泛招致网罗各种有社会影响的方士、道士,置于自己的身旁,以便于随时监视看管,以防作乱。曹操的目的,不在于利用这些方士道士为其延年益寿服务,并不相信神仙之说,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把他们招集起来“聚而禁止”,以防这些人聚众造反。其所采取的手法,即凡是俯首贴耳听其支配者,就加以优抚善待。对于敢于反抗他的人,则毫不留情。    太师对于相关史实之论述已颇详备,笛子基本赞成,并接着这一话题探讨一下曹操为何如此对待这些方士及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要指出,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以西方“有神论”、“无神论”来辨析并不是十分准确。汉代盛行阴阳五行灾异之说,但并不是西方“有神论”,张角利用道教的变异形式发动黄巾起义,是借用了天命论与灾异说相结合的民间信仰。因此,太师说“全天下除了道教的这两支大的流派基本上没有其他信仰(影响小的这里忽略)”,是不准确的,并不是只有宗教才构成信仰,天师道不过是汉代民间信仰的一个变种而已。    由于天师道只是汉代民间信仰的一个变种,因此它在思想理论上并不是一种新的力量,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只是旧的思想体系内部固有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在东汉末年,当时统治危机已经是全面危机,也就是说,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而且在人们内心深出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方面,原来董仲舒等人所构建的一套思想体系已无法维系人心,价值体系开始崩溃,时代呼唤一种新的思想出现。黄巾起义没有提出新的思想建设,所以相对于朝廷无法建立一种新的合法性基础,这也是其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所谓方士之流,基本都是汉代原有天命论-灾异说的遗留与变异。在正是在黄巾起义中,曹操看到了这一残留的民间信仰虽然无法作为新政权的基础,但其力量依然强大不可忽视。    曹操基本上施行的是法家刑名之术,并与道术结合,冲破汉朝的士大夫政治及礼法思想体系,欲“任天下之智力”,建立一个新政权。曹操在思想方面,并没有建立一套新的思想体系,但他自觉地摆脱已经腐朽的汉代原有思想体系,其立意与效果主要在“破”而不在“立”。后来的魏晋玄学承袭了曹操的方向,在思想史上完成了对汉代礼法体系的“破”。    正因为曹操看到了方士所代表的民间信仰的力量,所以他重视而不是放任他们,所以要广泛招致网罗各种有社会影响的方士、道士,置于自己的身旁,以便于随时监视看管,而将其任命为自己的官吏,也利于借用民间信仰收服人心;另一方面,曹操利用他们,却并不想倚靠他们,因此,方士们从未成为曹操的主要谋士,也未能实质参与新政权的建立工作。    曹操对方士恩威并施,就是要借用他们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力量,使民间力量纳入到自己建立新政权的方向上来。
阅读全文

  萨苏在《从益州和陕北的比较看蜀国人才衰落问题》中言: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蜀汉前期将领的将星云集,是来自于各个地方,就好像红军长征到了陕北,的确是人才储备雄厚,这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谈到的四方精锐,单单靠蜀地一处,是无法培养出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团队的。就像单靠陕北,也很难想象可以培养出一大串周恩来,林 彪,刘伯承一样,49年拿下天下,依靠的骨干,还是全国各地的人才。烟波致爽指出: 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愚以为蜀国人才衰落固然有地小人少的因素,但并不是主要的,很大程度上与当时蜀国的政治态势以及诸葛亮对人才的态度有关。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主要也并不是因为他的地盘大,地方好,而在于其不遗余力地发掘,并采取对人才不求全责备的态度所致。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一个相对健全、有效的机制,没有创造一个比较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人才不象自然资源那样,有没有,有多少都是不可改变的,想人才济济需要挖掘与培养并重。如果选拔人才仅限于目前的部属,或是要人才自己找上门来,那不要说别人,恐怕诸葛亮也只能终老山林了。曹魏人才济济主要在于其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两方面的力度都比蜀汉大的多,否则,仅靠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恐怕只能象中国足球一样了。萨苏在反驳帖中又指出孔明用人也自有其道:到了后来,看看他用的人,杨仪和魏延,一个气量狭隘,一个孤傲自大,在诸葛亮手下都能用得很好,换了别的统帅,这两位早就掉脑袋了。诸葛亮有办法调和他们。张裔,人才啊,眼睛长到脑袋顶上,诸葛亮照样有办法教育他。王平,是个犟种,孔明能够大胆提拔。