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yyyy说=========“是作为他们的上司的判断准确还是千年后的现在大家根据所谓历史资料中的表现得来的准确”?如果这个答案是前者的话,那么就根本没必要争论赵云的军事能力了,因为“论资排辈”,赵云官低,而他的上司又判断准确,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俺的观点恰恰相反,历史上怀才不遇、大材小用或者高官低能的事情太多了。========宵答曰-----若“论资排辈”,赵云的资历和辈份只高不低,实属元老级,但官位同比却显得低了,主要原因无非有三:一是赵云的能力问题;二是刘备不喜欢赵云;三是刘备为平衡关系而牺牲赵云。我是倾向于第三条的,但这第三条得以成立还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牺牲赵云,不会对西蜀的战略构架造成影响,其潜台词是赵云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人选强,只有这样,在人才缺乏的西蜀,刘备才舍得牺牲。当然这个问题仁者见仁,只要有朋友能用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是刘备不喜欢赵云,而不是能力问题导致了赵云的官低。”本人也会欣然接受的:)!当然象那种“因为赵云官小,所以刘备不喜欢赵云”的用结果来证明条件的论调偶是坚决不同意的。因此“历史上怀才不遇、大材小用或者高官低能的事情太多了。”并不等同赵云怀才不遇、大材小用!要想让它们划等号, wwyyyy兄弟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二)=====谈论赵云的能力《云别传》是否可以参考?三国志中提到过张南这个人,却没有如《张南传》等更多的详细介绍, 正好在另一资料中有其生平事迹的记载。 那么在比较张南和胃炎的能力的时候,是否可以参考这个另一史料呢? 俺的观点是:当然可以!而且能找到的史料越多越好!如果答案是不可以,要比较历史上的人物,就只能限定在一本书里同时记载过的了。那么以前论坛出现过的类似《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等的纵向排位文章,岂不是根本就没有参考的价值了。=====----您的观点偶同意,只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就同时代的人物对比而言因尽量使用同一标准,这是最大限度减少矛盾的最好方法。而标准不同则可能出现记叙矛盾而结果南辕北辙的情况。最明显的就是网上用《魏晋春秋》和《三国志》对比诸葛与司马,最后只能是各说各好了。而参考则不同对比,我们应该参考尽可能多的史料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至于我不同意用《云别传》中的赵云对比《三国志》中的黄、魏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由于蜀不置史,因此《三国志》中蜀国人物的事迹是非常少的(这不代表他们实际的事迹),而因为《云别传》,使赵云一下子比黄、魏多了2个事例,虽然不多,但对事迹是非常少的蜀国人物而言,这所占比例可不小。这对黄、魏而言是不是就不公平了?这还不涉及是否孤证问题。当然如果也有《忠别传》、《延别传》那本人完全同意用这几个别传进行对比,如果对比的结果确实是赵云比黄、魏更突出,我也会欣然接受的!而本人所坚持的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公平罢了!
阅读全文

