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正看电视,中间插广告,下载间乐的哪种。其中有一个“我不是黄蓉”。  以前听过,好象也很流行,但一直没注意歌词,就觉得蛮轻快的,仔细一听“我不是黄蓉,我没有武功,我没有靖哥哥,完美的爱情...”  忽然突发奇想:如果,我是说如果,唱这歌的女生(当然也可以是看这贴的女性朋友),如果与小说中的黄蓉进行角色互换,你们,真的愿意吗?你们,会与靖哥哥拥有完美的爱情吗?  会吗?  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对一些小说中的情节进行推敲,以证明之。  郭靖的智力有多高?没人知道,但不会很高,怕是比起正常人来都稍有不如(当然也会有人说人家那是“大智若愚”什么的,可那是“大智”吗?我看不见得),不会高过七十五,我的看法。他的情商有多少呢?只会更差不会更好,可说是毫无情调可言,闷得要死,与当下流行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可说是完全的格格不入。说白了,那就是一个傻小子,象“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一样。  问题来了,这样的傻子,你会,你愿意跟他过一辈子以实现所谓的“完美的爱情”吗?不要说出来,放在心里想,以下类同。  提到郭靖就避不开一个人,洪七。黄蓉是怎么拉住这个人以成全郭靖的呢?(那一手降龙十八掌不是吹出来的,没有这套,郭靖一辈子都只能是个四五流的小武士)小说中讲了,吃。黄蓉可是一天几个菜地轮流着做给老要饭的吃才拉得住洪七耐心教给郭靖那一套的,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试想一下:老要饭的有会对笨得要死毫无武学天分的郭靖另眼相看吗?  第二个问题:你们,会做饭吗?  黄蓉的老爹是谁?黄老邪。郭靖的老爹是谁?郭啸天。两者的身份相差十万八千里。而疯狂追求黄蓉的欧阳克和对之有情的杨康的身份怕是更合适吧?门当户对嘛。前者有钱,不会差过前一阵的赖昌星,后者有权,不会比个省长差,那么问一个:如果在身为穷小子的郭靖与有钱的欧阳克有权的杨康之间进行选择,你们,会选哪个?    由于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当然黄蓉也是个没文凭的,但就这没文凭的水平大概不会差过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名牌本科吧?),而郭靖的受教育程度估计不超过小学毕业。杨康欧阳克不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武艺比起末学降龙十八掌之前的郭靖也要强上许多,再加上那N多的保镖。  第四个问题就来了:你们,会如何选?  当然了,有人(我估计心高气傲的大美女此时都放弃了,只剩下一些资质平常的女性网友还在看这贴)会说:既使郭靖不能成为大英雄,我也愿意与之白头到老。用一句酸一点的话:与子携手。  我倒,我吐。真的吗?如果郭大侠一旦不是侠沦为了一个小人物,你们真的愿意吗?  再举几个例子:  一,姜子牙大家知道不?太公望啊。厉不厉害?割地三千里以封王的主儿。朱买臣大家知道不?牛不牛啊?可是做到大汉朝御史的呀。可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他们的老婆在哪里?  跑了,跟人跑了(当然了,后来想回来,不过这两位不认帐了,噢,跟我吃苦你们就不干了,享福了,想回来了?门儿都没有,于是有了“覆水难收”的成语),原因是什么呢?前者是因为老家伙都快八十了连家计都难以维持,好容易学了个屠夫的手艺(可怜,都这岁数了还干这个),肉都给他卖臭了。后者是因为五十好几了没钱过日子,老婆看中了一个苦力的干活,日子当然跟皇后没法比,至少一天三顿有保证吧?  这俩主儿都劝他们的老婆来着:我很快就发达的,相信我,没错的。  没人信,于是,你个大好的潜力股就让给别人了。  论脑袋,郭靖怕是不会强过这两位吧?那么就有疑问了,他会不会比这两位干得更好?也许,末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以郭靖的性格绝对不会干不劳而获的事情,所以,他的生活不会过得更好。  这样的日子,如果我问第五个问题:你们,愿意陪不是大侠的郭靖过下去吗?  人呐,就是这个样子滴,没有什么好丢人滴,所以我奉劝那些梦想着“完美爱情”的小女生们,回过头或者转一下头,看看你们身边,不要老把眼睛看那么高,这世道,没有不劳而获的爱情。  从来没有。  不共患难绝无可能存在着同富贵的爱情。除非仗着自个有美色把自个给卖了给别人当二奶,这,怕就不是爱情了,虽然一样甜言密语,一样如胶似漆。  最后声明一下:老庞结过婚了,老婆长得不丑,有儿子。所以我不存在着吃不到天鹅肉就说臭的问题,嘻嘻,先声明,省得有人看贴后恼羞成怒骂我。  本贴首发于庞史论坛。有骂的请进:http://bestbook.tzhl.com/bbs/forum.php?forumid=75
阅读全文

我看骑兵在战斗中发生缠斗的可能性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因为不管是专家还是教授抑或是正统的史书都没有给过相近的答案。至多是一二描述个别将领如何奋勇罢了,对于整支骑兵部队是否会陷入缠斗或如何缠斗都没有给出过答案。  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所以我没有顾忌,讨论一下,至多再认春秋的个别鸟人骂我一回“意淫”罢了,无所谓的。我没有名气嘛,嘻嘻。  出现缠斗一般要满足下述几个条件:  一,战马的速度降至五米每秒以下(完全静止不可能,但一般而言速度会降至两米以下才能算完全的进入缠斗状态)。  二,双方都有大量的骑兵(当然对手也可以是步兵)进入混战状态,个别的情况不在本贴讨论范围。  三,已方已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基本陷入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  满足这三种状态的情况下,骑兵的境遇已然很差了,离死也就差一步了。