姜维是太守逃走才来投降的,孔明能够信而不疑,谯周屡屡与诸葛亮唱反调,照样能够作他的本职工作 -- 看看孔融。诸葛亮的人才观并非贤良方正,而是尽量教育人才发挥其正面作用,这一点就表现了诸葛亮执政期间,蜀国政府的效率一直很好。孔明手下的,可不是清一色的士大夫哦。陆逊少年时又指出:国 军某抗日将领讲:咱们一个四川省就比日本还大。。。。。这是否能说:日军的人才就只是国 军 共 军的几十分之一?问题争论到这里,分歧渐渐明朗:大家都认可蜀汉前期人才远远多于后期,而其原因,地域和人口基数当然是一个基本要素,谁都没有否认。争论的关键在于,这一因素是否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有其他因素更为重要。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们再想一想红军中将军的出处。虽然从总体而言,是全国各地都有,但又不可否认,有一些地域相对非常集中,比如江西的才溪乡等地被成为“将军之乡”,就因为有很多将军出自该地。那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就一定很先进吗?未必。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实质,那些成为将军的人,从他们的才性上讲,一定比别人都聪明、勇敢、智慧?我想也并不尽然。对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思考角度是前文烟波兄所讲到的,人才需要有一个成长和培养的机制,正是因为有那样的磨练机会,才使那些人的才能得到锻炼与发挥,从而造就成为人才。但这一思考的预设仍然是:被称为人才的人,他们在才性、才能及勇敢智慧等方面上超过其他人。即使他们最初与一般人差异并不明显,但由于有相应的机会和机制,他们的才能得以锻炼,后来还是超过了一般人。 让我们来深入这个问题的最核心:到底什么是人才?是否完全因为他们有过人的才能才成为人才?首先声明,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历史语境中的问题,而不仅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可以有这样一些设例来帮助我们思考:1、夏侯敦、夏侯渊对于刘备是不是人才?关兴张苞对曹魏是不是人才?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是人才,但无法为我所用。但实际上我们想一想,曹操能对两夏侯给予信任,更多基于血缘关系,而两夏侯能够实现对军队的统驭,也与他们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在关兴张苞身上尤其明显。如果这些人降生在其他家庭,即使他们参加曹操、刘备的军队,也同样可能泯然众人。我并不是在宣扬出身论,而是指,某些人由于在社会关系中的独特位置,能够更容易地被最高统治者信任。也就是说,忠诚与可信任是成为人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忠臣与可信任又与很多其他因素相关,那些因素不属于我们所认为的才能领域。2、象管宁或者其他一些根本没有留下名字的隐士,他们或许很有才能,包括军事才能,但他们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人才吗?或者比如象王匡(三国9里面他的能力相当不错,特别是兵法)等人,他们有可能非常有才能,但跟随的主人是一个没有雄才大志的人,因此他们没有留下建功立业的名声,他们到底是不是人才呢?问题的关键还不仅在于他们是否有机会得到锻炼——有的人可能已经展现出才能,但他们无法或没有机会融入一个走向成功的统治集团。我不否认有很多人才,比如张辽、贾诩,他们主动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功业赫赫的人才。但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他们没有机会或者不愿选择或者无法融入曹操、刘备等后来成功的集团,他们便无法成为我们视野中的人才。透过两个设例,我想明确的两点是:一、人才总是具体相对而言的,曹魏集团中的人才到了别的集团中,未必是人才,因为人才实质上包含很多不属于我们所谓才能范畴的因素,那些因素关联着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特定的地理、历史情境。二、对于具体统治集团或战斗集团而言,只有能够融入该集团,才有可能成为该集团的人才,而是否能够融入该集团,有很多特定背景和历史偶然性在起作用。回到蜀汉人才问题,我并不认为张飞、关羽等人在个人才能上多么突出,当然我并不否认,他们肯定要具备一定的才能基础,但象他们那样勇武的人可能会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成为耀眼的英雄,是与刘备战斗集团之形成与发展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加上刘备集团其他人如黄忠、魏延等,给人感觉人才济济,是因为刘备集团在特定的历史机遇下,由弱便强,一个势力上升时期,是扩张期,总会有很多让“人才”表现的机会,才使那些人凸显出来,同时蜀汉数次北伐,这样的大行动也有利于给“人才”表现的机会。而蜀汉后期,在那样的国力对比下,蜀汉北伐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同时历史也没有其他可以让“人才”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我们便感觉好象是人才没落了。