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孟获又有话要说了。上一期我说了“看看刘备的演技”,这一回就来说说“瞧瞧刘备的仁义”。呵呵,不错,还挺押韵。为什么想起来说这个话题呢?主要是因为最近论坛里非常热闹,一员小将不畏老鸟权威,敢于针锋相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和论坛老筒子的交手过招中不被老筒子的赫赫威名吓倒,而是毫不退让,甚至敢于反唇相讥,这一点精神是孟获十分赞赏的。但是不能只看精神不看内容,精神固然值得学习,但是其所持的见解却有很多是不成熟甚至于有一点肤浅的。这里孟获就不自量力来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刘备是不是仁义,究竟是大仁大义的真丈夫还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这些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世上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好人之所以成为好人,那是因为做好事有利,反之坏人也一样,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那是万万不会做的。从三国志到评话,从罗本到毛本,当属毛本中尊刘的思想最为强烈,论坛上的那位小朋友也多是引用毛本的事例来说明刘备是如何如何仁义,可惜的是看书看不透,不如不看书。只看到白纸黑字的情节,却看不穿字里行间蕴涵的意味和前后呼应来。刘备的仁义形象,是从其涿郡起兵时开始慢慢培养的,如果当时就是个仁德布于乡里,一呼百应的人,且不说会混到织席贩履为生,至少张飞不会没听说过刘备这个人,何况刚起兵的时候那三百多人多是张飞散财招募的乡里壮丁,如果刘备稍微有点好名气的话,也不至于就三百来人吧。相比于孙策起兵的时候,由寿春走到历阳,从“兵财千余”到“众五六千”(此为史书记载,毛本记载为三千人的军队和周瑜的一支军队会师,但是从后面孙策的人格魅力不停吸引兵源来看,路上投奔的也是必定络绎不绝),刘备的所谓“仁德魅力”比起孙策来简直是输得一败涂地。刘备为什么要刻意培养自己的仁德呢?这是由于当时的环境决定的。刘备自己还弱小的时候,不能算是一路军阀,必须依附大军阀生存,这样的形势对于培养自己仁德的形象是有利的。一来可以树立人望,为以后打下基础;二来可以以自己的人望做为依附大军阀的条件;三来就是这种下臣的身份便于树立人望,好事我刘备去做,坏事有你老大背黑锅。在当时群雄纷争的情况下,要想吸引人才和人口,就必须要有自己势力的特点,地盘大、粮草多、军事强等等都可以成为诸侯们的招牌,刘备却什么特点也没有,所以他只有选择仁德,才能保证自己势力的发展壮大。正如诸葛亮所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即使是毛本中增加了对刘备的很多润色描写,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刘备虚伪的一面,我在上一篇《【孟获有话说】看看刘备的演技》中阐述到了汝南之战中刘备的表演,不再赘述。以下再举个简单例子:刘备不是没杀过降将或俘虏,张任、杨怀、高沛等均是,对于这种非杀不可的人(杀张任是震慑益州势力、杀杨怀高沛是为了取关),刘备往往都是装好人“疑而未决”,下命令的反而是诸葛亮或者庞统。试问:老板在这里,你一个谋士越权指挥是什么意思呢?况且这些又不是军务大事需要当机立断,其唯一的可能就是为了维护刘备仁德好生的形象而甘愿背黑锅。话说杀了杨怀高沛以后,刘备立刻换了一副嘴脸,请看原文:玄德唤入,各赐酒压惊。玄德曰:“杨怀、高沛离间吾兄弟,又藏利刃行刺,故行诛戮。尔等无罪,不必惊疑。”立刻施展抚慰压惊、划清界限、展开统战等工作,把罪名轻轻巧巧推到杨怀高沛身上,迫不及待招揽人心,目的只是为了拿下涪水关。次日庆功宴上,刘备酒后吐了真言。却被庞统一语道穿:“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酒醒以后不仔细思量思量庞统的话,却仍然和庞统和解以后大乐如初。其眼中只有攻城略地招贤纳士,却没有半点悔过的意思,仁义何在?刘备也有直接露出其不仁义一面的时候,其儿子“封禅”就不多说了,前人之述备矣。刘备无论是取川、称王还是称帝,都是处于一种半推半就的状态。取西川是早就在隆中对时就做出的战略决定,刘备在张松到来之前必然早就心中有数,故而对张松这等蜀中人士大加恩泽,正好张松也是个卖主求荣的,刘备意外地得到了外援,还被谆谆教诲出了一个“堂而皇之”莫须有的理由。那一回如果仔细读读,就能看出刘备对张松是早有预谋的,别的不说,且看张松刘备饯行时的这一段精彩对话:(白话文版本)……N天肉麻的前奏……肉麻的饯行,好戏开始张松:老刘啊,你这地皮不太好哦。这边有狼那边有虎的,想不想换个楼盘炒炒啊?刘备:这也没有办法啊,哪里有更好地皮呢?(心中早就对西川打了主意,但是现在不敢说)张松:我老板那块地皮如何啊?(张松先沉不住气,捅破了窗户纸)刘备:(你先开说就怪不得我了,但是还要客气客气)你老板基业稳固马仔多,我哪有能力取代啊。张松:(继续游说)不是我出卖我老板啊,我老板实在是太无能了,那块地皮虽然收的保护费多,但是周围都有别的势力虎视耽耽盯着,迟早保不住,还不如找个新大哥跟,本来想去找曹操的,可是他看不起我,现在就找到刘老板您啦。您要是能取了西川和汉中,那就能如何如何了……(以下省略三千字),我来做内应,您看如何?刘备:可是当年我和你老板交情很深啊,这样做恐怕不太好吧。(刘备顾虑外人说三道四)张松:你不取别人也要取的啊,到时候后悔别怨我啊。(给刘备一个勉强的理由)刘备:我对那里不熟啊,地形场子一无所知,恐怕不好弄啊。(已经迫不及待地谈到实际操作阶段了)张松:没关系,这里有地图,画的清清楚楚,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去XX街XX号找XX,那就是我安排的内应。刘备:这件事要是成了,决亏不了你。(做出许诺)这段对话反映出刘备和张松之间围绕取西川这个话题不断地斗心眼,刘备为了维护自己仁德形象,想让张松先开口;张松为了试探刘备到底是不是英雄,也是缄口不言。但最后张松终于忍不住先打开了话匣子,刘备再也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打蛇随棍上,提出一个个难题,张松把刘备的顾虑一个个排除了以后,又加上后来庞统为刘备说明取川不影响仁德的“金玉之论”,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干这一票了。至于后来称王称帝,那就更急不可耐了。所谓的“黄袍加身”的美名,无非只是做给外人看的噱头;那些个“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也只能骗骗看书不用头脑的人。曹丕受禅还曾上表自谦,刘备做的也是一样的事情。只要多联系前后思考,就自然会得到较为高明的见解。
阅读全文

九十年代初,媒体球迷称呼马尔蒂尼的时候,往往是称呼“小马尔蒂尼”,那是因为他的背后耸立着他的父亲塞萨尔.马尔蒂尼的巨大身影。而当媒体主流逐渐将小字去掉的过程,也见证了马尔蒂尼不断超越自己的经历:终于超越了他的父亲,成为意大利更伟大的队长。马尔蒂尼虽然没有率领意大利队获得世界杯或欧洲杯的经历,却仍然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气质征服万千球迷。此等气概,放眼论坛,唯马军卫队长有之。马尔蒂尼从小就立志不依靠父亲的威名,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的路,从AC米兰的球童做到意大利的领袖,其路之艰可想而知。马军卫队长保持低调,勤勤恳恳,从新盟杂兵做起,历任《三国论坛晨报》社长、新盟齐贤馆干事、论坛证监会主席、论坛龙虎榜管理、论坛第三副版主、论坛第二副版主、副盟主、论坛第一副版主。论坛六年改制新盟,出任新盟盟主、论坛正版主。建万代功勋,受百世膜拜。声名未显之时,严谨勤恳工作,就犹如马尔蒂尼在左后卫的位置上兢兢业业的防守;登堂入室以后,温笃诚实待人,仁义严谨治版,犹如马尔蒂尼戴上队长袖标,运筹帷幄指挥意大利的全局,铸就钢筋混凝土防守的灵魂。马尔蒂尼踢球看似不温不火,但是每一个动作都是简练实用,力道准度拿捏得恰到好处。防守边路如磐石一般不让对手逾越,进攻时也时有犀利之作,往往能出其不意打破僵局。马军卫队长在论坛,文章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多读几遍,回味无穷,能用普通的文字写出精妙的文章,这就是才华展现之处,其亦偶有犀利之作,之于辩论,之于党争,都如同倚天剑出鞘,令人难以招架。队长就是要在关键时候能站出来的人,马尔蒂尼是这样,马军卫队长也是这样。无论意大利遇到什么危难,马尔蒂尼总是不遗余力鼓舞并带领队友们发起冲锋。论坛六年,论坛衰微,马军卫队长振剑长空,以一人之力挑起新盟和论坛,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终扶将倾之大厦,论坛由是大盛,是为中兴。热爱意大利足球的人不会忘记马尔蒂尼,热爱三国论坛的人不会忘记马军卫队长。随着马尔蒂尼的退役,马军卫队长似乎也心意相通似的选择了在三国论坛退役。他们是那么的相似,都号称马队,都能德压全场、都那么有人格魅力、都那么有领袖气质、都那么功勋卓著。AC米兰封存了3号球衣,如果马军卫队长有什么可以留下用于纪念的东西的话,那也必将高高挂在论坛上空。伟大的马队长万岁。
阅读全文

