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课外书[p]    裴潜成了曹丞相的入幕之宾的同时,他的那好朋友王粲也被网罗进了政府机关单位。[p]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一条名贵的鱼儿。[p]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王粲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曾祖父王龚汉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汉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是在最高权位三公位置上晃荡着,这点与袁绍家倒是有得一拼。[p]    到了父亲王谦这一辈,差了一点,但也混到了大将军何进身边长史的高度,对列祖列宗好歹也算是有了个交待。[p]    当然,这相对于王粲的交待来说,还是小了点。[p]    千百年后,人们只记得一个王粲,他的祖父辈的事迹,也只有在谈论起他时,稍有涉及。[p]    大家都知道,建安时期有七个文学上成就很高的人,曹丕在其《典论》一书里,将他们称为“建安七子”,这七人应当是除了曹氏父子外,文艺圈内最为亮眼的明星,最闪亮的那一颗,名字就叫做王粲。(“七子之冠冕”——刘勰)[p]    也有人把他与曹植相提并论,称之为“曹王”。[p]    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几篇流传下来的诗篇,就是实力的证明。[p]    有人说,富裕生活是文学天才的天敌。[p]    按照这一说法,贫穷才是创作的动力源泉的所在,所有有才华的文人,都起至于寒门,所有传世著作,都诞生于草庐。[p]    这虽不是完全扯谈,大部分是扯谈,运用于王粲身上更是扯谈。[p]    从小在优越坏境中长大的王粲,并没有向着很多富家子弟所一致的成长方向——纨绔子弟发展,优越的坏境,给予他的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优越的创作条件,凭着本身的几分执着,在文学天地里,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那扇璀璨大门。[p]    镶砌在大门上的那两颗最为名贵的宝石,一颗叫做《登楼赋》,一颗叫做《七哀诗》,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得到。[p]    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他所写的一本通俗小说。[p]    古诗太深涩,读来头痛,通俗小说易懂,正可做为消遣。[p]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汉末英雄记》。[p]    也有人叫它《英雄记》,因为这“汉末”两字不是很恰当,王粲向这世界告别时,汉朝还依然健在,虽然活得不是很精神,也不能一棍子打倒说,他就要玩完了,这样武断的话,连曹操都不敢说,作为他属下的王粲更不敢说了。[p]    也有人认为加上“汉末”两字也并不奇怪,王粲这人向来将曹操当圣君来看,将魏做为汉朝的接班人来看,用这个书名,既坚持了自己的一贯主张,又挠到了领导的痒痒肉,是符合他的个人行为作风的。[p]    不管加与不加,却不妨碍这书的本身内容。[p]    说是讲英雄,概念比较宽泛,若真是拿来当崇拜英雄事迹来读,并以此为学习对象,那是要上当的。[p]    书里面描写的人物很杂,凡是在那年头混得上号,有头有脸的、有点说道的“长着两条腿、能直立行走”的物种中的知名人士,比如说吕布、公孙瓒、袁绍、桥瑁等等,大约是四十多人,如走马灯似的,都纷纷登上了这本花名册,打头炮的人,我不说,大家也该猜到了,正是他的老板。[p]    说是传记,生平极其简略,人物出场轮不到几句台词,走个过场,连脸都看不清,跑龙套也不是这么玩的。[p]    但他还是记下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人物我们所不熟知的那一面,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因是记录的是和他一起同时代的人物,史料可信度也比较高,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也多次引用到。[p]    可惜,原版是看不到了,早就佚失在茫茫历史潮流之中,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后人经过编撰整理后的加工品,只能依稀看到一点当初的影子。[p]    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料过程,比如说苏丹红、三聚氰胺、福尔马林、石蜡等等,也就是这么来的,人们的化学知识也就是这么普及的。[p]    文人也喜欢这调调,继承孔老先生当年删减《春秋》的光荣传统,或是有意修饰,或是故意载脏,反正要你看不到本来面目就大功告成。[p]    这书也有这一特点,所以我们看得时候,还是要有一点批判和怀疑精神的,当然,若是将他当做三国历史的课外书来读也无不可。[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26)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24) [p]   
阅读全文

[p]    “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p]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引《英雄记》[p]    与丹杨兵是一群雇佣兵,只要谁出的起钱,发的起薪水,就可以属于谁不同,陷阵营只属于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高顺。[p]    正如高顺是一个被历史忽略了的大将, 陷阵营也是一支被人轻视了的部队,只有很好的认识高顺这个人,我们才能很好的认识这支军队。[p]    高顺是吕布手下,可与张辽并称的大将,《英雄记》上说他“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而又屡次忠心直言,吕布虽然明白他的忠心,却不能好好地使用,自从郝萌叛变后,就更加疏远高顺,反是提用自己的亲信,将高顺所部全部由魏续统领,等互有战事时,才将军权交给他,但高顺却是很忠心,没有一点怨意,这与他的主子的“反复无常”比起来,却有过之而无不及。[p]    吕布被曹操消灭之后,高顺并没有如他的同事张辽般屈膝投降,而是跟陈宫等一起英勇救义了,陷阵营也如他般随风而去。[p]    “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的描述来看出,陷阵营应是一支重装部兵,陷阵营的人数并不多,对外宣称一千,实际上只有七百多人,但作战能力十分强势,我们可以从史书上的记载中,通过几个事例来证明:[p]    一、破刘备[p]    据《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载:“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於沛,破之。”[p]    当时的吕布已经完全掌控了徐州,住在小沛的刘备,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于是便遣高顺攻打小沛,刘备虽有关、张为助,数量不少的兵士,还是败下阵来。陷阵营的威力,由此可显现。[p]    二、败夏侯惇[p]    据《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载:“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p]    曹操本就想用刘备牵制着吕布,当然不希望刘备这样就给灭了,派出去的军队,兵力一定不会差,也算得是上精锐,又有大将夏侯惇统率,本以为马到成功、手到擒来的事,可是碰上了高顺的陷阵营也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p]    三、平郝萌[p]    这个事件有点长,裴注中引的是《英雄记》上所载的事,就在建安元年六月的时候,吕布的将领郝萌反叛,拥兵直入吕布所在的下邳府,吕布难以抵敌,又不知是谁反的水,仓惶出逃,来到高顺的营中。[p]    高顺听了吕布的讲述,便知道是郝萌作的怪,立马整顿自己的军队陷阵营出击,集中火力,弓弩并发,射得郝萌军阵脚大乱,又得郝萌部将曹性反,高顺全力反击,斩郝萌首级而归,祸乱也因此平定。[p]    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陷阵营确实是一支具有一定实力的作战部队,可惜的是,随着高顺的被杀,这支军队也就烟消云散了。
阅读全文

[p]    哭泣的大将[p]    喜欢例外的曹操,这次也不例外的实行了一次例外。[p]    刘备的启图,曹操心里如瞎子吃饺子般明白着呢,江陵那么好的地盘,要风景有风景,要特色有特色,人员多,物产又丰富,怎么能够让外人占了先,那咋就来比比速度。[p]    这是一场与时间,与对手竞逐的游戏,最终只有一个胜者,比得是耐力、速度、智谋、心理,游戏名字就叫做跑得快。[p]    两位以‘跑路’著称的专家级人士,终于有幸聚集在一起,一个逃,一个追,为人们展现出高水平的较量,在这领域里,没有‘最快、最高、最强’,只有‘更快、更高、更强’。[p]    在这场游戏里,曹操体现了一个专业选手所能具备的所有优秀特质,并超长发挥,刘备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业余,只能说是完全不在状态,可谁也不会给他退赛的机会,因为他输不起,所以更要比。[p]    以目前阶段的形势而言,刘备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曹操要想超越,没点打破记录的实力与魄力,是难以得逞的,尽管刘备也有其伤病困扰(大量民众拖累)、本身能力(形势严重估计不足)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着,给了他予迎头赶上的机会。[p]    很不幸,实力与魄力,曹操全都俱备 。[p]    以一种“破釜沉舟”的魄力,曹操将所能携带辎重物品,全部舍弃,带了一支精锐部队,轻装上阵,直驱襄阳。[p]    这一支精锐部队,所代表的就是“实力”,尤其是其中的那支“纵横无敌”的骑兵部队。[p]    就在他在渡过汉水时,有一位人物来拜访了。[p]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县人,驻守在荆州地区北方地带的高级将领,有威名,能带兵,会打仗,黄祖外另一个拥有重兵的大将,更与刘表保持着深厚的阶级感情,虽不常露脸,却也不是个等闲人物。[p]    当初刘琮向曹操表示好感时,也曾邀请过文聘一起投诚来着,可他却拒绝了,并抛下了一句摸棱两可的话:[p]    “我不能够保全住荆州,只能也只有在这里待罪!”[p]    不说投降,也不说不投降,这个含义,倒是有些费思量,若真是琢磨起来,我个人觉得,最适合的潜台词莫过于:我再观望一下形势先![p]    “一下”的意思,也许是很久,也许是很短,主要取决于时局的变化。[p]    文聘并没有让观众们失望,他们无需要等待很久,就在曹操军队渡过汉水后,文聘的身影出现了,以一种正义凛然的高调姿态。[p]    曹操对他的前来蹿门,并没有表示出很大的热情,这年头无间道分子还是蛮多的,半开玩笑似的调侃说:[p]    “你怎么来得这么迟啊?”[p]    可等到文聘把话说完,他就不得不严肃对待了。[p]    文聘这一生中说过许多的话,其中一大半是无聊的废话、客套的虚伪话、虚情的谎话、堂皇的官话,也有率直的气话、逗人的笑话、严厉的训话、要命的狠话,所有这些毫无意义的话加起来,也及不上他下面所讲的这段话精彩之千分之一。[p]    有了这段话,他的性格丰富了;有了这段话,他的人生不同了;有了这段话,他的前途光明了;有了这段话,他的忠诚彰显了;有了这段话,他的地位巩固了。[p]    他是这么说的:[p]    “先前,我不能够辅助刘表刘州牧,为国家尽力。刘州牧虽然死了,我还是想着据守住汉水之地,保全住荆州全境,对还在世上的活人,刘州牧的孤儿(不孤单)弱母(也不弱)不辜负,对已经在地下的前任主子,无羞愧心。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为大大势所趋,已经没有什么对策可想,实在是悲痛羞惭难当,没有脸面早点来相见!”[p]    文聘在说这话时,并且带有丰富而又奔放的感情,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将进退两难的处境、无颜以对故主的羞愧,演绎得恰如其分,又真是心有所感,完全可说得上是本色出演。[p]    曹操那颗本来轻信的心又一次被感动了,而且还是十分悲怆,以称呼别字的方式,很有感情地说:[p]    “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p]    也就在那一刻起,文聘从末落的刘表集团,跳槽到了兴盛的曹操集团,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新的篇章。[p]    “树挪死,人挪活。”[p]    这句说了上百年的老话,什么时候也不过时。[p]    严格意义上来讲,文聘算不得是古人所定义的忠臣,他臣服于刘表,就是不忠于汉室,他投降曹操,就是不忠于刘表,他唯一可以称之为“忠”的,便是至这之后,他再也没有向别的势力屈服过。[p]    若要我来评价,我觉得,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69)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67)
阅读全文

