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杯辩论赛已接近尾声,自我方先锋无敌赵子龙打响第一炮以来,正方砖矢如雨,水陆并进,向反方发动了猛烈攻势,是现在我代表正方,作总结陈辞,并最后重申一下我方的主要观点:正方的观点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两大块内容,即要从“理”和“利”两方面论述该不该出兵伐吴。即:一是从是否师出有名来谈这个问题,二是从取胜可能和所得利益的角度反过来证明伐吴的可行性、必要性。第一方面,我们认为从理上应该伐吴。(一)为公仇:刘备称帝承袭汉祚,而孙权讨羽自效、袭取荆州,称藩于魏,故东吴亦汉贼也,讨之理所当然。详细内容可见正方立论贴及陈思王植《劉備放棄征吳,能成功聯吳討魏嗎?(转贴)》一文。(二)为私恨:吴、蜀荆州之争,理在刘备,曲在孙权。孙权一方面利用孙刘联盟,向关羽示好示弱,另一方面投靠曹魏,潜师密发,撕毁了孙刘盟约,大失道义,刘备伐吴讨回公道正所谓理所当然;二则刘备与关羽“名虽君臣而义则父子”,情理上亦应为其报仇雪恨,方可明始终之份;对此,我方辩友赵帅评论道:“刘备为什么能从早期的弱小势力发展起来,很重要的原因是刘备把自己的手下看得很重,如果没有这种互相信任的状态,刘备的势力早就瓦解了”从维护团结的角度论证了伐吴的必然。三则友邦无端偷袭,致我土地沦丧、将士死伤、人民奴役,我们理应抵抗、反击。如果不发动东征,置道义、情理、国土、民心于不顾,强自隐忍,如何向川、荆两地的士子百姓、阵亡的文武将士家属及全天下交待,长此以往则人心必屈,以至离心离德,从而失去立国之本。刘备以信义号召人心,绝不应容忍这种行为,故“义旗所指,其在孙氏”。有关蜀、吴的恩怨来由,请参见正方辩友陈不到底《刘备一定要伐吴》的贴子。有关是否该为义伐吴,详见俺是豆腐渣《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从义的角度讲,吴必该伐也,云不伐者,亦见利忘义者也。有何面目去见抗日战争中牺牲在日寇强大火力下的军民?难道说”敌机枪也,我大刀也,伐之大亏,故日不可抗,抗日不利于我“??为国尽忠和兄弟义气有大小之分,不过那种舍生取义的思想是相通的。鉴于此,刘备该伐吴”。第二方面,我们认为从利上应该伐吴(一)蜀汉在向北、向西、向南三个方向,或是力量不足或是缺少发展空间,而向东发展或有生机。这个论点得到了我方辩友射日后羿强有力的支持。(二)东征有可能得到曹丕的响应。(而且事实上曹丕的确于夷陵之战末期发兵攻吴)内外夹攻,取得胜利的机会较大。理由立论贴已详加论证,此处不再冗述了。(三)东征的时机选择正确。这个要感谢反方辩友铜雀兄的提示。孙权新占荆州,多有降卒,人心未稳。《三国志*虞翻传》中说,虞翻跟随吕蒙平定荆州,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城中军民不服,定下计策抗击吕蒙,亏有虞翻向吕蒙提醒,才使城中计谋破败。所以从当时的局面看,人心向蜀,多有象廖化这样被擒后仍思归蜀汉的吏民,所以蜀军东出,故土先民很有可能会应之于后。且东吴北拒强魏,无法置重兵于荆州,故此时出兵攻吴战机非常合适。若假以时日,孙权在荆州恩信大行,俗话说叫“洗脑”,那可真就无可奈何了。(四),川蜀之于荆州,地处上游,顺流而下,势如破竹,粮草、物资、兵力输送集中的速度快,有保障,部队可以按需要很快地布署完毕。好像快速反应部队,在高机动中将敌各各击破。(五)正所谓哀兵必胜。荆州陷于东吴,汉军大败,为了报仇雪耻,伸张义愤,重新证明自己,蜀军将士必然士气如虹,军心可用。若丧师失地还要遣使求和,特别是平时以威武自强,以伸大义于天下为己任的刘备,若此时置被害者于不顾,卑躬请降,腐败如此,国人会怎么看这个政府?世人会怎么看这个国家的当权者?真到众叛亲离的那一天,这才真的是无法安身立命了呢。(六)从东征的意义上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长期以来战乱较少,多有各地逃难人口汇集,民殷国富,对于蜀汉,不仅是一扇门户,也是粮草、物资的生产基地、人口兵源的补充中心,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伐吴如果成功,不但可以振奋人心的作用,而且颇得实惠,收复荆州取得大量的地盘、人口、粮草、物资,并重新占领隆中对所述的两路进军的战略要点,然后“保其岩阻,内修政理”,仍然可以重现“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构想,两军呈钳形攻势直捣两京,还于旧都,这与当初隆中对的方针也是一致的。