而如果再加上一条:四,骑兵手中没有重型长兵而对方又是手执砍,刺类长兵的步军。那么这个骑兵就算死定了。嘻嘻。    这样的战斗,我想没有一个有眼光的军事统帅会如此做,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避免出现我举的这几种情况,而他们的对手就是想着如何让这几种情况片面或全面出现。  汉民族最杰出的骑兵统帅大概要算大汉卫霍唐初二李了。但我们从战史,史料上看来却无法找到一处有关于他们帐下的骑兵与匈奴,突厥骑兵进行缠斗的情况,就算是最精彩的漠北之战也是在双方大战之时风云突变的情况下卫青才动用汉骑兵突击匈奴,却没有任何一个资料可以证明双方骑兵在此之后迅速进入混战的缠斗状态。没有,一个都没有。因为很快匈奴单于顶不住跑路了。  而漠北之战真正的决战是汉军步兵与匈奴骑兵的对抗之下开始的,卫青成功地使匈奴骑兵失去了他们的机动优势,武刚车的出现使得汉民族第一次有实力在大漠之北与夷族骑兵对扛(当然之后东晋的刘裕也曾用过),然后才是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使用骑兵对其进行最后一击。 前南讲了骑兵出现缠斗的危险性,有人就会反驳我,当然了,我不是专家嘛,只有专家的话才是合理的,嘻嘻,下面请看我的分析:  中国冷兵时代有五兵之说,分别是弓,刀(剑),枪(矛),戟,殳,这其中可以直接对付骑兵的有四种,而进入缠斗情况下,还将有三种(枪戟殳,同时刀兵对骑兵也并非全然无效。举一个真实的战例:四九年西北战场,十八兵团某部一连阵地被宁马骑兵五六十人突破一处,连长亲引一个排的士兵,放下步枪一律换上打太原时从日军总队缴获的战刀冲了上去,结果如何呢?说出来有人说我吹牛,战损是一比三,嘻嘻,不服的可查战史哈,就第一野战军军史可以查到)长兵伺候(再说一句:军队中的暗号可都是个顶个的神箭手,专门对付骑兵用的,嘿嘿,被这种人盯上,这个骑兵又算完蛋了。),这三种长兵中枪是直刺类,戟是刺,扫两用,殳则可削可劈可砍可扫,都是对付骑兵的好东东。还记得岳家军中的麻扎刀吗?对了,那就是殳这种武器的南宋版。  有人会说了骑兵不也同样装备着长吗?可以对刺呀。  对呀,可问题是,在这种状态下的骑兵面对至少两方面的对方士兵的时候,如何下手?在下手时又如何避得过对方长兵的劈砍刺戳?人避得过马又如何?不要忘了,这时的战马可是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的。避无可避,逃无可逃,要么是战马倒地被杀要么就是被一根根长矛刺成肉串。  唯一的可解方法就是舞动长兵,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本身的长兵要有一定的份量,木杆的长枪是不行的,份量不够,一旦被对方的兵器格档或是扫中一二对手身体这种情况出现,又如何?稍一反应不及就是个死。且重型长兵对身体体能的要求非常高,除非是项羽冉闵这号超猛的战神,一般人你舞动几十上百斤的试试?再则说了,顾得了人顾不了马,万一战马被对方暗号射中呢?不要忘了中国古代有一多半战死的猛将是死在箭下的。一名普通的骑兵的境遇又能好到哪里去?  当然有人会讲,战马在极短的时间距离内也可以进行快速的突驰嘛,不是没想过,只是,如何让战马冲向一根根斜指向上对准马头或骑兵的长兵?就算战马这么做了,这个短距冲击的过程又如何让对方的长兵静止?嘻嘻。高平之战,北汉的猛将在冲击柴荣的中军的时候就是这么被击倒战马被杀的。例子很多,就象老庞在阵与中国古代战争中说的那样。欧洲的重骑兵(有马铠)也有过诸多类似的战例,一旦处于混战缠斗状态,人被击下马或战马马腿被砍掉再被杀死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庞式  清扬山庄
阅读全文

甲顶盔,持戈找戟横扫沙场的武将,他们或许不能决定战局的最终结果,但就其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和勇武已被一代一代的世人所称颂。  在此之前我曾写过一个古代十大名将系列,可惜的是好像大家对我所选用的人选认知度不高,鉴于这一惨痛的教训,所以我决定这次一定要选知名度高的武将,就算是有表现更好但几乎没有知名度的也决定弃用,没办法,媚俗。呵呵  废话少说,书归正传,进入正题:  中国十大猛将  项羽,霍去病,英布,吕布,马超,冉闵,斛律光,史万岁,杨再兴,李文忠  TOP 10 李文忠  明史载: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够可以,朱元璋的亲外*,随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军,戏勇冠诸将。也就是说就连常遇春这样的勇将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见一斑。漠北阿鲁浑河之战,马倒步战,仍杀伤无数,义乌之战,引千骑横突张士诚部,杀伤数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战,身被数围,大呼奋击,一战破张士诚二十万大军,悍勇不可一世,诸候皆畏之。  我个人对李文忠最熟悉的一段是其白扬门之战,勇中有谋,刚中带柔,一代猛将本色尽显无疑。尤为可贵的是其好学问,虽征战沙场仍不懈学习,颇有古人之风。曾有:“兵在谋不在众”之语,刚猛之中不失智谋,可谓智勇皆备。  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 终,死于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实很简单,虽是家族之人,终就对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办法莫过于从肉体上消灭,所以,他只好死了,没有死于沙场,可叹,可悲!  勇猛指数6  智谋指数7  总评 6.5  TOP 9  马超  字孟起,号"锦马超",长得极蚰,按现代人的标准整个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还狠,都是MM们最喜欢的呀。陇右人,世居羌胡边,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号之为"神威天将军"。  