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在曹操攻克汉中的时候,恰好刘备率兵远在公安与和孙权对峙,正准备为荆州问题和孙权大打出手。应该说这是平定益州的绝佳时机,但是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曹操拒绝了司马懿和刘晔立刻趁势进攻西蜀的建议,,虽然数日后曹操回过神来想进攻,但是时机已经失去了。但是,另一方面,曹操显然并不打算放弃这个进攻西蜀的跳板,因此当属下建议他适当的时候迁出汉中居民和军队的时候,他也不予采纳。(太祖克张鲁,和洽陈便宜以时拔军徙民,可省置守之费。太祖未纳《三国志*和洽传》)。在留下夏侯渊和张合率军镇守汉中以后,曹操引军北还。夏侯渊和张合都是曹军中比较著名的将领,他们在汉中自然不会闲着。“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张郃等,收兵还南郑。”关于这场战斗《张飞传》里记载得比较详细,当时张合率军攻击巴西,想把巴西居民迁到汉中去,对峙五十多天后,张飞率精兵万余人从小道偷袭张合军,张合惨败,只率领10余个属下抄小道逃跑了。转眼就到了建安二十二年,刘备稳定了后方后,开始准备拔除汉中这颗对西蜀构成直接威胁的钉子,这年冬天,刘备方大将吴兰屯下辩,张飞大张旗鼓地屯在固山,准备进攻汉中,曹操则派遣曹洪和曹休率军和吴兰对峙。曹休看出张飞是在虚张声势,趁张飞部队尚未集结完毕地时候率军猛攻吴兰,大破之,吴兰逃跑后被阴平的氐人豪强强端斩首。“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在这里感觉三国志记载的比较奇怪,张飞,马超走汉中??很明显,刘备此时是要争夺汉中的,也就是汉中并不在刘备控制之下。既然当时汉中还在曹军的控制之下,张飞和马超怎么会往哪里逃??。更奇怪的记载还在后面“,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成都,皆为曹公军所没。”不可理解,刘备派遣吴兰和雷铜是要进攻汉中的,怎么“入成都了?”。前面记载的很清楚,吴兰在下辩被曹洪击败后又被阴平氐人斩首,跟成都可是丝毫不沾边阿。。从地图上看,下辩距离武都倒是非常近。所以,我认为这里的成都是武都之误!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诸将进兵汉中,刘备和曹操两人的正面碰撞就要开始了。:)
阅读全文

最近看到坛里讨论失街亭,甚是热烈,于是也来参合一哈。街亭失守后果严重,直接导致了诸葛初次北伐的失败,所以街亭之失的责任问题大家一直喜欢争论,对此我的看法是:此战诸葛亮用人有误,而马谡在战斗中也的确犯了错误。首先我们先讨论一下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风萧萧兄说此战魏军是五万骑兵,蜀军两万步兵,因此得出结论,蜀军必败。魏军的人数,此战魏书明帝纪三中有记载“魏书曰: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 :“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 。”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注意,是兵马“步骑”五万,而非“骑五万”。另外,这五万魏军也不全在攻击街亭,“太和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张郃击谡,淮攻详营,皆破之”,考虑到郭淮的资历和级别,带去攻打列柳城的兵应当不会少,也就是说街亭正面魏军人数估计当在3万~4万。此战马谡所率蜀军的人数三国志里似乎并无详细记载,我看到的只是“谡,统大众在前”,“使马谡督诸军在前”,却并无确切数字,三国演义里倒是说诸葛给了马谡精兵两万五千。不晓得风萧萧兄是哪里看到的两万人哈,如果确见于史书,还望告知。:)其次是马谡的举动的问题,三国志里面记载的很清楚:“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如何“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呢?王平传里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马谡不但放弃了水源,而且在大战之前,士兵最需要镇定和养精蓄锐的时候,“举措烦扰”。他想干什么?个人猜测,马谡纸上谈兵惯了,却并没有真正前线战斗的经验,阵前瞎指挥结果弄得士兵又烦又累,士气十分低落,也难怪后来蜀军一被张合断绝了汲道就想溃散,要知道,此时的蜀军已经经过平蛮战斗的考验和诸葛亮著名的”治戎讲武“,无论是装备,训练还是战斗力都相当出色的。从以后双方的历次交锋来看,蜀军在正面战斗中的战斗力绝对不弱于魏军。在马谡举动失宜的同时,魏名将张合率军赶到,说到张合可是个老兵油子,从黄巾造 反时代就开始领兵作战,史称“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马谡的失误被张合看出并紧紧抓住:“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虽然蜀军大败而逃,张合也不敢过分追击,因为蜀将王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张合疑其伏兵,于是蜀军得以收集败兵退走了,这次大败对蜀军而言不是毁灭性的打击。下面说说此败的影响和最后诸葛亮对打了败仗的蜀军将领的处理:此战蜀军兵分两路,赵云邓芝处为疑兵,诸葛亮率领的是主力,马谡“督前军,统大众”却大败而逃,蜀军主力前锋被击破,士卒离散。无论从兵力还是从士气上,蜀军都受到沉重打击,更要命的是,他丢失战略要地街亭,使得“亮进无所据。”也就是说,不但败了,而且使得诸葛亮连翻盘最后捞点什么的机会都没了,只好退军还汉中。战后,“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杀的杀,贬的贬,处理非常之严厉,连另一路的将领赵云,也因为失利,虽然能敛众固守,不至大败。但是还是被贬为镇军将军。由此也可以想见诸葛亮对此次北伐失败的极度失望。最后,街亭之失是谁之过的讨论。下面说说我对此战失败谁该负责的看法,首先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马谡本人既无独统大军的经验,又喜欢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看看他犯的错误:先不听诸葛亮节度,不考虑士兵水源一意孤行的望山上跑,又在大战之前不晓得该作什么,“举措烦扰”。如果是魏延或者吴壹这样的宿将统领前锋,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其次,马谡也要负主要责任。对于风萧萧兄认为的街亭主要是因为“众寡不支--要是把两万步兵放到平原上和人家五万骑兵作战,只怕败的还要快”,马谡对此不应负责的观点,偶不能苟同,首先,我前面分析了,魏军此战兵员不足五万,而且并非全是骑兵,其次,对于山上防守是不是更稳固,我以为,山上防守是稳固,但要命的是没水。没水喝士兵能坚持多久?当然了,这样的逆境如果将领很悍士兵大概能坚持的久些,历史上也不缺乏缺水也坚持死战的例子,但是马谡一个新手,以前也没有独统大军的经历,其作战经验和在士兵中的威望基本为零,所以士兵在其统率下必然心虚。碰到缺水这样的绝境,再加上张合的猛烈攻击,蜀军崩溃是必然的。 顺便说说,风萧萧兄举的街亭地下水丰富的例子偶没法考证,不过,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水即使在地下也不会望山上倒流的,蜀军想在山上挖水,大概要从山顶挖到山底水平面以下吧。不晓得要挖多深。。。假设一下,如果马谡依街亭扎营死守的话,魏军要攻蜀军军营只怕没那么容易,而且在这里蜀军不必担心水源,在这种情况下,马谡拖他几天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几天后等诸葛亮大军赶到形势必然对魏军不利。而马谡没有这么做,他偏偏不听话,要玩花样:你们不是觉得偶不行吗?那偶就露几收让你们看看我马谡的能耐,翻几个跟头让你们瞧瞧。最终率军上山,结果的确“翻了一连串的跟头,可惜都是向后翻的”。其实恐怕马谡自己也知道自己这次玩砸了,所以失败之后他没有回蜀营向诸葛报告,而是逃跑躲起来了,这个举动在三国志向朗传里有记载“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如果马谡一点错误没犯,一点责任没有,那为何他要躲起来不敢见人?显然他知道此败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因此做贼心虚。对于此次北伐,老牛说其实在诸葛亮贪图三郡之利的时候就露出败象,偶深表赞同,诸葛因为贪三郡小利,给了曹魏充分的调兵遣将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战局其实已经对蜀汉很不利了:赵云邓芝的部队被曹真击破,高翔屯守的列柳城被郭淮击破,但是那些蜀军不是主力,具体到街亭之战来说,如果马谡举动得当的话,蜀军未必会败,战局发展下去或许会是个双方僵持不下,最终蜀军粮尽退兵的结局吧。
阅读全文

