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可以进行长距离的攻击,比刀枪更具有杀伤力。不必进行面对面的拼杀,可减少己方的伤亡。两军对阵,先射住阵角;攻城夺寨,必遇对方“箭如飞蝗”的防守。演义中名人为暗箭、乱箭所伤的还真不少,粗粗看一下,光是丧生箭下的就有:庞统、黄忠、吴班、张嶷、夏侯霸,典韦、乐进、徐晃、张辽、张郃、郭淮,孙坚、孙策、周瑜、太史慈、黄盖、甘宁。等等。太史慈精通箭术,“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结果自己都死于箭下。张辽威震江东,最后还是躲不过人家的夺命之箭。于禁对准马超后背狠狠地射了一箭,却把前面逃跑的李勘给射死了。嘿嘿,冤不冤?郭淮明明知道姜维箭囊已空,还非要给他送支箭去,结果被对方“以其人之箭,还射其人之身”。嗨,怪谁去?典韦“身被十数枪,士兵只是远远地箭射”,看来箭伤还是要多于枪伤。死因也该明了。孙策也是被人枪箭齐伤,但毒箭伤在面部,属于致命伤。乐进、黄盖中箭后虽未表明生死,但以后再也没看到他俩行踪,估计也是凶多吉少。都说周瑜是气死的,但是不管气也好、怒也罢,这些都是外因;箭伤迸发才是其丧命主要因素。夏侯惇何等英勇?拔矢啖睛,反杀曹性。汝南道上,尽管“睁一眼、闭一眼”,也没让势头正盛的关羽占了半点便宜。但后来外出打仗了的次数逐渐减少,猜想可能箭伤从一只眼睛影响到另一只眼睛,最后只好退居二线了。可惜这位曹家的主将了。关羽年轻时几次中箭,失荆州时已近花甲。是否因为旧伤复发,影响了这位武圣的战斗力?以致对庞德、徐晃的战绩令人失望。害得后人竞相猜测。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人仰马翻。倘若不是曹操“不准放冷箭”的号令,子龙的雄姿可能就没那么潇洒了。所以说,战争的各方对弓箭的储备看得比粮草更加紧要。周瑜把十万支箭的任务三天交给诸葛亮完成,并借军令故意难之,可见箭用于当时的战争是何等重要。不过插一句,草船借箭被人炒得沸沸扬扬,后人有口皆碑,戏文久唱不衰。不过孙坚在此之前,曾以帆船借得十余万支箭,继而“跨江击刘表”。既然有例在先。为啥就无人炒作呢?百思不得其解。只是到了火枪的出现,箭术慢慢消退,逐渐成为体育比赛的项目。
阅读全文

周瑜心情很不好,箭伤一直不见愈合。先遭国太斥责;回到家里,小乔又唠叨个没完。气得他连晚饭也没吃完,就匆匆回到大营。      本欲与鲁肃细谈,不想他竟巡江未归。徐盛又来要求增兵江防,周瑜一顿训斥,不觉怒气满腔。   “当初撮合这门亲事,完全是从大局出发。为了加强统一战线,两家同仇敌忾,迫使曹操知难而退。这岂非天大好事?可任何东西到了诸葛亮嘴里,再大的好事也变成坏事。罗先生反正什么都听诸葛亮的,一个怎么说,一个就怎么写。褒此贬彼,把个孙刘联盟写得分文不值。连国太和小乔都相信他们的谣传。        那孙尚香可是国太的掌上明珠,用她来做诱饵?嘿嘿,我不要命啦?战事失利,损兵失地这种责任我敢负;拿公主的身价、性命开玩笑,就是借我十个胆子,周瑜也不敢。再说,难道王侯家的千金,还不如几个城池值钱吗?诸位想想,你敢把顶头上司妹妹给对方抵做人质吗?纯粹是无稽之谈嘛!国太和吾主也均是深明大义之人,为了孙刘联姻,不惜花费人力财力,把婚事办得隆重又体面。不就是为了让曹操看看两家唇齿相依的关系。从上到下,全都把这乘龙快婿奉为上宾,公主更是对这夫君百依百顺,刘备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根本就不想回去。名副其实的‘乐不思蜀’(有其父必有其子吗)。诸葛亮一看,又气不过了。霎时间,谣言四起。什么‘席间埋伏刀斧手’,‘只等......’。谁敢如此大胆,敢对吾主的娇客如此无理?想灭九族不成?挨不上边的事吗。假如真要是想取刘备性命,也根本用不着动刀动枪啊!哼,若不是珍惜两家结盟,谁会看得上你这半拉老头,还有这八辈子挨不上边的“皇亲国戚”,谁稀罕?公主识文习武、博古通今,难道还不如一貂蝉?真要是施‘美人计’的话,你诸葛亮就是天大的本事,刘备也只能乖乖就范。讲什么‘燕山夜话’呢?主公一再强调要以大局为重,我东吴诸将一直遵循这一方针,忍辱负重,兢兢业业,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才使吴蜀联盟得以维持。曹操虽对赤壁之仇耿耿于怀,却不敢贸然南下。        为使其谣言能迷惑世人,诸葛亮经过精心策划。要刘备假借到江边祭祖骗得公主同去,对此忠孝之事,国太与主公能不支持吗?到了江边,早有船只接应,刘备、赵云软硬兼施,胁迫公主上船,将公主劫持作为人质。使我守军‘投鼠忌器’,待我问讯赶来责问,又遭其预先准备好的伏兵偷袭。‘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就是罗先生‘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实真相。唉,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看来,诸葛亮早蓄谋已久。嘴上成联盟,背后下毒手,如此‘中伤’、‘离间’,哪还有半点诚意可言。 如今,尚香又在他们手里,我纵有千条妙计也无处使,千张嘴巴也说不清呀!    幸亏主公和江东百姓仍对我信赖如初,诸将一直为我鸣不平。今生如此,已如愿矣!为主公社稷,为江东百姓,虽粉身碎骨,死而无憾。”         伤口一阵剧烈疼痛,周瑜跌坐在椅子上。            “我死不足惜,愿后人明鉴,孙刘联盟毁于一旦,罪魁祸首就是诸葛亮。”  
阅读全文

侍女匆匆进来:“夫人,刚才有几个曹操手下的人,强行闯进后宅,对这里指指点点,还出言不逊。恐怕没安什么好心,请夫人早作定夺。”   “曹操的人?”邹氏不由站起身来。   “是的,直到我说要报知夫人,他们才一窝蜂地溜了。”自张济死后,邹氏一直住在后宅,足不出户,与侍女们一起做些女工活打发时光。近日曹兵进驻宛城,邹氏更是闭门不出,整天提心吊胆。   “这可如何是好?”   “我等即刻送夫人出城?”   “不,‘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这张家老少百余口均在宛城。我要一走,还不被曹操满门抄斩?”   “那,夫人......。”   “我生为张家人,死为张家鬼。岂能任人侮辱?他要苦苦相逼,唯有一死。”邹氏拿出剪刀,“啪”地放在桌上。   “啊,也不妥,曹操蛇蝎心肠。夫人若不遂其心愿,恐怕......。”    邹氏跌坐在椅子上:“你们先下去,容我三思。”   “嫁至张家十数载,虽未曾添得一男半子,但夫君待我一直恩爱,始终不肯置妾。今天本应随君同去,为夫尽节。唉,我死不可惜,可家族百口性命系于我一身。倘若活活受人侮辱,我又怎对得起夫君在天之灵!天哪,我该怎么办?”    邹氏一把抓起剪刀:“我假意从他,乘其不备杀之。不行,那家伙久经沙场,我乃一弱女子。万一失手,还是害了全家老小。哼,看来,曹贼不除,我张家永无宁日。事到如今,只能请夫君见谅,莫怪为妻不贞!啊,还有,绣侄知道此事,必不肯罢休,我当修书一封,告知内情,要其不露声色,等待时机。曹贼,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邹氏放下剪刀:“来呀,笔墨伺候。”
阅读全文