[p]    弓箭手[p]    弓箭手也曾有过风光的日子,在冷兵器时代,还没有枪炮发明前,他便是战场上的主宰,杀伤性强,杀伤面积广,还容不得人讨价还价,说射你就射你,没得商量。[p]    在某些时候,弓箭手还具有后世狙击手的某种特性,杀人于无影,特别是在针对那些喜欢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将领上,那可是“不是我不明白,只是你跑得太快,都怪那东西没长眼”,受委屈了,您哪![p]    本就是个祸害,有些人还真会想,直接将弓箭开发成大祸害,让弓箭手们更是有恃无恐。[p]    火箭,就是其中之一,确切地说是“火弓箭”,有了“火”这黄金搭档的存在,不需要东风帮忙,箭枝小样儿,闹得更欢腾,破坏力更上一层楼,指哪射哪,连一片干净地都没留下,兵士想要幸存下来,就好比中了五百万大奖。[p]    据有关专家人士统计,在纵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将近四千万字的《二十五史》里,有关火箭的记载只有五十条,明朝以前,更是少,能够确定也就只有二十八条,其中三国时代占据了二条,情况都可以用“惨烈”来形容。[p]    火箭所过之处,任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天王老子,都在劫难逃,想活命吗,等来世吧![p]    弓箭兵,还有一个分支,称做“连弩兵”。[p]    连弩是一种新型武器,由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为蜀国士兵量身定做,又有“诸葛弩”之称,一支弩上可以装上十支箭矢,一起并发,攻击力强,杀伤力大,尤其是用来对付骑兵很有一套。[p]    若是用来埋伏在险要位置偷袭,那乖乖,就相当于对着人群拿机关枪扫射,个个都是被射穿的命,漏网之鱼少得实在可怜。[p]    人类发明武器的最大用途,便是用来自相残杀,这又不知算是谁的悲哀。[p]    要成为弓箭手必须具备以下素质:[p]    一、眼力好[p]    没这眼力劲,当什么弓箭兵,一味蛮射,只会浪费箭枝,没有书上的诸葛亮,谁给你去把箭找扑回来,这是战场,不是游乐场,只要有钱,就任你随意逛。[p]    二、臂力强[p]    一般来说,普通士兵所使用的弓在三石(这个不太好换算,一石大约在23公斤力左右),那些著名的将领可以做到四石、五石的,箭的有效攻击距离五十米左右,精确一点在三十米内,若是如电影中般,漫天的箭雨,那可扩大到一百米至一百五十米,当然,传说中的那些神箭手,还可以往上翻。[p]    三、感觉灵[p]    做什么事,感觉最重要,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莫明情绪,射程的远近、力度的大小、箭枝的速度、方位的准确性,全都是凭着感觉去感觉,没有人会教你,能学会的只是技术,领悟了才是自己的。[p]    如果你具备了以上三项素质,那欢迎你加入弓箭兵的队伍。[p]    高兴吗,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啊?[p]    上了战场,才明白这弓箭手可也不是这么好当的。[p]    弓箭手最大的弱点,就是防御能力,远程攻击是绝对的强项,可近距离做战时毫无优势可说,连个普通步兵都不如,当敌方已经不在有效射程范围内,手中弓箭的最大功效,也就是可以用来当弹棉花的工具。[p]    因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灵动性又不够,因而注定了只能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折腾,安全系数太低,又没保险可买,战死沙场的几率也是蛮高,若是配上一匹战马,来回驰骋,进可攻,退可守,机动性强,灵敏度高,那可不爽歪歪。[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75)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73)
阅读全文

[p]    追逐时间[p]    曾经有个我们所熟悉的大名人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是有的。[p]    曹操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你去追逐,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地时间,总是给予你相对于对手而言,较为合理地分配。[p]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本是同一时段,你浪费的多了,别人也就走在了前面。[p]    曹操轻兵到襄阳,便听说了一个不利的消息:刘备已经南下。[p]    目的地还用说吗,当然就是江陵。[p]    这也正是曹操最为担心的一点,若不是怕刘备抢先占领这储备丰富的战略要地,他也不会这么玩命的追赶了,谁不想好好歇歇,可这现实的压力,就偏偏不会让你消停。[p]    “担心什么,就来什么。”[p]    这似乎是一个就是让人不舒坦的自然定律。[p]    当曹操的到来,刘琮也是大吃一惊,来得这么快,还带着少量的军队,一切都如王威所说的那样。[p]    现在再想耍花头,时间也不允许啊![p]    既来之,则安之。[p]    未来领导来了,怎么也得好好招待一番,举行一个重大的欢迎仪式,多找些友善人士(降曹中坚分子),杜绝一切捣乱者,办个大宴席,娱乐休闲活动也必不可少,夜生活也得丰富起来,美女可是最好的点缀,一切行动只为最高领导服务。[p]    更让刘琮吃惊的,所有领导都喜欢的这一切,曹操都没有接受,并以一种大公无私的神情拒绝了。[p]    不是不喜欢,还是那句话,时间不允许啊![p]    曹操现如今满脑子就是江陵和刘备,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本是想腾出一地来,将这些满足欲望的诱惑包容并蓄,可怎么也做不到,因为他要的是更大的目标:天下。[p]    一切欲望只能暂时搁在一边,为目标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继续奋斗。[p]    急急忙忙之中,曹操也顾不得什么受降仪式了,一切从简,还没跟刘琮套热乎,便从带来的部队里挑选出了五千人的精锐骑兵,由文聘做向导,曹纯为先锋,追击刘备的队伍。[p]    三国时代,最为精锐的一支骑兵部队,又一次开始了他们的最新征程,如以往一样,他们又会有很大的收获,而对对手来说,那是一场惊心的噩梦,很多人永远不会醒来。[p]    这本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实力、没有权利、没有地位,注定将成为任人宰割的绵羊。[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72)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70)
阅读全文

[p]    攻襄阳的可行性分析[p]    很多人对我先前所做的那个论断,可能不以为然,那咱就来分析分析攻襄阳的可行性。[p]    襄阳能攻下吗,我的认为是不可能。[p]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p]    一、襄阳城固[p]    襄阳是荆州重镇,历来是重点的防护对象,其城池的坚固程度非其它城市所能比拟,在经过几代人的辛苦经营后,其防卫实力更是不弱,即使有大军围城,有重型攻城武器为辅,也绝非是一时半刻所能攻下来的,即使花费大量人力与物力,未必就能收到预期想象的效果。[p]    一个城池的攻下,决非是喊喊几句顺应民心的政治口号就能办到的,也决非是一大群乌合之众在城下吓唬几声就够的,更不是如孟姜女般,对天大哭几下就会倒掉的,虽然传说中的刘备也擅长哭。[p]    二、刘备没实力[p]    此时襄阳城下的刘备虽有数万人跟着,其中多是老百姓及随军家属,真正能投入战斗的没有多少人马,保守估计也就两、三千人马,况且又没有多少战斗力,正在逃亡途中,斗志不旺盛,实力不强,总而言之,这是一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杂牌部队。[p]    以这样的部队,要想攻下襄阳城,不是有困难,而是很困难。[p]    三、襄阳兵多[p]    从种种迹象来看,当时驻扎在襄阳城的部队,不在少数,对于这个就在眼皮子底下的重要城市的布防问题,刘表是绝不会忽视的,襄阳兵马的实力,虽难以估计,但当有一定的实力,即使再不济,以坚固的城市为凭,总能支持上相当长的时间。[p]    从另一方面讲,襄阳兵马,布守在城中,以逸待劳,刘备的部队已经走了很多的路,就这样,两支部队,从实力上,从人数上,从装备上,从战力上,各个方面来比较,显然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p]    四、刘备没时间[p]    曹操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宛城,离襄阳没有多少的路程,刘备若是这时纠缠在襄阳城下,耗时过多,陷入泥坛中而不能拖身,曹操军队又正好赶来,前后夹击下,要想生存下去,也还是一件很难说的事。[p]    行军打仗,争得是每分每秒,时机一失,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聪明的将领一般不为,刘备亦是。[p]    五、襄阳人齐[p]    许多人依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所记“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就认为当时襄阳人心慌慌,士人大多归附于刘备,刘琮不能守,所以很好攻下来。[p]    其实不然。[p]    当时襄阳的大权掌握在蔡瑁、蒯越等强势人物、强势家族的手里,就是刘表在时也是很难撼动,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刘琮,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摆设,前两人是积极的投降派,又在城中,岂容得刘备猖狂,那些跟着刘备走的荆州人士,也并非是些说得上话,掌得了权的人物,对时局的影响也无关重要,这从后来曹操所封赏的荆州人士名单中可以得知。[p]    退一步说,攻下了也是无用。[p]    这时的荆州,已经一个烫手的热饽饽,即使攻下,也不能平定,襄阳的内部因素很不稳定,想等着曹操来后,重新分配利益蛋糕的人物,不在少数,蠢蠢欲动之势,很难去安定,最主要的此时曹操大军又在旁虎视耽耽,即刻就到,刘备又怎能在短短的时间里,组织起一支有效的部队进行防守与反击,这实在是一个未知数。[p]    这样的情势,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刘备也不会不明白。[p]    诸葛亮还是这么说了,那就是有目的在的。[p]    他这样一说,也就是为内部主战人士有个发泄的出口,给刘备有了发挥余地,给那些正在观望的看客,树立一个更加光辉的形象,为自己集团正了名。[p]    战争初期什么最重要?[p]    “名义。”[p]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则言顺。[p]    正义的光辉形象,总是受人爱戴的,总能招来一大批人来依附,有了这舆论指导,师出有名,做起事来也就畅快些。[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66)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64)
阅读全文