正是因为人才离不开具体战斗集团的背景因素,所以“人才”之进入统治层往往需要朋友关系或地域关系,以此提供信任的背景基础。诸葛亮在提拔人时,首先注重其是否忠诚,所以他提拔的人多数是荆州人才,象马良家族及蒋琬等人。那些人并不一定是才能最突出的。但由于有地域等因素影响,他们能够较容易地融入诸葛亮主导的蜀汉统治集团。而事实上,象蒋琬等人,是否能够顺利驾御臣下、维持政 权,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地域背景等很多才能以外的因素。我们反观曹魏和孙吴,之所以觉得他们后期人才并不十分缺乏,是因为后期涉及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比较多,比如讨伐公孙渊、诸葛诞,吴国后期的动荡,以及司马代曹本来就是历史大事件,有诸多可以让“人才”表现的机会,我们便觉得他们的人才好象比较多了。综上所述,所谓人才,在具备一定才能的基础上,首先要能够融入一个有影响的战斗集团(是否能融入,血缘、地域、社会关系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其次,该战斗集团在历史境域中要有大的动作,从而“人才”才能有锻炼特别是表现的机会。人才缺乏往往只是历史的表象。   
阅读全文

林兄文中言: 我基本赞同改朝换代推陈出新的。周代商,推出了一个齐整的封建制度。秦汉代周,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集 权制度。孙中山倒清,准备再推出一个完善的民主制度。我认为这是中国自夏迄今发展的三部曲。管仲相桓公勤王称霸,应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诸侯削弱王权的情况,因其带有很大的尝试性,未能确立为制度,情有可原,我称之为政治形态。到了东汉末,荀彧佐曹操,强霸弱王的政 治形态再次出现,荀彧和曹操对管仲相桓公的事了如指掌,故其变形态为制度便是举手之劳的事,而事未如愿,应该说是很遗憾的。如果这一制度得立,它必然要改变中国以后历史的走向,中国向民 主制度过度势必要容易的很。    ……我说三国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言那应该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我赞同黑格尔现实就是合理、合理就是现实的说法。历史的一次次遗憾都有它的合理性。但我还赞同康德的自由意志论,人类的自由意志必将由劣而善。  笛子以为,“诸侯削弱王权”或“强霸弱王”与现在所言之“民 主制度”是根本不同的。强霸弱王即使制度化,也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 主制度,它不可能改变中国政 治及历史的一些根本特性。民 主制度的意义主要不是在于操作层面,更多在于观念层次。我不认为(就操作层次而言的)民 主制度就一定是进步、先进的,也不认为中国实行之就一定会走上什么康庄大道。中国历史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与韵律,三国时代已经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但我不赞成三段论式的论断。
阅读全文

这本来就是中国 政 治的根本症结。本为“人治”之实,却偏要行“法治”之名。人治本来有人治的一套规约机制——以道德良知为基础的一整套御史监察制度,在人治的政治中,所谓“法”就是由统 治团体发布的行政条例而已,这个“法”不是由最广大的人民制定,也不具有与“天”同高的最高权威,所以在相关的规约机制中,“法”并非不可质疑,因其在监督之列,所以不会破坏平衡。法治意义上的“法”,一则须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如西方是以上帝与人的约定而确立“法”神圣的根源;二则“法”之制定必须通过真正有代表性的代 议机构,才能使“法”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这两个条件基础之上的“法”才是法。但现在人治假法治之名,本来不应具有最高权威、并应在监察之内由人治的政 治体所制定的条例却拥有了“法”的名义,使统治者之统治行为在事实上无法纳入监督之列。悲夫,中国
阅读全文

问题提出:  三国时百姓的生活和东汉相比到底哪一个更好?我现在想,似乎分  裂时期的君主应该更加关注百姓的生活.x兄认为:1。当各方的势力基本平衡时,各方均会注重内部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但这种稳定一般是短暂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一旦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可能,各方就会进行战争,而使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2。各个王朝建立的初期,一般都会注重百姓的利益。这主要是因为各个王朝的建立者都是经营人物,能够制定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政策并实行之,否则,他根本就不能取得胜利。但在王朝建立以后,由于世袭制度的先天缺陷,使后代君主必然出现昏君 暴君,老百姓的日子自然有所变化。如果将东汉初期百姓的情况和其他时代做比较,你会得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答案。  