  宋朝科技比三国要发达多了,无论是武器或策略。比如说“大炮”,尽管说实心的。钩镰枪,连环马等等,就是弓箭,可能也先进得多。还有单兵作战方面。但如果放在同一时代,水泊根本无法与东吴向抗衡。  从地域来讲,梁山不过是山东的一小块地区。一旦遭大军围困,前后不能接应,首尾难以相顾,也没有后方供给的支持。东吴作为一个诸侯国,假如出兵攻击,必定有长期作战准备的。  从人员来讲,无论水陆,东吴均占有绝对的优势。  水军。梁山无非是水盗,渔霸和渔民组成。单独挑逗或小股作战有一定威力,如果用于大规模的战役就无能为力了(比如面对八十三万的曹兵)。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东吴占据南方几省,水性好的人物比之梁山,甚至比之山东,可能高出好几倍(不过书中没有明显记载,纯属自己推测)。所差的不过环境不熟,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摸索。真若水下争斗,梁山不一定能笑到最后。如果是大兵团作战,东吴必占上风。正规的水上训练将充分显示其优势,船与船之间的呼应,盾牌与刀枪的配合,火攻与近战的战术,将会在水泊之上充分得到发挥。又是一场浩渺江波上的生死较量。  陆军。梁山也是由投诚军官,山大王和饥民组成。素质参差不齐,战术训练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必然导致整体配合方面的缺陷。只能利用地利与东吴周旋。  东吴地形不熟,但其不乏能人。初期战事恐有败绩,但到最后,整个战役必定以东吴全胜告终。  以个人武功来讲,水泊英雄囿于地区所限,并不代表全国的武功强者。金兵南犯,朱仝,呼延灼等就令人叹息。而三国时期,关东地区武功强者,似乎在在中原未有耳闻(本人孤陋寡闻)。东吴的强将应该不会比梁山的弱。  “关公战秦琼”,瞎猜而已。
阅读全文

   吕布被捆粽子一般,丢在角落。十几名武士来回巡视,丝毫不敢懈怠。  吕布暗中垂泪:“人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横戟纵马,未遇敌手,一朝失算,全盘皆输,今日竟为阶下囚。素闻曹操心狠手辣。几次交战,使其损兵折将,早已对我狠之入骨。看来,今番凶多吉少。啊!不,我不能死。天哪!我有盖世武功,平定天下岂能无我?愿苍天见怜!呜呜呜呜。”  吕布睁开眼睛,四周一片寂静。   “唉,事到如今,谁能救我?只有玄德,但愿此刻其正在城楼。此乃忠厚仁义之人,岂能坐视不管?虽说因徐州之事有些磨擦,却缘张飞之故。事后我把玄德家小妥善保护,敬之如宾,并未见有责怪之意。况且当初辕门射戟,退袁术大军,解其危难,想必一定知恩相报。他若开口,曹公焉能不从?现曹公花心正盛,再以貂婵献之,必将喜不自禁。张济之妻尚爱不释手,况貂婵乎?投其所好,定能逢凶化吉。”  吕布猛地坐起身,大口喘着粗气。   “貂婵花容月貌,善解人意。歌舞琴棋,无不精通。数年来,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唉,今爱妾尚不能保全,何以为人?也罢,大丈夫‘能曲能伸’,暂避危难,再作计较。但愿能效范蠡西施之美誉。”     一阵吆喝,吕布被众武士簇拥着,推推搡搡向白门楼而来。高顺和陈宫也被同时押到。     门楼正中端坐曹操和刘备。     吕布的心似乎要从嗓子眼里蹦了出来:“此番有救矣!”     曹操先看了看高顺:“此人欠尚元让一目。”     高顺自知在劫难逃:“还汝一命可也。”扭身下楼。     曹操起身走向陈宫:“公台别来无恙?是日不辞而别,操百思不得其解。良禽择木而栖,公台何故投此等无谋之辈?愿闻其详。”     陈宫朗声说道:“董卓祸国殃民,天怒人怨。我自信:‘杀卓者必英雄’,是以弃官相助。不料汝杀戮成性,殃及无辜。且面不改色,大言不惭。他日得势,必步董卓后尘。投吕布者,亦因其举义杀卓耳。布虽无谋,天良未泯。不似汝这般阴险奸诈。只恨此人良莠不分,重用内奸,才有此大败。若听信于我,汝安得有今日?”     曹操皱了皱眉:“公台言重矣,操身为汉臣,自当为匡扶汉室呕心沥血。讨董卓,拯民于水火;驱四贼,勤王于危难。吕布乃董卓余蘖,人心所背,众叛亲离。今日之胜,实属天意。公台忠义之士,理应弃之。你我同修前好,共图社稷,如何?”     “哈哈!沽名钓誉而已。如今群雄四起,争战不断。拯民者,募兵也;勤王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耳!汝之品行,尽皆知晓,复言何益?兵败被擒,唯死而已。”     陈宫仰天大笑,大步向楼下走去。     曹操紧随其后:“公台,公台。慢走,再容我一言。”  曹操双手掩面,失声痛哭,在侍卫搀扶下,紧随其后,走下门楼。     吕布在一旁只听得心惊肉跳:“高顺已然难免,陈宫又如此顶撞,岂非自寻死路?我该如何举措才好?”     见曹操走远,吕布向刘备轻声说道:“玄德公救我。”     刘备微笑点头:“我自省得。”     吕布如获重释,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曹操被侍卫搀着扶坐下,眼噙泪水,连声长叹。     吕布向前几步,跪倒在地:“明公在上,吕布服矣。”  曹操又皱了皱眉:“当真?”  “明公威震四海,乃当今英豪。布自不量力,以卵击石,今日被擒,心悦诚服。愿追随明公尽效犬马之劳。布虽不才,尚余几分蛮力可用,乞明公怜之。”  曹操暗道:“今群雄纷争,战事四起。袁绍虎视眈眈,久有图许都之意,颜良文丑皆勇猛无比,若得此人,必能胜之。唔。”  曹操不动声色:“何以为信?”  吕布战战兢兢:“我即召集残部,悉数来降。明公日理万机,布献貂婵日夜服侍,以解鞍马之劳。”  “貂婵?”曹操暗道:“此乃绝世美女,更胜邹氏十倍。得以相伴,不枉此生。唔,且饶他一命。啊!不妥,不妥。占人妇,役其夫?岂有此理。吕布狼子野心,反复无常,更兼武功高强,我将寝食不安。欲得貂婵,此人必不可留。”  曹操哈哈大笑,转向刘备:“玄德公意下如何?”  刘备心思:“操乃当今奸雄,若得吕布,如虎添翼。匡扶汉室,尤为坎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胸有成竹,故作思索。  吕布抬起头,企望着刘备。  刘备长吟一声,转视曹操:“公欲重蹈丁原,董卓覆辙否?”  二人对视片刻,同时大笑。  曹操:“哈哈哈哈!”  刘备:“嘿嘿嘿嘿!”  不啻晴天霹雳,吕布跳将起来,挣脱了武士的牵制:“大耳贼,忘恩负义之徒,非我相救,汝早为袁术刀下之鬼......。”  骂声未绝,早被武士勒紧绳索牵下楼去。   曹操长叹一声,暗道:“念貂婵之故,赐其全尸。”
阅读全文