《后汉书•吕布传》记载: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布见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顾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缚虎不得不急。”乃令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颔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三国演义》罗本记载:吕布虽然身长一丈,被数条索缚作一团。布叫曰:“缚之太急,乞缓之!”曹操喝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曰:“容伸一言而死!”操曰:“且稍解宽。”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操曰:“本欲少缓,主簿不从耳。”(见于《献帝春秋》)……操送下楼,布与玄德见,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虏,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操知其意,令人押过吕布来。布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以服,天下不足忧矣。明公为步将,令布为骑将,则天下不足虑矣。”操回顾玄德曰:“吕布欲如何?”玄德答曰:“明公不见事丁建阳、董卓乎?”操颔之。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遂令牵布下楼缢之。布回首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操大笑。《三国演义》毛本记载:吕布虽然长大,却被绳索捆作一团,布叫曰:“缚太急,乞缓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方操送宫下楼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刘备跟随曹操破了吕布,在白门楼上面对已经沦为阶下囚的温侯,其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从史书和小说的记载上来看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史书记载吕布是主动投降的,《后汉书》还对其做了一番美化,小说记载是被部将绑缚被擒的。不过这个不重要。吕布有一个“乞缓”的哀求,其也是一种对曹操态度的试探,曹操玩起斗心眼来当然娴熟无比,轻轻巧巧一句“缚虎不得不急也”丢过去,模糊自己的态度,顺便赞了一句吕布的武勇,让吕布意识到有一个可以求饶的希望。曹操为什么要吕布求饶呢?我想这里最大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来试探刘备。吕布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这句话确是实情,曹操加吕布的组合一定是所向披靡的。但是很可惜的是曹操不缺吕布这样的马仔,况且吕布屡次杀自己老大,干些背后捅刀子的事情,曹操的心里对能否驾驭吕布一定是充满问号的,这就是曹操“犹豫”的所在。《后汉书》中记载是曹操问了刘备的意见,刘备说杀;《三国志》中的记载是刘备主动跳出来说曹公您还是宰了这小子吧。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刘备确实是提了这个意见。那么我们就来推敲下刘备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意见。刘备和吕布之间有恩有怨,最大的梁子当然是吕布偷袭了徐州,当然吕布也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一次。偷袭徐州的事情,虽说干得很是不光彩,但吕布毕竟是一镇诸侯。其根本宗旨是为了开疆拓土,不是和刘备讲哥们义气,在该捅刀子的地方也是毫不含糊,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所有的决策都要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即使是仁义的刘备也不例外。好比辕门射戟那次,吕布是意识到刘备和自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故而拒绝了袁术的贿赂,选择了和解双方。这些恩怨,只是乱世中外交活动的体现,谈不上仁义与否。不过吕布夺了徐州以后,还能容纳刘备在畔,并不伤家小,这已经是很厚道的做法了。辕门射戟虽然是主要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算施恩,但对刘备来说也不啻是一个大大的人情。曹操对这些当然心知肚明,故而特意问问刘备的态度。刘备当然很清楚曹操问自己对吕布的处理意见的意图,摆在面前的无非是三个选择。一是说杀,一是说纳,另一个就是明公自决了。曹操问话是有目的的,所以显然不可能对曹操说明公自决,这是明摆着交了白卷,下场可想而知;如果说纳,会有什么结果呢?世人知道吕布屡次背主,按后来诸葛亮的话说就是“脑后有反骨”,曹操最犹豫的就是是否能驾驭吕布,倘若这样提议,曹操自然就会怀疑刘备是否有目的。要知臣子之道,完全在于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这种场合,倘若曹操心中有了主意,投之所好即可,偏偏曹操心里就是在犹豫,对于这种枭雄人物的意见,往往是逆向思考。如果刘备说纳,曹操必知刘备深意,就算不知,按曹操的疑心,多半也是要当场或日后除掉吕布。毕竟曹操和刘备的利益将来必然会分化甚至相对立,除掉吕布于己损失不多,对刘备大大不利。相当于围棋中大优局面下自补一手,将隐患补尽,此简明取胜之道也。刘备说纳,虽然讨好了吕布,可惜吕布活不长久,却给曹操心里扎了个钉子。刘备由此只能有说杀一种选择了。虽然吕布不失为一颗好棋子,但是对于日后曹吕之间的冲突,自己无法有效控制攫取利益,眼前却会遭到曹操对自己的多方猜忌,实在是一种期望不大的投资,还是舍弃吕布,换取自己的安全为上。好比围棋中舍弃数子,换取自身安定和发展空间一样,表面上是吃亏,但是避免了被当场击溃,将胜负拖后,也是高明胜负师的手法。曹操猜到刘备的心思与否并不重要,既然刘备已经和吕布翻脸说杀了,那就非杀吕布不可,否则日后此二人无法共存于曹营:刘备是功臣,吕布是降将,为了自己爱才的名声,哪个也打骂不得,只得自己受苦。所以刘备选择了明哲保身的杀,虽然对吕布无信,但是死人是没有利用价值的。曹操正好也顺水推舟赏了功臣刘备一个面子,杀之。这简单的几句话,就体现出了两位枭雄之间政治上的深谋远虑以及心眼间的勾心斗角,刘备面对如此棘手险恶的棋局,还是迅速找到了一条弃子转身的巧路,也体现了刘备在军阀博弈中良好的大局观和胜负感。
阅读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在不良媒体做这期节目,和观众朋友们又一次见面,感到非常高兴。白马坡前的颜良,以及随后出场的关羽,都在这个舞台上上演了人生最光荣的一刻,在这里,显然曹操和他的众将都是作为配角的,用“诸将栗然”这四个字来为颜良和关羽造气势。有的桐子对此提出了疑问,曹操阵营中在关键时刻最能挺身而出的许禇去哪里了?更有几种不同的声音,说许禇是怯战、不敌等等,借此判断颜良武力凌驾许禇之上。为了解答观众心中的疑惑,不良媒体特意邀请到了许禇,和大家面对面谈一谈。下面有请许禇仲康先生!南帝孟获(以下简称南):仲康先生你好。木哈哈哈。许禇(以下简称许):你好,哇哈哈哈。南:请坐。南: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你啊,因为现在外面八卦报纸上很多不利于你的报导,以及一些关于你的传言,您做为当事人,对媒体的这种炒作很了解吗?许:其实俺本来不知道这回事的,大家都知道俺的工作主要是护卫俺家主公,主公办公的时候俺得在帐下候着。主公那里订的报纸很多,俺本来对那东西不感什么兴趣的,可是主公看俺在下面整日坐着无所事事,就让人送报纸来给俺看,说是要提高俺的文化修养,也了解些国内国外的大事。俺想主公叫俺做的事情准错不了,正好可以解闷儿,但是主公叫人给俺送来的报纸都是主公看过了的,上面还有主公的批注,看起来没那么费劲了,唯一不好的就是实效性太差,都是一个月前的。所以昨天主公叫俺去谈话的时候提到最近报纸上登的这些事情,俺是一头雾水啊。主公很体贴俺,叫文案准备了个摘抄本,把报纸上对俺的评论都摘了下来,俺才能好好看完。南:我记得这里有一篇啊,就是说您在白马坡前没有挺身而出去战颜良,造成了曹军阵营的冷场,更是七弯八拐证明颜良的武艺高过您,作为一个武将来说,被认为武力低于别人是不是很难以接受?许:本来俺是一个很争强好胜的人,听到谁比俺强的传闻都要上门去比一比,但是后来主公说不要争强好胜,俺就收敛了这个习惯。但是听到这些话,心里肯定是有些不舒服的,当时并不是俺不想和他决斗一场,而是实在是有人不让俺上啊。南:能说说当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吗?许:当时去白马坡前,战前准备会上的气氛很凝重,和以往不太一样,俺以为主公头风又犯了,主公布置完战术安排和变化之后,还特意叮嘱大家颜良武艺很高,要多加小心。俺当时也没留意,后来才想到主公是有目的的。南:您在白马坡前看到了颜良,觉得他的武艺比您如何?许:俺看起来是差不多的,徐大斧子回来也说和俺差不多。要是打起来估计也是上百招吧。不过徐大斧子说他也未必支持不了二十招,要不是那件事,哎......南:那能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那件事到底是什么吗?许:那天主公的脸色一直都不好,也没人敢去问他为什么。俺跟着他来到白马坡前列阵,那边也差不多列阵完毕了,河北人列的阵确实没得说的,虽然俺不懂阵法,但是凭经验也知道那个不是差玩意。颜良还在门旗下立着,没有出阵,所以俺是不能主动出马的,只能等着主公召唤才能去挑战,没想到主公偏偏喊了个宋宪去挑战。南:当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许:确实是的。两人刚各自摆了个起手势俺就知道三合以后宋宪肯定挂了,果然颜良的刀式变化和俺预料的一样,只是最后一斩有点不一样,要是俺肯定是冲着脖子上斩去了,谁知颜良斩在了宋宪的胸前,你知道胸前的甲胄是很厚的,比较伤刀刃,作为用刀的武将一般都比较爱惜刀,都喜欢斩脖子,所以俺意识到了颜良的刀可能是把宝刀。后面魏续上去就更不值一提了,直接给连人带矛斩成了四段。这时俺想俺不能再不上了,不然这边士兵估计都动摇了。当我正催动战马的时候,突然不知哪里跳出来一个老头,还穿着奇怪的衣服,指着我的鼻子就骂开了:“谁让你动了?乖乖去站好!”口气比俺主公还横,俺一下子愣住了。俺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那老头居然跑到主公马前对主公训斥:“怎么带的手下!这么没规矩!”俺再看主公脸跟死灰似的,根本没敢还嘴,虽然俺不知道这老头是谁,想必也是个有来头的人物,所以俺就没出声。主公这才小声跟那老头商量:“这不关羽还没来嘛,这里再没人垫场就要败啦。”那老头才稍微缓和了一点:“那就找个人上去顶顶吧,不过许禇不许上!”主公点点头,那老头才离开了。然后徐大斧子就上去了,二十回合就回来了。南:您现在知道那老头是谁了吗?许:俺一回去就问了主公,主公说他叫罗贯中,能管我们所有人,因为《三国志》剧本上写着是关羽杀了颜良,所以罗老头叫俺不准动。俺一直就纳闷了,谁杀颜良不一样吗?再说关羽的水平也杀不了颜良啊,后来才知道他是用的偷袭,虽然心里很不屑这种手段,但是看他真的把颜良人头拿回来了,不服不行啊。俺又问主公凭什么不许我上只让徐大斧子上,主公也很无奈,说咱们在这一集里面只能是当配角的,要是派俺上了和颜良斗了百十回合的,就起不到配角的作用了,所以上徐大斧子打一会就回来正好撤。主公还安慰俺下次有恶战一定安排俺单挑,果然后来那次对马超,俺打得真过瘾。南:原来是这样啊,那您真是受委屈了,那么现在问您在你们同时代的武将中,您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是哪几位?许:俺觉得有十个啦,吕布、马超、张飞、典韦、赵云、关羽、颜良、文丑、黄忠,然后就是俺啦,呵呵。南:那在这九位武将里面,和您交过手的就有五名,您能大致说一下这五人的特点吗?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位?许:俺第一次遇到能和俺打那么长时间的武将就是典大哥,所以印象也是最深刻的,那时候俺俩打到最后都互相笑了,感到真痛快,典大哥的力气比俺还大,但是速度上俺能占到点便宜,所以打了几百回合都没分出胜负。第二次他来单挑的时候打不了多久就跑了,俺知道估计是有花招,但是那时知道典大哥不会下黑手,就跟过去,就这样投奔了曹公。南:另一位和您打了几百个回合的武将是马超,您能谈谈对他的看法吗?许:说真的俺很佩服他,当初第一次对阵的时候看着他枪法奇快,没几下子张郃就跑回来了,俺那时就留意这小白脸是速度型的,俺那时候对付这个类型的武将没什么经验,但是感觉他比吕布差点,所以应该不会给我造成太大压力,打个平手寻找胜机应该是可以的,而且起初看他白白嫩嫩的想必没几下子力气,可以从上面寻找胜机。后来一上场,那小子枪真是飞快啊,要不是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俺有余力把每一招都尽量拖慢,俺可能还真麻烦。俺本来以为他的力气不如俺的,谁知和俺差不多,都是拼了命地硬砸,座下马一会工夫就不行了,俺后来就是只管按照套路出招,尽量控制主动,才算维持住了平局。真羡慕他的速度啊。南:最近报上也在争论赵云和马超谁厉害的问题,您和他们俩都交过手,想必您更有发言权,您是否可以谈谈赵云的实力?许:俺觉得和赵云对阵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感觉他的力气不大,速度也不如马超那么快,但是枪法的基本功很好,找不出什么破绽来,想拿下他就算是吕布也要费个二三百招,而且估计多半是累垮的。他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好,枪法很准,枪尖该不抖的时候真是纹丝不动,该抖的时候完全让人看不清,估计是有过明师指点的,不像俺们这些从小打架打出来的。俺也有一次破绽被他反击了一次,真是惊险啊,俺只是招式用老了一点点,也许是手上没老,但是思维犹豫了一瞬间,他的反击就过来了,当然被俺化解了。不然也不能坐在这里了,呵呵。南:能说说张飞吗?我记得您唯一一次单挑吃亏就是他造成的,当然是因为您醉酒在先。许:(不好意思笑笑)其实做护卫工作的很少喝酒,尤其是典大哥的战死使我感触很大,所以在军营中我基本上滴酒不沾,但是没酒喝的日子真是难熬,武将是没有不喝酒的。那次押运粮草的时候,那酒真是香啊,就喝了一点点,就控制不住了。关羽当时对主公说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俺本来不信,私下问了关羽,张飞有啥长处?速度?力量?还是技术?关羽只说了两个字:气势。俺本来不明白气势算什么?后来俺在长坂坡前终于明白了。张飞立马横矛在桥头向俺们大军怒目而视,俺很清楚地感觉到了那股气势,其实谁都知道只要一声号令大家一起冲上去立马就能把张飞踏了,关键是先冲上去的人估计连全尸都不会留,当时的感觉完全是五十个吕布站在跟前一样。俺是第一次没有单挑的想法。后来张飞的那声吼啊,完全和猛虎一样,俺们几个武将倒还受得了,座下马就完全惊了,再看周围大家都在催马往回跑,俺们不跟着撤也没办法啊,总不能留下来陪张飞喝两杯吧。南:可以看出您非常推崇吕布,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呢?许:感觉他就像把典大哥的力量、马超的速度以及赵云的技术融合为一体了。他和典大哥使用的都是戟,无论单戟双戟,有些招式是一样的,俺对吕布单挑的时候,吕布的第二招就是典大哥用过的,可是出招速度居然是典大哥的两倍多,俺真是费了吃奶的劲才扛住他的啊。后来才听说他唯一的弱点就是总提不起精神来。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最强的,如果他不是早死的话,主公都睡不安稳。南:那您对用刀的武将评价如何?您自己本身也是用刀的,应该更有心得。许:真的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和用刀名将较量的机会,但是从观战的角度上来说,关羽和颜良都很厉害,实际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没仔细看过黄忠打,不过听说他刀里夹箭的功夫很强,有机会对阵一定要小心。南:节目时间也到了,非常感谢许禇仲康先生在百忙中来参与我们的节目。为观众朋友们解答了疑惑,也使我们接触到了一个真实的许禇仲康先生。许:交流的过程非常愉快,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和观众朋友交流。
阅读全文