笛子认为: x兄弟说得很有道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时朝廷政治的黑暗并不一定必然影响百姓的生活,如果这个黑暗主要局限与宫廷内部的话。比如司马代曹对百姓影响不大,唐代武则天后期至玄宗前的宫廷动乱也并未影响百姓。对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是战乱带来的社会混乱,二是官僚制度整体腐败腐朽走向对人民的压榨,三是与地方世家大族与百姓之间的经济关系有关。就东汉与三国比,一直到黄巾乱前,人民生活基本是安定的,宦官外戚的政治并未严重侵蚀下层生活;但东汉末期的混乱对百姓影响非常大,三国鼎立基本确定后,百姓生活有改善。在这一问题上,人口数字的增减是一个重要标志,东汉一直到黄巾乱前,人口数字并未有大的变化,汉末到三国,人口损失巨大,知道三国分别称帝后,人口开始有所恢复。  
阅读全文

“诸葛亮北伐主要是蜀汉政权的行为,而并不是诸葛亮的个人行为”当时不太情愿(!)北伐的似乎不少,特别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以后,即使在政权中心决策层也对此产生了疑问.个人感觉这个问题上诸葛还是比较“独断专行的”.你可否专门论述一下,诸葛的个人意志不是北伐的决定性原因(目前看来,你的答案是否). ——我考证工夫不是太强的,你问了这个问题,我去翻了一下三国志等资料,没有看到太多的论述,只有谯周几人有相关言论,“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三国志谯周传)。    解释学的观点认为对历史的解释应当有边界意识,也就是说,有些东西是能够解释的,而有些东西是无法去解释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要去推论历史人物内心的想法”,这属于历史的本体层,所以我们不应当去设想诸葛亮有怎样的个人意志,以及这意志有多强。    在解释学的视野下,我们应当看到和了解的只是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并受其阶层出身、经历的影响而决定的利益诉求怎样实践其历史行为,只有这些是可以分析的。    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我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诸葛亮从荆州而追随刘备入蜀,并成为蜀汉政权的核心决策者,其北伐的行为体现了以原从人马与荆州士人为主要构成的蜀汉政权的利益要求或说是不得不然的决定。北伐的行为由于不完全符合蜀地本地世族的利益要求,因而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所以这里不是一个诸葛亮个人意志到底有多强的问题,而是反映了蜀地本地世族在对蜀汉政权的影响上依然无法压倒原从与荆州人马的政治要求。从解释学的观点,前者是无法分析的,有的最多只能是推测,而后者是能够分析且应当分析的。
阅读全文

  要是没有丢失荆州,中原的人才流入刘备集团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没错。我论述主要是基于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的时期。荆州问题当另文专论笛子如何看待刘备亡故后,诸葛积极执行北伐这件事?是理想?是报恩?以阳平之险偏安一隅未尝不可啊. ——诸葛亮北伐主要是蜀汉政权的行为,而并不是诸葛亮的个人行为。我不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解一个人物要从他的时代来理解他,那个时代不具有后来人所想象的那种理想主义。在那个时代,个人之间的“义”是比较真实的,超过后来任何一个时代,诸葛亮的行为有这一层。但更重要的,诸葛亮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蜀汉统治所面临的不得不然的原因是他行为的主要决定力量。笛子是否认为撬舟和诸葛的治国思想差别就在于此? ——关于谯周,他基本上代表了蜀地本地世族的利益与要求。蜀汉政权主要是以刘备等外来(相对于蜀地本地)人马的利益为重心,在这个意义上,诸葛亮与刘备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代表和体现了蜀汉统治层的主要方向。因此说,前论体现了谯周与诸葛亮的差别基本可以,但这不是个人意义上治国思想的差别,而是由利益与不得不然的原因所决定的差别。  
阅读全文

    被抛掷在这个时代,我是一个异类。所有的时尚都不属于我——足球、经济、娱乐圈,我都格格不入。于是,我只能逃离,在网络中,我找到了另一个时空——三国。三国对于我,不是休闲,不是游戏,而是我全部的生命寄托。    我在大学的率真使我被逼离开学术圈,我在单位与领导的冲突使我再也无心于事业,网络中的生命是我最后的容身之所,是我将在今生中为其燃烧的最后一个梦。    因为三国的世界寄托了我太多的希望,所以我太认真,如同初恋的情人,我的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我把这里当作梦想中的家园,这里没有邪恶,没有妒忌,没有仇恨,没有不公;我用满心的善良来编织我的梦,我希望梦中能创造出一片世外桃源,好让厌倦了现实的我能有一个最后的灵魂栖息地。    我在三国的世界里流浪。新浪三国论坛我最初的家园,那里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深深浅浅的脚印流下了一段黄金时代的记忆。