         曹操带着残兵败将离开华容道,一路紧跑上了大道。曹操环视一下四周,突然又仰天大笑起来。众将一阵紧张,纷纷横刀举枪,做好迎敌准备。     “慌甚!此地离南郡不远,孙刘将寡兵微,岂敢长途追击?军士劳累,稍加歇息。”     众人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下马坐地。     程昱上前问道:“丞相,前番三笑,笑出了三支伏兵。适又闻大笑,我等恐再遭伏击,故此惊慌。不知丞相又笑周瑜、孔明何事?”     曹操看了众人一眼,说道:“我非笑周瑜、孔明,乃笑关羽耳。”     程昱:“丞相待之甚厚。投桃报李,情理之中。”     曹操:“若其不肯相让,我等怎的脱身?”     张辽插话道:“云长忠厚仁义,知恩不报,非其所为。”     程昱:“昔日上马袋金,下马袋银。封官晋爵。赠袍赐马,允其三事,尊其二嫂。侍美女于内,宴佳酿于外。任其封金挂印,闯关斩将而去。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丞相如此宏量,其焉能不晓?”     曹操:“其斩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已然报答有余。况金钱美女,价值几何?岂能换得我等众家性命?”     程昱:“丞相高瞻远瞩,料事如神,莫非早知有今日之变故而结缘在先?舍蝇头之小惠,得社稷之大利。高,实在是高!我等绝路逢生,均赖丞相之洪福也。”     曹操:“汝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两军阵前,以私废公,该当何罪?身外之物,生家性命;孰轻孰重,关羽安能不辨?”     徐晃:“云长义气,恐顾不得许多。且刘备视兄弟情深,必不肯责备。”     曹操:“若孔明不依,奈何?公明慎言!”     徐晃嘿然。     忽报曹仁引兵接应,众人起身相迎。     曹操弃马登车,沿大道缓行。     “其中内情,唯我心知肚明。初围猎之时,关羽企图谋害于我。后心中忐忑,恐我知晓,拿其问罪。故千方百计离我而去。我故作不知,待若上宾,欲收其心耳!奈关羽诚信,不善掩饰,一直耿耿于怀,岂是财色能动?唉,人各有志,强留不得。不想今日竟以死相报,真丈夫也!我待其以真,彼还我以诚,这般‘真诚’,如何忘却?憾为刘备所惑,迷不知返。可惜,可叹。云长忠义而自信,勇武而自专,一旦失误,则无力自拔矣。”
阅读全文

 本想立志为国效力,匡扶大汉,然命中注定,只能碌碌一生。  后人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不尽然,有些细节恐怕连罗先生也不知晓。  赵云单枪匹马大战长坂坡。我揣摩出曹公的心思。暗自谓曹公:“赵云之勇不在关羽之下,若得之,丞相如虎添翼矣!”于是,“不许放冷箭”的号令立即传至三军,子龙才有幸得脱。  庞统献连环计之时,众谋士均有察觉,曹公目视我良久。见我微微摇头,淡然一笑。遂以腊月无东风之故,予以采纳。前是八十一州百姓,后是八十三万健儿,难哪!  人问“既然‘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何不寻机走脱,复事刘备?”我自有苦衷。  近二千年了,从未向人提及。  隐姓埋名多年,一直关注社稷动态。水镜先生又对我说了那么多的大道理。我也久闻刘备宽厚仁义,一拍即合。虽彼此相处时间不长,却感情颇深。  哪晓程昱竟出此恶毒之计,诱我上钩。隐居多年未能尽孝,一见家书,肝胆欲裂,情急中焉能细辨其真伪?老母大怒,斥我连三岁小孩都不如。我再三解释均不能消其之怒。最后说道:“不是儿不明是非,实在是多年不见娘亲,心中思念。闻听娘亲受苦,虽龙潭虎穴,又何惧哉!”谁知就是这话......。  我能揣摩老母的内心:“我儿忒孝顺,但忠孝不能两全。为我,他可置生死于不顾,但也会放弃天下大事。若此,老身虽生何益?”唉!是我害了娘亲呀!呜呜......。  南北征战,互相杀戮,已使无数生灵涂炭。原想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让老母怡享天年,以弥补长期离家之憾缺,谁料竟连累老母也因我而去。唉,纵能安国定,邦又有何用呀?至此,我完全心灰意冷了。  再者,在刘备手下做事也并非易事。记得首次出兵,关张就在帐下交头接耳,对我号令爱理不理。只是碍于玄德面子,才勉强服从。倘若那次战事利,这二人还不知怎么无法无天呢!玄德公此人,视兄弟感情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往往公私混淆,使执法者难以把握。长此以往,内外有别,赏罚不明,何以服众人之心?同时,这种感情也容易被敌所利用,若牵其手足,必动其全身,以致坏了国家大事。  还有,当初临行之际我曾劝孔明出山,辅佐刘备。当时孔明十分不悦,弄得我差点下不来台。如今他已大展宏图:战赤壁、取荆州、图西川,鼎立之势已经形成。我再回来搀和什么?为尽孝心已失老母,难道还能为虚名再失人格吗?  现在,我是孤身一人,什么都没有了。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厮杀、并吞、良策、诡计,都是为人作嫁的丧德之举。滚,见鬼去吧!
阅读全文

箭可以进行长距离的攻击,比刀枪更具有杀伤力。不必进行面对面的拼杀,可减少己方的伤亡。两军对阵,先射住阵角;攻城夺寨,必遇对方“箭如飞蝗”的防守。演义中名人为暗箭、乱箭所伤的还真不少,粗粗看一下,光是丧生箭下的就有:庞统、黄忠、吴班、张嶷、夏侯霸,典韦、乐进、徐晃、张辽、张郃、郭淮,孙坚、孙策、周瑜、太史慈、黄盖、甘宁。等等。太史慈精通箭术,“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结果自己都死于箭下。张辽威震江东,最后还是躲不过人家的夺命之箭。于禁对准马超后背狠狠地射了一箭,却把前面逃跑的李勘给射死了。嘿嘿,冤不冤?郭淮明明知道姜维箭囊已空,还非要给他送支箭去,结果被对方“以其人之箭,还射其人之身”。嗨,怪谁去?典韦“身被十数枪,士兵只是远远地箭射”,看来箭伤还是要多于枪伤。死因也该明了。孙策也是被人枪箭齐伤,但毒箭伤在面部,属于致命伤。乐进、黄盖中箭后虽未表明生死,但以后再也没看到他俩行踪,估计也是凶多吉少。都说周瑜是气死的,但是不管气也好、怒也罢,这些都是外因;箭伤迸发才是其丧命主要因素。夏侯惇何等英勇?拔矢啖睛,反杀曹性。汝南道上,尽管“睁一眼、闭一眼”,也没让势头正盛的关羽占了半点便宜。但后来外出打仗了的次数逐渐减少,猜想可能箭伤从一只眼睛影响到另一只眼睛,最后只好退居二线了。可惜这位曹家的主将了。关羽年轻时几次中箭,失荆州时已近花甲。是否因为旧伤复发,影响了这位武圣的战斗力?以致对庞德、徐晃的战绩令人失望。害得后人竞相猜测。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人仰马翻。倘若不是曹操“不准放冷箭”的号令,子龙的雄姿可能就没那么潇洒了。所以说,战争的各方对弓箭的储备看得比粮草更加紧要。周瑜把十万支箭的任务三天交给诸葛亮完成,并借军令故意难之,可见箭用于当时的战争是何等重要。不过插一句,草船借箭被人炒得沸沸扬扬,后人有口皆碑,戏文久唱不衰。不过孙坚在此之前,曾以帆船借得十余万支箭,继而“跨江击刘表”。既然有例在先。为啥就无人炒作呢?百思不得其解。只是到了火枪的出现,箭术慢慢消退,逐渐成为体育比赛的项目。
阅读全文

