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煮酒兄的回帖,虽洋洋洒洒,还分了上下级,但细观之,则依旧是陈酒兑水,了无新意。在关于马张分别与张合的单挑、以及马张二人武力的全面性这两个方面,煮酒兄先以其特有之‘理论’来证明对方的观点及分析是“想当然”。而自己又“想当然”地得出诸如:‘(1) 张合20合败于马超一战,若其继续死磕不退,10合之内被为所斩或伤;以及按照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看法....云云’这类结论。兄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做派跃然纸上。吾本不意再作添足之辩,但恐煮酒兄及坛上诸君误以为我无词矣。故不得已再答煮酒兄。请笑纳。一、关于张马与张合之战煮酒兄因为我认为“马张(合)之战是正规单挑,而张张之战是场偷营劫寨中的单打独斗,无可比性”而强将张张之战这一偷营劫寨中的单打独斗定义为“严格单挑”。佩服!佩服!不知煮酒兄又是根据什么把这场单打独斗定义为“严格单挑”的。那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严格单挑”吧,那就以煮酒兄的定义为标准吧(我不敢自下定义,怕煮酒兄扣我以“想当然”的帽子,哈哈!)。摘自煮酒语录:============我所定义的“严格单挑”是这样的一种交锋:1 交锋双方的身体状况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下 -- 而不是象张飞/许褚醉酒和甘宁生病时所进行的单挑;2 交锋双方存在默契 -- 而不是一方有备而另一方无备;-----------*3 双方均以各自手中的军器进行交锋 -- 而不是依靠暗箭暗器;4 不依靠拖刀计取胜;5 来自两人以外的战场因素对于二人的干扰非常有限 -- 而不是象上面张飞与徐晃那种情形。-----------------*===========看了煮酒兄关于“严格单挑”的定义后,我想不用再解释大家都会看出“马张(合)之战是正规单挑,而张张之战是场偷营劫寨中的单打独斗,无可比性”。而我的观点“张合对马超,是两军阵前正规的单挑,张合不敌马超败回是很正常的,就象徐晃之不敌颜良,这并不能表明他们不能支持一百合。而张合之战张飞,则是劫寨(也不是严格单挑),两人战到三五十合时,张合已不敌了(有书中云:张合只盼两寨来救为证),但此时他想败回张飞也不会放他走,最后他是死战得脱。所以严格来说,张合对马超和张合对张飞此两战可比性不强。”亦很好理解,其中心就是‘两军对阵时的正规单挑和偷营劫寨中的单打独斗,无可比性’但煮酒兄却由此而发出宏论:“1 今宵兄何以认为张飞与张合这一场不是严格单挑? 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张飞)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张郃三寨俱失。与张飞战过百合,死战得脱,奔瓦口关去了。”(第70回)这段描述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有一兵一卒参与二人的交锋,且白纸黑字写明了两人大战百余合!这还不算,书中又在第99回特意借孔明之口,呼应了前文张飞张合这场恶战 -- 当时张合为诸葛设计围困,却凭个人勇武,愣是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孔明在亲眼目睹张合之英勇后尝言:“尝闻张翼德大战张合,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今宵兄何言这不是一场严格单挑呢?”此段将煮酒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做派暴露无遗。好吧,为了煮酒兄,我就再细说一下吧。 两军阵前的正规单挑:1、双方各自列队排成阵型,中间留块空地,2、武将各自出阵,在空地中争斗,双方只摇旗呐喊,不进行接触。3、单挑以一方被擒杀或败回定胜负。4、一方自知不敌可败回本阵,原则上另一方不会追赶或纠缠。偷营劫寨则是:1、一方乘对方不备,以夜色或其它为掩护,向对方发动突然袭击,战斗不拘于某一形式,以混战为主。2、双方主将可进行单打独斗,但不能保证也不约束其他兵将参加战斗。3、一方自知不敌想要败退,另一方可以(并肯定会)追赶、纠缠乃至围而歼之。其不同处有三:1、作战规则不同;2、作战方式不同;3、作战环境不同;请问如此多之不同,你凭什么拿他们进行比较。二、对煮酒兄所谓“武力全面性”的讨论我认为煮酒兄所举的战例,由于另一方不可能遇到相同的情况,因此无可比性。并以‘张飞当阳桥头喝退百万操军’也无法与他人相比为例反驳。不料,煮酒兄却认为‘张飞当阳桥头喝退百万操军’不是在打仗。兄一定以为那是张飞在开个人演唱会吧!由于你举的马超的战例,因张飞不可能遇到相同的情况而无法比较。但老兄非要比较。那我拿‘张飞当阳桥头喝退百万操军’之战例相回应并无不妥。那好我们就比一比吧。*一个是“不仅能闪避正面的暗器暗箭,还能听风辨音轻松避开背后射来的暗箭;并且能以一敌众取得完胜”。但两战的最后结果都是带数十骑大败而逃。*一个是“在当阳桥头,单枪匹马,喝退百万操军”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熟高熟低,已昭昭矣!煮酒兄说:“也许今宵兄会说:你怎知张飞就不能躲开背射暗箭?你怎知张飞就不能以一敌众?你怎知张飞就不精于剑术和步战?也许张飞比马超玩儿得更好呢!呵呵,我相信今宵兄绝不会这么问的;如果真这么问,那我今后可就真要躲着今宵兄啦,哈哈。”----你错了,即便我不这样问,其他人也会问:“如果换做张飞碰马超所遇到的情况,结果会怎样呢?”---当然假设的结果一定是五花八门,说张飞也能者一定有;说张飞会死者亦会有。并且永远不可能有统一的结论。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并我也相信绝大部分人也会认同。即“如果换做马超碰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头所遇到的情况,那么他再喊十嗓子也不会喝退百万操军”---高下判矣!至于其它诸如你所臆断的所谓“作者的意向、定位”等“想当然”自然是煮酒兄煮酒式辩论法的又一突出体现。不值一驳。嗨!现在我才开始真正“同情”被煮酒兄用煮酒式辩论法所“折磨”的广大网友了。其实我在想,煮酒兄是真的这样认为呢?还是为了争论而争论呢?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致此。不管怎样,欢迎煮酒兄再来,不过若还是老腔老调,请恕某不奉陪了。对于煮酒兄,某实爱之敬之,亦望煮酒兄不以今宵之愚直而怪之。酿酒如作文,骄燥心起,酒亦会酸,望兄戒骄戒躁,再酿纯美之酒。与煮酒兄相交,吾宁为诤友不为媚朋。望兄查之。今宵顿首
阅读全文

名将兄用“进攻与防御都是军事才能的表现”来反驳老酒文中重攻轻(忽)守问题,进而以防守能力为突破口,用证明赵云防守能力强来瓦解老酒文中对赵云能力的结论。这个思路是很巧妙的,只是名将兄用来证明赵云防守能力强的论据却大多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并不能令人信服。==================1)
阅读全文

