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与皇甫嵩是老乡,不过与他那位老乡相比,董卓可就差远了。董卓出生不久,就被父亲带到凉州,与羌人混居在一起,此人生性好斗,又为人豪爽,所以很快就与凉州的羌人部落首领们交上了朋友,“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董卓颇能打仗,但观其人,也只能做做小军官,不是当将帅的料;读过兵书,却食而不化,不会运用,也只能耍耍小聪明,糊弄糊弄人而已,不过他对权谋政治倒挺善长,与朝廷里的宦官们打得火热,所以他能屡次打败仗,却把官做得越来越大,很快地从一个基层军官升到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已校尉等官,后来更是被“征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迁中郎将。”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卢植因张让等进谗,被贬,董卓被任命为东中郎将,到冀州征讨张角,被打得大败,丢了官,不久,西北边疆边章、韩遂等人起兵造反,董卓被派去镇压叛乱,然而董卓还是大败,被围,这时只好假装“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停满数十里,默从堰下过其军而决堰。”水聪明又让他躲过一劫,而且在花了大钱下,不但朝廷未追究其战败之罪,反而让他又升了官,“拜前将军,封  乡侯,征为并州牧。”象董卓这样打了败仗却官做得越来越大的人,真是少见,看来董卓太懂得“政治”了,懂得如何送礼,把礼送给何人。中平六年,何进与袁绍等人图谋诛杀宦官,表面上看来又是一场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权力争斗,但最后却让董卓得了利,何进召董卓进京。等董卓到达洛阳城外,此时张让等人被袁绍、曹操等人诛杀殆尽,何进也死于非命,按理说董卓也没理由在进京了,不过没想到让他意外地拣到一个宝贝,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被段圭等人胁持,流落到了洛阳郊外的北芒,被董卓发现,终于让董卓可以名正言顺地护驾进京了。董卓进京后,已是袁绍等人诛杀宦官后三天了,此时外戚也在内乱中被诛杀得差不多了,东汉朝廷第一次失去了两在权力支柱——宦官与外戚。进京后董卓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负责京城治安的执金吾丁原给杀了,吞了他的兵,然后胁迫少帝封他为司空,终于跻身“三公”了,接着,董卓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废少帝,立陈留王。我们知道,在北芒少帝与陈留王遇到董卓时,被董卓吓得不敢出声,要知道董卓的军队是汉人和胡人夹杂在一起的,极其彪悍,那从没见过世面的刘辩怎能不害怕,倒是陈留王比较镇定,回答董卓的提问。所以从见面的第一天董卓就想废掉刘辩立刘协了,他对群臣说要效仿伊尹、霍光,群臣中只有卢植大声抗议了一下,袁绍也“横刀,长揖,径出。”所以也就通过了,要知道当时董卓的西凉兵是相当惊人的(实际上董卓也就率了三千多人入京,但他又耍了个小聪明,让这些兵深夜出城,白天入城,造成西凉兵源源不断的开来的假象,倒也把那帮整日在京城中高谈括论的老爷们镇住了)。按理说董卓为了天下选一个好皇帝是无可厚非的,但为了替自己篡位或揽权铺路,那就不免自找麻烦,一个孱弱无能的刘辩要比一个聪明能干的刘协容易驾驭,此时董卓应该把中央政府弄好,进一步巩固他的权力,增加自己的危望(毕竟他是常败将军,在群臣中的危望不高),再谈论废立也不迟,但他偏不,最后惹恼了一帮官僚。此时的宦官与外戚都完蛋了,正是权力真空时期,如果董卓肯向好的方向做,也是十分容易生效的,他除了废立外,倒也是有心向好,起用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他提拔蔡邕、韩馥、刘岱和孔秀等人,还重用了刘表,可以说这时他的机会很好,如果能一直下去,也不失成为窦光第二的好机会,但他却偏要把局面弄糟,糟得一塌糊涂。他干的第二件蠢事就是企图以官爵权位收买袁绍等人,这样反而给了他们造反的口实与实力,他以刘协的名义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而这些人以后却是反对他的生力军,真不知董卓当时是怎么想的。袁绍等人起兵造反后,他董卓倒好,干脆杀了少帝和何太后,这一下惹得天下大怒,毕竟少帝与何太后并没犯什么错,他董卓有什么理由杀他们呢,可董卓偏要惹恼天下百姓,又胁迫献帝封他为位居三公这上的相国,后来更进一步加封为位居诸侯王之上的太师,独揽了朝政,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还常常带剑上朝(要知道自秦始皇之后的历任皇帝为了防止大臣谋刺,是不允许朝臣带剑上朝的),更无耻的是,“奸乱宫人公主”,把皇宫中的女人当成其泄欲的工具了。还纵兵抄掠洛阳四周,杀男人伪报杀贼,抢劫女人财物分赐军士,弄得天下百姓无不恨不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听到袁绍等人起兵后,他董卓倒好,一枪不放,就放弃了防守坚固的洛阳,临走时还放了一把火,把洛阳给烧了,一副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占的无赖嘴脸,其实当时袁绍他们除了孙坚和曹操比较积极外,也只不过是拉张虎皮作旗,反董是假,抢地盘为真。这下倒好,不战而退,等于向天下宣布我董卓没有这个勇气与袁绍等人一战,是既没勇气,也没能力与威望,还丢失了富饶的司隶,惹恼了洛阳几百万百姓。他的被杀就是在情理之中了,象这种志大才疏,残暴无良的恶棍,早就该死了,不过他不该死在与他一样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之手,这就是后话了。