潼关之战是其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打得横扫北方平定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瞒割须断袍而走,帐下诸将竟无人敢拂其锋芒,这可是些称雄三国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张合,哪一个不是个个顶个的主儿?后兵败投告刘大耳,郁郁而终,殊为可怜。  勇猛指数6.5  智谋指数 5  总评 5.5    TOP 8  英布  又名黥布,因其曾受过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汉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是当时仅次于西楚霸王的第二号狠角色,当时号称"勇悍"的什么樊哙啊,夏候婴呀什么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战而定,压根不是个。打得刘老二几次屁滚尿流,所谓"伤得越痛,爱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钱拉拢英布,一旦得手,如获至宝,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汉以后几无建树,还不如呆在楚那边风光。  巨鹿之战,引数千楚兵为先锋击三十万秦军,无往不胜,悍通显于诸候,为最终击溃秦军主力立下头功,后奉项羽令坑杀二十万秦军于新安,击汉之役,引军破三秦天险涵谷关,骁勇异常,项羽大封诸候,布为九江王,杀楚怀王。  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惧诛而反,击汉楚王部,败之,破汉荆王部,尽收其地,兵,糖,又与汉军主力相持与甄,刘邦见其悍勇不敢应战,固守城池,留下一对千古妙对:汝何故而反?刘邦问。俗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惜此时天下已定,民皆不愿战,后大战之下兵败身死,落得个千古骂名。  勇猛指数 7  智谋指数  6  总评 6.5  TOP 7  史万岁  隋初四大名将之一,出身名将世家,15岁从征,后以副将从征平定尉迟同(有一个舟之底),每战必先登,勇冠三军,邺城之战,败势已定之下,拔马奋击,大呼"事急矣,吾当破之",突入敌阵,立杀数十人,方止住阵脚,后杨坚登位,以戴罪之身以凉州道帐下武将身份出征,与突*可汗定"士卒何罪,愿得勇士单挑以绝胜负"之约,史载"万岁驰斩其将而还。突*大惊,议和而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以单挑的形式决定战局的例子,单凭此,史万岁便该名流千古。  后史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杨素平高智慧之乱,引2000军偏师,千里而进,历700战,与主力失去联络,皆以为其已全军败亡,杀伤以十万计。后以此功加封,并进入四大之列。  大斤山之战,突*军与随军相遇,敌哨骑回报隋军主将为史万岁,突*可汗大惊,说道:得非敦煌斩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骑确认后慌张撤退,被隋军跟进斩杀万人,其勇由此可见。  结局,嘿嘿,又一个不得善终的,又一个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史万岁昏了头,为了替将士请功,不注意言辞用语,在朝堂之上跟杨坚对着干,有失文帝威严....  勇猛指数 7.5   智谋指数  7  总评 7  TOP 6  吕布  知名度颇高,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悍勇世无所匹,不多说  勇猛指数  8   智谋指数  5  总评 6.5  TOP 5  斛律光  字明月,高车族,北齐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马,咸阳王,其弟为齐幽州刺史,可谓一门三杰,最初投候景(后来杀了梁武帝的那个),有人便对候景说"斛律家小儿,不可使其三度为将,后夺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语,工骑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岁时便"生擒敌勇将",少年得志。与高欢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欢赞道:此射雕手也。此后,北齐一军皆呼之为"射雕将军"(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对弓马之术很看重)。  纵观《北齐书.斛律光》传,如"光自驰马迎之,斩敌将","光自生擒敌首领"之样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观的说,北齐书的内容基本是可靠的,可信度要远大于南朝的几本史书,能得如此高的评价,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  实是求是的说,斛律光不但是勇将,更是名将,在整个南北朝可以排得进前五位,与韦睿,刘裕,韦孝宽,陈庆之之流并列,只是由于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类,就不便多说。结局一样不妙,又一个死于自已人之身的猛将,可怜得紧。呵呵  勇猛指数  8.5  智谋指数  8  总评  8    TOP 4  霍去病  单是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足以使其名载史册,更可贵的是其对匈奴的战绩,不败之将更是难得,像上文所述诸将,皆有败绩,且有些还败得很惨,象这样出身皇族亲引铁骑出塞,令胡骑丧胆,汉子振奋的名将极为难得,此前曾在"十大名将系列"中有他,故不多说  勇猛指数  9  智谋指数  9  总评 9  TOP 3  杨再兴  小商河一战,令无数后世子孙为之扼腕,数百将士面对数十倍敌军(女真人主力骑兵部队,战力之强可以想见)发动了奋不顾死的冲锋,虽尽数死于沙场,却使威名流芳百世,仅杨再兴一人便"杀敌将数十,斩胡骑数百",其中不乏元帅一类的重要将官,可谓死得其所,据史记载死后岳家军为其收尸,仅从其身体内烧出的铁箭头就达两斤以上,惨烈非常。  