先赞一个!吉米此番回答很见功力,如此讨论应该是很有意思的!1、许褚、张飞的武力差距问题。我同意虽然许褚<张飞,但张许二人如果要打,百余合是分不出胜负的。至于二人相差几个点就不好说,并且此问题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即使武力相差2-3点的也可能会在百合内不分胜负,如关黄战等;我还同意张许间的武力差距比张飞和张辽、徐晃间的武力差距要小,但张辽也曾得到关羽的一句“此人武艺不在你(张飞)我之下”的评价。因此即使书中当时把许褚换成张辽,如果想挑刺的话,也会存在吉米所说的三上延续性问题。更何况是张飞对张许徐三人?如果严格按吉米的武评论,仅仅靠无鞍马是无法解释通的。所以我才说在这里不存在武评问题(不复述)!2、关于作者的写作用意。吉米认为:“作者写许褚受伤的目的仅仅是让许褚逃跑”,而本人认为作者写许褚受伤的目的只是为了突出张飞的锐猛。这个观点有令人信服的依据,作者罗灌水在张飞刺伤醉酒的许褚后有赞诗一首:“雄哉益德,锐气如虎!据水断桥,横矛一举。入川释严,出褒刺褚。威震曹公,分矛列土”。这就象关羽在斩颜诛丑后,作者为了突出关羽之绝伦,也有赞诗一首:“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一样。当然,如果让张飞十合刺伤正常的许褚(罗本中是:只一合,正中许褚眉心)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作者才让许褚酒醉。但这仅仅是让张飞刺伤许褚显得合理而已,实在无法成为许褚=张飞的依据啊!3、张飞酒醉问题。这里我要纠正吉米对我前面一帖说张飞酒醉问题的误解,我说张飞酒醉,并不是如吉米所说是为了“否定吉米心目中吕布凌驾于张飞的观点”。而仅仅是为了否定吉米前文中的推理方式。吉米前文中用“张飞刺伤醉酒的许褚”来证明“许褚=张飞”;那么依此类推,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吕布不敢逼战酒醉的张飞”更能证明“张飞=吕布”呢?显然大家都没有这样认为,即使张飞和吕布在徐州百余合不分胜负(毛本中因为有刘备恐有失而被大家认为吕布上风;但罗本中刘备的恐有失是因为吕布军四面围裹上来,而不是张飞场面被动)大家(包括吉米)也还是认为张飞低于吕布。我前文只是想请吉米如何圆此说啊!看来吉米又误解了。4、张飞酒醉和许褚酒醉的差别。张飞酒醉文中有“酒尤未醒,不能战。”之语,也就是说张飞已经醉的不能战斗了。而许褚酒醉却没有不能到战斗的地步,并且还有“许褚舞刀来迎”之语。但是二人的结果却大大不同,张飞令吕布不敢逼,而且还捅死了曹豹;而许褚却是被张飞捅了。这两战的差别,表明作者除了有突出张飞勇猛的意图外!是不是还表明了许褚不如张飞呢?5关于如何分析看待三国演义中的战例问题。很高兴吉米现在分析战例时不再只关注武评了,从吉米分析吕布、张飞看,吉米已经考虑到了战略角度和武将的当时的状态,先不论结果如何,如果吉米在分析每一个战例时都能考虑不同的角度以及武将的当时的状态的话,可能我们关于无鞍马的争论就不存在了:)!借用吉米的话:“吕布会惧怕一个二三流的武将吗?显然不会。”。同理,赤壁大战后,逃难到张飞伏击圈内的饥寒交迫的许褚、张辽等将,和以逸待劳的张飞比,恐怕也就是二三流的武将的水平吧!所以张飞战2、3个二三流实力的武将即使用武评论,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不会在乎马有没有鞍!所以无鞍马仅仅是人物刻画的需要,而不是武评中的问题。5、关于马超的感叹“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我用了似褒似贬的评论,包括吉米、其里兄都不同意。这个存异可也!我只是想谈谈我为什么会这么说。三国演义中这一档次武将在斗将后对对方有评论的记忆中好象只有四条:一是关羽评簧忠的:“老将簧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一是马超评许褚的:“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再就是关羽评庞德的:“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和庞德评关羽的:“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尔”。首先我们先认定这些评论是各自的心里话。其中关羽的二评是直接对刀法的评价,不褒不贬,中肯而实在,果然是大家风范(虽然关羽生平傲的紧,但在评论对手的武艺时,体现出了对对手应有的尊敬)。而庞德对关羽的评价,其实应该是对自己战前狂言的回答。虽然没有直接说武艺,但庞德从前面的晒笑和“当挫关羽三十年声价”到交手后的“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尔”。无疑是对关羽武艺的最好评价。于这三评不同的是马超的“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的评论,此评突出的就二点:“恶战”和“痴”。其实换成大白话就是:“我从没有见过象许褚这样打架不要命的,真他妈的楞头青啊”全部评价和武艺无关,只是感慨许褚的玩命,这对一个武者而言,得到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悲哀的!所以我说是似褒似贬的评论。当然由于评价不是出自一人,所以说没有可比性也是对的,因此我只说自己的感觉,而认可不同的理解。
阅读全文

吉米一露头就被偶飞砖伺候,一定感觉很爽吧!先看吉米这段:“作者心中许褚=张飞,从张飞打伤醉酒的许褚和张飞以一敌张徐及无鞍的许褚都有体现这个意图的意思,二人对马超的单挑结果更是铁证。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许褚骑无鞍马,按《说岳》的说法就是“添个一兵一卒不算好汉”,醉了酒的许褚会被张飞打伤,骑无鞍马的许褚联手张辽徐晃来斗张飞也就不算失“好汉”的风范了,仅以此来论作者对无鞍马的运用还是很巧妙的。对许褚为何骑无鞍马的解释原文提到“马鞍野放”,这使得许褚骑无鞍马变得更为合理,但作者忽略了为什么恰恰无鞍的是许褚,按笑笑兄的分析,如果当时无鞍的是张辽徐晃那会如何呢?就会得出无鞍的张辽徐晃+有鞍的许褚对张飞,这就有悖许褚=张飞的初衷。”==================================================首先纠错:吉米不能说“作者心中许褚=张飞”,而只能说吉米认为:“作者心中许褚=张飞”!因为别人读《三国演义》可能不认为“作者心中许褚=张飞”,至少本人就认为作者心中许褚<张飞。而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吉米认为许褚骑无鞍之马是无法得到满分(咱们不说合理)的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个先决条件---“作者心中许褚=张飞”,那么如果我能证明“作者心中并没有许褚=张飞的想法”,吉米会不会改变看法呢?好!那我就勉为其难一下吧!支持吉米得出“作者心中许褚=张飞”结论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张飞打伤醉酒的许褚,二是二人对马超的单挑结果。先说第一点:张飞打伤醉酒的许褚,吉米认为这是作者心中许褚=张飞的证据之一,即因为许褚=张飞,所以许褚只能在醉酒时被张飞打伤,而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我认为这个因果关系不能成立;即无论许褚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张飞,醉酒时都可能会被张飞打伤,而在正常情况下也是不可能出现被打伤的情况的。这条对吉米认为低于张飞的张辽、徐晃、张颌都成立。既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也是不可能被张飞打伤的。但我们还是认为张飞武力比他们强。当然如果反过来说:因为张飞打伤醉酒的许褚,所以“作者心中许褚=张飞”,则就显得荒诞了。其实即使不论因果关系,吉米的观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不能成立的:吉米认为“吕布三国武力第一无可争议,他凌驾于张飞之上”,但是偏偏这个凌驾于张飞之上的人在张飞醉酒时却不敢逼战张飞“张飞出府时正见吕布相迎。酒尤未醒,不能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逼飞”-----不知吉米如何圆此说?由上可知:张飞打伤醉酒的许褚,是无法成为“作者心中许褚=张飞”的依据的。再说第二点:二人对马超的单挑结果,这是吉米所谓的铁证。而我要说的是,恰恰是吉米所说的铁证,推翻了“作者心中许褚=张飞”的结论。关于二人对马超的单挑,以前有过多次争论,对张飞和马超谁更强至今还没有统一认识,但是唯一可以统一的认识是张、马略强于许褚,具体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以前的帖。但仅以马超为参照物,从马超对两人的战法上就可以看出张飞和许褚的高低来的。对许褚,无论他是脱衣服还是脱裤子,马超始终没有考虑用枪以外的武技对付许褚。也就是说马超始终相信靠枪是能战胜许褚的。而对张飞则不同,再大战几百合后,竟然主动求变,考虑用暗器来赢张飞,书中有:“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这虽然无法说明张马间的高低。但完全可以说明张飞强于许褚。而这二战的结果也说明了此观点。张马之战是完全的不分胜负,两人最后都是气定神闲且不失面子;而马许之战,则是许褚在玩命状态且很丢面子的情况下才勉强保持不败的。虽然他得到了马超一句:“吾见恶战者总不如许褚”的似褒似贬的话!有上可知吉米是认为的“作者心中许褚=张飞”是不成立的。因此基于此上的结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无法成立了。
阅读全文