阅读全文

建安五年八月,袁绍挟冀、幽、青、并四州之众,南下伐曹,与曹操会战于官渡,根据演义所载,时袁绍拥有大军七十余万,而曹操仅士卒七万多人。以十敌一,袁绍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且以讨逆之名出兵,一路得到各地百姓支持,“多叛应绍”,但会战仅一月有余,袁绍就大败回冀,从此一蹶不振,忧愤而死,河北四州尽为曹操所收。今天斗胆对官渡之战双方的情况作一简单分析,与各位商榷。首先,从袁绍所处的优势来分析:一、河北四州经济条件决定了袁绍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初平二年假韩馥之手,取冀州,到建安四年,袁绍历经十年战争,统一冀州、幽州、青州和并州四州。当时四州除并州和幽州比较贫瘠外,其余二州是农耕开发最早,生产技术最发达的地方,且当时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士民殷富,经济基础较好。反观曹操,占领了豫州、司隶、徐州和淮南等地,司隶受董卓的残暴统治,又经连年战争,人口锐减,而徐州,曾被曹操残酷屠戮,又经吕刘之战和吕曹之战,经济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故从当时来看,曹操所占地盘,虽然面积不小,但经济基础都已严重破坏,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经济环境。所以从双方所处的经济条件分析,袁绍凭四州历年的积累,可以应付长期战争,而曹操当时的形势决定了他只能速战速成决,早日解决战斗。二、兵源充足,后期补给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曹操曾对崔琰曰:“昨案贵(冀)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由此可见,仅冀州一地,如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就可以为袁绍提供几十万军兵,这还不包括素以骠悍著称的青州、幽州和并州等地呢。另外,官渡当时处于袁绍统治区的前沿,与曹相邻,属兵源、粮草最充足的冀州地界,且离屯粮集中的邺城很近。而曹操当时的兵粮主要来自于远离官渡的许昌,在战争进行时,曹操曾多次派人向后方的荀  催粮,可见当时曹操的战略补给线拉得很长,而战前袁绍就在乌巢屯集了大量粮草,如果随着战争相持下去,袁绍还可以从附近的邺城随时征粮。我们都知道,对于战争双方来说,谁的补给线越长,谁就最吃亏,所以从后勤和兵源补给上来说,曹操又略逊一筹,袁绍占尽上风。三、从战争的正义性来看,袁绍似乎有更充足的理由伐曹。用现代军事理论来分析,战争的成败与民心向背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朝政,飞扬跋扈,引起了汉献帝的强烈不满,献帝也曾赐衣带诏于董承等人,让其联络天下英雄反曹。所以袁绍起兵时,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借口,“奉衣带诏讨贼”,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时代,人们更看重的是以正统面目出现的汉献帝,故袁绍以拥立献帝之名出师,得到了各地士民百姓的拥戴。且袁氏四世三公,天下官员多是袁氏门生故吏,所过之处,官员莫不相附。因此,这场战争本质上虽是两大军阀为争夺皇朝的控制权而争斗,但从表面上来看,袁绍似乎是站在正义方来讨伐曹操的,他得到的民众支持度更大一些。仅列以上三点优势,可以说如果不是袁绍个人指挥上的问题,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应该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但细分析,他还有几处致命的弱点:首先,从初平二年到建安四年,十年间为统一河北,袁绍每年都在发动战争,征张燕、伐张杨,灭公孙瓒,战争就没停过,虽然河北的经济基础很好,但也经不起连年的战争呀,所以在出兵之初,田丰、沮授等人就劝他“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以当时袁绍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应是休战经年,轻瑶薄赋,休养生息,不宜再次出战。然而袁绍却没有接受田丰等人的劝告,盲目出兵官渡。其次,用人不当。袁绍此人虽有折节下士的风范,但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此人在用人上一贯是刚愎自用,虽有贤才而不得其用。一开始出兵,着颜良、文丑等人统军,但此二人只能是杀敌疆场的猛将而已,并非统军之才。重用郭图、逢纪之辈,更是其用人失查,这两人事事着眼于蝇头小利,嫉贤忌能,最后逼得张合、高览二将叛投曹营;淳于琼一贯好酒误事,作为战略重地的乌巢,由他来守,本就玩火。而对战略大局有见地的田丰、沮授,要么被其囚于邺城,要么虽带在身边,却不能用其策。在乌巢被劫后,张合、高览曾力谏回救乌巢,但袁绍却不能用其计。许攸截获曹操催粮的信件,本是进攻曹的大好良机,却因为许攸此人贪财,而不能用,呜呼,以此等用人之法,不败才怪呢。最后,战略指挥失当。