刘备:“大乱重聚,吾等缘分,刘备不才,赖诸位错爱。备乞请各位满饮此杯。”    一番杯觥交错之后,气氛热烈了不少。    张飞举杯向关羽:“二哥休要怪小弟,鲁莽之举兄莫记。曾闻兄,势单力薄遭败绩,投靠曹操博名利。上马赐金银,下马奉美女。杀良诛丑立大功,保曹护驾树奇迹。忘却俺,兄弟结拜盟誓言,桃园豪杰三结义。唉,小弟实在鲁莽,乞请二哥消气,这杯酒,给兄长赔礼。要不然,兄弟长跪不起。”    关羽急忙起身:“三弟言重了。”    举杯相迎,一饮而尽。    关羽:“唉,兄弟分离心中不安,护卫二嫂昼夜不眠,寻兄,哪怕是入地上天(可没准讯呀),杀敌,怎挡得操兵万千(死不足惜,当初的誓言办)。思亲人险把心操碎,念兄弟几把眼望穿。斩颜良了清欠债,诛文丑为了还愿。手足团聚,我何惧斩将闯关。三弟见我怒发冲冠,我实在是有口难辨。亏来了蔡阳这个替死鬼,大哥又及时赶来阵前。兄弟呀,你那丈八蛇矛干脆把我戳穿,也好让你看看为兄的心是忠还是奸。5555555.......。”    张飞:“二哥,小弟有眼不识金镶玉,您那宰相肚里能撑船,就别跟我一般见识。啊!”    刘备:桃园结义友谊深,今日释疑情更真,生死离别重团聚,齐心协力定乾坤。   “二弟,三弟,都怪大哥无能,害弟兄们受苦,555555......。来,二位兄弟,满饮此杯,大哥为你们赔罪了。”   “砰”。    张飞:“嘿,大哥,二哥,今儿怎么啦?兄弟团聚应高兴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象什么?来,换大碗,满上!木哈哈哈哈!”    刘备破涕为笑,暗向刘封做了个手势,打着哈哈,向各桌敬酒去了。    关羽:大哥好生稀奇,嫂子已然有喜,为甚又收义子,不怕日后生疑?基业传于外人,并非大哥本意。无故废长立幼,历为王室大忌。倘若再生变故,何必多此一举?人常说:‘胜者为王败者寇’,寇封入室不吉利。多年南北征战,几番颠簸流离。大哥啊,你忘了吗?    刘封:二叔生性高傲,对我怨恨未了,假如又生尴尬,这大场面,可如何是好?    犹豫间,刘备目光不断射来,只得轻轻上前,双手举杯过头:“二叔在上,小侄敬叔叔一杯。”    关羽似未听见,只顾与别人闲聊。    刘封:酒碗高高举过头,两腿兢兢虚汗流,四周文武冷眼望,滚滚烈酒难掩羞。二叔,我哪儿得罪您了?唉!早知官场如此,不如在家自由。    刘封膝行向前,提高嗓音:“二叔在上,小侄敬叔叔一杯。”    关羽眯眼斜视刘封:“脑袋发懵,脸颊发红,眼睛发花,耳朵发聋。贤侄自用。”    刘封跪在地上,一时不知所措。    张飞:二哥酒量不赖,今日为何作态?封儿如此恭敬,不应撒刁使坏。大哥,你看怎么解决吧。二哥硬要作怪,三弟实属无奈。    刘备:叹云长,太轻狂,我认义子又何妨?兄弟团聚喜庆宴,叫我这大哥怎收场?年近五旬无后代,辛辛苦苦为谁忙?夫人有喜是不假,谁知是女是儿郎?继拜关平你在先,还要让我出洋相。二弟呀,你太不理解我了。        赵云:刘封恭恭敬敬,云长无动于衷,眼看热宴变冷,真真急煞主公。翼德快人快语,今也装哑作聋?也罢,待我劝说几句,不知中也不中。    赵云来到关羽面前:“关兄,卧牛山一事,多有得罪,还望海谅。我饮两杯,算与兄长和周仓兄弟赔罪了。”    关羽赶紧站起身:“哎呀!子龙,你我兄弟还说哪里话呀?来,咱俩一起干!”   “啊,等等。面前还有一盅,怪我一时冲动。真是酒后失态,忘了还有刘封。封儿,赶紧敬完,别耽误我们的久别重逢。哈哈哈!”   “二叔请。”   “哦,贤侄,来。”   “谢二叔!”    刘封擦了一把汗:果然天生傲骨,敬酒无端受辱。叔侄心存芥蒂,日后如何相处?    刘备赶紧过来:“你二叔不胜酒力,不要多劝了。给你三叔敬酒。”    刘封暗道:“红脸忠,黑脸凶,还不知三叔怎么个瞎胡弄。”小心翼翼上前:“三叔,请......。”   “侄儿孝敬,叔叔高兴。木哈哈哈哈!”   “多谢三叔!”    赵云:“关兄,千言万语此杯酒。”    关羽:“子龙,一切都在不言中。”    “砰”。    刘备:云长忠义个性强,些许琐事心中藏,不是子龙巧劝酒,尴尬场面怎收场?    “子龙贤弟,自从相识,一见如故,今风雨跌宕,更见真情。如不嫌弃,我就认你做四弟了。”    赵云:“云乃一介武夫,蒙主公错爱,怎敢与主公称兄道弟?”    关羽道:“哎呀,我们本来就是兄弟吗。”    张飞提个酒坛挤了过来:“嘿嘿,咱又多个兄弟了,来,满上!”    “砰”。    刘备:“关平,刘封,为四叔敬酒。”    “是!”
阅读全文

望着滚滚烟尘,关羽道:“此必官兵不敌,败退而来。寇众我寡,只有分兵伏于两侧,拦腰截之。”张飞:“然,兄于左,吾于右,乘机袭之。”先说关羽伏于右坡,见黄巾蜂拥而至,旗号“地公将军”,官兵溃不成军。断后的一员小将,血染战袍,死命抵抗,两名贼将紧追其后。关羽把大刀一举,伏兵顿出,呐喊着冲下山坡。关羽马疾,直奔大路。两贼将勒马停步,喝道:“来将通名。”“关羽。”“吾两乃黄巾大将韩忠,孙仲是也!无名小辈,饶你不死,快快离去!莫耽误吾等捉拿董卓。”关羽凤眼倒竖,挥刀便砍。韩忠举刀相迎,交马三合,关羽斩韩忠于马下。孙仲大怒,挺枪直取。不二合,亦被关羽拦腰斩断。贼兵四散而走。那小将下马行礼:“多谢英雄相救,吾乃董刺史麾下牙将,张辽,张文远。敢问尊姓大名?”“免贵姓关,名羽,字云长。董刺史现在何处?”“刺史在右路,被张角所败,十分危急,请英雄相救。”“将军勿忧,吾三弟已伏兵于彼,料无大恙,吾即去相助。”且说张飞伏于左路,只见官兵仓皇逃命,一股黑雾紧追不舍。张飞大吼一声,冒着烟雾,率兵冲下山坡。几名贼人上前阻拦,被张飞指东打西,皆挑于马下。忽闻有人大呼:“壮士救我!”只见一金盔银甲之军官在几名护卫搀扶下,一瘸一拐缓缓而来。“天公将军”旗号下,两名贼将裹着黑雾率众已追至背后。张飞催马上前,横矛拦住贼将。“邓茂在此,谁敢阻拦?”一贼将挥刀砍来。张飞架开大刀,反手一刺,将邓茂挑下马来。乘势向旗号下杀去。大旗下,贼酋张角正待作法,张飞已到跟前。只得大叫:“左右救我!”向暗处遁去。正遇关羽率部赶到,二人领兵追击,大获全胜。张辽引见二人拜见董卓,董卓大喜:“二位壮士武功盖世,实属难得。如今乃用人之际,若愿屈居麾下,今后必重用。不知意下如何?”关,张相视。关羽道:“吾兄弟三人曾有誓盟,何去何从,尚待大哥定夺。”董卓道:“不妨,三人皆可共居某处,不知你大哥是谁?”二人如实相告。不知又会生出什么变故。且听.........
阅读全文