神亭之战,孙策大战太史慈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最为精彩扣人的单挑战例之一,但对到底谁更强,大家争论不修,罗贯中用史官之论:失盔者当输!为此战做了评判!判太史慈赢了孙策,但并没有封掉异议者之口。至今还争论不修:)。本人现根据毛评本《三国演义》对此战再分析如下。先看毛评本《三国演义》对此战描写,注意[]内是毛评:‘却说孙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马。[足见孙策大胆 。]正行过岭,只听得岭上叫:“孙策休走!”策回头视之,见两匹马飞下岭来。策将十三骑,一齐摆开,策横槍立马,于岭下待之。[儒雅之极。]太史慈高叫曰:“那个是孙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东莱太史慈也,特来捉孙策!”策笑曰:“只我便是。 [从容之极。] 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孙郎独战太史慈,此项羽所谓独身挑战者也。 ]慈曰:“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纵马横槍,直取孙策。策挺槍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败。程普等暗暗称奇。[在旁观者眼中摹写一笔,妙。] 慈见孙策槍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不愁捉一得孙策,只愁捉了被人夺去,可谓目中无孙策矣。] 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鎗搠去,慈闪过挟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槍。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杀得好看。] 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 不惟从人失散,且复“爰丧其马”。] 两个弃了槍,揪住厮打,[不打不成相识。] 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策即以慈之戟刺慈,慈亦即以策之盔御策。同是以敌治敌,同是以我困我。] 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纔放手。慈于军中讨了一匹马, [细。] 取了槍,上马复来。孙策的马却是程普收得,[细。] 策亦取槍上马。刘繇一千余军和程普等十二骑混战,逶迤杀到神亭岭下。喊声起处,周瑜领军来到。[赖有此军接应,不然孙策亦轻身陷敌矣。独不记乃尊岘山故事耶? ]刘繇自引大军,杀下岭来。时近黄昏,风雨暴至,两下各自收军。[ 若非风雨,慈、策二人将直杀至大天明矣。] 我对此战的看法:马战太史慈比孙策略强!步战孙策比太史慈略主动!总体,论武艺太史慈强与孙策!论乱战孙策反应强与太史慈!说打个平手也可!具体分析:1、说马战太史慈比孙策略强!主要在这几方面体现:“战五十合,不分胜败。程普等暗暗称奇。”程普等眼中的“奇”当然是指太史慈。话外之音就是孙策在此之前还没有遇到这样难缠的对手。“慈见孙策槍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 ----大战中还有时间揣摩孙策的槍法,并且是防守枪法,至少说明太史慈的压力比孙策轻。再加上后面的自恃。借用毛伦的话:‘不愁捉一得孙策,只愁捉了被人夺去,可谓目中无孙策矣。’所以目中无孙策,当然是在有实力做保证的前提下才行啊:D 2、步战孙策比太史慈略主动!这并不是说孙策比太史慈步战强,而是说在打街架的情况下,孙策表现出比太史慈更灵活的应对手法;太史慈则相对老实些。这和太史‘忠孝之士’的身份是比较相适的。但在步战时,我依然看好太史慈!我的推断是,在扭斗之初,太史慈亦占得优势,但由于太史慈的目的是要活捉孙策,这才有“战袍扯得粉碎”的说 :D 。因此对太史慈而言,比孙策难度更大,在孙策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对太史慈生命构成威胁时,太史慈依然能够将孙策头上的兜鍪夺下!应该说,拿盔比拿戟更难!说明太史慈在此前已部分控制了小霸王。只是当孙策掣了太史慈的短戟后,才将劣势扯平;) 正是因为如此,当太史慈归降孙策后,孙策才会有“宁识神亭乎?若公是时获我,还相害否?”之问。二人之问答,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神亭之战,太史慈是有活捉孙策的机会的! 但由于孙策的灵活和太史慈的固执,最终双方打了个平手!由于此战结果是平手!所以说二人相当是没有异议的,但若单论武艺,我看好太史慈!
阅读全文

当一个关于“关羽濑”故事的比较合理和经过思考的认识被作者冠以[对“关羽濑”的另外一种看法]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关羽濑”的误解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其实“关羽濑”的故事是战争中有头脑的双方将领正常和自然的应对反应,但经过“有心人”的渲染和不知就里者的跟风,这“关羽濑”实际成了贬关者必备的砖头之一!在以前应对贬关者时,我曾用和[对“关羽濑”的另外一种看法]作者相近的观点作答过。但偶一直以为用“关羽濑”贬低关羽只是少数贬关者刻意曲解的个别现象,今天看到feige120将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标为[另外一种看法]时,我才发现这[曲解]反而成了普遍认识,这无疑是三国论坛的尴尬。关羽濑”的故事载于《三国志》甘宁传曰:[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用大白话说,就是[关羽挑选了五千精兵,到距益阳县上游十馀里浅濑,并放出风说要在夜晚渡河。鲁肃赶快召集手下商议。甘宁说:“我带八百人去应战,保证关羽不敢渡河,渡河就会被我擒住”。鲁肃就给了甘宁一千兵,甘宁就带着这一千三百人连夜驻防。关羽听说后,果然没有渡河,而是截柴为营,和甘宁隔水而对了。。。]由于此事是载于《三国志》甘宁传,按人物志的写法,是为了突出甘宁的,所以对关羽此次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并没有描写。但从现有的记录看,关羽此次行动只是对东吴的一次试探,想看看东吴的反应而已,否则兵贵神速及讲求出其不意,关羽真想涉渡偷袭,怎么可能“[云]欲夜涉渡”,把自己的计划透露出来,并且还要给东吴准备的时间呢?甘宁正是因为看破了关羽的真实目的,才敢拍着胸脯把话说的那么满。因为他知道,只要东吴有反应,不管是谁去,关羽都不会渡河的。把话说漂亮点既提高了自己的名气,又让上级领导对自己刮目相看,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甘宁的这番看法是基于对关羽能力的认同和了解之上的,即:关羽虽然狂傲,但在用兵上还是有章法的,不会有莽撞行为出现的。基于此,当东吴有防备后,关羽的试探目的已达到,是不会涉渡的了。即使关羽真有涉渡之心,他也会考虑“半渡而击之”的后果而打消这个念头的!总的来说此役,关羽和甘宁的表现不错,关羽通过此行动了解了东吴对自己行动的态度!有收获!甘宁通过此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力,同时又完自己增加了可炫耀的资本,个人收获颇丰!唯一不能接受的是由此来证明关羽胆小,害怕甘宁。有这种认识的除了刻意曲解外,不排除一些年纪小的朋友不能正确理解此段的内涵。但大部分的人主要是自己不愿意看三国志原文,看到有断章取义的也就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了。
阅读全文

在三国志游戏里,关羽和赵云的武力设定是相当的,在玩单挑时,赵云是除吕布外,胜出概率最高的武将:)在其他坛子里,还有人因为这个设置或用来证明赵比关厉害、或着和您一样,用此设置证明做游戏的人对关不公平!这在常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事!或许真的存在‘关羽所杀的武将,武力值都设得很高,而赵云杀的武将,武力值往往都非常弱’这样的现象----(当然对此说法我有保留,因为象鞠义、朱然等武将在三国志中的确算是大将或名将,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三国演义里,他们的确表现不好,裴元绍比周仓低了一级大概不是因为裴元绍被赵速杀吧,从三国演义中看,裴元绍本来就是周仓的小弟,是唯周仓马首是瞻的人物,设置比周仓低了一级应该是合理的;将高览、张与颜、文同列河北四庭柱的是三国评话,在三国演义中高览、张明显是低颜、文一级的,颜二十合完胜徐,当然应该设的比徐高,这和关速杀他没什么关系吧!.....)----这只能说明做游戏的对这些武将的设置不够合理,怎么扯也不能扯到“这太不公平了,是一种变相的拥关贬赵,而且手段非常可耻。”这上面来吧!如果说游戏制造者的这类设置是为了变相吹捧关羽,打击赵云,那您怎么解释在游戏中,赵云是除吕布外,胜出概率最高的武将这一设置呢?:)建议狐狸好好统计一下相关武将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用数据说话效果可能更好!
阅读全文