战争之初,沮授曾建议“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我们从上面袁绍的优势可以发现,其实袁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有稳定的后勤补给,充足的粮草供应,对曹操来说,后勤补给就是一大困难,如果扬已之长,攻彼之短,何愁不胜。但事实是袁绍却偏听偏信,放弃自己长处,偏偏又寻求速战速决,此举正中曹操下怀,故被曹操“数破之”。对于战略地位极重要的乌巢,袁绍又没守住,如此战略失误,焉能不败?总之,官渡之战,如果袁绍能扬已之长,与曹操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相持战,最终战败的必然是曹操,其实与袁绍相持一个月后,曹操就已经有了退军的打算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袁绍的优势一样都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劣势却都让曹操给抓住了。可叹,被曹操坑杀的八万多士卒恐怕到死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死在一个刚愎自用、狂妄无能的庸主之手啊!
阅读全文

建安二十五年,吕蒙伐关羽,顺利取下荆州后不久,就病死于公安,年仅四十二岁。吕蒙十五岁时就偷偷追随姐夫邓当讨伐山越,邓当死后,经张昭举荐,领邓当旧部,从而开始军旅生涯。孙权伐黄祖时,曾率部击溃黄祖先锋陈就,吴军大获全胜,孙权夸赞说“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赤壁之战后,随周瑜、程普围攻南郡,曾建议周瑜分遗三百精兵用柴阻敌必退之路,狙杀敌骑兵,击败曹仁,占领南郡。鲁肃代替周瑜守卫江防时,吕蒙又多次跟随孙权与曹操大战濡须口,数次进计,劝孙权依江边建立基地,出精兵守之,曹操数攻不下。刘备进军西川后,孙权命吕蒙出兵荆南三郡,智赚郝普,取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之后又随孙权攻合肥,被张辽大败。鲁肃死后,统领鲁肃旧部,智取荆州,取关羽父子首级,留下一段“白衣渡江”和“走麦城”的故事,让后人千古流传。吕蒙早年从军,虽勇猛善战,但多为力敌,不能智取,军事大事,从来不手写传达,只以口述,所以鲁肃等人很是看不起他。有一次孙权对他和蒋钦言“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吕蒙对曰:“在军中常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回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自此发奋读书,终有所成。鲁肃过陆口时,经过吕蒙军营,与其谈论荆北大事,吕蒙为其谋划五条战略,使鲁肃肃然起敬,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连孙权听说后,也不禁长叹说“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想那吕蒙,荣华富贵,大业已成,完全可以凭其战功享一生的幸福荣光,此时读书多少对其来说,也许影响并不是很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仍能折节下交,好学下问,孜孜以求,对那些不思进取之人来说,怎不汗颜?吕蒙少年时曾因一小吏屡次侮辱他而杀之,但自领军为将后,性情大变,为人宽厚,待兵仁义,所以其手下军兵,莫不以为其卖命为荣。因为吕蒙书读得少,常以口述代替书信,曾遭部下江夏太守蔡遗的耻笑,但当豫章太守顾邵死后,吕蒙却极力保举蔡遗为豫章太守,孙权曾笑他“君欲为祁奚邪?”甘宁为人粗暴,屡次违抗孙权命令,孙权愤怒之下欲杀之,吕蒙却劝他,“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甘宁遂获重用。当时吕蒙与成当等人军屯所驻很近,此三人死后,孙权一度要并其三营给吕蒙统领,而吕蒙则屡次上书,建议由此三人之后继续领兵,然后又为三人之后择师辅导,可谓仁至义尽。吕蒙用兵,神出鬼没,征荆南三郡时,其他二郡都闻风而降,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刘备闻孙权攻三郡,也自西川亲自领军到公安,派关羽出兵荆南,当时鲁肃急召吕蒙回师益阳,狙击关羽。而吕蒙却召集郝普好友郑玄之,对郝普说,现在关羽在南郡,离你很远,而刘备又在汉中被夏侯渊所部包围,自身难保,所以你的援军已经不可能过来了;现在我的士卒又人人拼命,即使你独守孤城,又能坚守到何时呢,如果一旦城破,你的妻儿老小难保,你死后又害得你百岁老母为你而诛,又有何益呢?郝普不得不降,待城降之后,吕蒙告诉他,其实刘备已到公安,很快就能来援,让郝普羞恨难当。由此可见,“兵之诡道也。”孙权要吕蒙学《孙子后法》可没白学,现学现用,轻到三郡,造成既成事实,刘备也不得不承认三郡为孙权所有,划湘江而治了。再看吕蒙攻打荆州,瞒天过海与心理战彻底击溃为了骄傲自大的关羽。一开始,关羽讨伐樊城,为防东吴进犯,留重兵于公安和南郡,吕蒙建议孙权放出其生病的消息,再调兵回建业,麻痹关羽,使关羽将主要兵力调到樊城前线,后防空虚。再等关羽粮乏向公安、南郡征粮草之机,化妆为商人,昼夜兼行,顺利渡江,占领江边主要据点,诱逼傅士仁、糜芳等人投降。为了表示吴军秋毫无犯,邀买荆州军民人心,借其同乡取百姓斗笠挡雨之事,杀之以安民心,荆州士民皆附。待关羽知悉荆州被袭,待关羽回归之时,善待关羽使者,让其带家信与蜀军,关羽军心动摇,士卒四散,关羽无耐败退麦城,终为擒杀。