据称其为杨老令公之后,初为义军帐下大将,后受到岳家军的进攻,斩,杀岳家军数位将官,所括岳王的亲哥,兵败投降,为岳家军帐下与高宪,岳云并列的三员猛将之首,数次随岳家军击女真骑兵,杀伤甚众,胡骑皆畏之,闻之至则尽拔马避之,以全性命。想来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么会怎样?想来女真人所谓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种表现现象,在明知进必死退可生的情况下一样不会放弃生命的,呵呵。  勇猛指数 9.5  智谋指数  6  总评  7.5  TOP 2  冉闵  冉魏政权的君主,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魏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之心。  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将在短时间内新写个长篇,内中便有对冉闵浓墨重彩的描述),日本人更是将其称为与项羽并列的猛将之首。  "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赤龙,一生死于其手下的敌军以万计,死于其政权,军队下的胡人更是以十万计,曾创造过以弱击强九战九胜的战例,帐下军士皆勇冠三军,竟与楚霸王之八千江东子弟不相上下,仅被难一役便"斩燕将数十,杀燕骑三百余",勇烈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战马被杀,步战力尽被擒,面对胡主责难,尤自怒斥:“天下大乱,尔曹夷 狄禽 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被杀之后,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惧,封其为"悼武天王"这才作罢。  勇猛指数 10  智谋指数  8  总评 9   TOP 1  项羽  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学什么的,上过什么学,或者是没上过学,提起此人无不了若指掌。巨鹿之战,三万破三十万,彭城之战,三万破六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作为一个失败者,得到了远比成功者刘邦更高的认同度与同情,实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一个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间拥有如此的知名度,实在是很令人费解  不多余了,如此人再多说看贴的要骂我的  勇猛指数  10  智谋指数  7  总评  8.5
阅读全文

  什么是名将呢?我以前写过一贴,叫<十大名将>,不过好像大家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对卫青,霍去病二人,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但我今天不是为了辩这个,我只想说说名将的标准是什么?    名将者,标准无外乎以下几点:    1,具有名震当世的功绩,且主要是战功,说白了,就是惯将,如李牧,王剪,那些偶尔为之,且成就大功的不算,比如范睢,破韩,赵,魏,得地千里,人口百万,功不小吧?再比如王阳明(也叫王守仁),宁王叛明,数十万大军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功不可谓不大吧?但为什么不入选呢?原因就是他们的政绩(或是文化上的成就)要大于战绩.如果都算的话,那就不用比了,哪朝哪代,这样的人没个百八十个?(只要年代超过一百年大都有这个数,小至州郡长史,比如唐后期的李泌(后期官也做得很大),大至朝廷大员,比如灭宋江的张叔夜,虽然也许没这俩名气大)    2,有成名之战,并且是决定性战役的,比如霍去病的漠北之战,卫青的河西之战,对手都是以一当十的匈奴铁骑,而哪些小打小闹的战斗不算,百战百胜也不行.(千八八百的哪不叫战斗,哪叫打群架,红 卫兵还有过数千人,扛着重机枪的战斗呢)以此类推,南北朝时的斛律光便不能算,宇文泰,慕容垂可以入选,都有过一战定国的战役.    3,其用兵思想对后世兵家有深刻的影响,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我指的是谁了吧?孙(武)吴(起),不过不是说写过兵书的都能算,比如<尉缭子>,<准南子>的作者显然是不能入选的,虽然兵书不差,曾文正之流更是不提也罢,对后世几乎兵家无任何影响.    4,行军,扎营,军纪,治兵,练兵都有独到的一面,且有过成名之作.(这里的成名之作可酌情降低门槛,不一定非要有漠北之战的战功)比如岳飞,戚继光.同理诸葛亮不能入选,原因就是战绩差,(虽然他的练兵,治兵还是很有一套)当然是按正史算,如果按演义算的话,他排NO.1,不过是假的.    5,同时期要有足够份量的对手,不能"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比如孟德,虽不能百战百胜,但同时期名将如云,他的个人战绩也不差,故可入选.同理,元将伯颜灭宋,虽势如破卒,但此时宋无良将,兵无战心,故不入选.再比如王贲,一战灭魏,内史滕,一战定韩,但此时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故此二人亦不入选.虽然战绩并不差.    6,指挥过以少击多,并对当世乃至后世战局,政局有深刻影响的战争的统帅,(比如周瑜,赤壁一战便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不难想像当时中国要是一统会怎样.