偶以前只说非严格单挑不能和严格单挑混在一起相提并论;并没有说所有非严格单挑都是无效战例,也没有说非严格单挑没有评定武力的价值。并且“战前双方是否都将对方锁定为自己的作战目标”也仅仅是判定是否严格单挑的条件之一。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滴!关颜战即是“非严格单挑”也是“无效战例”。但关文战不同于关颜战,而是和关纪战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文丑和纪灵都是一开始都没有把目标锁定为关羽,其次关羽在锁定文丑和纪灵时都发出了大喝示警,文丑和纪灵也都没有措手不及的描述,因此虽然原本文丑和纪灵不是锁定关羽的,但是很快的,他们闻声将目标锁定为关羽了!不同之处就是文丑和关羽战了三合就心怯败逃了,而纪灵则和关羽战数十合后叫了暂停!因此文丑和关羽之战也属于严格单挑,所争论的焦点并非是不是严格单挑而应该是文丑为什么心怯。当然关于文丑为什么心怯的讨论以前说的很多了,观点并不统一,偶这里也不想罗嗦了!三国演义中给大家明示的是:文丑之死是因为关羽马快;关羽令文丑三合心怯!不管怎么说,整部《三国演义》,能令文丑心怯的也就仅此一人!另外关羽战车胄也和战纪灵一样,关羽都发出了大喝示警,笑笑将原文不利于己的东西私自截留!好象不是公平公正讨论问题的态度喔!拍致生活不能自理!!:)原文:----“车冑只得披挂上马,引一千军出城。跑过吊桥,大叫:“文远何在?”火光中只见云长提刀纵马,直迎车冑,大叫曰:“匹夫安敢怀诈,欲杀吾兄!”车冑大惊,战未数合,遮拦不住,拨马便回。到吊桥边,城上陈登乱箭射下。车冑绕城而走。云长赶来,手起一刀,砍于马下....”----“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仅仅是从引用原文这一小事就可以看出“笑笑”对关羽的排斥心理,偶愕然而莞然!再挑个错:孟坦之战例虽然不是有效战例,但原因并不是“孟坦死前,亦均未将关羽锁定为自己的作战目标”,而是因为孟坦要用诱敌之计,所以诈败。就单挑而言是“严格单挑”,但因是诈败,没有任何对比意义,所以反而是无效战例。综上可知:非严格单挑≠无效战例;严格单挑也≠有效战例,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阅读全文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说吉米一叶障目并没有贬低之意。只是想形容吉米在看三国演义这一段时,满眼都是关于武评的东西而忽略了作者在三国演义这一段对各类人物的传神描写以及此段作者想要突出表达的重点事件和人物。我觉得“一叶障目”这个词比较合适就不加思索地用了。如果令小吉米不愉快,那么请吉米原谅老哥我的愚直!先解决吉米的一个理解错误:“今宵兄以为是我认为这个战例在武评里不能成立因此认为是我一叶障目了”----我差一点被您搅迷糊了:)。我再解释一下:不是“我”因为“你”认为这个战例在武评里不能成立因此认为是你一叶障目了,而是我认为这个战例在武评里不能成立,不应该用武评的方式来看此段,而你仅仅从武评的角度来看这个战例,所以是一叶障目。这样解释不知吉米明白了没有?吉米认为我犯了坛中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以自己的逻辑强加给三国!不知是所指为何?如果是指我所认为的作者想要突出表达的重点事件和人物----事件是“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人物是“诸葛亮和关云长”。那么我认为这不是我以自己的逻辑强加给三国;而是作者通过三国演义灌输给我们的。作者在此段标题就是“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已经把要描述的重点人物和事件勾画出来了,而在内容上则不厌其烦地描写诸葛的神机妙算和关云长的种种言行和心理活动。对张赵的描写则简单的多了;而我正是由此得出此段作者突出的是诸葛亮的智和关云长的义,并不想突出张赵的勇,因此并没有打算写一个有效战例来说明什么。我可以再进一步说,作者在此段写许褚骑无鞍马,并不是如吉米所想的是为了避让武评中的所谓不合理,而仅仅是对人物性格刻画的需要而已。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许褚就是骑有鞍马,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但是如果这样写了,在人物刻画方面就显得平淡了,而我们对许褚性格的认同感就会少很多。吉米说:“在前三国我们很难找出类似于张飞以敌三的战例,这也正是我说延续前三斗将习惯的理由”---这个观点的出发点依然是武评中的斗将习惯。但是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此段中的张飞战张辽+徐晃+许褚是场无效战例,他们的作战目的并不是为了斗将,张飞是要捉曹操,而许褚以及张徐的作战目的仅仅是掩护曹操逃跑。因此并不存在违反前三国斗将习惯的问题。吉米说:“以张飞的性格,以许褚的性格出现此战本来就合理”---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张飞,张飞容易被激,孔明也屡用此招对付张飞,如战马超,孔明说他不行他偏要行;那么此战孔明说他“不捉得曹操”,以张飞的性格恐怕更会以曹操为目标的。再说许褚的性格,其实许褚粗鲁的外表下面是一颗谨慎的心!因此他是称职的保镖。看全三国演义,许褚只卤莽了两次:一次是战马超,最后身中数箭;一次是酒后战张飞,最后被张飞一矛戳下马。其他大部分时间许褚都保持了他作为保镖的谨慎,如徐州追刘关张时的连声诺诺!火烧新野救曹仁时战张飞的不敢恋战都是如此。既然如此,那么当曹操有危险时,许褚会选择和张飞比勇斗狠,还是选择保护曹操为重呢?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许褚会选择后者。既然双方都没有把比勇斗狠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没有出现有效的战例也就理所当然了。而我的分析只是换一种大白话的方式把罗贯中的话复述一遍而已,即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怎么会成为在给罗贯中圆谎呢?真不明白吉米是怎么理解的。前面的帖只顾着说许褚他们了,其实罗贯中在这段的描写中,第三主角是曹操,虽然用笔也不多,但把一个机敏过人的奸雄形象表现的恰倒好处!从原文我们知道,当张飞出现后,曹营中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曹操!一句“操大惊,弃甲上马”就把曹操的机敏和当机立断的奸雄形象勾画出来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曹营众兵将还在慌忙顶盔惯甲和寻找马匹时,曹操的弃甲上马,是多么的引人注目!对张飞而言,锁定目标是多么的轻而易举!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许褚才感觉到张飞对曹操的威胁而顾不得给马上鞍就冲了出去!这难道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识吗?吉米的想法是:这段的描写,应该而且必须经得住武评的推敲,否则就是不合理!:)我前面已经说过,此段不存在比较武力的问题,也就没有用武评的方式进行推敲的必要。既然吉米否认自己“是以武评角度评许褚的无鞍马”,说这是我强加给你的。那么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就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因为只要不用武评的方式来解读此段,则一切都是在作者掌握之中的,并且是理所当然的。
阅读全文