第一题 游戏题 群英二的武将技,基本上由一个个系列组成,比如突石系列,突石是初始技,突剑四方则是终级技,下列武将中谁拥有终级技最多? A关羽,B张飞,C赵云,D黄忠,E魏延 一般来说每次第一题都是游戏,考核大家对群英传的熟悉程度。这一题不但考大家的客观资料掌握,还考了大家的主观分析能力,比如终极技的判定等等。以下列出五人的特技列表:关羽 99 85 2半月斩 6冰柱刺 11龙炮 17烈火旋灯 22神剑闪 29三圣华斩 35集火柱 40鬼哭神号 很遗憾,关羽一个都没有张飞 99 51 2连弩 7冰柱刺 11龙炮 17龙炮激射 24三日月斩 28滚石怒冲 33神剑闪华 39神鬼乱舞 张飞拥有滚石怒冲和神剑闪华两个赵云 98 88 2落日弓 7旋灯火 7诈败 12神剑 17龙炮激射 23三日月斩 29炬石轰 33剑轮舞 39炬石炼狱 赵云拥有炬石炼狱一个黄忠 97 66 2落日弓 6太极门 12神剑 17地矛乱刺 23八卦奇阵 29三圣华斩 34集火柱 40火牛烈崩 黄忠有火牛烈崩一个答案;魏延四个,突剑四方、太极华阵、龙炮灭杀、日月轮斩。 第二题 三国诗词题 曹操的哪首诗里写到袁术称帝的事?1蒿里行,2苦寒行,3薤露行,4善哉行,5秋胡行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首诗叙述了汉末关东诸郡守领讨伐董卓,因各怀异志,互相攻灭,造成丧乱的历史事实。诗中对这个历史现象描述比较真实,同时深深反映出对人民的同情。答案:1蒿里行: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第三题 正史题 试试大家的分析能力,找出下列各组中的一个不同 1孙策、周瑜,2陆逊、顾邵,3孙和、陆抗,4全琮、周循,5滕胤、吕据 孙策、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陆逊、顾邵:《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权以兄策女配逊”;《三国志·吴书·顾雍传》“邵字孝则……权妻以策女”孙和、陆抗:《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四月,权薨,诸葛恪秉政。恪即和妃张之舅也。”《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承字仲嗣……初,承丧妻,昭欲为索诸葛瑾女,承以相与有好,难之,权闻而劝焉,遂为婿。生女,权为子和纳之。权数令和修敬于承,执子婿之礼”;《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抗字幼节……秋遂卒,子晏嗣。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文士传》曰:陆景母张承女,诸葛恪外生”全琮、周循:《三国志·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滕胤、吕据:《三国志·吴书·宗室传》“及孙綝诛滕胤、吕据,据、胤皆壹之妹夫也”答案:4全琮、周循,同妻,余者皆连襟也。 第四题 演义题 关羽被困麦城时,谁替孙权占卜,卦象显示“敌人远奔”?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吕范曰:“某请卜其休咎。”权即令卜之。范揲蓍成象,乃“地水师卦”,更有玄武临应,主敌人远奔答案:吕范。 第五题 武评题 请说出在演义里以“拖刀计”取胜的两个单挑战列?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复一刀杀死。《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渊佯败而走,任从后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答案:曹洪对何曼、夏侯渊对杨任。 第六题 正史题
阅读全文

上回说到司马师的死因是由于疗法不当造成,这次来说说陈登。陈登在曹操灭吕布的战役中表现得极为出色,堪称三国无间道NO.1,将吕布、陈宫、张辽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但是在战役结束以后,他就去当他的广陵太守了,在军事舞台上销声匿迹。后来在华佗的事迹中被提到,关于此事,三国演义和史书中记载没有差别,史书中的记载更为详尽一些: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懑,面赤,不食。佗桩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再服,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脍,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儙当发,遇良医可救。”登至期疾动,时佗不在,遂死。——后汉书·方士传下我们首先来解释几个医学名词。烦懑:烦躁气闷。内疽:体内的溃疡糜烂之类。后三期:后三年。(资料查自《医古文注释题解》)由此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陈登的病情症状:烦躁气闷、脸皮发红、食欲严重不振。而从华佗的治疗方案和结果来看,这种病是由于消化道寄生虫引起的。但令人称奇的是这种虫是寄生在胃中而不是普通的肠道。众所周知胃里由于胃液的强酸性,一般是不会有寄生虫存在的,而这种赤头虫是什么虫呢?孟获翻遍医书也未见记载,无奈只好自己去人体寄生虫学总纲里去找。首先这个虫要有几个特征:头部为红色;头部有吸钩能钩住胃壁或有其他结构,从而能在胃中生存;人多由吃水产品感染。翻啊翻啊翻啊翻啊………………恩,找出一个嫌疑犯:棘颚口线虫!!!现将棘颚口线虫的介绍拣重要的摘抄如下:形态:成虫较粗壮,两端略向腹面弯曲,活时鲜红色,略透明。雄虫长11~25mm,雌虫长25~54mm。虫体前端为球形头部,上有8圈小倒钩。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的肿块中。受精虫卵产生后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27~31℃水中,约经7天卵内孵出第一期幼虫,它在水中活泼运动。第一期幼虫如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在消化道内脱鞘,并进入体腔,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含有第二期成熟幼虫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等吞食后,幼虫穿过胃壁,大部分移行至肌肉,一个月后发育成第三期幼虫,二个月后虫体被纤维膜包围成囊,虫囊直径约1mm。终宿主犬、猫等动物吞食被感染的鱼类后,第三期幼虫在胃内脱囊,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肝然后游移于肌肉或结缔组织间,逐渐长大,至将近成熟时,再进入胃壁,到达粘膜下形成特殊的肿块,发育为成虫。致病与诊断:人并非本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所见的虫体多为第三期幼虫或未完全性成熟的早期成虫。在人体内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两种,所致损害部位极为广泛。如虫体停留在某一部位寄生,即可在该处形成脓肿或脓肿为中心的硬结节,常见于胸、腹、咽、面、耳、眼前房等部位。病灶局部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虫体也可移行于皮肤的表面和真皮之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皮肤幼虫移行症),产生匐行疹或间歇出现皮下游走性肿块,局部皮肤表面稍红,有时有热及水肿,疼痛一般不明显,可有痒感。虫体也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内移行(内脏幼虫移行症),临床表现随不同寄生部位而异。如进入脊髓及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死亡。临床表现有严重的神经根痛,四肢麻痹,突发的嗜睡至深度昏迷,脑脊液大多为血性或黄色。此外,还曾有随尿和痰排出虫体,或咳嗽时咳出虫体的报道。流行与防治:本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有人体感染报道的国家有:日本、中国、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其中以日本及泰国最为严重。我国至今已发现10多例,主要因生食淡水鱼而感染,其中一例因吞食活泥鳅而受染,也有因捉鱼烧、烤吃而得病。预防棘颚口线虫病主要在于不食生的或半生的鱼类及鸡、鸭、蛙等转续宿主的肉。第三期幼虫在70℃时5分钟即可被杀死。治疗主要靠手术取虫;近年来报告应用噻苯咪唑等药有一定疗效。除了棘颚口线虫之外,真的没有发现其他可疑品种。首先,棘颚口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所以华佗才会识得,并有丰富治疗经验;其次棘颚口线虫的外貌特征和体长鲜红色也与书上头赤的描述相合;第三点,人体内棘颚口线虫的形态多为第三期幼虫或未完全性成熟的早期成虫。正好是寄生在胃壁上形成肿块的时期,也正是由于大量的虫肿块抑制了消化道功能,才使得陈登大人不能饮食,极度痛苦。华佗的药方偶实在无法考证了,这个是内行的事情,只是猜想华佗一定是使用了某种破坏虫肿块结构的药物并混合催吐剂成分,破坏虫肿块使得成虫脱落,顺便在催吐剂的作用下呕出来,为了使药力发挥效率更好,还特意分作两次服用。其用药精细于此,令人羡叹。华佗虽然治住成虫作乱,但是对于内部的溃疡糜烂,却也一时无法可医,故而判断三年后病情加重,三年后没有华佗调理,陈登果然去世。结论:陈登死于人体寄生虫引发的疾病。罪魁祸首是棘颚口线虫。
阅读全文

羌部落于日前向我郡定购缅刀200把,我郡用新研制缅刀于八月二十七日交货(编号为JZ0009-0208)。由于羌部落长期以来和天水郡处于敌对状况,故而得到武器以后于八月二十八立即投入战斗,在战斗过程中被放射刀灼伤以致失去战斗力,放射刀120把被天水郡所得。本郡亦未曾想放射刀对人体危害如此之大,但对我郡工匠毫无影响,经紧急调查后发现乃系我郡人惯饮桃花溪水(内含碱性离子较多),故而有抗辐射之良效。中原地区水土呈弱酸性,此刀实不适合。故而本郡派专人去天水调查,发现30名装备缅刀之府兵中除8人当时轮值没有直接发放外其余22人均有不同程度发病,其中3人确系死亡,4人还没有脱离危险,其余15人受辐射较轻已慢慢好转,本郡对此深感欣慰。同时将进行进一步医学观察。另外天水郡捏造谣言欺骗民众,假借仙人之名妄图掩人耳目,拒不承认自己在科学上的落后和府兵的伤亡情况,本郡对此感到十分痛惜。观其对此事的报告,乃知天水郡科技落后之甚。我郡冶炼技术早已摆脱锻锤技术(百炼成钢),已经采用高炉出水。并以水利冲压机一次冲压成功(后世命名之为冷轧钢),所谓天水郡宣扬之百炼无毒云云谣言不攻自破。并充分证明其愚民本质。另外对于天水诋毁我郡勾结异教下毒的言论,本郡将保留追究权利。所谓“李道长”实为天水郡捏造谣言,妄图用某些科学家的成就来掩盖迷信的深重危害,我郡对此持批评态度。并呼吁天水民众及中原民众:擦亮你们被蒙蔽的眼睛!
阅读全文