[p]    选择[p]    逃跑技能之一:认准方向。[p]    这是逃跑专家所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哪里跑?[p]    方向当然很重要,这是成功的开始,选对了它,逃出升天的几率也就提高了一半,如果对手从东边来,你也往东走,这分明就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所以,不能瞎跑滴。[p]    没有方向,乱撞一气,那是无头苍蝇;只顾横冲直撞,见了红色一条路走死,那是发怒公牛;眼睛往前看,身子斜着走,那是横行螃蟹;一急眼,多高的墙都敢跳,那是狂飙狗仔;围绕着一个地方打转,最终逃不了被拍死的命运,那是吸血蚊子。[p]    人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咱能干这样的傻事,更何况是精明的跑路专家?[p]    方向也无非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道路也无非是天上(尚未开放,也没这个条件)、水面、地下三条,交通工具也无非是轿子、马匹、马车、船只等等几种,但要从中选择出一条合适自己的逃跑路线、逃跑方式、逃跑工具,那可就是一门学问,深奥的学问。[p]    事实证明,学问不是俯首在学斋里便能做得出来的,没有充分实践,就没有发言权。[p]    刘备以其身体力行,告诉后辈同行们一个深有体会的事实:[p]    没有这金钢钻,千万别揽这细瓷活。[p]    因为对某些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    刘备选择的路线:往南走。[p]    北方的天地,偶而有几个霸占着小块土地的捣乱分子外,大多已收归到曹操的名头下,没有了多大的生存空间,第一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南方。[p]    南方的很多地方,属经济未开发地带,没有旅游等支柱产业的撑腰,人类繁衍速度慢,环境破坏少,天然资源保存完整,容易躲藏,钻进一个人去,就如针掉进大海般难找,唯一缺点是生存条件有些恶劣。[p]    刘备选择的方式:陆路、水路齐头并进。[p]    陆路由他来领衔,成员包括大部分集团精英骨干、亲密家属、跟班小弟,凡是有些关系的,裙带的、酒肉的、共利益的,一骨脑儿地全都带上,有福一起享,有难一起跑。[p]    水路由关羽率队,从汉江直下,带领为数不多的水军,顺流而下,直达汇合地点。[p]    也正是这后一安排,成全了刘备在即将到来的大战里,拥有了与东吴谈判合作的资本之一。[p]    有些史书上说,关羽到了当阳时,才带着船队与刘备分开,有些史学家,也认为这是确切的,因为若是走水路,从樊城汉水而下,两人最终很难汇合在一起,因为时间不允许。[p]    水路长,行驶时间长,陆路短,行军速度快。[p]    我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他们都是以现代的地理概况去测度当年的情形,有失偏颇处,概所难免,古代的水道时有变化,古籍中就有明确记载,我就不罗嗦了,其实,如果关羽水军真是在当阳出发,应是行走了很长一段路,到那哪里去找这些船只出来。[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64)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62)
阅读全文

[p]    祭旗人[p]    [p] [p]    每逢出征,总要杀些牛羊,祭告天地,并以这枉杀牲口的血祭战旗,以祈祷这次征战的胜利归来。[p]    这是一种必要的仪式,应验了,就是说神因你的贿赂答应了你的请求,不应验,就是你心不诚,太小家子气,进献的东西也不够纯洁,神将你遗弃了。[p]    这只是形式,做给人看,也是给自己心理安慰,管不管用,那也就只有天知道。[p]    还有更为实用的,就是曹操用的一种。[p]    这一种的祭旗方式,有些特殊,有些血腥,有些残忍,因为他用的是一个大活人,大名士孔融。[p]    来看一个时间表:[p]    八月二十四日,曹操提升光禄勋(宫廷禁卫官司令)郗虑为御史大夫。[p]    八月二十九日,太中大夫(中级国务官)孔融,被绑赴街市斩首示众。[p]    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六天,据《圣经》所载上帝创造出第一个人也是在第六天。[p]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p]    孔融又是什么人?[p]    他与曹操的关系怎样?[p]    曹操为什么要杀他?[p]    仅仅是为了泄私愤,还是别有目的?[p]    为什么要选择这时候杀?[p]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孔融的世界。[p]    [p]    让出来的名声[p]    [p]    孔融的来头很大,大得足以唬倒一大帮子人。[p]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不论朝代如何变迁,不管世事怎样杂乱,总有那么两个家族,屹立不倒,别的家族,再有权势,再有财富,也只能是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游戏规则前,衰败下来,这两家族,却总不受这天下兴衰的影响,依然故我,顽强地生存了几千年,兴盛了几千年。[p]    究其原因,这两家的金字招牌,太阳光灿烂,不管是什么谁谁谁,某某人,阴影多大,都覆盖不了,有几个自以为是、可一言定胜衰的牛人,也试着想去打破,却始终没有一个成功的。[p]    这两家,就是富有盛名的“天师世家”与“孔子世家”。[p]    “天师世家”在三国时,传到张鲁那,从名义上来讲,也只能算是第三代,因广告宣传不到位,形象代言人(张鲁)不够“神化”,名声也不怎么好,人们大都称之为“米贼”,其势力范围只局限于汉中一带,只能糊弄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乡下愚民,高层知识分子、上层人物们还真没把他当一回事,也没有后然那般的轰动与影响,属于打着灯笼也未必能找到的那种。[p]    “孔子世家”则不同了,从孔子那辈算起,到这个时代,已经经历了二十世,从年份上来算,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后经董仲舒不余余力的推广及汉武帝推波助澜式的造势,这个影响与声誉,绝对可说是重量级的,走到哪儿,哪儿的人,还不得另眼相看。[p]    孔融就出生于这个“孔子世家”。[p]    孔融,生于153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里人世代为官,经济富裕,白领阶层,头上顶着多重光环,至今未能褪去。[p]    有了这身份,这家世,孔融走路时,腰挺得很直,劲头特别足,说起话来嗓门也特别大,从他身上透露出,一股子过了头的自信。[p]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p]    这几句对现代人说,有些陌生,古代的儿童却是熟得不能再熟。[p]    这里说得是,孔融在大多小孩还吐字不清的四岁年龄,就做出“惊天伟地”的让梨举动来,从而被人列入这本著名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成为众多儿童心中的偶像。[p]    让我以文人的想象来复原当时的场景:[p]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落英缤纷的庭院里,一群小孩尽情地戏耍着,惟有一个例外。[p]    他是那样的与众不同,那样的出类拔粹,如鹤立鸡群般,凛立于众小孩中,只要你瞧上他一眼,再也收不回眼神,为他痴迷,为他憔悴。[p]    “吃梨了!”[p]    清脆而悦耳的喊声传来,只见得一美貌妇女,手提着竹篮,摇摆着婀娜身姿,缓缓步入庭院中。[p]    众小孩一拥而上,围在美貌妇女的身旁,小手儿不停地往竹篮里掏摸着,惟有他是一个例外。[p]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不为美味诱惑,坚守着自己所该坚守的“道义与礼法”。[p]    “孔融,吃梨了!”[p]    美貌妇女再一次喊道。[p]    听到母亲的召唤,孔融快步上前,伸出粉嫩洁白的小手,在众人的惊讶目光中,从竹篮中拿了一个最小的,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别人怎么看,并不是他所关心的。[p]    母亲笑道:“你怎么不拿大的?”[p]    小孔融撇了撇嘴,是不屑,或是矜持,又有些自傲,朗声说:“我是小孩,按礼法应当拿小的!”[p]    因为理直,气特壮。[p]    STOP !停止想象![p]    想象中的事,总是美好的,总是浪漫而迷人的,令人不能自拔,还是回到现实中来。[p]    其实,“孔融让梨”的事实真相,也许是这样的:[p]    孔融家里兄弟共有七人,他排行第六,属于弱小的一个,常被欺负,因而不敢拿大的;[p]    眼睛不好使,分不清梨的大小;[p]    不喜欢吃梨,拿来玩的;[p]    大的梨很难吃,或是坏了,孔融因而选择了小的;[p]    第一次吃梨,不知合不合口味,先尝试一下;[p]    天天吃梨,是个人也吃不消啊;[p]    梨小吃得快,可以多吃几个;[p]    脑袋生锈,不知道梨的大小差异;[p]    早就吃饱了,没有胃口;[p]    别有用心的,为得到大人的夸赞而做的秀;[p]    生来喜欢小的,习惯性动作;[p]    没有任何原因,顺手拿的,没多大意义。[p]    往事已越千年,谁也不能回到从前,一探那事情的原委,一切纯属胡思乱想般的猜测,但不管怎么说,不可否认的,孔融被历史记了下来。[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8)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6)
阅读全文