最低限度,有了荆州的粮草物资补充,对于蜀汉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大有裨益。对此,我方辩友英雄后羿有精彩的论述。他说“钱粮是左右古代战争胜负的极重要因素。诸葛亮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搞了很多方案,比如木流车马、水路运粮、扎营屯田等。但最后还是屡次因为军粮问题撤了兵…………东吴并不能很好的配合蜀汉北伐,历史上孙权虽然占领了荆、扬两州,但对曹魏的征伐大多是消极的。有一个原因就是孙权没有伐魏正当理由。刘备打着“复兴汉室”的口号才能扯起伐魏的大旗。所以伐魏始终是蜀汉主动,东吴被动。尤其是到了后期孙权彻底的变成了“割据派”。”因此,荆州只有在蜀汉的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功业。(七)荆州的失去,使大量荆楚地区的优秀人材、人口、军队从蜀汉流失,造成蜀汉仅剩益州一地、人材馈乏,这是蜀汉人材凋零的原因之一。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刘备更应趁东吴在荆州地区立足未稳、人心未定之时,一举而定,再次取得那里土地和人材方为上策。(八)军事指挥的失败不等于战略上的失误我方辩友克队9号曰:“刘备在实际的夷陵之战的操作上出现失误,曹丕说“备不晓兵;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很明显是军事指挥失误,但是并不能证明战略就失误。”该观点得到若出其里《刘备伐吴,非战略之罪,乃战役之罪》,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或是以结果断是非。纵观本届辩论赛,我方的这些观点经正、反双方反复讨论、诘难,承受住了考验,我方在立足证明、巩固本方主要论点的基础上,乘胜追击,不断反驳攻击对方的观点,力图将对方的主要论点一一击破,在这个过程中,请恕在下直言,对方的观点有不少均被驳倒,渐呈节节败退之象。因此,我们认为本届辩论赛正方理应获胜。
阅读全文

虽然说曹操下江南一统天下之意已经很明显,刘备一平,江东难保,这个唇亡齿寒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孙权的确有另外一种选择——投降,他和刘备不同,曹操对于主动投诚者一向较为宽大,他投降曹操后再怎么也会落个封侯善终的结果,而且早在其兄孙策临终时,就已料到东吴早晚有归命天下的一天,因此已为孙权安排好了退路,真的投降了,也不违背亡兄遗愿和群臣之意,因此,是否帮助刘备成了东吴向刘备讨价还价的一个价码。诸葛亮传上说,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出使东吴,从孙权处借来三万大军,力拒魏武,这样才有赤壁之捷。既然是借来的兵将,击破曹兵后,借兵者和出借者之间对于荆州土地就有了一个瓜分协议,也就是说根据协议,诺大的荆州,一部分是刘备的,另一部分是孙权的,而孙权又应刘备的要求,把协议中理应属于自己的这部分荆州土地(主要是南郡地区)借给了刘备。
阅读全文

天正元年八月十九已,皇帝操,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若里其里,一代骄豪,擎据神器,绯衣青锋,新盟盟主,奋展帝畿,此二子者,皆超世之人杰也。操无德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遐荒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金帛不可以虚掷。率土式望,在操一人。操畏天明命,又惧高、光之业,将坠于地,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惟神飨祚汉家,永绥历服。
阅读全文

五绝 叹田畴匹马数辞官,孤蓬入狼山。公孙夸胆气,一念报君冤。七绝 尚香祭江八月吴山待雨寒,三春蜀水梦中看;层林远别丝千缕,乱径催出泪一帘。
阅读全文

龙虎升云气,望蓬莱,旗幡显隐,豪情暗抑。红雪飞扬幻剑里,宝带金章无藉。今重见,温巢暖谷,梦醒坛里独沉寂,问千帆,可识沉舟曲?谁伴我,烂柯弈?浮尘弱草人间道,为缘何,愁极烦扰,书生意气。往事因循凭栏久,依旧归期难觅。又只恐,鱼沉水底,鸿雁不来书难寄。枉教人,刷透银屏底,看名单,空交替。