这次来聊聊实际的军事行动,在行军作战中间要注意哪些战术上的要点呢?要知道在军事上的各种“势”中,地理上的优势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极为关键的,同时也是最牢固的、敌军不可轻易扭转的“势”,基本属于一种硬通货,更好比围棋上的实地。由此,行军、宿营时都要有一些注意的要点,随时保持地利的占据,才能有利于本方军事活动的进行。我们先来谈谈行军,行军是军事活动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一支部队的任务虽然是作战,但是往往绝大部分在战役中的时间都是用在行军上。行军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行军的途中是安全的,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会发生战斗,比如刘备驰援北海救援孔融的战役,在刘备军队推进到北海附近之前是不会发生战斗的(这里不考虑路上意外的情况,比如山贼,不过好像也没听说哪个山贼敢抢劫军队的),这种行军有一个明确的战场目的地,也可以大概计算出将会发生战斗的时间,这种情况对于行军者来说虽然不能说是有利,至少可以说是比较从容。第二种情况就是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深入敌境的情况下、追击敌人的情况下或者被追击的情况下,不能确定何时何地会接触敌军而发生战斗,这样的行军就要审时度势,根据随时掌握的情报来确定每一步行动,尤其是在山林险恶之处尤要注意可能会被伏击。对于一支正在行军的军队来说,没有什么比不知道危险正在来临更可怕的了。也就是说,要确定自己是否是以第一种状态行军,的确是一个马虎不得的事情。《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还详尽阐述了各种不同地形条件下行军的注意事项,如越山而行要沿谷地同时警戒高地、渡河后要尽快脱离河岸、若在沼泽则要迅速通过等等,都是被历代兵家用无数次战役证明过了的。关于行军速度,很多军事经验表明,在以第一种状态作连续的行军时,按每天行军十二个小时计算,在路面情况中等的情况下,非重装步兵部队一天平均推进四十到五十里是比较合适的,在适当延长行军时间和其他方面如士气、体力、路况比较有利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六十里,这基本是一个极限。一旦超过了六十里这个极限,即使是沿途得到充分舒适的舍营条件,部队的士气和战力也会渐渐下降,比起换取的几里推进进度来,这是很不值得的事情。关于骑兵部队,其推进速度当然非常快,但是骑兵由于其作战方式上的限制,很少作为单独兵团作战,大都是和步兵配合行动,骑兵机动力高的优势在单纯的行军中不能得到凸现,只有在追击、包抄等军事活动中,骑兵才能充分展现其机动力强的优势,曹军在荆州为了追刘备,派出精锐骑兵紧紧追赶,一日一夜追赶约三百里。在以第二种状态行军时,由于要做好相当的警戒,所以不但要有一支精干的侦察部队,其总的行军速度也要下降很多,前面提到的曹军追刘备的例子,就是因为刘备军已经不能组织起有效抵抗,所以不用担心强弩之末的因素,目的只是赶上刘备军。目前有记录的步兵推进速度记录是在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我志愿军第38军113师14小时推进145里,先敌五分钟占领三所里(当38军在70公里外时,美军距三所里只有20多公里),创造了轻步兵推进的世界纪录,到现在无人能破(这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沿途不断有交火记录)。至于纯骑兵部队的记录,我想蒙古人西征时的三昼夜一千公里应该是无人能及了。同时根据这个经验,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些三国演义中的部队构成情况。司马懿擒孟达一战,司马懿命令全军倍道而行,八日行了一千二百里地,由此可以计算出司马懿当时部队的正常速度每天应当是八十里以上,这就充分证明了司马懿的部队机械化程度相当高,可能是他利用马匹来装备了步兵。一天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行军,剩下的时间大都用在宿营上面了。宿营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舍营、野营、露营。舍营是指在房屋中休息,属于全封闭的;野营是指在有棚盖的地方休息,类似半封闭;露营指在完全没有遮风挡雨的物事的条件下休息。在这三种宿营方法中,无疑舍营是最舒适的,也是休息条件最好的,士兵恢复的疲劳和士气也是最多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安排士兵舍营。但是由于房子不能随身携带,沿途征用房屋又会对当地造成大的破坏,所以舍营一般只适用于驻扎营地的情况,大规模的行军中多是用方便拆卸的帐篷之类的代替,当然也有为了充分休息去征用民房进行舍营的情况。帐篷这个东西可以基本做到房屋的全封闭功能,可以遮风挡雨,但是不能御寒和防潮,运送帐篷的设备还要占用大量军马资源,即便这样,也没有比帐篷更好的东西了,如果士兵一直处于野营甚至露营的状态,由于气候的变化无常,其健康状况会慢慢下降,由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和军力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当然由此带来的警戒效果是相反的,舍营是最不警惕的,也是遭到袭击后恢复战斗秩序所需要时间最长的,所以在前线以及敏感地区,如果谈舍营,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山地宿营时,要占据周围的高地,警戒圈要相应推远一点,如果敌军已经占领高地,则决不可在敌人相对的低地扎营。如果是在河边扎营,则要尽量选择高地,以免在面对敌军占领高地的情况下还背对河岸,此劣上加劣,更不要在敌军的下游河边低洼处扎营,以防敌军控制水势涨落而发起攻击,于禁同学就是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在沼泽地扎营,则要选择水草茂盛之地背靠树林或山丘扎营。在平原宿营则要注意尽量选择平坦的地势,保证水源,最好要有一面高地依靠,面对低地,这样才能对各种情况从容不迫。无论是什么情况的宿营,其通则都有以下几点:一是地形便于集中,约定的集合地点应当在这个区域的几何中心;二是要将指挥部驻扎在尽量安全的地方,但要保证情报传输的快捷性。三是各种明哨暗哨位置要配合得当,警戒控制的范围要尽量广阔。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要点,关于宿营的问题,也就基本没有问题了。《行军篇》确实不好聊,孙武的思想和做法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看便知。限于精力,实在不好扒开分析了,只能简单聊聊行军和宿营两个基本方面,至于对峙、列阵和撤退的要领,以后有机会补上。
阅读全文

司马懿发动政变后不久就去世了,魏国的大权就落在了他的大儿子司马师的手上,司马师是一位相当有才干的政治家,其政治手腕不下于曹操,魏国在他执政的期间(嘉平三年八月到正元二年二月,计四年有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演义中第一次描写司马师的相貌是这样的:“前面又一军杀到;为首一员大将,纵马横刀而出。那人生得圆面大耳,方口厚唇,左目下生个黑瘤,瘤上生数十根黑毛,乃司马懿长子骠骑将军司马师也”(第一百七回)。而在一百十回中介绍司马师的死因却是这样的:“却说司马师左眼肉瘤,不时痛痒,乃命医官割之,以药封闭,连日在府养病”“师大惊,心如火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又恐有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昭急欲问时,师大叫一声,眼睛迸出而死。”从对司马师相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实在不是个英俊的人物,尤其是左目下的带毛黑瘤,更是大大的污点。从瘤上能生数十根黑毛的情况看,这个瘤并不小,不但面积大,而且皮下的部分很深,直接长在了眼眶下方的肌腱上。司马师左眼肉瘤,不时痛痒。在医学上,瘤和痣的脱毛、发炎、痛痒、扩散、溃烂等症状,一般就是癌变的先兆,尤其是中年人发病最为普遍,现代医学一般是利用激光灼除,效果非常好。但是在医学相对落后的古代,只能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由于司马师身处高位,医疗条件在当时可以说最好,早发现、早治疗,加上名医应该有一定的切除手术经验,从文中的描写来看,手术的效果还是很成功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司马师会眼珠迸出而死呢?从解剖学上来看,人眼所谓的眼眶,由一圈肌腱包裹,正是这一圈有弹性的肌腱,才能卡住我们的眼球,保护之不会掉出来。而司马师切除瘤的部位,正在这层肌腱上,由于司马师的瘤又大又深(数十黑毛),切除手术的时候就不得不割断肌腱,从而将痣细胞彻底切除。但是切除以后的处理上,书中是说“以药封闭”。这可是大大的不妥,正常情况下应该以线缝合,在肌腱没有完全长好之前借外力的作用来保护眼球,这是正道,也是正常外科手术的必经程序。但是可能是当时没有曲形缝合针的原因,在眼球附近不便于用直针,也许更是为了术后外观自然无疤,司马师选择了用药封闭的疗法。在府中静养的时日他也是小心保养,但是淮南的叛乱使得他不得不率众出征。由于文鸯的劫营,使得司马师“大惊”,人在惊吓后的第一下意识的反应应该是眼眶肌腱后拉扩张,眼睛瞪大,但是司马师这种状况正是一种悲剧,眼球就掉了出来……
阅读全文

