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三个主要版本:毛纶父子评改本,嘉靖本,黄正甫本(三个版本的书名也各不相同)。虽然在下的功夫主要还局限在前半本书,不过南飞已经可以说,三国的版本差异比红楼复杂得多。迄今为止《三国》的抄本明代发现30余种,清代存有70余本,为中国文学作品版本之最。上面我所列举的三个版本便分属三个不同体系。嘉靖本是公认最早的本子,也是错讹最多、篡改最恶劣的一个本子。而这个本子却也是唯一没有经过系统修改的本子,改动痕迹非常明显,破绽百出。我喜欢将这个比作脂本之庚辰:伪脂评很多,抄的也不细谨。黄正甫本也是明代本,称得上是第一个“洁本”,这个本子我粗略翻过,几乎所有争议战例都给处理掉了——通常是直接删掉回合数,回前回后卖关子的句子基本上全部肃清,关羽归神之类纯低级趣味的改编也还以原貌,嘉靖本以来那些乱七八糟、连篇累牍的诗、赋、赞、史官论大面积缩水(“史官论曰”几乎绝迹),但第一次冒出署名“周静轩”的歪诗若干……以上种种改动显然是某人系统整理的结果。而毛本,也就是市面上通行的《三国演义》,是改动最大的,其程度绝不亚于程高本对《石头记》的篡改。正是由毛纶父子奠定了“尊刘贬曹”的基调(举个简单例子,将所有“曹公”、公都改成曹操,甚至连蔡瑁这种畏之如虎的人都直呼其名),是继周静轩之后对《三国》的又一次系统篡改。而这一次,毛纶父子上至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下至作战细节、单挑回合数,做了全方位的细致篡改(此公不愧是金大师的徒弟,舔字相当仔细)。于是《三国演义》遂成四大名著中艺术价值最低,也是最广为传播的一本书。如果说红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后三十回,研究三国的终极目标则是还以原貌。仅这个工程量便非专门研究不可,还原之后才谈得上创作思想之类的研究。不过,诸如马腾之死、马超造反这些段子,恐怕是很难重见天日了。这些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而研究三国的所谓学术界目前还是热衷于反复纠缠“作者是谁,作者籍贯,成书年代”这些三家村学究所爱。坦率讲,我是深为失望的。不过现在三国草根阶层已经在网上崛起,由于论战中引出的毛罗版本差异,促使发烧友手工录入嘉靖本。以此为契机,网上的三国版本也开始向数字化迈进了,虽然看过多个三国版本的人比红楼少得多,但拥有两种版本以上的三国迷恐怕已经逼近此类红迷数目。研究《三国》首先需要深厚的历史素养,尤其是在政治军事两方面。不但要熟知三国历史,而且需要对元末明初的历史有深入理解;因为《三国》剧情取材于汉末,但细节却来源于元末。然后才谈得上文学功底。个人研读《三国》,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将一系列的故事直指历史本源。换句话来说,老罗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是历史真实高度凝练的艺术化果实,表面看来与历史差异很大,实际上则是将历史人物秉性、历史事件关键因素抽取出来大书特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的语言反而没有同期的《水浒》那份直白,为的就是辞微意远!留白多,内涵才深远得起来,这跟后来的蒲松龄用文言写《聊斋志异》一个道理。我相信三国的考证可以与红楼相互印证,尤其对梳理高鹗后四十回的真伪,将大有裨益。[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7-10-31 02:30 编辑 ]
阅读全文

序:千年中华战事,屠城不断,明清以来累有诟骂;而抗战一役,日寇惨无人道之举,更令广大中国人民有怒发冲冠,没齿难忘。从爱国热情上来说,国人一见“屠城”二字便不禁义愤填膺,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一旦情绪化,往往会走入极端,无形之中将打击面扩大了。激动的情绪往往会盖住敏锐的目光。南飞仅以此文,对屠城问题始末做一个初步剖析,脱漏之处还请大家原谅。三国志里的蛛丝马迹上古之事多有缺失,很难考证,还是让我们从三国开始切入屠城这个话题。三国时期屠城的纪录比比皆是,知名的人物中似乎只有刘备一人没有屠过城。是不是刘备特别仁慈呢?显然不能得出这样的粗率的答案。要屠城必须先攻拔一个城;而终刘备一生,就没有硬攻下来一个城。刘备和刘璋翻脸后,过关斩将、所过皆克。打到雒城才遭遇到顽强的抵抗,而庞统死于这场攻城战之后双方便陷入相持阶段。这个僵局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诸葛亮和张飞的后续部队跟上才被打破——雒城破。古文中“破”和“拔”、“陷”有根本区别。前者指击败出击的守城部队,后者则是攻入一个城池。根据《益部耆旧杂记曰》的记载,在这期间刘备击败并生擒了驻扎在雁桥的张任部。这么长的围城时间显然不是为了强攻,而是等待城中守军粮尽突围;正如司马昭对付诸葛诞一样——拖死。后来攻打成都的时候刘备依然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刘璋在外援丧尽的情况下放弃抵抗。那么,如果庞统没有死强攻下雒城,刘备会不会屠城呢?成都虽然不是被攻下的,刘备为了犒劳将士,依旧打开国库任他们拿去。本传里面,老陈用了春秋笔法,加了句“蜀中富庶”云云粉饰,搞成了正常封赏。但透过《云别传》的记叙,我们可以了解到事实的残酷性。这也更符合实际,用兵三年甫夺一州之地,如果要大赏将士,确实得把国库掏空。但是,蜀地经过三年征战,国库里又能剩下多少资金呢?不把田产拿出来是不够的。这件事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难道刘备会不知道战后重建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在政治家眼中,军队的士气和忠诚是最重要的,是根本呢?还是其他?再让我们来看志里面其他人的传记。吴书第十的黄盖的本传很有意思,中间有这么一句话:“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平心而论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并没有贬斥的味道,甚至可以说有赞美意味。赞美屠城?然后再让我们来看陈寿对黄盖他们几个的评语:“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这里面特别提到了潘璋有污点,而孙权不予追究。好,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有什么污点:“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巿,他军所无,皆仰取足。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概括下来就是两点:奢华和放纵下人;而从道德上来看,这个污点和“蹈刃屠城”根本不能相比。更进一步来说,陈寿给这些人的传记的时候,并没有隐讳他们的过失。但老陈的习惯是先褒后贬,贬的部分留在后面单独提出来,张飞的传也是这样。那么由此看来,黄盖这几句夹在中间的描述只能是褒义的。赞美“屠城”?这是哪门子道德观?看来仅仅立足于三国时期显然无法解释了。北_战国、两汉的屠城战对这一段历史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时期的战争真的可以称为“血腥屠宰场”。先引用《屠杀的意义和实用性》的两段文字:  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坑杀降卒,火烧咸阳这些都是被后世儒生骂臭的暴虐典故。但他的老对手刘邦兴义军反暴秦时在这一点上也未必能强过他多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对屠狗将军樊哙就有这样一条记载:“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复常从,从攻城阳,”注解有“集解徐广曰:‘年表二年七月,破秦军濮阳东,屠城阳也。’”这位屠狗起家的舞阳侯,杀秦兵是斩首二十三级,想必杀城阳百姓时速度一定快得多了,由屠狗到屠人也算高了一等。就是不知道在诸多被屠的城阳百姓心中,沛公这反秦义师与守城的秦兵到底哪个更暴虐些。  到了东汉建国就更了不得。评书里称颂的所谓光武云台三十六将,其实各个都是名震当世的屠杀狂。其中名声最为浪籍的莫过于大屠成都的吴汉,这厮破公孙述之后入成都纵兵大掠大杀,其累累暴行只能用令人发指来形容。不过从数量上来讲,吴汉就根本不够看。东汉开国名将屠杀最重,莫过于耿弇。“弇为将,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焉。”东汉建国初期,天下共设十二州部,而每州设六到八郡,每郡中县城亦不过七八,笼统计算也就只有七百多城而已。耿弇一个人将这三百多座城屠下来,当真仿佛割草机修剪草坪,这一推过去就推平了40%国土面积上的脑袋。打麻将有大胡与小胡之分。大胡是一把就让赔家跳楼,但名目虽然厉害,可胡牌太难;而小胡则是每次胡得不多,但来得容易轻松,累计下来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效,这又叫“量变到质变”。吴汉与耿弇之屠城,可谓深得麻将之大小胡精要。这些史籍看下来真的是触目惊心。但是,令南飞非常奇怪的是,司马光同学千年后修订《资治通鉴》,居然对此不加一语贬斥。莫非司马先生著书不喜欢加评论?不然。看到第四十一卷光武叮嘱耿异收复关中时要注意约束士卒,不要纵容他们烧杀抢掠的时候——也杀的差不多了——这位老先生立刻跳出来拿孔子的话来赞美一番。这老先生似乎又有些不甘沉默。再看到后面七八十卷的地方、写曹魏那帮大臣上书劝曹睿不要太铺张浪费云云,我们的司马老先生不仅选录了七篇重复累赘之言,自己还跳出来批判了一番。最后再看看他老人家对刘秀和耿弇的评语,和《后汉书》几乎没有区别,仅仅省掉了那些肉麻的赞誉。这南飞就想不通了,节检难道比滥杀人还重要?司马光同学也是饱读之士,相信不会在这么要紧的问题上犯迷糊。难道另有原因?莫非他们就不认为屠城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中这段经常被引用的反驳例证: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残忍的事实是存在的,但不少朋友激于义愤,说这是“白起临终前的忏悔”,未免就有些过头了。且不论这是不是“忏悔”,依据太史公这段相当翔实的记载,让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武安君死前的心态。首先白起面对自裁之剑提出了疑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看来他很有些无愧于天地。不过,不排除他一贯骄傲自负的心理——他就是因此获罪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但已经死到眼前了,总有个原因吧——否则怎么说服自己受死呢?于是继续想。想了“良久”,终于想到自己“诈而尽坑”杀了四十五万降卒;伤了天地之和,而且用的不是正大光明的手段。如果,他本就认为屠城杀降是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恐怕没必要想这么长时间吗?真是忏悔了“良久”?最后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心态:是足以死。终于想通了,是造孽太大;这确实足够受死了。耐人寻味的是紧接其后还有这么一段话:“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秦人固然同情白起,太史公写下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同情呢?司马迁因同情李陵而获罪,他是充分理解李陵难处的。那么对于同样寄予了同情的武安君,太史公是不是也充分理解屠城了的现实意义呢?为什么他笔下的杀人大魔王项羽,会在《史记》很多地方被称为“宽仁”?长存千年的屠城对于进攻方来说究竟有什么积极意义?游牧民族的崛起通常认为,屠城的主要目的是威慑敌方,以达到减少攻城战的巨大损失——孙子所谓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但是,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自己也承认,此举收效甚微。而且,不论是曹操的“围而后降者不赦”,还是成吉思汗的“只要稍有抵抗,军民尽戮”显然都不是从威慑和减小阻力的立足点出发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给守方害怕的时间就开始攻城了。引文作者甚至举了南北朝时期陈庆之这个利用“屠城”造声势的极端例子:(两段)早在公元529年,南梁大将陈庆之就灵活运用屠城于军事作战之中了。请看以下的史书记载: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还北。……魏左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据荥阳拒颢。兵既精强,城又险固,庆之攻未能拔。魏将元天穆大军复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领夏州步骑九千,
阅读全文

