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更正煮酒上文的两个错误。何元庆败于兀术的那个我在说岳全传里也没找到,那个是小人书里的情节,就是那套最正宗的小人书。正是因为这套很正宗,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它的情节完全取自说岳,没想到这个情节在说岳里没有,汗。。。另外,狄雷败于金弹子那个说岳里也没有,是我把刘兰芳评书里的情节给混进来了。再汗。。。花了一个小时把主要武打情节又过了一遍,现在重新调整排名如下:1 高宠 (这个是雷打不动的,摸和和)2 金弹子3 曹宁、陆文龙4 岳云、杨再兴、岳飞、韩延直、云南王李某、黑蛮龙 其实这六人未必比曹、陆差。岳云等虽车轮战陆文龙不下,但如果陆文龙与其他人车轮战岳云也未必能讨到什么便宜。杨再兴极猛,对金军的威摄气势上比较接近高宠,再往低了排感觉实在说不过去。岳飞败兀术,与于、何、杨、伍等高手鏖战过百合始终立於不败之地,防守能力得到充分考验。韩延直在感觉上与岳云不相上下,又曾一枪挑死粘罕 (张宪对其仅是数枪刺伤),应该也是这个档次上的。云南王身高丈二,一拳打倒兀术(兀术处於有备和无备之间),而且敢与外甥黑蛮龙独闯金、宋两营全身而退,除了黑蛮龙极猛之外,此云南王应该也是个牛人。黑蛮龙,跟岳云大战数百合势均力敌。5 伍尚志(与岳飞大战300合平)、张宪、关铃(此人也许不该排这么高?)6 兀术、何元庆、罗延庆、杨凡、严成方兀术败于岳飞,客观不利因素太多了,后来再战岳飞时,是岳飞因战局不利而主动放弃单挑的。因此兀术与岳飞不应相差超过两个档次的。不过兀术在同一天里连续在张宪、岳云和关铃手里吃亏,虽有客观原因,但毕竟印象分差了些,只好放在这里了。何、罗就不多说了。杨凡乃杨么麾下的顶级人物,不让伍尚志和罗延庆,可惜战绩较少,否则应与伍尚志在一档。严成方虽能在常规单挑中与岳云战平,但却不敌岳云“回马锤”。7 于化龙、狄雷于化龙10数合即败于金弹子,令人对其比较失望。狄雷则过硬战绩不多。8 孟邦杰、张奎、郑怀孟邦杰对庸手战绩极猛,可惜过硬战绩不多。郑怀7、8合内能生擒牛皋,至少攻击方面不亚于杨再兴(10数合击败牛皋)。张奎与郑怀30合战平。9 董先等董先连搓梁兴等二将,能跟金弹子撑到7-8合,对另一番将单挑也有优势,还是很有实力的。当然遇到张宪则明显武艺不济。董先属於力量型的,武艺应该不很高,所以对金弹子还能支撑数合。10 王贵等11 牛皋、吉青等请大家继续拍砖,我好继续修正。
阅读全文

1.我从来没有用马忠来损过关于,最后一笔带过的转折没有丝毫损关的意思。---- 这一条与我无关,因此无须做复。2.既然我在文章中写了毛本版,煮酒兄还要煞有事焉的扳弄出罗本来单列一条以助声势。---- 嘿嘿,白兄批评得不无道理。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样三个事实:(1) 毛本是在罗本基础上进行的删剪本;(2) 毛本删掉了原罗本中大量交锋方面的细节描写和交待,导致一些本来非常清楚的问题变得模糊复杂 (比如关羽斩华雄就是单挑,而颜良被斩完全不是单挑);(3) 毛本的删改使罗本中许多本来合理真实的情节变得不合情理不合逻辑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罗本明显优于毛本。因此个人以为依据毛本进行武评不如使用罗本来得质量高。3.我在文章中绝对没有说华雄是突袭至死,而煮酒兄却莫须有的去“辩驳”,并且严重的误导,明明书上没有写单挑,而煮酒兄却更推崇为严格的单挑!---- 那么白兄为何要那样强调“关羽以小卒披挂出战”呢?(再说马弓手也并非普通军卒啊) 难道不是在暗示关羽此斩并非堂堂正战吗?我认为还是应该考虑那个“常例”和“特例”的问题。作者在描写关羽斩良时如此注重细节,特别交待颜良“恰欲问时”、“措手不及”。由於在整套演义中凡是正面突袭斩将的战例作者都会做详细明确的交待,如黄忠斩渊、魏延斩双、姜维挑质等等,都明确有“措手不及”的字样,因此对於那些没有这种字样的战例,按照常理,我们就应该理解为不是突袭、而是严格单挑。我引出罗本此处明确交待的“一合斩雄”,也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原本中本来交待得很清楚,但却被毛本改得模糊不清了。4.为了贬低马超,将关张赵所有人斩的二流武将加在一起造成数量优势来占得心理先机。---- 这个批评令我始料不及。说实话我完全没有那个意思,而完全是为了行文简洁才那样做的。而且相信任何明眼人都不会有此误解。另外,我也不是白兄说的要“贬低马超”。我本人非常喜欢马超,为何会去贬低他呢?白兄忘记我与老宵连日大战,就为争一个马超张飞谁略微胜出吗?我列出那些战例不过是为了客观指出马超武艺打法方面的一个弱点(其实应该说是一个特点,因为往往弱点就是优点,反之亦然)。5.煮酒的评判冥灭人性,偷梁换柱。马超战杨X,是在夏侯渊军的逼迫之下,杨X的七个兄弟全被捅死了,我想如果是个人,此时也不求活心,当然缠着马超死战了。---- 我们来看原文:“宗弟七人,皆被马超杀死。阜身中五枪,犹然死战。后面夏侯渊大军赶来,马超遂走。”我们看到,马超是在杀死杨阜宗弟七人之后单独面对杨阜的,以马超之彪悍迅捷,即使此时夏侯渊大军真的已经追得比较近了,难道马超面对一个半死的文官(而且是恩将仇报杀害马超妻儿老小的死仇),就那么轻易放弃杀死他的机会而逃走吗??我觉得以常理度之,于理不合呀。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杨阜奋身死战,马超虽然占尽优势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杀掉杨阜。象杨阜这种没有任何战例甚至连武将都不是的人物,马超居然无法在两三枪、半分钟之内将其挑死,难道不是个问题吗?当然,一个战例可能存在偶然因素,但是我不是拿出两个战例来吗?两个战例的偶然因素就要小得很多了,而某种必然因素就突显出来了 ---- 马超把握杀敌战机的手段较之关张赵为逊。白兄又言:而被煮酒兄一笔带过的赵云战周仓,是在单独相遇绝对单挑的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赵云忍心杀裴元绍就不忍心杀周仓?煮酒兄一向说自己重事实轻推断,但这个没有理由的推断实在另人不解。---- 白兄这个批评得有理。煮酒接受。顺便再说一句,用枪矛一类军器的,较之刀斧一类军器,天生就更容易出现中敌数招之后敌将依然活蹦乱跳的情况,比如赵云三枪周仓不死,张飞一矛许褚不死。不过赵云和张飞都分别擒斩至少2名有相当实力的武将,足可抵消那两个中招不死的污点并还能有亮点闪烁;而马超杀李通之亮点太微、两次出手不死的污点偏大。6.赵云被困山谷,如果没人救当然是险挂掉了,乱箭一发可怎么办?黄忠在汉水如果没赵云救多半是要挂掉的,张飞被张任围住,赵云不来,也很难说。这些都不互相矛盾,为什么凭什么用一中状况去否定另一个呢?---- “乱箭一发可怎么办?”(1) 书中哪里写张颌所部控弦以待了?这好像是白兄的主观推测吧?(2) 马超不惧乱箭,难道赵云就惧吗?君不记赵云磐河之战孤身面对弓箭手、截江夺斗时拨打雕翎的表现吗?(3) 另外,赵云长板时仅仅是在曹操见到赵云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的神勇之后才下的停箭令。如果按照白兄的主观推测,那我是否也可以说此前曹军曾使用乱箭阻截过赵云呢??既然赵云那样的阵势都能闯过来、不仅自己毫发无损还能护住幼主不受伤,又岂惧张颌区区数千军马的乱箭呢??当然我并不同意“赵云长板曾遭乱箭阻截”这个说法。我这么说仅仅为了说明:主观推测容易导致纠缠不清。7.评论赵云战张合,煮酒兄再引罗本,而且为了转移视线竟然狂扯生理学?想用一种不知所云的深奥来掩饰破绽。---- 再引罗本批评得是。但说狂扯生理学、不知所云的深奥来掩饰破绽,这个,呵呵,煮酒就真的不知白兄之所云了。关于应该如何“气力不加”,煮酒在本坛和其他论坛都做过一点调查,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种状态比普通的“败走”更加凶险。白兄你自己不也坚持马超四五十合将曹洪杀得气力不加刀法散乱是马超几乎要杀死曹洪的标志吗??我前文不过是运用了一点生理学常识来说明这种状态,不知怎么就变成不知所云了。8.比评语的毛病。评语这个东西很主观,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谁会战在自己的立场去捧吕布?不可能!所以吕布就没好的评语。水滸传里的评语什么武力超群绝伦者比比皆是,如何分高下?---- 我前文明确交待了,对於无争议的人物排位,就不必去考虑书中评语赞诗。而当大家根据战例难以判定几个武将的排位时,书中评语赞诗就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另外我没有使用演义中的人物的评语,我明确说是作者(罗贯中本人)的评语和赞诗。这一点还请白兄看清楚。水浒传中的评语是很多。但我从没说过一上来就拿书中评语作为依据呀。我始终坚持以战例为主;但在战例分析依然导致巨大分歧之时,使用作者本人的评语和赞诗作为参考依据,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法。这才是我的本意。而且我前文也正是这样交待的。9.煮酒的推断往往只限于战局本身而不考虑环境。就象在张英身后出现伏兵,张英拨马回走,被陈武所斩的位置情况到地如何?煮酒在书中没有任何追斩表示的时候一口咬定是追斩,这就是只关注战局本身(张英回马)而不注重周围环境(陈武本就出现在后方)的缘故。同理,对关文一战的局势只局限在关文,此处不赘述。---- 这一段我实在看不太明白。好像是说我不管战局本身问题。那我就不明白了,我分析关文之战用了四篇、长达15000字的篇幅,这么长的篇幅,难道我就没有做战局分析??相信大家自有公论。
阅读全文

