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仅从断章取义下来的几句话来进行对比分析,那我实在没办法再跟你辩了,不同之处我在前面几个帖中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再说一遍:1、作战方式不同:张飞-张合之战是偷营截寨中的单打独斗;而张纪之战是两军对阵时的正规单挑。(哈哈,我发现兄现在越来越少用“严格单挑”一词了,是不是越来越认同我的观点了?)本来我也没否认他们不是‘单挑’,只是认为他们不是“严格单挑”只能算是单打独斗;2、作战规则不同:两军阵前的正规单挑:1、双方各自列队排成阵型,中间留块空地,2、武将各自出阵,在空地中争斗,双方军士只摇旗呐喊,不进行接触。3、单挑以一方被擒杀或败回定胜负。4、一方自知不敌可败回本阵,原则上另一方不会追赶或纠缠。偷营劫寨则是:1、一方乘对方不备,以夜色或其它为掩护,向对方发动突然袭击,战斗不拘于某一形式,以混战为主。2、双方主将可进行单打独斗,但不能保证也不约束其他兵将参加战斗。3、一方自知不敌想要败退,另一方可以(并肯定会)追赶、纠缠乃至围而歼之。3、作战环境不同:(见2)至于兄对为什么张飞要采用单挑而不用混战的原因分析确实是井井有条,丝丝入扣,我都差一点被你说动。哈哈,差一点嗷!如果此战是双方的第一仗的话,我就认同你的观点了。问题是双方已进行了一仗,张合也应该清楚张飞的兵力。故兄所假设的“张飞也就是借着夜晚对方不知自己有多少人马且劫寨计策又被识破这些因素,才唬住了张合不敢展开混战。”这点是不成立的,应该说‘借着夜晚不知对方有多少人马’的应该是张飞,因为双方首战,只张合带了一万五千兵,而此战劫寨则是倾寨而出。如果张合不知道张飞的兵力,那张飞也应该不知道张合的兵力,因此你所假设的“张飞因为兵比敌人少而坚持单挑”之说亦不成立。再说对张合来说既已中计,那是借着夜色混战容易逃脱呢?还是跟张飞单挑容易逃脱?当然是前者,因为首战已让张合明白,单挑取胜张飞是不可能的。你可别对我说张合没想到跑啊!他可是逃到寨门口给张飞拦住的。因此即便是张飞非要跟他严格单挑,张合也可以不干(前一帖我是为张飞如是说,现在我又为张合如是说,反正兄的想象力是够丰富的)。不错,兄所认为的‘前一段文字不仅有张飞直取对手的描写,更比后一段文字多了“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以及“合与死战百十余合”这两句,比后一段更加明确地点明了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交锋。’我完全同意,这只能证明我的观点:“是场偷营截寨中的单打独斗”但没法证明你的观点:是场“严格单挑”。虽然都是两人在单挑,但他们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严格单挑”时,不敌的一方可以全身而退。而“偷营截寨中的单打独斗”则不一定能全身而退,由于有周围军士的干扰,最后只能打打退退,死战得脱。至于兄下面的话:“2 张合所损失的两万人马,并不是全都损失在他自己手上,如果他分给另外两个营寨共14000军马的话,也许那两路就损失了12000呢,张合自己可能只损失了8000。3 张合随身所部军马的主要损失应该是在溃败过程中的损失。勿庸置疑,在冷兵器时代,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的军力损失是在溃败过程中,而不是在激战过程中。因此老兄如果认为那两万军马是在混战中损失掉的,而且是在仅仅两个小时多一点这么短的时间里损失掉的,似乎有悖于常理。 ”也太想当然了,张合所损失的两万人马,当然是在混战和溃败过程中的共同损失,但混战中损失绝对远多于溃败过程中的损失。如果仅仅是在溃败过程中就损失两万人马同样有悖于常理。 要知道,张合还有在败退时拖后,使己军全身而退的记录呢。综上所述,兄的此番回答攻击力还不够。
阅读全文