此战,首先利用关羽此人骄傲自大的心理,向其示弱,造成吴军无意北犯的假象,鼓动蜀军与魏战于樊城,两虎相争,静观其变,待其兵弱之时,乘势进军,一举而袭取。当关羽回军之时,又通过士兵家属,做对方军兵的工作,严重动摇其军心,蜀军人人思命,无意恶战,试想,关羽再勇,又能如何,只能留下走麦城的故事让后人笑话了。可惜,也许此战让吕蒙劳神操心太过,竟在不久过去世,孙权伤心不已,“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对于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人在吴国早期的功绩,孙权曾作过一番精辟的评价“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公瑾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孤普请诸将,……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也,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又子明(吕蒙)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可见在孙权眼中,周瑜是最完美的谋臣良将,但鲁肃因其筹略所限,不如吕蒙,可以这样说,此三人中,周瑜最好,吕蒙次之,鲁肃之功劳只主要是其曾建议孙权划江而治,谋划孙氏帝王之业,并在赤壁之战前能力排众议,力主抗曹,保住孙氏半壁江山啊。
阅读全文

陆逊是继周瑜、鲁肃和吕蒙后东吴第四任军事统帅,在其任内,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夷陵一战,刘备尽没;伪诱曹休,斩将杀敌。晚年为吴丞相,加强法纪,约束子弟。一生可谓战功赫赫,政绩累累。先从军事上看,陆逊刚出道时,由于西川由刘备占据,且新据汉中,士气正旺,又蜀道难行,而东南方的徐州四面受敌,且徐州魏派重兵据守,远离吴国统治中心区,即使能够占领,势必被魏围攻,未必能守得住。即使能守住,也是劳民伤财,与吴不利。若想发展,只有取荆州而代之。陆逊曾为吕蒙分析了荆州形势,“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后来,孙权听从吕蒙之谏,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指挥。陆逊甫一上任,即写信与关羽,极尽阿谀,吹捧得关羽飘飘欲仙,对吴更是放松警惕,最后被陆逊乘虚而入,身首异处。刘备率众来犯时,由于吴国新取荆州,当地原蜀汉官兵并没完全平定;且刘备挟复仇之师,士气高涨,并联络了当地的异民族,兵势日甚。而当时陆逊才任都督不久,部下或是孙策时的老将,或者是皇亲国戚,对陆逊都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况孙桓被围夷道,陆逊却不出兵相救,更是让众将不服。所以,当时的情况对陆逊来说,急需一战定胜负,不容有失。当陆逊与刘备相持于夷陵,刘备派吴班等人为诱饵时,陆逊力排众议,坚守不出,待蜀军兵疲,以火攻一举而取之,直杀得“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从此后,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也因羞愤难当,死于白帝城。再看看陆逊在经济上对吴国所做的贡献。由于东吴所占据的地方,多是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地,这些地方现在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但在三国时,却是蛮荒之地。由于江南自秦汉以来,主要是越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农民仍处于刀耕火种之中,后来因北方战乱,有大批流民进入江南,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当地经济才有较大的发展。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时,曾“劝督农桑”,为宰相时,又对谢渊、谢泓等人说“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有少丰,然后更图。”孙权出兵夷州时,陆逊也曾提出,“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臣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民之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所以,在陆逊统领吴军时,除边境战事不断外,基本上没有大的对外征伐,主要是致力于江南经济发展。正是在东吴数十年的治理下,江南经济逐渐得到发展,慢慢赶上了北方,也为后来东晋偏安一隅,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陆逊曾对当时所实行的严刑苛典提出了修改的建议,“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进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由此可见,陆逊对孙吴政权,是倾注了一番心血的,一个政权的长久存在,与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要士民来附,就必须要在经济上给其安身立命的基础,如果以严刑使吏民百姓整日处于战战兢兢之中,每日徘徊于生死之间,很难想象将士会为吴主在战场厮杀,百姓会为皇帝躬耕农桑。