再比如韩信,井径之战,背水列阵,之后乘胜降燕,破代,灭魏,攻齐,使得英雄如霸王者亦只得自刎乌江,没有他,又何来强汉?再如陆逊,谢玄等人,一个夷陵,一个淝水,都是可以的.    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当然以上诸条不一定要每条都具备,(这种苛刻的条件怕是无人能达到)只要达到其中一条,就够称当世名将了,有两,三条的话大概也就当得起百世名将这个称号.    三国,吴的名将按我这个标准的话,(当然我的标准是严了点,和广义上的名将是有区别的)绝对当得起的只有孙策,周瑜,陆逊,吕蒙,陆抗,最多再加上徐盛,朱桓,朱然,总共就这么多,不信的话再找找,个人估计着难,要说诸葛恪之流能入选 的话,哪三国真正是名将多如牛毛了,张飞也要入选,(我有过败张合,擒严颜啊)曹真也要入选,(我败过诸葛亮啊,这还不够?)张合也要入选,(我有街亭之战保底,再不济也比你诸葛恪强吧?)韩浩也要入选,(我首倡屯田,战功也不比你差.)夏候尚也要入选,曹休也要入选,周坊也要入选,马超也要入选,黄盖也要入选,程普也要入选,曹彰也要入选,张嶷也要入选,马忠也要入选,怎么办?这样吧,不如不叫名将,叫诸将列传吧,呵呵.    没有别的意思,供诸位一笑,也有针对任何人,任何贴,切莫对号入座,呵呵.OVER
阅读全文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蜀汉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大将军,武乡候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年五十四岁。    纵观孔明一生,功过世人自有定数,政治才能不用多说,在当时以致后世,都是数得上的,俺这里不多评述,只统大军征战能力,后人尚无定论,有人以为他真的是百战百胜,有人以为其只是一善将,而非良将。俺这里也只是想讨论一下他的领兵才能。是否真的能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诸葛亮的自已写的<将苑>里也把领兵之将分为三等,既良将,善将,庸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名将,战将和庸将。而第三者对他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他一生也没打过什么惨败之仗,也没有有过致命的失误(马谡那次纯粹是意外,呵呵),也就是说他只能在良将和善将中找到一个定位,而不一定就是良将。    先来看看他自比的管仲,乐毅,前者倒是和他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样是名垂千古的名相,同样有赏识的君主,将才嘛,管仲是有,但谁也不会认为他领兵打仗能和乐毅差不多吧(你要真这么认为,那我建议下面你就不用看了,看你也不明白)?后者,统魏,燕,赵,韩,魏五国联军攻齐(时间大概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几年吧?),下齐七十余城,只剩下既墨和另一个什么城,并且在他为帅的时间内,田单也只能坚守,绝不敢出战(燕昭王一换他,田单的火牛阵就大显神威),可见其用兵,并且能使五国联军在其号令下不生异志,不敢有丝毫抗命。较之孔明,魏延不服在前,马谡不听命在后,基本可以断定孔明是不如后者的。当然孔明从没有过这种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但小有小的打法,再来看他与孙武,吴起的比较。    孔明的蜀军兵力从没有超过二十万(指能用于出征的兵力,留守和地方部队不算),对手魏在雍凉一线的兵力不会少于这个数目,但大概也不会超过三十万(最多算四十万,包括那些异族),也就是1:1.5~2这个比例,以少打多,但孔明处于攻势,可以集中兵力攻其一点,魏的优势在于有坚城可以固守(比如长安,陈仓)。以这样的劣势兵力,对手又有坚城,最好的用兵方法就是长途奔袭或奇袭(韩信的暗渡陈仓便是此例),否则对手兵力收缩固守,想胜,谈何容易?我们再来看一看诸葛亮的将苑,里面有知将之道:“一,间之以是非而见其志,二,穷之以辞而现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谈,四,告之以祸福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全文如此。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诸葛亮任将的标准。这哪是将啊?根本就是选模范青年嘛!“兵者,诡道也!”,同时又有“兵者,死地也!”我想孔明熟读兵书,不会不知道吧?这些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孔明的用兵思想,就是稳,稳中求胜。如果在魏,凭他的稳,说不定倒真能成为名将,但他不在,所以他不是。    回头再来看孙武,<尉缭子>著者有这么句话:“有提七万兵而天下无敌者谁?吴起也!有统三万众而天下莫敢当者谁?孙武也!”孙子的对手是楚,齐,还有南越,吴国这么个小国,能给他的只有三万兵了(总得留兵守家吧?总得给吴王留点亲兵吧?呵呵),楚,齐皆是五霸之一,哪一国没有四五十万大军?兵力上的劣势比诸葛亮要大很多吧?看孙武的表现,七战七胜,破强楚五十万,一直打到楚都城。北击强齐,齐惮之。南平百越。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用孙武自个兵法上的话来讲,就是“不打堂堂之阵”。要真硬扛,他这三万甲士还不够楚,齐塞牙缝的。再看吴起,统河西兵七万,一生不败,强如秦,赵,韩者在他任内不敢正眼窥河西(当然窥也白窥,谁打谁败,不服不行)。在楚又连破齐,赵,魏,秦。这两人都是用比蜀,魏对比更悬殊的兵力立下了不世功业。恐也不是诸葛亮能比的吧(当然你要真这么比,那不是捧孔明,是骂他)?他们才是良将的典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你也会说魏一直处于守势,在孔明任内没有主动进攻啊?基本正确,但魏军也不是消极防守的,诸葛和司马几次对峙也不是在长安城下,蜀军攻城不克才退的?