看了煮酒兄的总结(如下)=======再总结一下:1 张合本来的计划是三路人马分批偷袭张飞以击败其所部,这个计划与单挑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要靠计谋取胜,因此能否取胜之关键不在于武将的单挑武力,而在于计策的实施和所部军马的总体战斗力。2 现在既然自己这第一路偷袭已为张飞所识破,而另外两路还未到,张飞又逼迫自己与之单挑,那么为今之计自然是先与其展开单挑,尽量拖延时间以待那两路人马。因此单挑是个权宜之计,最后要彻底击破张飞,还是要靠那两路军马突然杀出的奇兵效果以及三路军马的联合战斗力。明白了这些以后,就不会再认为“张合战张飞是严格单挑”与“张合急盼两寨来救”这两件事情有什么矛盾了:展开单挑的目的是拖延时间,而要击破张飞所部,则必须要那两路人马杀到才行。=========有个问题请赐教:既然张飞识破了张合偷袭之计,并以诱敌之计将张合第一路置于自己的包围之中,那你说张飞是选择逼迫张合与之单挑有利呢?还是选择全歼来敌有利?因为张合采用偷袭之计,已破坏了两军阵前严格单挑的规则,而张飞已没有必要遵守严格单挑的规则。我想他好容易将张合赚到自己的陷阱中,怎么会又不利用这一大好机会,而采用严格单挑的战法?除非他脑袋有毛病,否则再大方也不会选择这一下策的。按兄的理解,二张单挑是张合尽量拖延时间之计,等待那两路人马杀到,再采取混战来彻底击破张飞。----就是说这场仗怎么打都是由张合说了算喽,他说单挑就得单挑,他说混战就得混战。那这样对张飞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因此张飞肯定会采取更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战法的。即自己主战张合,手下围歼曹兵。从这一战的结果(张合军三万已折了二万)就可看出。其实张合战张飞已经破坏了煮酒兄自己所定义的“严格单挑”中的条件2--双方彼此要有默契,及条件4--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因此张合战张飞只能算是一场偷营截寨中的单打独斗。另外兄的答复(见下)=========答复:我判定这是一场严格的单挑(即自始至终只有张合与张飞交锋),是完全依据书中的描写得出的判定。老兄一再怀疑张合有部将助战,可惜书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而且就连一点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呀。再者说了,既然二人战了百十合,那也就是二人曾分开110多次,如果张飞所部占据战场的北边一侧的话,那么南边一侧就该是张合所部了吧?张合从南向北冲和从北向南冲的次数应该是一样多的,因此他至少有50次是从北向南冲,即冲向自己一方军马的,如果他选择此时逃跑的话,怎么会有张飞一方的部将来干扰阻止他呢?既然没有人能阻止张合的逃跑,张飞又如何能再度接近张合呢?张合又何用“打打退退死战得脱”呢?==========请听吾解释:写作不同做流水帐,什么东西都要写进去,那就不叫小说了。因此自然是捡主要的写,针对此战主要是两位主将间的单打独斗,如果把某某牙将(或兵)如何偷袭一枪、又如何阻挡一马也写进去,则既降低了书的艺术性又降低了书的可读性。君不见书中所描写的许多混战场面都是只写主要将领的表现。当然从这一战的结果(张合军三万已折了二万)也明显说明这是一场激烈的混战,以张合军大败而告终。至于兄所说:“既然二人战了百十合,那也就是二人曾分开110多次,如果张飞所部占据战场的北边一侧的话,那么南边一侧就该是张合所部了吧?张合从南向北冲和从北向南冲的次数应该是一样多的,因此他至少有50次是从北向南冲,即冲向自己一方军马的,如果他选择此时逃跑的话,怎么会有张飞一方的部将来干扰阻止他呢?既然没有人能阻止张合的逃跑张飞又如何能再度接近张合呢?张合又何用“打打退退死战得脱”呢?”----这同样也只能在“严格单挑”时才可能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张合能与马超战二十合后全身而退的原因)。如果你所假设的“严格单挑”不成立。那么就不可能有“张飞所部占据战场的北边一侧,南边一侧就该是张合所部。”这类情况,结果只能是我所说的“虽然你可以离开张飞一段距离,但由于周围军将的干扰,张飞完全有时间再度接近他,他只能打打退退,最后死战得脱。当然正是因为有各自手下军将的干扰,张合才能支持百十余合。”总结一下:1 张合与张飞一战是一场偷营截寨中的单打独斗;2 张合如果想败逃的话,不论选择向哪个方方向败走都不可能败脱张飞部将的阻挡,张飞也总有机会再度接近他,他最后是“打打退退死战得脱”。3 此混战结果以张合损失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二万人)而告终。 前面几帖均点到为止,解释的不够详细,以至于拖了多天还没完没了,哈哈。
阅读全文

   通常对刘备的评价是:本事不高,伪君子一个。此数百年来市井之谬传,吾颇不以为然,何也?   论本事:刘备若无过人之处,以关、张之雄武,岂肯倾心为其买命?或曰:备乃帝室之胄,然其时帝室之胄可谓不少,且不乏州牧。刘备其时仅一白衣。正所谓英雄相惜,趣味相投之故也。曹操谓之乃人杰、天下英雄。周郎称其天下枭雄;本初父子素敬之。曹操尝问手下:刘备若何?崔公答曰:备若在中原则乱天下;若让其守边拓疆,则为一方之霸主。此金石之论也。   世人因其爱哭,故称其以假哭收买人心,惺惺作态,乃伪君子也。岂不知备乃真性情中人也,吾遍观全书,其假哭仅借荆州时有一,且为军师安排。其他均为真情流露。刘表让荆州而不受--为忠;魏延请其入城杀贼而不入--为仁;因十万百姓相随不忍弃之而甘与同败--此为大义也。当其时乃生死之交,非比寻常嘘寒问暖,买衣赠药之举动。此等傻事,伪君子决不可为。不是至情至信之人亦不会为。其后为报二弟之仇,不顾众人劝阻,只意伐吴,痛失大好局面,吾每读于此,莫不扼腕太息再三!从古至今为江山弑父杀兄者有之;得了江山灭尽结拜兄弟者亦有之。试问,为了结拜兄弟不顾江山的三国时有几,古今又有几人?故曰刘备乃至情至信的忠义之士,关公为其九死亦无憾矣!
阅读全文

大司空郭奉孝的“美色是一种生产力----在三国里的反映”应该说题目还是不错地!而且美色是一种生产力这一说法也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由于作者在举例时的不严密,最终使此文成为近似与搞笑类的文章。当然如果作者本意既是搞笑,那我也无话可说,但对对此文造成的误导还是有必要澄清的:)1. 吕布为貂婵而杀董卓美色的源动力除掉了奸贼,相比曹操用七星剑刺董卓,成功性要高,曹操因刺董失败还落得个被通缉的下场,在逃亡路上演了一出杀吕老伯一家的丑闻, 恶名也传遍天下,相比下美色的作用力大推动了三国社会的进步.--------------------------这个大概是三国演义的内容,按三国演义来说这还真是美色的作用力!不过应该是杀人的动力,而不是生产力!但杀董卓后造成的李郭之乱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还是破坏了社会的进步。这还是一个问题。2. 贾诩利用曹操和张绣嫂子通奸的事,号召张绣部下起兵反曹,曹操兵败差点身死沙场,还葬送了长子曹昂的命,因为美色,张绣也反败为胜,开创了三国里先降而后反的先例.---------------------------这是美色误事的典型战例。说红颜祸水可以;说她是生产力不知何指。3.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技,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实际上是想用美色拖住刘备在吴地, 使刘备流连于美色而忘返, 让刘备集团无主,复以刘备为人质索还荆洲,而刘备中计安于享乐,数月不见贴身侍卫赵云,逼得赵云都急了,以为刘备丧志,要不是诸葛亮妙计安排,恐怕周郎的奸计就得程了...由此可见, 美色的动力,相当于一个荆州啊!----------------------------这又是三国演义里的东西,其实在三国志中刘备还没有这么差劲。周瑜是有想法,但孙权没听见《周瑜传》:‘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4. 关羽降曹后,曾向曹操索要秦氏,欲为妾,曹操当时答应了, 后来见关羽多次提起,那秦氏想必也是个美人胚,于是自己占有了秦氏,但将貂婵赠给了关羽,关羽不快, 后才有辞曹去寻刘备之举,看来还是因为美色的动力导致关羽的离曹啊!------------------------这又成了三国志加传说了:)道听途说或人云亦云是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的。但事实上,关羽求秦宜禄之妻的事是在建安三年破吕布时的事,羽心不自安也是那个时候的事了,而关羽降曹、刺颜、归刘则已是建安五年时的事了,其间还发生了刘备、关羽袭徐州、杀车胄;曹操征徐州擒关羽等事!这时关羽是第二次在曹操手下了。将此关羽求秦宜禄之妻这陈年老帐和关羽背曹投刘的动机联系起来实在是有些牵强!搞笑可以,但误导别人不行!!
阅读全文