神亭之战,孙策大战太史慈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最为精彩扣人的单挑战例之一,但对到底谁更强,大家争论不修,罗贯中用史官之论:失盔者当输!为此战做了评判!判太史慈赢了孙策,但并没有封掉异议者之口。至今还争论不修:)。本人现根据毛评本《三国演义》对此战再分析如下。先看毛评本《三国演义》对此战描写,注意[]内是毛评:‘却说孙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马。[足见孙策大胆 。]正行过岭,只听得岭上叫:“孙策休走!”策回头视之,见两匹马飞下岭来。策将十三骑,一齐摆开,策横槍立马,于岭下待之。[儒雅之极。]太史慈高叫曰:“那个是孙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东莱太史慈也,特来捉孙策!”策笑曰:“只我便是。 [从容之极。] 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孙郎独战太史慈,此项羽所谓独身挑战者也。 ]慈曰:“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纵马横槍,直取孙策。策挺槍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败。程普等暗暗称奇。[在旁观者眼中摹写一笔,妙。] 慈见孙策槍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不愁捉一得孙策,只愁捉了被人夺去,可谓目中无孙策矣。] 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鎗搠去,慈闪过挟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槍。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杀得好看。] 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 不惟从人失散,且复“爰丧其马”。] 两个弃了槍,揪住厮打,[不打不成相识。] 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策即以慈之戟刺慈,慈亦即以策之盔御策。同是以敌治敌,同是以我困我。] 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纔放手。慈于军中讨了一匹马, [细。] 取了槍,上马复来。孙策的马却是程普收得,[细。] 策亦取槍上马。刘繇一千余军和程普等十二骑混战,逶迤杀到神亭岭下。喊声起处,周瑜领军来到。[赖有此军接应,不然孙策亦轻身陷敌矣。独不记乃尊岘山故事耶? ]刘繇自引大军,杀下岭来。时近黄昏,风雨暴至,两下各自收军。[ 若非风雨,慈、策二人将直杀至大天明矣。] 我对此战的看法:马战太史慈比孙策略强!步战孙策比太史慈略主动!总体,论武艺太史慈强与孙策!论乱战孙策反应强与太史慈!说打个平手也可!具体分析:1、说马战太史慈比孙策略强!主要在这几方面体现:“战五十合,不分胜败。程普等暗暗称奇。”程普等眼中的“奇”当然是指太史慈。话外之音就是孙策在此之前还没有遇到这样难缠的对手。“慈见孙策槍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 ----大战中还有时间揣摩孙策的槍法,并且是防守枪法,至少说明太史慈的压力比孙策轻。再加上后面的自恃。借用毛伦的话:‘不愁捉一得孙策,只愁捉了被人夺去,可谓目中无孙策矣。’所以目中无孙策,当然是在有实力做保证的前提下才行啊:D 2、步战孙策比太史慈略主动!这并不是说孙策比太史慈步战强,而是说在打街架的情况下,孙策表现出比太史慈更灵活的应对手法;太史慈则相对老实些。这和太史‘忠孝之士’的身份是比较相适的。但在步战时,我依然看好太史慈!我的推断是,在扭斗之初,太史慈亦占得优势,但由于太史慈的目的是要活捉孙策,这才有“战袍扯得粉碎”的说 :D 。因此对太史慈而言,比孙策难度更大,在孙策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对太史慈生命构成威胁时,太史慈依然能够将孙策头上的兜鍪夺下!应该说,拿盔比拿戟更难!说明太史慈在此前已部分控制了小霸王。只是当孙策掣了太史慈的短戟后,才将劣势扯平;) 正是因为如此,当太史慈归降孙策后,孙策才会有“宁识神亭乎?若公是时获我,还相害否?”之问。二人之问答,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神亭之战,太史慈是有活捉孙策的机会的! 但由于孙策的灵活和太史慈的固执,最终双方打了个平手!由于此战结果是平手!所以说二人相当是没有异议的,但若单论武艺,我看好太史慈!
阅读全文

看来反关阵营内部并非一个心思啊!看了一下,是各有各的打算:)生如过客类----为了重新树立一个更完美的武圣这一崇高理想而反关。不论其成败如何,仅对其忧国忧民,欲救千万受关影响之人于‘水火’的精神表示赞赏。陆狐狸类----为反关而反关者,此公对关羽有极强的心理排斥,只要是反关的他都拥护:)此番借过客反关之机上窜下跳,异常活跃。特点:只要是反关的帖他都赞同,不管内容如何;相反,如果某人顶了拥关的帖,他一定会跳出来说你不看内容就盲目的顶,太偏心了:)。当然此公经常用现身说法来诠释这种行为。其他类----介于二者之间,这类人也分演义、史实和混说三类;演义派如永恒的诚,这类大概受时风日下影响,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行为理解,基本上都是往阴暗面臆想的,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不相信人与人之间会有美好的情、义;另外就是看书不细,受评书影响大(这是在排除其理解能力后)。如这个‘单挑前的通名’说,就非常的可笑!希望此公仔细看书,三国演义中“更不答话”的例子实在是不少了,就是颜良单挑时也没说非要互通姓名啊:)见原文:“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莫非只许颜良(别人)‘更不打话’;关羽出马就得先报姓名?负责就是卑鄙?----反关都反到如此地步,我真为过客与之同伍而惜之。当然更可笑的就是演义历史混说派!其典型论调:说:‘关羽杀颜良是偷袭,不算本事’人答曰:‘噢是说三国演义啊!好就算是偷袭,但杀华雄、文丑可是正规单挑了吧’说:‘历史上杀华雄、文丑的不是关羽’---倒敢情哪个对关羽不利就用哪个:)历史派的典型论调:1、是水淹七军天灾论。说这只是天灾(连降暴雨),和关羽的军事才能没有关系。但这类反关的却从来没有真正回答为什么当天灾出现的时候,关羽军没有象于禁军那样‘随波逐流’,而是乘着大小船只在打捞战利品和俘虏?----对这类反关的,要说的只有一句:上苍把机会只会给予有准备的人!论调2、关羽的降曹归刘,并不象三国演义说的那样,有那么多美丽的理由!因此他所谓的忠是假的:)的确三国志的记载不能说明关羽的降曹归刘是如三国演义描述那般!但同样更不能说明关羽的降曹归刘是如你们所臆测的那样是因为怕死而降曹,因为怕袁绍的强大而归刘!拿一个无法证明的臆测的东西来反三国演义的描述不也是非常可笑的吗?其实只要认真读《三国志》,相信不带偏见的人会更倾向于三国演义的描写。首先二个当事人曹操和刘备都没有怀疑关羽对刘备的忠,刘备如果有怀疑就不会委之以方面重任;曹操如果怀疑关羽对刘备的忠,也不会说出“彼各为其主,勿追”的话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评价是“有国士之风”,这足以说明关羽的品德。难道我们会比当事人更清楚这事?会比陈寿更了解这事吗?因此,劝告对关羽言行尽往阴暗面想的人,尽快洗涤自己的心灵,要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美好的真情的,即使现在少了或没了,我们也不应该失去信心。
阅读全文

[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76110654&fpid=3292124&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76110654&fpid=3292126&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兄台果然目光如炬,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真是令人敬佩啊!这个“贱躯颇重”又提了口82斤重青龙刀的关二哥,有了赤兔后都有如此惊人的表现;那么吕温侯骑了赤兔当然就更了不得了!!!原来这三国第一将是这么来的,无怪要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了:)只是有一事不解,这关二哥有了赤兔后,砍同级别的武将就跟切瓜一样(不过砍华雄时还没骑赤兔,算是意外吧)!!!这吕温侯骑了赤兔,应该是更不得了才是啊!可是这骑着赤兔的吕温侯却好象没砍几个象样的人物,甚至连靠马快追斩的人物也没有;到是在群殴中逃跑时用上了赤兔;和张飞居然还缠斗了一百余合!!!按兄台之理论,吕布出招总是以最快速度攻击到张飞,而张飞老是慢半拍。但是即便如此,百余合也没奈何张飞!!看来这张飞如果搞匹爪黄或者绝影骑骑,吕布是必死无疑啊!!原来吕布也是浪得虚名啊。建议三国兵器谱重新排名,吕温侯看来也就二流角色,仗了赤兔马这个“绝对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动力装置,居然被列为三国兵器谱排名之首,这对广大的没有宝马的三国武将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阅读全文