野战中的防御战而已。不要看演义中把孔明摆得那么悬乎,其实司马从头到尾也没给孔明什么机会。道理很简单,魏经得起长久战,蜀经不起。而不是司马的能力比孔明差(千里袭孟达,百日平辽东,会怕孔明?)。孔明七出祁山,抱着老路子走,又何尝不是给了司马这个机会。我也并不是说文长走子午谷就一定能成功,但以劣势兵力击强敌有时是需要赌一下的。比如背水之战,巨鹿之战都是这样,成便成了,败便败了,没有中间路线。孔明这般行军,嘿嘿,虽没有惨败过,但从大战略来说已是输了。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将领(当然前提是要知已知彼,如马谡般只能留下千古笑谈),注定只能是个善将而已,良将,差点。什么是良将?张辽,合肥之战,徐晃,襄阳之战,这才是良将。张辽死守,徐晃不敢突击,注定成不了大功(这也是我以前的三国统帅将他们作为名将的理由所在)。    其实就是硬碰硬,蜀军在孔明的指挥下也没有什么建树,陈仓之战,十数万大军围攻三千陈仓守军,郝昭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守一月而不下(王双的援军是后期才赶到的),孔明的攻坚能力可见一斑(这次是绝对优势兵力,又准备了三年,没借口了吧?)。优势兵力下不能胜,劣势兵力下又不知如何图敌,孔明,可以退矣。难道孙武,吴起在这会打成这个局面吗?战不能胜,攻不能克,北伐,终成画饼矣。当然这也不能怨孔明,毕竟他不是兵家出身,世代也没有这个经验留给他,只是在无奈之下,只好独当重任,又因为任重在身,所以不敢有丝毫失误,这也许就是他的悲哀吧?    结论:孔明的军事材能极差,政治才能极高,治世能臣,乱世嘛,当不成枭雄的。论用兵,甚至还不如姜维,邓艾。姜维虽也大败,但也大胜,若非后期国力实是不济,再加上对手又不是曹子丹,夏候懋之流,若是的话,说不定真的可以一战而定长安(只要一次机会,像孔明第一次北伐时的机会,姜维肯定敢去赌一把,他的性格决定)。邓艾只阴平一战就非孔明所能比肩(虽有诸多客观因素,但同样甚至比这更好的机会摆在孔明面前,诸葛亮就不敢赌,还是性格决定)。    OVER    庞式敬,呵呵。欢迎拍砖,往死里拍,但不能用什么借东风,六甲之法之类子虚乌有的东东来拍我,拍也不理你。
阅读全文

   我,庞式,网络无名之辈,或者说是小辈,因平日里喜欢玩三国游戏,也看一些三国之类的书,所以也常来这里,以前。现在不了,虽与三国的贴子不好写有很大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看下面。    我本来是以三国论坛为家的,以前,理所当然,我也想在这找到一些家的感觉,很正常吧?受了点委屈,发一发火,天经地义吧?在外面与人斗,来这里寻求安慰,理所应当吧?可随道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在这里我只是个局外人,三国论坛从没有把我当家的一员,我想我也不需要对它保持一种对家的崇敬了吧?    这里,三国论坛,一个个看似一团和气,实则笑里藏刀,看似豪情万丈,实则唯唯喏喏,看似大义凛然,实则鸡呜狗盗。也不知尔等熟读诗书,又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辩个劳什子“孟德是否为有德之主”?就你们几个连个时 政贴子都不敢发的人,也配对孟德说三道四?再不济,人家也能说出个“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来,你们敢么?学不能用,不如不学,学而不用,与不学同。也许你就呐闷了,你小子废话这么多?为的个甚?下面来说重点。    不说久远的,只说前两天,俺在这发了一贴“8.15”随想,不至这,俺还满新浪发,第二天上来一看,好,很好,被删了两家,一是“读书沙龙”,俺批了一贴,砖不大,反响也不强烈,想想也是,人家与俺这贴又没什么干系,又不认识俺,删就删了吧,好像也无可厚非。还有一家,就这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删了呢?(不要跟我说这与三国无关,或是俺想删就删之类的话,俺知道无关,也知道你有这个权力,不然当时就发作了,还能到现在?)要说俺以前也常在这发贴啊,多少也算个熟脸,也有人对俺称兄道弟的(我想哪个斑斑也有过吧?),这会都干嘛了?(不点名,谁删谁有数)这么不给面子?打人还不打脸呢?噢,俺一说斑斑请不要删(我当时都认为俺说这是多余的,三国的斑斑再不济也不会跟你一介平民过不去吧?),你立马就删?什么意思,我想连我都明白了,还能有谁不明白?人家客栈,长廊不也没删嘛,斑主说了,这贴路子不对,思想过激,屁啊,这贴里有什么呀,不就发发牢骚嘛(一没让人反 党,二没让人反社  会  主  义,至于把它放到政  策的高度吗?要这样给俺这贴加了精的几个坛子是不是都该封了啊?),再说又不是乱说,怕什么?(看三国论坛所作所为,好像也不全是杞人忧天,强烈建议删贴的斑斑去生吃两颗老鼠胆以壮阳),再说了,俺那贴也没让你加精啊,发发还不行,你就当水贴,任它随波琢流还不行?你就当俺是灌水一族还不行?混到这一步,俺再呆在这,岂不是自找没趣?我没闹明白,三国的斑斑难道就这么大个胆?要这么大个胆到这当斑斑干嘛?不如去女性视角或是育儿论坛当算了,俺再烂也不会去哪。也没人会在哪发这种时 政的贴子,岂不省心?    就这么多,俺既然发了此贴,嘿嘿,也没打算再在这呆,不过借此向斑斑(特别是哪个背后下刀的)提提意见,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大到国家,小到论坛,都是在一片哥舞  升  平中轰然倒塌的,好自为之吧!欢迎拍砖,拍死算,俺正准备以死谢天下呢,哼哼。没办法,俺就这性格,看不顺眼就要说,便是天塌下来也独自扛。不怕,扛不住最多当被盖。    OVER
阅读全文