陆逊为人,反对奢华浪费,到他死时,“家无馀财。”黄龙元年,孙权命陆逊辅佐太子。当时宫庭中染上了浮糜奢华之风,建昌侯孙虑竟然在朝堂之上设栏斗鸭,射声校尉孙松部下松松垮垮,军纪涣散,使陆逊大为反感,曾严斥孙虑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谢景为诸皇子辨护,陆逊呵斥,“礼之长于刑久矣,……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陆逊一生,二十一岁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六十三岁因太子太傅吾粲之事,被孙权痛责,忧愤致死,为官四十二载,军事上为吴国拓展了江北地界,拒刘备保孙氏江山,政治上戮力同心,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虽然在进攻江夏时手段阴毒了一点,然而此人为吴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孙吴政权在孙皓的折腾下,竟能对抗到最后一刻,与吴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基础是分不开的,但这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与陆逊为丞相时实行的“劝督农桑”也不无关系。陈寿对陆逊一生的总结,我觉得可以概括其一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阅读全文

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在机械化时代的现代战争,后勤对一个军队的成败都非常重要。当年拿破仑几十万大军进军莫斯科,亚历山大实施坚壁清野,法军后勤跟不上,缺衣少粮,最后不得不撤出俄罗斯,十几万亡灵铺就了拿破仑的撤退之路。二战中,希特勒兵败莫斯科,与其说是被英勇的苏联红军所击溃,我看倒不如说是被疲弱的后勤补给所打败。根据“巴巴罗莎”计划,希特勒是想速战速决的,希望有三个月内逼斯大林投降,所以德军出发时带的都是夏装,装甲部队所带的油料也只够到莫斯科的。但事实上,由于红军的英勇抵抗,德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如计划的那么快,到莫斯科城下时,已是俄罗斯严寒的冬季了。莫斯科一战后,苏德之战从此后转入相持战阶段。由以上可以看出,后勤在战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后勤一旦跟不上,就会严重削弱士兵的战斗力。美军进攻伊拉克,单前期的后勤准备就花了近三个月时间,因为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才能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击溃萨达姆。从历史上军队的发展阶段来看,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和太空战时代。冷兵器时代对后勤的依赖主要来自与粮草与兵器。试想,当时的战争主要是靠人来决战的,如果粮草供应不上,士兵可不能空着肚子上阵厮杀呀,马匹没有草料,也不能战斗,那么骑兵的快速机动也就无法发挥。所以每次军队出征时,军队的统帅都会派重兵保护自已的后期补给线,例如诸葛亮出祁山时多是派赵云为后军,袁绍派张合、高览等人守后方,皆是如此。三国时代的战争,是典型的冷兵器时代之战,在三国的诸次战役中有没有与后勤有关的战例呢,细读三国,就可以发现,此类战争比比皆是。官渡之战,袁绍挟冀、幽、青三州之众,与曹操一战。当时,冀、青二州是袁绍兵不血刃一举袭下,二州地处水土肥沃的黄河平原,农业发展远胜于其他地方,粮草充足,而邺城又是三国时有名的工艺之都,先进的生产力决定了袁绍出兵时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再观曹操,当时新收豫州、徐州和司隶等地,而司隶地方因董卓为乱,生产力遭严重破坏,豫州与徐州也因吕布之乱,土地荒芜,连曹操自己都哀叹“白骨露于野”,所以战争开始曹操的粮草兵秣不可能有袁绍那样充足。从八月至十月,仅两个月时间,“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此时的曹军后勤已完全跟不上战争的发展,而袁绍在后勤上呢,“绍遣车运谷”,如果此时袁绍能乘势破敌,曹操必败。然而袁绍不能用许攸之计,终为曹操所识,乌巢一战,粮草尽失,袁军所有后勤保障完全丧失,此时曹操精锐一出,兵败官渡,从此失去与曹争天下的能力。再看看诸葛亮六出祁山。当时刘备与刘璋争夺,历时近一年,虽然大多数地方并未经历战乱,但当时西川的粮仓汉中与成都一带,战乱频繁,所以刘备占据西川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有多高,而刘备统一西川后,也没有实施大的休养生息政策,征孙权,蜀国的兵员粮草损失惨重,国家几近崩溃,这时如果能够采取移民屯田,休养生息,也许蜀国还能维持一断时间。但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心要继承先主遗志,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虽然他自己也知道“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但为忠于刘备遗志,强行北伐,每次都是无功而返。