对带防盗戟的典韦在《关于董卓》一文中所提到的迷茫和疑惑我是这么看的,《宿命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不论是在历史记载中,还是在诗词说赋曲艺中都有非常明显的痕迹!如历史记载中的“要离刺庆忌--白虹惯日”元曲中的“窦娥受冤,六月飞雪”,小说中则更多了,仅《三国演义》中,除了带防盗戟的典韦所提的董卓死前的种种预兆外,还有关羽梦被黑猪咬、魏延梦见头上长角、赵云死时大树折断,诸葛亮死前南阳草堂的无风而倒等等,诸如‘巨星坠地,其大如斗’这类的预兆则举不胜举。这些都是《宿命论》对作者思想的影响,进而在作品中的反映。有了这一认识就比较容易理解董卓死前的种种预兆了!首先对董卓死前的种种预兆的认识有两点是最基本的:1、董卓死前的种种预兆,在《宿命论》人眼里只是某重要人物出事前的种种异兆,不能理解为上天希望董卓不要去“送死”。2、当小说中对某重要人物的描写出现了类似董卓死前的这类异兆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人肯定要出事了!当事人没有对异兆做出反应他会出事,当事人对异兆有反应,他也会出事。换句话说,这人的命已经注定了。所以一般小时中出现这类情况时,当事人一般是不会有反应的(作者一般也不会这样写,以免节外生枝)。当然《三国演义》中唯一例外的就数诸葛亮了,此半仙看了天象,知道命不久矣!当即做出反应,搞了个‘七星禳命’见原文:“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曰:“吾命在旦夕矣!”维曰:“丞相何出此言?”孔明曰:“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维曰:“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孔明曰:“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但结果还是命里注定要死,最后一天主灯灭了:)诸位看官看到此,多有深恨魏延或司马者;其实大可不必,用《宿命论》的观点看,这就是命做注定的了,决不取决于司马出不出兵,魏延进不进帐!就董卓而言,这时是董卓该死的时候了,而张飞想杀董卓时,其人命不该绝,所以借刘备手阻止了。所以董卓死前的种种预兆不能看做是上天在提醒董卓,若实在想用天意来说的话亦可,那就得按《宿命论》的观点理解为上天发出了判董卓死刑的信息!当然董卓死后的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的确是作者要表达董卓已到了神人共愤,天怨人怒的地步,实在是该死的意思。此处可以视为“天意”。胡乱写了这些想法,不知能否入典韦兄弟之法眼,且当笑谈罢了!
阅读全文

先看此段“关羽再NB,也不可能从武艺上在三合之内让文丑一下子心怯(尽管在武艺上处于绝对劣势),也就是说,文丑的怯是先就存在,而后的几招证实了他的怯又往更高的怯发展.于是文丑跑了.很难想象,一个正面敢于交锋,又有复仇心态的文丑在关羽面前居然走不了三个回合便跑(毕竟双方的实力悬殊不大么,如果文丑没有什么表现就罢了,关键是此人有曾经敌四杀三与子龙50合从容走战例).”----持这类观点的人非常多,那就是先认定“关羽再NB,也不可能从武艺上在三合之内让文丑一下子心怯”,然后在找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就属于先有结论再分析原因的本末倒置的做法了:)。至于为什么得出“关羽再NB,也不可能从武艺上在三合之内让文丑一下子心怯”这个结论,自然是因为“此人有曾经敌四杀三与子龙50合从容走战例”:)好那么我就想问持这类观点的人了。既然大家认为:“甲、乙武力相当,而丙和甲可以战五十余合(甚至百余合),那么乙是绝对不可以在二三合内战败丙的。”那么就请你们解释一下张飞、马超和张颌这三人之间的战例了!“张飞与马超大战数次旗鼓相当。相对赵云和关羽,他俩更有证据表明其武力相当!但张飞一百余合没有拿下张颌,而马超却能三合大败张颌。这是书中写明,并得到广大坛友认可的。”奇怪的是,我从没有听说有人对此结果有什么异议!那么“既然大家能够接受马超的武力可以在三合内大败张颌。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关羽的武力可以在三合内令文丑心怯呢?”解释的理由只有一个:个人的喜好主导了分析,其结果当然就不会合理公正。:(我曾经说过,现在再说一次:要得到大家能认可的结论,必须首先屏弃“先入为主”的思想,然后才能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果先生能把您认为决不可能的结论先完全抛开,先分析再下结论,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别的不说,至少‘文丑战关羽之前已心怯’这结论就不能成立了!其实可以造成文丑心怯的因素不外乎三类:心理素质、对方武力和外部环境影响。对这三类都有存在的可能,我都不完全排除。关于此我以前也分析过,在此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的专辑!最后,十分同意徐兄此说:其实,三国很多战例都是罗先生杜撰出来的,大部分是他的心态和想法,我们说这些,也是一种争论之乐趣吧.呵呵!~~
阅读全文

感谢您完整地阐述了你的观点!细读之后,我认为从本质上看,我们的观点是相同或非常相近的,只是在表述上或视角上有所不同!我们都认为孔明不是一个谋求虚名的人,他名实,并且由此还采取令后人争议的措施,但我们亦都认为他为的是公而非私;而且我们也都认为他重典严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贤臣。当然由于视角(或出发点)的不同,我们还是有存在争议之处!大致有这么几点:1、如何看待孔明身上表现出“德”和“行”的对立。这里有两点可能,一、对孔明的历史定位是否有问题(是儒、是法);二、孔明是不是真的行法家之实。悟空兄的观点是孔明实际上奉行的是法家思想,因此相对于对他的历史定位就产生了矛盾。对这个问题,我前面说的不是很清楚,我说的‘儒法两家本身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当时是泛泛而谈,可能会令人有理解上的偏差。具体的说,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大凡成为出色的政治人物的知识分子,无论出身为何,他都不可能是完全的儒家或完全的法家。换句话说,完全的儒家或完全的法家,是不可成为出色的政治人物的。而所谓政治,本身就有两面性,一面是对百姓的说教;一面是真正治国的方法;对百姓的说教一般崇儒,讲的是忠、孝、礼、义、廉;同时也希望天下百姓都崇信这个。对治国则多用法(也就是权术)讲的是以法为本,以术辅法。这就是我说的‘儒法两家本身也不是完全对立的’话的本义。由此我不同意将孔明单纯地归为“儒”或归为“法”,我只是将他看做是政治家。我也认同诸葛亮在治国和朝堂上是行法家之实的,但同时也认为他在教化时又是讲儒的,这可以在其文集中体现出来。2、诸葛亮在治国时有无变通之行。悟空兄因为诸葛亮在治国时行法家之实,而法家又讲求‘法不可释、令不两行’,所以诸葛亮没有变通的余地!并举了杀马谡和除刘封的例子。由于我也认同老兄的‘讨论该不该杀和讨论孔明的人格是否有问题不是一回事儿。’的观点,所以也不想讨论该不该杀的问题。但我不同意杀刘封是表明‘他的思想根本没有“变通说”余地。’的结论。杀刘封是为了维护君权,从国家利益上考虑,基本上是没有变通的余地的。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的思想里根本没有变通一说。举孟达为例,在叛蜀投魏后,诸葛亮还是法外容情,没有罪及孟达的妻、子族人,而是待之以礼,这就是以儒之仁义外示于人的表现!这是否能说明孔明在不涉及国家利害的情况下也会有“变通”之举呢?说白了“不论是儒是法,我自取其有用的用”这就是政治家。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对孔明而言从整体上并没有对立。商鞅无疑是杰出的法家,但由于缺乏变通之术,最后死与自己所定之严法上。郦其食,虽然自称酒徒,其实还是儒生,他劝刘邦大封六国后裔,其实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幸亏张良的阻止,否则刘邦就要倒霉了:)他虽然有大才且巧舌如簧,但终究只是儒生而不是出色的政治家,所以死的也惨。3、我所说的“诸葛亮立法颇严是为了更好的行仁道”的确有推测的成分,同意兄的分析,因为那样更容易让人接受,而我的推测,也许只是美好的希望罢了!题外话,老兄今后就叫我今宵吧,毕竟在坛子里知道我真姓的不多,您乍一称“唐兄”,我们唐彩兄弟可就要打315了:)
阅读全文