首先,我想回答庞式兄文章开头的两个疑惑,“有人曾自豪地说::“中国没有长城,因为,我们不需要长城!” 请问是哪一个人?真的无用吗?” 第一个问题“请问是哪一个人?”不好意思,此说法正是不才文章里提到的,许是因为三国论坛的置顶字体不够大,许是庞式兄有些近视没看清在下名字,不过既蒙庞式兄见问,在下就坦诚的回答一下:“那是我flying_ax的看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至于第二个问题,“真的无用吗?”我的看法是:“很多时候用处的确不大。”说来惭愧,前日在下为了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把史记翻了一遍,发现在史记正文及注释中总共提到长城72次,为了论证严谨遂写入文中,不想庞式兄竟然送我以高帽呼我为专家,说:“还有人以所谓的“专家”的“身份”用“数据”来证明“长城无用论”,这实在是不敢当,说实话,在下一介学生,即使毕业也不过是工程师级别而已,离专家级别还差的远,此间差距可能庞式兄不是太了解,为此我不得不斗胆说明一下。对于庞式兄文中的:“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当一个敌对势力想要全面压制,奴役另一个民族的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灭其史”,让另一个民族的人知道:你们的民族一无是处。你们的骄傲都是垃圾。你们的荣耀都是虚构。你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证明你们的弱智与无能。仅此而已。 长城无用,便是这个政策的一部份。”看得出庞式兄是位热血青年,如若在60~70年代,定是社会的骨干力量,不过在下实在是想不明白,在下不过是根据史实,本着希望民族复兴的愿望说说自己的看法,不晓得怎么便成了想“灭其史”的异族人、便成了执行“灭其史政策”的人?自然了,有些事是不用弄明白的,在某些热血青年眼中,其实事实是怎样的并不重要,史书上明明有关于长城的记载,自己却不去看,而别人老老实实翻看史书提出见解,就“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了,许是阁下认为在下翻看的那些史书不够权威,非要按照阁下意志去写一套出来才够权威,够水准?关于庞式兄的“试问:长城果然无用,何以延续万里,修了近两千年?”文中庞式兄犯了几个错误,首先,根据长城的存在判断,存在即合理:“长城果然无用,何以延续万里,修了近两千年?”,根据这个推断,历朝历代皇帝很多是要大兴土木的,想来这些宫殿也和长城一样?缠小脚有用呼?何以中国妇女缠小脚的时间也不短?其次,“修了近两千年”的说法也有问题,如果以长城开始修筑的时间到今天来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是两千多年,庞式兄的说法就不够严谨,如果理解为长城在两千年间个朝代一直在修筑,那很显然很多朝代是不修长城的,庞式兄的说法就错了。另外庞式兄认为“难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军事低能儿?有谁会认为秦皇汉武这样的拓土型君王是这种低能儿?”对于庞式兄此问,首先还是我上面提到过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这个说法不准确。其次,“秦皇汉武”,秦始皇是修了,结果是这个举动被很多史家和政治家拿来当反面教材(我从《史记》一直查到《隋书》,发现史书中提到长城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秦始皇修长城被揪出来当反面教材的)。但是汉武帝修长城了吗?没有。《汉书》中没有任何关于汉武帝也修过长城的记载,武帝纪中提到长城只有这么一次:“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庞式兄或许从别的史书上看到关于汉武帝修长城的记载,如果是这样,还望告知是何史书。还有庞式兄的:“你认为搞定之后他们的战马,粮草,人员可以一个个象登山运动员一般轻易,快速地在中原王朝接到报警(专家当然不知道长城还有个烽火台的装置)并快速出动的机动兵力到达之前突入中原吗?”先说一下庞式兄括号内的话:“专家当然不知道长城还有个烽火台的装置。”首先,我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我不是专家,离专家级别还差的远呢,其次,我文中也提到了长城的烽火,“在长城上举烽火,放枪炮,就可以很快的把敌军入侵的消息穿到千里之外,”至于庞式兄何以认定我知道了长城上可以举烽火而不知长城有专门的烽火台,那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翻越长城进行抢掠是否需要“象登山运动员一般”,我看倒是不需要的,随便举几个例子:“从柱国杨忠引突厥破齐长城,至并州而还(周书);突厥寇幽州,入长城,虏掠而还(隋书);突厥二十万众毁长城,寇恆州(隋书)。”看起来只要蛮族人多,长城其实也构不成什么实质的阻碍,有时候干脆连长城都给毁了。有意思的是,庞式兄的下文:“长城的最主要作用是延缓,阻滞蛮族入侵的时间与力量,将其绝大部份兵力消耗,歼灭在长城一线内侧几百里内(这个地段人口极少,城池要塞极多——),。。。不能,都不能。除非是正面攻克,或者突袭中原王朝的要塞” 注意庞式兄的观点:“长城的最主要作用是延缓,阻滞蛮族入侵的时间与力量”,而后庞式兄又提到“(蛮族不能进入中原)除非是正面攻克,或者突袭中原王朝的要塞”,可见庞式兄认为长城有“迟滞蛮族,将其绝大部份兵力消耗,歼灭”的巨大功能,而不巧的是这个伟大的功能却不是由长城,而是由“长城一线内侧几百里内”的“城池要塞”来实现的。。。对于庞式兄最后的那句:“没人会认为农耕民族会象游牧民族一般不务正业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抢掠别人吧?”中国很长时间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国家,所以,当然很少想去劫掠别人,只是习惯于抢掠自己人而已。最后要说的是老牛的说法我比较赞同,“从军事角度去讨论长城,必须站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之上,不能盲目地否定或者神化。”如果站在历史基础上来说,长城的军事作用对很多朝代来说并不明显,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论述过了,而如果站在现实的角度来看,长城的精神意义显然远远大于其他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以为,如果国人的精神支柱更富有进取心一些,对国人似乎更为有利。毕竟,中华民族几次骄傲的战役都不是凭借长城取得的,而且说实话,个人认为躲在长城后面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阅读全文

我国的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修筑的,有学者考证,楚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长城的国家,大约修于公元前688年,其后数百年间,各国也纷纷根据各自的需要修筑长城,“梁惠成王二十年(公元前475年),齐筑防以为长城。”“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魏筑长城, 自郑滨洛以北, 有上郡”,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因为后来的万里长城是以秦,赵,燕三国的拒胡长城为基础的。赵国修筑长城“(肃侯) 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前面大致铺垫了一下,现在进入正题,也是我们争论的焦点的“万里长城”的修筑。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动作,除去收兵器啦,把国内的长城给拆啦之类,比较大的动作主要有三个,“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阿房、骊山七十余万,”首先要着重指出的是人数,四十余万,五十余万,七十余万,这在当时都是天文数字,要知道,著名的长平之战损失了四十五万士兵后,原本国力强盛如日中天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而著名的秦灭楚之战,秦王把家底全部掏出来了,也不过拼凑了六十万人。而且有资料认为,修长城的这四十万还只是士兵的数目,尚未包括那些被迫筑城的百姓,如果是这样,可以说,秦始皇调动了当时全国大部分的壮劳力。这三个行动可以分为两类,修阿房是秦始皇为了满足个人享受,而向北和向南用兵,则是为了地盘疆界。其中又以修筑长城最为艰苦,也最为人们所诟病,在那个交通和生产都极为落后的年代,在远离城镇的荒山野岭上修筑长城其艰苦是超乎想象的。是的,如果当时生产力十分先进,以少数人劳作就能满足大部分人的供给,秦始皇把全国大部分人拉去当苦力也没问题,但是当时情况如何呢?“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于糟嗳,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出动那么多人力去修长城,结果就是“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于是百姓力屈,欲为乱者十室而五。”这就是为什么后世很多诗词都对这些被迫筑城的士兵充满了同情,如:《古筑城曲》(陆游)筑城声酸嘶,汉月傍城低。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饮马长城窟行》(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等等等等。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说了。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让无数的人埋骨荒野,我想这种行为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暴虐”!那么,耗费了如此巨大的民力,让那么多的士兵埋骨荒野变做冤魂的这些行动是否值得呢?首先,在“阿房、骊山”的那七十余万人拼死拼活,纯是为了秦始皇个人享受,想来不会有人认为这行动是正确的(秦始皇本人除外),其次,“戍五岭”的那五十余万人,史记中记载是:“又使尉佗踰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看起来情况比修长城好些,但是从尉佗拒不执行命令就可以知道,至少其认为这个举动是不值的。最后,就是我们争论的焦点,秦始皇这时候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到底值不值?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当时国内的情况,当时秦刚统一六国,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尤其是后来秦国国力逐渐走强,开始兼并诸国的时候,秦为了迅速削弱各国国力,对降卒基本采取了屠杀政策,长平之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还只是人力资源的消耗,其他资源的消耗就更严重,因为这个缘故,秦虽然统一六国,但是国力上却远达不到原来六国之和。这个时候秦的当务之急并非继续扩大领地,而应该是恢复业已凋零的国力。其实这个想想我们国家刚刚解放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了。下面就是必要性问题了,如果此时匈奴真的非常强大,以至于威胁到了秦王朝的生存,那么秦始皇派兵反击并筑长城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情况是这样的吗?此时匈奴的情况如何?“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现在匈奴的单于是头曼,此时匈奴的两个邻居倒是正强,此时匈奴力量最多与东胡和月氏不相上下甚至还要略弱,直到头曼的儿子冒顿破灭东胡,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之后,匈奴的力量才开始对中原政权构成真正的威胁,而此时秦朝早已灭亡了。。。从军事角度来看,蒙恬北击匈奴,这确切的说也是一次主动出击而非反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翟,筑长城”,“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觽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可见在当时国内民不聊生,急需休养生息的时候,秦始皇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攻势去攻打对自己尚远构不成威胁的匈奴,并耗费无限民力修了上万里的长城,其最根本原因只有一个“贪”!对此,汉朝有人对此的评价是:“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很恰当。下面就是秦长城发挥的作用问题,如果长城对秦朝的存亡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话,那么这对那无数埋骨荒野的士兵也算有了一个交代,至少,他们的辛苦和努力没有完全白费,然而,秦长城发挥了作用吗?“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冒顿(侵燕代)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毶﹑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蒙恬死后,匈奴就开始逐渐的南侵,而匈奴在冒顿统治下强盛之后,就不但跨过了原来的地盘,甚至还进一步侵入了燕、代。秦朝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长城,在蒙恬死后,没有在对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任何作用就被匈奴轻松跨过。。。最后,我想这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并没有什么可让人自豪的,它能够体现的不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而是秦始皇的暴虐,它能够体现的不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而是秦始皇的贪婪,因为在那城墙下面,是无数士兵百姓哭泣的冤魂!
阅读全文