条件:4项数值综合300以上且无任何一项低于50(庞统很可惜)卢植 67 81 87 88 耕作 反计 步兵 骑兵 搅乱5 枪阵3 火箭2 齐射3 烈火3(出场年纪太大,无厉害特技战法,反计和枪阵3还比较可观)张角 51 81 80 99 耕作 天文 医术 辩才 混乱 步兵 突击1 乱击2 奇袭3 烈火3 妖术6 攻城3(魅力最高者,出场年纪偏大45岁,不过智力81(+10+神算),会天文,更可怕的是会医术!还有妖术6!!)程普 86 76 75 86 警备 挑拨 步兵 弩兵 水军 突击4 乱击2 火箭3 齐射3 激流3(数值相当平均,是个全才,可惜丛林山地作战只能用弩兵)陈宫 64 89 85 72 筑城 警备 反计 造谣 弩兵 搅乱4 奇袭3 火箭4 箭岚1 烈火3 攻城2(智力和政治到不错但都未臻一流,个人意见智力应为92左右,只是数值勉强达到300以上,没什么好特技战法)曹操 68 91 94 96 智囊 智略 耕作 商才 发明 辩才 反计 混乱 步兵 弩兵 侦察 乱击2 搅乱6 奇袭5 枪阵3 烈火2 落石1 攻城2(很强的人,不说了)孙坚 90 71 62 92 耕作 威风 挑拨 步兵 弩兵 水军 突击4 枪阵2 火箭3 齐射1 箭岚2 激流2 攻城2(武力魅力相当好,特技战法一般)刘备 70 71 78 98 人德 耕作 辩才 挑拨 突击2 搅乱3 奇袭1 烈火2(魅力极好,战法特技方面被严重低估)张辽 91 83 74 86 筑城 警备 威风 辩才 反计 步兵 骑兵 突击4 乱击5 搅乱2 奇袭4 枪阵3 烈火2 攻城3(感觉政治力被高估,乱击5枪阵3还不错)关羽 97 80 69 93 商才 警备 威风 反计 挑拨 步兵 弩兵 突击4 乱击5 搅乱3 枪阵6 火箭2 激流3 攻城4(枪阵6很强)赵云 96 78 75 88 猛将 警备 威风 骑兵 弩兵 侦察 突击5 搅乱3 车悬3 火箭3 齐射5 攻城2(不说了)张任 87 76 60 79 筑城 威风 反计 步兵 弩兵 侦察 突击4 搅乱3 齐射3 落石2 攻城2(政治力拖后腿,各兵种地形战法很平均,锻炼以后可堪大用)李严 86 75 80 74 耕作 筑城 造谣 步兵 突击3 乱击4 搅乱3 落石3 攻城3(乱击4不错,数值综合也很高,是个独当一面的人物)鲁肃 64 90 93 89 耕作 商才 辩才 反计 混乱 步兵 乱击3 搅乱4 枪阵3 齐射2 烈火2 攻城3(武力的设定让人惊喜,可惜不会激流和水军,这像一个都督吗?)孙策 91 78 70 94 威风 反计 挑拨 步兵 骑兵 水军 突击5 乱击2 枪阵2 激流2 烈火2 攻城3(感觉智力应该80以上,吴国势力少有会骑兵的,而且他的发展空间很大,上来就和周瑜是把子,可以轻松学到第三排的三个特技,很强。选流浪剧本还有玉玺……)周瑜 69 97 89 92 耕作 威风 反计 挑拨 混乱 造谣 弩兵 水军 侦察 神算 突击2 搅乱5 奇袭4 火箭6 齐射4 箭岚5 激流6 烈火5(火箭6和激流6很恐怖,数值也接近完美)徐盛 81 82 64 79 筑城 反计 造谣 骑兵 弩兵 水军 突击4 奇袭5 乱射4 箭岚3 激流3 烈火3(武力和智力很高,会的战法都很精,成功率也很高)司马懿 68 97 91 87 发明 天文 反计 混乱 造谣 步兵 弩兵 侦察 神算 乱击4 搅乱5 奇袭3 枪阵5 火箭3 烈火5 落石4 攻城4(会天文神算,会的战法都是大师级的)徐庶 68 96 87 85 耕作 辩才 反计 混乱 步兵 骑兵 弩兵 搅乱4 奇袭5 枪阵4 火箭3 齐射3 烈火4 攻城3(战法和司马懿类似,会军师里很珍贵的骑兵特技)诸葛亮 50100 98 91 智囊 耕作 发明 天文 辩才 反计 混乱 造谣 步兵 弩兵 水军 侦察 鬼谋 神算 搅乱6 奇袭5 枪阵3 火箭5 齐射3 激流5 烈火6 落石5 妖术4 攻城4(武力刚刚及格,可是其他三项太完美了,特技战法天下第一,没什么可说的)邓芝 58 73 84 87 警备 辩才 侦察 奇袭3 火箭1 齐射2(各方面都勉强达到水准线,基本是鸡肋)孙权 67 83 86 93 人德 耕作 筑城 挑拨 混乱 水军 侦察 搅乱3 火箭3 齐射1 箭岚1 激流2 攻城1(在君主中不算强的,特技战法差强人意)陆逊 67 96 90 91 耕作 筑城 反计 混乱 步兵 弩兵 水军 侦察 神算 突击3 搅乱4 奇袭5 枪阵3 箭岚4 激流5 烈火6 攻城3(感觉比诸葛亮好用,当然特技战法不如诸葛那么眩目,实用性还是相差无几的,考虑要其比诸葛武力高18点,所以推崇之)郭淮 78 83 76 75 筑城 造谣 步兵 侦察 突击1 乱击4 奇袭3 火箭2 落石4 攻城3(乱击4落石4不错,数值平均度很好,没有明显弱项)邓艾 88 92 82 77 耕作 反计 造谣 步兵 骑兵 侦察 突击3 奇袭5 枪阵2 火箭2 齐射1 落石3 攻城5(很强的人,感觉少了威风特技,弩兵战法稍弱)郝昭 78 85 69 76 筑城 发明 混乱 步兵 弩兵 侦察 乱击6 火箭3 齐射3 落石4 攻城4(乱击6让人眼睛一亮,是一个牵制敌方兵力的好人选,感觉少了威风,不然面对诸葛的搅乱6,焉能坚守三月?)姜维 89 92 76 82 筑城 反计 混乱 步兵 骑兵 弩兵 突击4 乱击3 奇袭5 枪阵2 齐射3 烈火3 落石4(他是全能的代表,不说了)司马师 71 88 83 80 商才 发明 混乱 造谣 弩兵 搅乱4 枪阵2 烈火3 落石3 攻城3(司马家的人都是很好用的,会枪阵居然不会步兵?)陈泰 79 84 75 78 反计 造谣 步兵 弩兵 侦察 突击3 奇袭4 火箭1 齐射2 落石2 攻城3(和郭淮差不多)司马昭 70 90 82 76 商才 反计 造谣 步兵 侦察 奇袭4 枪阵1 齐射3 烈火3 落石4 攻城2(在君主中数值平平)羊祜 67 89 86 88 筑城 警备 反计 弩兵 水军 侦察 乱击4 搅乱2 枪阵2 齐射3 箭岚2 烈火3 攻城3(在后期剧本中是个极好选择,会水军如虎添翼,感觉少了步兵弩兵特技)杜预 71 83 82 81 智囊 筑城 混乱 步兵 水军 侦察 突击4 乱击3 搅乱5 火箭3 箭岚1 攻城3(在后期剧本中数值令人满意,战法也很强)锺会 64 91 79 67 发明 反计 挑拨 造谣 步兵 弩兵 乱击4 奇袭3 火箭2 乱射3 烈火2 落石3 攻城4(魅力拖了后腿,勉强达到301,战法除了乱击4乱射3外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陆抗 70 88 85 87 筑城 警备 反计 步兵 水军 侦察 突击3 奇袭2 枪阵3 箭岚3 激流4 烈火3 攻城2(同样是后期的好选择,步兵弩兵终极战法很强,会水军在后期剧本中很珍贵,同时感觉少了弩兵特技)司马炎 74 80 78 70 商才 威风 反计 挑拨 乱击3 搅乱3 乱射2 烈火4 攻城1(司马家的遗传基因很好)另附司马家其他人的资料:(司马家人才济济!)司马朗 43 64 82 80 智略 耕作 商才 搅乱3 落石2司马孚 62 75 79 84 筑城 辩才 造谣 搅乱3 烈火2 落石3 攻城3司马望 66 79 67 59 商才 反计 步兵 搅乱2 枪阵3 火箭1 落石2司马攸 66 75 72 80 人德 发明 辩才 混乱 乱击3 齐射2 烈火3 落石2
阅读全文

特技:猛将。共11人会。武力上限增加10。武力达到上限并学会警备后访问放牧都市的岗亭有可能领悟。得到吕布的方天画戟( 8),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蛇矛也可领悟。只是这帮人都不好惹……智囊。共10人会。智力上限增加10。智力达到上限并学会发明后访问技术都市的工房有可能领悟。智略。共10人会。政治上限增加10。政治达到上限并学会商才后访问商业都市的市场有可能领悟。人德。共12人会。魅力上限增加10。魅力达到上限并学会耕作后访问农耕都市的农村有可能领悟。得到玉玺或者被皇帝加封九锡也可领悟。威风。共30人会。战场上敌军包围攻击无效,并可使用“大喝”使敌军恐慌。单挑中可使用“威慑”指令。访问兵营有可能领悟。或者买琴、香囊、金耳坠送老婆,老婆送你七星宝刀,也可领悟。或者许劭或管辂会教你。全能。只有刘禅会(有没有搞错!)四项上限全部为100。学会猛将、智囊、智略、人德、威风后并持有5000金以上,左慈会跑到你家来教你。如果你的名声很好,他只收2000,如果你是个大坏蛋,那么会被宰得惨不忍睹的……耕作。共96人会。执行开垦命令时有追加效果。多访问农村就可能领悟。蔡琰有可能会教你。商才。共66人会。执行商业命令时有追加效果。买军粮、宝物是可打七折。多访问市场就可能领悟。蔡琰可以教你,但是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买一个算盘,不贵啊。筑城。共85人会。执行修补命令时有追加效果。在攻城战中对城墙的攻击或防御有附加作用。实行“破坏”计略有追加效果。多访问城门就可能领悟,蔡琰也可教你。或者省点钱去买一本《墨子》吧。警备。共100人会。执行治安命令时有追加效果。进军时更容易识破陷阱。多访问岗亭就可能领悟,蔡琰也可教你。发明。共48人会。执行技术命令时有追加效果。多访问工房就可能领悟,蔡琰也可教你。神眼。没人会。可以无条件获得所有都市、武将情报。只有学会耕作、商才、筑城、警备、发明后并持有5000金以上,左慈会教你。或者他会把《遁甲天书》卖给你(下文详细介绍)。辩才。共84人会。外交、登用、内通,交涉时有利。锻炼政治时如恰好碰到同城的义兄弟来访(约5%),和他一起锻炼有可能领悟(25%)。另外司马徽或祢衡有可能会教你。反计。共73人会。战争时对方武将对你用计略有可能反加到他自己身上(慕容绝学?)和义兄弟锻炼智力可以领悟或司马徽教你。挑拨。共131人会。“扇动”计略成功率上升。战争时可以使用“挑拨”。和义兄弟锻炼武力可以领悟或司马徽、祢衡教你。混乱。共58人会。战争时可以使用“混乱”使敌军暂时失去进攻能力。和义兄弟锻炼魅力可以领悟或司马徽、祢衡教你。造谣。共66人会。评定时“离间”使用成功率高。司马徽、于吉可以教你。鬼谋。只有卧龙凤雏两人会。“离间”“破坏”“扇动”“埋伏”成功率上升。军议时可以选择“妙计”战术(战争时计谋使用成功率大大上升)。只有学会辩才、反计、挑拨、混乱、造谣后并持有5000金以上,左慈会教你。当然可以把诸葛亮宰了,抢了他的《兵书24篇》也行,如果不好惹,那么等他挂了,去宰诸葛瞻好了。步兵。共107人会。统率步兵系部队时比较有利,在军议时可以选择“坚阵”战术。在青州、兖州训练突击、乱击、搅乱、奇袭、枪阵战法时有可能领悟。或者取得曹操的《孟德新书》也可领悟。骑兵。共79人会。统率骑兵系部队时比较有利。在军议时可以选择“疾风”战术。在幽州、凉州训练突击、乱击、搅乱、奇袭、车悬战法时有可能领悟。弩兵。共84人会。统率弩兵系部队时比较有利。在军议时可以选择“远射”战术。在荆北、冀州训练火箭、齐射、乱射、箭岚战法时有可能领悟。水军。共68人会。部队出入水场合比较有利。“水军”+“神算”=“龙船”战术。在荆南、扬州训练激流战法时有可能领悟。或者买本《孙子兵法》吧,什么?没钱?那么把孙坚满门抄斩吧,肯定会找到一本的。侦察。共90人会。谍报时可以得到周围都市情报;战争时视野更宽广;陷阱回避率上升;军议时可以使用“索敌”战术。司马徽、于吉会教你。另外张松的《西蜀地形图》、吕凯的《平蛮指掌图》也有这个功能。神算。共6人会(居然庞统不会?!)。战争时可以使用“幻术”“连环”策略,军议时可以使用“教唆”战术。只有学会步兵、骑兵、弩兵、水军、侦察后并持有5000金以上,左慈会教你。或者把张角宰了,抢下《太平要术》就一切ok了。天文。共11人会。战争时可以使用“天变”“风变”,另外“天变”+“鬼谋”=“落雷”——一个比原子弹差不了多少的策略。于吉、管辂会教你。医术。只有张角会。战争时可以使部队伤兵恢复,使自己在受伤的情况下恢复神速。也可以治疗别的受伤武将(亲密度“信赖”)以上。华佗、于吉可以教你。
阅读全文