却说关羽取出锦囊,小心翼翼拆开,众人一起上前围观。囊中书写八个字:“贼聚西征,贼散东奔”。“二哥,什么意思?”张飞转向关羽。“莫烦,听着!”关羽卷起,连同第三锦囊一起塞给张飞。“进河北?”刘备道。曹操道:“闻袁绍因其剿贼有功,被委以渤海太守。河北乃其故里,亲朋好友众多,我等东进,还得求其相助。”孙坚道:“我与本初曾有故交,求其相助,料无大碍。我即刻修书一封,派快马送往。”“好,我等准备待命。”“搞啥名堂?”张飞暗道。见众人纷纷离去,顺手拆开第三个锦囊。嘟哝念道:“贼聚西征,贼散东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哈哈!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袁绍闻讯,即召袁术商议。袁绍道:“三雄当今英才,若能为我所用,何愁四海不平?”袁术道:“三雄即为英才,亦为枭雄。一旦羽翼丰满,担心鹊巢鸠占。防人之心不可无呀!”“彼有难之时,我若拒之,岂非被英雄耻笑?哼哼,我不仅要敬之如宾,还有送一份顺水人情。让天下皆知我袁绍是何等人物!”且说冀州太守韩馥,心胸狭窄,昏庸无能。闻三雄领兵东来,急得不知所措,忽听有袁绍书信送达,慌忙拆看:......三雄此来,意在东图,冀州为其必取。唇亡齿寒,绍岂能坐视不救?君可先领人马出城拒之,吾即日亲率大军相助......。韩馥大喜,即点兵五千,向西迎敌,只留二千人马守冀州。是日,袁绍亲领精兵五千,来到冀州。守军见是袁军来助,立即开门迎接。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冀州。再说三雄率兵东进,忽前面尘土飞扬,一支人马拦住去路,正中飘扬“韩”大旗。韩馥居中,左右四员偏将横刀立马分站两边。孙坚上前施礼:“太守无恙,孙坚这厢有礼了。”“你不在西线平贼,来此作甚?”“群贼均已平息。欲东去投本初,借道此地,乞请放行。”“临阵脱逃,又欲图我冀州,还要花言巧语。乘早回去,饶你不死。”探马来报:袁绍大军已过了冀州,即时可达。韩馥心头一热,把刀一挥:“上!”孙坚大怒,纵马挺枪直取韩馥。交马数合,韩馥力怯,拨马而逃。四名偏将急忙上前拦住孙坚。典韦早就按捺不住,挥舞双戟迎着四将,乒乒乓乓一阵乱打。如剁菜切瓜,四人纷纷撞下马来。曹操掩军冲杀,韩馥军大败,四散而走。韩馥策马飞奔,望着“袁”字大旗,呼叫:“本初救我!”袁绍冷笑一声,拈弓搭箭,正中韩馥前额,顿时毙命。袁绍催马上前:“三位别来无恙。今日相见,三生有幸!我暂且作一回东,在冀州城为诸位接风洗尘。下次,你们就是主人了。哈哈!”三雄上前施礼:“多谢太守收容,何去何从,唯令是听,哪敢有非分之想。”“哈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请!”三雄落脚冀州,袁绍时来相探,彼此倒也融洽。一日,众人正在闲聊,忽接探马来报:“京师有变”。不知又会引出什么纷争,且听.........。
阅读全文

 看遍论坛,对俺的评论都不全面。俺老张咋的?嘿嘿!“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哼!俺也有“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一天。     俺没什么文化,但会吃苦,还有点小聪明,习武也全凭比别人多花点工夫。这玩意活到老学到老,常学不懈,自然会捉摸出一些道道来。     袁绍刚愎自用,偏听偏信;青红不分,是非不辩。心目中只有颜良文丑。咋样?遇到关羽,连个招呼都没打,就玩完了。换了俺老张,也决不会让河北人丢那么大的脸。高览与俺舍命奋战,他竟听信馋言,欲置俺俩于死地。没奈何,只得投降曹操。说实在,投降的滋味并不好受,不过与其糊里糊涂被人当作叛徒处决,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个叛徒。咳,怎么说呢?俺有自知之明,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与俺挨不上边。俺只能当个配角,跟着谁干都一样,干得再好也上不去。不过丢脸的事俺可不干,俺还是挺要面子的。     赵云那家伙确实厉害,高览不知深浅,急于想在曹操面前立功,结果稀里糊涂送了命,唉,同事多年,实在可惜呀。俺可是量力而行,知难而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不,长坂坡下,若不是他的坐骑救主,赵云可就栽在俺老张手里了。当然,立功也得要有机遇。不过千万莫强求,要是把命搭上,就再也没有机遇了。  对马超那阵,那更得小心啦!人家为报父仇,杀气正浓。俺俩无冤无仇,凭啥跟他玩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俺从小打架就这样。再说,逃跑的又不是俺一个。     都说和张飞一仗,是俺张郃超常发挥,也不全对。“喝断当阳水倒流”,那黑三能与吕布独斗一百多合,连许褚也挨过他一家伙。俺自叹不如。但是当时情形是:人家想要你的命,你不拼命就没命。俺只有豁出老命保小命,不要命地去拼命。结果,黑三以为胜券在握,没必要和俺玩命。这不,俺老张这才拼命检了一条命。不过,俺可以向您透露一点信息,黑三长期酗酒,体力已经大打折扣,可能还不如老黄忠呢!哎,千万别外传。     俺不求命好,就凭命长。加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现在,哼哼!本国之将,熟知底细。无人能与俺相提并论。只有王双稍好些,不过临战经验欠缺。那些小辈如张虎,乐琳之流,皆为纨绔子弟,根本不及其父辈之一二。东吴?没听说武功强的,要么丁奉,不过俺知道他底细,走不了几个照面也就得跑。西蜀吗?只有魏延,能与俺撑一阵。不过自其身居要职以后,近文疏武,也今非昔比啦!王平,俺手下败将。姜维自诩武功高强,可就是不敢与俺对阵,可见是徒有虚名啊。关兴,张苞,说是将门之后,可学艺不精,根本不堪一击。看当今天下,论武功者,舍我其谁?哈哈哈哈!
阅读全文

                 “诸位辛苦了!来,再干....干一碗,怎么样,这罪没白....白受吧?度....度阴平、袭江油、战绵竹、取....取成都,所向披靡。功不可没啊!哈哈!”     “将军神策,虽子房、管仲不可及也!”     “我等跟随将军,万死不辞!”     “干!干!”  “还有尔....尔等,西蜀旧臣。若降他人,安得今....今日之欢乐?”   “谢将军不杀之恩!”  “将军仁爱,我等永志不忘!”  邓忠把带有几分醉意的邓艾安顿妥当,起身告辞。     “父亲早些休息,孩儿告退。”     自取成都以后,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宴。邓忠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搀扶父亲回府。     望着邓忠离去的身影,邓艾思绪万千。     “好小子,居然能在姜维面前逞强,真乃虎父无犬子也,我邓家有望矣!想我邓艾,出身贫寒。靠得是发奋图强,攻文习武;一刀一枪、一城一寨地浴血拼搏,才有了今天的光景。西蜀屡犯中原,搅得国无宁日,今日竟灭在我的手里,阿斗皇帝向我自缚跪降。哈哈,我将名垂青史。列祖列宗在上,士载为你们争光了!”     邓艾取出玉玺,仔细打量着。     “可叹刘备、诸葛良苦心积虑打下的江山,从此化为乌有。人称:‘扶不起的刘阿斗’,一点不错。孔明号称‘伏龙’,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更兼呼风唤雨之术,能掐会算。然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姜维就更无法收拾这个残局了。这个老对手,确也是条硬汉,虽说仅得孔明之皮毛,也不易对付。初始几仗,他屡屡战败,却军容不乱,进退自如。长蛇阵中,差点没要我的老命,后怕呀!这次幸亏其屯田在外,要不,偷度阴平之险招,说不定就成了死招了。上苍有眼,祖宗有灵啊!保佑我出人头地,平步青云。哈哈!嗯?据说近日姜维与钟会暗中来往甚密,哼,这倒是大意不得。”     邓艾站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     “钟会小儿,欺人太甚。仗着是官宦出身,晋公近臣,不但与我平起平坐,居然敢杀我部将,还企图谋害于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必除之。”     邓忠和衣靠在床上,睡意全无。     “父亲连战连捷,十分兴奋,自进成都来,更显得异常。每每陶醉于庆功宴上,似乎忘却了身边的危险。那钟会心怀叵测,早晚是个祸害,晋公偏偏让他与父亲分兵西征。父亲拒蜀多年,可谓知己知彼,何用钟会来为蛇足?分明是牵制我军,束缚父亲手脚。晋公一生戎马,老谋深算,究竟是何用意?难道是‘一石二鸟’?......。不行,我得向父亲禀明。”     邓忠推门出来,望见邓艾的窗口仍亮着灯光。     “夜已深,父亲何故还未安歇?”     “我在想钟会此人。”     “自出兵以来,其无时不在要挟我军,也常在人前诽谤父亲。并与洛阳书信一直不断,今见父亲取成都,降刘禅;大功在身,世人瞩目。必起忌功陷害之歹心,父亲不可不防。”     “哼!为父‘身正不怕影子歪’,这一路征战,夺城斩将,又岂是其空口白话所能掩盖的?我之品行,晋公尽晓,焉能因其一面之词而忠奸混淆。倒是其暗自与姜维之间来往,必有不可告人之秘。我明早修书一封,快马送京,尽述详情,请晋公明察。”     “姜维忠贞,世人皆知;钟会野心,包藏已久。二人一拍即合,必然生事,父亲要提前决断才是。”     “只等晋公令下,我即刻擒之。”     “钟、姜突然举事,父亲胜算几何?”     “十分。钟会若蠢蠢欲动,三十万魏国将士必不肯相随,仅剩数万西蜀败军,擒之如囊中探物。”     “倘若其假冒晋公之意呢?”     “我将分兵拒之,并速向晋公告急。我军虽寡,乃精锐之师,且成都居险可守。不出一月,晋公手书一到,彼军自然反戈,自擒钟会献我。”     “对于晋公,也需多个心眼才好。此次伐蜀,分明是让钟会与父亲争功,两相猜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我儿多虑了。出征在外,兵权在握,晋公对此总要有个防范之策。让我二人互相监督,不使任何一方有所越轨,此乃为王者之必需。多年来,我在西线拒战姜维,屡挫蜀军北伐之计,深得晋公器重,连连晋爵。伐蜀以来,仍旧论功行赏,奖罚分明。今西蜀虽亡,东吴尚在。他日东进,不还需我等为之拚杀吗?为明公者,岂能置强敌于不顾,先诛功臣?就算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为时过早吧!”     “人道:‘功高震主’。万事均需小心谨慎,书信言谈切莫显露丝毫居功自傲之意,‘言者无意,闻者有心’,以免晋公猜疑。刘禅虽是的庸人,但毕竟是西蜀旧主,擅自处置恐有闪失,还是报请晋公为好。”     “好,我儿自幼识书习文,果然有一定道理。伴君如伴虎啊!为父自会斟酌。”     “我即刻号令三军,严加戒备,无父亲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军营。城门路口,严加盘查,可疑之人,就地拘捕。”     “不可。若此反而授人以柄,显我等心中有鬼,使钟会在晋公面前大作文章。”     “那么,孩儿率贴身卫士,于府中昼夜守护。以防不测。”     “不必了,一切照常。切莫打草惊蛇。”
阅读全文