当然主要是不同意君用这种方式来为曹操‘开脱’:)。其实就野心而言,是人就有野心,能区别的只是野心大还是小的问题。说白了,野心就是一种追求和信念。因此比曹操和刘备谁野心更大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即使你能证明曹操的野心比刘备小,也是无法证明曹操就比刘备要好的。更糟糕的是你无法证明‘曹操是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随着实力逐渐长起来的’这个观点,因为曹操出世前就已向人们表明他不愿做‘忠臣’,而是愿意做‘奸雄’!----见许子将之故事!而君用刘备儿时游戏之语来证明刘备‘野心何其大也。曹操和他比起来简直就是良民中的良民了。’余以为亦不妥。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在和伙伴玩耍时不都是争着当国王、总统、总司令?甚至是当宇宙的主宰!可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还会把儿时之语当回事?且不论刘备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是古人之‘异人必有异举’的思想作怪而搞的‘证明’。即使刘备儿时真有此语,我们也只能想想自己的儿时,一笑而过而已!‘将自己比作什么人就说明他有多大的野心那是不恰当的’也没错,但对成年人而言,说一些话时,潜意识里会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曹操的那几句是不是如此呢?
阅读全文

1、关于法正杀人,由于我也同意:法正由于什么原因杀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杀的人是不应该杀的,而程序也是不合法的。而且汗青兄还认为我对法正杀人动机的分析是‘抠字眼’,所以本不想再说。不过由于此事既然涉及到法律,而法律给人定罪时,这字眼是非抠不可的,因此我还得多说几句,勿怪哈!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罪的轻重和量的多少来量刑定罪的,这和有些国家是有区别的,如在新加坡,贪污一分钱和贪污一个亿定罪是一样的,因为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贪污;但在中国就不同,贪污的少可能会免于起诉,贪污的多就有可能判死刑;这是国情,所以涉及到量刑轻重的字眼是必须要抠的,就法正而言,从他报复的目的性和人数(数人)看,都够不上这“滥”字,所以才有我说汗青兄是拿放大镜看问题之言。我在前文也说过,现在重申:我没有否认法正犯罪之意,只是希望给他合适的定罪。另外我是认为“法正的德行不好”,但我是基于法正“睚眦必报”这一事实而得出“法正的德行不好”这一结论的;这和汗青兄的先认定“法正的德行不好”这个事实,然后又因为他德行不好,进而再怀疑他报复的人不一定都是“谤其无行,令其志意不得伸”者这种先有结论,后根据结论再反推事实的观点是有本质区别的,这必须予以说明。2、诸葛亮有没有职权管在我所知的汉官制中,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是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廷尉;魏晋时是廷尉。这是朝廷内。地方上负责此事的是刺史,刺史原来是朝廷派去地方监督地方官员的,本不是一方之长,但到了后期,刺史的权力竟大到实际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的地步,成为一州之长。后设州牧代替刺史一职。由于当时刘备还是地方首长,不可能设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廷尉职,所以这个监督、弹劾、纠察官员的职责自然是由自领益州牧的刘备承担的。刘备以左将军名开府,那么在刘备忙不过来的时候,这个监督、弹劾、纠察官员的职责只能有身为左将军长史的许靖承担,这是我的看法,而三国志中的记载也可以支持我的说法,--‘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提意见的人也知道诸葛亮无权管此事,所以只是希望孔明能在刘备面前说上一二,起个谏议的作用。汗青兄引用《中国历代官制词典》证明军师将军的职责是举“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说明诸葛亮可以管这事。关于此我只有承认自己才学浅薄,孤陋寡闻了!由于我没有查看《中国历代官制词典》,故先不置可否。但即使我们认定军师将军的职责是可以管而且应该管。汗青兄也还没有回答我的第三个问题,即:诸葛亮能否管得了此事。本人在前文中最后也强调了,由于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集大权于一身,能不能法办法正,诸葛亮说了并不算数,所以用法正之事来证明诸葛亮执法不严明是不合适的,此帽子应该由刘备而不是孔明来带!关于此,汗青兄能否认同呢?
阅读全文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人此帖只涉及认识问题,不涉及学风问题!汗青兄与孟德兄关于诸葛亮的执法的辩论帖我都拜读了,孟德兄的以偏盖全论虽然有理,但攻击力不够!汗青兄以法正之事论诸葛执法从理论上说没有问题,但有用‘放大镜’之感。估计汗青兄可能是看了孙盛的评论有感而发的吧!“孙盛曰: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政刑矣。”而孟德兄后来说的诸葛亮有没有职权管到是此辩论的关键之一。我觉得对于此问题,存在三条可商榷之处:1、法正之事是否如汗青兄所言的是‘滥杀无辜、以强欺弱’之举。2、诸葛亮有没有职权管此事。3、诸葛亮能否管得了此事。现在就逐一谈谈我的看法:1、法正之事是否如汗青兄所言的是‘滥杀无辜、以强欺弱’之举。先看看三国志的记载:‘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是一个整体动作。我理解这是一个久不得志之人得志后‘报恩、报仇’心态的正常反应。就如同韩信回乡时的反应性质一样,一餐之德一定是报了,但是否象韩信般千金而赠就不得而知了;睚眦之怨也报了,有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为证。从这一点看,法正不如韩信多矣!韩信对辱己者是报之以德,给了个百夫长干;而法正则是睚眦必报。那么法正报复的是些什么人呢?通俗的说是得罪他的人,也就是三国志中谤其无行,令其志意不得伸的人。所以从法正报复的目的性看还算不上‘滥杀无辜’。又从这“谤”字看,这些人也决不是什么善类!而从这些人能令其‘志意不得伸’来看,也不决是贫弱百姓。所以汗青兄这‘滥杀无辜、以强欺弱’的帽子大了些。合适的帽子是‘公报私仇,致死人命数条’;当然我绝无为法正开脱之意,但历史上这类事件实在是太多!而象韩信那样以德报冤的毕竟是少数,此事说明法正的德行不好!2、诸葛亮有没有职权管此事。这是孟德兄所存疑问之处,也是我想说之事,刘备得益州后,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靖为左将军长史;所以汗青兄的比喻:“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官职和职能的话说,那刘备是主席,诸葛亮是最高检察院、法院等公、检、法领导同时兼代主席,法正是首都市长。”中刘备是主席,法正是首都市长。这两个是没有问题的,但说‘诸葛亮是最高检察院、法院等公、检、法领导同时兼代主席’就比喻不当了,按官制,当时负责公、检、法的应该是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由于当时没有任命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一职(可能有!但我不知道,而且也可以排除是诸葛亮)。所以只能是作为左将军长史的许靖或许有权管上一管,而身为军师将军兼内务总管的诸葛亮似乎没有承担最高检察院、法院的职权,因此诸葛亮没有职权管此事,从三国志关于此的记载也说明的此点。见:‘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提意见的人也知道诸葛亮无权管此事,所以只是希望孔明能在刘备面前说上一二,起个谏议的作用而已。3、诸葛亮能否管得了此事。我的看法是诸葛亮管不了此事的!前面已说了诸葛亮没有职权管此事。现在假设他能管或他想管,他也是管不了此事的,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诸葛亮,而在刘备!我们都知道法正投刘备,并不象三国演义中所写是早有预谋,他被刘璋派去迎接刘备也是推让再三,不得已而往的。但和刘备一谈之后才倾心相投的,而刘备一见法正,也是相交恨晚!君臣之感情,比之孔明,有过之而无不及。举个例子:“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可见刘备对法孝直的爱护甚至超过了对自己身体的爱护!再回到原话题,对于法正的睚眦必报之行为,刘备不可能不知道,但他采取了纵容的态度!所以诸葛亮回答提意见之人的话: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与其说是为法正辩解,不如说是为刘备辩解!因为他知道,即使诸葛亮本人亲自向刘备进言,刘备也决不会制裁法正的,他的回答,就是向来人解释,刘备为什么不会法办法正 。综上所说,由于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集大权于一身,能不能法办法正,诸葛亮说了并不算数,所以用法正之事来证明诸葛亮执法不严明是不合适的,此帽子应该由刘备而不是孔明来带!
阅读全文