可能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吧。不过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我早已回答过的问题。您的问题无非是“机会问题”,赵云因为某种原因无缘(无机会)与超一流长时间单挑。我们先置您给出的理由是否合理不管,我们先假定您说的是合理的吧 (其实并不合理 :-))。我们同样也可以为其他武将,如典韦、马超、颜良等等找出他们没有太多表现机会的理由来。如此一来,武评可还怎么评呢?甚至我可以说武安国武艺比夏侯敦还高,因为他跟吕布硬撑了15合,而夏侯不到十合就败了。就因为安国被过早砍断一臂而丧失单挑表现机会,我们不能因为他缺乏更多表演机会就将其武力低估。这种论证正是基於您的思维模式导出的呀。正面回答:我们现在做武评的依据是已发生的战例。重复一遍:是已发生的战例。至於某某因为什么原因而丧失了与某某单挑的机会,这个我们根本就不考虑。因为根本不现实、不可行(具体如前文安国与夏侯的问题)因此我始终强调,第一,武将A比武将B的“武力表现”更优 (注意,是“武力表现”,而不是真正的武力);第二,由於我们只能用“武力表现”去近似估测其真实武力,因此我们得出武将A比武将B武力高的结论。真实武力与表现出的武力这两者之间完全有可能是不同的,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正是“表现机会”。但可惜,我们只能假定没有“表现机会”的干扰因素,而以表现出的武力去近似真实武力。因为除此之外,实在没有更好的比较办法。如果您有,煮酒愿洗耳恭听。
阅读全文

刀兄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现逐条回复如下。为了避免误会,我一律采取原文引用的方法,而不做rephrase或引伸。但决没有逐条反驳的意思。这个还请刀兄理解  刀兄言:在此先说明一下,孙立的智谋能力并不算很突出,他在祝家庄做内应时的计策均为吴用所授。煮酒答:1 孙立献出的内应之计,是一个军事行动的总计划、宏观计划;而吴用的所有智谋运用,都是以孙立这个总计划为基础所进行的微观设定。应该说,两人分别负责不同的层面,都表现出了智慧。当然,让孙立象吴用那样做出周密细致的微观计划,孙立基本没有这个能力;而让吴用处在孙立的位置上(与栾廷玉的关系),吴用肯定也会想到。吴用的智谋明显高于孙立,这个是无可质疑的。但是正如刀兄提到的,孙立在打入祝家庄之后能成功地执行吴用事先的安排,势必需要他依靠自身的机智 (甚至是急智) 来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应对一切突发情况。我觉得在这方面孙立也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总体上,孙立在宏观计划和微观执行这两个层面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我觉得不能因为他在智计方面不如吴用、朱武,就忽略其智谋能力。2 更重要的是,我前文强调,如果孙立仅仅具备过人智计,这未必会令宋江特别忌惮。关键是孙立既有相当智计,同时又表现出很深的城府 (能骗得祝家庄高层的绝对信任),而且其计谋还利用了昔日同窗的信任,这三方面揉在一起,这样一种综合素质,才是宋江所特别忌惮的。刀兄言:但我们也要考虑这一点:孙立拉家带口好几十人,又是朝廷军官出身,这么就投奔梁山,又没有相熟的人(邹渊认识三个,不过他和他认识的人都属于小角色),梁山泊肯定怀疑他们。孙立也知道梁山泊会怀疑,因此他会主动设法让梁山泊释疑的。是的,他们得交一份投名状,才能让梁山人放心。所以我认为,当孙立主动要求做内应时,他的想法应该是证明自己清白的成分较多,不择手段、背叛好友、纯是为了立功的成分较少。如果确如我所说,那么当宋江想到孙立的这次行为时,就会心平气和多了。煮酒答:1 其实,拖家带口上梁山,比自己孤身一人上梁山,似应更能减少山寨的疑虑。三国演义中蔡氏兄弟诈降江东,正是因为没有把家属带过来所以才引起周瑜的怀疑。如果孙立上山后将自己的家眷完全交由宋江控制,我想宋江应不致对孙立等人有太多怀疑吧?因此,我觉得在孙立“主动要求做内应、背叛旧友”的行为中,自保释疑的成份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行为 (因为明明存在其他手段得以自保),而含有相当大的为山寨立功以图进身的功利成份。2 退一步讲,即使煮酒认可刀兄的观点 ---- 孙立献内应之计的主要动机是自保释疑而非图取进身,孙立此举依然可以成为宋江忌惮的原因。你的行为的动机是一回事,别人通过你这个行为如何解读你的动机又是一回事。因为孙立的动机是自保不能推出宋江将其行为之动机同样解读成意在自保。而且宋江对孙立这种疑虑是不动声色的,因此孙立也没有机会为自己分说辩白。不错,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孙立的确是冤枉的。但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孙立是否冤枉的问题,而是孙立这一行为是否会引起宋江的疑虑和忌惮的问题。刀兄言:再说了,好汉之间的交往是一回事,而用兵伐谋是另一回事,后者更需要不择手段。自孙立之后,用诈的地方数不胜数煮酒答:1 我们做为读者,自然会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栾廷玉是梁山的对立面,既然孙立等已决定上梁山,那么栾廷玉自然也就是孙立的对立面,因此孙立对栾廷玉就完全可以是一种“用兵伐谋”的思维模式,而不会是“好汉/旧友交往”那样的思维模式。但是,如果你是宋江,你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宋江在投奔清风寨之前,与花荣也不过一面之交,也属於旧友,孙立、栾廷玉同门数载,难道说感情还抵不过宋江与花荣那一面之交所建立起来的感情?当然,我们可以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有些人相识终生也不能成为好友,而有些人则一见如故。但是,毕竟在许多人眼里,交情的厚薄,与交往时间的长短还是成正比的;这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潜移默化地指导人们对於人际关系的评估。因此,当孙立义无反顾地决定拿他同门数载的师兄弟的头做为自己进身之路时,宋江是不可能没有什么想法的。2 用诈之处其实在孙立献内应之计以前,宋江等就用过 (比如赚秦明那次,手段实在太毒辣了)。关键不是有无用诈,关键是你具体用的什么诈。孙立献计之前之后,无论梁山的计谋有多奇诡、多毒辣,却没有一次是以加害昔日旧友为前提手段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孙立此计可谓空前绝后!(对梁山而言)梁山靠什么将如此多身怀绝技、杀人如麻、自命不凡、性情桀傲的豪杰们聚集在一起的?不就是个“义”字么?宋江能始终坐稳山寨之主的交椅,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他将自己扮演成了“义”的化身。(当然还需要权谋等其他条件,但这个“义”字是先决条件)“义”这个概念的含义很广,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朋友忠诚,不背叛、加害朋友,不会为个人进身而出卖朋友利益。孙立此举,违背了这个“义”字的一个重要信条,自然也违背了宋江一贯信奉的价值。-----------------------------------------------------------最后,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如果孙立与栾廷玉并非同门数载的师兄弟,而是在官场上相识的,如黄信与花荣那种关系,也就是说基本上与“友”字不沾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当孙立再献内应之计时 (可以对祝家庄说自己是登州知府派来协助其守庄的),我觉得就没有犯那个忌。
阅读全文