                          窜回自己的帐中,多时,还觉得心口砰砰跳个不停。魏延屏退左右,自饮自酌起来。    “唉,丞相啊,我可不是故意的。那司马懿攻势实在太猛了,我这才匆匆向您禀报军情。谁知......。但愿丞相能重得延寿,否则我就是千古罪人了。”    本来不善饮酒,一小碗下肚,就感到晕晕呼呼的。    “当年跟随刘表,总盼能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谁想刘表只是任人唯亲,重用蒯越、黄祖、蔡瑁这些无庸之辈,结果在孙氏面前屡战屡败,使得多少疆土沦于江东之手。假如让我出战,程普、黄盖、韩当算个球?就是孙策小儿,又能奈我何?多次相谏,均未采纳,只好作罢。唉~!”    魏延叹口气,又喝了一大口。    “自从见到刘皇叔,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其言行举动,俱为王者风范。当时真想立即‘跳槽’。但初次见面,似乎显得太轻浮了,只得等待时机。那天蔡瑁拒皇叔入荆州,我立即抓住机会。打开城门迎接,却被文聘那厮纠缠,失去了立功晋见的机会。可恶!”    “总算等到长沙之战,我杀了韩玄,救下黄忠,喜滋滋地来见刘皇叔。没想诸葛......军师见面就给了个下马威,至今还心有余悸。哼!”    魏延摸摸脑袋,又喝了一口。    “溜圆的脑瓜,哪来的反骨?存心投奔英主,岂能怀有二意?我这人就是立功过于心切,往往弄巧成拙。偷袭冷苞营寨就是一例,不过最后生擒冷苞,主公让我将功抵过。还是因为立功过于心切,中过马岱的冷箭,幸亏三将军相救,才没出什么洋相。那年曹操被我射于马下,也是立功过于心切,想捉活的,结果被庞德救走。倘若再补上一箭呢?这不就是大功以件吗?唉!”    “六出祁山,无功而退。劝说丞相出奇兵直取长安,反遭其贬,难道又是我立功过于心切,想入非非?丞相啊!我魏延对您可是万分尊重啊,今日之事实属无意,我知罪了。可那姜维小儿,竟要拔剑杀我,太嚣张了吧。您丞相一句话,我死而无憾,可这小子算什么?投诚蜀汉才几天,就如此张狂?纯粹小人得志。”    魏延一口喝完豌中酒,又叹了口气。   “主公待我确实不薄,评级别时,五虎大将我非常服气,太守之职我已知足了。尊老爱幼,我全做到了。主公啊!您恩重如山,赏罚分明,我魏延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果您老健在,这奇袭长安之计一定会给予考虑的。”    魏延起身续酒,不料脚下一软,摔倒在地,后脑碰在桌角上。他歪歪斜斜地又斟了一豌。    “这姜维小儿倒会搞关系,丞相给他干的全是美差,诱张合,战王双,凡是要命的事,他都不用出阵,就怕有闪失。最后还把大权都给他。哼,什么东西。”    魏延觉得后脑有点疼,模了模,觉得有一块骨头鼓了起来。    “明天,还不知怎么处置我呢,丞相一死,还不是随便姜维信口开河?什么魏延害死丞相,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三军一听,我魏延死无葬身之地矣!生为汉臣,死为蜀鬼,与其这么窝窝囊囊地受气,倒不如轰轰烈烈地闯一闯。”    魏延伸手抓起酒碗,却没抓住。“啪”跌落在地。    随从闻声而入,魏延喝道:“明晨一早,集合队伍,听我号令!”
阅读全文

                         庞德驾着小船破浪而去,眼看追兵越来越远,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把刀伸入水中冲去血迹,尖朝下扎进船板,一屁股坐在船板上。     “关羽呀,你纵有水战之利,偶尔得势,又能奈我何。俺念你是个忠义汉子,愿同你真刀真枪地干以一场。谁知你竟用水淹俺,算什么本事?俺死也不服。‘西羌小卒’偏偏就要在你‘关公面前耍大刀’。几十回合下来,也不过如此。你只会凭借赤兔马搞偷袭,再不就是诈败用拖刀计搞暗算。如此伎俩焉能瞒俺?俺那一箭,实在是试探一下,谁知你居然躲不过去。看来,你是人马俱老,无法再言当年勇矣!待俺重整旗鼓,再与你一决高低。”  庞德双手握住刀柄,顶住下巴,望着滚滚东逝水,陷入沉思。  “从戎多年,才投得曹丞相这样的英主,俺岂能不拼死效力?故主马超待俺确实不薄,但其有勇无谋、心胸狭窄,且手段毒辣。明明自己中了离间计,反而胡乱猜疑,竟然对尊为叔父的韩遂痛下毒手,弄得众叛亲离。 冀城失察,祸及妻子。可也不该乱杀无辜,将历城百姓暂尽杀绝呀!征战多年,毫无建树,东投西靠地和吕布也差不多。扶佐此人,终难成就,还随时难免杀身之祸。曹丞相乃帝王之相,招贤纳士,不拘一格。承蒙收留,实属万幸。二董居然怀疑俺欲投故主,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危急关头,竟想叛变投降,实乃死有余辜。当年杀嫂,实在是醉酒之后,一时失手。当时年少,根本不懂‘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道理,更不知‘一夜夫妻百日恩’的奥妙。如今,家兄早已与俺反目成仇,俺还会有什么非份之想呢?”  随着小船上下颠簸,庞德渐渐闭上了眼睛。  “于禁匹夫,你身为大将,居然如此小肚鸡肠。每当俺有所建树,你便鸣金收兵,生怕被俺抢得头功。俺等浴血奋战,你倒先曲膝投降。哼,贪生怕死之徒。看来,当年青州兵所传于禁造反之说,决非空穴来风。回去见了丞相,俺可得好好理论理论。分清是非后,求丞相委俺为大将(就凭俺当年从魏延手中救过丞相,他也该相信俺哪!),俺要亲率一支人马,取荆州、杀关羽。然后广招荆襄人士,操练水军。先图江东,再平西川。让天下尽知俺庞德的威名......。”     “轰”!耳边一声巨响,没等庞德回过神来,身体已被高高抛起,又重重地落入水中。
阅读全文