关于关羽诛文丑这个问题论坛上已讨论过多次!但是总没有个统一的认识,拥关派认为,此战表现出了关羽超强的武力,不容置疑;而贬关派则坚持其一贯的观点,认为此战和斩颜良及其他多个战例都是因为关羽的马快,关羽斩将靠的是马快而不是武力。这两种观点都有偏激之处,故在此对此战再进行归纳分析一二。罗本原文:“文丑军既得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离乱。原来过此,只顾取物,无心厮杀。曹操人马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拨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二将飞马而出去,操视之,乃张辽、徐晃也。二将追赶文丑至近,大叫:“贼将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来,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怒再赶,坐下马又被文丑射中面颊。战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策马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二将战三十余合,张辽去远,徐晃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军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出马而来,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大喝一声:“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二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是千里龙驹,早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个人认为此战能给我们传递的可靠信息有如下几点:1、文丑的攻击力不如颜良。-----以徐晃为参照。2、文丑的单挑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以箭射张辽,再战徐晃为证。3、文丑战关公前气势正旺。----以追徐晃为参照。4、文丑两合就败退并不表明只能在关羽马前走两合---有心却为证。5、文丑武力无法胜关羽。----他追徐晃则说明文丑自我感觉是能胜徐晃的。6、由于书中没有关于徐晃在关公出马后是观战还是回营的描述,所以不能考虑徐晃对文丑的影响。7、关羽十余个小兵对文丑的影响可以忽略。---有多次单挑为例。推测的情况:1、俗话说: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文丑和关羽一交手,就感觉此人武力和前面的徐晃不是一个级别的,既关羽的攻击力之强是文丑前面所没有遇到的。其想斩将挽回败势的想法被彻底动摇。2、文丑通过判断(相貌和武力),认定和他交手的关羽就是斩颜良的人;由于他对颜良的能力是非常了解的,同时他对关羽斩颜良的细节(颜良未动手)并不了解,于是对这位匹马单刀斩颜良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惧。3、上述两条就是文丑为什么只两合就急忙败退的原因分析。当然虽然文丑的败退是由于关羽的武力压迫和文丑不能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但他最终未能逃脱还是由于关羽的千里龙驹!如果关羽是一般的马,那文丑逃脱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另外,毛本在文丑战关羽时,将‘战二合’改为‘战不三合’虽然意思相差不大,但却有其合理的地方。战不三合表现出了文丑在单挑中感觉不是关羽敌手时,在是战还是退的抉择上的犹豫---想战,感觉斗不过;想退,仇人就在眼前而心有不甘。当最后决定退时,第三合也将开始,估计文丑是第三合刚开始或进行了一半时撤退的,而这也正是他为什么不能全身而退的主要原因,否则关羽马再快,也不会轻易赶上杀之的。
阅读全文

11、关羽战夏侯敦注:带[ ]者为删改处罗本:‘关公大怒曰:“吾惧汝,非大丈夫也!”拍马轮刀,直取夏侯敦。敦挺枪相迎。[两马约战二十合,]又一骑飞至,大叫曰:“二将军罢战!”遂各自分开。夏侯敦问曰:“[汝来何故?]”使者曰:“丞相恐于路阻挡关将军,特来报告。”敦曰:“丞相知他杀把关将士否?”使者曰:“未知也。”敦曰:“若如此,不可放他去。”[两将又战到二十余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敦于阵前忙问使臣曰:“丞相交擒关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二次使人来说,诚恐路上阻挡关将军,故送公文教行。”敦曰:“丞相不知关某杀人,必用擒下!”]指挥手下军士,团团围住,休教走了。[背后军马齐来。公无半分惧怯,声如巨雷,来冲阵势。敦挺枪来迎。]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叫:“元让、云长休得争战!”众皆视之,乃张辽也,俱各失惊。二人勒住马。张辽近前而言曰:“奉丞相钧令,因云长杀了孔秀,恐有阻当,特差我来,教于路关隘任便行。”敦曰:“秦琪是蔡阳之甥。[蔡阳是我举他见丞相]。他将秦琪分付在我处,[今你将他无罪斩之,于理恐有不然。]”辽曰:“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既丞相[美满]教关云长去,不可废丞相[宽宏]之意。”夏侯敦[方引军马退去]。’  毛本:‘关公怒曰:“吾岂惧汝耶!”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敦。敦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敦停枪问来使曰:“丞相叫擒关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关诸将阻挡关将军,故又差某驰公文来放行。”敦曰:“丞相知其于路杀人否?”使者曰:“未知。”敦曰:“既未知其杀人,不可放去。”指挥手下军士,将关公围住。关公大怒,舞刀迎战。两个正欲交锋,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叫:“云长、元让,休得争战!”众视之,乃张辽也。二人各勒住马。张辽近前言曰:“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敦曰:“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辽曰:“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夏侯□只得将军马约退。’分析:关羽与夏侯敦这一战,毛氏父子做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其主要目的还是老一套--抑曹!凡是在罗原本中稍有对曹操美化的地方他都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达到此目的。此战的删改较大的一处是删减了一次曹操派来教放行的使者次数,由三次改为二次。同时将赞美曹操的诸如‘美满’、‘宽宏’一并删去。没办法,谁让毛氏父子不喜欢曹操呢?另外一处是将关羽与夏侯敦两人两次各二十余合的单挑,改为一次不十合。从罗原本看关羽在此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夏侯敦两次苦战二十余合,最后都到了‘背后军马齐来。公无半分惧怯,声如巨雷,来冲阵势。敦挺枪来迎。’的地步,感觉关羽是比较危险了;毛本改了之后,这种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关羽与夏侯敦这一战是场被中止的战斗,并且俩人的武力差距不是很大,因此对武将的武力分析没有多少影响。待续
阅读全文