一直出差在外地,几乎没有时间上网。看到反方势弱,有点着急。可惜没时间长篇大论(核对史料太费时间),只能胡乱写两句。由於双方在辩论中都牵扯到该伐吴还是该伐魏的问题,因此先扯两句闲话。我以为,决定伐吴还是伐魏的依据,只有一个:哪一个符合蜀汉利益,就应该决定哪一个;而且蜀汉的利益还有个长短之分,因此这个决定必须要兼顾两者。无论从长远还是从近期来看,伐吴都不符合蜀汉利益。(可惜无暇论证了,只好把个干巴巴的论点放在这里了)即使在某一特定时期伐吴之于蜀汉的利益要大於伐魏,也还有一个时机是否合适的问题。我认为只有一种情况蜀汉的伐吴从理性角度上才能成立,那就是:江东内部出现严重分裂问题、或者江东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其国力极度衰退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蜀汉不出兵伐吴,曹魏只要拿出80%的力量来猛攻也可以吞灭东吴。既然如此,那么蜀汉只能出兵,并在出兵同时灵活运用政治攻势,以期能比曹魏以更少的损失获取更大的利益。可惜,刘备伐吴时东吴根本不是这种情况。正方认为刘备应该伐吴,且其准备充足、伐吴时机选择适当,那么我想请问:1 东吴有否出现内部分裂?2 东吴国力有否出现严重衰退的问题?3 即使伐吴出现最好的结果 ---- 蜀汉夺回荆州 (蜀汉一举灭掉东吴既不可能也不符合蜀汉利益,因此显然不是最好结果),正方辩友有否分析过在这种情况下三方割据势力的变数?对於前两个问题我想无须赘言。对於第三个问题我简单分析一下。孔明的隆中对得到了被当世及后世战略家们的一致肯定,说明其战略价值之杰出。但是这个隆中对的核心内容其实是三个:1 联合东吴;2 等待曹魏有变 (天下指曹魏);3 荆州、汉中两翼出兵。应该说,这三个核心内容中,前两个是最为关键的,第三个是相对次要的。如果没有前两个条件的成立,即使完全拥有第三个条件(全据荆襄九郡),也无法实现预期战略目标;但如果失去了第三个条件却拥有第一个条件并等到了第二个条件(需要相当好的运气),那么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还是有很大机率能够实现的。如果刘备从东吴手中一举夺回荆州,即使双方媾和,这种表面上的互不侵犯状态也根本经不起任何一点点风浪。只要蜀汉与曹魏战事稍一吃紧,东吴必然会寻机谋取荆州。因此,刘备夺回荆州的结果只有一个:彻底丧失孔明隆中对两个先决条件之一!另外,夺回荆州后还有一个能否守住的问题。荆州之于蜀汉/东吴,与汉中之于曹魏/蜀汉相类,前者对於争议地区颇有鞭长莫及之感,而争议地区却非常靠近后者的军政中心地带,为后者必争之地。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双方反复长期的争夺,最终终究会归于后者。曹操最终忍痛放弃汉中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再从道义角度谈谈刘备伐吴的问题。刘备用以建立其个人威信和影响力的最重要最有效手段,主要就是一个“复汉”的政治口号。(兄弟义气那个是演义里的东东) 现在草皮刚刚称帝并“害死”了献弟,刘备如果不大举伐魏,还可以用军力不够作为借口来继续赢得天下人对其的尊仰和幻想。但其置公然篡汉之国贼不伐,却大举伐吴,说明其明明具备足够军力却依然不伐篡汉之曹魏,这种行为等於直接向天下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 ---- 刘备并不在乎什么恢复汉室铲除国贼,他在乎的不过是其集团利益。这与其长期以来的政治口号和政治形像大相迳庭,严重损害了其政治影响力。即使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伐吴之举也完全不符合蜀汉的整体利益。克队兄反复举出刘晔的评论,目的显然是,既然当世战略人物都认为刘备伐吴是自然的、正常的、可以预见的,因此刘备伐吴自然具有绝对的合理性。煮酒以为这里似乎存在一个逻辑问题:被认为自然的、正常的、可以预见的决定,未必就是合理的、完全基於理性计算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此不赘言。总之,克兄以刘晔之评语作为正方的支持论据,我以为说服力非常有限;事实上它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刘备此举是自然的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可惜我们的辩题并没有问这个问题。我们的辩题的焦点是:伐吴是否符合刘备/蜀汉的最大利益。最后,希望辽MM、悟空以及水王等反方兔子们再接再励,坚守阵地;也希望中立派若出兄反戈一击,将贵臀彻底挪到俺们反方来。再预祝本届孔明杯大赛圆满结束!
阅读全文

煮酒浅见,我觉得,我们不该先人为地确定张飞武力跟赵马相同,然后再来回头,比较两本哪个设计安排的回合数更加符合我们头脑中预设的张赵马相同这个立场,然后就说哪个版本更合理。我觉得这样好像正好本末倒置、弄拧个儿了。我觉得应该首先比较两本对於武将单挑和两军作战的细节方面的设计安排哪个更加丰富、合理、严密、明确(少争议)。要澄清一哈:我这里说的武将单挑和两军作战的细节,指的不是回合数的设计安排,而是常识性方面的东西。比如,罗本中魏延始终用的是刀,毛本大段删改,改急了,居然让魏延使枪去了,这个就很别扭。当然这个您可以说是笔误什么的。那我们再换一个:刘表军定计射杀孙坚那个情节,罗本交待得非常周密详细,因此前后文看起来就很合理、严谨;而毛本因为删掉了一、两处细节,一下子使得这段故事变得不那么合理了、容易受到质疑了。再如张飞首战吕布那场,罗本明确交待张飞矛法散乱、吕布精神倍长,这样才使得关羽的出阵变得很自然;而毛本为了保住张飞不败金身,删掉了张飞处於绝对被动这个情节,可这么一删,就使得关羽的助战显得有点莫名其妙。还有魏延对冷苞,按照毛本,两人首战大战30合魏延也没讨到便宜,可后边当二人再次交手时魏延却极其轻松地生擒冷苞!这个不管怎么说也觉得有点怪怪的 (比张颌对赵马张的战绩更加奇怪,因为这是两场发生在同一对对手之间的较量,结果怎么也不该差那么悬殊吧?) 看了罗本才明白,后面那场,冷苞身边带的全是抗着工具的工程兵,魏延却带着作战军队,一拥而上,当然很轻松地生擒冷苞了。象这类毛本胡乱删改的地方还有许多处,就不一一列举了。等有时间转两篇东西来我们一起讨论一哈。我是首先依据这些细节的合理性,确定了罗本更优这个立场,然后再来根据罗本中设计的单挑回合数来摸索其“单挑关系规律”,然后再根据这个规律来分析、判定武将间的高低关系。而不是首先凭空确定武将间的高低关系,根据自己的这种立场定出一个“单挑关系规律”,然后再拿着这个规律来衡量哪个版本更合理。与萝兄商榷。
阅读全文