第一次北伐,马谡失守街亭,蜀军粮道被断,无奈撤兵;第二次北伐,“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最后还是“粮尽退军。”最后一次,“亮每患粮不断,使已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然而此时醒悟已晚,“相持百馀日,……亮疾病,卒于军。”其实诸葛亮的历次北伐,我个人认为主要不是在于其指挥上的重大失误,与其后勤跟不上有莫大的关系。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蜀汉当时所面临的国内经济形势,那我们再看看当时魏国呢,魏国占据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曹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方,是当时农耕最发达,农业生产力最先进的地区。曹操自从平定吕布、袁绍等人后,北方战乱基本平息,民众可以安心从事生产,此外,曹操、曹丕等历代君主实行“屯田制”,士兵战则为兵,退则为民,军粮基本可以自给,有了强大的生产力和雄厚的国力作后盾,再加上司马懿实行的“龟缩”战术,任凭你诸葛亮喊破喉咙,我就坚守不出,待你粮尽之时,再出兵掩杀,试想诸葛亮焉能不败?所以,我看诸葛亮之败,就在于急功近利,如果蜀汉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确保充盈的后勤,那么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虽然后来姜维也多次出兵北伐,但此时蜀汉国力衰落得更厉害,不可能完全保障后勤补给。总之,后期保障对冷兵器时代显得犹为重要,战场离本方的后勤补给基地越远的一方,势必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后勤补给上,而防守一方可以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前线,所以此时的战争,对进攻方往往是不利的,主动权完全操纵在后勤上,进攻方如果能妥善解决好其后勤补给问题,那么离胜利也就成功了一半。
阅读全文

曹氏集团全称曹氏企业集团公司,是由曹操一手创办的现代化企业。曹氏集团首任董事长曹操,具有官商背景,他所淘的第一桶金来自于王允给他的七星宝刀,虽然曹操想通过刺杀董卓来整垮当时最大的企业——关西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的阴谋失败,但这件事使曹操认识到光靠个人主义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的,于是回乡后发愤图强,创办曹氏集团,召来李典、乐进负责生产,夏侯敦、夏侯渊等人负责销售,典韦、许褚等人负责后勤和保安工作。并且制定了正确有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规模和实力迅速扩大,不久统一江北市场,与刘备为首的刘氏集团和孙权为首的孙氏集团成为当时最大的三家企业。纵观曹氏集团发展之路,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名牌战略阶段曹氏集团在创办初期,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曹操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目标,以创造名牌产品为突破口,利用企业的官商背景,联合袁绍为首的冀州集团、袁术的寿春企业集团和孙坚为首的江东发展公司等十八家企业,建立市场同盟,在同盟内部实行统一的产品销售政策,统一价格,统一采购,使企业成本迅速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在十八家企业的联合打击下,当时垄断大汉帝国主要市场的关西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被迫放弃长安以东市场,整个大汉市场由一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重新形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这一时期,曹氏集团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围绕创名牌做文章,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新产品,探索和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企业产品在虎牢关市场的成功,一举奠定了曹氏集团在整个大汉帝国市场的主体地位。这一时期,曹氏集团先后提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等理念,并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不懈地予以实施。而这一时期,后来与曹氏集团争夺国内市场的刘氏集团和孙氏集团,由于市场竞争的影响,产品利润率下降,缺乏管理和技术支持,或倒闭或被其他企业兼并,曹氏集团的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二、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这一时期,由于以董卓为首的关西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和内部权利斗争(典型的国有企业毛病),被迫关闭。