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6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孙仲谋合淝大战  玄德见斩魏延,急命止之,问孔明曰:“诛降杀顺,大不义也。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何故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后史官有诗曰:    知己知人乃圣贤,先明预晓得心传。    卧龙相法高天下,曾向长沙识魏延。(后来魏延果反西川,亦是孔明遗计斩之。)玄德曰:“若斩此人,非安汉上之计也。”力劝免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有异心,早做早取汝头,晚做晚取汝头。”魏延喏喏连声而退。黄忠荐刘表之侄刘磐,见在攸县闲居。玄德取回,教掌长沙郡。四郡已平,令班师早回荆州。汉上九郡已得其半。(江陵、汉阳、巴陵、襄阳、江夏、武陵、桂阳、零陵、长沙,此九郡皆属荆州。古之荆州即今峡州是也。后以江陵为荆州郡。)时江夏、巴陵、汉阳,东吴占据。夏侯惇失了襄阳,屯兵樊城。玄德回荆州,改油江口为公安(今属江陵管下县治)。自此钱粮广盛,贤士归之,将军马四散分屯于隘口。  却说周瑜自回柴桑养病,令甘宁守巴陵郡(今岳州也),令凌统守汉阳郡,令吕蒙守江夏郡三处分布战船,听候调遣。程普引其余将士投合淝县来。  却说孙权自从赤壁鏖兵之后,久在合淝与曹兵交锋,大小十余战,未决胜负,不敢逼城下寨,离城五十里屯兵。得程普兵到,·510·孙权大喜。人报鲁子敬先至,权远远下马而待之。肃见权立于马傍,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亦至,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权曰:“孤下马相迎,足显公否?”肃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权曰:“何时为显耀耶?”肃曰:“愿至尊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那时以安车蒲轮征召,肃始当显矣。”权于马上抚掌大笑。同至帐中,大设饮宴,犒劳鏖兵将士,商议破合淝之策。忽报张辽差人来下战书。权令入,拆书观毕,大怒曰:“张辽欺吾太甚,来日决敌!汝听知程普军来,故意使人搦战。来日不必新军赴敌,只守营寨,看吾大战一场!”传令当夜五更,三军出寨,望合淝城进发。辰牌时分,军马行半途,曹兵已到。两军布成阵势。孙权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宋谦,右贾华,二将使方天画戟,两边护卫。三鼕鼓罢,魏阵中门旗两开,三员将全装惯带立于阵前,中央乃张辽,左边李典,右边乐进。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出战。权掉枪欲自战之,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权视之,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门旗下李典、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两枝戟一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画杆望马头上便打。乐进马回,宋谦掉军士手中枪赶来。李典搭上箭,望宋谦心窝里便射,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坠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张辽望见孙权,骤马赶来。看看赶上,侧首撞出一军,为首大将乃程普也,截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军自回合淝。  却说程普保孙权归到大寨,败军陆续回营。孙权因见折了宋谦,放声大哭。长史张纮谏曰:“主公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511·勇,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夺旗,威振敌场,此乃褊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也。今日宋谦死于锋镝之下,皆主公轻敌之故也。今后切宜保重。”权曰:“孤之过也。从今改之。”少刻,太史慈入帐云:“今日虽败于曹兵,某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今晚使人报来,明火为号,刺杀张辽,以报宋谦之仇。某请以为外应。”权曰:“戈定何在?”太史慈曰:“已进身合淝城中去了,某愿乞五千兵去。”诸葛瑾曰:“张辽非一勇之夫,乃是足智多谋之士,恐有准备,不可造次。”太史慈坚执要行。权伤感宋谦之情,急要报仇,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为外应。  却说戈定乃太史慈乡人,杂在军中,随入合淝,寻见养马后槽,两个商议。戈定曰:“我已有人报太史将军去了,今夜必来接应。也是我二人大功,你如何用事?”后槽曰:“此间虽离中军较远,夜间急不能进,只就草垛上放起一把火来,你去前面叫反,城中兵必乱,就里刺杀张辽,余军自走也。”戈定曰:“此计大妙!”是夜,张辽赏劳三军,传令不许解甲宿歇。左右曰:“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解甲熟歇?”