当然也没有任何高人能拿出证据否认牛兄说的:诸葛亮“念念不忘的是恢复汉家河山,哪怕身化朽土,那颗心也为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阕而跳动着”。 其实,对诸葛亮的评定,大框架三国志(包括裴注)已经定在那了,大家再怎么论,也绝不会离大框架太远,所以说还是省点力气的好!出世有出世的生活方式,入世有入世的生活态度!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最为认同、向往和敬佩的!我也不例外!所谓政治,就是权谋的体现,说诸葛亮在政治是没有用权谋和说诸葛亮在政治专权一样,都是不客观的,没有权谋就称不上政治了!反之,说诸葛亮为了“权倾朝野”而大搞清洗,无所不用其极那又太不注重事实了(指有记录的历史)。这方面,主要的砖头就是李严。当然这些都有人比较客观地反驳了,其实自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已经是权倾朝野了,但他能令君不疑,朝野无异议,已经很好了!我赞同对诸葛亮在某一事件或某次战役上的得失功过进行就事论是的讨论,但我很反感将这类讨论牵强地、捕风捉影地引申到对诸葛亮动机的阴暗怀疑和揣测,进而对其人品进行谴责;或者是以成败论英雄,因为诸葛的五伐无果,就全盘否定诸葛的军事能力!汗青兄的关于“学风”的文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只是希望这些道理能和包括汗青兄本人在内的网坛朋友们共勉!
阅读全文

近日因故少上论坛,偶然间发现“孔明杯”将近矣!看了已征集的辩题和部分网友的建议,个人觉得有必要将一些问题摆出来。首先辩论应该强调可操作性,因倾向于有利于评判和令大家认可的原则,基于此,我赞同将辩题分为演义类和历史类的做法,并且在辩论中必须要求演义题不能用历史资料反驳;同样历史题也不能用演义资料反驳。孟德的建议应该说是个非常好的尝试,但相对而言增加了评判者的难度,在公平性和大家认可等方面不易把握!再谈谈对辩题的看法,看了已征集的辩题,个人感觉水平参差不齐,辩题同样也应该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辩题尽可能使正反双方的难度基本相当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辩论的激烈程度,否则一道一看辩题就知道胜负结果的题是不会提起大家的兴趣的;其次辩题还必须明确是演义类还是历史类。因为有些题在演义类(历史类)时正反双方的难度可以是基本相当,但到了另一类里可能就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举个例子,在已征集的辩题有这样一道题:“论武:关羽,“武圣”还是饭桶?”且不论出题者的心态如何,就辩题本身论也没有辩论的意义,千百年来历史上的武将何止千万?但能留名于史的又有几人?如果这样的辩题能成立岂不是对自己老祖宗判断能力的侮辱?因此这题如果改为:关羽,“武圣”是否名不符实可能会好些!但是这样该还有个问题,即这题没办法归类,因为无论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三国志中都没有将关羽说成是“武圣”,所以无论你用那里的资料支持或反驳“武圣”说都是不合适的!还有一些辩题也存在正反双方难度相差太大等问题!上面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请马队及其他组织者掂量!下面也出几道辩题!1、上庸三城的归属对诸葛北伐有没有影响(历史或演义)2、刘备居荆州时‘以叔辅侄’的理由站不站的住脚(演义)3、赤壁之战中庞统的连环计是不是对曹吴双方都有用?(演义)
阅读全文