光荣的三国、信长和太阁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很多不同的剧本和不同的角色可以选择,三国和太阁可以扮演的武将都有数百位,信长系列因为是战略模拟,只能扮演的大名,所以可能的选择少些,但是可以可扮演的大名总数也有几十家。论坛里喜欢光荣游戏筒子有不少,偶就做一个调查:玩光荣的游戏时,你喜欢选择谁?为什么?下面偶就先扔一砖,权当抛砖引玉哈。三国系列:我是从三国六开始接触三国游戏的,三国六里最喜欢的是董卓火烧洛阳宫那个剧本,此时的势力很多而且恰好强弱差距不大,其中最喜欢选择的还是曹操,此时曹操处于强敌的三面包围之中,不要说北方袁绍和西边的董卓,就连南方的袁术刘表兵力都比曹操强些,所以此时的曹操是个很有挑战性的选择。三国七里面说不上特别喜欢谁,因为三国七很怪,只要你肯下功夫,任何武将都可以被锻炼成为超人,也就是说,选择谁都差不多。三国八是经典,喜欢选刘备,可以体会他和关张白手起家的艰难。三国九和三国十都有缺点,不过三国九里面新武将mm还是满pl的,所以偶经常登陆几个养眼的美女mm组成一个新势力,在三国九里横冲直撞的同时还可以看美女,一举两得。:)据说从三国九开始就有玩家喜欢登陆各项能力值都是1的六一居士游戏,对此我崇敬不已的同时总觉得其行为是不是有点自虐的嫌疑。太阁系列:太阁四是很经典的游戏,不过却不喜欢用木下藤吉郎,内政虽然不错,但是武力比较低,在外面乱跑的时候经常被山贼打得半死,而且,木下藤吉郎的长相真是,,如同他的绰号一样,活脱脱一只猴子(看过其画像,极端肥大的衣服包裹着瘦小的身体,让人怀疑沐猴而冠的典故是不是从这儿出的,嘿嘿)。太阁四前期喜欢用新武将,开始各项能力值都能达到80,可以用奖励点数把武力加到100,这样游戏就会舒服不少,至少,不用见到山贼就发抖了。太阁后期的剧本我喜欢用真田,只是为了体会一下大阪城下日本第一强兵的辉煌,不过感觉不错,真田身上剧情很多,有入侍丰臣家的剧情,收真田十勇士剧情等等,最后大阪城下与德川家的决战十分艰难,兵力绝对的劣势,对玩家而言绝对是个挑战。太阁五很多方面都同太阁四差不多,仿佛太阁四的加强版,不过因为改进了新武将登陆系统,所以还是喜欢登陆新武将,只要有耐心,可以制作出很pl的美女(众人:咳,你怎么就知道美女?)。太阁五的几个副业里面,最喜欢当铁匠,可以打造出自己喜欢的顶级兵器。而太阁的职业里最讨厌的是忍者,因为总是受不了比武大会的诱惑,而一旦比武获胜得到天下第一的名头,势必因为名声太响而招来敌忍者的追杀,一下子拥上来一大堆人,什么毒刀子毒苦若一股脑往你身上招呼,艾,不死也要脱层皮。信长系列信长系列里我最喜欢用武田信玄,因为他本身能力相当强,手下实力也不弱,而且北方有军神上衫时时威胁着武田家的安全,倒不是很喜欢用信长,感觉虽然他前期有点弱,但是因为附近没有很强大的对手,所以发展会很快(下面的今川义元开始很强,但是因为风雨桶狭间事件的缘故,今川家很快就衰落下去,还是无法对信长构成威胁),而后期信长势力又太强了。
阅读全文

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曾经与中国为敌,并且与中国仍将长期敌对下去的国家而言,了解其历史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回首日本从战国时期以来的历史,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日本一个弹丸小国二战期间能够横行于亚洲大陆并直接威胁到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生存--这一切绝对不是偶然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相对与日本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我们对日本历史的了解实在有些少得可怜。中国的三国和日本的战国都是本国历史上比较特殊而且精彩的时期,两个时期都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仔细看来,不难发现其实中国三国与日本战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开始都是群雄逐鹿,闹得乱哄哄的,经过征战兼并,小诸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最后国家众望所归的实现统一。但是两者又有着显著的不同:三国显得古朴而浪漫,日本战国杀伐的气息更浓,日本武士的利兵轻生总是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中国三国与日本战国都有很多表现突出的代表型人物,下面就是一些三国人物与战国人物的比较。曹操与织田信长:曹操小时候喜欢飞鹰斗狗,传说还抢过别人新娘,是个典型的小混混,织田信长小时候也和曹操差不多,不拘小节放荡邋遢,被人称为傻瓜。但是两人的雄才大略却是无法掩盖的,曹操起兵时只有五千人马,却最终统一整个北方,若不是赤壁轻敌至败,统一中国几成定局,信长刚出道即以三千兵马突袭今川三万大军,随即东征西讨,正在统一日本的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被明智光秀反叛丢了性命,两人都奠定了最后统一的基础,但是果子却都被别人摘了。巧的是两人都干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刘备与丰臣秀吉:两人都是出身贫寒但胸怀大志的人物,刘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了大半辈子,最后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丰臣秀吉的表现则更加出彩一些,以一介平民入侍织田信长之后,很快就因为过人的才干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信长手下的台柱,而织田信长忽然身死之后,丰臣秀吉抓住机会终于自己坐上了头把交椅。在晚年,两人不约而同的都犯了错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群臣劝阻兴举国之兵东下伐吴,结果一败涂地,蜀国从此一蹶不振,而丰臣秀吉呢?贪心不足蛇吞象,居然想一口吞下庞大的明国,结果在朝鲜就被打的屁滚尿流,为后来丰臣家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在继承人方面两人也是半斤八两:刘禅是出名的窝囊废,甚至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典故。而丰臣秀吉的儿子秀赖更加惨不忍睹,被人评价为:唯一会做的事就是让女人生孩子。两人的江山最终都亡在了儿子手里。司马懿和德川家康:没什么说的,两人都是各自时代里笑到最后的人,司马家抢走了曹家的江山,而德川则干脆灭了丰臣家自己搞起了幕府。两人的才干固然突出,但是我觉得两人最相象的地方还是能“忍”。司马懿从入侍曹操开始就一直韬光养晦,甚至在曹爽这个远不如自己的对手欺负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司马仍然很能装傻卖乖,最终在曹爽放松警惕时忽然出手,一击致命。德川也是如此,与信长同盟时信长听信谗言让他杀了自己儿子,德川咬牙忍了,信长死后秀吉大兵压境要他臣服,德川还是忍了,终于在秀吉死后,德川等到了机会,一举击破丰臣家最后的城池“大阪”,逼死秀吉的老婆和儿子,把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辛苦种下的果子收入了自己的腰包。除了上面这几对以外,三国和日本战国还有一些人物是很象的,比如本多忠胜和赵云,竹中半兵为和诸葛等等,在下就不一一赘述了。最后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日本历史,毕竟,日本过去是会威胁到我国的对手,未来也是。
阅读全文

记得曾经看到介绍:外国把“三国演义”译为“三个王国的罗曼史”,看过后不觉莞尔,想一想,和其他朝代以及外国的历史相比,三国真的很浪漫,刘备一个卖草鞋出身的贫下中农,被人撵的狼逃鼠窜鸡飞狗跳了大半辈子之后,居然爬上了权力的顶峰,尽管他只占据了中国小小的一角。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力敌万人,早已名扬天下,在当时那个征战频繁的年代,无论投奔哪个国家,相信都能跻身该国名将行列,早早的过上位高权重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但是,两人竟然心甘情愿的随着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而刘备呢,在关羽被东吴袭杀之后,置群臣劝阻及战争失败的危险于不顾,率举国之兵顺江东下,只是要为关羽报仇。在国家与兄弟情义之间,刘备作为一国之君,选择的竟然是后者。曹操也是浪漫的,作为当时杰出的诗人,不管是对酒当歌还是分香卖履,他总是留下很多佳话和传奇,但是我想,曹操最出奇的地方有两处:在刘备投奔他时,尽管明知道刘备是个和自己一样的英雄,将来很可能会威胁到自己政权,他仍然对刘备善待有加,甚至和刘备青梅煮酒推心置腹:“天下英雄,唯我和使君而已。”当场把自以为已经很韬光养晦的刘备吓得掉了筷子。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关羽身上,为了留住这位刘备属下的将领,他对关羽施以高官厚禄,待遇甚至比对自己的心腹爱将还要好,而当关羽执意要回去投奔刘备,属下想要阻拦的时候,曹操明知关羽此去就要成为自己的敌人,却叹息着劝阻部下:“各为其主,勿追也。”曹操没有看错刘备,刘备的确是个英雄,后来刘备果然在蜀地建立了政权与曹魏和东吴对抗割据数十年。他更没有看错关羽,后来关羽在荆州北击曹魏,东压孙权,并在襄樊会战中借着大雨水淹七军,以半个荆州的兵力和曹魏举国之兵对抗,铸就了中国战史上罕见的辉煌。不知面对这些曹操会怎么想,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不会再次象当年那样对待刘备和关羽呢?但是不管怎样,他对待刘备和关羽的做法无论如何都不像个“政治家”,而象一个充满浪漫思想的诗人。与曹操和刘备相比,孙权显得多少有些不够罗曼蒂克甚至现实得有些令人生厌,正是由于孙权在关键时刻的背盟袭取荆州,直接导致蜀汉襄樊会战的失败和关羽身死,破灭了蜀汉击败曹魏争夺天下的梦想,但是孙权有时候也厚道得可爱,濡须口一役,魏吴双方僵持不下,于是孙权修书曹操:“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让曹操退兵,书背后还要加上两句大实话:“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与后世令人肉麻的外交辞书相比,孙权的这封书信显得实在而又可爱。还有诸葛亮,这个几乎被神话为智慧象征的人,在陇中隐居时只是一介布衣,但在名满天下的刘备在请他出山时却显出绝对的自信,以至于刘备居然要登门拜访三次,但是他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确够的上刘备的三顾茅庐,尤其是他在刘备托孤后鞠躬尽瘁地辅佐刘禅,维护着国小力弱的蜀汉政权,尽管实际上,夷陵惨败之后,蜀汉已经失去了于曹魏和东吴争夺天下的实力。现在很多人引经据典的考证诸葛贪权专 政,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诸葛是个异常勤勉的实干家,在他的事必躬亲下,蜀汉政治清明民心安定并成功的存活了数十年,仅仅凭借勤勉以及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就足以使他在中国历代政治家排名中占据一个醒目的位置。为了一个承诺,诸葛呕心沥血了数十年,终于死而后已,在这点上,诸葛简直就是个浪漫的完美主义者。纵观诸葛一生,觉得他就像高山上的白雪,寒冷,皎洁,使人不得不仰视,并且让每一个观者都肃然起敬为之动容。不管怎么说,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但有着和别的朝代相同或者相似的东西,而且充满了别的朝代所不具备的浪漫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段历史正如外国翻译的那样,是三个王国的罗曼史。:)
阅读全文