序:在三国龙潭和一个网友掐架的回帖。算是对上一帖的补充吧。正文:  在南飞心中曹操是三国第一人,两年以前的岁月里甚至还挂着神圣的光环。南飞绝不怀疑他的能力,曹操的能力已经被陈寿夸大了,南飞更想探究曹操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能登上至尊高峰的原因。确实,曹操统一天下的难度很大,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曹操起家的河南地区又是最不利于发展的四战之地。曹操完成了一个奇迹:起家河南称霸天下——直到近代才又出了一个吴佩孚可以望其项背。但曹操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显然,除了客观原因,还有主观原因。至于哪个更重要,南飞觉得无关紧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操的这些“特点”,一些是先天的,一些是他完成第一个奇迹所必需的。后世之所以没有出现第二个曹操,正是因为天赋难得。  狂风兄说到血统问题,南飞也赞同。曹操是一个非常重血源亲情的人,徐州之屠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夏侯惇以伏波将军之职便可节制为居左将军的张于等人,也反映出这一点。但是,南飞并不认为夏侯家和曹家就是饭桶。他们的能力可能比不上五子,但绝不逊于其他将领——包括蜀吴。以曹操识人之明,行事之谨慎,会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几个抗不住重任的亲属吗?而任命他们那么多年居然没出什么问题?(夏侯渊的就不说了,张徐不也在吗,换谁都一样)蜀吴的边将岂不也是庸才?  大家都知道司马氏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也知道司马家赫赫有名的文化高压,而曹爽夏侯尚伏诛,夏侯霸叛逃各更是明明白白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却要完完整整的相信在那种环境下写出的《三国志》呢?作者在上面的不成文规定下,对“黑角”任务进行处理,隐善扬恶泼脏水,是理所当然的。远的不说,时至今日,海峡彼岸的奠基人不也被冠上种种不堪吗?读古知今,反过来也是如此。南飞不会因此否定《三国志》,但不会对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保留而已。  韩信不是没野心,刘邦给他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操纵他的手段又很高明,他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皇帝。徐达也是,只不过没有他跋扈而已。这两个人的战略眼光决不差,差焉能平定大半江山。只不过他们俩都没有政治家的狠心和无耻,他们以为统治者还有良心剩下来。曹操却是不够无耻,否则冒一点险培养一个鹰犬又怎样——他在世的时候他们还敢反吗?大不了学刘邦天下打定之后杀掉。而曹操没有这样做,所有跟随他打天下的旧部只有荀彧不得善终(文若跟孟德莸原则上的分歧,死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比较复杂,就不在本帖讨论了,详见老牛的帖子),其他人均封侯立万。相比孙刘如何?千古帝王几人能如此?  大凡是能做统帅的人物,很少是品行端庄的,因为他们的成就实在太大了,才华又如此出众;人的本性如此。成大事者必须具有超群的驾驭能力。汉高之用淮阴,老毛之用东总,而成大业,韩林岂等闲之辈?伟人因此而伟大。曹操经历兖州之叛心里留下一个死结,眼里掺不得沙子。孟德甚至担心手下亲信之人久握大权其心会变——事实上也会,99.99%的人都会被权力腐蚀,倒不是空穴来风。这一点孟德直到垂暮之年才醒悟,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以曹丕之能,曹睿之寿尚且能拔司马于忽微,曹操岂会不知?假如司马年龄再大一些,早死十五年,不就淹没黄土了吗?曹操生前中原怎么可能没有这种超世之才?曹不愿用而已。  曹操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没有人应该负主要责任。要怪,也只能怪他起家中原,人性未尽灭吧。
阅读全文

序:天尊的提案一定支持。说好今天发两篇,没想到前一篇就写了一下午,没时间查书了,只好挖挖老底,随便说了。欢迎大家批斗,南飞可是好战派:谁来与我大战300回合~~~正文:南飞以为蜀汉不是不愿意取凉州,而是实力不够,取不了凉州,打不到那里去。不论诸葛,姜维,除了一出祁山,没有一次长驱直入大破敌军。汉中与凉州并不相连,要打通关中才到的了。从地形上来说,如果没有占据关中,想控制雍凉无疑是痴心妄想。出入凉州的要道河西走廊,在关中西北,地远难及。而且,凉州久受叛乱,一贫如洗又躁动不安,实在是一块硬骨头啃不动。尽管幅员辽阔,但非有十年休生养息,团结各族,凉州难有作为。这对狭小的蜀国来说,不啻一副重担,还没挑起来便先压弯了腰。回到战略上来,蜀国这么一个小国还分散兵力和中原对抗实属不智,别人巴不得各个击破。多头并进虽然不乏大获全胜的战例,但有两个前提是:己方兵力优势巨大,对方腐败无能。二者缺一不可,否则立成败局。显然,蜀国不具备任何一个条件。如何分兵?老毛对《隆中对》分兵两路的想法就很不以为然,南飞窃以为这确也显出了孔明年少稚嫩的一面。国小而分兵,一旦战败则败局不可收拾。战场风云变化,怎么可能一帆风顺?
阅读全文

序:好久没上来,先发一贴补补罪。马队见谅,天尊见谅,众坛友见谅。正文:关于董卓为何废少帝立陈留,南飞以为和董卓做事急躁且思考不够深远周密有关,与他对陈留王的好感无关。董卓久镇关外野心勃勃。从他轻骑昼夜300里赶赴京城这件事(也许路程夸张了点),不但可见他的权力欲之大,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决断。但何进被杀是董卓意料之外的事,董卓如果早料到,定会准备大量后备部队分批前来,而实际上他只带了3000轻骑(生怕被别人抢先)。3000步骑的兵力是不足以左右京师的,如果不是因为何进、众宦官在短时间内相继被杀,致使京师大乱,上层出现权力真空,董卓根本没有机会用假装大部队入京的狡计来稳住局面,进而掌控朝廷。董卓的初衷是率先入京以迎合何进得首功,再徐而图之;当这一切变故发生后,董卓当机立断迅速补入真空地带,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招纳何进旧部以及诱使吕布杀掉丁原的连续胜利,成为天下霸主。不能承认卓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非凡。然而事情总是带有两面性,在局势混乱的时候固然要有决断,先下手为强;一旦大局稳定下来,却需要慢慢巩固势力。董卓却不具有这份耐心。这反映在很多事情上,废立皇帝只是一个序幕,更多粗率的决策还在后面。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卓不具备成大事者的城府和耐心。要想尽快树立威信,废帝是最直接的有效的方法。但这也带有很大的风险。如果按不平天下反对声,自己势必会陷入孤立、四面受敌的境地。这是董卓在废帝时完全没想到的。《魏书》:“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将以讨卓。卓闻之,以为毖、琼等通情卖己,皆斩之。”这件事充分显示了卓的缺点:急躁无远虑。听信一面之辞便将州府重任委任给毫不了解的人,将利剑交与敌人,安的不叛?;心腹之人动则杀之,部下人人自危,埋藏祸根(人既叛,杀之又复何用?)。急躁而又粗率。后面废五铢钱、筑郿坞城、戟掷吕布等等,无一不是这种性格缺陷所致。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造就一个暴发户只需要三天,培养一个贵族则需要三年。”要坐稳皇位,必须谨慎处理与周围势力的关系,马虎不得,更急不得。董卓面对山东诸将的包围,尚能从容策划击退其中三路兵马(孙坚、王匡、曹操),携帝迁都长安,作为一代枭雄不可谓能力不强。但观其高筑墙、广蓄财未谋天下而先留后路,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其陋也!行如此之事,成则改朝换代君临天下,败则死无葬身之地,董仲颖却至死不悟。其实董卓如果作为一名方镇大员是非常出色的。卓越的统率力和非凡的决断力,再加上随机应变的狡计,开疆扩土绝对最佳人选,淮英武安不过如此,政治经济上缺陷正好掩盖掉,可惜卓给自己定错了位。“有雄心无雄才,岂不危乎?”卓之谓也。
阅读全文