而袁绍的冀州集团在河北大力开拓市场、袁术的寿春企业集团在兼并了江东发展公司等企业后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原地区出现了相对稳定时期,曹氏集团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致力于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兼并、重组和托管等形式,控制了中原市场。这一时期,公司兼并了从关西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分离出来的吕氏企业,重组了李  、郭汜和臧霸等地方小厂,托管了张绣为首的企业。随着曹氏集团在中原的进一步扩张,曹氏集团与冀州集团在市场上发生了冲突,特别是在白马市,曹氏集团的促销小姐与冀州集团的促销小姐在街头大战,袁氏集团营销骨干颜良、文丑被曹操雇用的黑社会头目关羽所杀,成为当时报纸的热点新闻。双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后不得不在官渡决一生死,曹氏集团及时控制了原材料的生产,另外,通过挖对方人才的方式,挖来了营销奇才张合、高览等人,使冀州集团竞争乏力,被迫退回河北市场,曹氏集团进一步巩固了其有中原地区的优势。在通过名牌战略创立了曹氏的名牌形象后,曹氏集团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市场和产品格局,曹操清楚,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因此,在初平元年,曹氏企业就向产品和市场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进军河北市场,是吹响曹氏集团多元化的里程牌式决策。在进行产品、市场扩张时,曹氏集团还通过控制当时市场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工商管理机构的领导人刘协,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坚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接收了袁绍和黑山等企业的主要资产,并对原企业进行彻底改造,塑造了一支能打敢拼的企业营销队伍——青州兵。既盘活了原企业的闲置资产,又保证了资本运营的成功率,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迅速跻身全国三甲。第三阶段,全国化战略阶段随着大汉帝国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汉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正在形成。这一时期,曹氏集团充分利用官渡之战后,冀州集团分化瓦解的有利时机,逐步侵蚀了冀州集团的市场,最终将冀州集团收购到曹氏集团的旗下。另外借整合河北市场的有利时机,公司产品部分进入了匈奴、乌桓等境外市场,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公司国际贸易也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然而这一时期公司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公司战略决策失误,太过于轻视刘氏集团与孙氏集团联合起来的力量,公司在竞争南方市场时铩羽而归。曹操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调整了战略布局,加大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公司主导产品投石车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以高科技发展为契机,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北方市场,起用了张辽、徐晃等复合型人才,在子公司的建设中,按“利益平衡点”为投资原则,先打市场,再建工厂,把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还加强了产品的售后服务,特别是在合肥市场,由于公司产品的缺陷,使消费者信心受错,逍遥津一战,公司差点丢失当地市场,后来,张辽提出了有名的“零缺陷”服务原则,与李典等人精诚协作,加强管理,以优良产品和优质服务取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总之,曹氏集团在曹操领导下,完全遵循一条“以市场为主体,一切围绕市场生产,一切为了统一全国”的经营思路,企业资本运营非常成功,为后来的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新的营销和运营理念,也为曹氏集团在以后的三国鼎立中立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阅读全文