嘿嘿!狐狸言行不一啊!如果狐狸真的是“忠实原著内容,以指出对方的错误为主,”就不回凭空说关羽庞德第一次单挑时,于禁已在庞德军中,并且说鸣金收军是于禁的意思。更引申臆测出:此战出场面上是庞德占优,而于禁是怕庞德立功所以才鸣金收军的。这是否和狐狸之“真情告白”出入颇多啊?我觉得煮酒对关庞战的分析还是合理的!首战关羽出场面上占优,这才有庞德:“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尔!”之语!一个拼命之人的玩命恶战,在关羽面前没有讨半点便宜,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由此,也才有次战庞德的求变之举。至于首战于禁是什么时候到庞德军中的问题,如果忠实狐狸原著内容的话,就不会说出于禁已在庞德军中(鸣金收军前)的话了。看原文:“二将各退军(此时还不见于禁)。庞德归寨,众军曰:‘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间,于禁至。相见毕....”------可见于禁是在庞德收军归寨后,与手下谈论此战的时候到的。所以首战不存在于禁怕庞德立功,安排鸣金收军的事。至于是何人鸣金的问题,就要从古代对战时的队伍安排说起。两军对战时,双方都安排有押阵官,这位押阵官就是在主将出马时负责决定鸣金收军,鸣鼓进军的。鸣金必回,鸣鼓必进。身为主将亦不能违!三国里有关押阵官职责最好的例子就是黄忠战夏侯渊的那场。见原文:“渊大怒,骤马径取黄忠。忠正要激渊厮杀。两将交马,战到二十余合,曹营内忽然鸣金收兵。渊慌拨马而回,被忠乘势杀了一阵。渊回阵问押阵官:“为何鸣金?”答曰:“某见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数处,恐是伏兵,故急招将军回。”渊信其说,遂坚守不出。”所以当押阵官判断己方有危险或周围有异常时,有权力鸣金收兵。关庞之战,因为没有伏兵、援军等因素,且明写恐庞德有失,自然是押阵官认为庞德场面已被动,己方主将已有危险了,这才鸣金收兵的。和黄忠战夏侯渊的那场不同的是,庞德回营后,并没有质问押阵官为何鸣金,这表明庞德是认可押阵官鸣金的举动的,也就是间接默认了此战他处于劣势的事实:) 而黄忠战夏侯渊时,夏侯渊回阵有问押阵官为何鸣金之举,说明单挑时夏侯渊至少并不被动,所以才有此问。从这两战单挑前后的种种迹象已清楚的象大家表明:黄忠战夏侯渊时是真正的势均力敌;而关庞之战,庞德已处于劣势。
阅读全文

你举的马超战曹洪,夏侯一到,马超就退的例子和此战还是有区别的。先看原文:“超纵马赶来,山坡边转过一将,大叫:“勿伤吾主!曹洪在此!”轮刀纵马,拦住马超。操得命走脱。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夏侯渊引数十骑随到。马超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拨马而回,夏侯渊也不来赶。”----与“关羽诛文丑”相比,曹洪就相当于徐晃,这里不同之处是曹洪没有象徐晃那样败逃,而是还在战场。所以书中专门交代说:马超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拨马而回。----这里清楚地向大家说明,马超担心自己一人会被曹洪和夏侯渊两人所暗算,才拨马而回的。而关羽诛文丑战中作者也明确地告诉大家,文丑败走是因为“心怯”。本着忠于原文的精神,文丑的回马和马超的回马作者已说明是不同的了。我所分析当然主要是分析他为什么会“心怯”。重要的原则是忠于原作。小白高谈每每有佳论,独对关羽则只余偏激之气,此吾以为不取也!前番小白以偷换概念的手法用“三姓家奴”论关羽,余深以为不妥,若以此手法论则五虎将只有张飞能够幸免,余者均不能保了!而三国中这样的“三姓家奴”则不可胜数了!小白若不信,我随便就可以写出七八个“三姓家奴”来。
阅读全文

新浪三国论坛以其自由、宽松、随和的形式和管理特点,成为众多三国论坛中的佼佼者。但是,论坛的斑竹们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每年还以“坛立杯”的形式集思广益,希望坛友献计献策,共同搞好论坛。这正是三国论坛常青的立坛之本!下面谈谈我对论坛活动的一些看法:目前论坛的活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相对单一,以征文为主,其他方面的活动少;组织方面大都是热心三国者的个人行为,没有发挥各组织及势力团体的作用!建议通过协商,由各势力门派分别负责各自感兴趣而愿意组织的活动,原则上各势力一个季度应组织一次。如新盟则更可以发挥各堂口的作用了。而活动的多样性则能吸引更多的坛友参与我们的活动(有些坛友不愿意写论文,但愿意参加别的活动,如果总是征文,势必影响这部分人的活动热情)。目前“党争”之战基本上没有了,考虑到以前“党争”的激烈和费劲,一谈“党争”,大家还心有余悸。建议改变“党争”的方式,可以采取问难的方式进行!某势力可出一些难题让另一势力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如果该势力被难住,则算输(如何处罚可另行讨论)。最后,说说三国论坛龙虎榜中三国论坛形势图的链接问题,三国论坛形势图中的城市介绍和太守列传是很好的构想,可惜一直都未能完成,希望老鹤和各斑竹共同努力,完成这一不朽之作。以上看法,颇不成熟,若能抛砖引玉,吾愿足矣!
阅读全文

