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25)

[p]    课外书

[p]    裴潜成了曹丞相的入幕之宾的同时,他的那好朋友王粲也被网罗进了政府机关单位。

[p]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一条名贵的鱼儿。

[p]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王粲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曾祖父王龚汉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汉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是在最高权位三公位置上晃荡着,这点与袁绍家倒是有得一拼。

[p]    到了父亲王谦这一辈,差了一点,但也混到了大将军何进身边长史的高度,对列祖列宗好歹也算是有了个交待。

[p]    当然,这相对于王粲的交待来说,还是小了点。

[p]    千百年后,人们只记得一个王粲,他的祖父辈的事迹,也只有在谈论起他时,稍有涉及。

[p]    大家都知道,建安时期有七个文学上成就很高的人,曹丕在其《典论》一书里,将他们称为“建安七子”,这七人应当是除了曹氏父子外,文艺圈内最为亮眼的明星,最闪亮的那一颗,名字就叫做王粲。(“七子之冠冕”——刘勰)

[p]    也有人把他与曹植相提并论,称之为“曹王”。

[p]    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几篇流传下来的诗篇,就是实力的证明。

[p]    有人说,富裕生活是文学天才的天敌。

[p]    按照这一说法,贫穷才是创作的动力源泉的所在,所有有才华的文人,都起至于寒门,所有传世著作,都诞生于草庐。

[p]    这虽不是完全扯谈,大部分是扯谈,运用于王粲身上更是扯谈。

[p]    从小在优越坏境中长大的王粲,并没有向着很多富家子弟所一致的成长方向——纨绔子弟发展,优越的坏境,给予他的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优越的创作条件,凭着本身的几分执着,在文学天地里,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那扇璀璨大门。

[p]    镶砌在大门上的那两颗最为名贵的宝石,一颗叫做《登楼赋》,一颗叫做《七哀诗》,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得到。

[p]    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他所写的一本通俗小说。

[p]    古诗太深涩,读来头痛,通俗小说易懂,正可做为消遣。

[p]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汉末英雄记》。

[p]    也有人叫它《英雄记》,因为这“汉末”两字不是很恰当,王粲向这世界告别时,汉朝还依然健在,虽然活得不是很精神,也不能一棍子打倒说,他就要玩完了,这样武断的话,连曹操都不敢说,作为他属下的王粲更不敢说了。

[p]    也有人认为加上“汉末”两字也并不奇怪,王粲这人向来将曹操当圣君来看,将魏做为汉朝的接班人来看,用这个书名,既坚持了自己的一贯主张,又挠到了领导的痒痒肉,是符合他的个人行为作风的。

[p]    不管加与不加,却不妨碍这书的本身内容。

[p]    说是讲英雄,概念比较宽泛,若真是拿来当崇拜英雄事迹来读,并以此为学习对象,那是要上当的。

[p]    书里面描写的人物很杂,凡是在那年头混得上号,有头有脸的、有点说道的“长着两条腿、能直立行走”的物种中的知名人士,比如说吕布、公孙瓒、袁绍、桥瑁等等,大约是四十多人,如走马灯似的,都纷纷登上了这本花名册,打头炮的人,我不说,大家也该猜到了,正是他的老板。

[p]    说是传记,生平极其简略,人物出场轮不到几句台词,走个过场,连脸都看不清,跑龙套也不是这么玩的。

[p]    但他还是记下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人物我们所不熟知的那一面,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因是记录的是和他一起同时代的人物,史料可信度也比较高,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也多次引用到。

[p]    可惜,原版是看不到了,早就佚失在茫茫历史潮流之中,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后人经过编撰整理后的加工品,只能依稀看到一点当初的影子。

[p]    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料过程,比如说苏丹红、三聚氰胺、福尔马林、石蜡等等,也就是这么来的,人们的化学知识也就是这么普及的。

[p]    文人也喜欢这调调,继承孔老先生当年删减《春秋》的光荣传统,或是有意修饰,或是故意载脏,反正要你看不到本来面目就大功告成。

[p]    这书也有这一特点,所以我们看得时候,还是要有一点批判和怀疑精神的,当然,若是将他当做三国历史的课外书来读也无不可。

[p]

[p]

[p]下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26)

[p]上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24)

[p]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