链锤又叫流星锤。相对一般兵器来讲,它可以进行较长距离的攻击。并可随时收回,进行第二次攻击。对方招架不慎时,它还会转弯,同样具有杀伤力。格斗中,它容易缠绕住对方的兵器,使之脱手。练得娴熟,足以使对方防不胜防,难以招架。甘宁(书中谓铁链,连环画中却是流星锤)。身先士卒,一手扶着云梯,一手挥动铁链甩打箭林,一鼓作气登上皖城。只见他纵身越过箭垛,在空中即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带着“呼呼”风声,来个“横扫千军”,周围顿时应声地倒下一大片。朱光见势不妙,扭头就跑,那链锤早已追上,将他击倒在地。多么精彩。若是换成大刀,可就没这么潇洒了:单手挥舞大刀,咦,这刀柄怎么老是磕磕碰碰的?这刀头咋那么沉?哎呀,不好,中箭了!乘着没爬多高赶紧往下跳吧!王双。连斩二将,乘胜追击,与张嶷大战。王双暗道;“这小子比那俩难缠多了,旁边还有两个帮手虎视眈眈,这哥仨一起上就不好对付了。嗯,我的拿手戏改上场了。”王双虚晃一刀,拍马就走,暗将流星锤挚在手中。王平疾呼:“勿追!”张嶷也有些疑惑:“王双刀法不乱,为何退却?一定是想用拖刀计赚我。好,我跟你保持一定距离,看你有什么办法。”只见王双猛回头一扬手,已知对方施放暗器,赶紧拨马回走。因为距离较远,又有铠甲护身,张嶷才未当场丧命。可也被打得口喷鲜血,险些落马。卞喜。这是个失败者,技不如人,怪得了谁?不过也想乘机为他“美言”几句。关羽一路闯关斩将而来,卞喜自知不敌,欲在寺内埋伏刀斧手伺机刺杀,并未打算用链锤进行袭击。见面之时又不好带重兵器,于是暗藏流星锤作为防身。谁知见面时关羽已经觉察,暗杀计划已经无法实行。当时二人近在咫尺,又是在室内,不过方丈之地,链锤的优势全无,一切都在大刀的势力范围内。卞喜的逃跑,很大因素是想拉大二人的距离,使流星锤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形成对峙,为刀斧手合击赢得时间。关羽岂能不晓,在后紧追不舍,刀尖不离卞喜后心。卞喜只得围着房柱转,以避开刀锋,伺机甩出流星锤。由于距离较近,铁链不可能放得很长,铁锤几次被大刀挡开。最后竟手忙脚乱,使铁链缠在屋梁上,被关羽连人带柱劈成两段。短戟。典韦。背后插十数支短戟,应该称为“飞戟”才对。功能与飞镖、飞刀相似,用于射杀敌方。典韦曾做过充分的表演: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数十人(十数,数十,统计上似乎有点问题)。威力之大,不可小觑。太史慈。他背后插的短戟就要大得多,是一种防身的兵器,不是用于飞射的一次性产品。书中没见主人如何使用它,倒是被孙策抢过来反刺其主人。幸亏太史慈用孙策的头盔抵挡,不然麻烦就大了。唉,假如孙策也配上一副这么个玩艺儿,许府家丁肯定就不能得手了。怎么说也比佩剑厉害得多。
阅读全文

想不到诸葛亮的“哭功”也这么好,一点也不比刘备逊色。直把众人哭得晕头转向,佩服!“物以群分,人以类聚”,一点不错。 可笑竟连吾乔二姐也被他哭得差点忘了周郎的模样。真是“哄死人不偿命”。一出“诸葛亮吊孝”居然还卖出了好价钱,喜得罗先生好几次梦里都笑出了声。公瑾一去,吾江东失一栋梁,罪魁祸首就是你诸葛亮,这世人谁不知道。公瑾心脏不好,为抗曹兵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箭伤一直未愈合。可你是千方百计在他伤口上抹毒药,丧天害理呀。简直是毁我长城,害我百姓哪!众将义愤填膺,要杀你为公瑾报仇。当时只要吾一点头,你诸葛亮还回得去吗?但是吾不。一开始你四处造谣,说公瑾要谋害于你,对吾东吴军民脸上抹黑。什么“只等东风一起,马上派人上祭坛杀诸葛亮”。公瑾什么时候派过人?再说又何必上祭坛,整条江岸早以“军事管制”,只要一声令下就让你插翅难飞。又是什么“赵云一箭射断追兵的篷帆,使来船在江中打转”。吾军何时追过你?真要是这样,射几支火箭还不足够叫你人船俱焚?你来江东,吾等一直把你当作贵客,三天一席,五天一宴。你用的油盐酱醋茶那一样不是江东的?要取你性命的话,也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呀!今日你既然是为吊孝而来,吾仍把你作为朋友。就是要让这些谣言不攻自破。也让世人看看,究竟是谁在维护统一战线,又是谁在搞阴谋诡计,一展吾江东人光明磊落、宽宏大量的气概。曹操虎视眈眈,发誓要报赤壁之仇。孙刘两家唇齿相依,同仇敌忾;曹操这才不敢轻举妄动。既然已有盟誓在先,吾总要以大局为重,遵守诺言。自食其言,出尔反尔之举一直为吾所不屑。又哪能似你主子一样,反复无常,背信弃义。更不会像你,大敌当前,自相残害,竟然会做出这等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事实胜于雄辩,吾就是要让后人都知道事实真相,还历史清白。其实,诸葛亮对乔二姐的美貌早就垂涎。看来当初说什么“曹操南下为了铜雀锁二乔”,纯粹别有用心,只不过想创造一个见面的机会罢了。为表示友好,当晚公瑾曾宴请诸葛亮,席间又谈论此事,公瑾就让乔二姐出来与众人相见,并为大家斟酒。“百闻不如一见”,诸葛亮一看,顿时妒火燃烧。回想自己的阿丑,不由得杀心骤生。可叹公瑾交友过于豪爽,引狼入室,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这才是诸葛亮置强敌于不顾,不择手段暗害公瑾的主要原因。刚才众将所言极是,大家想想,连子敬这般老实人都有所察觉。还能有错?只可惜乔二姐至今还蒙在鼓里,反而替他一再向吾求情,妇人之仁啊!说不清,道不明。竟然为那“鳄鱼的眼泪”所动情。公瑾啊公瑾,只有吾心疼啊!呜呼哀哉。
阅读全文