3、反复孟达投魏后,一定会对自己的‘英明决策’暗自得意。因为他又一次得到了新主子的看重,魏文帝拜其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同时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命达领新城太守。当然在任命之前,孟达还必须要通过了考察关和面试关[注1]。考察的结果是:魏主派的考察官对孟达有极高的评价!称其乃“将帅之才也”,或“卿相之器也”----我怀疑此间是否存在收贿受贿之嫌!因书中不载,故戏言之。魏文帝听了‘收贿官员’的汇报后,心中大喜。主动写信给孟达,将孟达投魏比喻为‘虞卿入赵’和‘陈平就汉’[注2]并命其面君。面试的表现用魏略的记载描述的话,就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这可没有取巧之处,靠的是其真实本领。魏主对孟达的倚重,也引起了魏众臣的不满,其中就包括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注3]。但因为有魏文帝的偏爱和桓阶、夏侯尚两位朝中朋友的照顾,虽然与之共事的申仪和孟达有隙,但因魏文帝的偏爱,也没敢采取对孟达不利的举动。孟达随以平安无事的过了五六年。(似乎这五六年孟达没有再交别的朋友,看来处理同事间的关系始终是孟达的弱项。孟达之败也是败在此处!)当魏文帝死后(此时桓阶、夏侯尚以先后亡故),孟达又感觉到危机来了,这危机感首先来自新主对他的态度,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魏明帝对孟达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当然身在边疆,朝中没有知交之人通透消息,更加剧了孟达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注4]这时通过李恢,诸葛亮知道孟达对刘备、诸葛亮保全其妻子是很感念的,对诸葛亮本人也是信任的[注5]。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诸葛亮利用书信和孟达取得了联系(建兴三年226年),于是孟达又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但他并没有马上叛魏投蜀,因为他知道他所镇守的新城郡对魏、蜀、吴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才是他首要考虑的,因此孟达如意算盘是在关键的时刻,他能发挥关键的作用;获取最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等待和观望着,只到申仪告发,并引起魏主和司马懿的关注时,才匆匆举事。但这次,事态已不可能按孟达设计好的方向发展了,操魏方,司马懿已将孟达掌握在手心之中,而蜀诸葛亮也因为孟达迟迟没有叛魏投蜀的具体表示,由此认为孟达没有诚意投蜀,也没有派兵援救[注5]。最终,孟达在众叛亲离中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幕。我想,孟达临死前一定会想起他初领新城太守时面对险峻的边塞发出的感慨:“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历史似乎给他开了个大玩笑!他有雄心壮志,也据有千里金城,但最终也失败了!结论:孟达是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又十分自负的人,志向远大。政治洞察力敏锐,分析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也较强。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恃才傲物,即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士的关系,更不要说扶植自己的死党了。而正是这一致命的弱点导致了孟达最终的失败。另外孟达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也导致了他人格方面的不足,在这方面孟达有些象吕布,不同的是吕布为了女人,而孟达只是为自己!附、孟达之死对于孟达的死,有必要多说两句。从《三国志》的记载看,孟达的死是由于他性格缺陷造成的----他的自负导致了对司马懿的轻视(防备不足);他的多变导致了诸葛亮对他的不信任(不发援军)。用句不恰当的比喻:诸葛亮对孟达是‘始乱终弃’!司马懿对孟达是‘口蜜腹剑’。可是在《智囊》中的一段记载却让我们对孟达的死有了另一方面的认识!-------------------------------------------------------------------在《智囊》卷五 能品二 《司马懿斩孟达》中是这么记载的:“蜀将孟达之降也,魏相遇之甚厚。司马懿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原。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泄漏其谋。达闻其谋泄漏,将举兵。懿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殪易知耳。’达得大喜,犹豫不决。懿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观望而后动。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按此记载,申仪至所以知道孟达要造反而上告朝廷,原来是诸葛亮的反间计。诸葛亮既然要逼迫孟达造反,但又不发兵支援。由此看来其目的是想让孟达和魏军两败俱伤,然后从中取利。此举说明诸葛并无接纳孟达之意,只是想利用一下孟达而已。而司马懿更绝,先是用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稳住孟达,然后出其不意将其扼杀!嗨!孟达在蜀魏两大高手的共同算计下,想不死,那是太难了!                         (全文完)[注1]: 魏略曰: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归魏。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达。……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注2]:魏略曰:(曹丕)逆与达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於卿,情过於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又曰:“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资)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注3]:魏略曰: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智囊卷五能品二曰:蜀将孟达之降也,魏相遇之甚厚。司马懿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注4]:魏略曰: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注5]:三国志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费诗传):建兴三年(226),随诸葛亮南行,归至汉阳县,降人李鸿来诣亮,亮见鸿,时蒋琬与诗在坐。鸿曰:“间过孟达许,適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亮谓琬、诗曰:“还都当有书与子度相闻。”诗进曰:“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亮默然不答。亮欲诱达以为外援,竟与达书曰:“往年南征,岁(未及)〔末乃〕还,適与李鸿会於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讬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魏遣司马宣王征之,即斩灭达。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
阅读全文