我没有刻意经营我的朋友圈子,因为我不会经营;我真心地面对每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我桃园中的乡亲;我没有追随什么人,也不希望有什么人追随我;我只是在那里存在——呼吸着并生活着。    然后我来到了三联,这是一个更广阔也更复杂的世界。社区的本质使它模拟了太多的现实。就像一个刚学会游水的孩子来到了一片陌生的广阔水域,我兴奋着、憧憬着,也在用心经营着。我在这里感受到了现实中失落的满足感,但这里甚至比现实中更严重的不公平和对人的生命权利的践踏让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刻骨铭心的伤心。我像在现实中一样开始在网络中放纵自己,放纵自己的爱与恨,放纵自己的泪水与伤痛。    再后来我又找到了大话、找到了三国演义论坛、找到了中三,同样的或类似,背叛与猜忌在上演,机制的不完善让人烦心,我伤心于自己的无力——无力用我的双手来改变这一切,只能伤痛地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日侵月削。    我从来不是一个英雄,走过岁月的冷与暖,我是一个无助的孩子,我只希望有一些真心的朋友陪我走过这一段岁月。    我从来不是一个智者,看过人生的悲与哭,我是一个做梦的孩子,我只希望有一些真正的友情陪我度过这个不愿醒来的梦。
阅读全文

    崔琰出身清河崔氏,这一士族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北方最显赫的士族之一。作为山东望族,崔氏一向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仍将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看到了以后很生气,说:“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由此可见一斑。    东汉王朝的统治支柱是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与士族内涵并不相同。世家大族以政治身份为依托,但主要是落实在经济意义上,强调其家大业大,有大量田产,并控制大量依附农民。而士族是以政治经济力量为依托,但主要是落实在文化及社会身份上。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有了高官大宅的庶族,也同样被已经没落的士族看不起,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世家大族向士族的转化就发生在三国前后,并且主要是发生在曹魏势力内部。出身世家大族的崔琰的立身行事及遭遇也正展示了世家大族向士族开始形成与转化的艰苦历程。    世家大族与士族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区别,就是作为他们思想资源的经典是不同的,世家大族承汉代传统,以经学立身立家,持重守礼。而魏晋后的士族喜老庄,尚玄谈,以放达相标榜。而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过渡正是人物品评。崔琰执经学之末,而开品评之先,在思想史上也是一个过渡人物。    史载崔琰“年二十三,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年轻时代是循经学之正途。但由于黄巾之乱起,未能竟学,中途而辍。及后,长于人物品评,比如对司马朗论司马懿曰:“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涿郡孙礼、卢毓始入军府,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皆公才也。”后林、礼、毓咸至鼎辅。    人物品评关注的是气质层次的个人,与经学所关注的春秋义理已经有根本不同。但崔琰仍是秉义理而言气质,显示其过度性。而就其性格来讲,既有持重守礼的一面,又有放达不羁的一面。其初仕袁绍时,还完全是经学儒生,见战争导致道路暴骨,即谏曰:“宜敕郡县俺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一派腐儒气象。    及曹操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虽仍是言儒家义理,但已显示出个性的抗直。显示其一方面作为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在维护地方利益上不遗余力,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身份的展示,以这种义正词严的指责,显示名士在曹操这种地方军阀出身的庶族面前的精神优越性。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世家大族不仅失去政治上的权势(谁武力强谁就是霸王),而且在经济上也遭受严重破坏,他们要重新确立他们的身份,必须靠精神上优越性,崔琰的直言进谏正是这样一种努力。    越到暮年的崔琰,放达不羁越为明显。曹操称魏王,崔琰曾举荐过的一个人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崔琰说了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说这句话的本义是很难考证了。三国志讲“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也只是陈寿的臆测。三国志中又称“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曹操也便是因这个原因杀了崔琰。有意思的是,曹操让狱吏暗示崔琰自己了断,没想到崔琰完全会错了意,照旧在狱中接待宾客,谈笑如常。当曹操又传来明确的旨意时,崔琰当即从狱卒手中接过钢刀,以一种比今人点一枝烟更潇洒自然的姿势,抹断了自己的脖子。    暮年的崔琰已完全是一个魏晋名士的形象,在曹操随意生杀的专制政权下,崔琰对现实的功名地位已看得很淡,要保持自己心灵优越感的信念却更强了。对于小人的诽谤和曹操的误解(其实误解根本就是一个借口,这一点崔琰心里肯定也很清楚),崔琰不屑于解释,从容地面对死亡,肉体的死亡展示和映衬了精神的高傲与自由。    崔琰之后,才有了嵇康,才有了魏晋名士,才有了一代玄风。