所排前两位同意!许马之战,同意马超略优,但对用身份差距比较大来分析有异议!因为此战是全三国唯一下战书的单挑,从维护武将的荣誉的角度出发也不容许马超有丝毫的顾忌身份之想!应当从单挑的过程和双方的表现来说效果更好!张马之战并非如君所说的一明一暗,由于在两人交战的前一天张飞和马岱已干了一战,并对马岱言:汝非敌手,快叫马超来。马岱回去后自然会将交战情况如实相告。所以第二天才有马超专搦张飞之举。至于劳逸程度嘛,马超虽有受烈日之苦,但正如君所言:张飞也没歇着,而且张飞还是头天才星夜赶到关上的,并且还和马岱干了一战。可以说在这方面张飞是一点便宜也没占啊!所以张马之战是标准的不分上下!并且从马超首先主动求变(诈败用暗器)看,相对对许褚时的气定神闲,我们可以感觉到张飞给马超所施加的压力更大!我个人甚至更偏向张飞些(以前和酒兄等论过多日,大家觉得还是不分上下的好:))!赵云“双献头”行动,君分析的很好!我觉得作者的意图也是在找平衡,用“马超亦惊,倍加敬重”的表叙,等于是提着读者的耳朵灌说:“赵云决不在张马之下。”的意思!盼君下文
阅读全文

如果不考虑性别歧视这一因素的话,此辩题应该算是一道非常不错的题;给人以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此次辩论赛反应不够热烈,除了国庆因素外,对辩题的狭隘理解也是原因之一。如把辩题只理解为以德为主还是以色为主的辩论。一、省题一般的理解:“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换成现代语就是“女人有妇德是不值得称道的,应该注重的是其姿色。”这种理解就是前面大家已进行的德、色间的争论了。但是还有一种理解,即:“在女人的妇德不足以称道时,就应当以姿色为主了”,在这种理解下,“德不足称”是先决条件,已不需要辩论,需要辩论的是退而求次的“当以色为主”的对错。反方可以用除“色”以外的任何一样反驳。如“当以技为主”、当以勤为主”、当以能说会道为主”等等。这样辩论的空间就宽大多了!二、背景辨题典出《世说新语》,荀粲之说,荀粲其人可以说是魏晋时代的天生情种,“情圣”级人物;他们夫妇俩感情非常好,好到什么地步呢?有一年冬天,其妻(好象是曹洪之女)得病发烧,荀粲就光的身子到屋外取冷,然后用自己冻冰的身体为其妻退烧;够感人的吧,其妻病故后,他也不久就伤逝而亡。从这一背景而言,第一理解应该更接近荀粲的本意。但是大家还应该了解裴潜对“荀粲之说”的评价:「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也就是说这话是荀粲激情之后的闺房密语!就如同今人所说的希望女人在卧室象荡妇、在客厅象贵妇一样,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从这点说,我们也不一定非要以荀粲的本意来理解辨题,而是完全可以发挥的。铜雀的观点,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但对[荀粲说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反对自春秋孔孟以来的妇人当以妇德为主的观点。]此句有不同看法,应该说给妇女戴上三从四德枷锁的是宋明时期,尤以明为甚!魏晋时期还是比较开明的,这才有美男上街,妇女们争睹,并把鲜花水果抛满车子的趣事。这如果被朱熹看见了那可就不得了!总之,我希望对辩题的理解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而不要只局限与德、色之间!
阅读全文

我说的本来就是防啊,而且只是比他们三人啊!周泰的确是耐受力强,但他那些都是在乱军中搞的,单独的情况没有,所以无法体现他的防箭能力!(也许他也强,但书中没有表现)关羽比起防箭高手(如马超)是有所不如,虽然躲过了要害,但还是让箭扎了:)但比起张、徐连要害都没躲过,当然要强了,这还有疑问吗?请问我又在那里偷换概念了,混淆视听了?再纠正个错误:本人从来没有将文丑心怯的理由完全推脱于关羽的武力,请仔细看我的帖,我只是认为在所有因素中武力因素是最主要的。我为什么要排除徐晃和环境因素也请仔细看我的帖,我都有分析。兄台的徐晃和环境因素论,从单单分析的角度和常理上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为了避免在辩论时大家都用推测、联想甚至是毫无根据的假定来辩论,以至无法讨论下去。所以老酒才提意尽量忠于原文的原则,如果某事件可以推测出多个看似合理的不同结论。那么推测就不能成立,只能忠于原文的描述。这虽然有些绝对化,但比较而言可能更利于辩论。就本战例而言,我楼上已经说了,如果文丑受到了徐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作者完全可以用描述相应情况的表叙(如同对马超、姜维的描述)。如:“文丑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拨马而回。羽马快.....”也可以这样描述:“丑欲战关羽,又心怯,乃虚指羽曰:“吾今日识汝矣。各且收兵,来日决战。”羽更不答话,举刀便砍,文丑只得相迎。.....”但是作者没有这样写,那我至少可以说对此战,作者并没有把这类因素当主要原因来考虑。那我们又凭什么把这些因素毫无根据地强加于人呢。至少从忠于原文的角度讲,也不能这样作。
阅读全文

祢衡死就死在他这张嘴上了,这个结论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击鼓骂曹,固然还能美其名曰维护汉室正统;但他骂黄祖、讥刘表;甚至连非常抬举他的孔融,在他眼里也只是一大儿尔(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象这种不分原由,是人皆骂的人,那他的“骂”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此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罢。击鼓骂曹,曹操并未因此杀祢衡,但祢衡却因此被送到刘表处,刘表又把他送到黄祖处,结果还是因为那张骂人的嘴,掉了脑袋。从斗争的层面讲,“裸衣骂贼”固然痛快淋漓,但这样孤注一掷的战法,也就反映出知识分子的既勇敢又脆弱,既有胆量又无谋略的通病。中国历来的知识分子,对统治者的态度可分为拥护、反对和中间三类。拥护的则成为统治者的御用文人,诱以名利,随班唱和,装点斯文,这好办;反对的,则以政见不同,言论获罪,治之有理,杀之有据,也好办。最让统治者头疼的就是象祢衡这样的占大多数的处于不确定状态的中间派。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这无疑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但对知识分子个人言,不见得是好事。由于他们的忧患意识,自然会对时事提出看法,也就必然会有许多令统治者难堪的事发生,对待他们千百年来,统治者又何尝手软?但历史证明杀不是办法,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心是百折不挠的,依然如故。从这个角度看,祢衡也是这类知识分子中的一员,有其可敬之处!但总体上说,祢衡也就是一个“狂士”而已,从历史贡献、历史地位上是没法和他痛骂的曹操相比的。即便是从他擅长的文学方面看,至今人们能记得曹操的《短歌行》、《苦寒行》;能够随口吟出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是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祢衡的《鹦鹉赋》,又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呢?自负而轻狂的人,总是把自己估价的过高,而错误地看轻对手。但历史却偏偏谁的帐也不买,会做出最公正的评价!祢衡之流,狂也不过是傻狂而已。
阅读全文