凡看《三国演义》的,大家一定对第六十回的这一段印象颇深。书云:“…张松回益州,先见友人法正。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贤士法真之子。松见正,备说曹操轻贤傲士,只可同忧,不可同乐。吾已将益州许刘皇叔矣。专欲与兄共议。法正曰:“吾料刘璋无能,已有心见刘皇叔久矣。此心相同,又何疑焉?”少顷,孟达至。达字子庆,与法正同乡。达入,见正与松密语。达曰:“吾已知二公之意。将欲献益州耶?”松曰:“是欲如此。兄试猜之,合献与谁?”达曰:“非刘玄德不可。”三人抚掌大笑。…”---一出卖国的密谋就在‘益州三友’间开始了。且不说此番描写是否符合史实,单就孟达而言,他在这出戏里表现出不俗的判断和决断力。可是历史上孟达却注定要终生陷于抉择中而不能自拔,最后他只能在错误的决断中迎接死亡。1、出仕孟达扶风郿人,建安初,与同郡法正一起依附刘璋,从有限的资料看他和法正一样,在刘璋手下十多年没混出什么名堂来。对刘璋这类守户之犬而言,墨守成规是当然的,从低层发现和提拔人才是比较困难的,外来之人更是不容易得到重用的。当刘璋令他作为法正的副手共迎刘备时,孟达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投靠刘备。《三国志》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蜀平后,以达为宜都太守。”刘备平定益州后,按功封赏,孟达被封为宜都太守,孟达的抉择有了不斐的回报。前宜都太守可是张飞啊,控制的是荆益之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刘备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说明刘备对孟达的能力还是看好的。将孟达安排在北攻两川的咽喉之地进行战备工作,为将来的取汉中打下伏笔,不能不说刘备对孟达是十分倚重的。孟达与法正自建安初依附刘璋,碌碌无为十多年,几将老死他乡。而自建安十六年归附刘备,建安十九年就封为宜都太守,大有青云直上之势,刘备对孟达实在是有再造之恩!当然孟达对刘备也有满意的回报:见《三国志》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孟达独自拿下房陵,又和刘封一道拿下上庸、西城,打开了通向宛洛的又一通道。然而刘备命刘封统领孟达,却为后来一系列变故埋下了伏笔。我个人认为“先主阴恐达难独任”并不是派刘封统领孟达的真正原因,由于上庸三城属边陲要地,必须要有最亲信的人来把守。刘备一生阅人无数,知人方面独步三国,刘备对于孟达的能力是认可的,但对他的为人并没有多少把握。这才是“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的主要原因。2、叛国促使孟达叛逃的原因表面上有二条:一是没有派兵救援关羽;二是与刘封不和。见《三国志》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由于上庸三城的主将是刘封,没有派兵救援关羽的主要责任应该是由刘封承担的,孟达担心由此获罪并不是导致其叛逃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刘备对孟达的叛逃还是很惋惜的。这才有“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语(见《三国志》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将刘封侵凌孟达,导致其叛逃之罪过放在了他不救关羽之罪的前面;而后来诸葛亮在与孟达的信中也主要提了此事:“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所以刘封寻夺孟达之鼓吹,对孟达而言是奇耻大辱,孟达由此而走也是被刘备、诸葛亮及当时的士大夫们所理解的。但我认为刘封的所为只能成为孟达叛逃的合理借口,而其叛逃的真正原因是对刘备不以其独当一面反而要受制于人(刘封)的不满。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刘备安排两个不和的将领守上庸三城是用人上的失误。而实际上这恰是刘备的苦心所在,历代君主对守边疆要地的将领安排是非常讲究的:一是要亲信;二是要有能力,守得住;三是不能让守边将领坐大的到难以控制。所以常常安排两个关系不和的将领相互制约;曹操安排张辽、李典守合肥也是如此。从孟达辞刘备的表中也可以看出几许端缈来。[I]魏略载达辞先主表曰:“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深睹归趣。臣委质已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於君乎!今王朝以兴,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自愧也。臣闻范蠡识微,浮於五湖;咎犯谢罪,逡巡於河上。夫际会之间,请命乞身。何则?欲絜去就之分也。况臣卑鄙,无元功巨勋,自系於时,窃慕前贤,早思远耻。昔申生至孝见疑於亲,子胥至忠见诛於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何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於外。伏想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举。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间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於君子,原君王勉之也。”[/I]孟达在表中接连以范蠡、子胥、蒙恬、乐毅作喻,虽不明言,其心自许矣!刘备读表,怒其有讥讽之意,既为此也(表中暗喻刘备不识俊杰乎?)。直到此,孟达的言行也还无可厚非,但投魏后,其角色转换之快,不能不让人鄙其人品。刚投了新主子,就转过脸来打旧主了,这比黄权投魏的表现差的太远了。自己投降了不说,还要劝刘封“北面事君,以正纲纪”。实在是薄情寡义之极了。待续!
阅读全文

酒兄对庞、黄二人的分析我同意,不过这些能力值是死的,实战情况千变万化,说庞德攻击能力更强些只是相对黄忠言,估计也强不到哪去,君不见此公和关平战三十余合,未占丝毫便宜。---书中语:“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所以真正实战的话,庞德会死于黄忠箭下。--分析:黄忠攻击能力不够庞德强,交战时庞德会感觉的到,再加上黄忠年老,因此战四五十合后,黄忠诈败,庞德不会疑心,结果.....。大家都清楚了吧----至於庞魏之差距,我不太认可兄之‘魏延庞德武力之差距,当与许褚徐晃武力差距相若,没有五十合无法靠武力取胜魏延。’说法。我认为没有这么大的差距。庞德武力和徐晃应该相当。兄之所以把庞德武力提高,估计是受关庞战影响,此战庞德是抱必死之心去的,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以关公当时的身份,碰到个玩命的的确也无奈,总不能也玩命吧!魏延武力应高过关平,关平战庞德三十合未处下风,那么魏延战庞德我认为不上百合分不出胜负。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关平在关公的调教下,武力突飞猛进,和魏延相当了。即使如此,五六十合内庞德也无法靠武力取胜魏延。
阅读全文

注:带[ ]者为不同处。8、张飞战徐晃此战是《衣带诏》事发后,曹操兵发五路进攻徐州。张飞献劫寨计,结果反中埋伏....。罗原本文:‘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一声炮响,四边火光大明,喊声一举。]张飞知是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杀来、正西,许褚杀来、正南,于禁杀来、正北,李典杀来、东南,徐晃杀来、西南,乐进杀来,东北,夏侯惇杀来、西北,夏侯渊杀来,八路军马,团团围定。飞在核心],左冲右突,前遮后当。;张飞军兵原来是曹公管的,尽皆过去了。[飞见军去了大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战到十余合,]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徐州、下邳,却被曹公自引精兵当住。]飞寻思无路,望芒砀山而去。...’毛本文:‘...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四边火光大起,喊声齐举。飞知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所领军兵原是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尽皆投降去了。飞正杀间,逢着徐晃大杀一阵,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欲还小沛,去路已断,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军截住;寻思无路,只得望芒砀山而去。...’分析:此战两个版本除了张飞战徐晃有区别外,其他差别不大,只是文字描述方面有所不同,意思是一样的。在描述上,罗原本的“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比毛本“张飞自以为得计”更传神。而毛本的“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句比罗原本就要精练的多。张飞战徐晃在罗原本里应该算是有效单挑了,但在毛本里只能算是混战了。不管怎样算,能在八路军马围定下,并且手下都投降去了的情况下,在张辽、许褚、于禁、李典、徐晃、乐进,夏侯惇、夏侯渊八员虎将的围攻下,“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实在牛B,张飞此战比赵云的长坂坡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没有斩将而已。当然此八员虎将应该是曹营中的精华之精华了,要杀也的确不容易。另外,毛本将罗原本中“曹公”的称谓全都改成“曹操”或“曹军”。再一次表现出毛氏父子的“尊刘抑曹”思想。待续!
阅读全文