近日看了过客兄和孟德的小说,颇有些心动;昨日爆发“丫头事件贰”,使得南飞造砖任务艰巨;再加上玩了三九PK200%感触实在太深。故打算写个中篇小说,一举多得。书名很一般,但是恰如其分。因为偶的写作背景取材于偶玩三九PK200%的经历,而偶选的剧本正是讨伐董卓(AD190),呵呵,群雄割据乱方始啊。另外强调一下,根据游戏写即是说,偶要大刀阔斧的改编历史。写出来到底怎样,大家看吧。作为偶的处女作,偶不打算写的太有现实深度。(表笑,严肃点)看了过客兄的小说后,偶发现要写的贴近现实太难,尤其是当时的社会,太难;没有北大历史系教授坐在身边,自己查资料活活要命。以偶对三国社会的疏浅了解,还是知难而退的好。所以偶把侧重点放在描写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写他们之间的权谋机变,战场斗奇。人物的性格可能要根据情节发展做一点修改,(钢盔带上)但大体上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偶对三国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偶希望也可以刻画出几个鲜活的人物,写出几个精彩的战例来。由于偶还没把三九PK200%打通过,所以偶也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呵呵,姑且先写着再说吧。
阅读全文

序:最近这几天一直玩三九,处于痴迷状态(平均每天8小时),每天只潜水看看就继续拼搏——说来惭愧,偶现在还没统一河北。高难再加200%的难度的确BT,偶经常提档十余次研究一仗怎么打……闲话少说,转入正题。正文:玩过PK200%的人都知道,这种状态下的电脑非常BT,普通攻击是正常的两倍就不说了,兵法更是有2到4倍的杀伤力。初期一个“突击”就能解决一支部队,纵有精兵良将也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游戏的重心由战场转移到了官府,决胜之计往往取决于战前调度谋划——这也符合这款游戏的初衷。南飞玩了这么几天,归纳了几点心得兼作游戏介绍(好象有些不合时宜):权谋篇1、挖墙角三九里面智力低于50或者忠诚未满90的人多数都可以挖过来唯我所用。值得注意的是,挖到“大将”(不论是打仗还是太守),他们会带众反戈。这在初期非常有用,因为那时忠诚度还未升满,小势力又多(容易被灭),用人唯贤的电脑经常“不小心”。而且象吕布这种人,不挖过来野战都不用想了——怎么打怎么输。只要有一群智力上80的谋士轮番轰炸,来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里需要注意武将被其他势力录用的问题。偶的办法是把谋士们分散在两地,利用前往的时间差在一旬内同时完成离间和录用。偶玩的时候连续两次用了这个计谋,第一次策反了一个4万人的城,第二次策反了两支队伍共1.2万。2个月内,以4万人歼灭了三家总计12万兵。顺便提一下,全歼可以得原部队70%的人众(包括伤兵)。2、扮猪吃虎200%的电脑有两个缺陷,一是出征的时候城市里一定会留1万以上的部队,二是进攻欲太强,尤其是邻近城市兵力很少的时候。利用这两个缺陷,可以把兵力调往城市附近的港口或者箭楼之类的地方,空出主城以示弱。只要敌人的兵力超过2万,不出一个月定会派兵来攻打;而它们会派多少人马我们知道,再利用伪报拖延一旬时间完成最后调度,形成对敌夹击的有利形势。纵使运气不好先中兵法,通常也不会影响到战争结果。用这招消耗敌人能够收到以战养战的效果,独守孤城也不用担忧。3、过河拆桥(这一招很卑劣,劝各位不要用)当敌人大举进攻城已经守不住的时候,留一半守城,另一半人马冲出去牵制敌兵最多的部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敌人在下一旬不能全部进城(低于1万最好)。到了下一旬,去“请求”临近势力出兵,它们大多会答应(贪小便宜)。(这里面还含了一个二虎争食计。^_^)作到这一步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就……等到两家拼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偶们的箭阑也就可以出发了。夺回城后,援军按原路撤回,这个时候……大众悉出,援军连哼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聚歼了(士气太低兵法发不出来)。这时援军出发地必然空虚,稍作整顿再打一仗,城可下。够阴损吧。
阅读全文

序:南飞所讨论的仅限现存13篇,诸如《孙子》原36篇,孙子原意如何之类的话题不在讨论范围。以前一直以为《孙子》的核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只看教科书的祸)当时就有一个疑问:精于《孙子》的曹操怎就没见“不战而屈人”?重要战役全在战场上解决。最近看完《孙子兵法——曹操注》恍然觉得,“不战而屈人”只是孙子的一个理想而已。纵观《孙子》,所写俱是征战需注意的各方面因素,其中《作战篇》还详细说明了战争,尤其是持久战的对国家的危害。一本所言俱有物的兵书,惟独《谋攻篇》中“全国为上”之类的“不战屈人”的战法却写得空洞无物,提出一个美好的目标,但却无一句具体的阐述。这使偶联想到Marx之于共产,也是在充分研究资本主义的缺陷后,提出一个不知如何实现的愿望。联系孙子斩吴王妾的故事和孟德一生用兵的经历,偶以为,《孙子兵法》的精要在于严酷的军法约束和战前对敌我形势的充分估测。孙子有句话说:“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其实已经暗示了严峻军法的必要性。怎样才能把一支军队约束成一个人那样?唯有严酷的军法。只有当“军法重于一切”的思想根植于每个士兵的心中,整个军队才能够达到高度的协调性。仔细分析《地形篇》、《九地篇》,不难发现,这两篇的核心其实是对不同状况下士兵的心理进行剖析,而不是单纯的分析地形。这其中有相当的“愚兵”思想。《九地篇》中“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说的尤为露骨。怎样才能顺利完成“愚兵”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严峻的军法约束——曹操治军的要点。当士兵能发自本能服从命令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了私心杂念,对外面事物的前瞻性也几乎丧尽了。这个时候,主帅说前面是死路,他们就死战;主帅没有下命令退,他们就可以死守;主帅要星夜兼程赶路,他们就可以一日一夜行300里。反观官渡,长坂,曹军不单取得了胜利,而且突破了兵书上的禁忌。官渡一战,曹袁兵力对比悬殊,曹军粮食匮乏,但曹操军就是挺住了,袁绍军反而先行溃败。不管从敌兵力对己方士兵的心理压力,还是从战场地近故土,或者是粮食不继对士气的影响上来看,曹军都是数犯兵家大忌。但嬴家是曹操,赢在士卒的高度服从和信任。长坂一战,曹军精锐一昼夜赶路300里,按《孙子》,“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但败者却是刘备,而且是一击既溃。到不是孙子错了,曹军的战斗力,已经超越古之名将的队伍了。这亦是曹操料敌制胜的典例。“兵无常形”,死的思路总有破绽可寻。刘备估计曹操赶不上,一天行“几十里”也不担心。曹操看穿了他的意图,反兵法而行,全速追击。备军本就是惊弓之鸟,随行的几十万百姓更不用说了。一看到曹军飞驰的尘土,这支队伍立刻就陷入了混乱。这一切尽在曹操的预料之中。尽管这5000疲惫之师已强弩之末,但他们不战而胜。大耳恐怕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匆匆逃离战场了。纵观曹操一生,白马纵骑,冰水夜筑城,奇谋层出不尽,且多临阵而为,更能在打仗前就就充分把握敌军统帅的性格和优缺点,可以说料敌制胜这一点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曹操纵横天下三十余年,非天意,人力也。然而孙子的这两点精髓都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战场风云,变化多端,不可能一一细究;纵使细录下来,也不免篇幅繁臃,精要不显。这两点能同时领会并灵活运用的,三国仅曹孟德一人而已。插入两点:1、诸葛武侯法制同样以严峻著称,其将兵也沙场无敌。似乎与孟德有异曲同工之处。2、游牧民族天性单纯强悍,平日散居,会猎时则无比团结,战时殆亦如此。强兵之法已得其半,农耕民族之屡败,盖亦出于此。
阅读全文