注:带[ ]者为不同处。9、关公刺颜良此战是比较有争议的一战。因为在《三国志》中对关羽武力强弱评判的唯一战例就是刺颜良了。而经过三国演义一描述,又成了偷袭得手的典型战例。于是对关羽的武力又有了“打折扣”的“实例”。嗟乎!羽何其无辜也!关于关羽武力到底如何,我有文在前,此番就不罗嗦了。罗原文:“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栓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毛本:“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分析:此战罗原文描写的非常精彩,表现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关羽形象。可惜这些精彩之处却被毛氏父子莫名其妙地删去了。如“...将盔取下放于鞍前,....”语就被毛氏父子删去了,却不知此句正是这一战的关键所在。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关公为什么要‘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按常理,古时武将上阵都要将头盔、铠甲穿戴整齐,目的是保护自己,而关公冲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当然别有深意。其目的,就是要给敌人照成不是来打仗的错觉。河北军及颜良都以为关公不是来投奔的就是来传话的,因此颜良未做迎敌准备,而河北军则自动放开一条大路。关公则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利用这一错觉,完成刺颜良这一及其困难的任务。与之对应的还有“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句,正好证明河北军及颜良都以为关公不是来打仗的。也改成“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突出强调了关公赤兔马快。由此一改,本来一个有勇有谋,机智刺颜良的关公,变成了一个卤莽勇夫,靠着马快,侥幸杀颜良的关公。孰高孰低,孰精彩孰平淡,也就一目了然了。待续!
阅读全文

注:带[ ]者为不同处。9、关公刺颜良此战是比较有争议的一战。因为在《三国志》中对关羽武力强弱评判的唯一战例就是刺颜良了。而经过三国演义一描述,又成了偷袭得手的典型战例。于是对关羽的武力又有了“打折扣”的“实例”。嗟乎!羽何其无辜也!关于关羽武力到底如何,我有文在前,此番就不罗嗦了。罗原文:“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栓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毛本:“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分析:此战罗原文描写的非常精彩,表现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关羽形象。可惜这些精彩之处却被毛氏父子莫名其妙地删去了。如“...将盔取下放于鞍前,....”语就被毛氏父子删去了,却不知此句正是这一战的关键所在。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关公为什么要‘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按常理,古时武将上阵都要将头盔、铠甲穿戴整齐,目的是保护自己,而关公冲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当然别有深意。其目的,就是要给敌人照成不是来打仗的错觉。河北军及颜良都以为关公不是来投奔的就是来传话的,因此颜良未做迎敌准备,而河北军则自动放开一条大路。关公则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利用这一错觉,完成刺颜良这一及其困难的任务。与之对应的还有“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句,正好证明河北军及颜良都以为关公不是来打仗的。也改成“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突出强调了关公赤兔马快。由此一改,本来一个有勇有谋,机智刺颜良的关公,变成了一个卤莽勇夫,靠着马快,侥幸杀颜良的关公。孰高孰低,孰精彩孰平淡,也就一目了然了。待续!
阅读全文

3、赵子龙磐河大战此战是赵子龙初出茅庐之战,两个版本在赵文之战上没有区别,但在赵云斩麴义时,毛本将战十余合改为战不数合,以强调子龙之勇。另在介绍子龙之来历时,原本有问有答,比较生动,而毛本基本上是平述。注:带[ ]者为不同处。罗原本文:“...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却转草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看看来近,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两马相交,如花似锦。]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大战文丑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瓒忙下土坡,问及姓名。[其人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瓒曰:“将军自何来,救我一命?”云曰:“某本袁绍辖下之人。今见绍无匡国救民之心,故特来相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瓒执云手曰:“闻贵郡之人皆愿倾心以投袁绍,公何独回心见某也?”云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左右军欲来,被颜良、文丑一齐射住。中军并起,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执旗将。[公孙瓒见砍倒绣旗,战麴义不退,]回马下桥而走。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一将引五百军不动,于中挺枪跃马,直取麴义者,乃常山赵子龙也。截住麴义,战到十余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大败,迤逦赶过桥去。绍军东西乱窜,云在前,瓒在后,迤逦杀入阵后]...”毛本文:“...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左右两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公孙瓒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军大败。...”分析:此战在单挑方面的改动不大只是将赵云斩麴义时的‘战十余合’改为‘战不数合’;给赵云武力方面长了分。但在整个战事上的改动还是较大的,总体上两个版本各有千秋。原本在排兵布阵及部队的调配上描写的较细致合理,场面生动。但略显罗嗦。毛本文字较简练,但场面描写较平淡。同时删去了瓒赵之间的问答---瓒执云手曰:“闻贵郡之人皆愿倾心以投袁绍,公何独回心见某也?”云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不知毛氏父子是认为赵云此答(出自《云别传》)可信度不高呢?还是认为赵云此答会另人感觉赵云择主不明,而有损其形象才删掉的呢?待续
阅读全文