注:带[ ]者为删改处10、关羽的两封信-----本来这和武将单挑没什么关系,但罗本中关羽的这两封信,写的非常好,被毛宗冈父子删改了,非常可惜,故载之于此,供大家欣赏。关羽在辞曹归刘前分别给刘备和曹操写了封信,但就这两封信,毛氏父子也作了修改,其中心目的就是淡化关羽对曹操的感情....。1、给刘备的信罗本:“某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大丈夫之志也]。某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至于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论张元伯、范巨卿之约],未尝不三叹而流泪也。昔某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尽死节,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碎躯,[死于沟壑]。近至汝南,方知信息,须当面辞曹公,奉送二嫂归也。[昔日降汉之时,已曾预言;今已有微功之报,不容不从。忽得兄书,视之如梦]。某但怀异心,天地可表;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毛本:“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听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分析:罗本此信写的既对仗又豪气,(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论张元伯、范巨卿之约)、(是大丈夫之志也)毛氏父子删改的莫名其妙,不解!但与给曹操的信的改动相比,还算是可以接受的。2、给曹操的信罗本:“[汉寿亭侯关某,特沐再拜奉书汉大丞相曹麾下:某闻有天而有地,有父而有子,有君而有臣;天气应乎阳,地气应乎阴;万物若顺时,方可养群生,而成三纲五常之义也。某生于汉朝,]少事皇叔,誓同生死。前者下邳失据,[许降丞相],所请三事,已领恩诺,[某所以归焉。拔擢过望,实难克当]。今探知故主刘皇叔见在袁绍军中,[身为寄客,使某旦夕不安。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实难。事有先后,当还故主]。尚有余恩未报,[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谨书告辞,幸希钧鉴!建安五年秋七月,关某状上。]”毛本:“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分析:粗看毛本关羽给曹操的信,不禁会自问:关羽何以如此薄情耶?可看了罗本,才知关羽乃至情至信之人,‘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实难。事有先后,当还故主’曹操看了这样的信,怎么能不叹息再三?....‘尚有余恩未报,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华容道上的他和他,是不是都想起了这句话?....咳!毛氏父子‘尊刘抑曹’思想的再一次暴露,再分析也就显多余了!待续!
阅读全文

开场白:此番所列之失踪事件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与史实无关,望诸君勿以史实相难之。不过若有知其下落者,无论正史、野史,抑或传说轶史,均可传而告之,以使失者有其踪,不亦乐乎?                  1、四大美人之貂禅---自白门楼后不知所踪。据说曹操别有用心的赐给了桃园兄弟,关羽怕伤兄弟之情而杀之。又云......                                              2、胡班的下落---自私放关羽后不知所踪。一说(罗原本)为王植家人所杀;另据毛本:....先是,有胡华之子胡班,到荆州来投降关公;公念其旧日相救之情,甚爱之;令随费诗入川,见汉中王受爵。费诗辞别关公,带了胡班,自回蜀中去了。                                                                                                                    3、许楮的归宿---被张飞刺中额头后,少有活动,后不知所终。估计为严重脑震荡后遗症患者。另据毛本:虎痴被刺中的部位是肩部。后得善终!........                                                4、许庶的下场---自赤壁战前与臧霸去防韩、马后不知所终。不知是否曹操战败后回过味来......。                          另据煮酒‘考证’:许庶好像是让人向曹操撒谎说他遇到意外身故了,曹操虽然怀疑此事真假,但也没去追究 .........5、刘璋的归宿---孙权夺荆州后此公不知所终。......                除上述几人外,应该还有失踪人员,有急公好义者可补之。                        
阅读全文

新年有感,赋词一首     临江仙    昨日论坛话三国,幸交几多良友。时间如水去无声,马年方拍砖,灌水又羊年。上坛二月今回首,此身将系何方?笑看一剑平辽东,白日正放歌,煮酒共今宵。
阅读全文

君文已阅,下面谈谈我的看法。首先要弄清楚此文立据的基础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若基于正史,则此文可以说是一篇想象力丰富之作;但如果是基于演义,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请恕某直言)。因为君所推测的几个问题,在罗原本中已讲的清清楚楚。请看原文:“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栓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此段说明,关公是匹马冲阵的,河北前军是‘放开一条大路’让关公进阵的。--这里有一可争论处,即河北军为什么‘放开一条大路’让关公进阵?关于此,煮酒兄和万人兄有精彩的争论,君可查看,好象一个认为是下意识的闪避,一个认为是古战争的习惯,均有一定道理。我个人偏向于是古战争的习惯(原因下面讲)。--颜良恰欲问时(未作准备),被关公一刀斩于马下。下马割头,栓于马项之下。然后上马出阵。至于颜良左右,已‘心胆皆碎,谁敢近前’。因此兄所推测关公带了极少数的亲兵,及割头是手下帮忙都是无稽之谈。其实“斩颜良”的争议点主要有下面几条:1、关公比颜良武力到底如何?2、颜良武力到底如何?3、关公战颜良是否算正式单挑?4、颜良为什么不做准备?5、河北军为什么放开一条大路?以上问题,罗原本中其实也多少做了回答。首先来看“颜良武力到底如何?”这个问题。--书中在颜良三合斩宪,一合杀续,二十合完败徐晃后。有句描写:诸将粟然。之后再也没有操将主动请战,曹也没有派将出马。这说明曹营诸将自己和曹本人都认为不敌颜良,即武力颜良>许楮、张辽等。第二个问题“关公比颜良武力到底如何?”--书中云:‘操见连折二将,心中忧闷。程昱曰:“吾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可见当时在操营许多人眼里,只有关公才有敌并且战胜颜良的武力。连曹操也是如此看法,他只是担心关公立了功便去。操的这句话说明操对关公胜颜良是很有把握的。因此武力关公>颜良。第三个问题“关公战颜良是否算正式单挑?和颜良为什么不做准备?”这个问题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兄可看前日煮酒兄和万人兄的帖子。其实这个问题罗贯中在书中已有评论:‘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膘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叫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由此可见关公战颜良不能算是正式单挑,颜良因为刘玄德临行之语,又见关公不似来战,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有诗为证: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至于颜良为什么有关公不似来战的感觉,这就是关公的智慧之处,原文中有:“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不知各位看官注意到没有关公冲阵时是‘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古时武将上阵都要穿戴整齐,目的是保护自己,而关公冲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前来,自然给人照成不是来打仗的错觉。河北军以为关公不是来投奔的就是来传话的,因此颜良不准备迎敌,而河北军则自动放开一条大路。(这也是河北军素质高的表现)关公则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利用这一错觉,完成刺颜良这一及其困难的任务而威镇华夏。从此天下英雄无出其右者。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