阅读全文

上回聊了聊单刀赴会,总感觉有些地方还没谈透,还需要再补充,修正。《三国志*鲁肃传》对单刀会的记述较为简略,在会谈中,鲁肃责问关羽:“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若按注解上韦昭《吴书》的记录,鲁肃是这么说的:“我第一次见到刘豫州,是在当阳长坂坡。当时他带的部队还不如一个“校”(几千人);他本人想到远方逃难(指投奔苍梧太守吴巨)。我主孙权同情他无依无靠,就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让他有个安身之处。谁料到刘豫州竟然矫情伪装(指巧言回绝孙权染指益州的要求,并出兵阻挡,自己却攻打同宗),违背道德、抛弃盟好,现今有了益州的土地,仍想兼据荆州。这是普通人所不忍心做的,身为一方诸侯,怎么可以如此?”从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关羽没有对鲁肃“借荆州”的说法进行反驳,因此小可从鲁肃的言语及上下文意思理解,刘备得到荆州,能够谈得上一个“借”字。鲁肃说完这番话后,《吴书》中讲“羽无以答”。而《三国志》中写道:语未究竟,关羽的一名部将插了句嘴: “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这话倒是说得不错,理是这么个理,但是说的场合不对。别说鲁肃了,换了我也会想,你什么意思?哦,你说刘备有德,所以应该占据荆州,那难道说我主孙权无德,就不该讨还荆州吗?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就是犯浑,容易使人理解成:“拳头大的是哥哥,谁的实力强谁就有资格占有土地(荆州?)。”鲁肃完全有理由在震怒中“厉声呵之,辞色甚切”。你的矛坚,难道我的剑不利?这不是在讲理,不是抱着盟友间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谈判的,明摆着是挑衅,是公开要撕破面皮。要不是鲁肃深明大义,换了别人,听了这话马上就可以翻脸开战。鲁肃在愤怒中说了些什么话,文中没有交待,但我猜想,是不是就是《吴书》中鲁肃答辩的后半段,即:“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翻译过来就是:“我听说因贪婪而抛弃信义,一定会埋下祸患。您现在身担重任,却不能明白道理、处理纷争,以大义来辅助,仅仅是凭借弱旅妄图与我力争,到时候因师出不义而失败,该怎么办呢?”作者把关羽的部将插嘴前后,鲁肃所说的话合并在了一起,记录成了一段。关羽可能也认为自己人所说不妥,于是操刀而起,假意恼怒,示意这员部将退下,不然东吴可能罗列罪名,要求严惩此人,那个时候关羽也难办。当然也有可能真象演义中所说,关羽是命此人回去通知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因为该部将的这句浑话,使谈判已有崩裂的征兆。想想蜀汉谈判代表团说理说不过鲁肃,最后只能靠一句犯浑的话来解围,也够可悲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吴书》中说关羽一方无以答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再说韦昭的《吴书》,韦昭是吴人,其所著的《吴书》是不是就一定偏袒吴人呢?我以为也不能完全这么看,要是过份强调作者的因素,那就又有新问题了:是不是因为陈寿曾经是蜀汉之臣,就可以断定《三国志》必然要更偏向关羽呢?因此,我说的只是一种可能,并不能断定《吴书》就一定有拥吴贬关的情结。
阅读全文

古惑玉女者,幽州辽西人也,少有异才,年未及笄,便熟读三国,后并习百家,兼修文武。或问其志,曰:“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得送雅号“飞雪幻月梨花枪”,吾愿足矣。”[巾帼列传]曰:“玉女降世之日,狂风大作,有一小将军面似银盆,白袍素甲,手持银枪,策白龙驹踏风而来,望之者皆惊拜倒。或曰:“此常山赵子龙也”。乡人设香烛祭之,风遂止息。”[辽西名士录]曰:玉女尝立志“讽世事于言外,贯古今于笔端。”