序:本来想和长生兄在大话讨论,但今天试了n次就是打不开。也罢,先发在这边。南飞以为吴不可能被蜀吞并,无论是哪个时期。首先,吴的人才超过蜀;其次,吴的水军很强,足以抵消上流优势;再次,吴地的经济比蜀发达,人口也多于蜀。最后,孙权的综合能力超过刘备。魏国的威胁就不提了,说了那个就没必要讨论了。现在先谈可能性。所以,南飞以为蜀吞并吴的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以下是具体分析。1、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在素质上,吴都超过蜀。吴国要不是出了孙皓那个暴君,滥杀大臣,就是魏的“强对”,从周瑜到鲁肃,再到吕蒙陆逊,甚至陆抗,可以说人才是层出不穷,前仆后继。而蜀国呢,老的死掉后,新的简直补不起来。孔明是累死的,举这一个里例子就够说明问题了。2、水军。吴国的水军之强已经可以说是一种传统了——这有些象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曹操,曹丕,曹睿,都是临江长叹而退。如果说蜀国的优势是上游,那魏国就是兵力了;兵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单单一个上游优势,南飞未见有多大胜算。那蜀国的水军又怎样呢?关羽带了数万精兵,却围了几个月都没拿下只有7000人,“城不没者数板”的樊城。这种战绩怕只能说明其比曹魏的水军还差。3、国力。无论从亡国的质料还是从历次战役两国动员的总兵力来看,吴都是远胜于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就不废话了。打长期战只会是吴有利。4、国君。孙权的年龄远小于刘备,这个优势就是不可逆转的——同一时期脑袋不清醒的几率要小得多。且不说孙的儿子还比大耳的好点,就凭孙权能网络那么多人才,而且还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这个优秀制度,就比刘备强多了。后者虽然也很能识人,但其后继者的能力,简直就是跳跃式下降。紫须还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能忍。虽然他没能象德川家康那样等到时机,但还是给吴国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大耳最大的缺点就是这个)。个人以为其它能力两人各有千秋。孙的战略头脑较好,协调各军的能力较高;刘的计谋较多。两人指挥陆军都一样的差。因此孙要稍胜刘。证毕。
阅读全文

南飞以为当时孙权袭荆州之举在战略上与关羽北上差不多。作为局部战争打得很漂亮,但战略上很没有远见,而且冒的风险非常大。就好象淝水之战一样,符坚如果打败谢安,大家恐怕只会说他多么英明果决,力排众议,一举结束了多年分裂云云。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个战役冒了极大的风险,最后失败几乎是不容质疑的。南飞以为本战正是如此。 有人说当时曹操是信心不足而下令不要追击羽。其实关羽已经陷入两面夹击,兵无战心的绝境,这一点连曹仁这些手上只有几千兵力的将领都很清楚,曹操会不知道,没信心?樊城如此危急,曹操本人就是按阵不动。因为他知道,他只要坐镇后方以示余力,曹仁他们就有死守的信心,关羽就有顾虑。要说迁都,当初董卓迁都山东诸将也不敢去追啊,曹操血气旺去了差点回不来,恐怕当时卓更有自信吧。老毛当年被胡宗南追得到处跑,延安都保不住,还能派刘邓插入大别山,没自信恐怕想都想不到这里来。都是为了避避风头,然后徐而图之,真正是高手过招,从容不迫。 曹操这些举动的用意是很深远的:后来情况发展就是:蜀吴反目,兵戎相见,曹魏坐山观虎斗。如果曹魏此时南下,东吴面临两线作战,形势就非常危险了。如果不是曹丕那小子一上来就忙着称帝,刺激了大耳,刘备大概还会提早进攻。当时连刘晔都看出来刘备被感情冲昏了,不可能饶了孙权,如果曹操在,情况会大不一样。退一万步,如果曹丕摆明不受孙权降,就算刘备会与孙权和解,至少也要割荆州全境才会罢休。则孙刘联盟就更加岌岌可危了,不要说合作,早晚会再度上演白衣渡江。 喝口水,再说夷陵之战。大家都知道刘备最大的错误是连营700里兵力分散。刘备固然“不晓兵”,但要连营700里还是很麻烦的,刘备是有他的用意的。当时曹丕在北虎视耽耽,如果袭击刘备归路,就成了两面夹击。黄权就是刘备派去驻守北面,防卫曹魏南下的。陆逊说时间一长刘备就没办法了,按说时间越长越了解对方,而且官渡之战曹操就是长期对垒后一举解决袁绍的,不是没有例子。陆逊凭什么料定刘备一定会出现困境?就因为刘备战线拉的很长,每天要处理事情很多;而他自己兵力集中,以逸待劳。刘备此举有可能是吸取关羽失败的教训,有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蜀军一直心系两面,精神疲惫,才会被陆逊一举大败,以致刘备单身逃回,带来的将领几乎死光。 最坏的情况:曹魏出兵濡须,刘备出兵西陵,那孙权该怎么办?夷陵之战,东吴名将精兵都聚在一处,刘备又不得不分散兵力,才会败得那么彻底。如果曹刘“连手”,败得彻底的恐怕就是仲谋了。曹魏一方是吞不下孙吴,曹刘合力呢?要是曹操当时还没死,仲谋岂不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顺便提一句,曹丕事后要孙权送人质才发现被骗(之前仲谋几乎是有求必应),发大军冲到江边才发现不好打,又回去。后来又出了几次兵,都无功而返,随便哪次都没有当时时机好,可见他根本就没搞清楚状况(他儿子还要明智些)。
阅读全文

相信看过《三国志》的人都会发现这个问题:《三国志》里绝大多数传记都只写成功和胜利的事迹,对于失败只是一笔带过,甚至提也不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帝记》中关于赤壁一役的记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短短22字便把曹操生平最大的败绩,直接导致三国鼎立的战役写尽,而注释也仅仅百余字而已。对比官渡一役,洋洋洒洒六百余言,注释近千言。对于孟德来说两次意义同等重要(这个我就不废话了。个人认为官渡战败后,本初方面也还有相当的实力),差异尽如此之大。不看完整本书很难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正确认识。   另一个问题是《志》里常常将所有功劳归在一两个君王或重臣名下。这就造成君主的传记特别长(《武帝记》最典型,除掉注释也有1.2万字以上),而不少臣子的传记极短,经常不明白一些人如何身居高位。以夏侯忄享为例,元让在魏武时就位居前将军,文帝时更是出任大将军,可谓魏国武将第一人。但他的传记严格来说只有500余字(除掉韩浩的),战绩几乎没有,和他弟弟妙才根本没的比。而两人的封邑刚好相反:哥哥2500户,弟弟800户。不少网友对此颇为不解,以为元让只是治国厉害。那么为何他不像文若那样作个尚书令?我注意到元让在魏武后期曾都督26军,而于禁救樊城时才统7军而已,在加上元让常常坐镇后方,可见他有惊人的统率能力。我猜测安定后方,统筹边疆的大小战役都由他策划指挥(要不哪来那么多功勋);还有元让经常随曹操“从征”,我估计大的战役经常协助曹操指挥、布局。如果不是这些原因,那只能说三国最“用人唯贤”、“目光神准”的曹操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把一个文官提拔为统领大军的将军。我想这不太可能。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我想,除了陈寿个人的风格、喜好倾向外,更主要的是当时的文化高压政策。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清楚,我就不细说了。我估计陈寿当时一方面为了“为尊者讳”而极力歌颂,另一方面又将功绩限定在无从挑剔的战功上。   我觉得他实施第一点的时候,故意以只歌功颂德的写作风格来写作,这样可以避免有人说他刻意歌颂谁,触怒当权者。我以为他把功绩集中在一起的那少数几个人,都是当时官方承认的英雄,这也是相同目的。作者大概故意把真相隐藏在整本书后面,既可以防备检查,又能尽量保存真相。第二点可以从孔明治蜀,韩浩提议屯田,以及文若、蒋琬的政绩简略可以看出。一来乱世里内政本来就显得相对次要,二来恐怕也不敢怎么写--要是老实写出来,当权者还有什么功绩可言。   不能不感激作者写出这么一段相对有意义的历史。但还是有那么多真相,就这样随大江东去......时代的悲哀,亦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阅读全文