何进兵权在握,独断专横,朝野颇有异言。一日,忽听侍卫来报,言灵帝病重,召何进速进宫。何进心急火燎,飞速赶往。灵帝膝下二子,何后生刘辩,董后生刘协。二后为子继位素来有隙,灵帝对立太子之事犹豫不决。董后依仗十常侍,日见得宠。为此,何进忧心忡忡。进得宫去,只见灵帝面如金纸。轻声谓何进:“即位经年,时势动荡,幸大将军力挽。二子幼而懦弱,本待稍长再作议论,然寿数已尽,天命不可违。吾欲立辩为太子,既为吾子,亦为汝甥,望竭力辅佐,重振汉室。”半晌又道:“协儿封王,不可亏待。”言罢,闭目而逝。何进叩首,令择日发丧。灵帝既薨,何进扶刘辨登基。帝封刘协为陈留王。一日,何进谓后道:“十常侍为非作歹,不除,必为心腹之患。奈与董后甚密,如何下手?”何后道:“我有一计,可借刀杀人。十常侍属下有一小黄门乃我心腹,可令其借十常侍之名,将鸩酒献于董后。等待事发,嫁罪于十常侍。除之名正言顺。”何进连连称善。是日,董后小宴,毒发而死十余人,唯董承于帝陵祭奠先帝而幸免。何进闻讯,连夜率兵入宫。下人皆道饮十常侍之酒而死。何进大怒道:“宦贼谋反,罪该万死。来人,禁闭宫门,诛灭阉党,勿使一人漏网。”又密令何苗领兵三百,出城追杀董承。何进自领甲兵闯入内宫,见宦官模样者,一律戮杀。时夜色已晚,火光下,无须无髯者,皆难幸免。内宫乱成一团,或拚死外逃,或逾墙而走,或藏于花丛,或匿于女室。怒骂声、惨叫声不绝于耳。何进令士兵各室掌灯,严加搜捕。又传令守将高顺,禁闭四门,有出城者,格杀勿论。又自领亲兵追出宫来。城中百姓多已安睡,闻变不知何故,惊慌中纷纷外逃。刚至城门,被乱箭射回,背后又遭骑兵冲杀,死伤不计其数。后京城提起何屠,连小儿不敢夜啼。直至天明杀戮方止,何进令张榜安民,列十常侍十大罪状,被拘者一律处斩。至此,阉患尽除。再说董承帝陵祭奠,闻城中有变,不及回府,单人匹马径投西凉去了。待何苗领兵赶到,已走多时。且说董承投奔西凉,哭诉何进暴行。董卓大怒:“何屠凶残,竟视人命似猪狗,岂有此理!国舅勿忧,待我兴讨之,以平民愤。”董卓令华雄为先锋,领军一万杀奔洛阳。与董承亲领大军即日启程。何进暴虐已激民怨,华雄东进,沿途倒戈。不一日,兵逼洛阳。何进大惊,令高顺领兵一万,出城拒敌。两军对阵,华雄催马向前:“何进无德,将军何不弃暗投明?”高顺怒道:“叛贼何敢多言,快快下马受降,饶汝不死。”二人挥刀挺枪,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各自鸣金收兵。次日,董承至。华雄言高顺勇猛,难以取胜。董承笑道:“我以设计,三日内高顺必来归降。”高顺归来,心中忐忑。忽报贾诩求见,忙请入内室。高顺道:“华雄英勇,一时无策,愿先生教我。”贾诩道:“贾某此来,正为将军所虑。将军有罪三:一,滥沙无辜,民怨;二,助纣为虐,天怨;三,拒敌不力,何进怨。今民心向背,军心不稳,恐子牙再世,子房重现,也无能为力。如今之计,唯反戈一击,将功抵过,方为上策。请将军三思。”高顺嘿然。当夜,城头高挂降旗,华雄大军一涌而入。何进梦中惊醒,不及披甲,赤足而出。大呼:“顶住!”何苗匆匆进来:“兄长快走,吾断后。”未及上马,追兵已至,刀剑齐下,将二人剁为肉泥。余者纷纷归降。董卓进京参见幼主,列何进十大罪状。幼主无奈,任董卓领大将军,并掌禁军。
阅读全文

  世人一直这么传论,我等也只能这么评论。荆州之失,只好怪罪于“大意”。怪关羽吗,也不尽然。孙刘联手抗曹,才能维持平衡,也就是说保持鼎立之势。诸葛亮当初的方针是正确的,也得到两家的领导人的认同。所以,荆州之失,是刘备战略上的失误,不能光从某个战役上单独地过分指责关羽怎么“大意”,以致丢失了蜀汉赖以发展的后方。当然,诸葛亮制定这个立国方针后,在如何落实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庞统阵亡,西近受挫。接到求援,诸葛亮心里很清楚刘备的意图:自己必须亲自出兵;关平回来,就是让他留在父亲身边,协助关羽守荆州,主公的意志不好违反。谋士吗,确实也缺乏人选,司马徽早有断言。再说凭关羽的性格,这些人,他又能看得起谁?临行时诸葛亮所言的“八字方针”,正说明他对荆州的担忧。如果把赵云留下,对关羽来讲倒是一个好助手,不过西援部队的武将只剩下张飞了。也摆不平。就当初情况来看,诸葛亮如此安排荆州人选也属无奈。     取得西川后,决策层对此事有些显得掉以轻心了。既然“分兵拒之”不可取,那么就该在“联吴”方面多做点实在的工作。为保荆州,关羽把东吴的君臣都得罪了(至于“虎子犬女”,“单刀赴会”等其程度不说),执行“联吴抗曹”的策略已是困难重重。如何化解(起码是缓解)矛盾,减少荆州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成都方面首先考虑的。把关羽调防,恐有困难;再说,凭关羽的脾气,也不是诸葛亮说话所能算数的。这桃园兄弟情义比什么法都大,刘备视之比为生命。不过,在荆州与西川之间是配备必要的策应力量总应该做得到吧?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何况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况且东吴诸将早以对关羽恨之入骨。当时刘备可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只忙于封官位,评职称,忘却了存在的分裂危机。但诸葛亮对此是否也有所疏忽?其时,孙权讨债不成反遭污辱,成都方面又将包袱甩给关羽。曹操旧恨未消又添新忧。复仇怒潮已把荆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时也把关羽硬生生地逼到“分兵拒之”的地步。最终失败已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关羽的傲气,加剧了矛盾的深化,加重了荆州的危机,他的“大意”给吕蒙创造一个“可乘之机”。不过从整体形势看,就是换了别人,结果可能也差不多。孤独作战,在两面夹击下,或许不至于遭擒被杀,但荆州总归是“危矣”。     三国鼎立,唯曹最强,孙刘联手才能保持平衡。曹方无论与谁联手,另一方必亡。当然,与其联合一方也为期不长。这点,三方都很清除。当时,孙的目的也只不过想报复一下,没有太大的打算,“唇亡齿寒 ”,他肯定明白。
阅读全文

           主公,“知名不具”所言谬矣。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公灭黄巾、讨董卓,勤王室、驱四贼,世人无不称颂。诛灭吕布、袁术之类逆党叛臣,均为顺合民意之举。主公乃当今英雄,我军为正义之师,理应一统天下。主公岂愿偏安河南,久据人下?且袁绍窥视许都已久,雄心勃勃,志在必得,岂能为加官进爵所诱?此战终究不可避免。  官渡许昌,近在咫尺,沿途无险可守。主公如果退却,袁绍大军渡河南下,势如破竹。若此,我军危矣!    袁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良谋而不能听从,勇将而不能任用。文武结党,诸子营私。其军虽众,亦不足虑。田丰、沮授已为其所禁;许攸狂士,所言必不能见纳;郭图小人,成不足败有余;审配、逢纪均平庸之辈;且相互猜疑妒忌,能有何妙策?高览、张郃不过匹夫之勇,比吕布何?     袁术自立为王,早为天下不齿。江东惟恐避之不及,袁绍怎肯再借袁术之名相邀?昔日借兵于孙策,贪得玉玺之故。今孙权新登,为平山贼水寇疲于奔命。主公已奏请封为将军,安能再出兵夹击?刘表胸无大志,苟安荆襄。刘备狼子野心,刘表纵念同宗,蔡氏岂能见容?恐二刘尚有一争。主公可令人说之,促其内乱。西凉马氏素怀二心,倒需提防。彧请留守许都,静观其变。若蠢蠢欲动,主公可借天子之诏,令西征羌、氐,无暇顾及中原。况马腾与袁绍有隙,岂肯为其而抗命不遵?辽东公孙,虽与袁绍有旧,实乃惧其势大,为求自保.不得已而为之,决非真心。     当今之势,仅敌我双方,主公尽可放心一搏,决无后顾之忧。粮草之事,我当尽力筹集。广征民伕,日夜兼程,以供军需。若论山川地势,皆因人所用,唯善兵者有利。  青州兵历经操练征战,早已今非昔比。天下良臣勇将,主公已得之过半。以我精兵强将击彼乌合之众,以我同仇敌忾对其勾心斗角;我军必胜无疑。主公一统天下之大业,在此一举。  望主公明鉴。                           荀彧谨上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