新盟元年,玉女初至三国论坛,如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鸟之凤皇,羽仪未翔,后经点化,遂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以《古惑三国》系列始其艺海征程,观者怡然大快,无不仰合,一时论坛空气为之一新,不料因初涉江湖,更兼年幼,竟受太师老儿煽惑,甜言密语,哄入新盟,从此坠入功名不能自拔。新盟元年冬,玉女大发神威,奋笔疾书,以大作七十二拜新盟女皇,国号大赵,堪称风华绝代。尝有海外书社引其佳作,出版发行,一时芳名远播。殊料风云突变,论坛议立龙虎榜,所有人等功绩归零,致使玉女多年辛苦转瞬付之东流。然玉女慧质兰心,仍矢志不移,笔耕不辍。[巾帼英雄传]曰:玉女登基之日,狂风大作,有一小将军面似银盆,白袍素甲,手持银枪,策白龙驹踏风而来,望之者皆惊拜倒。或曰:“此常山赵子龙也”。众人设香烛祭之,风遂止息。新盟二年春,论坛兴汉诗大会,玉女争魁,以功拜亭侯。新盟三年秋,自创兴龙会,与反赵派屠龙帮大战数昼夜,一时板砖横飞,危梯漫天,玉女以笔为枪,以文为檄,终获全胜。屠龙帮帮主医圣华佗引退,一时“兴龙会”名声大躁。新盟二年秋,论坛于龙虎榜分疆裂土,玉女以精品百篇荣登龙虎榜状元楼,拜成都太守。后出奇兵空降许昌,得占中都,受封成都、许昌太守。后入选十大名士,南、北斗星君授特技“辩才”,故每逢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玉女幅巾奋袖,旁征博引,辞采甚丽,时人无不叹服。然偶遇龌龊,终不免有过激之言,俗子不解,以为玉女乖戾狂放、傲物不羁。新盟三年春,将玉女将真人玉照公诸论坛,半日之内点数过百,观者如过江之鲫,无不叹其美艳冰清、风流慧黠、才貌双全,意淫者竞相折腰慨叹,引为梦中情人。新盟三年秋八月,太白犯荧惑,神策门塌,玉女义妹、侍中雪翼飞马云游他乡,九月,日蚀,文渊阁一角坍,丞相夜红雪失踪。十月,月犯轩辕大星,状元楼塔顶崩,玉女声言引退。冬十二月,玉女发布退位昭书,就此离坛。[搜神记]曰:玉女引退百日后,有贾人尝于海外异乡见一女子貌若倾城,手舞“飞雪幻月离花枪”,发《烟花三月》、《醉红》二招,功力已达化境。[幽草集]载:玉女尝作诗云:“愁痕满地无人省,素弦流转彼岸花。 冷眼笑看英雄归,青锋如霞血如沙。”评曰:玉女才慧夙成,好武尚辞,盖则天女皇之亚流也。然伯牙子期,际遇难求,曲高和寡,忧思淤阻,又天性孤傲,遂使轻躁愤肆,戾气上升,终致自放海外,为后世之憾矣。
阅读全文

东汉末年,董卓屡犯大恶,罄竹难书,在诸多涛天罪孽中,有这么两条最是令人发指:第一个,说是老百姓正在祭春,祈求丰收,突然董卓派兵来了,他们把男人全部杀光,头颅系挂在车轴或车辕上,伪称杀贼大胜而归,然后把女人们押回洛阳分给将士们做奴婢,一路上,女人们被捆绑在车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丈夫、父兄、儿子的首级在车辕上滴血,最后,还要眼看着亲人的首级在城门下被当场焚烧。这个事件见诸于《三国志*董卓传》中。我认为,此次屠杀发生的时间,也应该是在190年2月这个多事之秋,为什么呢?根据《三国志*董卓传》中的记载,当时百姓正在举行名为“二月社”祈求丰收的祭春活动,这个“二月社”祭春,肯定应该发生在二、三月份。《礼记*月令》曰:“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郑玄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神其农业也。”而《月令广义》则说:“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这“立春后的第五戊日”一般是在二月底、三月初的样子。而董卓自189年8月进洛阳,到191年4月赴长安,这中间只有两个2月,即190年2月和191年2月。190年2月,董卓下令迁都长安,当时皇上和吏民虽已西徙,但董卓本人却没有走,仍留在洛阳与诸侯对峙,这次屠杀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个时间进行的。从地理位置上看,这次屠杀事件发生在阳城,具体位置位于今天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离少林寺很近。而在阳城西北方约70公里处,就是洛阳的主要防御支点——環辕关,在其东南约200公里的地方,就驻扎着讨董联军孔邮的部队(见图)。在各路诸侯云集进讨之时,董卓竟冒险出兵向关外百里之外的纵深去劫掠,这真是一种疯狂的行为。