终于完成对蜀国众将的评价,在我心目中也就此八人还算是个人才,其他人要么是文官,不能领兵打仗,要么滥竽充数,不值一提。从今天开始,想对吴将作一番妄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何等轻松,何等潇洒,那曹孟德八十三万大军,轻松搞定。周瑜,庐江人(嘿嘿,老乡啊)。孙坚讨伐董卓时,举家迁至舒城,因而与孙策结成莫逆之交。后来孙策起兵攻打刘繇,周瑜引兵来投。建安三年,辞别袁术,经居巢投吴,被孙策加封建威中郎将,守卫牛渚,后领江夏太守,随军攻取皖(今六安)。建安五年,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死前嘱孙权曰:“……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二十六岁时,就以中护军之名与张昭共掌政务。孙策死时,孙权年幼,曹操新破袁绍,兵势日盛,要孙权派人质入朝,周瑜谏曰:“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至,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一番慷慨陈词,分析了当时孙氏政权据江东的有利之处,兵精粮足,将士同心,又兼矿产丰富,水运发达,战则有长江天险,守则无后顾之忧,江南生活安定,军民一心,可御曹操。建安十一年,曹操占领荆州,发水陆军士数十万屯兵江边,江南震动,以张昭为首的主和派劝孙权北事之,然而周瑜却详细分析了当时曹操南征的弊端,列举了抗曹的理由:一、曹操名托汉相,实汉贼,人人得而诛之;二、孙氏政权久治江东,地方千里,兵精粮足;三、曹操北有乌桓、匈奴冠边,西有马超、韩遂虎视眈眈,而孙氏在江南治理多年,兵乱已除,战则无后患;四、曹操所领士卒,多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且劳师远征,水土不服,虽兵多而实力已大大削弱。四条分析,将敌我双方情形说得一清二楚,终于使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赤壁一战,以数万之众大胜曹军数十万,从此后奠定三国鼎的基础。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周瑜曾向孙权建议说,刘备乃虎狼之师,不是那种久居人下之人,必须采取各种手段节制刘备发展,必要时可为其修筑宫室,广送美女,消磨其斗志,然而当时孙权考虑到曹操雄踞北方,如果削弱刘备,其实也是削弱自己,所以没有采纳。然而天不假人,在进军西川途中,病死于巴丘。孙权失一股肱之臣,东吴从此少了一份争雄之资。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出场不多,然而就在那有限的几次出场中,却被罗贯中极尽诋毁,除赤壁之战前,为渲染孔明,将周瑜描写一番外,其他如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莫不是周郎气量狭小,将一身聪明才智都用到整死诸葛身上了。与诸葛亮相比,周瑜不只才能不如孔明,而且人品与诸葛相比,也极其卑劣,呜呼,可叹自演义诞生之日起,周郎蒙受不白之冤,整整六百余载。那么历史上的周瑜是不是如演义中所述的呢?首先,说说周瑜的才智。且不说赤壁大战前的一番慷慨陈词。大战中,周瑜利用曹操南下一路取胜,骄傲轻敌之机,使黄盖投降书,诈降曹军,趁东南风起,顺风放火,可怜曹操几十万大军,化作江冤魂,随风而逝。战后指挥甘宁据守夷陵,渡江北击曹仁,若非受伤,孔明投机,怎么有刘备占据荆州,渐成气候。后来乘刘璋与张鲁相斗正酣之时,周瑜又适时建议出兵西川,兼并汉中,与马超结为倚角之势,自己再自襄阳出兵,则“北方可图也。”可见,周瑜很早就意识到取西川对以后与魏对抗的重要性。所以凭周郎的用兵与对时局的看法,比之战略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孔明不知强到哪去了,最起码不象罗贯中描写得那么菜。其次,谈谈周瑜的为人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名义辅佐孙权,而程普自以为资格老,不服管理,并数次辱骂周瑜,而周瑜“终不与较”,让程普心悦诚服,“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悟自醉。’”试想以周瑜当时的声望地位,如果如法正一样,像程普这样的人不知死多少回了,可见周瑜为人心胸豁达,何来嫉贤忌能之嫌。再者,周瑜一生对孙氏政权忠心耿耿,终不负孙策对其厚望。年轻时周瑜随其叔在袁术手下为官时,“术欲以瑜为将”然而周瑜毫不动心,“故求为居巢长”,“遂自居巢还吴。”试想,以当时孙策的势力,也不过“十几个兵,三五条枪”而已,周瑜完全可以依托袁术,成就一番事业,为何不这样呢,就是报孙策与其相知之恩也。后来,曹操又遣蒋干游说周瑜背吴投曹,而周瑜却义正言辞地告诉他“大丈夫处世,遇知已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周郎于吴之忠诚,可见一斑!然而,周瑜如此忠诚,还难免遭孙权猜忌,孙权有一次对刘备说,我看公瑾此人文韬武略,是万里挑一的英雄,且此人志向远大,恐怕不是久居人臣之人。赤壁之战后,周瑜的声名远播,连刘备、曹操都怀疑周瑜有取孙权而代之的可能,然而,周瑜直到病死,也没流露出丝毫谋逆,代孙而治的想法,由此又可见,周公瑾一生功勋着著,而为人却极谦和,于大事处着眼,从不为私利而勾斗啊!周瑜一生,追随孙策,收江东六郡,为孙吴割据江南奠定基础,赤壁之战,使孙氏平定江南半壁,为权据江南一隅立国立下汗马功劳,及至孙权称帝时,犹对文武百官叹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也难怪苏轼在游赤壁时,写下那首波澜壮阔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