注:带[ ]者为删改处15、玄德遇徐庶此段是玄德马越檀溪,遇水镜先生后发生的,虽与武将单挑无关,但两版本不同处颇多,故亦予归纳。.....罗本:“玄德自回,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其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四海]有贤兮,欲投明主;[圣主搜]贤兮,却不知吾。”[歌罢,大笑不止。]玄德闻[其言],暗思之:“莫非水镜所言伏龙、凤雏[否]?”遂下马相见,邀入县衙。问其姓名,其人曰:“某乃颍上人也,姓单,名福。久闻使君纳士招贤,欲来投托,未敢辄造;故行歌于市。”[玄德待以宾礼]。单福曰:“适使君所乘之马,再乞一观。”随命去鞍,牵于堂下。单福曰:“[此马虽有千里之能,却是妨主]。”玄德曰:“已应之矣。”遂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必然要妨,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福曰:“[使亲近乘之];待妨[死]了那人,方可乘之,自然无事。”[玄德唤从者教点汤(逐客之意。)福曰:“吾闻使君遍求贤士,不远千里而来,何故逐客也?”玄德曰:“汝初至此,不教吾躬行仁义,]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吾故逐之。”福大笑而谢曰:“吾闻使君素有仁心,未能准信,故以此言试之耳。”玄德起而谢曰:“[若论仁心仁闻,吾岂敢当,但欲恤军爱民,恨未及也。]愿先生教之。”福曰:“吾自颍上至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此可见[使君爱民惜物之也]。”玄德拜单福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毛本:“玄德回马入城,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玄德闻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镜所言伏龙、凤雏乎?”遂下马相见,邀入县衙。    问其姓名,答曰:“某乃颍上人也,姓单,名福。久闻使君纳士招贤,欲来投托,未敢辄造;故行歌于市,以动尊听耳。”玄德大喜,待为上宾。单福曰:“适使君所乘之马,再乞一观。”玄德命去鞍牵于堂下。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福曰:“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玄德闻言变色曰:“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福笑谢曰:“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玄德亦改容起谢曰:“备安能有仁德及人,惟先生教之。”福曰:“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玄德乃拜单福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分析:首先,毛氏父子将单福长歌之歌词小作修改:将‘四海有贤兮’改为‘山谷有贤兮’;将‘圣主搜贤兮’改为‘明主求贤兮’。两者意思相同,属无意义修改!但毛本似乎更顺口些(古风方面鄙人无研究,不好乱评)。其次毛氏父子将罗本的‘歌罢,大笑不止。’删去。虽然我理解罗本中此句是描写狂士之态的通常手段,但我还是认为还是删掉的好。古时的民风不是特别了解,反正放在现在,若某人在大街上狂歌一曲后‘大笑不止’的话,一定会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以上两处修改并非重要之处,接下来的改动就慢慢有意思了。接下来毛氏父子将罗本的‘玄德待以宾礼’改为‘玄德大喜,待为上宾’。改动虽然不大,毛本似乎还强化了刘备渴求贤士的心情,但仔细分析,毛本此改却弱化了刘备的枭雄本色和智商。我想刘备不会因为来投者的一首歌和一句话就能确定此人是真有才学呢还是只是个混饭的;所以他一定还会作进一步了解。这‘待以宾礼’是非常适当的,而‘待为上宾’则有些操之过急了。    其后毛氏父子将罗本中‘使亲近乘之’改为‘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其实罗本中‘使亲近乘之’的禳法比毛本使仇怨之人乘之更阴毒,对仇怨之人采用此法似乎还能让人理解。毛氏父子是不是觉得罗本中‘使亲近乘之’的禳法太不可理喻且有损徐庶的形象才改的呢?而其后刘备的反应在罗本中将刘备喜怒不形于色的枭雄本色刻画的非常到位,可惜被毛氏父子一改声色尽失!罗本中刘备的反应是‘玄德唤从者教点汤(逐客之意。)’-----不动声色中已下逐客之令;而毛本改做‘玄德闻言变色曰’----刘备也太简单了!在联系前面的‘待为上宾’,同样都是一句话,刘备一会儿待为上宾;一会儿又变色而起。太小儿科了吧,这种水平的人怎么能成大事呢?而罗本中的描写则把刘备刻画的恰倒好处且入木三分!此处罗本要强于毛本!待续
阅读全文