阅读全文

    在中华大地上,绵长三四千年的历史中,统一一直是主流,即使在大多数分 裂时期,割据政权一般不把自己视为独 立的王国,不认为自己与相临的割据政权之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而认为只是暂时割据。割据政权之建立,少数是为了维护地方利益的一种自保行为,大多数是以割据来积蓄力量,逐鹿天下,以最终统一为目标。这是一个深刻的国 家 民 族认同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成为今日之中国所依据的历史精神渊源。    在这个问题背景下,我们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分 裂,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因为在这一段分 裂时期,更准确的说是在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之间彼此完全不认同,民 族构成差异较大,国家组织形式有根本差别,只看外在特征的话,他们完全可能发展成两个国家,甚至两个民族,其彼此之间的差异甚至比朝 鲜与中国之间的差异还要大。    当然,后来是隋唐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的分 裂。初看起来,这好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我认为,如果南北朝之间的差别就像他们看上去那么大的话,即使以武力实现了统一,也会由于人民的不认同,推动起义反抗,使统一成为一场短暂的梦魇。秦王朝的迅速败亡,虽然与其暴 政不无关系,当时山东六国的人民在长期分 裂后之不认同统一王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秦的统一,武力固然是必要因素。但从背景条件上讲,因为当时分裂的割据势力大多数是早先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也就是说,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出于一个统一的王朝,有一个共同的认同。并且孔子等人在观念上为统一做了准备,这就是“外夷狄而内诸夏”的春秋“大一统”(以一统为大)观念。秦朝的短命正是没有以那些观念为基础建立文化维系体系。而此后的汉朝正是因为建立了这样  的文化维系体系,所以能够得以绵长(不是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那么,南北朝时期的这个“统”的维系在何处呢?孔门弟子曰,在士族,由于士族之重门第,重统系,便用文化和家族的双重力量在一个分 裂 变 乱的时代维持了汉晋一统理念的绵延。    对南朝而言,由于自东晋至南朝,多由侨姓士族掌权,侨姓士族来自北方,在他们的观念中,江北与江南应是属于一个统一国家。他们大多支持北伐,即使没有成功,但使一统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南朝有侨郡、侨县的设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收复北方的故土。这就是所谓“保江东以存中夏之统”。    对北朝而言,士族谱系主要是依汉魏时的官职及门第来品评高下的,这就在不停地提醒着人们汉时的一统,让人们以汉代的疆域来理解和看待当前的分 裂,让人们把分 裂看作是缺憾,而非常态。并依照这种理念在文化上感化和转变当权的少 数 民 族。这就是所谓“以夷变夏之统”。    这对于统一构成真正的动力,并成为统一后人们认同新王朝的一个源泉和动力。
阅读全文

今天本来就有很多别的事情让我伤心我的生命只为爱我的人而存在我不会发怒,我只会伤心不把我当作朋友的人怎么说,说什么,我都不管像绝壁上的雪莲,我只愿盛开给愿意来到绝壁的人我对我的朋友永远全身心地交付,不愿有丝毫的保留我渴望为我爱的人燃烧,却不能容忍我的爱人有丝毫的背叛虽然我明明知道这不可能,那我就把自己献给我想象中的爱人我不苛求理解,由此产生的痛苦我也只想留给我自己因为我正是把三国论坛在这个意义上当成了我的爱人,所以今晚我会流泪我想到了我的兄弟-死过去一回,我不知道他 的往事,我只是感恩于他对我的安慰我想念我的朋友京华过客,他  那永远那么平静的问候,每次想起来让我感动地想哭,而每次都 与他擦肩而过,难得多说几句话我想念夏景无限,不嫌我不懂事,不嫌我捣乱,那么宽容地谅解我我只是想哭,要找一个哭出来 的理由我的朋友啊,我在心里千百次地呼唤你们,为什么你们都不在,让那么多人欺负我我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不正常,对公正和友情又太执着让一切随风飘走吧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