引子罗贯中先生之《三国演义》自经毛氏父子修订后,天下随行毛本《三国演义》;若以此论,则毛本《三国演义》应精彩于罗原本多矣。然余读三国十余年,竟未感觉其中之奥妙,不亦悲乎?----先冒点酸水!在我看来,毛本《三国演义》比罗原本最可取的改动就是将目录改成了章回式,读起来更朗朗上口;除此以外,就是让罗贯中先生背上了“尊刘抑曹”这一黑锅。今人每当要为魏武平反时,无不以此为砖,大加征伐,不知罗老先生泉下有知会做何想。也许有人会说罗贯中也有“尊刘抑曹”的思想,只是没有毛氏父子那么严重而已。果真是这样吗?就让我们对比一下两个版本对曹、刘的开场描述吧!罗原本中曹操的出场时是这样描述的:“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恒、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谐韬略。...”而刘备的出场时是这样描述的:“...引出一个英雄。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从上述的描述我们能得出“尊刘抑曹”的结论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非但如此,我觉得对曹的赞美更甚于刘。刘备就有点象刘邦的翻版---有点街霸的感觉。因此“尊刘抑曹”的毛氏父子对上述的描述极为不满,都进行了删改:毛本《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出场就变成可怜的三句话:“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刘备的出场也变成这么几句话:“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同样是删改,但曹操被删的是赞美之词,而刘备被删的则是对其‘高、大、全’形象不利的描述(其实‘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乃人之常情,难道英雄人物就不能有嗜好吗?)----现在各位看官看清是谁在“尊刘抑曹”了吧,为曹操报不平者要骂就骂毛纶、毛宗岗父子吧。----说了这么多,还没进入主题,此处且按下不表,言归正传。下面就罗原本和毛本《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描述的差异进行归纳及分析:1、斩华雄此战主角是关羽,未正面描写战况,主要是从帐中诸人的反应来衬托关羽之勇。且来看看两个版本的不同吧:罗原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诸侯皆失色。绍拍股叹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催军未回!得一人在此,岂放华雄施威哉!汝众诸侯许多将士,只无一人可追华雄?”众官默然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五寸,髯长一尺八寸,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毛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毛本删去了‘绍拍股’及‘“...汝众诸侯许多将士,只无一人可追华雄?”众官默然’句;增加了‘言未毕’句。分析:个人感觉毛本删改后,反不如原文。可能毛氏父子认为‘“...汝众诸侯许多将士,只无一人可追华雄?”众官默然’句有损袁绍盟主的形象,故删去,而加入‘言未毕’句则可表现关羽急于立功的心态。不过我觉得这样一改,反而有损关羽的傲上形象,原文中等‘众官默然’了关羽才站出来应更能表现关羽的性格,刻画的更好些。待续
阅读全文

前日排了“三国各国武力十大将”,又见坛子内有‘三国武力排名十佳’及‘十三太保’等,概受名额所限,难以取舍,遂使英雄蒙尘。今某特排名曰“燕京十八骑”与此,不知能否令三国英雄扬眉。“燕京十八骑”姓名 武力 特技 籍贯 官职1、 吕布 100 箭术 内蒙 奋威将军 温侯2、 关羽 99 拖刀计 山西 前将军 寿亭侯3、 张飞 99 大喝 河北 车骑将军4、 赵云 99 箭术及剑术 河北 镇东将军5、 典韦 98 飞戟 河南 都尉6、 马超 98 流星锤 甘肃 骠骑将军7、 许楮 98  无 安徽 武卫中郎将 牟乡侯8、 黄忠 97 箭术 湖南 关内侯9、 孙策 97 生擒 浙江 讨逆将军10、张辽 97   无 山西 前将军 晋阳侯11、太史慈 97 箭术  山东 建昌都尉12、徐晃 97 无 陕西 右将军 阳平侯13、甘宁 96 流星锤 四川 折冲将军14、夏侯墩 96 无 安徽 大将军15、魏延 96 拖刀计 湖北 前将军、征西大将军16、张合 96 无 河北 征西车骑将军17、曹彰 96 无 安徽 任城威王18、姜维 96 箭术 甘肃 大将军
阅读全文

煮酒兄“对于许褚那个夹枪弃刀,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虎痴很聪明,知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道理,但可惜他低估了对方的膂力。也就是说,许褚虽然膂力比马超大,但却没有大到足以抢过马超军器的地步。因此这个胜负手的结果是不利于自己的。”此论--唉!没想到兄会如此判断错误。好!加上兄的观点,现在关于许褚夹枪弃刀有三种看法:1、其里兄的观点:许褚夹枪弃刀是为了生擒马超。2、本人的观点:许褚夹枪弃刀是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3、煮酒兄的观点:许褚夹枪弃刀是为了抢枪。现在看来其里兄的观点:许褚夹枪弃刀是为了生擒马超。的确有些勉强,以许褚和马超的武力,彼此谁也无法生擒对方,至于战前请战的诸如:“某必擒某某”的牛P话还是一笑而过,不要当真的好。至于煮酒兄的观点:许褚夹枪弃刀是为了抢枪。则有些莫名其妙了,许褚有刀好好的不用,抢人家的枪干吗?使起来也不顺手啊。如果是为了放出所谓的胜负手,他大可一手夹枪,一手舞刀,马超岂不遭殃了?而实战结果并非如此,这说明许褚虽然闪过了马超直刺心窝的一枪,但已手忙脚乱,因怕自己抵挡不了马超的后续招数,只好夹枪弃刀。所以他抢枪也是被迫的,目的还是为了自保。综上所述,本人的观点:许褚夹枪弃刀是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乃最为合理的解释。当然,单以此一战论之,说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亦未尝不可,但若从虚拟的“续战”角度来思考分析的话,则马超最终取胜的概率高于许褚。-- 煮酒兄语吾借用。午饭后才回帖,君不以为怪为盼!
阅读全文