近日,拜读了X兄《对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定量分析》一文,感觉不错,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很有意思,如果蜀魏双方的状况均如X兄所言那般的话,应该说这一定量分析是全面和准确的。但双方各自国内政局情况的瞬息万变,又为这一战役构想提供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又不是靠一些定量分析所能完全包容的。    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好奇,我也试图对魏延兵出子午谷这一战役构想是否能够实施作一分析,偏颇之处还请指正。    历史上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说是六出祁山,其中第四次因属防守反击)。这五(六)次的时间和行军路线和战况如下:1、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赵云、邓芝率偏师作为疑兵,前据汉中的箕谷,扬言由斜谷进攻郿,以吸引和钳制关中魏军,自己率主力出汉中西北,进攻祁山、西县,以夺取陇右。史实上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诸葛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 ,举动失宜,为张邰所破。三郡陆续被魏军平定。蜀军佯攻部队赵云,邓芝疏于戒备,在箕谷与曹真对垒时以优势兵力失利,退却时,赵云亲自断后,烧毁褒斜道赤崖以北的阁道,迫使魏军停止追击,诸葛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诸葛亮以街亭、箕谷失利的结束了第一次北伐。2、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获悉魏军曹休攻吴兵败,张郃东下,关中虚弱,急率军数万进行第二次北伐,走故道,出散关,围攻陈仓。魏将郝昭筑城固守,双方相持二十多天,蜀军粮尽,诸葛亮只好退兵。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被诸葛亮破之,斩双。3、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派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魏军郭淮反击陈式,诸葛亮率军迎战,郭淮退军,蜀军攻占二郡。(4、建兴八年(230年)夏,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出祁山之东箕谷;一路出祁山之西斜谷,以抗曹真和司马懿。)5、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出祁山,企图以祁山为据点,夺取陇右。曹魏令费曜等守上邽 ,其余救祁山。诸葛亮企图尽快寻歼司马懿,再夺取陇右,便部署留一部分兵力围攻祁山,自率主力到上邽迎战。司马懿据险不战,诸葛亮求战不得,引军退回祁山,魏军尾随。五月,双方交战,诸葛亮大破魏军,司马懿回军保营。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军。6、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集兵力十万人,进行第五次北伐,并约吴同时出兵攻魏。四月,蜀军沿褒斜道出斜谷进入陇东,诸葛亮驻军五丈原,屯田于渭水南岸,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坚壁不出。 五月,东吴分三路出兵,进攻曹魏,以配合蜀军在西线的攻势。曹魏对蜀吴的联合进攻,采取“西守东攻”的战略,东吴初先判断蜀军在西线进攻,魏军不会大举东调。及后探知魏军东下,遂不战而退走。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百余天,积劳成疾,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蜀军按照遗令秘不发丧,整军而出,退兵回国。司马懿闻讯追击,蜀军反旗击鼓,佯装反击,司马懿收军,不敢进逼,蜀军结阵回到汉中,结束了长达五次的北伐。    从地理方面来说,当时,从汉中北进,必须经过几百里的高山险谷。自古以来,有两个方向四条通道。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秦岭褒斜道,出入斜谷,进入关中西部;这二条通道谷长路险,均有栈道,大军行动比较困难。另一个方向是往西经阳平关进入陇山,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一是出阳平关,经故道、散关,进入陇东;一是出阳平关,经武都、建成到陇右的祁山出天水。这二条通道道路较远,但略为平坦。    综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有四次是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只有最后一次是经秦岭褒斜道,出斜谷进入陇东。而从五次北伐的效果来看,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的除第一次效果较好外(但后因马谡的失误,胜利成果又化为乌有),其它几次,效果都不好。 而第一次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曹魏没有准备之故。而最后一次出斜谷进入陇东的效果最好,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鉴于前几次北伐,都因运粮不继,使作战意图不能实现,便分兵屯田,作长期驻屯打算。而司马懿被迫完全采取守势。若不是诸葛亮病死军中,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当然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战略意图一直没变,即先取陇右,然后再进关中。但你如果不占有关中,就不可能占有陇右。只要—退回汉中,就跟陇右的联系截断了。因此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兵屯五丈原,企图占据渭水两岸,切断关、陇要道时,曾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司马懿也看出只有出武功,先占关中,据险而守,关中以西皆危。    诸葛亮在前四次北伐时,是西出阳平关,走平坦大道,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虽然易于用兵,同时诸葛亮在战术水平方面要高于对方,每次都能取得局部战役的小胜。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战略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迂回作战,战线太长,旷日持久,粮草供应不继。其结果就是次次因粮草而退兵,胜利成果又拱手相让。更遗憾的是还由此毁了一个人才李严。第五次北伐诸葛终于想通了,直出斜谷进入陇东,效果大为改观,但由于诸葛多次北伐,已引起曹魏的高度警惕,再加上诸葛阳寿将尽,只能留下遗憾了。   由此可见,诸葛若真想北伐成功,实现其《隆中对》的战略构想,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计,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并只可能使用一次的一招。其可行的诸多条件如下:1、刘备死后,蜀汉内部问题不断,对外一直采取守势,对曹魏几年都没有犯境的消息,曹魏以为蜀汉没有力量了,如果豁然间出兵,有攻其不备,出奇制胜的条件。2、当时魏主明帝刚继位不久,国政未稳;司马懿闲置;安西将军夏侯楙都督关中,镇守长安;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驻扎在斜谷北面的郿县,夏侯楙纨绔子弟,未经实战,绝非魏延对手。3、新城孟达适时反魏,以向洛阳,将干扰关内(东)向长安的增援(张邰军),可保魏延无后顾之忧。4、长安得手后,曹真军孤立无援,军心不稳,决不是诸葛的对手,诸葛军出斜谷,败曹真军不难,即便曹真军退援长安,诸葛军从后追击,和魏延会师于长安也会全歼曹真军;如果曹真军退往陇西,则诸葛派人据险而守,自己赴长安和魏延会师,关中和陇右定矣。5、刘备在位时,魏延为汉中太守,他对汉中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由他执行这个奇袭计划是最恰当的人选。6、北伐之初,曹魏的名将如司马懿、张邰等均不在关中及附近,也是诸葛、魏延的取胜关键条件之一。    那么在这样多有利条件下,诸葛亮为什么不用此计呢?首先,对平身谨慎的诸葛亮而言这不是万全之计。他担心曹魏在山僻中会布有伏兵,不但使五千人受害,也会大伤锐气;其次,由于当时金城、新城、上庸均在曹魏手中,若长安有失,曹魏会尽起关东军马来救,而诸葛本人自觉没有把握在关东军马到来前赶到长安。其三,这条有些以小人心度君子腹,那就是孔明在潜意识里对魏延有排斥之心,‘爱’屋及乌,连魏延所献的计策也排斥了。    其实按《三国志》载,孟达在227年就以和诸葛联系,阴谋造反了。因此早日拿下长安,对孟达也是强有力的声援,以申仪等人的为人,在那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见风使舵,跟着反了。若如此,则两厢互为呼应,关中不难定也,没准都可以传徼而定。至于诸葛亮所担心的曹魏在山僻中会布有伏兵,显然是杞人忧天了。或许曹魏会有些游动哨兵在子午谷口,但等哨兵发现军情再汇报,已经晚了。魏延军轻装跟进,会在曹魏军还没有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到达长安。可以想象,在蜀魏边亭平静了五六年的情况下,一队蜀军如神兵天降般的到达城下,会给长安军民带来多么大恐慌和震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拿下长安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而诸葛亮的主力出斜谷遇到的曹魏主力部队是曹真军,以诸葛之能击败曹真军应该不是问题,更何况还有魏延断其后路所带来的影响。如此,长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就该划入蜀汉的版图了。    三国时期,魏强蜀弱,以弱对强,不采用一些冒险的奇袭战术,光靠正面进攻是鲜有取胜的。诸葛亮在首次北伐,没有采用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计后,以后的北伐只能是尽人事了。综观诸葛亮的北伐,在用人上有明显的失误,比如在守街亭的安排上,诸葛宁愿派马谡,且又在不放心的情况下接连派人接应,也不派魏延独当街亭。令人难以理解。魏延和马谡,一个是前督部,丞相司马;一个是中参军。只要两人各司其职,就不会有街亭之失。而诸葛让一个参军去当前部先锋,简直是在儿戏,也难怪魏延会不高兴。按道理,魏延长期镇守汉中,熟悉地理,是守街亭的最佳和当然人选,诸葛偏弃而不用。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诸葛亮在潜意识对魏延有很深的嫉妒和排斥之心。   以上分析是按《三国演义》中所说,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计是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时提出的来进行分析的。在《三国志》中,没有写明魏延是什么时候提出此计的。见《三国志》魏延传:“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按上述说法,好象是每次北伐都提了,而每次诸葛亮都不许,若真如此,那诸葛肯定不是如魏延所说胆怯的问题了,那可真有排斥魏延的意思了。   在《智囊》卷五 能品二中也有关于魏延的兵出子午谷的记载。  其文曰:‘魏延既大破魏郭淮等,迁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时夏侯楙镇长安,亮在南郑,与群下计事。延进说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狂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干,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安长。楙闻延奄至,必然弃城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关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余日。而公认斜谷来,亦足以达,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昔韩信与汉祖分道而出,会于阳,卒锄强楚,此今日之势也。”姜维亦曰:“袭人之国,将勇者胜。延可使也。”亮以为悬远,不如安从亘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竟制而不许。延谓亮为怯,痛恨己才用之不尽。拊膺叹曰:“诸葛公空负大名,而胶于权数,使北贼不除,汉祚不复,可为痛心扼腕者也。”...’    如果此载属实,则魏延献计的时间就可以确定了。魏延大破魏郭淮,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是在建兴八年(230年),同时姜维是在第一次北伐时[建兴六年(228年)]归附诸葛亮的。另外《三国志》中夏侯楙镇长安的时期不详,而《三国演义》中将夏侯楙镇长安的时间写在第一次北伐时,此处也有待商讨处。若将此因素排除,则魏延献计的时间应该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即建兴九年(231年)以前的时期。如果是这样,那么诸葛亮不采用魏延之计是正确和明智的。这是因为可实施这一计划的两个重要条件已不存在。这些条件是:1、由于孟达已死,金城、新城、上庸等处牢牢控制在曹魏手中,已没有从上庸出宛洛与此计划遥相呼应的可能。2、由于数次北伐,以引起曹魏的高度重视,曹魏方在关中驻有重兵,而作为诸葛亮克星的司马懿兵权在握。既失去了出奇制胜的机会。也增加了用兵克敌的难度。    魏延在这个时候献计,估计是分析了前几次北伐不成功的原因后提出这一设想的,作为一个优秀将领,他尽到了他的责任,剩下的就看主帅了。当然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情况看,魏延的这一计策也不是一点成功的把握都没有,只是所冒风险要比他第一次北伐时用要大的多。但要真想以弱胜强,不冒些风险又怎么能够达到目的呢?每当我读《三国》,看到诸葛亮出祁山,壮志未绸时,耳旁就会响起魏延拊膺叹息的声音:-----诸葛公空负大名,而胶于权数,使北贼不除,汉祚不复,可为痛心扼腕者也。......!!![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76110654&fpid=3290984&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长沙,襟湘水带长江 西倚岳麓 口衔桔洲 舟行便利,驿道纵横,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 汉东方朔记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川至东莱,地可万里,故曰长沙 春秋战国时楚置重镇于此,名曰青阳,楚之粟也。后秦灭楚,于长沙置郡,辖九县,治所湘县 后汉破虏将军孙坚起于此 后归蜀汉荆州治 孙吴袭杀关羽 并荆襄 分长沙为二,东称湘东郡,西称衡阳郡.   自汉晋六朝以来,长沙便成为佛教的胜地、道教的洞天,名山之中遍布寺庙,成为长沙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仍对游人开放的著名庙宇有长沙麓山寺、开福寺,宁乡密印寺,浏阳石霜寺以及道教庙宇塱梨陶公庙,祭孔庙宇浏阳文庙等。麓山寺坐落在岳麓山的古树丛中,左临清风峡,右饮白鹤泉,前瞰赫曦丹枫、长岛湘流,后倚禹碑风云、深壑林海,为晋代法崇禅师首建,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现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该寺创建1700多年来,六度毁于战火,殿堂现已修复,殿内千手观音庄严慈祥。寺院内保留两株六朝古松,成为麓山寺悠久历史的活见证。密印寺位于宁乡伪山的毗卢峰下,为唐代高僧灵祐所建,唐宰相裴休捐田千亩,召各寺名僧汇聚伪山,盛极一时。寺宇高大巍峨,山门刻联语:“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万佛殿壁上嵌有佛像 12218尊,为世界之最。该寺为禅宗五家宗派之一的伪仰宗的祖庭,乃庄严雄伟的掸家道场。    岳麓山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群峦叠翠之间错落着晋陶侃、唐裴休、宋朱嘉等人的寓所和近代著名革命家黄兴、蔡锷、陈天华、焦达峰等人的墓庐。儒、佛、道三教在此长期共存,遗存比比皆是,主要景观有岳 麓书院、麓山寺、隋舍利塔、云麓宫、禹王碑、爱晚亭等。岳麓山文化源远流长,楚国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此,作《怀沙》以怀念与讴歌长沙;西汉贾谊被贬于此,留下了《吊屈原赋》、《鹏鸟赋》等传世宏文,千百年历代许许多多名人在这里留下宝贵的遗迹和诗文。    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现湖南大学之源头,位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历千年而不衰,这与名家主讲、帝王题赐及楚人擅学有很大关系。书院由门、堂、亭、台、楼、阁、轩、斋、祠、庙组成,门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晓喻古今;大厅朱嘉手书“忠孝廉节”石刻闻名于世;清康熙、乾隆皇帝手书“学达性天”、“道南正脉”匾至今历历在目;“岳麓书院”相传为宋真宗手迹。    爱晚亭座落于岳麓书院后清风峡的小丘上,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山长罗典所建。爱晚亭原名“红叶亭”、“爱枫亭”。因四周枫树成林,深秋枫叶红艳,清代人袁枚取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而为爱晚亭。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额上“爱晚亭”三字为毛泽东书。亭中方石上张南轩、钱南园游山七律二首,为晚清湖南高等学堂监督程颂万所刻,题名“二南诗刻”。亭前石柱刻有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亭石有一小桥,为清枫桥,桥下小溪名兰溪。    浏阳文庙是仿曲阜孔庙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庙宇面街背山,共有13个建筑单元。庙宇东西对称,回廊贯通,朱墙怀抱,金碧辉煌,其中大成殿更是气宇轩昂,为我国保存原貌最完整的文庙之一。与文庙交相辉映的还有浏阳祭孔古乐。   长沙市区还有著名的名胜古迹天心阁和贾谊故宅。天心阁位于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楼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乾隆时期;建国后再修。昔日对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即为建阁之初衷。日说此处地脉隆起,有文运昌隆的祥兆。楼阁三层,碧瓦飞檐,朱梁画栋,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更显挺峭、峻美,成为长沙古城的标志。贾谊故宅是长沙城内现存最早的古迹。在湘江东岸太平街太傅里。公元前 176年,才华横溢的汉赋大家和思想家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度过 4年时光,且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吊屈原赋》和《棴乌赋》。到清代时,贾谊故宅还存有治安堂、潇湘别墅、大观楼、佩秋亭等建筑。“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惜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今尚存祠屋一间,祠前有水井一口,传为贾谊所凿,因杜甫有“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故名“长怀井”。
阅读全文