我觉得,我们不该先人为地确定张飞武力跟赵马相同,然后再来回头,比较两本哪个设计安排的回合数更加符合我们头脑中预设的张赵马相同这个立场,然后就说哪个版本更合理。我觉得这样好像正好本末倒置、弄拧个儿了。我觉得应该首先比较两本对於武将单挑和两军作战的细节方面的设计安排哪个更加丰富、合理、严密、明确(少争议)。要澄清一哈:我这里说的武将单挑和两军作战的细节,指的不是回合数的设计安排,而是常识性方面的东西。比如,罗本中魏延始终用的是刀,毛本大段删改,改急了,居然让魏延使枪去了,这个就很别扭。当然这个您可以说是笔误什么的。那我们再换一个:刘表军定计射杀孙坚那个情节,罗本交待得非常周密详细,因此前后文看起来就和合理、严谨;而毛本因为删掉了一、两处细节,一下子使得这段故事变得不那么合理了、容易受到质疑了。再如张飞首战吕布那场,罗本明确交待张飞矛法散乱、吕布精神倍长,这样才使得关羽的出阵变得自然起来;而毛本为了保住张飞不败金身,删掉了张飞处於绝对被动这个情节,可这么一删,就使得关羽的助战显得有点莫名其妙。还有魏延对冷苞,按照毛本,两人首战大战30合魏延也没讨到便宜,可后边当二人再次交手时魏延却极其轻松地生擒冷苞!这个不管怎么说也觉得有点怪怪的 (比张颌对赵马张的战绩更加奇怪,因为这是两场发生在同一对对手之间的较量,结果怎么也不该差那么悬殊吧?) 看了罗本才明白,那场冷苞身边带的全是抗着工具的工程兵,魏延却带着作战军队,一拥而上,当然很轻松地生擒冷苞了。象这类毛本胡乱删改的地方还有许多处,就不一一列举了。等有时间转两篇东西来我们一起讨论一哈。我是首先依据这些细节的合理性,确定了罗本更优这个立场,然后再来根据罗本中设计的单挑回合数来摸索其“单挑关系规律”,然后再根据这个规律来分析、判定武将间的高低关系。而不是首先确定武将间的高低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先定一个“单挑关系规律”,然后拿着这个规律来衡量哪个版本更合理。
阅读全文

兄言:关于第一合谁先出招,确实没有明说。主观的意念是浓了一些,不过我认为照常理看,张飞应该先出招,因为马超的说话立刻刺激了张飞,张飞大怒。通常来讲,既然大怒,必然会有所行动,总不至于老张大怒以后就站在那里傻楞着不动吧,或者很沉着的等待马超的发招吧。因为张飞被刘备拦着,心里早就窝火着呢,出关后心情之急切应该象下山之猛虎。从“张飞恨不得生吞了马超”这句话很形象的可以看出张飞当时的战斗欲望。煮酒答:兄使用常理推测,虽不如直接拿一个原文的例子有说服力,但只要能自圆其说,应该也是具有相当说服力的。不过,兄的这个常理却遭到了另一个常理的否定。威风兄的那种推测,实际是基於这样一个假设:马超与张飞已经处於一出枪就能攻击到对方身体的近距离了。可惜,此假设按照常理来看是不能成立的。按照常理,两将的阵前单挑第一个照明之前,多会给二马对冲留出足够距离的。依据这个常理,两人在军器相交之前先要有一个二马对冲的过程。按照威风兄的推测,张飞很有可能是首先冲向马超的,马超见到张飞向自己冲来,自然也会拍马直取张飞,待两马相近之时两人再出招。如果威风兄不认同我说的这个常理,那么请看原文:“张飞大怒。两马齐出,二枪并举。”注意:两人是先打马对冲,然后才出招的。可见,我的那个判断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威风兄做出那个推测所依据的假设(两人相距很近)是无法成立的。结论:马超张飞并不处於一出招儿就可攻击到对方的近距离,因此我们无法判断究竟是谁先出的招儿,也就无法判定马超的枪法比张飞快。
阅读全文

拜读过萝伏兄的大作“卢俊义----破坏平衡的武艺”,许多地方深感默契。也有一些方面感觉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因此信马由缰随笔两句。基本上,我们可以把水浒大致分成三个部分:1 前71回(截止到梁山排座次);2 90-110回;(讨田虎、平王庆)3 其他章回 ---- 72-89回,111-120回(两败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大辽、灭方腊、蓼儿洼)现在公认的看法是:1 第一部分是由差不多同一批文人写出来的,其中有一位领军人物(也许就是施公),可以确保这一部分中的人物性格、能力,以及情节发展等等能够自成一个严密的体系;2 第三部分的作者群或许与第一部分的有所不同,其领军人物也许是另一个人;但这两部分的作者群似乎非常相似。第三部分在人物塑造方面与第一部分相比差了很多,不过总体来看在人物能力方面(包括武力)似乎与第一部分有较好的延续性和统一性;3 第二部分的作者群似乎有别于第一、三两部分,甚至有人相信这第二部分完全是罗贯中一人所为,而且是在第一、三部分先已写出的情况下补写的。因此,不仅其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明显不如第一部分,而且人物能力方面也与一、三两个部分存在一定差距。具体到武力问题,我认为全书中最难以解释的武力关系恰恰出在第二部分中,也就是萝伏兄和麒麟兄都曾印过的“林冲 - 山士奇 - 酆泰 - 卞祥”这一链条关系。如果我们依据公认的看法,大可用“这部分是后人续貂”而将此难题轻松搁置一边。事实上,如果煮酒将来要进行比较系统的水浒武力分析的话,也倾向于舍弃这第二部分、而仅依据第一、三部分。当然,这仅仅是目前的一个倾向性,以后怎么样还不一定,麒麟兄莫要急于殴打煮酒,呵呵。不过话说回来,这第二部分虽然仅短短21回,但其中的单挑及其他交锋战例令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大概与前71回的战例总数大致相当;而且这一部分中也给梁山上一些相对次要的角色施展武力提供了舞台,比如欧鹏就有一场严格单挑的胜绩,其他如邓飞等也都有一定表现。因此弃之实在也比较可惜。既然现在仅仅是随笔,那么煮酒就权且不舍弃这部分,勉力解释一哈这道武力难题。林冲与山士奇单挑70-80合不分胜负(50余+20余),似乎山士奇的确有梁山五虎的手段。然而当山士奇对敌没羽箭张清时,虽然交锋时间不短,但却丝毫看不出张清落于下风的样子。而就是这个张清,在前一天的阵前交锋中曾20余合堪堪不敌山士奇部下排名最后的竺敬!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三个猜测来:1 山士奇的武力特点是攻弱守强;这种类型的武将具有遇强不弱、遇弱不强的临阵表现;2 山士奇的武力发挥存在较大波动;3 以上1+2我个人倾向于“3”,即山士奇在这两场单挑中的表现是由其攻弱守强的武艺特点及发挥不稳这两个方面所共同决定的。如此看来,山某的武力难臻梁山五虎的境界。他大致也就是一八骠中下游罢了,大致与史进相仿。带着这个思维,我们再来看看酆泰的武力。酆泰仅用了数十合即阵斩山士奇,却一合殒身于卞祥之手。我以为酆泰的武力具有如下特点:1 攻强守弱;2 发挥不稳;如果我们认为山士奇在与林冲交锋时发挥出超常防守武力、而与酆泰单挑时防守发挥很差、而且酆泰的攻击武力明显高于林冲且发挥超常的话,就比较好理解这几个战例了。酆泰1合速亡于卞祥,如果排除意外情景的话(比如卒不及防),我们也可以用“酆泰防守虚弱且发挥很差,而卞祥攻击超强且发挥奇猛”来较好地解释这个战例。综上,我认为酆泰的武力水平基本与五虎之末或八骠之首的董平、花荣相当,其武力特点属於“极端的攻强守弱型”,与霹雳火相类,但比之更走极端,即攻击力比秦明更强(可能达到关胜、阿里奇的程度,略逊于卢俊义的攻击),而防守更弱(也许只有燕顺的水平?)。而且此人发挥极其不稳。卞祥的攻击极其强悍,且有瞬间神威,这一点酷似三国中的关羽。不过卞祥的发挥也不很稳定,因为此前他30合居然拿不下一个九纹龙。当然卞祥的防守武力相当可观,曾以一敌二力战花荣和史进30余合而未致全败(不过确实是处於下风)。总体来看,卞祥的武艺似略高或等于关胜和林冲。另外,卢俊义在阵前生擒卞祥一节,原文没有明确交待是严格单挑的结果。从原文来看,卞祥是在全军溃败之时被卢所擒,如同三国中张任败军之际为张飞所擒。因此这个结果似乎无法证明卢俊义比卞祥高出许多。 卢俊义的马战武力的确在五虎之上,但要想完胜关胜、林冲这类高手,个人感觉怎么也要在50合开外,甚至接近100合。不过以卢俊义的防守能力,大抵可以接下两个到两个半五虎联手的攻击威势。三只五虎对一个卢俊义,至少取得上风优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阅读全文