[p]   应雪箭之约,总结下自己四年来读历史读演义的心得。本来打算简单写下感悟,结果入门篇就写了两千,看样子是短不下去了。星期天的时间又全花在《落地请开机》上面,于是只能慢慢填坑了。[p]-------------------------------------分割线-----------------------------------------[p]    一、 三国志 [p] [p]    南飞把心得分为“入门——登堂——入室”三阶段一次介绍。 [p] [p]    1、入门篇 [p]    自从司马迁开创“为传主讳”这条体例之后,想完整了解前四史重大事件往往需要查阅所有当事人的传记。于是在思路上应该分清主次,依次梳理各传记。但这一点,在《三国志》上面是行不通的。其余三史多以本纪正统(先秦且不论),依此为主轴依次展开问题不大;陈寿写书却故意使用障眼法,一方面不给孙刘立本纪,另一方面又让魏蜀吴三国志相互独立,在重大事件上记述的文字很少相同,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 [p]    以赤壁之战为例:武帝纪先写孙权打合肥,再写曹操与刘备“战不利于赤壁”,没提周瑜,最后一笔大疫吏士多死退回北方。先主传说孙权派周瑜与程普带兵数万协助刘备,赤壁大破曹军,焚其舟船。吴主传不论兵力还是事情经过都最为详尽,但逻辑顺序与武帝纪完全不同,先写赤壁大破,曹操烧余船北退,后写孙权自围合肥不下。这样的相互矛盾的例子还有很多,引入裴注之后,甚至在一国志中,各传及其相关引文对于同一事件的结论都是不同写法。比较典型的是马谡之死和柳城斩塌顿,有意者不妨自己查阅。 [p]    对于这些暗礁逆流,南飞以为首先可以做的是:前后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在保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放大误差,以求绕过难点先将搭筑对这段历史的总体认识。正如初中学物理,忽略内阻也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电路分析。 [p]    所以,对于刚接触《三国志》的新人来说,最好先把《资治通鉴》相关部分找出来浏览一遍,让大脑对这段历史形成一个大体印象(建议大家看看柏杨翻译的白话文就好,很省力)。然后挑《志》中自己感兴趣的传记翻看,纪传体有个好处就是各传独立性很强,可以当小说看。个人以为读第一遍不宜看裴注,避免在刚起步时便造成思路混乱的危险。 [p]    将《志》中眼熟热门的传记都翻看过一次,如果兴致依然不减打算进一步深钻,就需要从地理和军事上下打点基本功。三国军事为主,古代战争的情况与现代与小说中差异太大,有很多“时代局限条件”凭空想象不出来。如果是第一次接触二十四古代史籍,建议先读饶胜文的《布局天下》,这本书以争锋天下出发分析全国地理形势,提纲挈领点到为止,篇幅不长内容充实。看完之后便能够对三国多次战略布局的着眼点选择多一份认识。然后可以再看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军事战略》,充实基础军事知识,以便于能够想象出古代战争背景下的战斗如何进行,哪些因素是要点。这些都是二十四本身所不能提供的基础知识,看完这些重读《志》中三巨头纪传,相信感悟大不一样。 [p]    如果感觉以上步骤还是太麻烦,南飞建议找套《易中天品三国》来看。易中天的侧重点是与《三国演义》比较,他品三国的角度是从解读一个个“人才”在三国这个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变化——这已经是“入室”等级才能从容探讨的话题。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主次分明,而且代入感很强,易于理解,最大的弊端是对史料与论点的精度要求不能高。换句话说,若要摆出史料论证这些观点的时,很容易被揪出漏洞来。 [p]    举个例子,比如青梅煮酒这一集,易中天有个观点:刘备是英雄。引入这个观点是通过曹操那句名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但他是如何论证这一点的呢?首先,必须洗清刘备之后不顾“衣带诏”之约溜出许都杀将自立这个“不英雄”的行为,易中天首先把一个旁观最坏的揣测都自己说了出来,然后并不回答,直接叙事先。直讲到刘备玩这一手“背信弃义”成功重夺徐州了,再回过头来作答:因为刘备是英雄,所以早晚都要自立门户(潜台词:这是不可避免的)。然后这个报复被曹操点穿了(潜台词:所以有生命危险)。此时寄人篱下,命悬一线,所以必须赶紧自立。于是大丈夫不拘小节,英雄也得先活下来。大体思路如此。但是,我们反问一句:为什么英雄就非要当老大不可?林则徐是英雄,张自忠也是英雄,难道他们都想造·反? [p]    这个问题先按住,易中天接下来论证刘备为什么是个英雄,他使用的是反证法。先把刘备客观上多次“不够英雄”的方面大都列了出来,然后将其一分为二成个人与外部因素,一面列举个人也有过此类“污点”的英雄进行反驳,比如曹操也哭也逃命;另一方面不谈刘备客观上为什么失败那么大多次,而以袁绍、曹操、陶谦这些有份量的“时人”既知如此、依然厚待刘备,甚至认为他是英雄的评论作结,完成立论。在此基础上易中天再进一步阐述刘备具有英雄的各种品质,完成对刘备是英雄这个命题的论证。 [p]    文章这样写确实很流畅,然而如此论证漏洞却很多。首先,英雄也是人,总有软弱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找出这样的例子为自己辩解。其次,陶谦看重刘备的表现是病重之时将徐州托付给他,比他难度更大的刘表匹马入荆州,却被易中天称为“漂亮的草包”,与英雄相去甚远。要谈评价高孔融少年时就海内知名,为当时天下士人领袖李膺首肯,为日后的英雄刘备惊羡,可惜事实上他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为政也乏善可陈,著述大多失传,与“英雄”两字同样挂不上钩。更不要说刘备还有不少负面如“天下枭雄”,“是儿最叵信”的评价,说话人份量也不轻,我们该相信谁的话呢? [p]    那英雄与非英雄的区别是什么?南飞以为关键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是成就只有英雄才做得出的惊世伟业,普通人办不到;其次是英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屈服强权的统治,而普通人会屈服强势。这两点缺一不可。大奸大恶之辈也能做到前者,比如董卓;执着信念之士亦能做到后者,如嵇康。两者兼具才称得上英雄,像司马懿之类就可以由第二点排除。 [p]    易中天读书多,他讲的历史人物,首先是他心中的人物。比如刘备英雄,要比较历史上很多有英雄之名的人,才能比较圆满的论证这一点。这不仅仅是他读了《三国志》相关史料的认识,其中包含很多来自其他时代史料甚至从社会人生体悟来的观念。后者是很难从《三国志》这个时代体系中找出论据的。更何况,《三国志》本身就存在不少猫腻。简而言之,《品三国》论述充分不必要,他明白你不明白,不可逆推。 [p]    所以从《品三国》了解历史,上手很容易,但想入门还要补很多课。不过有个好处是,能不能看出易中天省略的材料,可以作为衡量入门与否的标准。换句话说,当你开始四处怀疑易中天之言的时候,《三国志》就入门了。
阅读全文

三国志对周瑜的死有这样的记载: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㈠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着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㈡ 对于周瑜死于心脏病的说法,南飞持保留态度。建安十五年公瑾正在积极准备伐蜀,孙权对此也表示支持;就算受到猜忌,也不至于郁闷到患病的地步,他可是一个“性度恢廓”的人。《三国志》有个特点,选材慎重精简:宁可一本书出现两种记载,也不改一个字。这其中的奥妙在于“保存”。老陈身处司马家“白色恐怖”的年代,想出这样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传载真实历史。吴蜀魏三国志多以官方资料为主,而官方记载的特点就是忌讳甚多,所以掌握这个规律一对比,真相立马出现。举个例来说,“赤壁疑云”便这样烟消云散——大家都知道东风火烧这个被曹魏刻意隐瞒的事实。南飞以为,此乃陈寿胜过班固之处——他懂得“自污”。《三国志》所录的公瑾遗书与《江表传》虽然文意大差不差,但措辞和着眼点差异甚大。不可能都是原文摘录,引文如下:[quote=三国志]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quote][quote=江表传]初瑜疾困,与权笺曰:“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quote]大家可以看到,这两种记载最大的区别在于陈寿的没有周瑜伐蜀的计划!这个计划甘宁多年以前就考虑过了,冒险取夷陵的不就是兴霸他么?周瑜不可能没考虑过。在陈寿的删节下,铁杆鹰派的遗书流露出了哀求。惜墨如金如陈寿,居然连篇累幅介绍周郎子侄的命运,相比之下夏侯渊那两个才华横溢的小孩,可没这么好的待遇。现在我们来看周瑜子侄辈。为了求证长子周循的死亡时年龄,南飞搜查了一下资料。一般来说,血继遗传病亲属死亡年龄都差不多。周瑜死时三十六岁,而周循的死亡年龄远低于这个岁数。三国志对此用的是“早卒”,不到三十岁都可以用这个词。从他老婆孙鲁班改嫁的年龄来看(20余岁),周循死亡年龄应该不会超过二十五岁。而他老婆恰恰是三国第一毒妇人,再联系到孙权对周瑜子侄的待遇。南飞有充足理由怀疑这个少年英俊、“有瑜风”的周循是正常死亡。周瑜的小儿子死于AD239,有史记载死时三十四岁。而周瑜死于AD210年,而当时小乔24岁(被周瑜迎娶于198年至200年);这既是说,乃父去世的时候周胤大约四五岁。由此可以推算出周瑜去世时的大儿子周循大概是七八岁,不会超过十岁。诸葛赡尚公主的年龄是十七岁,与他身份相当的周循迎娶孙鲁班的时间,大概在217至220年。这一点可以用孙鲁班的年龄作为佐证。三国时期女子出嫁很早,通常十四五岁就嫁了。而孙鲁班在AD249年的时候不过四十余岁,她十四五岁的时候正好在这一个时间段。公元229年,我们的孙权大帝将寡居的鲁班郡主嫁给全综。虽然229年同时也是孙权称帝的黄龙元年,但要淫乱如孙鲁班寡居很长时间,是不大可能的——或者说,老孙要称帝,这国之公主也不能太不像话吧。所以南飞大胆猜测,老孙做了票一石二鸟的买卖——全综领重任了。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在此基础上反推回去,周循死亡的年龄正是二十四五岁,大概在AD227至228年——这正是做为女人孙鲁班的思想开始成熟起来的年龄。周胤的才华不如他大哥,老孙依然不放过,用了很卑劣的手段把他远徙拖死。这连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这些重臣都看不过去,虽然他们可能私底下有荣辱牵扯,但周胤有才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在乱世,人才不可或缺。只可惜有一种人的才华正是孙权所深忌之事,一如另一大辅臣张昭。说到子布,南飞突然想起了田丰临终前的遗言,真的如老易所说。周瑜的侄子周峻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死后全琮想表他的儿子为将,孙权批示了一段颇耐人寻味的话:“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以周瑜始,以周瑜终,“周瑜”才是用与不用的关键因素。老孙的官腔,确实不比常人。陈寿将他比为勾践,岂独能忍哉?当全部事实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孙权对周瑜的真实态度,与这其中的猫腻,已不言自明。
阅读全文