在于双方对力量使用的技巧,巧处可以四两拨千斤,单挑中双方速度一般不会有太大差距,总不至于一方砍了三四下对方才一下。一般来说双方兵器对碰的时候是最耗力气的,力量运用不当就会虎口崩裂,从而使战斗力下降。吕布之所以武功卓绝,除了力量上有过人之处外(当然纯力量他也不是第一),更重要的是在运动战中将力量在极快的速度中运用到最大限度。我们看武侠小说,凡是练什么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横练的人,武功又能高到哪里去呢,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内家高手,善于运气使力。兀突骨蛮力过人,人皆服之,但是丈二的身材会影响速度,另外他没有什么武术技巧,对力量的把握肯定不如吕布。猜测一下:兀突骨VS吕布 10回合之内吕布胜 死因:虎口开裂,力量锐减。          兀突骨VS赵云 10回合之内赵云胜 死因:速度太慢,而赵云的准确性是三国中最好的,对赵云时把自己胸口露出来就必死。考虑到赵云不能用枪只能用青釭剑,影响其武力,故而10回合,否则3回合。          兀突骨VS关羽 50回合之内关羽占上风 原因:关羽也是纯猛力型的,兀突骨绝对力量胜过关羽,但关羽的武术底子可使其占优。
阅读全文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请自觉不要翻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1.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刘备——安喜县令 B.曹操——顿丘令 C.庞统——耒阳县令 D.陈宫——中牟县令2.赞誉诸葛亮是“皓月之明”的是A.程昱     B.崔州平      C.徐庶     D.黄承彦3.下列单挑搭配错误的是A.张飞——吕翔    B.赵云——陈孙   C.许禇——李别   D.徐晃——李乐4.下列哪位同学没有“斩使”行为A.诸葛瞻   B.刘封   C.周瑜   D.郝昭5.下列推荐链表中哪个是正确的?A.荀彧-刘晔-程昱-郭嘉         B.荀彧-程昱-刘晔-郭嘉C.荀彧-程昱-郭嘉-刘晔         D.荀彧-郭嘉-程昱-刘晔6.“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谁的遗言?A.孙策     B.吴国太    C.吴太夫人    D.孙坚7.管宁、华歆、邴原相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请问华歆是A.龙头     B.龙身    C.龙腹    D.龙尾8.闭月羞花的甄氏最后结局如何?A.冷宫   B.赐死   C.自杀   D.病死9.“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名书竹帛,始为显矣”这句话是谁说的?A.周瑜    B.庞统   C.郭嘉    D.鲁肃10.“父子齐芳烈,忠贞著一门,捐生图国难,誓死答君恩。”这两句诗是叹谁的?A.诸葛瞻    B.诸葛恪    C.关羽    D.马腾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人物中,祢衡只看得起谁?A.郑玄    B.杨修   C.蔡邕    D.孔融2.下列人物中谁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A.马腾    B.张杨   C.刘表    D.张超3.下列同学谁担任过左将军?A.刘备    B.关羽   C.张郃    D.徐晃4.华佗给谁看过病?A.关羽    B.曹操    C.周泰    D.陈登5.下列人物关系为父子的是A.徐晃 徐质    B.司马昭 司马炎    C.陆逊 陆抗    D.张济 张绣6.下列哪些同学被书中记载梦到过动物A.曹操      B.马超     C.关羽     D.甘宁7.下列河流中有毒的是A.桃花溪    B.泸水     C.万安溪   D.西洱河8.下列城市属于刘备讨伐的荆南四郡的是A.武陵      B.南郡     C.桂阳     D.长沙9.谁曾经和徐晃交手过?A.赵云      B.关羽     C.文丑     D.颜良10.哪些城市曾作为汉帝国首都?A.洛阳      B.许昌     C.长安     D.邺郡三、填空题(每空2分)1.请写出诸葛亮南征之时朵思大王的防御体系中四口毒泉的名称(只要写出两个)______;______2.请写出两个在战争中遭遇人为水灾的城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3.请填空:曹操-_______-曹睿-_______-曹髦-曹奂4.请写出两个赵云在长坂坡战斗中杀死的曹军将领名称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比刘备低一个辈份的两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主观题(任选一题作答,30分)注意事项:文体不限,但谢绝诗歌。谢绝讨论当代政治。字数1000字以上。1.“至天晚,投一村庄安歇。庄主出迎,须发皆白,问曰:“将军姓甚名谁?”关公施礼曰:“吾乃刘玄德之弟关某也。”老人曰:“莫非斩颜良、文丑的关公否?”公曰:“便是。”老人大喜,便请入庄。关公曰:“车上还有二位夫人。”老人便唤妻女出迎。二夫人至草堂上,关公叉手立于二夫人之侧。老人请公坐,公曰:“尊嫂在上,安敢就坐!”老人乃令妻女请二夫人入内室款待,自于草堂款待关公。”根据以上内容自选立意。文章要求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2.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根据以上内容作文,要求与农民起义战争有联系,可以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文章要求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3.须臾,李恢昂然而入。马超端坐帐中不动,叱李恢曰:“汝来为何?”恢曰:“特来作说客。”超曰:“吾匣中宝剑新磨。汝试言之,其言不通,便请试剑!”恢笑曰:“将军之祸不远矣!但恐新磨之剑,不能试吾之头,将欲自试也!”超曰:“吾有何祸?”恢曰:“吾闻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天下之常理也。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超顿首谢曰:“公言极善,但超无路可行。”恢曰:“公既听吾言,帐下何故伏刀斧手?”超大惭,尽叱退。恢曰:“刘皇叔礼贤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刘璋而归之。公之尊人,昔年曾与皇叔约共讨贼,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图上报父仇,下立功名乎?”马超大喜根据以上内容自选立意。文章要求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4.在魏国张乐于张徐五名将中任选一人或几人作文,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均可,自选立意。-------------------------------答案请按照置顶说明发送,交卷时请注明ID
阅读全文

首先引用罗本第四十八回最后部分:操军马入城(徐州),安民已了,唤众谋士商议取下邳。荀彧曰:“云长并刘备老小死据此城,务要速取。如若迟慢,恐被袁绍所窃耳。”操曰:“当用何计,可取下邳?”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关公必擒矣。”操曰:“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帐下一人出曰:“我与关公有一面旧交,某亲往下邳说之使降,若何?”众视之,乃张辽也。程昱曰:“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看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门,则用文远说之,关公自然归于丞相也。”这一段幸好没有被柳公忽略,可惜柳公故意剖析地太浅,只展示其表象而故意掩盖其内里,窃以为不取也。以下引用柳公的观点“从上文可知道,关羽非可以言词说也,要使关羽投降,要先使此人进退无路。或擒或说,其实就是想要擒了再说。不然说什么非可以言词说也呢。更何况下面的这一段文字证实了确实是以擒拿关羽为目标而实施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很明显柳公的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之间的衔接非常牵强。柳公的第一句话是文中程昱观点,而且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前面众谋士集体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的。以下简要分析一下:首先是荀彧阐述取下邳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这句话没有什么争议,略过。第二句话是曹操再问荀彧,于是荀彧定下了诱关羽出而破城的计策。这也是意料之中,并不难的事情。关键是曹操提出了一个要关羽投降的附加要求,这个要求显然比较难。于是谋士们针对这个方案纷纷献计献策。郭嘉首先分析关羽在什么情况下会降,什么情况下会不降,郭嘉的分析非常重要,我们先要在这一句上深入分析一下:首先郭嘉指出关羽“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这是显然的。但这个“不肯降”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就是没有给关羽压力的基础上,比如不攻打下邳而直接去说降,关羽手上有兵有将,而又那么骄傲,好不容易有一次自己带兵的机会难道不想好好玩一把?凭啥怕你曹操?所以说直接说降关羽是绝对不可能的。然后这句“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表面上看是郭嘉分析错了关羽的性格,因为关羽一向没有斩来使的习惯,包括后来麦城的时候照样送诸葛瑾回去了,实际上真是郭嘉判断错误吗?不是的。郭嘉说这一句明显的错话是为了使曹操彻底打消直接说降的意图而采纳他的最后一句“先以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的真实意图。谋士出谋划策的时候,为了客气和低调往往会采取一种隐讳的说法,最典型的就是庞统提出的上中下三计,上计明显激进,下计明显猥琐,实际上庞统想好的是中计,但是故意拿出两个次品来放在一起给刘备面子让他来选择,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为人臣之道,斯大林独裁时代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便深喑此道,每逢献计献策的时候总是结结巴巴地说些错误论点,让斯大林狠狠批驳,又含含糊糊地将正确观点口齿不清地表述出来,待得斯大林批驳地心情大畅之后,其正确的观点也无形中对斯大林灌输了不少,于是斯大林就会无形中采纳了他的正确判断从而作出正确决策。郭嘉虽然没有这么隐讳,但是也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同时出于对曹操的尊重,这样并排提出来更有利于曹操采纳其后一步观点从而定计。然后张辽站出来了,确定了说降的人选。最后程昱的话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句,有必要好好分析一下。首先一句“吾看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这句话深切反映了由关羽的性格特征推导出来的“傲上”之风:越是居高临下压迫关羽,关羽就越不可能屈服。柳公得出的妄图抓住关羽再诱降的概念根本就不能成立,别的不说,至少从第四十九回中关羽面对张辽的那句“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汝即速去,吾当下山迎战!”也可以得出这一点。以关羽的义气深重和死要面子的性格,怎肯屈膝于人?甚至连活捉都很困难,我很有理由相信关羽会在重围中自刎。曹操为了说降关羽,必须得给足他面子,不让他觉得自己是低人一等受人恩惠。后来劝降的时候,张辽先谈义气,再剖析形势,最后谈三罪三便,给足了关羽台阶,关羽自然也是心领神会,提出了一个象征性的“三事”,也相当于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达成最后那么一个“降汉不降曹”的协定,化“无条件投降”为“有条件投降”,明眼人都知道是借坡下驴罢了。由此擒拿关羽使其投降的方略渐渐露出水面:首先安排城内奸细以便举事,后而诱关羽出战,然后围之但不败之,保持关羽的尊严,最后以城内二嫂掣肘关羽,并在其不感觉到屈辱的情况下签订卖身契。其中保持关羽的尊严是此计能否成功的核心。如果关羽感觉到自己彻底败了,那么毫无疑问关羽会一死相谢,曹操为了使关羽保持尊严,费了多少苦心周折?不能击溃,不能活捉,还不能让关羽伤亡过大到其觉得屈辱战败的地步。于是夏侯诱敌,弓弩堵截,围师必阙,能限制关羽跑路方向的手段统统都用上了。目的只是让关羽到达指定地点被围困。要擒拿关羽,其实并不需要那么难,柳公提出“关羽被围困在土山,曹操拿他没有办法了,才让张辽来说降”的说法,简直让死人也笑活过来。难道被围困了反而就没办法?断水断粮不会吗?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不会吗?饿上三五天再往上涌不会吗?想捉人太简单了,关键是不能让关羽感到屈辱,要给他留下武将的面子觉得自己还未被战败从而可以签订条约,这才难!事实上曹操精心策划的计划非常成功,达到了程昱所说的“使此人进退无门,则用文远说之,关公自然归于丞相也”的方略。最后小结一下我的观点:如果要让关羽投降,就不能不给他留面子;如果关羽感到战败的耻辱(更不用说被擒了),其必然一死。
阅读全文