煮酒兄关于支持马强于张的3个理由中:1 张飞是在马超军搦战一上午、直至午时以后已人困马乏的情况下才出战的;----可以成立。+0.52 斗满头100合时,刘备恐张飞有失并鸣金叫停;但这个理由现在受到一定的挑战 -- 今宵兄认为刘备叫停未必意味着张飞落于下风,而完全有可能是刘备关心三弟太切使然;-----可以参考。不加分(最多+0.1)3 张飞后来摘掉了头盔(对应于许褚打赤膊);这是许多网友曾引用的,但某以为说服力有限;----此属个人爱好,不加分。这三个理由相加,马超暂时领先张飞0.6分。支持张飞强于马超的理由:1 “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但这一条遇到比较厉害的挑战 -- 正如冰兄所言,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关公不敌黄忠了么?我还可以再多加几个战例:曹洪对何曼,夏侯渊对杨任,都属于同样的情况。因此这一条理由的说服力非常有限。----特别说明:冰兄所言不无道理,关公战黄忠、曹洪对何曼及夏侯渊对杨任都不能说明后者比前者强,确如冰兄言‘只能说是武将要取得胜利的一种手段吧’,但只有双方相持不下时,才会用这种手段。以关公战黄忠为例:二人首日战一百合后,云长心中暗讨:“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说明黄忠武艺不在关公之下;而我之所以举此例,主要是通过马超对张飞和对许楮时的不同表现(或者说心理)来说明此三将的细微差距;首先以马超为参照,他斗许楮时未想用诈败佯输之计,表明马超心里认为是可以赢许楮的;而斗张飞时他心里认为是‘赢不得张飞’的,才用诈败佯输之计。从这里首先可明确:1、张飞>许楮.我想这一点因无异意吧。(马已将许逼的把刀都扔了)。2、以马超的脾气,如果不是实在赢不得张飞,他是不屑用诈败佯输之计的。(煮酒兄是否知道我有此一说,先出手封我的嘴了,哈哈,佩服),考虑到煮酒兄的解释亦有一定道理,结论:张飞≥马超。+0.22 张飞比马超老;考虑煮酒兄的解释。+0.23 张飞此战的前一天刚刚长途跋涉赶到葭萌关,再考虑到其年纪,因此其体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考虑煮酒兄的解释。可以和支持马强于张的第一个理由:‘张飞是在马超军搦战一上午、直至午时以后已人困马乏的情况下才出战的’相抵消。+0.5三个理由相加,是0.9分,因此张飞领先0.3分。两人差距是张飞强于马超0.3分。据此微弱优势就判定张飞强于马超,确实比较勉强。不分上下?哈哈
阅读全文

徐徐分析时忘记(忽略)了关键的一句话,诸位客官要问是什么,即“徐晃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是也!前面的分析都没有问题,但是从文丑开始追赶徐晃起,虽然从大的环境看,似乎操军主动,但是从局部战局看,却是文丑军占优,因为是“文丑后面军马齐到”,而操方只有关羽及十余从,徐晃并无交待,因此,只要文丑能坚持一会而,其齐到的军马对关羽及十余从将形成绝对的优势。再说文丑本来就是为报颜良之仇而来的,既然仇人就在眼前,那么只要有可能,文丑一定会坚持到自己的军马来到,以报杀兄弟之仇的!但是遗憾的是,两合之后,文丑就心怯了,在只要坚持,局势就会向越来越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的情况下文丑却选择了逃跑,无它,武力不继之故也!徐徐文中讲到了“逃跑心态”,但是从原文中看,在文丑射退张辽,挺战徐晃的三十合过程中,河北军已经从混乱状态中清醒过来了,一句军马“齐”到,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文丑沿河赶来的举动,而不是常见的“约束军马”。因为军马已经齐到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河北军的训练有素。因此“逃跑心态”已不存在。我不排除颜良被杀对文丑心理产生的影响,但是从文丑在逆境中战张辽、徐晃来看,他的心理素质是非常过硬的,完全可以当的起名将之称。而战关羽只是文丑战张辽、徐晃的延续。从常理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心理素质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同样:因为颜良被杀对文丑心理产生的影响是导致文丑心态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同样不大。       另外如果文丑真是感觉身陷险境,文丑完全可以选择“不战而退”。而文丑并没有这样作的原因,不外乎他并没有太受此因素的影响。作者如果真想表现文丑因“自觉陷入曹军埋伏,便不想再战。”完全有多个描述可以选择:    如:“文丑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拨马而回。羽马快.....”---马超战曹洪遇夏侯版。    也可以这样描述:“丑欲战关羽,又心怯,乃虚指羽曰:“吾今日识汝矣。各且收兵,来日决战。”羽更不答话,举刀便砍,文丑只得相迎。.....”----姜维追邓忠遇邓艾版。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写,因此徐徐为文丑做的“不想再战”的解释只能说是“空中楼阁”---没有依据为基础。最后在说说徐徐的结论:其一:关羽所杀河北两将,一为正面偷袭,二为脑后作业。且皆拜赤兔之赐,忆吕温侯当年,可曾有此行径?关公殊为不彩。-----试问何为“偷袭”,以徐徐的语文知识应该不需要查字典吧!你见到过大摇大摆冲得前军“波开浪裂”后再将主将斩于马下的“偷袭”吗?诛文丑到的确是靠马快,但问题是如果文丑不逃,关羽有靠马快追斩的机会吗?关羽凭本事令文丑心怯而逃,追而斩之难道有错?千万别说什么“忆吕温侯当年,可曾有此行径?”虎牢关前温侯追公孙,如果没有三将军挺身而出,那公孙瓒岂不命丧温侯之手?其二:文丑和关羽延津之战,文丑从开始到最后被杀,皆无正常单挑形势下的公平状态和心态,故绝非正常单挑,属于无效案例,不应做为评判关羽和文丑武力指数的依据。----徐徐只强调开始和最后,却偏偏不提过程,分析问题时又偏偏将关键的“文丑后面军马齐到”莫名忽略,只能说是自己在不公平的心态下进行了不公正的分析,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阅读全文