序:帮南飞发到那里的置顶的月旦评帖子里好吗?南飞跟了几贴的。我就懒得出去了~先谢过了(烧把香给两位)1、        疾疫问题赤壁那个疾疫严重到什么程度?非战斗性减员多少?是不是所有部队都受到影响?这些都是未知数。按周瑜所说,北方人“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那么生病的部队主要是北方来的青徐部队,至于荆州军和青徐部队有没有混编,又是一个问题。这么多问题都没有搞清楚,这咋就成了不可动摇的关键问题了呢?即使按周瑜的估算,曹军再怎么减员也比孙刘联军多哪儿去了。这一点谷月兄弟也说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依然没有退兵,黄盖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而献计火攻的,可见所谓的“大疾疫”影响有限,还没有达到左右战局的程度。南飞以为,疾疫影响的主要是士气。荆州军本就“狐疑”,这个时候又恰逢大疫,周瑜这边再搞点政治宣传,“天不佑曹”的思想很容易在这些人心中传播开来。这一点的重要性下文继续分析。其实说到底,如果曹操像西晋灭吴那样几路并进,而不是大队人马都挤在赤壁北岸那一小块地方,怎么可能遇上这种“大疫”。后来老曹“四度巢湖不成”,曹丕两度临江而返,这些北军怎么就一次都不生病啦?可见疾疫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至于武帝纪里面,以及曹操本人经常把这个拿出来说事,搞得好像很严重一样,不过是政治借口而已。几十年前,一代伟人不也坚持是“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了几千万人么?如果不归罪于天灾,那岂不就是老曹领导有问题?!老曹向来标榜“奖功抵罪”,用老毛的话来说就是:“赤壁之败将抵谁人之罪?”诿过于天是唯一的处理办法。2、        火攻成果历来都认为这是孙刘联军赢得胜利的关键,在南飞看来,不过以导火索罢了。曹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良莠不齐、众心不一,而且病夫满地、士气低落,和符坚从全国征集的所谓“97万大军”一样,纸老虎而已,一点就着。赤壁之战,与其说黄盖一把火烧掉了曹军,还不如说彻底烧垮了荆州军的斗志。荆州一溃,疲病不堪的青徐部队既不堪水战,又不能阻止大溃退——如果老曹采用混编的话更是如此。除了烧船北归还能干什么?捣兄说南飞不厚道,这里有江表传:(老曹)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郭嘉传里面也有“烧船”之说,这可不是南飞随口编的。老曹固然脸皮忒厚,却不会凭空捏造授人口实,留下千古笑柄。再拿陈友谅和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这一具有若干相似点的战例作比较,火攻的效果如何就更加清晰了。朱元璋乘东北风猛、火烧同样是连锁战舰的陈军水师,尽管直烧掉水寨中数百艘船舰,杀伤过半。但此后第二天再战,陈军同样有能力深入围攻朱元璋的指挥船,直到第三天陈军先头大船尽被朱军击毁,发生了余通海部六舰“死而复生”这种大大激励士气的偶发事件,两军依然激战了大半天,陈军才不支而退。可见一把火就把曹军“以千数”的水师烧没了这种事是不可能的。当然,赤壁之战黄盖的诈降的火船有数十艘之多,但“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的燃烧效果和朱元璋那七艘“满载火药”的船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再加上火攻巨效主要得益于狂风和敌船连锁,在几千敌船面前,七艘和七十艘差别都不大,只要能引发大火就好。如果没有荆州军的溃退,老曹完全有实力再战,最起码可以全身而退。事实却是老曹一退千里,差点在华容道被刘备再烧一把,死无葬身之地。这一点在袁绍军官渡溃败的时候也可以反映出来,将近十万大军,跟随老袁逃过河北不过七百骑;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老袁的七万大军都投降被坑杀了。士气,才是赤壁一战曹军大败的关键。Ps:火攻尚且如此,诈降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赤壁一战,老曹数犯兵家大忌,企图用强势兵力吓倒东吴,不战而定天下。结果适得其反,岂不是老曹心急脑热、自断双臂之故,与天意何干?正如朱元璋总结他战胜陈友谅的原因主要在于士气,而不是东北风一样。老曹自称“不羞走”,言“横使周郎虚得此名”,悲叹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不是没有原因的。掩饰固然有,不同场合反复重提,通常就有难以启齿的深层次的原因。赤壁一战,老曹败给自己了;“君王之器不足”,孟德死穴也。
阅读全文

南飞以为在基本特征上吕布是董卓的加强版,曹操是吕布的加强版。(首先声明一下,不包括武力,闪掉~)董吕曹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遇事有决断,点子也多。南飞以为差别主要是在眼光的长远性和听取意见时的判断力上面。先从董卓开始。董卓的智力一直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有时很灵活,有时有很呆板。南飞总结,他在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时候脑子很灵,像蓄水撤兵,伪装大兵进城,收何进兵兵丁原卒,迁都避敌用的招都比较高明。但在有成法可依,或者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的智力水平就非常平庸了,基本上属于只能被牵着鼻子走那种人。不用说董卓入主京师之后滥拔官员,就是他自己带兵打仗,也相当教条、死板。与皇甫嵩一齐平讨羌乱的时候,一战两犯教条病;讨伐黄巾也吃了败仗。唯一出彩的一次战功,却又与用兵无关。综合起来,南飞以为根源在董卓做事不肯详思,有计则行。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就只能完全依赖谋臣的意见。但董卓的失败表明,除非统帅自己也能达到参谋的智力水平,否则很难识别真正的贤才,而采纳考虑周全的意见。对于这一点先按下来不表,让我们先来看看吕布。正史中的吕布并非一届武夫,应该说很有些谋略。不论是刚铲除董卓时对王允连献的两策,还是辕门射戟时对形势的准确判断,这样的事迹放在一个文官的传记里也是亮点,更不用说奉先还经常能耍些小聪明摆脱危机。但吕布的脑筋留给世人的印象比董卓更差,原因又在什么地方呢?吕布这个能力和董卓有两个明显区别,其一是固执己见,其二是征战能力。南飞以为这两点很有些关联,也许吕布也是总结了董卓的教训。和董卓的言听计从不同,吕布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己见,除了袁术联军压境的时候听了陈珪一回。这一点和董卓的不肯详思没有本质上区别,只不过方式不同。吕布和前三国的主要诸侯势力几乎都打过仗,总体上来说胜多负少,战斗才能是肯定的。南飞以为沙场瞬息万变,战机的把握很重要,捕捉战机然后当机立断是打赢仗的关键。董卓和吕布都具有思维敏捷,办事干脆利落的特点。但为何吕布的战绩优于董卓呢?南飞以为吕布的不依靠外人、坚持自己判断避免了像董卓那样纸上谈兵。揣测一下,吕布对经验知识的运用大概和他的文笔一样流畅。好了,主角登场。曹操和董吕二人的最本质区别正是多谋好决,沉得住气。打仗方面曹操可谓三人中的翘楚,对于曹操打仗的描述很能反映他这个特点:平时普普通通不露锋芒,一旦出现战机迅速出击。虽然曹操智谋百出,但基本上都是临阵制变;除去“任天下智力”这个认识,也找不出多少卓识远见了,都是谋士们想出来的。 相反,曹操在紧要关头的动摇倒是很多见,赤壁急于求战更是曹操少有的固执。可以说,曹操相对吕董来说强就强在对意见的判断力,正是在这一点上将他多谋好决的能力发挥到了顶峰。而老曹考虑不周一意孤行的时候,和吕布并没有多大区别。曹操为何能比董吕更有判断能力,南飞以为关键在于曹操比两人更有耐心,更有自知之明。曹操每每到了关键时刻,总能仔细权衡利弊,然后做出抉择。吕董非不能也,此诚不为也。性格决定命运,此言不虚。三人都比较容易情绪化,而成败有异,控制力有别而已。ps:很久以前一篇腹稿,时隔多日写出来一看,与原设想差异甚大。不勤之祸,慎之慎之。
阅读全文