一 收于禁.汉初平年间,董卓不仁,天下大乱,天下黄巾又起.一日,秣陵城外,钟山."救命啊,救命啊...".大叫救命的女子被两个大汉执住,正在挣扎.此女子何等模样,中等身材,面若桃花,不施粉黛,俨然一绝代佳人."小娘子,不要叫了,等我们大王见了你,一定会喜欢的."一个大汉说道."是啊是啊,到那时你就是压寨夫人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等着你呢."另一人接话."呸,你们这些该天杀的强盗,清天白日,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少女大骂."怎么没有,我们大王说的就是王法,小娘子,你还是老实点的好,不然可就要吃皮肉之若了.""大胆狂徒,快放了我女儿."一个长须,书生打扮的人从远处跑来.两人略一相视,笑了."何方鸟人,敢来坏大爷们的事,是不是活得不耐烦啊?识相的就快走,惹火了大爷们,一刀送你去极乐世界.""快放了我女儿."那书生跑到近前,仍在大叫.一强人上前,挥手一个耳光打在书生的脸上."想死啊,不知道我们大王于禁的厉害吗?今天大爷心情好,放你一条生路,快滚.""你们这帮强人,你们,你们太不像话了."书生的脸色很激愤."妈的,真是不知死活,老子先送你上西天."大汉忽地拔出了刀,作势欲砍.一支箭,利箭,从远处疾速飞来,钉在大汉的胸口.大汉低头看了看穿过自已胸口的利箭."嗵"地倒下,眼睛睁得很大,至死都不知道死于何人之手.另一大汉见状大骇,亦拔刀在手."哪个龟儿子干的,有种的就出来,与大爷决一死战."虽然他的语气很雄壮,但眼神已露出恐惧之色.书生也睁大眼睛转了个圈,什么也没看见.又是一支箭,不偏不倚,还是胸口.另一大汉也死了.书生快速跑到女孩儿面前.抱着她."好孩子,没事吧?""没有,爹.这是谁干的?""我也不知道.""爹,你身后的是谁?""哪有人啊,孩子,你是被吓晕了头了吧?""有的爹,你回头看,他在对你笑呢."书生回头.一个青年,英姿勃发的青年站在他身后.身高七尺五寸,面如冠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面露微笑.手里提着一把弓."敢问是壮士搭救我父女二人乎?"微微一笑,算是回答."在下复姓司马,字德操,多谢壮士援手."说完向青年躬身一礼."原来是水镜先生,晚生正待往颖川去访先生,不想今日竟得在此相见,实是三生有幸."青年不俗的谈吐让司马徽暗自点头."不知小姐可曾有事?"女孩儿粉脸一红,低着头轻声说道:"没有,只是脚有些伤,多谢壮士搭救.""救难扶危,男儿之色,何足谢哉!小姐客气了.寒舍就在附近,不妨过往一叙?""如此有劳了."司马徽点点头道."壮士谈吐不俗,武艺不凡,于今乱世,大有可为,不知可有什么打算?"司马徽对青年说."天下汹汹,万民倒悬,正欲投一明主建功立业.""不知欲投何人?""先生看吴郡严白虎如何?""茔中枯骨,何足道哉!""淮南袁术如何?""自命不凡,实不能容士,如今江东之地无主,秣陵又有王者之气,壮士何不取之以为基业?""我也有此打算,奈何无有家财,招不得兵马,奈何?""这好办,在下略有家产,如不弃,尽可取用.""此事万万不可,萍水之交,如何能取先生家产.""不知壮士年庚?""虚度一十八载春秋.""小女林芝,今年年方二八,不若以小女嫁之壮士,如此便为一家之人,岂不妙哉!""此事如何使得,万不可如此,不可如此.""我父女二人性命皆壮士所救,如何不能,休再推辞,女儿,你可愿与这位壮士成亲?"女孩儿低着头不肯回答,只是轻轻地点了下头."好,既如此,你我便是一家之人,更不须推辞."青年坐着愣了一会,(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没有答话."壮士可是不愿?""非也,只是在下身无分文,又未能成就功业,岂不委屈公女.""如此就好,壮士气宇不凡,假以时日,定成不世功业,毋须再行推脱."青年俯身下拜."见过岳丈大人.""呵呵,贤婿快请起."水镜先生扶起青年人.两月后,青年招得三五千人马,于秣陵为基业,广招人才.聚贤纳士.一日,青年回府."相公回来了."林芝在府门对青年说."嗯,爱妻为了我受若了.""相公哪里话,这是做妻子的本份事."林芝对青年说道."噢,对了,不知近日可招得名士良将?""所谓名士,倒有一些,皆白面书生,非济世之才,不堪大用.对了,爱妻,今日我于城中为汝重金购得古琴一把,你来看看,喜不喜欢?""将军所求,怎能不喜欢."林芝抱着琴,仔细看了又看,转身进府,青年跟着进去.不时,林芝从箱子里拿出一把刀,递于青年."此刀何来?""此刀乃当朝司徒王允大人之传家之宝,名为七星刀,利能切金断玉,因爱爹爹才学,故送于爹爹,爹爹临走时让我转交于你.说能对你有用."""有劳岳丈大人了."青年接过刀."听闻城外有一伙强人,不知相公知否?""是啊,听说为首者叫于禁,颇有武艺,向投孟德,不为重用,故流落于此,过两日我便去伐他.""如可,当生获之,为将军臂膀耳.""此言极是,吾当生获之."这时,府外跑进一兵卒.面带惊恐之色."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外一伙强人正在城下叫骂,说要夺我军城池.""知道了,你先下去,我这就来.""是."士兵出去."贤妻,说曹操,曹操就到,如此也好,省了我不少力气.""只是将军亦要小心在意着,不可轻敌啊.""我能理会得."说完,青年带刀出府.城外,两军布好阵,对垒.青年出马,手执丈八虎头枪,腰悬七星宝刀,身披黄金锁子甲,威风不可一世.于禁看了,心下不免有些惧意.青年看了看于禁军的阵势,错落有致,进退有序.心下点头,虽为盗寇,实有将才."于文则何在,出来答话."青年大叫.于禁出马."泰山于禁在此,既知吾名,何不降吾.""哈哈哈,于禁,我与你素无瓜葛,何来犯我城池啊?""嘿嘿,你的城池,大汉之地,何为你有?便合你取得,我便取不得?""可以,只是先要胜了我手中这杆枪再说.""胜你有何难,看枪."言罢,于禁拍马向前."杀."青年亦大喝一声.二十合后,青年生擒于禁.回马阵中,掷于地.于禁所部群龙无首,大乱,正欲溃逃."站住,降者免死."青年大喝.禁军人人面面相窥,有人扔下兵刃,别的士兵一看,也纷纷弃刃."久闻将军大名,可肯降我?""既已被俘,如何不降,将军天威不可犯也.""如此大好,我正愁无可用之将,今得将军,足可制江东群小耳.""将军如此看重在下,愿效死命."于禁亦大喜."将军往后便为我军行军总管,以将军之才,必不使我军有失.""当肝脑涂地,以报将军重恩.""于将军哪里话,以后我若有些不足之处,还望指教.""岂敢."此战,青年收得于禁并其部下千人.至此,青年威震江东,无人敢搠其缨.吴郡严白虎亦时常送礼,以结其心.后经人查实,青年名叫庞式,18岁,武力107(97+10),智力89(84+5),政治18,魅力82,统率95.战术有:突击5,乱击1,搅乱2,奇袭3枪阵3,车悬3,攻城4激流3.  锰将,威风,商业,警备,挑战,反计,辩才,步兵,骑兵,水军.