[p]  辩论赛[p]   [p]   [p]  孔融的毛病,便是眼高手低。[p]  有心想要作为,自诩为做大事的料,也想干出些大事来,但这能力实在有限,一帮自认为的得力助手,也只是夸夸其谈者,花前月下,饮酒做诗,畅谈无关痛痒的国事很在行,实践起来却是千难万难。[p]  他的行为处处矛盾,法律时而宽,时而严,宽时不问不管,无为而治,严时为赋税,一日之内连杀九部督邮,好似十二宫中的双子星座,体内存在着两个人,变化多端,难以测度,若是细细研究起来,只能归类于某种神经性疾病。[p]  孔融曾有一个很喜欢的属下,他每每在众人面前提起这人的“高尚情操”,夸下海口还要将他重用,那人也真以为遇上了伯乐,可这位伯乐的身份是可以随时转换的,当他不高兴时,就成了杀人阎王。[p]  这是有前科在的,想当年,因一位士子在父母的坟墓前哭得不是很悲哀(孔融想当然的认为),就惨遭了他的毒手,连给个辩驳的机会都没有。[p]  正有那么一天,杀人阎王复活,知人伯乐退让,心血来潮的孔融,不知哪来的怒火,竟向这说过“我看好你哦”的人,举起了屠刀,跃跃欲试。[p]  所有人都被他这“间歇性精神发作”吓呆了,纷纷跪地求情,只有一个人,还是好好地站着,邴原。[p]  什么人,想推举就推举,想杀就杀,还以为这是菜市场,任你消遣,老子就是瞧不起![p]  我们虽是你的属下,我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也不是你随便蹂躏的。[p]  望着邴原那双冷漠的眼神,一向扯着虎皮当大旗的孔融有点慌,放下屠刀,干笑了几声,为自己壮足了胆,突然发问:[p]  “大家都在求情,你为什么不求?”[p]  一场辩论从此展开。[p]  正方代表:孔融[p]  正方观点:杀人,就凭个人好恶。[p]  反方代表:邴原。[p]  反方观点:杀人,不能凭个人好恶。[p]  反方代表邴原,首先发言:和这个人一样,我也是你举荐的,你还说要提拔我的。你喜欢了,你就说要重用,你厌恨了,你就要施杀手。真不知,你喜欢的依据是什么,厌恨的依据是什么?[p]  正方代表孔融,说明理由:他出身寒门,是我成就了他,才有现在的荣光,可他却辜负了我。为善的要进荐,为恶的就要杀掉,这就是君子固守的道义。[p]  反方代表邴原,强力反驳:如果说你的推举是对的,杀他就是错的;他如果是该杀的,你就不应该推举他。[p]  正方代表孔融,再一次阐述理由: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做法与想法,有先例的。当年应劭为泰山太守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孝廉,不到一个月就杀了,我只是萧规曹随。[p]  反方代表邴原,发表观点:应仲远杀孝廉,有什么“道义”可讲?《诗》上说“彼己之子,不遂其媾”,就是讽刺的这件事。《论语》里讲“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应仲远的作法,自我矛盾太多,你怎么会哪他来做榜样?[p]  正方代表孔融,心更虚,大笑着耍泼皮:我这是和他开玩笑,不必上纲上线。[p]  反方代表邴原,不依不饶:君子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说了,就要行动,一言一行,是为人君子所注重的。哪有人用杀人来开玩笑的,你觉得好玩吗?[p]  在这咄咄逼人的质问下,正方代表孔融,无言以对,彻底认输。[p]  这就是孔融,他有口才,但多的是诡辩之才,若真是驳斥,就不堪一击。[p]  小注:[p]  “彼己之子,不遂其媾”本出自《诗经·国风·曹风》“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国语·晋语》楚成王引用为“彼己之子,不遂其媾。”翻译过来,那个人,不会长久享受优厚的待遇,其意是批评那种不能至始至终以宽厚待人的人。[p]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出自《论语·颜渊》,翻译过来,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既想让他生,又想让他死,这样不是很难解释得清吗?[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2)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0)
阅读全文

[p]   [p]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p]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p] [p]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成就了关羽的威震华夏之名,同时也改变了于禁的人生。[p]    事情还得从关羽攻樊城说起。[p]    这一年,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地位),假节钺(面子),算是给这位将宝压在自己身上的好兄弟,足够的回报,算来这也是关羽应得的,追随了老大这么多年,尽心又尽力,什么时候松懈过、动摇过与放弃过?[p]    也许是丰厚的奖赏,大大刺激了前进的动力,或者是上面的指示安排,或是自己的擅自主张,或是曹军的挑衅,也可能是事先就已部署好的,还有可能是出于军事政治上的考虑,具体原因已经很难考证出来,也就是在这一年,关羽率众进攻襄、樊之地,并将曹仁围在了樊城。[p]    襄、樊之地,是荆州的重镇,也是赤壁之战后,曹操在荆州所剩下的唯数不多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几块地盘之一,当然是不容有失,于是,他便派了于禁前去援救。[p]    当时适逢秋季多雨季节,瓢泼的大雨,一下就是十几天,这使得汉水暴涨,樊城城下水面足有五六丈高,于禁所率七军都被淹没,关羽乘机备船进攻,于禁难以抵敌,便投降了关羽。[p]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淹七军”,至此之后,如史书所说,“(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动了迁都的念头。[p]    与此同时的,奉了曹仁的命,驻扎在樊城北面十里外的庞德,也受到了水灾的影响,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都想投降,被庞德所斩杀,关羽军奋力进攻,庞德尽力反抗,终因寡不敌众,而英勇就义。[p]    因而,曹操听了这两人的事迹后,便感叹说:“我与于禁相知三十多年,到头来,临危处难之时,怎么他反倒不如庞德呢?”[p]    时人对他的这种“变节”投降,也颇有微词,孙权用吕蒙之计袭取得荆州后,放出了为关羽所囚的于禁,待之以上宾之礼,东吴名士虞翻就很是看不怪,骂于禁为“降虏”,伪装求全,还劝孙权“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p]    等到曹丕当上皇帝时,孙权称臣,便将于禁送归魏国,曹丕表面上,对于禁很客气,心里却是对他的这种“变节”行为很是不满,故意的让他去参观曹操墓,先前他早已在墓壁上命人画上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等等图形,于禁看了之后,“惭恚发病薨”。[p]    于禁的投降,之所以为人所不喜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p]    一、统领大军,大败之后,不能守节。[p]    古代人们的忠君思想较为浓厚,一个人若是换了主人,就被认为不忠,就如吕布一般,便得到“轻狡反复”的评语,但当时之世,背叛投降者众多,如张辽,徐晃等人,还不是从别处来降曹,夏侯霸后来还投靠了蜀国,也不见得有人说这三人不是的,所以这一条并不是主要原因。[p]    二、跟随多年,突然变节。[p]    于禁跟随曹操的时间实在太长,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知禁三十年”,在众人的眼里,他就是曹操的人,他就应该为曹操卖命,已成了一种习惯,这突然间的变化,连曹操都难以接受,何况是别人?[p]    三、投降时间太短,没有作为。[p]    于禁被关羽所获没过多久后,关羽就为东吴军队所败,于禁也随着去了东吴,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时间确是太短,人们的思想还没调整过来,对他“变节”行为的愤慨热度还没减下来,若是他真能在蜀国耽下来,如文聘在魏、法正在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非议。[p]    四、庞德树立了好榜样。[p]    庞德的至死不屈,以于禁的屈节投降,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曹操身边的得力臣子,跟随多年的功臣,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一个是投降过来的敌将,众多亲戚都在敌国的庞德,地位、权力、身份等各方面,都是前者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恰恰就是前者屈节,后者就义,这就给人以强烈冲击,很好的对比,我想,这才是于禁的投降,为人所不齿的最主要原因。[p]    我个人对于禁的投降并不感冒,三国时代,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各使手段,互相攻击,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可言,也没有什么好坏可分,说穿了,都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名利在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错有对,有好有坏,于禁的投降,改变的是他自己,也许也改变了历史,但从大环境来看,他还是没改变什么,人不能只用好与怀、忠与恶,简单去评论,我们苛责于别人的同时,可曾有没有想过,若是自己处在这个位置上,还是否能如言论别人般的坦然。[p]    个人认为,于禁的这一次投降,也不见得是因为其贪生怕死而做出这为人所厌恶的没有骨气的行为,据《三国志·魏书·吴主传》的记载,当时关羽获胜后的情形:“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这“步骑三万”也许也是于禁投降的原因之一,人总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这么多部下的性命总是要保全的,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想法,也就不展开论述了。
阅读全文