诸葛亮:人才到哪儿都是人才,诸葛亮可以胜任多种工作:1。搞天气预报,比如预报“长江流域明晨会有大雾,后天会起东风。希望各位注意交通安全”。2。教育家,专门从事拯救失足少年工作(详见孟获条)。3。发明家,闲暇时,诸葛经常和妻子黄月英共同发明一些东东,据说很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详见黄月英条)。黄月英:诸葛夫人,国内著名的xx大学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896国家计划学者。虽然长相一般,但是才华惊人,曾经在一年内拿到剑桥的机械学,电子学,以及仿生学三个博士学位,被外国媒体惊叹为中国的居里。其单独研制的机械狗,机械豹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与诸葛亮共同研制开发的:木牛牌无人驾驶自动车系列,流马牌无人驾驶飞机系列,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部地区的运粮难问题。目前,黄月英教授正在组织研究:“永动机”。“以水代替汽油”等高新课题。迄今为止,黄教授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二等奖十一次,有百余篇论文被国际ei核心期刊收录。孟获:不良少年,经常在大街上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但是被诸葛亮苦口婆心的进行了七次教育之后,终于幡然悔改,这个动人故事被媒体搬上屏幕,名字就叫《七擒孟获--一个失足少年的故事》。木鹿大王:木鹿大王的特长就是训象,不过这几年大象已经成为国家一类保护东吴,在云南严禁捕捉,木鹿筒子丢了饭碗,现在已经跑到南洋打工去了。兀突骨:硬气功大师,经常在电视上表演嚼铁吞铜的绝活,还有一身刀枪不入的横练气功。关羽:走街串巷卖枣的小商贩,某地执法人员认定其所卖大枣颜色鲜红是因为其内含丰富的树蛋红一号味精药物,于是下令全部没收。关羽怒不可遏,一拳打翻执法人员后仓皇外逃,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暴 力抗 法事件,现已被全国联网通 缉,大家在网上可以看到该犯的肖像。  华佗:赤脚医生,自称神医,经常打着招牌,背着药袋在乡间行医,并公开销售自制新药“马飞散”,但是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查,认定其既无专门医学院校的正规文凭,也未曾取得医师资格证,属非 法行医,而且“马飞散”经记者曝光,从未经过卫生部门的审批并具有强烈毒性。经过有关部门的多次有力打 击之后,听说他终于被抓进去了。
阅读全文

看了赤备兄的日本战国十大名将一文,感觉很是不错,忍不住跳出来交流一哈。下面是我喜欢的几个名将。上杉谦信:上杉谦信人称越后蛟龙,为人宽厚,历次战争皆出师有名,号称为了正义作战,更兼一生鲜有败绩(第四次川中岛合战,虽然上杉开始占据上风,但后来在武田部队的夹击下不得不退走,有人认为其失败,只是对武田方而言却也是个惨胜),作为军神,倒也是实至名归。武田信玄:仿佛是一对冤家,号称甲斐猛虎的武田信玄在很多事情上与谦信迥然而异,但是两人在战场上确实棋逢对手,后代评价两人都是当时罕见的将才,如果不是对方的存在,很可能都能够轻松完成上京大业,但是两人不得不杀做一团,因为双方领地的位置相互牵制十分尴尬,注定了两人在十几年内几乎一直都在相互掣肘,从而让信长捡了个天大便宜。如果以上杉谦信作为日本战国猛将第一的话,武田信玄在前十中也应有其一席之地。真田日本第一兵:在大阪夏之阵中,织田方名将真田幸村在大阪城下率领强悍的红衣真田骑兵用正攻法与数倍于己的德川军展开决战,突入德川中军,几乎完成了本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铸就了自己“真田日本第一强兵”的辉煌,仅此一战,就足以使其在日本名将中占据一个显赫的位置。但是,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在此战中却也有严重的失误:此前一天的小松山决战中,幸村本来与后滕又兵卫约好了一起在小松山与德川军前锋决战,但是他竟然过期不至,直接导致己方战败,后滕惨死。对于一代名将而言,如此低级的错误着实让其形象减色不少。柴田胜家:胜家在猴子没发达的时候就已经是织田家首屈一指的猛将,据说猴子的羽柴秀吉中的柴就来自胜家。著名的勇将,曾在与敌死战前将盛水的碗砍破,很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所以人称破碗柴田,总的来看他的表现不错,大概和武田家的山县昌景,德川家的本多忠胜一个档次。不过感觉他的政治嗅觉比猴子差了不少,看他在本能寺之变后的反应和猴子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你看人家猴子跑得多快!马场信房:马场信房,武田家四大名臣之一,人称鬼美浓,以忠智勇名重当时,和统帅赤备的山县是一个档次的人物。也和山县一样参加了对武田家而言是致命失败的长筱合战,武田军几乎全军覆没后,马场信房为了掩护家督胜赖逃走,在猿公桥畔率十余骑冲入数千追兵之中奋勇战死。可惜啊,,如果是信玄指挥这场战斗。。。以上几个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日本名将。和赤备兄所见略同。不过相对谦信,我更喜欢信玄。套一句名人的话作结尾:“对比谦信和信玄,无疑前者的人格魅力更为巨大……我也更喜欢谦信……我生来不喜欢依附于他人,但倘若生在战国乱世,必须要从属一位诸侯的话,我却会选择信玄。”
阅读全文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本来养在何氏家里,后来才改回王姓,所以王平在三国志有些是叫何平的。他本来是巴蜀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的部下,建安二十年九月,杜濩、朴胡率众投降曹操,王平也随着投降,假校尉。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倾益州之众大举进攻汉中,曹操方面汉中统帅夏侯渊轻敌身亡,曹操随即亲率大军出斜谷,与刘备争夺汉中。王平也在曹操出征的大军中。曹刘双方经过长达数月的僵持,曹操终于失去了对汉中的兴趣,引军北还,刘备获胜。王平就是在这场漫长的战斗中投降刘备,并被刘备拜为牙门将、裨将军的。此后,蜀汉方面的一系列大的军事行动中都没有王平的身影,直到建兴六年诸葛亮挥师北伐,这是一场蜀汉蓄势已久的攻势,赵云邓芝在箕谷作为疑军牵制曹真大部队,而诸葛亮亲自率大军攻击祁山,马谡督率诸军给诸葛亮打头阵,王平所部就在马谡所督的诸军中。此后的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这就是著名的失街亭,王平传里对这件事记载的更清楚些:“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王平正如演义里描写的那样,连续对马谡进行了规谏,但是马谡并没有听从,(注一)。随即,马谡被曹魏名将张合大败,马谡的部队统统做鸟兽散,只有王平所率领的千余人“鸣鼓自持”,张合怀疑王平部是伏兵,于是就不再进逼。王平慢慢的收合了诸将的残兵败将,率领他们从容退却。街亭的失守实际上宣告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而作为疑兵的赵云部也为曹真击败,诸葛亮无奈地退回汉中,随即,马谡等人被诛以谢众,也有些将军被夺去兵权,连诸葛亮自己都自贬三级,而王平因为在这次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大获诸葛亮的青睐,“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此后,王平一跃而成为蜀汉将领中的闪光人物。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王平被派遣去负责守卫南营垒,曹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攻打诸葛亮部,而张合攻打王平所守的南营垒,王平坚守不出,张合无法攻克王平的营垒。在蜀汉军粮尽之后,诸葛亮退兵,张合率军追赶,被诸葛亮设伏射杀。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最后一次出祁山,王平也是出征的将领中的一员。司马懿率魏军和蜀军在渭南长期对峙,双方统帅沉稳的性格使得这场战斗成为一场双方将领都没有什么表现机会的战斗,王平也不例外。八月,耗尽了心血的诸葛亮在军中病死,随即,蜀汉诸军根据诸葛亮的遗令在杨仪的率领下撤退了。诸葛亮身故之后,蜀汉部队发生内 讧,一向对杨仪心存芥蒂的骁将魏延不愿受杨仪指挥当杨仪的后卫部队,抢先率部撤退占据了南谷口,派兵攻击撤回来的杨仪部队,杨仪命令王平等率军在前和魏延对阵(注二),王平怒斥魏延的先锋部队:“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做?”魏延的属下知道魏延理亏,于是溃散,魏延逃跑被杀。因为在平定魏延的过程中的功绩,王平随后得到晋升:“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军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王平更是进封安汉侯,代吴壹督汉中。王平从此就开始负责蜀汉北部安全了。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人事升迁,王平成为蜀汉的镇北大将军,统治汉中。延熙七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攻打汉川,等蜀汉方得到消息的时候,魏军的前锋已经到达骆谷,此时汉中守军不足三万人,众寡不敌,诸将大惊,但是因为王平应对得力,下令严密的防守兴势围,再加上在涪城的部队和费祎所率领的成都部队也相继赶来救援,魏军终被击退。此时的蜀国,邓芝在东边,马忠在南方,王平镇守北方,三人都功勋卓著,名重一时。延熙十年,被诸葛亮着力培养的蜀汉将领姜维开始北伐,他率军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从此开始了他频繁而漫长的北伐运动。我并没有找到王平参加这次战斗的记载,或许,王平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他参与北伐了吧(注三)。延熙十一年,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卒。纵观王平的用兵,感觉是他个非常稳重而且老辣的将军,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往往十分准确,所以王平用兵基本没有什么失误,堪称蜀汉的北方良将。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他的这些功绩大部分是防守的时候取得的,因此未免有些美中不足。:)注一:我分析,很可能马谡所督的诸将有不少赞同或者怂恿马谡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因为从后来诸葛亮不仅仅诛杀了马谡,甚至还杀了几个将军,并夺了另外几个将军的兵权(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三国志《王平传》)。如果只是普通的兵败,诸葛也没必要下此狠手。注二:见三国志《杨仪传》: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这里的何平就是王平。注三:如果以王平投降曹操的时候是30岁计,那么,此时王平大约有60岁了。
阅读全文