注:带[ ]者为不同处。8、张飞战徐晃此战是《衣带诏》事发后,曹操兵发五路进攻徐州。张飞献劫寨计,结果反中埋伏....。罗原本文:‘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一声炮响,四边火光大明,喊声一举。]张飞知是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杀来、正西,许褚杀来、正南,于禁杀来、正北,李典杀来、东南,徐晃杀来、西南,乐进杀来,东北,夏侯惇杀来、西北,夏侯渊杀来,八路军马,团团围定。飞在核心],左冲右突,前遮后当。;张飞军兵原来是曹公管的,尽皆过去了。[飞见军去了大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战到十余合,]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徐州、下邳,却被曹公自引精兵当住。]飞寻思无路,望芒砀山而去。...’毛本文:‘...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四边火光大起,喊声齐举。飞知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所领军兵原是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尽皆投降去了。飞正杀间,逢着徐晃大杀一阵,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欲还小沛,去路已断,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军截住;寻思无路,只得望芒砀山而去。...’分析:此战两个版本除了张飞战徐晃有区别外,其他差别不大,只是文字描述方面有所不同,意思是一样的。在描述上,罗原本的“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比毛本“张飞自以为得计”更传神。而毛本的“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句比罗原本就要精练的多。张飞战徐晃在罗原本里应该算是有效单挑了,但在毛本里只能算是混战了。不管怎样算,能在八路军马围定下,并且手下都投降去了的情况下,在张辽、许褚、于禁、李典、徐晃、乐进,夏侯惇、夏侯渊八员虎将的围攻下,“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实在牛B,张飞此战比赵云的长坂坡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没有斩将而已。当然此八员虎将应该是曹营中的精华之精华了,要杀也的确不容易。另外,毛本将罗原本中“曹公”的称谓全都改成“曹操”或“曹军”。再一次表现出毛氏父子的“尊刘抑曹”思想。待续!
阅读全文

小说《三国演义》确有尊刘抑曹的思想,有一味丑诋曹操,极力美化刘备的倾向,但归罪于罗贯中,则有错扣帽子之献。其实都是毛氏父子惹的祸...主题:从毛本《三国演义》与罗原本《三国演义》的差别看拥甲抑乙 版权所有:今宵酒醒何处_ty 原作 提交时间:22:01:15 11月18日 有种看法,认为罗从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出发,一味丑诋曹操,极力美化刘备。实际上是受了毛氏父子的误导,毛本《三国演义》曹操确实被骂的一塌糊涂,尊刘抑曹的倾向很严重,但罗原本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他从德的角度出发,该批的批,该赞美的赞美。如在曹操出场时是这样描述的:“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恒、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谐韬略。”你看把曹操夸的!毛氏父子很看不惯,于是乎毛本《三国演义》里就变成这么三句话:“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哈哈,你看差别多大啊。又如斩吕布一节,罗原本描述,下邳一破曹操就“差人入城,不许劫掠良民”。及见到陈宫,曹操并不想杀他,陈宫却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甘心也。”尽管“操有留恋之心”,陈宫却却决意一死,于是“操与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吾府中恩养,怠慢者斩。’后曹公养其母,嫁其女,待之甚厚,此乃曹公之德也。”而在毛本中“操差人入城,不许劫掠良民”两句被删,“后曹公养其母”等句也被删掉了;而改为“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不但事情本身与原来所写的颇有区别,连意思也走样了(原意是说,他不但要把陈宫家属留在自己家中恩养,而且不许家中人对他们稍有怠慢)而对刘备,罗原本虽然颇多赞美之词,但对刘备的“枭雄”之举,他也如实举出,甚至还自己加以评论,如写关羽斩文丑后,袁绍欲杀刘备,备以言自解,作者评云:“此是刘备极枭雄处。”可见他认为刘备还不是一般的“枭雄”,而是“极枭雄”。但这类描述,在毛本中都被删改了。当然罗原本总体上赞美刘备要远远超过对曹操的赞许,这主要是因为在史料中刘备可赞美的事迹比曹操要多之故吧。这与毛本《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指导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毛氏父子是尊甲抑乙的鼻祖。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