陈宫在志里的记载很少,零零碎碎不过三段文字。即使加上野史,也很难得出一个完整的形象。这注定了分析这个人需要大量的意测和推断(比如大量引用野史),南飞打算利用对比的方法,从“宫、顺素不和”这个点切入。高顺的性格特点是: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两点:1、高顺这个人属于内敛型,有才但不张扬;2、高顺为人忠正,权力欲不强(否则也不能容忍吕布那样对待他)。宫、顺两人不和,最大的可能是两人性格不和。(其他可能性暂不谈)那么陈宫的性格又是怎样呢?南飞以为:陈宫性格刚烈急躁,为人招摇,志向非常远大。(跟演义中的长者形象完全不同。)为何下如此结论,待南飞慢慢道来。“刚直壮烈”是《鱼氏典略》中的原话,把其中的赞美剥掉,南飞看见了急躁(不过他的急智很不错)。首推曹操为兖州之主的人是陈宫。可以说曹操得以迅速东山再起陈宫出力最多,但陈宫明显低估了曹操的能耐,还没充分了解曹操就背叛了他。两次都是他首倡。再看陈宫劝张邈,更加显出了他作为智者的不沉稳:“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兗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虽然他看出了张邈不甘为人下,不愿受人保护的自大心理;但没有认识到张邈虽名重天下,任侠好施,却没有军事才能和驾驭人物的能力——整个兖州争夺战中,除了缩在龟壳里什么也没做。他更没想到,吕布虽然“善战无前”,但非常骄傲自负,做起事来又比较粗率。为将尚可,为人主早晚为人所灭。公台不是缺乏智谋认识到这些,他缺乏的是时间沉淀。再说郝萌叛乱这件事,时机上的确抓住了防卫的疏漏——看吕布逃的多么狼狈。但从事情的发展来看,陈宫谋划的这次叛乱漏洞却很致命:郝萌这个人靠不住。郝萌平时就经常在部下面前发牢骚,最后在阵前被部下砍下马。和这种做事不细谨的人合作,如不能一次成功,必败无疑。那么,陈宫为什么会和这样一个人合作阴谋反吕呢?亏得曹性的供词,事情变得很清晰。主谋袁术当时的势力天下最强,而术的愿望是君临天下,这和甘愿当鹰犬困守徐州的吕布能给陈宫的显然差距甚大,再加上吕布多次刚愎自用,也令公台很失望。公路文辞动人,协以大义,对陈宫这种名士是很有感召力的。整个阴谋的设计和接应,术已经谋划好了,陈宫和郝荫主要是协商执行。公台大概也没细想,就卷入了这起阴谋。为什么曹操和吕布对陈宫都委以重任,陈宫还要谋反呢?其实,以陈宫的能力做第一副手还尚欠火候:既不够沉稳服众,也才智也不是特别出众。曹吕对陈宫委以重任,除了宫对他们的迎立大功,和他本身的才智,也考虑到了宫的招摇性格,虚荣心重,名义上必须加高官。否则吕布何以不敢动陈宫的位置?高顺不也是大将,而且还有大功不也换了。曹操笑谓陈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意何如?”即可看出这一点:陈宫经常自夸才智过人。陈宫“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能做到这一步的自己也是个名士了。重名之下,野心很容易膨胀,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也容易出现盲点。南飞窃以为,这是公台悲剧的根源。最后谈谈南飞对陈宫不降的理解。南飞以为郝荫事件吕布的宽怀处理对陈宫的感触很大。不但陈宫的野心大受打击,他对吕布的忠诚也增强了不少。值到最后一刻,陈宫仍然积极为吕布出谋划策,最后诸将皆降(包括张辽),只有他和高顺是降将被押上去的,可见吕布军内部也不认为他会投降。陈宫最后的话,虽然刚直依旧,但却没有初期那种张狂的味道了。其实按陈宫的立场来说,他降曹操顶多做第二个魏种,绝无叱咤风云的机会。对一个曾经雄心勃勃的人来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家人有了着落,公台得以安然离去。对一个智者,一个名士来说,这倒是一个理想的归宿。
阅读全文

序:读了秦兄和物之兄的论战,南飞热血贲张,食指大动。呵呵,先提歪诗一句,盼下联,三国论坛三人论三国。——太兴奋了,见谅则个。正文:《隆中对》的原文如下: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南飞先谈谈自己对此文的理解:诸葛以局外人的身份,极其清晰的阐述了天下大势,并颇具针对性的指出了刘备的优势和发展途径。(年廿十而有如此见地,真天下奇才也,赞一个先。)不过,也没必要神化这篇雄文。这篇谏言(姑且这样称),是诸葛写给逆境中刘备的。这种文章有一个特点:精辟睿智的分析之后,总要对前景吹上几句以鼓舞君主的信心。这也是加强说服力的一种手段——先摆出必胜的高姿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认为事情会如此发展。文若分析袁绍那篇亦是此类。曹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赢了官渡,文若会预见不到么?南飞以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几句话根本不必较真。能准确分析出当时环境,并指出弱小势力的出路,诸葛已经具有王佐之才了;如果还要包括未来十几二十年的战略,孔明就真成了能掐会算的半仙了。再来看原文,诸葛为何要先说上将出宛、洛,而后提君主下秦川呢?最后一句话揭示了答案:“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孰敢”是什么意思?就是百姓谁敢不这样做。显然,孔明的意思是:一旦机会来了,我们便展开全面进攻,大军的攻势直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百姓见了谁不惊惧,不争先恐后的迎接霸主?这几句话说的很有霸气,(大耳或因此而忌亮?)而如此美好的前景全靠悉心治理根据地。这样说令君主很高兴,也就增强了孔明规划前景的说服力。南飞以为这篇文既不能说明诸葛亮两路出兵的战略思想,也不能拒此说他寄希望于人民汉朝的留恋。好了,现在在来看秦兄的一个观点:1、半个荆州的存在,本身对蜀汉来说,就是巨大的战略空间,是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来源地,虽然说守起来非常费力,但荆州的存在就不需要白帝城一带再部署重兵了,那里意思意思就行,这是把边界从川口推进到陆口的好事,怎么能说是分兵呢?现在不少国家还有飞地呢,英国万里迢迢占有马岛,坚决不提归还之事。 将兵力部署两地显然不等于两路出兵,举现代的例子更不恰当。古代没有无线电等通讯设备,首都如何与千里外的地区取得联系?如何能保证地方官不自行其事?古代的帝国势必连成一体,不可能领域内横亘一块别国领地。即便如此,也还有“天高皇帝远”的古谚,秦兄能否举出一反例?再引一段:2、北伐中原,所谓的一出秦川一向皖洛,这是个战略协作问题,目的是要让曹魏顾此失彼,而且进军的双方是适当情况下可以互相支援,在地图上,南阳盆地一带和关中盆地一带,通过武关可以相当便利的连接到一起。 如果这个规划也算战略失误,那么怎么解释上个世纪北伐战争事后的三路分兵?又怎么解释解放战争期间刘邓、陈粟、陈谢三路挺进中原的安排?类似的例子,多了去了。 事实上,诸葛亮后来的北伐依然主动要求东吴策应,只不过东吴的策应多少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毕竟那是别人的国家,指挥不那么灵便。 在无线电发明后,大面积(几国,几大陆)多部队协同作战是可行的。但在古代决不可能跨地区多部队协同作战,只能各打各的。秦兄不也认为吴国的策应对蜀北伐无甚意义吗?这不单是不为一国的缘故。古代多部队作战配合很难,信息闭塞,消息转递迁延时日,经常会有失期不至或者救援不够及时的情况发生。(如秦兄言关羽之败蜀地为何不发一兵,甚至没有物资支援?)相反,如果主帅能力卓越,最好由他一人统一指挥一个方面军。曹操扫荡中原便因集中指挥,而马超被逐出渭水亦由大权分散便是正反两例。南飞赞成委派大将多路进攻,但每路军必须保持独立性行动的能力。否则统帅累死,虽兵多却不能用。而且,分兵几路势必要打一场长期战,目标至少是攻占一国,否则就达不到群策群力的效果。至于蜀国为什么不能分兵,占凉州,南飞回天尊的《凉州风云》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好像还没人看)蜀国地狭兵少怎么有可能“让曹魏顾此失彼”?曹魏兵力超过蜀吴总和(淮南三反一役即可说明),同时对付两三线进攻绰绰有余。而蜀国分兵,战况不利,根本无法救援——兵力有限,路途遥远。荆州败亡的时候,蜀地无事尚且不见一兵一卒增援,更何况大军出川。曹魏倒是可以一队一队不停送上前线增援。“己弱而分兵,必亡之道”,老毛从多年的国内革命战争中提炼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兵要。其实蜀国几十年的奋战史揭示了一个道理:以蜀立国不可能称霸天下,除非同时握有关中或楚地。即便进入蜀地也要早日出来。长征时红一弱于四川的红四,最终依然是红一的中央,而不是红四。四川四塞之地,难进亦难出,难以发展壮大,最终会为外部力量所吞并。南飞以为《隆中对》的问题在于国之重心不应该放在蜀地,而应该在荆州。荆州四战之地,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岂能委托给下属?
阅读全文

序:本来酝酿了很久,要刷新南飞的最高水平。没时间了,先抛个彩头出来吧。袁尚作为袁家的第三子,本来是很有希望继承袁氏基业的。如果不是他老爸在官渡败后气死了自己,我们的三将军本来很有希望粉墨登场的。然而,父亲留给他的基业已经残破不堪,他自己又还仅仅是个毛孩子。还没来得及经历过乱世惊涛骇浪的洗礼,就匆匆上了战场。等待他的当然不是鲜花桂冠,只有长剑饮血。袁尚继承袁家基业的时候,袁氏已经在河北战场上输了重要的一战,虽然重要,但并不致命。致命的是,袁氏集团的家长袁绍受不了战败,把自己气死了。本初死之前做的唯一,是平息了败后冀州四方的叛乱。然而,除此之外,连接班人都没指定,可以说留下了一个混乱的局面。(刘景升至少还指定了)内忧外患再加上自身的不成熟,三将军刚登上舞台,便注定了要做一场悲剧的主角。最致命的,是三将军的忧柔。三将军一直待在袁绍身边,虽然可以直接从他父亲身上学到不少,也很容易获得父亲和属下的信任。但是,没有独自经历风雨,学到的东西难免似是而非,与面对实际情况,判断往往相差甚远。忧柔重名,是三将军的致命伤。显甫继任的第一件事,便将他的忧柔和稚嫩暴露无疑。袁潭久镇青州,经验不可谓不老,先保持低调,向尚要兵。而袁尚居然把最重要的谋士之一——逢纪派给他。真的是蠢到家了。也不知道逢审二人怎么想的。少子继位,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潭,熙,尚,干各拒一州,大家实力都差不多,拿什么来“怀柔”!李世民之所以成帝业,正是因为早下狠手,把兄弟们一下子都干掉了。官渡一战后,曹操军也损失颇巨,一两年内绝无力大举北上。事实上建安七年绍死,曹操直到十年初才北上争河北。而袁氏兄弟直接的矛盾还是因曹进攻而起。对尚来说上计是趁这个缓冲时间以吊丧为名,赚诸兄弟进冀州。来则囚之,不来则伐之,以树立威名。这样虽于名有损,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摆出高姿态,河北人才安知归处?分散的河北只有死路一条,不但无法利用极天一角的地理优势,还会因为一马平川导致无险可守。三将军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袁潭久驻青州前线,居然还被他打的只有投降曹操的份——老江湖就是抹的下面子,遗憾的是打仗能力相对太差,眼光又太狭隘了点。(有空再谈^_^)袁老大的投降导致冀州不得不面对曹操的强兵孤军奋战。这时候,干、熙两兄弟一个投降一个隔岸观火。怀柔何用!怀柔的前提是自己力量必须非常强大,这才能镇得住下面的人。三将军跟袁绍学了那么久,没有自己实践过,也就学到皮毛。本初枪打出头鸟得狠招没学到,估计显甫没搞懂这里面的深意。尚的第二个错误,也是直接决定他命运的错误,同样是因为嫩。曹操久攻冀州不下,众将听说袁尚提大军来解围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为什么曹操这样看呢?如果尚从大路来,那是要拼死决战,是真“归师”;结果他小心翼翼的从西山过来,显然是害怕曹军的威势,如此则一战可破。败则士气更加低落,城更难守。冀州破,尚将安归?对于丧家之犬来说,名声是最大的敌人,人人得而诛之。而显甫不悟!当时他一定忘了乃父界桥之险。当时袁绍比田丰更清醒:进空墙能躲多久?前方一破生死一线间,随时都会上演克苏拉的悲剧。正是因为绍掷盔奋呼,激励将士,200余亲卫才顶住了2000骑射的攻击,支持到救兵前来。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道理。尚不悟,只能说是天意,没给他消化的时间。尚乃袁氏少子,实际经验太少,一上台就接了个烂摊子。即使天职聪颖,奈何天意如此,没有给他磨合的机会,他的对手也没有给。三将军,覆亡不全是你的错。
阅读全文