[p]    事实真相[p]    解决了事实存在问题,我不禁要问,刘表这样做的用意何在?[p]    根据当时的情况,这又可以分为几种说法:[p]    第一种:真心实意。[p]    刘表确实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实在是扶不上架,若要守住荆州这份基业,只能是靠颇得人心又颇有实力的刘备,学着前人陶谦般,有意要将荆州让给刘备,这样一来,即保存了自己的这份基业,后代的生活也有了保障。[p]    驳:没有一个君主,愿意在死前放弃权力,也没有一个君主不希望自己的事业千秋万代,即使是接班人再无能,这个位置也不会轮到一个外人来做,刘表怎能免俗。[p]    第二种:时人套话。[p]    三国时代,临终前表示要把政权让给别人的,不在少数,如先前的陶谦、孙策,及后来的刘备都有过这样的说法,可见有其一定的流行性,有些是真让,有些可能就是一种时尚性的套话,说了也就过了,没有真正的意义。[p]    驳:开玩笑吗,消遣人吗,我想不是,谁也没有这闲功夫,人都快要死了,还说这些无意义的事,中国古人注重的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话好好说,这样重要的事,并不适合这样的场面。[p]    第三种:以退为进。[p]    刘表对刘备很不放心,怕自己死后,刘备夺了自己的地盘,说出这样的话,是为了逼出刘备的实话,将刘备逼到了死角,让他表明自己的心迹,从而没有了退路,只得卖命效力。[p]    驳:刘备是不会为人所用的,这一点刘表不会不清楚,越是逼迫他越是藏得深,很难套出实话来,到头来,只能是白忙活一场,一无所得之余,倒增长了人家的优越感。[p]    第四种:君主权术。[p]    这是一种帝王权术,为的是更好的让属下为自己卖命,也算是一种激励,让做臣子的更加感恩图报,为自己的事业,尽心尽力,而无怨无悔,也是一种君主的用人之术,历史上也常常出现。[p]    驳:纵观刘表这一生,他还没有这么大的能耐,他如果深通此道,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当地与外来人才不得其用,默默无闻大半生,反是在他死后,尽显声名。[p]    第五种:无心失言。[p]    也许酒喝多了,或是一时高兴,可能是昏了头,无意之中,刘表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不当一回事,早就忘记了,刘备却是牢牢的记住,还是放在了心上,不时的还拿出来跟人显摆一下。[p]    驳:酒可以多喝,话不可以多说,尤其这样敏感的话语,更不能乱说,这不是怂恿这别人来革自己后人的命,刘表对刘备什么时候青眼有加过,说出这样连儿子也不说的亲近话来,可疑得很。[p]    第六种:病中胡言。[p]    刘表这一病,病得还真不轻,没过多久,便去世了,也就在生病的时候,他跟刘备讲了这一番话,一个病人,神智也许不是很清楚,迷迷糊糊之中,也就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话,这也不能不说是不可能的。[p]    驳:病中的话,当然是当不得真的,胡言乱语也可以理解,但从刘表所说的话来分析,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要不怎么说得出这样有条理的话,他托孤之时直到他的死之间,还是有一段时间的,如果是老糊涂,也不会想起在这时候召见刘备。[p]    第七种:最后摊牌。[p]    刘备这人是很难管得住的,既来管不住,那大家都把话给说开了,说明了,说穿了,大家都不要留有余地,静下心来,将所有的事都谈明白,不用保留,大家放心,大家安心,总好过各自猜疑,互不信任。[p]    驳:说这样话的人,是不了解刘备在刘表心中是如何定位的问题,刘备是刘表放在前线用来对付曹操的一个棋子,只是这个棋子往往不是很听话,喜欢擅自走动,常常扰乱下棋人的布局。[p]    刘表对这棋子很头疼,又不能不用,只得疑而用之,又怎么会将重任交给他?[p]    以上几种都不是,剩下了最后一种可能性:有意试探。[p]    刘备对荆州是有想法的,刘表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就故意地布下了一个这样的局,想让刘备承认自己的真实意图,正好下手,刘备当然不会上钩,也就假意地辞让掉了。[p]    这是我的推测。[p]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的具有不可测性,在可能与可不能之间,说他有时,很难有充分的证据,说他无时,却能找到很多的蛛丝马迹,如迷雾般不可捉摸,如高山般不能纵观全局,除了当事人外,谁也难以知道事情的真相,一切只能是猜测,合理的,不合理的,合情的,不合情的,但是否是真实的事实呢,没人说得清,没人道得明。
阅读全文

[p]什么样的人儿[br][br][br][emoticons=E___0061ZH07SIB]平安牛~[/emoticons][br][br][br][br]中国有一句古话:“盖棺定论。”[br][br]现在是时候对孔融做出一个评价,纯属于我个人的理解。[br][br]孔融文学上的成就是无人能否认的,曹丕在《典论》中对其评论还算公允,其所作种类有好多种,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散文多有涉及,可说是全方面发展,有人说他是东汉时期继蔡邕之后的一代文章宗师,并不为过。[br][br]在众多的文学体裁里,他最为拿手的是散文。[br][br]散文以文笔犀利而著称,又不乏诙谐之处,更有一种藐视天下的气势,就如一个天生的斗士,锋芒所指,锐不可挡,大多以偏向议论,矛头指向时政人物,喜欢用典(掉书袋),以揶揄嘲讽为能事,文句讲究对称华美,骈俪气息很重,这最后一点也是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br][br]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议论往往自顾自言,理论上站不住脚,纯属诡辩范畴,似是而非,流于表面。[br][br]这就好似一个喜欢议论时事的杂评家,多有建言,只会破坏,不会建设,大好言论,却无能为力。[br][br]如果他只是专攻文学,以他的声望与名气,混个寿终正寝,再得一个朝廷的光荣封号,应该是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可他偏偏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嫌“大文学家”这个头衔分量太轻,非得要往政治上靠,不碰个焦头烂额才怪。[br][br]政治不是是个人就能玩得转,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异士,都葬送在了这条前途莫测、变化诡异的奋斗路上,孔融以才学见长,机变不足,冲劲有余,耐力缺乏,他只能扮演一个急吼吼的角色,刚出场没多少时间,就已倒在主角的神威下,有时还不如一个跑龙套的露脸机会多。[br][br]这个舞台,不是擂台,失败了还可以从来,打倒了还可以重新爬起,更多时候每一场都是告别演出;不会是回合制,你来我往,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坚持一回合后,还给予你休息的时间;也不会有规则可言,规定了哪而可以打哪而不可以打,打哪得分打哪不得分,不择手段才是最高准则,只要能击倒对方,姿势不一定要好看,规矩不不定要遵守;裁判是不会有的,只有胜者王侯,败者寇。[br][br]上了这个舞台,这一生,也就是与魔鬼盯下了契约,交出灵魂,背弃道德,享受荣华,痛苦并快乐着。[br][br]孔融登上了舞台,却没有魄力签下契约,也就不没有丰厚的报酬,终为舞台抛弃。[br][br]在很多人的评论里,对于孔融的志大才疏多有非议,有一点却是没有异议:忠于汉室。[br][br]他们论为,孔融前期之所以投靠曹操,因为对曹操所控制的汉室还抱有希望,总幻想曹操有让权的那一天,孔融后来之所以与曹操做对,因为对曹操已经深深失望,看不到汉室复兴的那一天。[br][br]他的忠于皇室,忠于汉朝,绝对无可挑剔。[br][br]我却不认同。[br][br]这就要涉及到忠臣的定义问题。[br][br]这是一个很难定论的命题,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同一人物,因时代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解释,不能概一而论。[br][br]效忠的主体,却是不变的,君主与国家。[br][br]古时候君主与国家(也可以说是朝代,或是社稷)是一体的,大多时候效忠的便是君主,只有当民族危乱时,才有了效忠社稷的说法。[br][br]想起我老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他年轻时颇为流行的话:[br][br]“忠不忠,看行动!”[br][br]正好拿来套用在孔融的身上,在效忠君主与国家的这两方面的实际行动上,孔融却是最欠奉的。[br][br]例子也不多举了,在前面的叙述中,早就提到过,若忘了的人,可以翻看前面。[br][br]好了,我来给孔融做个总结,两个词:[br][br]“不切实际”与“不合时宜”。[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7)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5)
阅读全文