第二节 马力良将配宝马,一匹能征善战的马对于武将来说是再有利不过的了,战马的好坏细分起来可以有速度、耐力、战场经验三大方面的内容。这里主要讨论战马的速度和耐力对武将武力的影响。由于我们着重讨论的是超一流武将,故而他们的马就算没有赤兔那么出类拔萃,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总是会比一般战马要优秀很多,所以这里只把名将的马匹定位在普通档次,有名字的马匹稍微高一点。刘备遭到曹操袭击徐州的时候匹马逃命,书中明确写到了“日行三百里”,从江苏徐州到山东青州,直线距离大概是三百多公里,所以刘备不可能一天之内到达,所以这个“日行三百里”我们可以认为就是三国时期马力的基本标尺。由于刘备作为君主,骑的马自然不会差,至少也是和猛将一个级别的,但是与赤兔的“日行千里”比起来,还是要差的很远,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名马在体力和速度上要比普通马强。名马不但追击速度快,而且速度快也能提高攻击的能量(动能),赤兔马大家都知道是名马速度之冠,在吕布、关羽胯下多次上演马快杀敌的好戏,配上关羽的重兵器,在单挑中每一招挥出去的能量比起普通状态来相差何止几倍?难怪颜良会被持有赤兔和青龙偃月刀的关羽秒杀。马的速度相当于增加了武将的武力,具体到单项上是力量和速度。但是如果是在近距离搏斗中,没有了加速度的空间,名马的优势只能体现在战斗耐力上。马的耐力是有限的,演义中多次提到在恶战中要换马或者歇马,马张许典四人三场恶战中都有提及,纵然张飞这样性如烈火的猛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歇马片时,方能和马超继续厮杀。由几场关键的战役中的歇马记录看,马力一般是能承受高强度的单挑(超一流之间单挑)百合左右,之后就会出现明显下降。而人的体力却能持续一整天左右,故而在单挑的时候,必要情况下要考虑马匹的耐力因素。如果在超过某一个特定时段还没有换马机会的话,可以认为战力会有下降,表现为对武力这个因素的损失,具体到单项上是力量和速度。我们可以由此推定,在虎牢关前,如果刘备不及时上前加入战团合击吕布,吕布在关张夹攻之下只要再能坚持十回合左右,张飞的马力就要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如此吕布就能凭借赤兔马的体力优势逐渐挽回面对关张合击的劣势甚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本来马匹的战场经验也是重要内容,但是在演义中没有能体现的战例,所以略过不提。不过有过一些说法是在单挑的时候,有经验的马可能会踹对方的马,会使己方占到便宜。这个因素是确实存在的。
阅读全文

说起携民渡江,自然是表现刘备仁义的一个经典事例,曹操在当阳击溃刘备的部队,也有人视之为曹操残杀平民的暴行之一。但是刘备的仁义并不是其携民渡江的根本原因,携民渡江只是其限于“仁义”之名的形势所迫。大量平民死亡也不是曹操暴戾的结果,而是战场实在不是一个平民该出现的地方。刘备做为一路军阀,能够在建安初年那样纷繁复杂的征战兼并中生存下来,确有其过人之处,论才能其不如曹操,论地盘其不如袁绍,刘备靠的就是人心。刘备的声望经过起兵以来多年的悉心培养,已经能和孙策那样做到一呼百应的地步了,甚至连地方的叛乱也要打着拥护刘备的名义以争取民众支持,比如建安初年的东海昌霸叛乱:“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这个里面就大有讲究,刘备是否策划了这次叛乱不得而知,但是从这个结果来看,至少双方都是赢家。东海地区大约是现在的连云港和山东南部一带,并不是深受战乱的地区,也没有到民不聊生的地步,如果昌霸(昌豨)不打着刘备的旗号,充其量也就是一土匪头子,无论如何不能扯起几万人的队伍;而刘备从这次反叛中也可以得到一定利益,毕竟做广告是要付费的。携民渡江的起因在于曹操南征。刘表死后,曹操很快占领了新野、樊城,并迫使在襄阳的刘琮投降,一路上可谓是兵不血刃。刘备从樊城的出逃路线是往南,目的地是江陵,史书上写得很明确了。到当阳被曹操赶上的时候,记载的是“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这里的“众”当然是指百姓,不可能是兵员,否则刘备还跑什么啊?我们得分析一下:这些百姓是哪里来的呢?按照刘备的一贯逃跑方式,从来没有哪次带了百姓一起跑的,刘备可以不顾妻儿不顾部将地逃命,最狼狈的一次当属投奔袁绍那次,在青州城待了一个多月才慢慢招回来一些散兵。所以这里的南逃江陵,其本意并不是要带着百姓一起跑,诚然人口是三国最重要的资源,能提供税金、兵源、粮草,但是江陵本来就有很多人口,实在没有必要特意带着百姓来拖累自己行军,况且和刘备的一贯做法也不符合。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这十余万群众是在刘备从樊城逃往江陵的路上主动聚到刘备身边的。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家情况和信仰当然不一样,所以决不会出现小说中描写那样全城一起跑光的情况,从史料上也未见新野或者樊城变成空城的记载。但是从“日行十余里”可以看出这十万余人中有很多是老弱病残,否则行军速度不会慢到如此地步,由此可以推断这些难民中应该是以贫民为主,拥有马车之类的“机械化”装备很少。刘备做为枭雄之一,其人格魅力无法否认,当其逃难之时,四方豪杰民众都来投奔。见到这么多百姓来投奔,要是平时,刘备自然很高兴,大包大揽全部纳下,但是这种情况下必然是心里暗暗叫苦。但是限于“仁义”之名,无奈硬着头皮收留。可见有的时候自己立了牌坊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树了仁义的名声就得仁义到底。如果刘备只是带着军队逃难,那当然不算是不仁义,但是百姓来投奔了,怎么办?带上那是大仁大义,不带的话可就是有伪仁义的嫌疑了。这种危急时刻,有人劝说刘备逃命为上,但是刘备不愧是枭雄,毅然做出了带上难民的决定。刘备此举是赌曹操会在襄阳歇脚安定荆州内务,等那边繁文缛节一大堆的受降工作完成,刘备自然早就带着难民到了江陵。结果曹操并不是等闲之辈,立刻从襄阳选轻骑追击刘备,不惜冒险把受降工作放在进入江陵以后进行,结果曹操做得很漂亮,打散了刘备的人马,迫使刘备逃到了夏口。百姓跟随刘备逃难,一方面是刘备的仁义昭著,另一方面也是和当地对曹操的妖魔化宣传有关。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愚民宣传政策总是把自己描绘成救世主,把对方描绘成恶魔。说什么曹操杀过来啦,全城鸡犬不留云云。这些宣传对于刘备在当地的民心统治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造成百姓跟随其逃难造成自身的军队被打散,应该是刘备始料未及的恶果。另外百姓和刘备的军队夹杂在一起,难免就成了曹军的追杀对象,但是要把这个屠杀平民的罪名安在曹操头上,实在是有点冤枉了。百姓们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出现在了最不该出现的地点上,战斗一开,玉石俱焚,谁还管对方是军是民?惨剧的发生,不是刘备的错,因为他想保存实力,也不是曹操的错,因为兵刃无眼,当然更不是百姓的错,因为人人都希望安生乐业。只能说乱世就是这样,不靠实力活着,就得靠运气活着。
阅读全文