如果有两篇以上精品的网友中的多数都同意发行个股,难道就要发行吗?我以为,论坛重大举措的决定,不应以满足论坛大多数网友的要求为准则,而应以如何能促进论坛健康发展为准则。必须承认这样几个多数人不愿谈及的事实:1 多数网友只重短期效益,哪个决定好玩、热闹就拥护哪个决定,如果一旦发现不好玩了,换个别的坛子就是了。只有少数铁杆网友(也包括你们几位斑竹)才愿意对论坛的长久利益负责。因此将决定权交给多数网友这个办法不妥。2 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必定是少数,大多数人并不具备那样的眼光。即使在那些铁杆网友(也包括你们斑竹)之中,持有合理正确观点的人也未必就占多数。因此将决定权交给多数网友显然是不妥的。这件事还是应该如西方那样采取 Overly Debate 的方式,大家把各自的道理都拿出来进行比较甚至辩论,然后再由几位斑竹做出决定。
阅读全文

演义中有许多场单挑均以一方逃走而结束。那么,是否所有逃走的武将都是因为打不过对手才跑的吗?显然不是。本篇开始具体探讨该如何理解这个“逃走”。战例1 -- “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瓚部下救军到,丑拨回马去了。”(7回)[点评]:文丑“去”的原因并非单挑不敌赵云,而是因为对方来了援军。战例2 -- “战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策马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二将战三十余合,张辽去远,徐晃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拨马而回。”(罗本)[点评]:徐晃逃走的原因并非单挑不敌文丑,而是因为对方大队人马杀到。战例3 -- “飞见军去了大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战到十余合,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罗本)[点评]:张飞逃走并非因为单挑不敌徐晃,而是因为乐进赶到,有可能与徐晃对自己形成合围之势。战例4 --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就与交锋。不十余合,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罗本)[点评]:许褚逃走的原因并非单挑不敌张飞,而是因为战局对自己不利(中计,军马已溃败)。此处作者特意使用了“许褚不敢恋战”以明示读者。战例5 -- “魏延战文聘,从已至未,手下人皆尽折,匹马出城。”(罗本)[点评]:魏延逃走的原因并非单挑不敌张飞,而是因为自己“手下人皆尽折”,继续打下去对自己极为不利。战例6 -- “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41回)[点评]:赵云逃走的原因并非单挑不敌张合。此处作者再次使用了“云不敢恋战”以明示读者。---------------------------------------------------------------------总结:以上6个战例,文中均明确告知读者,武将逃走的原因是战场形势对其不利,而不是单挑不敌对手。战例7 -- “背后华雄追坚。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雄赶来。”(罗本)[点评]: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败”这个字样,因此我们只能判定:孙坚逃走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力不敌华雄!有朋友说:孙坚是在败军之际被迫与华雄交锋的,他后来逃走并非因为真的打不过华雄,而是急于逃命,无心恋战。煮酒答曰:如果真是这样,那作者为何不使用“无心恋战”这样的措辞呢?他为何一定要使用这个“败”字呢?事实上,孙坚当时所处的情景,与上面那6个战例中文丑、徐晃、张飞、许褚、魏延、赵云所处的情景很相似,都是战局对己方非常不利,何以上面6例无一使用“败”这个字眼儿,独独于孙坚此处使用了这个字眼儿呢?显然,孙坚与华雄的交锋态势与上面6战有所不同 -- 孙坚不仅战局非常不利,而且武力也非华雄之敌,而上面6战中逃走的一方之所以逃走,完全是战局原因,而非武力原因。煮酒以为应该对这两种情况予以不同理解。
阅读全文

2 文丑意识到战局明显对自己不利,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详细分析见“1”。结论:如同无法判定武力原因是文丑“心怯”的主因一样,我们也无法判定总体战局的不利和局部战场的危机四伏就是造成文丑“心怯”的主因,因为文丑毕竟是在与关羽交手之后才“心怯”的。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此时冲出的不是关羽,而是乐进,甚至是夏侯敦,文丑还会“心怯”吗?多半不会!文丑很有可能会拨马回走,但却不会有那么恐惧。3 心理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反差问题;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文丑从败兵的回报中了解到,颜良是为一赤面长髯大汉所斩,而且文丑也一定听到了一些细节描述 -- 颜良是在没有做出任何有效动作的情况下被斩的。因此文丑会认为曹营中确有极其勇敢的武将,但此将未必武艺就有多高。文丑射翻张辽并与徐晃接战30合后,文丑应该知道对方虽不如自己但亦绝非泛泛之辈。此时文丑或许做出了这么一个判断:这个使斧子的家伙可能是曹营中武艺最高的。这也能解释文丑为何非要死追着徐晃不放 -- 他跟曹操的心思一样:我要是能斩了你最猛的上将,整个战局就能转为对我有利!于是他就死追徐晃,可正在这时关公出现了,而且文丑与其甫一交手即感觉到对方武艺出乎意外的高!前边说了,文丑可能有这么个心理预期,那就是:曹营中武艺最强者,也就是徐晃这样的,文丑没有想到还有比徐晃更厉害的,可现在却真的出来一位更厉害的,因此文丑自然会十分惊惧。其实文丑此时的感受与老年赵云甫遇姜维时的感受是一样的,当时子龙也是大惊失色:“不意此中会有这等人物!”煮酒必须承认,这一推测虽然存在许多合理因素,但在原文中却完全没有明显的支持证据,而完全属於凭空推测,与煮酒经常进行的有根据的推测是不同的。因此,将这种凭空推测做为文丑心怯的主因,是难以服众的。不过,这个凭空推测在原文中却也找不出明显不利于它的证据,因此该推测可以做为文丑心怯的原因之一。颜良之死给文丑的心理压力问题;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关公一出现,文丑除了惊惧于其武力之外,对其相貌肯定也狠狠吃了一惊:奥,这就是突阵斩了颜良之人吧?前文说了,文丑从败兵口中听到一些颜良被杀时的细节,本来是认定颜良被杀是出于不备而非武力不济的,但文丑本人毕竟没有亲眼看到过那个场景,而是道听途说的,因此这种看法很容易动摇。或者说,文丑对於“颜良之死并非缘于武力不济”这个判断,是个表层意识,但在做出这个表层意识的同时,文丑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也存下了这么一个潜层意识 -- “也许颜良真的是因为武力不济才被杀的?”这种潜意识好比一枚定时炸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上升为表层意识而左右人们的情绪的,甚至恐怕连文丑都未必意识到自己有这么一个潜意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会隐隐地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头,但却一时也没想出怎么个不对头法,然后被其他事情或情绪一冲,就淡忘了;但当事情真的变得不妙时,又会猛醒:我说怎么当时觉得不大对头呢!煮酒猜测,文丑就有可能属於这种情况,表面上他相信颜良并非因武力不济而死,但在自己也难以察觉的潜意识中又存在某种疑惑和忧虑。不过,在为颜良复仇的强烈情绪作用下,文丑无暇认真感受和处理这种潜意识的疑惑,直至遇到关羽。关羽杀出以后,文丑与之甫一照面,通过赤面长髯这些外貌特徵,可能就猜出此人即杀颜良之人。此时文丑多半还没有心生怯意。但一经交手,文丑马上感觉到对方武功深不可测,因此原来的那个表意识马上就动摇了,而埋藏在心底的那个潜意识突然上升为表意识,文丑突然会有这么个念头:不好,那些小兵可能没看清楚,也许老颜根本就不是在无备时被杀的,也许他真的是因为武力不济才丧的命!文丑一这么想,您说他能不害怕吗?同上,这一推测也属於凭空推测,无法做为文丑心怯的主因,但却可以做为文丑心怯的原因之一。5 以上两种或三种或四种原因兼而有之,难分主次--------------------------------------------煮酒认同此论。------------------------------------------------------------总结一下煮酒对於此战的看法:1 无法判断武力原因是文丑“心怯”逃走的主因,但也无法找出其他原因做为主因。因此,此战只能算做半有效单挑战例,如果没有另一个半有效单挑战例予以配合的话,该战例自身难以做为武力判定的依据。2 煮酒不认为文丑与关羽的武力差距就是2个回合。因此对於“文丑2合即败于关羽”的观点,以及据此判定关羽攻击远高于赵云的论证,煮酒均无法认同。3 如果文丑形势并非如此不利,亦无严重心理障碍,则文丑当能勉力支撑,并与关羽形成久战态势;但关羽突然杀出时的武力处於爆发状态,其势有可能十分骇人,但难以持久。(此点为个人推测)
阅读全文