而此后的191年2月,几乎就在屠杀发生的同一地点,孔坚大破董卓部将胡轸的部队,攻入大谷关,进军洛阳。所以在191年的2月,关外强敌猛攻,董卓军不太可能派兵出关,然后将战利品慢悠悠地用大车运回洛阳。因此,此次屠杀只能是发生在190年的2月,董卓军在讨董联军尚未发动攻势时,在孔邮眼皮子底下实施的。而此后由于诸侯大军的进逼,特别是在191年以后,孙坚对董卓发动了一系列攻势,最终克复洛阳,董卓的这种冒险行动就显得不现实了,董卓的部队出兵关外进行侦察骚扰活动可以,但不太可能有机会再去进行屠杀和劫掠。第二个,就是说董卓奸淫公主、宫女。这个发生时间我估计也是在190年2月,因为受古时候的礼节所限,公主和宫女董卓等人平时根本无缘见到,就算董卓能出入不名、剑履上殿,那也只是皇帝和大臣议事的正殿,至于后宫的人,臣子是无从得见的。只有在190年2月这个特殊的时间,董卓徒天子都长安,由于要迁都搬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公主、宫女们不可避免地就要抛头露面了,这便成为已呈疯狂之象的董卓等人的目标。 [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58967995&fpid=3290985&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我们学习历史,要活学活用,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很好地运用解释学原理。伟大的孔门弟子先生曾经教导过我们:“我们就是要观照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释的意义——只有这种不断被解释的意义才是活的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所谓的“历史事实”本身是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它如何被解释,为什么被那样解释才是重要的。”当然,这种解释是建立在掌握确切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象咱们所探讨的《孙盛异同杂语云》这段话,如果直译,就是:曹操曾经私自擅闯中常侍张让的私人住宅,张让发觉后,曹操便在庭院中舞动手戟,跳墙而出,他的武艺人不能及,所以没有人能加害于他。你对我这段翻译有没有意见?你如果没有意见,那咱们就可以分析一下了,古时候大官的府邸占地很大,院落、房间较多,特别是私养的家丁更是不少,张让是十常侍之一,象他那样被称为“阿父”的、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人物,家里本就是戒备森严,更由于党锢之争,朝中树敌太多,所以家里防卫力量肯定非比寻常。而曹操,居然深入险地,敢于一个人独自闯入其间,意图行刺张让,这不是独闯虎穴、虎口拔牙又是什么?而当曹操行刺的图谋暴露以后,张让不可能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安然撤走,必然要让手下的那些鹰犬们群起捕之,这样曹操必然要经历一场众寡悬殊的战斗,这是常理,故此他必然要“舞手戟于庭”,与群贼博战。在这场以一人之力对抗奸臣全部家丁的战斗中,由于曹操武艺超群,勇力过人(原文说的是“才武绝人”,我认为这是很确切的评价)居然没有被伤及到,并终能越墙而走,这不是“仍能在四面围捕中与独斗群敌,全身而退。”又是什么呢?这便是建立在史料上的一种合乎情理的分析,是运用解释学的实例之一。我想没有人会不相信这一点。这便是史书中记载的“曹公武艺绝伦,又是伟岸丈夫”,并没有如你所说按下不表,更与文学创作中虚构不沾边,请别搞混了。第二点:你问我:“既然你也承认了是以气质服人,而不是容貌。不知道你后半句“曹操的相貌不凡”的结论如何得出??。”我来告诉你:容貌,恰恰是气质最重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对于一个静止不动站在那里的人更是如此,因为他不说话,也不做任何举止行为,我们想领略他的气质,只能是通过他的容貌,而不是别的。所以我这么说,有何疑问吗?第三点:我原文说了是开玩笑,你没看清吗?这一点我觉得我做的还可以,失误就是失误,错了就是错了。希望你也如此。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