[p]   制度产生的大佬[p]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按照自己的意愿,汉武帝把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州部,这就多了一个附带产物:刺史。[p]    刺史的职能,就是监察各郡(主要是郡守)的一举一动,没有实权,不是行政官员,俸禄也是少得可怜,只有六百石,相当于小县县令的工资,属于监察官员。[p]    刺史产生的内在原因:就是怕郡守的权力太大,不好控制。[p]    早在秦代,郡县制确立后,就有了相应的监察制。[p]    中央监察机构,以御史大夫为主,辅以御史中丞,监察朝廷百官;中央派监郡御史或称监御史监督郡里;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监督县治。[p]    层层监管,从上到下,形成一整套有效而又合理的监察制度。[p]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奉行道家“无为而治”原则,以“该省则省”为准则,屏蔽了地方监察机关,只在朝廷中,留有御史大夫的位置,督察百官。[p]    天高皇帝远,又没人管,地方官们可以为所欲为,地方吏治可想而知。[p]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恢复了部分地区御史监郡制度,但还不是很彻底。[p]    汉武帝的这次改革,废除了监郡御史,用刺史作替代,一共有十三人,其中有一州不设刺史即由司隶校尉监察。[p]    他们的俸禄低,职权小,地位也不高,但这却是一帮很有影响力的人,由丞相直接分派,他们的言语,决定着郡守们的生死荣华,是绝对巴结的对象。[p]    为了防止他们与各地的最高长官同流合污,刺史的任期是不固定的,没有固定的治所,走到哪住到哪,并由御史府统管,一切行动听指挥,只能言事,下去询问,也只针对六件事,不得干预地方行政。[p]    这就杜绝了一切暗箱操作,想玩猫腻也玩不起来,大家都不是很熟,情面上也不用讲究,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实事求是,不夸张,不缩小。[p]    一个刺史往往要监察好几个郡,为了办事上的方便,将他们所要监察几个郡划为“州”,只是一个称号,并不是一种行政区划,因而将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成是州、郡、县三级制,并不是很恰当,因为刺史无论从地位、威望、品级等各方面来讲,不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p]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刺史变成了州牧,秩俸也涨到了二千石(不知是否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地位与待遇虽有大幅度上升,但刺史的权力还是有很多的限制。[p]    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绝对是一昏招。[p]    提出这建议的官员们,理由却很充分:[p]    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以大管小,而现在却用职位小、资历浅的刺史去管职位高、资历深的太守,这不就乱套了,也镇不住,应该改过来,将刺史改为州牧,提高各项待遇与职权,这才与理相符。[p]    看完这个建议,我晕了,这几位仁兄,你么这是想干嘛呢,跟汉朝有仇呢,想往死里整啊![p]    监察官本就不是行政官,两者因职权的不同,所负责的事务也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方向的不同,个人定位的不同。[p]    行政官要有经验、有能力、有才干,才能掌控住他所管辖区域的长治久安及地方发展,监察官只起到监督探察的职能,要有冲劲、有责任心、不畏惧权势的人来担当,又不是长驻人员,也不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独特专项,职务本不因太高。[p]    还好,这个建议,在实际过程中的操作不太理想,被废也在情理中。[p]    但有些事,已经开了头,要想收回来可就难了,在以后的历史里,刺史与州牧,反复对换着角色,轮流坐庄,又因长期霸占着监察地,由客人变成了主人,权力不断上升,州也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实体。[p]    到了东汉末年,提高刺史地位改为州牧呼声更高。[p]    当是时,四方战乱,各地土豪列强并起,局势一时难以控制,极需要有资格的人出来掌控局面,有一个叫刘焉的就出来呼吁,不改革不行了,刺史和太守狼狈为奸,刻剥百姓,才有了这么多的暴乱,现在这个局面,有一点失控,朝廷应该派几个有声名的大臣出去,封为牧伯,才能镇得住这些地方上的恶搞分子。[p]    这像极了为国着想的明智建言,却是自私到了极点的个人打算。[p]    就如我们常常在网吧门前,所能看到的为响应某某号召而打的标语“未成年禁入”,等你仔细翻看后,才发现这明明是写着“有钱请入,无钱免入”,与年龄根本无关,挂着大大的羊头,卖的却是大块狗肉。[p]    不是我们不明白,这世界上的人类,无愧了最聪明生物的称号,用行话来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p]    刘焉摸准了朝廷的脾气,如一个虎狼之医般,对症下猛药,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效果,那纯属是“回光返照”,却给人以药到病除的假象,舒不知副作用的猛烈摧残还在后面,倒是让庸医赚了个盆满钵满。[p]    朝廷也实在没有拿得出的办法,且算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听从了这不是办法的办法,在几个重要地方,不服管教的区域,派了几个有威望的人前去实习一段时间,就把这些重灾区当作了试验田。[p]    这几个派出去的人物,大多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如宗正刘虞派到了幽州、贾充派到了冀州、太仆黄琬为豫州牧,他们领的工资跟以前在朝廷时一样一样的,地位没有变,权力却是更大,犹在刺史与太守上。[p]    刘焉正乘此时上位,死乞白赖地求着去交阯,后听了侍中董扶的悄悄话兼谣言鬼话,移情别恋,将全部感情投入在了益州上,走马上任也。[p]    州牧的位高权重,也就从此突显出来。[p]    地方上的行政制度,也真正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制。[p]    这些州牧,当然不会辜负国家的期望的,很好地履行了这项历史交给他们的光荣使命,完成了从“朝廷大臣”到“地方土皇帝”的身份转变,也就不太听朝廷使唤了。[p]    可想而知的,有势力、有实力,就有说话权,更有自主权,谁还会将那中央朝廷当回事,扩张的扩张,扬威的扬威,名义上的州牧,实际上的割据诸侯。[p]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42)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40)
阅读全文

[p]    狼狈的潇洒[p]    [p]    就这样四处的跑来跑去,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名为北海相,实为丧家犬,孔融的才情与名望,并不能帮他将属下的管辖地治理好,倒是惹得一大帮专爱乘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家伙,有事没事尽来自己家蹿门,见到好东西,就顺手牵羊一番。[p]    脾气再好的人,也是要发火的,可这火怎么也烧起来,不是对手太强悍,就是自个太无能。[p]    这般的无作为、不作为,孔融却心安理得,还兼领了青州刺史的职位,真是嫌祸害不够,想让别郡百姓尝试“保郡安民”的非常手段的厉害与浮华。[p]    他以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定律:志大才疏的文人,只能泛泛其谈,用来做花瓶摆设,绝对有很多人来参观欣赏,若是真要当顶梁住使,再坚固的建筑都得塌下来不可。[p]    盛世里,他们尚有生存空间,做为粉饰太平之用,乱世里,谁也不想照着你,该干嘛干嘛去,别惹得老子性起,白刀子进红刀子出。[p]    孔融的缺点,没有自知之明,又爱作秀,喜欢学那传说或是被神化的古代名士,自以为深得精髓,得其中三味,若只是仔细观察,却会发现,形在其内,神在其外。[p]    如武侠小说里所说:“虽能使遍天下武功,得到的也只是武功之形骸,武功之灵魂所在却是未能触及。”[p]    这便是庸人与高手的差别。[p]    读遍天下诗书,博学多才,却不能运用于实际,又有什么用,这是理论家所做的事,绝不是实践家所为,想当年赵括熟读兵书,连著名军事家他的父亲赵奢都不是对手,临到战场上,终还是败在经验丰富的秦将白起手下,反害了数十万军士的性命。[p]    孔融所展现的风度,只能说是愁煞人的风度,所表现的潇洒,只能说是狼狈的潇洒。[p]    最能体现他这一作风的,请看袁谭攻城事件。[p]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的大儿子袁谭率领了军马,强攻孔融所在的城池。[p]    这是一场持久战,从春季打到夏季,历经好几个月,打得城池内只剩下了几百兵马(战士所余裁数百人),眼看着就要守不住了。[p]    城内的孔融显然一点也不着急,并没有积极布置各项防御措施,或是站在城头,指挥做战,以鼓舞军民百姓的斗志,在这箭如雨下、刀光见影,兵器相接(流矢雨集,戈矛内接)的声音都能听到的危急时刻,他似乎忘记了,做为一郡最高长官所要尽到的责任,摇身一变恢复以前文化人身份,一心苦读圣贤书来(隐几读书),还谈笑自若,大声议论,置城里的百姓于不顾,这没心没肺的程度,足以和后来刘禅的“乐不思蜀”相媲美、相映照,光彩千年。[p]    变化竟是如此之快,再这一点上,我们伟大的魔形女(参考《X战警》)和奥丘梅洛夫(参考《变色龙》)也只能望尘兴叹,再拍马也赶不上。[p]    从没听说过,以这样的姿态,便能退敌,从没听说过,靠谈论就能把敌人说死的。[p]    这个秀做得一点也不成功,对手们可不会这份自以为是的“从容谈定、临危不惧”所忽悠到,你不是想摆谱嘛,尽情地摆,等攻下了城,有你摆的地方。[p]    在一天夜(又是黑夜)里,城池终于被攻破,也许挤进来的观众太多,有些怯场,或是为安全起见,孔融收起演员本色,拿起最擅长的“逃命”本事,直奔东山而去,什么百姓啊、什么下属同僚啊、什么亲戚朋友啊,什么老婆儿女啊,圣贤书上所说的,所要重视的这一切,都不顾了,只为生命故,都可抛开不顾了,先前的那些做作,让他都滚蛋去吧。[p]    一切都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装给别人看的秀。[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6)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4)
阅读全文

[p]    放手[p]    时间总是悄悄而过,在人们的不经意间,飞速流逝,想要挽回时,已近黄昏。[p]    “名闻天下”的特种部队虎豹骑与张飞所率只有二十骑的特种小分队,在长阪的这一次对峙,也快要落下帷幕。[p]    结局早就在相遇的那一刻注定。[p]    狭路相逢勇者胜。[p]    就如武侠小说里所描绘的那样,两位绝世剑客,相逢于高山之巅,为看不见的名利而决斗,当真正对峙时,却没有一个人先出手。[p]    相持于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位(往往是主角)笑了,笑得很灿烂,只留下一句:“你输了,你心动了”后,飘然远去。[p]    虎豹骑就在这种尴尬中结束了对刘备队伍的追击,远看着张飞的远去。[p]    他们输了,虽然他们仍然是这世上最优秀的骑兵部队,但总掩盖不了失败的事实。[p]    纵横无敌的虎豹骑,终于品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败仗,以一种不交手的方式。[p]    气势输了,再也没有比下去的理由。[p]    虎豹骑的行动,却不因此而终结,他们还有使命没有完成。[p]    出人意料,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他们并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去了江陵。[p]    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以曹纯军队的实力,即使被短时间内被迷惑,清醒过来,若是再追击,还是有希望将刘备军队给予毁灭性打击,可他们却为何就此收手了?[p]    我认为,原因可能是,曹操所给他的命令,并不是消灭刘备(次要的,附带的),而是占据江陵(主要的、重要的)。[p]    这就又有了矛盾的地方。[p]    曹操向来重视刘备,在官渡前线与袁绍争夺天下时,还不忘了回过头来,将他收拾一番,放下辎重,轻骑长途奔袭,还不是为了着一天,可到了这一节骨眼上,却掉了链子。[p]    这与他的一向处事习惯,大有不同,吃错药了,还是头风病又发作了。[p]    这都不是原因。[p]    在曹操的脑海里,他想当然的认为,时局到了这个地步,那么有一个人必定会站出来帮他杀了刘备,就如多年以前,他对付袁尚、袁熙那样,就有人出来做这笔赚钱的买卖。[p]    他坚信,历史必将再一次重演,在利益面前。[p]    他算错了,历史也有其不可重覆性,还是为了利益。[p]    他要为此付出了他想象不到的代价。[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87)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85)
阅读全文