演义中有多场“败走”存在争议。由於是否判定某场“败走”为诈败将直接影响到相关武将的武力排名,因此本文将专门对所有存在争议的“败走”进行分析。战例1甘宁引兵至彝陵,洪出与甘宁交锋。战有二十余合,洪败走。[分析] 由於前文有“曹纯先使人报知曹洪,令洪出城诱敌。”,因此可以轻松判定曹洪此战为诈败。这一诈败战例对我们唯一有点参考价值的东西就是:甘宁绝对无法仅用20余合即击败曹洪。战例2 / 战例3对阵鼓声响处,曹洪出马搦战,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余合,仁败走。阵势错乱。[分析]由於前文有“曹仁回城中,与众商议。曹洪曰:“目今失了彝陵,势已危急,何不拆丞相遗计观之,以解此危?”曹仁曰:“汝言正合吾意。”遂拆书观之,大喜,便传令教五更造饭;平明,大小军马,尽皆弃城;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后文还有陈矫在敌楼上望见周瑜中计,暗暗喝采:“丞相妙策如神!”,因此可以判定曹洪、曹仁此战皆为诈败。随分析随总结:凡上下文中写明或强烈暗示某场单挑属於用计的一部分,那么该场单挑一律判为诈败!上边三个战例皆不能做为东吴武将单挑取胜曹将的依据。战例4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分析]由於前文有曹操务要生擒关羽以及“却说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之敌,非智谋不能取之。。。。”操听其谋”这段交待,因此后来关羽与夏侯敦、许褚/徐晃的交锋,曹将之败皆属诈败。当然,与夏侯敦之战 和 与许褚/徐晃之战 还是有所不同。夏侯诈败,目的是将关羽诱入他处;许褚/徐晃之败,目的是避免与关羽两败俱伤。按照公认的看法,许褚/徐晃二人的武力之和,只在关羽之上、不在其之下。关羽见到许褚/徐晃后的第一反应 -- 夺路而走(而不是与对方交锋),也验证了这个看法。后来因别无他路,关羽被迫回来与二战交锋。由於关羽必须杀回下邳保护二嫂,因此决死之心极坚,在交锋不利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把出同归于尽的拼命招数。反观许褚/徐晃二将,由於曹操的军令中必然有不许伤害关羽性命的要求,而且两将自己也不愿性命受到威胁,因此当关羽使出同归于尽的拼命招数时,只有退走,别无他途。应该说,夏侯敦之败,是主动地败走,是要利用自己的主动败走将关羽引至伏击区。而许褚/徐晃之退,则是在对方使出拼命招数后由於投鼠祭器而被迫退走的,比夏侯敦之败明显要被动。但是,无论出於何种目的,夏侯,以及许褚/徐晃之败退,都不能说是因为武力不及关羽。尤其是许褚/徐晃之退,不能支持“关羽独败二猛武力超强”的说法。
阅读全文

演义取材于宋元平话。请问:平话是在什么人中流传?当然,我不是说达官贵人就不听,但必须承认,贩夫走卒、下里巴人是平话受众的主体。一种文艺形式之所以能够有生命力,它的特点必定是与其主体受众的需求高度吻合的。贩夫走卒下里巴人对什么感兴趣?很明显,武将单挑是一个热点!当然还有其他热点,但单挑的受重视程度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对於绝大多数受众可能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因此,宋元平话中对於单挑的重视程度是毋庸置疑的。演义直接取材于宋元平话,它只是将宋元平话中一些不那么严密合理的地方进行了改进,使得许多情节变得更加严密合理、更加可信,因此整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更高。在这个改进的过程中,演义的作者并未降低单挑在其中的重要性。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三国演义的受众主体与那些宋元平话的受众主体是相同的!老罗敢降低单挑的份量么?也可以降啊,可降了之后演义还能流传至今、流传如此之广么??再问这位兄弟,究竟是演义里的什么东西吸引我们小时候看演义的?难道不是温酒斩华雄、五关六将、赵云长板、张飞退曹、马超渭水、黄忠定军这些单挑或其他战斗故事么?如果演义没有这些东西,或将其置于一个非常次要的地位上,能有这么多人对它感兴趣么??读者最多、流行最广的这几部古代白话小说,什么三国、水浒、说唐、说岳、杨家将、西游、封神。。。哪个不是将单挑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也许只有红楼、金和聊斋等不是。儒林、镜花等等虽艺术性很高,可读者群远远不如三国水浒等大。别说古代那些贩夫走卒了,即使是我们今天,对武力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不还是占绝大多数么?煮酒的文章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但就因为谈的是武力问题,所以点击总是居高不下。总之,三国演义对於武力和单挑的重视,是不容忽视地~
阅读全文