话说当年刘备和甘夫人结婚,关羽送了张结实的红木床给大哥,过了不久,甘夫人告诉关羽,说每当门外马车经过时,关羽送的那张床就会摇动。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关羽回答说,“我来看看。” 关羽到达后,甘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马车经过时的感觉。 关羽刚上床躺下,刘备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大喉:“喂,老二,你躺在我的床上干什么?” 关羽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马车,你会相信吗?” 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只给了关羽一间房子,于是关羽只好让甘夫人住在屋里,自己卷铺盖睡在屋外,甘夫人想引诱关羽,于是她脱衣躺下后就大声嚷嚷说身上发冷。于是关羽把自己的铺盖给了甘夫人,但是她还是不停地说冷。 “我还能怎么帮助你呢?”关羽沮丧地问道。 “以前你大哥总是用自己的身体给我取暖的。。。” “夫人,这我就爱莫能助了。我总不现在把大哥找来吧。?” 话说刘备逃难,走进刘安开的餐馆,点了一份汤,刘安马上给他端了上来。 刘安刚走开,刘备就嚷嚷起来:“对不起,这汤我不能喝。” 刘安重新给他上了一个汤,他还是说:“对不起,这汤我还是不能喝。” 刘安想:“wk,皇叔果然仁义,我用老婆的肉做汤,他一下就看出来不肯喝了。。” 于是他毕恭毕敬地朝刘备点点头,说:“皇叔,虽然这道菜不大好,但是您……” 刘备:“我是说,喝汤用的调羹在哪里呢?” 吃完饭,餐馆内,异常谦恭的诸葛亮胆怯地碰了碰张飞,酒足饭饱的张飞正在穿一件皮大衣。 “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孔明先生?” “废话,我当然不是。”张飞没好气地回答。 “啊,”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穿了他的大衣。” 刘备在夷陵想把部队营房布置成好点的样式,于是他想起诸葛亮手里有八阵图很不错,就想借来看看。于是他让马良骑上快马给诸葛带去一封鸡毛信:“您知道八阵图的样式吗?盼回复。” 过了不久,马良带回诸葛的加急回信,刘备充满期待地打开信封,发现里面只有两个字:“知道。”  刘备当上皇帝后,大力发展刘氏草鞋,有一天,他要到成都鞋店参观。鞋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别的牌子的草鞋都撤下,全部换 上刘备集团的草鞋。刘备来到鞋店后,看到鞋店的情况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我们集团的草鞋吗?” “当然不是。”鞋店老板回答,“别的鞋销路很好,都卖完了。” 张飞娶了夏侯mm以后小两口恩恩爱爱,有一天,夏侯mm想给家里写信了,于是就让张飞执笔。张飞开心坏了,心说:“哇赛,练了那摸多年草书,好容易得到在老丈人面前露脸的机会,定要他们见识一下我惊世骇俗的书法。”于是他份外卖力地按夏侯mm的要求把信写完了。 “太好了,!”夏侯mm又说:“翼德老公啊,你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 “没问题。”张飞得意地问道:“还有什么要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夏侯mm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
阅读全文

今天下午看到特务转贴的秦军vs马其顿军一文,忍不住跳起来反驳一哈。对于马其顿军是否是职业化军队的问题,原文作者并没有搞的很清楚,作者以为马其顿军队职业化无法解决的装备资金问题,我来解释一下:马其顿方阵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根据希腊的底比斯方阵改进而成的,组建马其顿方阵前,马其顿恰好发现了一个金矿,从而解决了马其顿方阵组建的资金问题。对于后期马其顿军队的装备资金问题,马其顿征服了无数城邦和国家,掠夺的财富足够支撑起一支十分庞大而且装备精良的部队了。甚至,马其顿在征服波斯的过程中还有足够的钱来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根据记载,由于腓力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马其顿的金银矿开采和农业和贸易的发展,使得腓力建立一支职业战士组成的常备军成为可能,事实上,这支常备军包括重装骑兵(由贵族组成),重装步兵(由农民组成),轻装步兵组成。《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载了亚历山大和伊利里亚人的战斗中,亚历山大在伊利里亚人据守的山下把马其顿方阵摆开,然后短时间内作出很多花哨的阵线变幻,吓得伊利里亚人望风而逃。从这个记载看,马其顿军完全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化部队。并不是象作者认为的那样:仅有重装骑兵是职业化的。其次,关于秦弩的射程问题,《复活的军团》介绍,专家考证,秦弩杀伤射程在150米以内,作者提出很多网友认为秦弩杀伤射程在300米,甚至还认为可能能达到500米。但是请以专家的考证为准。多说两句,被认为射程达到500米的弩的确出土过,但是是在汉代,而且是装备在战车上的。另外,作者并不是很清楚马其顿长枪方阵的作战习惯,认为在弓箭射程之内马其顿长枪兵还会“齐步走”,请参看伊苏斯会战的细节: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方阵开始缓缓移动,进入弓箭射程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波斯军左翼,一举将其击溃。很显然,只要进入弓箭射程,马其顿军团就会发起冲锋,从而减少部队在弓箭下的伤亡。对于部队集团冲锋的队形问题,马其顿军是职业军人,应该不会搞乱自己的队形(这个不大难,我们的解放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够做到齐步跑)。其次,秦弩对马其顿步兵方阵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作者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明显的忘记了马其顿方阵里和长枪一样著名的马其顿巨盾了。巨盾加上马其顿步兵的头盔和胸甲,完全能让马其顿士兵的防护能力上一个台阶。看看我上面举的例子就知道,其实射手对马其顿步兵的杀伤力实在是有限,即使把弩的威力远大于弓,秦兵训练比波斯要强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马其顿步兵的伤亡可能会适当增加,但是也绝对达不到作者计算出的9000人。另外,对于秦军军阵的布置,大抵是左前方放置弓弩手,中间布置车,步,骑结合,并以车兵和步兵为主体的长方形军阵,战车后面跟随有步兵部队,数量从1:8到1:32不等。左侧是骑兵部队,内搀杂少量的车兵,方阵右边是车兵的主体,布置大量的战车,估计是侧面包抄突击用的。根据这样的布置分析,作者构想的战斗就有问题了,,既然战车的主体在战阵的右边,那么在马其顿重骑兵冲击秦军方阵左侧的时候,作者如何能把这些战车调到战阵的左边去支援秦军步兵??要知道,在战场上战车很少能够进行掉头的,更何况还要从战阵的一边越过己方的车步结合的部队调到战阵另一边?总体感觉作者的水平不错,分析的也很具体详细,但是对马其顿军团明显认识不足,而且设想的时候更偏向秦军,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阅读全文