大家好,南帝孟获又抄起了武评的老本行。坛中武评的历史已经有好几年了,以前的草莽英雄渐渐成为一派领袖,各自推出了自己的评定体系,彼此争来争去,虽然难分高下,也渐渐达成了很多共识,为后来的武评后学们提供了不少方便,功莫大焉。论坛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条武评公理就是武将档次的划分,所谓的超一流档一般认为有11人入选,由实力从强到弱大致排一下应该是吕布(也有把他单独划一个超超档次的,但是没有本质区别)、张飞、马超、赵云(此三人争夺老二位置应该是论坛的共识,也有拥关派力挺关羽的,另外还有颜良等其他说法的,但不占主流)、颜良、关羽(关羽和颜良的排位问题是论坛中拥关派和倒关派的重要标志)、典韦、许禇、黄忠、文丑、庞德。今天孟获在读书时从一些字里行间得到一些新的启示,觉得对文丑的武力定位有必要重新拿出来剖析一下,争取用客观的眼光得到一点新的东西,以下讨论的标准皆为毛本,讨论中有用到对数理论的地方请参看我的个人文集中关于对数理论的介绍,高中文化程度的人都很容易理解。先来说说文丑的传统武力定位,文丑在论坛诸公的超一流排名中一般是在九、十,甚至恭陪末座的地步。他本是与颜良齐名的河北名将,有胜华雄之实力,何以在超一流排行中与颜良差半个档次?论坛诸英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排名问题,同为河北名将,颜良习惯上称号排名在前。二、与关羽战不三合即心怯败走。三、只与刚出道的,武力未成熟的赵云(一般认为是强一流或者弱超一流水准)打成平手,并且没有表明有占上风的迹象。在今天孟获得到的启示中,这些都似乎不是无懈可击的,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商榷。首先来说说排名问题,所谓名将,不止勇冠三军而已,更重要的是带兵能力和指挥才能,也就是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统率力,倘若仅论武力而言,许禇、典韦也从未在曹营中称为第一名将,关羽虽然是蜀军第一名将但是其武艺一般认为是不如张飞、马超的。所以仅仅从“名将”而非“勇将”的排名中认为文丑在颜良之下,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第二个是在与关羽对阵时的表现问题,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其中的“心怯”二字描写被本坛武评家视为是衡量其武艺水准的一个重要依据。似乎作为一员勇将来说,“心怯”的出现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纵观演义中其他的地方,所谓主动放弃单挑的一方未必就不是心怯,吕布面对醉酒的张飞,“亦不敢相逼”,这也是一种心怯,“料敌不过”,也是一种心怯。所谓只凭“心怯”二字就给文丑一个懦弱的印象是不公正的。反之同颜良相比,颜良的死是因为太骄横而被偷袭,这种“骄横”和“心怯”相比,未必就是一种更好的心态,骄横固然增加了勇气,但是丧失了警惕,只能说是气势上表现得更勇猛而已,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心怯”是聪明的表现。但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文丑在关羽面前三合“心怯”,则应当抵挡不住十五合。第三是磐河之战的问题,在那一战中,赵云出场之前,文丑的表现相当出色。先是“战不十合”击败公孙瓒,后又独自与四员健将拼斗,轻松杀一人,吓跑三人,将公孙瓒逐得“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直到赵云出场才与之大战五六十合。首先是“战不十合”击败公孙瓒,吕布(骑赤兔马)也仅仅比他做的好一点点“战不数合”,还没有做到“战不三合”的地步。其次是群殴的经历,杀一走三似乎是群殴中战绩最出色的之一了,考虑到“健将”的含金量,也只有马超的杀七伤一可以与之相互辉映。后来将公孙瓒追成那个样子,不亚于曹孟德的割须弃袍,也说明了在冲阵能力方面文丑也决不在任何人之下。至于与青年赵云的平手问题,且不说青年时期赵云武力是否真的是未臻成熟,即使真的是强一流水准,战个五六十合也不能说就给文丑定了个超一流弱的性,至多是算一个污点战例。张飞与张郃能战三五十合、许禇和徐晃能斗五十合,却也不影响其公正的武力评判,为何独独对文丑就要一棍子打死?孟获窃以为超流对一流的表现与当时的状态和本身技术打法很有关系,本来超一流武将的判定就是单挑从未败过并在其他战例中有突出表现者,与一流武将没有太大的差距。当正常状态时,强一流抵挡超一流武将五十合左右应该没有问题。以上对以往判定文丑的定位意见提出了疑问,要想真正为其翻案,还得找出其他有利的证据。首先提一个观点大家一定不会反对,就是文丑最明白自己和颜良到底谁强,甚至是谁比谁强多少,对这个强弱关系也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应该是他们的主公袁绍,所以当探马来报“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而去”的时候,文丑起身自告奋勇去报仇,在得到这个消息和文丑起身之前,有过一段袁绍欲斩刘备的插曲,在一段时间内,文丑不能不想此去的成败,如果他对自己的武艺没有足够信心,是不会贸然去会那一位“斩颜良”而去的勇将的。再看袁绍对此事的反映:“袁绍大喜曰:‘非汝不能报颜良之仇。吾与十万军兵,便渡黄河,追杀曹贼!’”似乎在演义中给出这么肯定的评价也是很罕有的事情,袁绍不但“大喜”,还用了“非汝不能”的字样,至少说明在他心里文丑的武力绝对不在颜良之下。所以从文丑和袁绍的观点来看,文丑的武力和颜良至少是一个档次,甚至可能犹有过之。从文丑的战斗经历来看:首先是遏止乱军哄抢物资,在遭到袭击后能立刻全身心投入战斗,殊为不易,不愧名将之名。面对张辽徐晃的齐出,文丑首先是连珠箭发(这在超一流武将当中是没有的事例,即使是黄忠也没有),第一箭有徐晃的喊声提醒,张辽仍然被射去簪缨,可见此箭之疾;第二箭更是没有让张辽有拨马躲箭的机会,直接就射中马的面门。当只剩徐晃一人面对文丑的时候,先前败于颜良的徐晃“料敌不过”,直接逃走。就光这个战例,确实可以看出文丑决不是弱超的水平,首先他比较冷静,在面对两人夹击的情况下能够瞬间选择“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显得非常从容,确实这样选择的结果也是瞬间扭转了局势,如果不是关羽的出现,曹操粮草在前的计划就要弄巧成拙了。关羽出现后,“战不三合,文丑心怯”,这里的“心怯”一般认为是对其武艺的“心怯”,但是以文丑的武力,倘若“战不三合”就败走,确实不合情理。在下斗胆认为这里的心怯是根据战场全局来说的,一开始文丑军争抢粮草车仗,遭到曹操军的袭击而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这说明当时文丑军势不利,已经陷入指挥混乱的情况,甚至“自相践踏”,同时在击退徐晃时文中还有提到后军不断涌到,真是乱上加乱。文丑这时“沿河赶来”是为了取徐晃性命,在士气上粉碎曹操军从而扭转乾坤,但是在地势上他已经处于孤军深入的不利局面。关羽出现后,阻止了文丑的如意算盘,更给文丑一种“伏兵”中计的感觉。果然战不三合以后,文丑意识到自己无力斩关羽,终于“心怯”起来,就想退到能和部队保持紧密联系的地方争取重整队形,但是关羽马快,所以文丑被杀。如果要根据对数理论给文丑打一个武力分数的话,我倾向于在基本武力方面给96分,但是由于他性格的谨慎,造成其士气不是很高(-1),所以一般状况下武力为95,使用弓箭的时候为96到97。与其相比的关羽基本武力为96,初始士气为0,加赤兔马(5)为101,以101比95,战力相当于1.52倍,造成了文丑心怯从而士气崩溃。至于颜良,应该是和许禇一样的95分,其余武将:吕布100(初始士气-1),张飞97(初始士气+1)、马超97、赵云97、典韦96、黄忠94(使用弓术能达到97)、庞德94(对战关羽时士气增加1)。先说到这里吧,欢迎大家拍砖。现在时间紧,写点东西不容易啊。
阅读全文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有关于诸葛亮偷袭南郡后陈矫的下落,周瑜曰:“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他拿住陈矫,兵符自然尽属之矣。”曹操死后,众臣在商议即位问题的时候陈矫却突然出现了。书中写到:兵部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爱子私立,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遂拔剑割下袍袖,厉声曰:“即今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百官悚惧。在曹丕决定篡位以后,书中又这样写到:于是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议: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遂同华歆、王朗、辛毗、贾诩、刘廙、刘晔、陈矫、陈群、桓阶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直入内殿,来奏汉献帝,请禅位于魏王曹丕。这里就引出一个很奇怪的话题,陈矫如何是从刘备的阶下囚变成魏国的兵部尚书的。由于正史中没有陈矫被俘虏的记载,我们就从演义的角度来研究一下。首先研究一下陈矫被捕的经过。周瑜诈死引诱曹仁劫寨,只有陈矫引少数兵士守城,被赵云轻松袭取南郡,俘虏陈矫,运用兵符调动襄阳荆州二处兵马,同时偷袭了襄阳和荆州,由此可以知道陈矫沦为了刘备的阶下囚。整个演义故事里面曹操军被刘备俘虏的稍微有点名头的将领也就是陈矫和于禁了。此后文中一直没有陈矫的记载,直到曹操死后,陈矫突然在讨论王子即位的问题上以兵部尚书的重臣身份跳了出来,还显得非常厉害的样子威胁众官。这就让人非常奇怪。俘虏被放回或者逃回是有可能的,但是如何能够做到兵部尚书的职位?但是从五十一回到七十九回,陈矫一直没有出场,当然也没有重大的立功表现,也没有交代他什么时候从刘备那里回来的。倘若是孙权攻陷荆州将他从牢狱中放出,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爬到兵部尚书呢?诸葛亮得到兵符是事实,兵符这种东西事关重大,又容易随身携带,遗失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发现敌军到敌军攻入政厅总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使是陈矫撤退也不会把兵符这种重要的东西遗失。况且就算陈矫成功脱逃,遗失兵符这种事情也够他治重罪的。如果陈矫投降了刘备,在刘备手下做事,关键时候又出卖了刘备回到了曹操身边,这样似乎在逻辑上是说得通,但是在那个年代或者是在现在,这样反复无常的人无疑是被唾弃的,况且刘备在五十一回以后对曹操的军事活动中似乎没有什么失利的战例,这种说法也是行不通的。《三国演义》中的纰漏倒是很多,但是陈矫这种奇怪的现象倒是殊不可解,如果不将其定性为BUG,我们只好这样推断,就是两个陈矫并不是同一个人!就好像演义中的刘岱一样,本是两个,演义中写成一个。也许前一个陈矫就是虚构的呢。
阅读全文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中记载曹操因患头风久治不愈,召华佗诊治,华佗曰除根须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曹操由此大怒,认为华佗有意加害于他,将其投进监狱,后又暗害于狱中。世人嗟叹一代名医就此辞世。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有关华佗进言要实施开颅手术的记载,在民间的医书中,关于华佗的故事也没有发现有类似情节,倒是和正史的记载非常吻合。所以本文单指演义这一个层面。众所周知,包围着人脑的头骨是非常坚硬的,但要想进行脑内手术,就不得不打开头骨,也就是要在头骨上开窗,当然最重要的条件是不能对脑组织有任何损害,要达到这样的技术谈何容易?现在的医学技术和设备也是必须要用特制的钻头在头骨上钻洞,然后再用特殊的骨锯横向锯开成需要的窗体,还得剪开头骨和脑组织之间那一层脑膜,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岂是华佗轻描淡写一句“以利斧砍开”的那么简单?就算华佗真的是位置、力度拿捏独到,但是用利斧这种东西去砍坚硬无比的头骨,只要有一粒小小的头骨的碎屑飞到曹操的脑组织上,这个脑子等于也是毁了。再看手术后的缝合过程,如果在东汉那种只有直缝合针的情况下,要缝合脑膜是极度困难的,更是极度危险的。我们只能得出结论说这种手术从技术上来说当时肯定行不通。曹操闻言华佗要以利斧砍开他的脑袋,不由大怒,疑心华佗要杀他,当华佗举例说关羽刮骨疗毒尚且不惧时,曹操更是疑心他和关羽交厚,欲行加害于他为关羽报仇。曹操的这个疑心不能说没有道理,曹操虽然对于医学基本是个门外汉,但是他身处高位,对各地医学的发展情况还是有相当了解的,华佗能做一般的外科手术,他应该知道;但是提出要做闻所未闻的开颅手术时,曹操实在不可能去答应。并且很自然地想到了华佗谋杀的可能性。且世人恨曹操者众,华佗这样一个深切体验人民疾苦的人,虽然是曹操的同乡,但是也有很大可能会抱着刺杀的意图。要知道华佗行医的地盘,荆州、东吴自然就不说了,就算是魏境的寿春、徐州附近,曹操也留下了滔天罪行,甚至还屠了徐州附近几座城,放水淹了下邳,固然是军事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但是给百姓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再者医生都是经过良好血腥训练的那种,刺杀时既准又狠,不会出现怖血的现象,且有正当身份可以做掩护来接近目标,甚至可以要求摒退左右,实是刺客的不二人选。吉平已经是一个先例,曹操必然会对医生有些心理障碍,正好华佗勾起了他的疑心病,顺手就把华佗办了。
阅读全文

京剧中有这么一出戏叫《回荆州》,讲述的就是刘备东吴招亲,诸葛亮二气周瑜的故事。刘备招亲,史书上确有其事,诸葛亮二气周瑜就纯属虚构了,更何况那三个锦囊呢,更是把诸葛亮推到了谋略家预见本领的颠峰。《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史书中的记载说明孙刘联姻是一种政治性的婚姻,起到了巩固孙刘联盟的作用。但是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就相当精彩了。周瑜设下一环一环计策,诸葛亮却能事先预见,用锦囊妙计这种形式一一破解,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本事充分表现出来。众所周知,锦囊妙计这种形式的计策难度很高,需要未卜先知的本事,也就是说要有很强的预见力。谋略家要达到这种水准,首先必须深入了解矛盾斗争的一般发展规律。孙刘两家的根本矛盾在于荆州,这个矛盾是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的,所以孙刘两家必然会有冲突,包括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经济上等等。诸葛亮识破了周瑜设下的美人计,为了不使矛盾激化,就用计来达到弄假成真的效果,顺水推舟促成这一场政治婚姻,暂且平息孙刘两家的冲突,巩固孙刘联盟,保护刘备的利益。从诸葛亮的三个锦囊中可以清晰看到诸葛亮的思路:首先,这场婚姻既然是一场阴谋,香饵又是吴国长公主,吴国太的掌上明珠,此事必是瞒着吴国太等东吴老派势力,也就不会向民众宣传。倘若让吴国太知道这个消息,必然能置孙权和周瑜于非常难堪的地位,由此诸葛亮的第一步就是大肆向百姓宣传,使得吴国太知道,并让刘备立刻拜会老派势力另一代表乔国老(不是本坛的乔国老……),寻求老派势力的支持。这样,在第一步的运作上,刘备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刻预见了事态接下去的发展,周瑜一定会使用软手腕,向刘备提供靡烂生活酒色犬马,腐蚀刘备的雄心,而刘备也会如计,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诸葛亮算准时机,使用智激刘备的方法,使得他决心返回荆州。刘备逃走后的善后工作也是诸葛亮不能不考虑的,不辞而别必然引起矛盾激化,当引发军事冲突的时候,刘备随身携带的士兵太少,只能使用孙夫人的特殊身份,才能镇住东吴的将领,确保刘备的安全。由此,第二、第三条锦囊妙计应运而生。随后,事态的变化真的如诸葛亮所预见的那样,刘备依靠诸葛亮事先的安排屡次挫败周瑜的智谋,再回到荆州地界后,诸葛亮还巧妙部署,将东吴的追兵打得大败,又使得周瑜气急吐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下的教益:预见力是体现一个谋略家本领的属性,也是谋略斗争的基本功,只有准确预见事件的发展,才能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也能运用更高明的计谋。要对事物的发展有正确的预见,必须要了解事物发展的矛盾,深入分析其特点,要从中抓住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诸葛亮就是抓住了孙刘荆州之争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比较容易地看清各种变化。由此,预见事物发展必须要紧抓主要矛盾展开。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