文丑“心怯”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个:1 文丑意识到关羽武力明显高于自己,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2 文丑意识到战局明显对自己不利,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3 颜良之死给文丑的心理压力问题;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4 心理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反差问题;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5 以上两种或三种或四种原因兼而有之,难分主次。现一一比较究竟哪个解释相对更合理一些。1 文丑意识到关羽武力明显高于自己,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为主因--------------------------------------------------------------对这一解释构成不利的是:演义中找不到一处因武力不济而“心怯”或“胆寒”的。与此有几分相似的是“料敌不过”。这个措辞在演义中出现过两次。“料敌不过”明确点出了“武力不济”这层意思,却没有“恐惧”这层意思,与“心怯”还是有明显不同。因此,两者不应混为一谈。与“心怯”最为贴近的是“胆寒”,这个措辞在94回关兴对越吉时使用过。如果我们认为“心怯”或“胆寒”就意味着武力不济的话,那么就只能判定关兴武力不敌越吉了,而这一判定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后来关兴与越吉二次单挑时1合秒斩对手。据此,我们似乎可以排除掉“心怯”与武力之间的联系了?且慢!有朋友敏锐地指出:关兴对越吉一战 与 文丑对关羽一战,明显不可比!因为关兴所处战局极其不利,而文丑的不利战局因反击张辽、徐晃得手而得到缓解;况且关兴从一开始就“胆寒”、怯战,而文丑开始时却是信心十足地与徐晃接战、然后追击,在关羽突然杀出时也没有怯战,却偏偏在打了两合之后“心怯”。这就是说,关兴一直就怯战,而文丑却是经历了从“不怯战”到“心怯”的转变,因此,关兴怯战的原因可以理解为是战局不利造成的,而文丑怯战的原因却与此不同,也就是说主因不是战局原因。排除了战局原因,那么主因必然是武力原因。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论证。但是该论证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前提 -- 武将单挑逃走只有两个原因:战局和武力,非彼即此。煮酒认为,这一隐含前提是有问题的,因为武将逃走的原因未必只有这两个。上文的3和4也都有可能是造成文丑“心怯”的原因。这一点下文会有评论。另外,上面的论证对於战局原因的排除也显得过於轻率了。煮酒以为,这里的战局原因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总体战局和局部战局。总体战局指曹军与袁军的胜负态势,而局部战局则指文丑与关羽单挑时双方的强弱态势。从总体上看,袁军已呈败势,军无战意,虽然文丑依靠个人武力某种程度上挽回了一些败势,但整体战局并未转好,袁军依然士气不坚,如果此时曹军发动总攻,袁军必然难以久持。文丑虽难当“名将”之称,但毕竟久经战阵,对於这种全局的胜败态势还是明白的。此前文丑追晃,意在借助阵斩曹军勇将来稳定军心、打击曹军士气(虽然此举某深不以为然)。此时对方来了强援,自己斩将无望,继续与对方缠战下去,一旦曹军发动总攻,文丑又无法指望部下死战相拒,到那时可就不好脱身了。这是总体战局令文丑心生忧惧而急急逃走的原因。从局部来看,文丑也是危机四伏。这里我们先要搞清两个问题:(1) 文丑战关羽时是孤身一人还是身后带着所部军马;(2) 如果文丑是孤身一人,那么其所部距离关文交锋处有多远。对於第一点,煮酒将有一补充文字予以分析,这里直接使用分析结果:文丑此时确实是孤身一人,原本已杀回的军马没有跟上来。至於第二点,原文是:[...... 晃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军马......] 给人的感觉是文丑追晃时间并不长。加上前文的“文丑背后军马齐到”,煮酒猜测文丑遇关羽并与交锋之处,距离其所部有一段距离,但不远,应该在100米以内吧。文丑虽然与己部距离不太远,但在与关羽交锋的那个局部小战场上毕竟是孤身一人。文丑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磐河之战时,文丑在单挑击败公孙瓒后,明明身后有无数军马却不用,非要自己孤身一人杀入瓒军阵内,往来冲突,然后又独战四将;这一次也是他挺身独战,在与徐晃接战30合后其所部才赶来助战。可见文丑经常有脱离其所部孤身作战的情况。文丑此时身后并无一兵一卒,而关羽身后还有十数骑(应该是其亲随,武力也非泛泛,忠诚更是无可怀疑),徐晃也在前面不远处(如果太远的话文丑早就放弃追击了)。虽然那十数人未必会出手,徐晃也未必会回马助战,但这些毕竟是潜在的威胁,文丑不得不防。因此,局部战场的强弱态势,也足可以令文丑心生怯意而慌忙逃走。有支持关羽的朋友会说:徐晃在前面不远处以及有可能回来助战,那些在原文中哪里写了?那都是你的臆测。煮酒答曰:的确是煮酒的推测。如果我们彻底放弃猜测,完全机械地按照原文理解,那也行 -- 原文是“文丑心怯”而逃,并没有用“败走”或“气力不加”这样表示武力不济的措辞,因此我们无法判定文丑之逃是武力原因。煮酒的武力分析原则是“重原文措辞、轻推测想象”,却没有说“禁止推测想象”。在不得不进行推测的时候 -- 比如原文措辞语意含混有歧义的时候,只能进行推测。煮酒以为,正是由於原文使用了“心怯”这么个意思含糊的措辞,令我们无法从字面上直接判断出什么是促使文丑逃跑的主要原因,所以才要使用推测和想象。如果原文明确使用了“败走”之类的措辞,而哪位非说是因为战局不利,这种推测才是煮酒所反对的。总之,原文写明的东西,我们就要机械地去理解;原文写得含混有歧义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对於我们的武力判定又很重要,那么我们只好使用推测和想象。这就是煮酒的“重原文措辞、轻推测想象”原则的核心思想。---------------------------------------------------------小结一下:文丑既有因武力不济而“心怯”的可能,也完全有可能因为总体战局的不利和局部战场上的危机四伏而心生怯意,而且支持这两种说法的依据都有一定说服力。下文将分析另外两种可能造成文丑心怯的原因,并做出最终判定。
阅读全文

最头疼的战例:忽后城中一将默然跳起,引数百人径上城楼,来杀蔡瑁、张允。此人是谁?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延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轮刀砍死守门将,遂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领兵杀入城,以讨国贼!”张飞跃马,欲引军入城,玄德急扯住曰:“休惊百姓!”飞因城上人放箭,恨不得踏平襄阳,争奈玄德不肯。魏延正言语中间。一将飞马引军至,叱之曰:“汝是无名下将,安敢乱言以犯上耶?”其人身长八尺,面貌雄伟,南阳宛城人也,姓文,名聘,字仲业,乃荆州之大将也,挺枪跃马,直取魏延。两下军在城混战,喊声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矣!”孔明曰:“江陵乃荆州紧要钱粮之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胜襄阳多矣!”玄德曰:“正合吾心。”于是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魏延战文聘,从已至未,手下人皆尽折,匹马出城。后面蔡瑁、张允又赶。魏延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感谢辽东管宁兄摘引罗本)在上边这段文字中,文聘、魏延交锋的事被提到三次,第一次是“姓文,名聘,字仲业,乃荆州之大将也,挺枪跃马,直取魏延”,这里看来具有非常浓重的两将单挑色彩,因为:(1) 对出场两将都有形貌特写,给读者比较强烈的感觉是要突出个人勇武;(2) 典型的正在进行时和现场直播式的交锋描写;然而紧接着一句“两下军在城混战,喊声大震”,却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挑的色彩。有朋友会说:也可以理解为兵对兵、将对将啊,所以还是单挑啊。先按下不表,继续往下看。第二次提到二人交锋是“魏延战文聘,从已至未,手下人皆尽折,匹马出城。”由於“魏延”一词与“匹马出城”词组之间没有句号分割,且“匹马出城”也找不到其他主语,因此“魏延”必然是“匹马出城”的逻辑主语,因此可以判定此处之“魏延”指代魏延本人,而非其所部军马。前面的“手下人”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如果将“魏延”理解为“魏延所部”的话,那么“魏延所部”怎么会有“手下人”呢?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此此处之魏延必指其本人。但是那个文聘究竟是指代其本人呢,还是其所部军马呢?本人以为,按照通常的写作习惯,如果一句话中提到交锋双方,如果一方为个体,那么另一方也该是个体。第三次提到二人交锋是“因文聘,魏延厮杀”,这里的文、魏自然指代各自所部。但这里是事后的总结性评论,并非对正在进行中的战事所进行的现场直播,因此这里的文、魏虽指代各自所部,但并不影响上面的判定。结论:此战基本上是魏延与文聘的两将单挑。即:两人单挑长达2个时辰之久(约160-180合)。至於蔡瑁和张允,由於文中写明是在魏延已经终止单挑、“匹马出城”后,二人才追来的,而且此处疑为二人所部而非蔡、张本人,还有就是在文、魏交锋过程中原文未提及蔡、张参战,因此可以基本判定:蔡、张与文、魏单挑无关。-----------------------------------------------------------------------------归纳一下“单挑”与“混战”的判定标准:标准1如果文中仅出现“某某死战”之类的文字,不能轻易判定其为单挑,而必须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如果上下文中明确提到“两将如何如何”,或者有“某某纵马舞刀直取某某”这种极具限定性和针对性的文字,那么就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判定此战为单挑了。如果没有这些文字,却反而有“某某引军如何如何”,那么只能判定为混战。标准2以事后一笔带过的形式简述的、且只报结果不表交锋场景的战事,均判定为“战事”或“混战”,不判定为“有效单挑”。(具体如“张飞杀散夏侯渊”) 尤其应该注意以武将姓名指代其所部军马的用法。其他情况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阅读全文