前一段坛子里有同志问起来三国系列游戏有没有能联网的,我当时没想起来,后来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一张三国志battlefield。装上之后发现和它名字一样,这是一款能联网的三国游戏。进入游戏,看到游戏的画面,相信光荣的三国迷们应该会感到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连游戏开始的时候那一声锣响都一样,:)而且感觉画面更加精致了。背景音乐也很不错,开始风格平缓,随着战斗的激烈会变得振奋激昂。    剧本介绍:游戏提供了2个剧本供玩家选择,“董卓的野心”和“四雄交锋”。董卓的野心没什么好说的,一大群诸侯在地图上乱纷纷的,和史实比较相似,四雄交锋则是虚构的,整个地图上,董卓,曹操,刘备,孙权各占据一个城市,分布在地图上四个角。似乎是光荣特地给联网的玩家虚构的情节。有点象星际里的lost templer。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两个地图里,各个诸侯手下的将领数量与史实不同,在“董卓的野心”里董卓手下有12员武将,在地图的西边,周围势力不强,而刘备手下只有6员武将,而且处于强敌环伺之下。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均衡的剧本。而四雄交锋则不同,各个诸侯的手下将领人数基本相同。而且考虑到各个诸侯所处的位置比较分散,应该是比较适合网上开战的那种。:)但是让人纳闷的是曹操开始时候居然是在永安,刘备则跑到了东北角。。    简介:游戏中,城市变成了神殿似的一个建筑,开始的时候城市四周都是空地,需要玩家在空地上建设各类建筑,挣钱粮,造兵场,升级兵器什么的。可以建设的建筑分别有:农地,商家,步兵练兵所,骑兵练兵所,弓兵练兵所,工房,战术太学,妖术太学,铁壁术太学,行军术太学,水军术太学,兵器术太学。各个建筑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在后期看着自己麾下的城市欣欣向荣,会比较有成就感。下面简要介绍一哈各个建筑的用途,农地:则就不用说了吧,生产粮食用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一个城市中没有粮食或者粮食不足,将军是无法带兵出击的,如果敌人此时来犯,其后果我就不多说了。。商家:挣钱用的东东,钱在游戏前期极端重要,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一开局就必须先造一些商家,这样才不至于因为缺钱而在后面影响你的发展,如果你优先选择了练兵所或者太学,那么很可能导致你在剩下一段时间内无法收入到足够的金钱,势必影响到你在新打下的城市扩张的计划。练兵所:这没什么好说的,各种练兵所每隔一定的时间就会训练出一些士兵,根据练兵所的完成程度,训练出的士兵数目也不同,一个完全修好的练兵所可以一次训练出3个士兵。而一个只完成了一点的练兵所一次只能训练出一个。太学:就是给士兵和军师升级的建筑,占领了几个城市以后最好努力攀科技,各种科技都是有用的,比如,有的战术可以提高战斗中士兵的战斗力和攻击速度,有的战术则可以削弱对手,行军术可以提高士兵行进速度,抢占地盘的时候此项技能大大有用。水军术则是提高士兵在水面上的战斗能力,如果一点水军术都不研究,,那么强行过河的时候你的士兵会去喂鱼的,带队的将领也会被淹得半死,和战场上受伤一样,过上许久才能恢复。最厉害的是妖术,研究出高等级的妖术后,军师在战斗中的作用极大,比如军师技“炎灾”,一次能震死一片敌兵,而且如果攻城的话也能把城池周边的建筑震得粉碎,感觉极是恐怖。工房:感觉没什么意思,研究了兵器术以后工房里就能造出各种各样的武器,什么冲车啦井栏啦,造得又慢,用处也不大,最变态的是工房还能造出什么霹雳兽,看上去倒是很有趣,尾巴一翘一翘得像个螳螂,但是如果你正和敌人肉搏得时候不幸身边恰好带了这么一个宝贝,一下就能把你的大堆士兵和敌人一起砸个稀巴烂,绝对让你欲哭无泪。    游戏动作:开始游戏后,每个武将有3个动作可以选择,训,建,施。建就是建造建筑,施行建造的武将越多,武将的政治能力越高,建造建筑物的时候速度就越快。施就是施政,提高君主的声望。训就是训练士兵,士兵刚从练兵所里出来的时候都是新兵,需要将领训练,才能变成强兵,最后才能变成精兵。武将长时间进行某种动作的话都能提高相应的能力,比如训练士兵的话会提高武将的武力。建设则提高政治能力,施政则提高魅力。武将刚开始的时候能力都是比较低的,比如张飞,关羽的武力开始的时候才分别是59和63,他们都需要在训练和真正的战斗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才能变成武力超群的武将。而且好像武将的能力上限和提升速度和其天生资质有关,张飞关羽孙策等猛将能力很快就能提高到90多,但是一些二流的将领无论怎么努力训练打仗也只能提升到70多。兵营里造出士兵以后,需要立刻由猛将带着出去抢占附近的空城,地盘的意义大家都明白,尤其是开始阶段,多一个城市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你可以拥有比对手多出一倍的钱粮或者士兵,因为对手可能也采取同样的动作,所以在空城外先进行一场火并往往难以避免,这时候派遣猛将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因为开始大家都是带着一个新兵就出去强地盘,而这一个新兵猛将两下就打发了,下面双方武将将进行单挑,武力高低在这时能够决定战斗的胜负了。对于武将之间的战斗,往往转化为严格的单挑,和三国九里面的单挑类似,无法进行控制,单挑失败的武将就会无法控制的进行逃跑,如果派骑兵追上去狂砍的话就能活捉敌方将领,而游戏中敌方将领一般在不久以后就会投降,因此活捉敌人将领越多,对自己就越有利。而游戏中建造,施政,训练都需要人手,打仗往往也需要分兵几路,所以手下武将自然是越多越好。游戏中往往会遇到可以招募的在野将领,此时绝对不要犹豫,下手一定要快,免得让对手招了去,反正游戏中后期钱多的是,不怕付不起工钱。:)战斗中要时刻注意自己武将所带士兵的多少,如果带的士兵少于2个的话还是赶紧拉他回城吧。因为如果武将战斗失败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三种可能,1。武将被对方击毙。2。武将被对方俘获(别梦想把他救回来,除非他被对手登用,否则你就是把对手灭了也找不到这个武将)。3。最好的结果是武将受伤逃回城里,这也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你的城市被敌人进攻而你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的时候,城市里的士兵会自发的出城迎战,但是数量不大,一般为7-8个,而且没有强力武将率领的时候,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弱得惊人,当然这在中后期不是什么问题:反正中后期城市里士兵基本都是满的,出去了几个,武将还可以带剩下的。但是如果这一幕发生在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个非常悲惨的事件了。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士兵就那么三五个,你往往还没反应过来,这些士兵就冲出去送死了,剩下的武将因为没有士兵可带就无法出击,再加上兵营造兵的速度极慢,你很可能就因为这么一个不算失误的失误就此出局。另外还要说明的比较奇怪的一点是,如果你拥有有许多城市的话,那么,你的武将可以从任何一个城市率兵出征,这点比较匪夷所思,后期可以出现这种情景:一位猛将刚进入地图一边的城市,就马上从地图另一边的城市率兵出征。或许是光荣出于保持战斗激烈性的考虑,但是感觉总不是很合理。地图上的城市可见,但是不被自己控制的城市会被云雾所笼罩,无法得到其兵力资源等信息。每个势力有一个都市,无论该势力统治多少个城市,如果都市如果被敌人攻占的话,势力就会灭亡。    游戏的胜负: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玩家没有被歼灭,那么将在结束的时候根据玩家所占据领土的多少评分,分高者为胜利者。胜者会给加上胜负分。具体领土点是按什么规则算的,大概和所占领的都市个数有关,具体不详。        缺点:这款三国志Battlefield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感觉并不是十分成熟,主要是有几个缺点:首先,画面虽然精致,但是画面的尺寸却很尴尬,为什么这么说?据我观察这个游戏画面的尺寸恰恰比一般屏幕的800×600大那么一点点,这样画面下方的小地图就有一部分会被系统的工具栏所遮挡,把工具栏设置成自动隐藏后会好些,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会被遮住。如果把屏幕设置成1024×768的话,那么整个画面都会显得比较小,看起来比较费劲。其次,人物形象过于高大,武将,军师,士兵的身材都有城市和地图里的高山那么高(这身材真是让人羡慕。。啧啧。。)。而士兵在地图上的移动慢吞吞的,比散步还慢,让人着急,再次:兵种相克得不是很明显,为了追求速度我一般都不带步兵出征,大队的骑兵在强力军师技的配合下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逃跑起来也方便。游戏后期军师技强得吓人,会给敌人造成面伤害,骑兵大队带着几个军师轮流出征简直就是天下无敌了。还有,如果攻陷了敌人都市,那么敌人的武将就都不知所终了,你被敌军俘虏的武将也下落不明,而且再也找不到。。。而且,有BUG:有一次我派张飞关羽等人率大队人马围攻敌人一支部队,那支部队让我杀得只剩下广杆老将,关羽又和他单挑,把他挑得处于混乱状态,给他剩下半格血,我本以为很快就能搞定的,但是我的部队围着他猛砍了半天,点鼠标点得我都累了,那家伙居然连点血都不掉(混乱无敌??),搞得我吐血不止。。总体上来说,感觉这款游戏严格说不能算做即时战略游戏,在一些的特性上,远远不如星际,帝国等游戏,本来应该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因为士兵和军师动作的迟钝而让人多少感觉不快。但是,三国游戏在这里的确很难处理,我以为三国游戏的魅力并不在于操纵士兵们在地图上象帝国里的战士一样的厮杀,而是在于细心的考虑分析局势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去战胜对手,这个判断是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如果军师和士兵的动作快的话,无疑剥夺了玩家分析判断的时间,使变得和帝国星际一样成为一场厮杀。如果在这里采用战棋模式的话显然不合适,而完全采取即时战略模式的话又不是三国游戏的魅力所在。或许三国六那种半即时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吧。   总评:画面:    ★★★★★(相当不错的画面。我见过的三国游戏里最好的)背景音乐:★★★★  (好)合理性:  ★★★    (象上面介绍的那样,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可玩度:  ★★★★  (还可以,如果能够找到对手联网的话,相信这会是一款很刺激的游戏:))
阅读全文

(三)百地丹波武藏收拾了家中的金银细软,背着名刀“村雨”来到饭盛城的道场,拜入饭盛城道场门下开始重新练习剑术。几个月的商人生活已经让武藏的剑术大为退步。使得武藏在和师父对练的时候都感觉颇为吃力,但是武藏毕竟是武学天才,很快便恢复了状态,剑术开始不断的提高。几个月过去了,终于有一天,饭盛城道场的师父告诉武藏:“你的剑术已经到达登峰造极的程度,为师没什么可教你的了。”武藏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因为他很清楚,这个程度比小次郎还差的很远。离开了饭盛城,武藏一路流浪修行,同时打听世上的著名剑客,终于知道了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世上著名的剑客还有很多,如伊东一刀斋,丸目长惠,上泉信纲等等,小次郎和这些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天武藏路过伊势国,只见的崇山峻岭中,小道两旁浓密的树木几乎遮住了道路。忽然伴着一阵风声,前面的树叶发出一阵奇怪的声响,武藏向前方看去,只见树上一个黑影一晃就消失了。很快周围的树木和草丛之中也发出一阵声响,武藏警觉地停下脚步,握紧了“村雨”严阵以待。一个忍者身形一晃,如同鬼魑一样出现在武藏前面不远的小路上。“好身手”,武藏心中暗暗叫好。几个月的刻苦练习剑术,已经使武藏的眼光变得十分敏锐。忍者冷冷的问道:“这里是伊贺里的地界,不知道武士大人到此有何贵干?”“伊贺忍者?”,武藏心中一惊,本来想说明自己只是路过,但是对伊贺忍者身手的赞赏使武藏临时改变了主意:“京都浪人宫本武藏求见伊贺忍者里首领百地丹波!”百地丹波是伊贺忍者的首领,曾经因率领忍者部队击败过织田信长的部队而名噪一时。但是随后伊势忍者部队在织田信忠率领的数万武士的征讨之下众寡不敌,伊势忍者几乎全军覆没。直到织田信长死后,伊势忍者在百地丹波的带领下才重新振作起来。在阴暗的忍者住宅内,阴晦的光线使百地丹波几乎和漆黑的暗室融为一体,但是武藏还是感觉到了百地丹波的锐利得象利剑似的目光光在上下打量自己,这个感觉让武藏浑身都不自在,但是他仍然保持着镇静:“京都浪人宫本武藏请求拜入伊贺里学习忍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来意,武藏继续说:“在下打算进行兵法修业,为成为日本第一流的剑术家而努力。希望能够从忍术中窥到一些兵法的门径。”说到兵法和剑术,就使武藏想起小次郎,他两眼发光,一股蓬勃的斗气从身上升腾而起。良久,百地丹波才回答道:“好,我会让猿飞教你的,但是只能限于一些基本的忍术。”困惑的武藏正待发问,百地丹波已经挥手示意武藏出去。武藏起身的时候,百地丹波的声音再次响起,仿佛是在回答武藏心中的疑问:“因为,你不会成为日本最好的忍者,但我知道,你会成为全日本最好的剑客。”训练是从对忍者而言最基本的平衡训练开始的。一根浑圆光滑的竹竿被架在离地面一尺高的地方,要求以最快的速度从竹竿上通过。这对伊贺忍者众而言是小孩子都会的技艺,但是对武藏这样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而言的确是太困难了。尽管负责指导的猿飞不停的告诫武藏:“提气,放松,加快速度。”但是无数次,武藏还没走到一半便从竹竿上掉下来,还有不少次,好不容易走到了一半,脚下的竹竿“喀嚓”一声,被魁梧的武藏一脚踩断。
阅读全文