“健良,今夜我就要赶往河北了,家里的事就拜托你了。”(注:鲍信的小名,偶杜撰的^_^)“主公,你还有事放心不下?”“……健良,半年前……”“鲍信永远记得那一夜,主公的远见和气度,信至今记忆尤新。奉先文远两位将军正是为主公天下霸气所折服,今日才会立于主公帐下啊。”“呵呵,那都是过去的了。”时间回到半年前——初平元年十月初八(AD190)。酸枣曹营军门一里开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挤满了身着黑装的董卓军。其实准确的说,已经没有人还是黑色装,每个人身上都沾着暗红的血。士兵们的眼睛里都充满了疲惫,他们征战了一整天,滴水未进,才杀到这个小坡上。然而,密密层层的曹军很快又把这里围了起来。“将军,雁门张辽求见。”传令兵报到。“什么?!他妈的#¥*%,居然还敢来见我!把他押进来!快!”张辽很快便被“押”了进来。虽然冰冷的长戈已经架在文远的脖子上,押送的军士们却神色紧张。也许是被文远的威风震慑,也许是担心自己的命运而不敢过分相逼——曹军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住,而董卓的大军早已溃退。“吕布将军。”张辽略微欠身,平静的说到。“你还认得我!”吕布大吼一声,跳将起来。连日血战,奉先眼里早泛起血光,手背上青筋爆起,就象一头三日未食的狮子,要把张辽硬生生的撕裂一般。这时恰好刮来一股风,本就简小的营帐顿时摇晃了一下。在营帐里昏黄的灯光照印下,吕布高大的身影更加骇人。“要不是你出卖军情,右翼怎么会被曹操军突破?众将士,待我杀了这狗贼,大家一齐冲杀出去!”说着便拔出配剑,押送的军士们赶忙退开。“哈哈哈哈~~”文远仰天大笑,看也不看那寒光闪闪的宝剑。“你笑什么!!”吕布一声狮吼,手中宝剑却也停了下来。“我笑我看错了吕奉先。要杀便杀,不必多问。”“什么?”“嚓”,吕布收刀入鞘。“此话怎讲?”“吕将军就在这帐门口和文远说话么?”大手一挥,帐内军士眨眼间走了个干净,吕布手指东边一塌,自己坐到西面。张辽刚坐下,只听见“啪”的一声,吕布猛得将配剑按到桌上,“吕布纵横天下数载,浪得‘飞将’之名。今日不利,非战之过。天若亡布,奉先甘愿效霸王自刎乌江。若想学苏秦张仪,就先拿你祭剑!”张辽瞟了一眼那沾满血污的剑鞘,正视奉先道:“曹公派某前来,并非劝降,只向将军转达一句话。”“一句话?什么话?!”“曹公要某转达将军:‘操知吕将军英勇无双,必不服今日之败。今夜三更过后,西面之围尽撤。操愿早日与将军一决胜负。’张辽告辞。”吕布愣了半响,猛然醒悟,赶紧叫到:“文远慢走~~”——张辽此时离帐门只有两步。吕布只手抓起宝剑,一个箭步便到了张辽面前,“这把‘倚天剑’削铁如泥,请文远带给曹公。”奉先顿了一下,“异日奉先定亲自取回。”这句话却全然没了杀气,就象对老朋友说的一样。“后会有期,吕将军。”张辽一拱手,转身消失在夜幕之中。
阅读全文

初平二年四月初三,(AD191)全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陈留。陈留湛蓝的天空下,一只苍鹰静静地在微风中滑翔,似乎积蓄着远翔的力量。突然间两翅一抖,转瞬便消失在北方的天幕下。陈留国的首府,陈留,一个拥有8万户人口的中等城市,在曹操军严明的统治下,人们过着平静而井然有序的生活。喧哗的街市,嘈杂的作坊,一切皆如二十年前,黄巾之乱以前。令人回觉到现实的,是练兵场里的弥天的黄尘,和城楼上眼神专一的士卒,以及城中央那简朴但气势凛然的太守府。太守府大厅里异常宁静,因而那几分钟便重复一次的“沙沙”声格外清晰。曹操军的统帅,陈留太守曹操,正在案前翻看一策光滑的竹简。他一手握着书简,顺势支在案上,另一手轻轻抚住案桌。身形虽不甚大,但整个大厅里的空气却都似乎凝结在那里,而那威严的眼里则不时闪过犀利的目光,似乎和书简里的文字产生了共鸣。那是一卷黯黄的竹简,整个用粗大的牛皮筋串起来;在透窗而入的阳光下,泛着白亮的反光。只有卷首的三个赤字清晰可见:司马法。“主公。”毛玠打破了这层宁静。“渤海信使到了,传他速进?”“恩,另外传忠义校尉等人速进殿商议。”一招手,殿前一名亲兵便到身前,毛低声说了几句,亲兵旋即离去。然后把眼一扫,传令兵便扬声到:“渤海信使进殿~~”“禀主公,昭义校尉已夺得南皮,张颌将军率众降。甘校尉另有书信。”信使说完从怀中掏出信函,垂手退下。只见信中写到:“张颌将军如约接应臣入,臣等于三月廿十九夜袭太守府,太守张扬连夜逃遁。张将军立登大殿慷慨陈词,痛斥袁绍背信弃义,袭人之后,号召殿下将士为故主韩馥报仇雪恨,易帜归曹。南皮将士多为冀州新降之人,闻言雀跃。现南皮有雄兵4万,专候主公前来。”曹操看罢,一言不发,转手将信递给毛玠。毛方看罢,主薄陈宫中郎鲍信带文官进殿,候于殿左。紧接着,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转眼功夫,忠义校尉夏侯惇,昭信校尉曹仁等十余名武将便列在殿右。曹操示意毛玠,玠朗声读信。读罢众人皆有喜色,唯陈宫脸色凝重。破虏校尉吕布首先发话:“布愿提3万精锐,直取濮阳。主公天威,刘岱但束手降耳。濮阳下,则平原为我军包围,取之如探囊取物。如是,河北不难定也。”“奉先此计甚好,乐进愿为先锋。刘岱胆敢顽抗,某愿先登斩首。”殿内顿时喧哗起来。“主公。”陈宫上前一步。“公台但说无妨。”“诸位将军虽勇,然我军四面受敌,妄起战事则八方受敌,非万全之策。袁绍北吞刘虞之幽州,东退公孙于辽东,南破韩馥于邺城,兵威正盛;南皮乃袁绍心腹重地而我夺之,必视我为眼中钉,克日定有大军来伐。而我军新得小沛,陶恭祖恨我入骨,报仇之志甚强。二贼勾结则我军两面受敌。战事稍有不利,刘岱,袁术辈恐要趁虚而入。”说到这里殿内已是鸦雀无声。“公台有何对策?”曹操打破沉默。“臣以为,应立刻谴使结好孔伷,此人坐谈之士,又势单力薄,结之必喜。伷拒许昌,可为我阻挡刘表袁术两路兵马,我军即可调汝南兵力戍守二城。二城坚则刘岱不敢动,陶谦也未敢轻伐。主公则可火速前往河北指挥调度。绍兵虽盛,多为降卒,其心不齐,其令不一,必能乘隙破之。”曹操抚掌笑道:“公台所见,正与吾同,可速去许昌。”“子孝听令!现加汝为镇北校尉,总督陈留兵马,文远为副将。元让带一万步骑驻守定陶,与小沛陈留形成犄角之势。文烈,你也随军前往。奉先,妙才,文谦,你们去城北军营选500精锐。今晚一更在太守府前集合。让我们给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众将皆诺,领命离去,曹操独留鲍信。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