看到以便便为首的群英会众将,在一场以众欺寡的酒战中最终灌倒马队后喜极而泣的激烈反应,就可以知道在新三被我们新盟一直压迫着的群英会是多么渴望一场对新盟的胜利啊!今天他们终于成功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对孤身战群英,虽醉犹荣的马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只有新盟的人才有这种偏向虎山行,敢赴群狼之穴的勇气。现在的新盟因对手在论坛的溃败宵盾而放松了警惕,上海分舵事件告诉了我们,群英会是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的,虽然群英会人少势微,但是他们正在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对新盟下手了,马队此次正是由于没有充分摸清群英会的战略意图才导致此次的醉倒!但马队用自己的醉倒告诫了新盟各分舵的朋友---在有群英会人员参加的各项活动中一定要保持必要的警惕![:1-36:]
阅读全文

  南帝此论最大的误区是认为关羽的投降是因为曹操给足了关羽面子!因而,将自己所有的假设都建立在了这一错误的观点之上,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一个基础依据都是错误的观点,其结论不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曹营中包括张辽、许褚、庞德在内的许多武将,那个不是被擒后投降的?难道这些武将个个都是没有尊严的人?  孔明七擒七纵,孟获才投降是为什么?书中写的很明白,孟获被擒不降并不是因为孔明没给足面子,而是因为孟获人为孔明捉住他靠的不是真实本领,而是诈力,他因此不服,换句话说,如果孔明是堂堂正正的靠战力活捉孟获,使孟获口服心服的话,一擒孟获也就降了。当然孔明不愿力敌而要智取是有他的考虑,这里就不说了。  上面的战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军人战死沙场或沙场被擒并不是他们的屈辱,结果反映的是双方的实力,但只要尽力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所以,所谓的关羽如果是被擒,就会因受到耻辱而宁死不降的观点是没有依据的。  下面再谈谈关羽是为什么才投降的:原文:[公大怒曰:“此言特说我也!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汝既速去,吾当下山迎战!”张辽大笑曰:“兄出此言,岂不为万世之耻笑乎?”公曰:“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万世耻笑?”辽曰:“兄今尽死,其罪有三,岂不为万世耻笑乎?”公曰:“汝且说我哪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近使君败于小沛,当戳力同心,死战沙场,其名万古不朽,不合逃遁而去。脚到之处,谁不相容?兄今欲死欲此地,倘使君复出,专望于兄,兄岂不是负却孤主,而背当年之誓乎?误主丧身,诚为不美。其罪一也。昔者刘使君以家眷重托于兄,以为万全之计。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若能守节,一死无疑;若不守节,又属他人。此是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实为不义。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更兼深通经史,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上负祖宗,下辱其主,安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之。”公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何如?”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必用一死,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却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可以全其义;三者,可以保其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汝言虽善,吾有三事。若曹公能从我,既当解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宏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刘皇叔同设誓时,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厢曹公,凡有杀戮,不禀丞相。二者,二嫂嫂处,请给荒疏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然不肯降,望文远贤弟急急回报。”]  从张辽说关羽三事,我们知道,本来关羽已经抱了必死之心--[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并且还认为自己这样死是[仗忠义而死]。但是当张辽说关羽此时战死,会背负三罪:[其一、负桃园结义之誓,陷刘备与死地;其二、负刘备所托,陷二嫂于失节之地;令刘备受带绿帽之辱;其三、上负祖宗,下辱其主,因小义而忘大义(匡扶汉室)。]后,关羽考虑再三才改变了必死之心。而张辽所说三点,又有那一个是给关羽面子的?  这里的关键是在第二条,如果不是刘备二夫人在曹操手中,曹方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要挟关羽的,没有刘备二夫人这个负担,关羽多半是可以突围而走的,即使是战死了,最多是令刘备少个帮手,我想关羽也不会相信刘备会因为他而实践共死的诺言吧(虽然关羽自己有这个决心)。    罗贯中费尽力气来刻画关羽的约三事,就是想借此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礼、义、廉],可惜的是,在经过了多次文化灾难后的今天,人们眼里只有“利益”而不知“廉耻”,更不知何为“忠、义”。以至于出现不相信、不理解我们民族的许多有关[忠、孝、礼、义、廉]方面的人和事,继而出现了诸如恶搞、向阴暗面臆测等形式的所谓反思。我们除了感慨人心不古外,还能说什么呢?  关羽最后所提三条,在南帝看来是无足轻重、象征性的所谓给足关羽面子的台阶,有鉴于当今社会道德尽失、信义全无的现实情况,对南帝的因“不相信、不理解”而产生的麻木,我也可以理解,不便深究。但是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咱们还是应该看看关羽所提三条究竟是不是为自己找面子:[一者,吾与刘皇叔同设誓时,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公,凡有杀戮,不禀丞相。]---为保全刘备是因为“扶汉室”才和曹操对立,而不是和汉室对立,明确了“降汉不降曹”的大前提。针对后面曹操说的“汉即是吾,吾即是汉”,不得不佩服关羽对是非观的把握是多么的准确。[二者,二嫂嫂处,请给荒疏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为的是嫂夫人的名节。[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然不肯降]----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刘备,君子坦荡荡,丑话说在前面,莫怪言之不谓也!  从上面三条,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全部的考虑都是为了兄长刘备,而为了此目的,他失去的恰恰是自己的尊严和面子。那么那些因自己长期身处只谈“利益”不讲“忠义”的环境而只会用“利益”来臆测“关羽约三事”的论调可以休矣!  结论,关羽之所以投降,是因为:他既不能身死而陷刘备于死地,也不能一死了之而令二嫂受辱、刘备蒙羞。更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兄弟[匡扶汉室]的志向,而最后通过与曹操的讨价还价,结果既保全了兄弟之义,又保全的二位嫂子安然无恙;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能够最终离开曹操的承诺。如此结局,固然表现了曹操深爱关羽之心,但不能否认的是关羽毕竟是用放弃自己尊严和面子的投降方式达到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直接说服还是抓住关羽后说服,只要刘备二夫人在曹操手里,再经张辽一分析,再加上这么优厚的条件,关羽是一定会降的。因此说降关羽的关键是在于曹操有刘备二夫人在手来要挟关羽;而不在于是否给足关羽的面子。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