(二)佐佐木小次郎这天,武藏在酒馆里喝的面红耳赤,正和一帮镇上的闲汉吹牛,一个镇上的闲汉讨好地问:“武藏先生,您看上去勇武不凡,是不是也希望通过比武扬名呢?”武藏显然是喝高了:“那是自然,这附近最著名的剑客是谁?”周围的人七嘴八舌的回答:“京都附近最著名的剑客应该是吉冈传七郎和吉冈清十郎兄弟,他们分别是坂本城和二条城的剑术教习。” 在酒精的刺激下,武藏的神智已经有些模糊,简直以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好,有空我就去踢场子,一定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正在这时,邻桌传来了“嗤”的一声冷笑,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十分清晰刺耳,武藏满面怒容的循声看去,见到一位衣着华丽的英俊少年,他身材削瘦,背上背着一柄漆黑巨剑,正在自斟自饮,脸上流露出不屑的冷笑。武藏正要发作,却被身边的一位闲汉扯住,闲汉低声说:“武藏先生切不可小窥他,此人武艺不在吉冈兄弟之下。那柄巨剑更是天下闻名的利器:备前长船兼光。”武藏哼了一声将闲汉推开,摇摇晃晃的走到少年桌前:“你是什么人,竟敢嘲笑我,来来来,,我们来过上两招。”少年脸上依然挂着嘲弄的微笑,慢慢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从桌上牙签筒里捏出一支牙签。武藏的脸变做了猪肝色:“咦??你想要拿牙签和我比剑吗???”少年摇摇头:“我不是要和你比武,我只是想让你看一看。”话音未落,只见少年右手闪电般的刺出。一片惊呼和喝彩声响起,武藏朝桌面上看去,眼睛忽然睁的鸡蛋那么大,原来少年在那一瞬间用牙签将一只苍蝇钉在桌子上,纤细的竹质牙签深深刺入坚硬的槐木桌面。大滴的汗水从额头上滚落,武藏听见奇怪不断的咯咯声,好一会他才意识到这声音原来是从自己的牙齿间发出来的。少年淡淡的笑着起身:“敢问先生尊姓大名。”武藏尽力的抑制着牙齿间的声音:“咯,,咯咯。。我叫,,宫,咯,,宫本武藏。咯咯。”“在下佐佐木小次郎,最近在吉冈兄弟的武馆盘桓,希望能在武馆欣赏到武藏先生的高超剑术。告辞了。”武藏都不知道那天自己是怎么离开酒馆的,回到家,武藏想起自己从小就在松山镇练习剑术,13岁就击败了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师父,对剑术应该还是颇为自负的。但是小次郎,,那闪电般的身手的确是自己所不及的。自己已经夸下海口要挑翻吉冈兄弟,又被小次郎吓得当众出丑,这感觉真是比死了还难过。武藏咬牙切齿的躺在床上:“小次郎,我会让你后悔的!!”次日,人们发现武藏在京都的住宅已经人去楼空了。后来,听刀剑店的老板说武藏当天大清早买走了店中的名刀“村雨”,向饭盛城方向去了。
阅读全文

前几天把三国九翻出来玩,经过几天奋战,终于打出完美结局,把经历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哈。吕奉先豪占衮州剧本,自创武将开局,以洛阳为主营。开始慢慢发展,不停招募武将,并向南方发展,许昌,宛等空城。后来,在曹操和吕布在中原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率兵去抢夺胜利果实,将曹操,吕布,刘备先后消灭,将俘虏的曹操,吕布,刘备的武将先后招募到手下之后基本就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袁术小儿拥兵自重,见我发展的越来越大心自不安,首先挑起战火,但他麾下那几个二流武将如何是我吕布,关羽等猛将的对手?结果袁术军在野战中被全歼,我军顺势反击,将袁术灭掉。本来向留下袁术,但是在他身上的玉玺的强烈诱惑之下还是将他咔嚓了。至此中原的确基本平定。然后我兵分两路,一路南下攻击江东猛虎孙策,另一路则向西翻山越岭进入西蜀地界,攻击张鲁和刘璋,孙策在与刘表的连年争战中元气大伤,还未缓过气来就被我消灭,战后又招得孙策,周瑜,孙权等名将。而西线张鲁军本来就弱,在我军精兵猛将的猛攻之下望风披靡,很快缴械。而刘璋则把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永安一线,临潼一带疏于防守,被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破数道关卡,很快攻克成都,刘璋军向永安一线退去,被我军跟踪而至将其全歼,刘璋势力灭亡。荆州刘表见我南灭孙策,西取刘璋之后已经对荆州形成包围之势,联合了许多中小势力组成“反水龙翔联盟”与我对抗,史称第一次反水龙联盟。但刘表平素不识兵法,竟委任新招收的黄盖为江陵太守,而自己仅率3000余人驻扎在江陵附近的公安港,结果黄盖在我军的利诱之下举城投降,我军随即调集将领从江陵出发奔袭公安,将刘表一举擒获,随即将其咔嚓一声斩首示众,盟主被斩,反水龙联盟随即做鸟兽散。刘表势力灭亡后,北方袁绍又举起反水龙翔大旗,组成第二次反水龙联盟和我对抗,但我军统一全国之势已不可当,在聚集了精兵猛将之后我军在河北与袁绍军进行数次决战,尽歼袁绍军精锐。我军随即平定河北。中小势力见状纷纷献表称臣,只有辽东鼠辈公孙度恃远不服,聚众坚守不降。汉献帝见我声威日上,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国之君,索性将皇位禅让于我,取国号为秦。举目全国,除了公孙度,只有四方蛮族未平,我军随即分兵数路,大军携带攻城器械平定蛮夷。因蛮族士兵众多,我方遂采取攻心战术,将蛮族士兵从内部瓦解,数月征战下来,蛮族被我军尽数平定,不再为害中国。时为西元199年六月。此后数年我军一直致力与发展建设,尤其是出海口吴,南方的零陵,以及蛮族的四个城市。举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年年末,探马来报,辽东公孙度因为粮草问题,军无斗志,我军随即发兵讨伐公孙度。果然,甫一接战,公孙渊的士兵就纷纷逃亡,我军兵不血刃平定辽东。全国就此统一。大结局我选择的是平定大陆,以曹操等四个性格冷静,能力超群的人为丞相,大元帅,西域都护和继承人。因为北方鲜卑族数次南下骚扰,我军随即北伐,在大元帅和西域都护的率领下将鲜卑打得落花流水,西域都护又率军西向攻击大宛国,我军久经沙场的狼虎之师直打得大宛国举国上下肝胆具裂,俯首称臣。我军又取得数万匹大宛宝马。另一面,我军还派出船队四出贸易,一方面繁荣了国内,另一方面又取得大象,极大的增强了我国军队的战斗力。闻听西方有一大秦国,遂举国远征,大秦国士兵虽然英勇,但是我军盔坚甲厚,刀枪不入,而大象部队更是所向披靡,大秦国负隅顽抗一番之后终于臣服。国君过世后,继承人和丞相一道,维护了太平盛世,使秦国繁荣了300年。最后说一点关于结局的经验,开始我平定公孙渊太早,国内蛮族未服,江南港口吴的发展也没跟上,,结果虽然北灭了鲜卑,西灭了大宛,但是出海的时候碰到海盗导致出海贸易失利。而且定继承人的时候没注意,继承人的性格和丞相不和且继承人的官职太低,丞相不买继承人的帐,最后导致了五胡乱华。第二次把蛮族平定了两个,但是蛮族城市发展没跟上,结果西征大秦的时候蛮族起来造反,西征就此作罢,但是因为国内发展的好,继承人和丞相的脾气也相投,所以还是繁荣了200年。第三次我把蛮族都平定了,并且平定蛮族之后把蛮族的士兵都给散了(就是把兵都带到阵或者要塞里然后选择撤除)。蛮族的城市发展和民心都到最高,结果过果然在西征大秦的时候蛮族不再出来捣蛋了。出现完美结局,繁荣了300年。嘿嘿。。。。。。
阅读全文