“忽然伏兵四起,孙策当先出马,高声大叫曰:“孙郎在此!”众军皆惊,尽弃枪刃,拜于地下。策令休杀一人。张英拨马回走,被陈武一枪刺死。”首先判定:这是实况直播式的描写,而非过去时简笔,因此不应错漏重要细节,因此凡没提到的重要细节,只能视作没有发生过。从字面儿上来看,张英拨马回走,是把一个后背亮给了孙策军,所以我判定是追杀。如果小白兄认为张英一回马恰巧与陈武打了个正面,然后被陈武刺死,那么书中应有这个细节交待。如果说陈武是从侧翼杀出的,但由於文中只写了陈武杀张英的动作,根本没有写二人交锋,因此只能认为二人根本就没有发生交锋,攻击是单方面的,因此这个战例只能判定为突袭,而非单挑。二曹的问题,汗~ 我上面的原文是篇旧作,内中应该加一条限定:凡上下文没有交待用计者。由於二曹那两战明确交待了用计,因此判定为诈败。
阅读全文

前文说到:赵云挑高览这个战例即没有“措手不及”这种突袭战例的特征性词语,也没有“交马一合”这种单挑战例的特征性词语,所以煮酒将其归纳为“缺省关键细节”的战例。对於这样的战例,我们只得联系上下文,再使用我们的现实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本文开始。。。)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这是一场“正在进行时”式的“现场直播”;不仅如此,这还是一场通过刘备这个剧中人亲眼所观察到的现场情景 -- 刘辟出战高览为其阵斩,是刘备眼中观察到的,高览后军自乱,也是刘备眼中观察到的,一将冲来、出枪、高览翻身落马,这还是刘备眼中观察到的,直至最后的“视之”,这个动作的主体依然是刘备 (不要对我说这些观察主体是刘备军中的任何一个人哟~),因此这是一场完全从刘备眼中观察到的现场场景(!)。又由於刘备即将出马与高览单挑,因此,刘备应该不会错漏任何高览个体方面的重大举动或者反常举动。(!)-- 这个结论我们先摆在这里,后文会用。再来分析高览的位置和姿态。高览、刘备两军对圆,正常情况下,双方主将应相互面对以随时观察战场情况并做出判断。因此高览肯定会面向刘备军。又因高览刚刚结束完一场单挑,并正在等待刘备出战,因此高览的位置应该处於自己所部与刘备军之间,又由於高览此时必然是面对刘备军,因此高览肯定是背对自己所部军马。因此,当赵云从高览军中突出并杀向高览时,高览的初始状态应该是背对赵云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览当赵云正在军阵阵中冲突、但尚未向自己冲来之时,应该会耳闻身后有异,因此应该已回头,甚至回身、回马。因此,当赵云向高览冲来时,高览应已做好与之交锋的准备 -- 即 高览此时应已背对刘备军而面向自己的军马。(!)煮酒以为此观点无法成立。具体论证如下:假定此观点成立,即高览确实已经回身、回马,那么他的这一系列动作在刘备眼中必然会是一个极为反常的举动 -- 如果您正在全神贯注地等待与对方单挑,而对方却突然转身并回马,把一个大后背亮给您,难道您不会觉得这很怪异吗?由於前文已有“刘备应该不会错漏任何高览个体方面的重大举动或者反常举动”,而刘备又确实没有看到这种重大或反常举动(文中未表),因此可以判定:高览并未做出这种反常举动。综上所述,高览是在没有时间做出有效防卫动作的情况下被赵云挑于马下的,因此无法记入单挑,只能判定为突袭。
阅读全文

小白兄原文如下。先援引全文,再逐段置疑,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别人说煮酒断章取义 :-)“李严在江州造大城的对错确实不能一言蔽之,但是纵观川史,在巴蜀地带有没有第三个城市的重要性可比成都,重庆?李严在这里走城市化道路难道还成了罪因?一州之兵马仅有两万,李严怎么能冒然抽调?出现贼情民乱又当作何防范?李严是一个地方长官,我们也要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不至有所偏颇。”现逐段置疑。1 “李严在江州造大城的对错确实不能一言蔽之,但是纵观川史,在巴蜀地带有没有第三个城市的重要性可比成都,重庆?”煮酒以为,小白兄在这里玩儿了一出偷换概念的游戏。麻雀原文探究的是“李严在江州造大城之于蜀汉国家之损益”,而非之于川史乃至中华史之损益。李严江州筑城的做为,如果站在历史长河这个层面上看,当然是有贡献的,但如果站在蜀汉国家的立场上看,就未必是有益的。小白兄这里抬出“川史”来为李严的行为做辩护,显然是不妥的。小白兄应站在蜀汉国家的立场上来证明李严这种做法是有利的。煮酒以为,李严的做法,与孔明的总体军政战略不相符。孔明与李严在总体战略上似乎存在分歧。孔明力主攻取雍凉,开疆拓土,以求蜀汉之向外发展;李严主张(或心里是这么想的)先关注国内,搞好国家建设,不忙外战。两种战略孰优孰劣,是个大题目,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但孔明、李严做为蜀汉首、次席人物,却有点各下各的棋的意思,区别是:孔明的这盘棋几乎没有其个人私利在里边,而李严的这盘棋却有些意味深远,即使其本人毫无拥兵自重之心,但他的后代呢?李严经营江州这盘棋,是可以传给其后代的,而孔明北伐这盘棋是无法传给其后代的。如果李严那盘棋由其后代继续很好地下下去,则很有可能如麻雀指出的那样,江州会成为另一个“赵国”。如果你是蜀汉皇帝,你难道不会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吗?李严这盘棋下得好经营得成功,对蜀汉未必就是件好事,而孔明那盘北伐的棋如果下好了,对蜀汉则绝对是件好事,蜀汉皇帝亦不必担心孔明将棋移交给其后代。两相对比,你认为哪盘棋对蜀汉更有利些呢?2 “一州之兵马仅有两万,李严怎么能冒然抽调?出现贼情民乱又当作何防范?”煮酒:益州之兵,总不过十万。按照蜀汉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式,蜀汉必陈重兵于北方,我们就算是三万吧。因此蜀汉用于防止民变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七万。李严所经营之地,真的有整个蜀汉的2/7吗?如果没有,如果只1/7,那么这个兵力资源的分布显然就是有问题的。另外,李严所镇守的江州之地,如果发生民变,难道真的需要2万正规军去平灭?按照常理,各地驻守之正规军数量,只需能应付一般的小规模民变即可;如果发生大规模民变,则该地正规军当一面据险以守一面向朝廷中央求援。这才是正常的兵力配置。可现在李严拥兵2万,这么大的兵力,恐怕绝不只能应付小规模民变吧?因此是否存在兵力配置不当的问题呢?
阅读全文

现在来探讨两种较为复杂的情况 -- “过去时的简笔”战例和“缺省关键细节”的战例。众所周知,演义是非常突出武将个人勇武的,因此对於绝大部分单挑都会使用“正在进行时”进行“现场直播”式的描写。但有时为了行文不被阻断,也会对一些无关紧要的战例(注1)采取“一般过去时”式的“事后报道”,而在这种“事后报道”中则多采用简笔。这就是我所谓的““过去时的简笔”战例,具体如:兴曰:“奉丞相之命,恐老将军有失,特引五千兵前来接应。却才阵上逢着魏将董禧,被吾一刀斩之”(92)(注1:上文的“无关紧要的单挑战例”是指,有了这个战例,该武将的武力也不会提高,没有这个战例,其武力也不会降低。)由於这种一笔带过的单挑战例对於武将武力的判定影响不大,因此无论判为单挑还是突袭都不太会引发争议。不过,煮酒还是倾向于将其判定为单挑,原因是:原则上,单挑属於正常情景,突袭属於特殊情景、不正常情景,在我们没有任何场景细节可以拿来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只得按照正常情景处理,即:将其视为正常单挑,而非突袭。再谈“缺省关键细节”的战例。最典型的就是赵云挑高览:“刘辟急止之曰:“容某死战,夺路救君。”言讫,便来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分析:这个战例即没有“措手不及”这种突袭战例的特征性词语,也没有“交马一合”这种单挑战例的特征性词语,所以煮酒将其归纳为“缺省关键细节”的战例。对於这样的战例,我们只得联系上下文,再使用我们的现实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