[p]    虎豹骑[p]    纵观三国历史,能当之无愧称之为精锐部队,我个人认为,大致有这么几支:[p]    白耳兵,诸葛亮在与诸葛谨的书信里曾称这支部队为“西方上兵”,蜀国三大精锐之一;[p]    无当飞军,是由利用南中之地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人组成,也可说是一支外籍雇佣军,诸葛亮平定孟获后创立,蜀国三大精锐之一;[p]    西凉铁骑,马超的直系部队,大半都是西凉人,蜀国最具有的攻击力骑兵部队,士兵周身着精钢铁甲,防御能力又极高,是蜀国的三大精锐之一;[p]    陷阵营,一支重装步兵部队,人数并不多,但作战能力十分强势,由吕布手下大将高顺率领;[p]    虎卫军,主要用于保卫本国君王或是军队主帅的安全,另外还附加的执行一些间谍、侦察和破坏等等的工作,因离高层领导人物较近,职位虽不是很高,地位却比一般的军士高,其战斗力极为可怕,也有人称为“虎贲”,其组织为“虎贲营”,统帅为“虎贲中郎将”;[p]    先登死士,袁绍部将鞠义的部队,在界桥战役里超水平发挥,一举击败名闻蛮族的“白马义从”。[p]    由曹纯所统率这五千骑兵追击部队,也是当时最为精锐部队,也可说是特种部队,便是中华大地上赫赫有名的“虎豹骑”。[p]    曹纯,字子和,曹仁的弟弟,也是曹操的“从弟”(堂弟或族弟的意思),少年英雄,常常跟随着曹操征战,多有功劳,曹操封他为高陵亭侯。[p]    虎豹骑,是精锐中的精锐,素有“天下骁锐”之称,曹操常为它的统帅人选而头痛,足见其重视程度。[p]    这是一支神秘的部队,但又不能容人忽视的部队。[p]    说这支部队神秘,是因为历史上对这支的部队的记载很少,只散见于几个将领的传记中,而且还只是只字片语,让人难以一窥全貌;说这支部队不容忽视,是因为历来统领这支队伍的都是曹氏将领,不假手于任何外人,即使是极为信得过的大臣。[p]    曹操的军队可分为三部分: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p]    所谓地方军就是各州各郡的驻守军队,屯田军就是保卫边防的部队,中央军又分为内外两军,外军便是驻扎在外可调动起来直接投入战斗并由最高领导人亲自指挥的军队,内军就是保卫京城以及皇宫的禁卫军部队,是曹操的嫡系直属部队。[p]    这内军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虎豹骑,日常任务是保卫曹操及府第的安全,并给皇宫巡逻,一有战事,便随出征,因其重要性,故统领人选都是由自家的亲信子弟来担任。[p]    做为曹操的嫡系骑兵部队中的重要成员,虎豹骑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其中的看似普通的一个士兵,也许就是在外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因而这是三国顶尖部队之一。[p]    虎豹骑的战绩,可用“卓越”来形容。[p]    当年南皮之战,及后来的征乌桓之战,都有虎豹骑的身影存在,袁谭是他们斩杀的,单于蹹顿也是他们俘获的。[p]    在曹纯的带领下,虎豹骑十分强势,以其锐势横行天下,可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p]    正如它的名,虎豹骑的行动犹如虎豹迅捷而又勇猛,行军时最高记录一日一夜可达三百多里。[p]    刘备即将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他还有逃生的希望吗?[p]    有![p]    因为他是跑路专家。[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83)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81)
阅读全文

[p]    另一身份[p]    刘表的身份,有好几个,究其性质脱不了“士大夫”的本质。[p]    这“士大夫”可有来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种,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朝代——西周王朝。[p]    当时,“士”与“大夫”是分开来解释的,“士”就是武官,“大夫”就是文官。[p]    汉王朝时,为打破贵族垄断朝廷职权的惯例,给昏昏沉沉的顽固体系注入新鲜血液,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才互动的先进经验,大力地招贤纳士,从而将大量的非贵族出身的读书人(也称为知识分子)笼络到了政府里面。[p]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士大夫阶层。[p]    这是一个在朝廷中,足以和外戚集团、宦官集团,鼎足而三的阶层,我们也可以说,这就是掌握了东汉王朝命运走向的“三驾马车”,汉王朝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就决定在这“三驾马车”的行驶方向及向心力上。[p]    从字面上、或是上面的注解,我们可以理解为,“士大夫”就是一群因读书读出了成果而当了官的知识分子,若从广义上来讲,所有以当官为一生奋斗目标的读书人都可以列入这一阶层,如正在做官的读书人、想要做官正努力着的读书人、已经辞官退休在家的读书人、在家待业被举荐了的读书人……[p]    既然是读书人,当然以所读的书为荣,以所读的书为准则,以所读的书为信仰。[p]    他们读的书,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儒书,就是所谓的各种儒家经典,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p]    “士大夫”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清高。[p]    不论是骨子里头的,还是娘胎里带来的,或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又或是习惯后的表情,他们都是十分的清高。[p]    清高必自傲。[p]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特喜欢在本集团利益内单干,瞧不起其他阶层出身的人,对于另两驾马车——外戚与宦官的态度,也只能是轻视了又轻视。[p]    他们的圣贤书教导而成的他们的逻辑思想是这样的:[p]    外戚是一群靠了与女人的裙带关系而获得了权力的凡夫俗子,宦官则是一群捧了皇帝的马脚而登上高位的寄生虫,士大夫们都靠得是自己的真才实学,十年寒窗苦读、多年忍耐力行,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威望。[p]    这就是资本,可以清高的资本。[p]    这样一种集体性格,注定了他们很难与其他集团分享成果,将其他集团做为假想敌,尽情压制,反之,当另外集团掌权时,他们也注定了要被打压,要受到很大的祸害。[p]    士大夫们,爱好并不广泛,除了喜欢在一起谈论儒家经典外,最喜欢的就是议论朝政,对于当权人物(外戚或是宦官,士大夫多数时属于陪太子读书的角色)的执政状况,给予或是“鸟生鱼汤”之类的赞扬,或是“独断专横”之类的抨击,且当是将名利场当做了发泄场。[p]    当然,我们可以设想,当这帮人掌握了政权后,对于他们先前看不顺眼的那帮人,是不会有好脸色的,正因为读多了书,有了理论依据,行动起来也就更绝,更会耍手段。[p]    从情理上讲,万不得以时,士大夫可以和外戚集团合作,却难以和宦官合作,以他们的学识、身份、地位、性格,从来也没有瞧得起过皇帝身边这帮以出卖尊严为生的人群,也正是因为这种深入骨髓的蔑视,给予他们行使权力的肆无忌殆。[p]    士大夫们所组成的“党人集团”对于宦官的不友好态度一直都在升级,他们的唯一爱好就是跟宦官集团做斗争,这独一而又有特色的运动,让他们成了宦官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p]    当宦官们当权的时候,有着皇帝撑腰,就是不怕不怕,对士大夫们的迫害也就更厉害,他们禁锢了一大批士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历时十八年之久的“党锢之祸。”[p]    士大夫们被抓的抓,被杀的杀,少数的漏网之鱼,因而名声大震。[p]    很荣幸的,刘表,以他士人名流的身份,加入了这一行列,从而又有了“党锢中人”的新称号。[p]    这称号,对现在人来说,比较陌生,在当时的士人当中,那可是一种光荣称号,一种荣誉象征,能获得这一称号的,在全国也就只有七八百人,就好似得到了某种最高级别的评定,拿出来也好跟人显摆,非一般士人所能享受得到的。[p]    刘表享受到了,但他当时的唯一打算,就是跑路,能跑多远就跑远,远远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p]    他嘴上功夫二流,跑起来却是一流,最终躲过了朝廷的追捕,幸免于难。[p]    这段逃难过程,给了他很多的教育,他明白了:[p]    只是说说,起不到任何作用,手中没权,最终都要沦落为他人宰杀的羔羊。[p]    要想改变命运,要想主宰他人的命运,就得去掌握权力魔杖。[p]    用权力说话,比什么都有用。[p]    我要人们臣服,我不要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我要高高在上,我的生活我作主。[p]    他等着,等待着,一个时机的到来。[p]    乱世里,什么都缺,机遇却永远不缺。[p]    不是你去找它,它自己也会找上门来,就如人生烦恼,总是无处不在。[p]    烦恼会消去,时机也会溜走,全靠个人去把握。[p]    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烦恼消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将时机留住,命运的难测就在这里,因难测而不可测。[p]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之乱”那一年,大将军何进上台,党人解禁。[p]    刘表的人生又一次被改变,得以又一次步入朝廷殿堂,感受到权力带来的优越待遇。[p]    他将在这里起步,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顶峰。[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44)[p]上一篇:[p][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42)
阅读全文