蜀国足球队只是三国地区的一支二流球队,但是从足协主席刘备到普通球迷都咬紧牙关认为蜀国足球队是三国地区的超一流强队。而提到蜀国足球队,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一项记录,那就是蜀国足球队在和魏国足球队20多年的交锋中都未取得过胜利了,这一不光彩的记录被蜀汉球迷形象地称之为“恐魏症”。话说蜀汉足球队第X次冲击世界杯,此次蜀汉足球队阵容豪华,被称为蜀汉“超白金一代”。阵中守门员赵云,中场魏延都是久负盛名的选手,蜀国球迷都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但是不巧地是首战蜀汉队居然又碰到了死对头魏国队。形式十分严峻。赛前教练诸葛亮再一次在队中强调了克敌制胜的法宝“祁山战术”。诸葛亮:“祁山战术是一种先进战术,他代表了足球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代表了足球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了广大足球运动员的根本利益,他的关键就在于要。。。一脚出球!!!听到了没??坚决一脚出!!!”魏延:“老大,你看我们是不是尝试一下让我带球直取长安的战术比较好呢?盘带一下发挥一下个性也是好的嘛。”诸葛亮(大怒,脸变成猪肝色):“你这是冒险主义!!!你带球技术的确不错,但是万一半路上让魏国队员断掉怎么办?要是魏国队员断掉你的球后进攻进球了怎么办??你说,你的冒险主义哪里有我的祁山战术来得稳妥??再说了,要是因为你的丢球而影响我们整场比赛,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嗯???再说了,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绝对不允许搞个人英雄主义!那些不能忠实贯彻教练员意图的都是害群之马,都需要清除出队!!”魏延:“。。。。”比赛中,蜀汉足球队被曹魏队压在禁区内狂砍,幸亏守门员赵云表现出色,高接低挡扑出了不少曹魏必进之球,使蜀汉队一球小负。比赛地结果是蜀汉队继续了他们二十多年来逢魏不胜的神话,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蜀汉球迷们对失败表现出来的冷静态度(因为他们早就麻木了)。第二场比赛蜀汉队碰上了当年的手下败将南蛮足球队,因为当年诸葛亮的球队曾经让孟获领军的南蛮队连吞七蛋(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典故“七擒孟获”的由来)。赛前全队上下乃至整个蜀国都认为此战蜀汉队胜券在握。全队摩拳擦掌,磨牙霍霍要在南蛮足球队身上狠咬几口,扫一扫败给魏国队的晦气,也顺便多挣几个净胜球。。在比赛中,蜀汉队继续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坚持采用“祁山战术”,在弱小的南蛮队面前步步为营,谁知南蛮队早就看穿了蜀汉队的老把戏,采取退让战术,并且塞给当地蛮族向导大把金条,那蛮族向导本来就和南蛮队是一家,接收了金条之后和南蛮队就更加亲近。于是在蜀汉队进攻过来时,只见蛮族向导站在交叉路口处吹着乌黑发亮的哨子,昏天黑地给蜀汉队乱指一气,蜀汉队的进攻就全都扑了空。结果比赛结束蜀汉队只能无奈地和对手战平。比赛后举国舆论哗然,面对舆论的压力,主教练诸葛亮宣布引咎辞职,当晚便向现任足协主席刘禅口头表达了辞职意向,结果受到刘禅和足协官员的尽力挽留:“丞相啊,你这几十年来为了蜀汉的足球事业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失败只是暂时地,再说了,你现在不干了,谁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领导相信,只要蜀汉全队上下团结一心,在丞相的英明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蜀汉几代球迷的梦想,‘冲出三国,走向世界!!’。”在领导的鼓励下,诸葛亮继续担任蜀汉队的主教练,据说已经从失败中振作起来,又在策划第X次出祁山了。
阅读全文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在吴兰和雷铜进攻汉中失败后,亲自率兵来到阳平关和夏侯渊张合对峙。另外派遣陈式等十余营断绝马鸣阁道,打算切断汉中和长安的联系。但是陈式被曹军名将徐晃打得大败,败军慌不择路,纷纷跳入山谷逃命,死伤很多。此时张合部队驻扎在广石。刘备把万余精兵分为十部,在夜里猛攻张合部队,张合率领亲兵击退了刘备这次进攻。第二年春天,在阳平关正面进攻不果以后,刘备从阳平关南方绕过阳平关,度沔水,沿着山势到达定军山一带扎下营盘,夏侯渊和张合率军前来和刘备争夺定军山。双方再次发生对峙。。此时曹军分别部署在东,南两个营垒(具体位置应该位于走马谷一带,如图),。夏侯渊让张合守东边营垒,自己率领士兵守护南垒。刘备军向张合挑战,张合作战失利,夏侯渊就派遣了一半南垒士兵到东垒支援张合。正月里,刘备军在夜里焚烧了曹军营垒外的鹿角。据曹操《军策令》记载:夏侯渊率兵400余人离开自己的营垒前去掘土修补鹿角。无疑这个举动非常轻率,因为鹿角距夏侯渊的营垒有15里之遥,而且被定军山上的刘备军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刘备命令黄忠部队在山上“乘高鼓噪攻之”,,夏侯渊自恃勇力过人,而且所率部队也是曹军精锐,非但不肯后退,反而率领士兵和刘备军战斗,但是很快刘备军就绕到了夏侯渊部队的身后,截断了夏侯渊向营垒的退路。夏侯渊的小股部队很快全军覆没了,夏侯渊也被黄忠部队所斩。夏侯渊被斩曹军大败,张合率剩下的曹军部队退回阳平关。因为夏侯渊是汉中诸军的最高指挥,所以他被斩对曹军士气打击极大,一时间“三军皆失色”。时任夏侯渊司马的郭淮推举张合为主帅节度诸军,士兵才平静下来。在长安的曹操看到汉中形式严峻,亲自率大军从斜谷来到汉中,准备与刘备决战。附:《军策令》    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此令应写于建安24年正月,出于某种原因,没有正面提及夏侯被刘备军所斩。可以看出曹操对夏侯渊的死非常惋惜:作为督帅连作战都不应该亲自出马,更何况是修补鹿角这样的小事?[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26305352&fpid=3295731&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刚才看到诚兄关于草船借箭的结局的帖子,忍不住要狗尾续貂一把。结局7:话说诸葛亮和鲁肃率领船队借着大雾来到曹营附近,下令擂鼓呐喊,谁知曹营也同样擂鼓呐喊,而且声音居然比诸葛亮他们还大,诸葛亮心虚,下令船队放箭,结果天亮雾散后诸葛亮无奈返航时候非但没有借到一枝箭,反而赔了X万支,背后还传来曹操士兵的齐声高喊:“谢谢孔明先生箭!”。回到军营,周瑜大怒,将诸葛斩首。结局8:诸葛亮和鲁肃率船队来到曹营附近,擂鼓呐喊,却半天不见曹营有回音,诸葛怒,下令全力呐喊,仍不见回音,诸葛大怒,下令不全力喊者斩,士兵害怕,都喊破了嗓子。但曹营居然还是没动静。天亮后才发现原来因为天黑雾大,船队走错了方向,开到了荒郊野外。诸葛晕倒。结局9:曹操听到水寨外的杀喊声心中冷笑:“就东吴这几万人马也敢前来挑战?”当即下令全军出击。诸葛和鲁肃见势不妙,掉头逃跑,好容易借着天黑雾大逃脱了曹操军的追赶,不想曹操军不肯善罢甘休,顺势来到周瑜水寨前叫骂,周瑜不知就里心中害怕,下令调拨所有弓箭手到江边射击,好容易将曹军射退,倒把东吴的箭支射了个精光。诸葛听说知道不妙,也不回东吴军营,直接逃回夏口去了。结局10:草船借箭完美成功,诸葛借得10余万支箭,周瑜虽然为没有除掉诸葛而遗憾,却也不得不佩服。第二天还是个大雾天,诸葛正和周瑜鲁肃在营中饮酒作乐,却听到水寨外曹军擂鼓呐喊声,诸葛冷笑道:“曹贼上次吃了我草船借箭的亏,这次也想如法炮制,可我这么聪明,怎么会上他的当?”下令全军不予理会,所有弓箭手不得射箭。。。。天色大亮后才发现原来曹军是玩真的,东吴军营已被占领。只见曹操理直气壮的来到诸葛跟前伸出右手:“孔明先生,你是不是把昨天借我的箭还给我呀?”
阅读全文

前几天看到有讨论陈宫是怎样的一个人的帖子,回去翻了几天书,总算找到些关于陈宫的资料。但是看了之后发现,很难对他下一个结论。根据《鱼氏典略》记载“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对于陈宫背叛曹操这件事,三国演义里是这么描写的:曹操因为误会而杀了吕伯奢一家,陈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当夜,陈宫寻思:“。。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感觉老罗的这段描写是出于丑化曹操的需要。当时的确有官员抓住曹操然后又放了,但是这个官员应该并不是陈宫。事实上,根据三国志记载,陈宫背叛曹操是在曹操东征陶谦的时候,“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觽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可见当时陈宫已经是曹操手下的重要将领了,而且当时根据人评论“曹氏待公台如赤子”。可见曹操对陈宫真可谓是青眼有加,极为宠信。那么,他为什么要背叛曹操呢?正史中没有找到详细的记载,只有一句“后自疑”。这很奇怪,他还有什么好自疑的?因为很显然,曹操待他很不错,而且临出征了还让他率军守备东郡。于是有人猜测,因为陈宫反对曹操东征陶谦,而且曹操东征陶谦的时候“所过多所残戮。”更是令陈宫极度不满,于是联合了张邈张超等人背叛曹操,迎来了吕布。在其后的两年间,曹操又逐步夺回了被吕布占据的诸城,并在钜野大败吕布。吕布只好向东投奔刘备。而张邈跟随吕布,留下弟弟张超率领自己的家属守在雍丘。张超被曹操攻围数月,终于战败,曹操于是屠城,尽斩超及其家属。张邈想到袁术那里请救,半路被部下所杀。奇怪的是吕布投奔刘备后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吕布部将郝萌反叛吕布,其后将曹性反萌,斫萌首,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这件事让人颇为费解,陈宫为什么面红耳赤?是因为参与了对吕布的谋反吗?这很有可能,否则,以陈宫刚烈的个性,无论如何都会起来反驳的。那么陈宫为什么又同谋反吕布呢?这真是个迷,因为如果说陈宫背叛曹操是因为曹操的残暴的话还可以解释的通,现在他又勾结袁术密谋背叛吕布的举动就让人无法解释了。后面的事基本和演义上描写的差不多了,建安三年,曹操进攻吕布,当年十月把吕布和陈宫,高顺围困在下邳城,其间陈宫数次为吕布出谋划策,但是吕布更愿意听老婆的话,对陈宫的主意均不予采纳,十二月,吕布的部将侯成“与诸将宋宪、魏续等共执陈宫、高顺,率其众降。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乃下降。”,曹操见到陈宫后,“谓陈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竟何如!”宫指布曰:“是子不用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操曰:‘柰卿老母何?’宫曰:‘宫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操曰:“柰卿妻子何?’宫曰:‘宫闻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操未复言。宫请就刑,遂出,不顾,操为之泣涕,并布、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操召陈宫之母,养之终其身,嫁宫女,抚视其家,皆厚于初。”从这段记载明显的能够看出曹操很有留下陈宫的意思,曹操先是笑容满面地问陈宫:“公台啊,你平日自称才智有余,今天怎么样呢?”我推测他的潜台词是:你服了没有啊,服了就再跟我干吧。谁知道陈宫是头犟牛:“吕布小子不听我地话,要是听了,你未必抓得住我吧。”我估计曹操听到这话一定是愣了一下,想到陈宫不想活了,于是转换话题:“那么你老妈怎么办呢?”意思很明显:你不想活了,可你老妈你总不能不管吧。不想陈宫把球踢了回去:“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伤害别人的双亲,我老母的生死,决定于你,而不在我。”可以想见曹操现在已经抓狂了:“那么你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了吗?”陈宫回答:“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灭绝别人的后代,妻子儿女的生死,也决定于你,而不在我。”然后在曹操瞠目结舌的时候,从容的出门就义,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纵观陈宫的一生,我发现很难给他下个确切的评论:如果说他是一个忠诚的人,那么他为什么先背叛曹操,然后又和袁术勾结?如果说他是一个奸诈阴险的人,那么他为什么在被曹操打败后不肯偷生慷慨赴死?。。。我只能说:哦,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