阅读全文

我若在三国,当取此等将帅为臂膀。(排名不分先后)武将:标准:武艺,智力,个人对士兵的感召力,对时局的把握。张辽,有合肥之战为例,不须多言。郭淮,凉州防守战,十几年不曾让孔明,伯约占得多大便宜。乃魏国西天一柱。邓艾,郭淮之后的凉州刺史,伯约的运气太差,魏之四柱,他遇到俩,可叹。姜维,这么说吧,如果不是蜀汉上层制肘,凭他之力,或许真能打进长安。(便是如此,也把战线向前推进了数百公里。)李严,听听孔明对他的评价吧。“白帝城李严可当陆逊。”要知道,北伐时,若非李严在永安镇守,天知道东吴会不会又来一次荆州之袭。魏延,短短数年里,由牙门将军至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凉州刺史,没点能力是绝办不到的,(别相信光荣出的游戏,哪是胡扯,在七里我竟然找到了张节,韦昭,伏完,他们居然是武将?而没有臧洪,可见不过如此)听听他对玄德说的吧。“若操以偏师十万出,吾为主公破之,以全师出,吾为主公当之。”(大意,原文记不清了)吕蒙,只就破荆州一战既可使之榜上有名。陆抗,使东吴灭亡推迟了十几年,西陵之战,内忧外患之际,大破羊枯,蜀灭后,又须同时对付上流益州之晋军,数年内使晋军不敢动,帅才,早生三十年,又一个公瑾.周瑜。赤壁,还是赤壁,够了。点评:进能攻,退能守,能力全面,有独当一面之才,无明显弱项。 谋臣:标准:智力为主,能在大战之际提出被事实证明可扭转战局的建议。  法正,助玄德进益州,料刘璋不弃城,劝刘备进汉中,三国谋臣,以我见之,无过于此。贾诩,劝李倔出兵长安,助张绣战孟德,反间马超,韩遂,官渡之战,看看他对孟德所言之四胜:““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够了吧?程昱,许多读过演义之人对其印象不好,理由是他诱降元直,不然,东阿战黄巾,吕布击操,守范,东阿二郡,劝孟德绝袁绍,七百兵守鄄城,皆为其成名之作,且长相俊美,长高九尺。嘿嘿,真的是要才有才,要人有人啊。荀攸。:操云:“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不想多加评论,孟德的话比我管用。点评:从未做过统帅,以帐前献策为主,皆为世之不出之大才。当然还有,但以此四者出力最大,其他如奉孝,庞统等皆为短命之人,功业不如此四者。
阅读全文

初平二年秋,温候吕布,司徒王允设计杀太师董卓.庞式听从于禁之谏上贺表,诏下封为秣陵太守,虎威将军.于禁为邗江(今扬州南)令,中郎将军.三年春,陕西李倔,郭汜,樊稠,张济四将在贾诩劝说下,起兵攻入长安,吕布败走,王允被杀,天下重又大乱.一日,庞式与于禁安排好防务,政务于秣陵城外钟山打猎散心."文则以为今日朝廷之局面该如何应付?""以我之见,不变.""应万变?"我不解,偏头问于禁."然,方今乱世,将军只要在此地深根固本,广积粮草,大修战船,时机成熟,击灭严白虎,则吴越之地尽为将军所有矣.""所言甚是,但今严白虎与我通好,若攻之,岂不寒天下士人之心?吾不欲为之.""胸怀大志兮,不得明主.徒有抱负兮,无人识吾!"山僻小径传来一阵歌声,歌声激扬.我与于禁相视,点头,向小径走去.入小径二十步,见一先生坐于树干,清风瘦骨,气宇昂扬."敢问先生有何抱负?"我向此人当头一揖."志在救国,平乱,治世.""何以不得人识?""碌碌之辈,空有重瞳耳.""先生何方人士?高姓大名""吾乃山阳人也,姓伊名籍,字机伯.""果真高士,向闻岳丈提起,对先生甚是敬重.""汝岳丈何人?""水镜先生.""哈哈哈,真是相逢不如偶遇啊.不想汝竟得娶林芝为妻,好极好极.""先生认得内荆?""五年前见过一面,彼时方小,但已识得天文地理,德操曾言,彼若为男儿,当为一方之主也.""先生不得志,在下亦缺一早晚为吾出谋画策之人.欲聘先生为吾内尹,不知先生肯否?""正有此心,故试将军耳."三人相视一笑,同回城中.秣陵,太守府.宴席之上."略备水酒,为先生接风,还望先生满饮此杯."我向伊籍举起了酒杯."将军太过客气,在下愧不能当."言罢仰脖饮尽杯中酒.林芝为其斟满,问:"听父亲点评天下名士,言先生长于内治,精通政略,不知对时下之局可有独到之解?"我向林芝望去,对视一笑,她之问既我想问,得妻如此,夫复何憾!机伯呵呵一笑."林芝啊,你这是要出我的丑啊."一旁文则亦说:"先生不要推辞,此等事非我等武夫所能明耳!""既于将军要听,那我就讲来与将军消遣,不合意时,一笑置之.""哪里,我等正为不知如何处当世之局而不明,希先生指点."我起身抱拳向伊籍说道."将军之意若何?""以秣陵为基业,深根固本.攻灭严白虎.""甚是不智.""为什么?"我与文则同时问."吴乃有主之地,若攻之,未必可胜,不若引为外援,后内结朝廷.取当涂,破庐江.以求名正而言顺.""内结朝廷,怎么结法,如何能结?""我知将军在王司徒,温候诛董卓时曾上贺表,朝廷亦厚待将军.""是啊,可如今四贼当权,此朝廷已非彼朝廷也,此时若再贺之,岂不为天下人笑?又怎能为李倔,郭汜所受?""不妨,当今天下人心大乱,李,郭并不能以朝廷之命制约诸候,将军若能首先上表贺之,以李倔之野心,贾诩之智谋,加上于将军在此镇守,必不加害将军,反而会大加赏赐,以结天下诸候之心,安朝廷之局面.""能使得?"我与文则同时发问."能使得.但须先取当涂县,以震将军之威.则至李,郭必不肯加害将军."机伯之面容平静.“好,既先生如此言,明天便使文则出兵三千攻当涂,上表表先生为当涂令,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若何?”“如此甚好。”第二日,于禁出兵当涂,未遇抵抗,破之,使伊籍为当涂令尹。留兵一千守之。后三日,庞式携林芝引五百护军出秣陵,上表朝廷。
阅读全文

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初任河东太守,后为前将军,螯乡候,西凉刺史,性邪恶,前破黄巾无功,朝议欲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把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凉大军二十万,不思报效朝廷,常有不臣之心.后受诏进京,废杀少帝,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无比,侵官暴国,杀刺史丁原,尚书丁管,奸淫宫女,夜宿龙床,尝引军围杀村民,掠妇女财物.更有吕布为爪牙,再无顾忌,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所爱光五宗,所恶夷九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 ,百傣钳口,道路以目,在朝一年,造恶已至千.可谓罪恶滔天,人神共愤,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卓为甚.又卓令部曲守禁城,外托宿卫内实拘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向者隐忍不发者,盖因时机未至耳.今吾上顺天命,下合人心,檄发之日,举幽冀代三州军民,与卓决战,希各镇诸候同举义兵,并力伐卓,举武扬威,匡扶社稷,此乃功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建功立业之会,破卓,刚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卓首者,封万户候,赏钱一万万.之难,如律令!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