[p](三十五)身后事[br][br] [br][br]孔融死了,事情并没有如想象般结束,据各地多位无间道同志反馈回来的信息,社会上的议论还是很大,同情心泛滥,主要是罪名不足以服众,一看就是现编的,含金量不高,不够纯,不咋的。[br][br]人民群众的眼睛大多时候为潮流迷惑,有时候却是很雪亮的,他们的意见,形成一种无形舆论,在某些时刻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还是要听一点的。[br][br]曹操怕对大家不好交代,令很多看客失望,又想出了一个新罪名:不孝。[br][br]在官方公布的罪状里,有两条不孝的言论:[br][br]第一条,父母和子女是没有什么亲情的,就好比将物品寄存在瓦罐里,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缻器,寄盛其中。)[br][br]《后汉书》的作者似乎得到了王充在《论衡·物势》中那句“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的启发,又将这一句按自己所能揣测的意思伸展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激烈,性格更为嚣张,好似为孔融量身定做的一般,真是富有联想。[br][br]他直接将这第一条拆解成了两句话,更为详细,更有说道:父亲和子女有什么亲情,只不过是情欲发做后的产物;母亲和子女有什么恩情,就好比装在瓦罐里的东西,拿出来后,就跟瓦罐不搭界了。(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br][br]说得很是前卫,西方人能说出这样大胆地话,有这样超前的观念,也要等到好几百年后,如这条属实,很多考据家,又可以将这引为中国文明先进西方的例证。[br][br]这也真像是孔融说的,一个常常具有反叛精神,行为喜欢与潮流对着干的人,又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即使没说,以政府的威力,指定是他说的,也就是他说的。[br][br]专利权所有,仿冒必究。[br][br]第二条,如果是碰上大饥荒的年代,父亲不是什么好人,就不用管他,将剩下的活命饭送给不认识的路人。(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br][br]据官方公布的资料,这两句话是由同样大嘴的祢衡传播开来的,奥妙就在这里,祢衡早已死了多年,死无对证,孔融连个辩护、当堂对质的机会都没了,祢衡也再一次成了利用工具,还好使得很。[br][br]两汉以孝治天下,孔融又以孝闻名,可笑的是,不孝却是他最大的罪名。[br][br]曹操的这个做法:好狠、好绝、好阴![br][br]狠就狠在,不留任何余地,直接将人往死里整,消灭肉体的同时,顺带着将精神一并毁灭;绝就绝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深,攻其最强又最致命的一点,堵尽天下士人悠悠之口;阴就阴在,谁都知道孔融死得冤,却谁也不敢说他冤。[br][br]行刑时,孔融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临终诗》:[br][br]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br][br]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br][br]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br][br]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br][br]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br][br]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br][br]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br][br]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br][br]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说得话太多,得罪了不少小人,从而被他们在背后告了黑状,才有了今天的命运,这个社会太黑暗,正直的人士总要受到迫害,等到死后这所有一切才能结束。[br][br]他还是不明白,他的死,跟话多话少无关,跟得罪多少人无关,只跟政治有关。[br][br]孔融死后,曹操曾下令,任何人都不得收葬他的尸体,若是谁要有些举动就得个给他颜色看,这条禁令的立竿见影,昔日那些和孔融一起勾肩搭背、欢快畅饮的酒肉朋友,都做起了缩头乌龟,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也都成了一种心理负担。[br][br]当然,有骨气或是装做有骨气的人还是存在的,当年董卓死后有人惋惜的景象再次发生。[br][br]能够预料,这样的事,当然有人会出来举报的,大好的前程,就在面前,上啊![br][br]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曹操倒想瞧瞧这一位是什么能人?[br][br]这位仁兄,陕西人脂习。[br][br]他跟孔融有交情,也曾提醒过孔融,处事不用那么刚强,你这样,迟早要出事的。[br][br]等孔融一死,这预言不幸被言中,脂习不是只会喝酒,还顾及到朋友,他来到孔融尸体旁,哭着说,你弃我而去,我还为什么活?(这句话怎么有些……)[br][br]曹操听了,当然愤怒,想杀掉了事,又想想,这不是王允的做法,那算了,还是放了吧。[br][br]可怜的孔融兄,也就剩下这么一位护航保驾的了。[br][br]老爹的不赏识,并不代表儿子的不喜欢。[br][br]曹丕不如曹操般对孔融有很大的想法,做了皇帝后,以金银财物等为悬赏,向全国各地征募孔融的文章,并在所著的文章里将孔融与扬雄、班[br][br]固并称,在自己的《典论》中,还将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首。[br][br]爱乌及屋下,曹丕还将那位哭尸的脂习任命为中散大夫。[br][br]两代人的不同待遇,生前诋毁,身后赏识,竟然有天壤之别,何也?[br][br]答:[br][br]一切为了政治需要。[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6)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4)
阅读全文

[p]    胡罗卜与大棒子[p]    心理战,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别名:[p]    “忽悠。”[p]    忽悠,是兵法中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理想方法,老祖宗大兵法家孙武就曾告诉我们,我们打仗可以分为四个档次:最低那挡叫“攻城”,稍高一点叫“伐兵”(用兵),再高一点就是“伐交”(外交),最高一层次,也就是最为完美的莫过于“伐谋”(用计)。[p]    所谓的“伐谋”,往往是以忽悠来实现的。[p]    忽悠,本身也是有境界的,我个人认为,大致上也可以分为四个档次:[p]    最低那挡,中招的人群往往局限于街头大妈、大婶之流,收获利益也无非是金银首饰之类,也可称为“行骗”;[p]    稍高一挡,涵盖面广阔一些(也就一些),包括了社会精英分子、中等阶层人士,这些人士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贪婪,等同于好骗,吃着嘴里的抱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结果是没了锅里的,不见了碗里的,飞了嘴里的,也可称为“利用”;[p]    再高一档次,打击面就无边了,上到国家君主、下至黎民百姓,进至身边亲友,远至海外各族,无一不是被灌了迷魂汤般,任由他来摆布,他们往往有一个不太体面的称呼“神棍”,在愚昧时代也称为“神明”,大多数与出家人为装扮,做的却是在家人的事,甚至更有过者,还美其名曰:“精神世界的引领者”,这就是“忽悠。”[p]    最高档次,关乎到了国家的命运前途,人民百姓的荣辱,一方地区的兴衰,以言语定成败,能光荣归入此类的人物,必定是位高权重,零距离接近最高权力魔杖,能影响到最高当局的决策,他们行为往往是小人,他们的地位却是大人,他们的所做所为,也许对也许错,但必将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人,有人把它叫做“媚言”,有人把它叫做“直谏”,也有人把它叫做“建议”。[p]    鲁肃的级别还没达到最高档次,但勉强也可以列入“第三档次”,因为他会利用别人的心理弱点而给予击破,以说话和行为并举的方式。[p]    先礼,后兵。[p]    先说话,后行动。[p]    先大派送,后大棒子。[p]    话也就无非是这么两句,有夸有赞,有理有节,既是为他人做了打算,也是为自己留个后路:[p]    “你们都是好男儿大丈夫,应当去挽救天下大局。现如今这世道,简直乱了套,抓住了我们,有了功劳,不会得到任何奖赏,追不到我们,也不见得会受到处罚,又何苦这样急急相逼呢?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p]    行动也无非是这么几个标准动作,既坚决又果断,看上去完美,操作起来简洁,还让人明了易懂:[p]    鲁肃远远地跑开,在地上竖立起一块盾牌,又回到原地,举起弓来便射,每一支箭,都是洞穿盾牌,就是用剑近距离的直刺也未必能造就这样的最佳效果。[p]    骑兵们不是傻子,他们听明白了,也看明白了,若是论道理,并不占优,若是动用武力,也占不到便宜去,僵持着也不是终局,早点回去,还有老婆热炕头伺候着。[p]    互相对望了身边的同伴一眼,心领神会之后,骑兵们做出了一个“你好他好大家都好”的明智决定:[p]    打哪里来,回那里去。[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5)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3)
阅读全文

[p]    追兵[p]    取得一致性的意见后,迁移活动在热烈的气氛里展开,各家各户都忙活开了,就唯恐拉下了东西,来回跑。[p]    鲁肃是其中最为繁忙的一个,做为发起人,不仅要顾及到家里的方方面面,还要安排行走路线、人员部署、武器装备(很快你就知道它的功效)等等各方面的事宜,连个觉都睡得不踏实。[p]    终于迎来了行动的这一天,怀想往事,鲁肃心情难以平静,就要离开这片故乡土地了,却似乎没有多大的留恋,也不知这莫名的激动,从何而来,却又抑制不住。[p]    是为前途难测的担忧,是为匆匆人生的感叹,还是为功业未成的焦虑,也许都掺杂着一点吧,自己都说不清,谁又能说得清呢?[p]    不管怎么样,还是出发了,为一个未知而有些许神秘的地方——江东。[p]    人的一生中为遇到很多的词,但有一个词很少能在生命中出现,那就是“一帆风顺”,除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外。[p]    迁移队伍,也不是那么的顺畅,也许是动静闹得太大了些,州郡里面都听说了这件当年度的轰动大事,便派遣了骑兵部队追击拦截,要不怎么说,保密工作是很重要的。[p]    你小子,是不反了天,也不想想这回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治下的子民,若是都向你这般,这领导还怎么当,不严打你,还打谁![p]    骑兵部队的速度有目共睹,很快就追上了这只有三百多人的队伍。[p]    长阪的那惨烈的一幕,没有上演,因为有鲁肃在。[p]    临出发前,鲁肃早就做了安排,老少幼弱先行,年轻强壮殿后。[p]    也正是这一安排挽救了这支队伍。[p]    鲁肃正当壮年,理所当然的成为殿后人员的最佳人选。[p]    在他的指挥下,殿后部队的从员们,箭拉满弦,利刀出鞘,布好阵型,面对追兵,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p]    一瞧这气势,骑兵部队就蔫了,平时对付个把老实巴交的百姓很有心得,现在面对一群在江湖上历练过的“非善人士”,实在没有这个充足的底气,当兵只是混口饭吃,没必要拿了命去搏。[p]    风险大,成本大,兵老爷们向来只做损人利己的买卖,这赔本生意,可得掂量掂量。[p]    正当他们掂量着呢,鲁肃这边却实施起了心理战。[p] [p] [p]下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4) [p]上一篇:[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2)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