辽曰:“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倘吴兵度吾无备,乘虚攻击,何以约束三军?今夜防备,比每夜更加谨慎可也。”说犹未了,后寨火起,一片声叫反,报者如麻。张辽出帐上马,唤亲从将校十数人,当道而立。左右曰:“喊声太急,可往观之。”辽曰:“岂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惊军士耳。如乱者先斩!”无移时,李典擒戈定并后槽至。辽问其情,立斩于马前。只听得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辽曰:“此是吴兵外应,可就计破之。”便令人于城门内放火一把,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512·箭。背后李典、乐进杀出,吴兵折其太半,乘势直赶到寨前。陆逊、董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自回。孙权见太史慈身带重伤,伤感不已。张昭请权罢兵,权从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润州(今镇江是也)。比及屯住军马,太史慈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常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方四十一岁。后来史官有庙赞云:    处士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三叹复嗟咨。孙权将慈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其子太史亨,养于府,(亨字元复。后来官至尚书、吴郡太守。)权因合淝兵败之后,心中忧闷,与诸谋土谈兵。  却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闻孙权合淝兵败,已回南徐,与孔明商议。孔明曰:“亮夜观星象,见西北有星坠地,必应折一皇族。”正言之间,忽有人报公子刘琦病亡。玄德闻之,痛哭不已。孔明劝曰:“生死分定,主公勿忧,恐伤贵体。且理大事,一面差人迁葬,一面守把城池。”玄德曰:“谁可以去?”孔明曰:“非云长不可。”即时便教云长前去襄阳保障城池。玄德曰:“今日刘琦已死矣,东吴必来讨荆州,如何对答?”孔明日:“若有人来,亮自有言对答。”不过半月,人报东吴鲁肃特来吊丧,乃索荆州也。当下孔明如何对答,且听下回分解。·513·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玄德见斩魏延,急命止之,问孔明曰:“诛降杀顺,  大不义也。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何故杀之?”毛本改为:    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  欲杀之?”诸葛亮已有数次擅越的历史,刘备不会感到有什么奇怪。刘备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而诸葛亮的行为又完全在刘备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刘备不会为此有什么惊诧的表情。毛纶父子胡乱添加的“惊”字,破坏了人物性格。  罗本中,诸葛亮当着刘备的面,一声令下,没有刘备的许可,下面的军士就毫不犹豫地执行,而且执行的还是杀人的命令,这对刘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急命止之”既是救魏延的命,也是给下面立规矩。“诛降杀顺,大不义也”,这是刘备首先给诸葛亮杀魏延的行为从根本上定了性。后面的“何故杀之?”已经不是简单的询问了,而是责问。    玄德曰:“若斩此人,非安汉上之计也。”力劝免之。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  心。若有异心,早做早取汝头,晚做晚取汝头。”毛本改为:    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  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  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罗本中,“非安汉上之计也”,是从根本的高度上否定了诸葛亮的行为,是在言辞温和的表面下,对诸葛亮最严厉的斥责。“力劝免之”,是温和而不容更改的态度。刘备以看起来比较温和的方式,却彻底地取缔了诸葛亮擅行的权力。毛本中,窝囊的刘备竟能成为“整领人物之主”,大悖情理。  诸葛亮的话既有为自己找回颜面的意思,也有表示效忠刘备的意思,还有对权力丧失的不甘心。  在上一回中,“正行之间,青旗倒卷,一鸦自北南飞,连叫三声而止。”是对此次事件的暗示。乌鸦暗喻诸葛亮。诸葛亮杀魏延时的三次言论,犹如乌鸦“连叫三声。至此,刘备彻底地取缔了诸葛亮擅行的权力,从此“止”住了诸葛亮的擅越行为。“青旗倒卷”,意思是风向变了。“青”色代表天,此处指刘备。  毛本中,“我好歹取汝首级”,意思是,取魏延首级还挺费劲,不符合诸葛亮想表达的意思。    四郡已平,令班师早回荆州。汉上九郡已得其半。  时江夏、巴陵、汉阳,东吴占据。夏侯惇失了襄阳,屯  兵樊城。玄德回荆州,改油江口为公安。毛本改为:    四郡已平,玄德班师回荆州,改油江口为公安。罗本中,“早回”表现出刘备对荆州安全的担心,不能在取荆南四郡时,出现曲折而耽误更多的时间。“改油江口为公安”,也表达了刘备这个愿望。    却说周瑜自回柴桑养病,令甘宁守巴陵郡,令凌统  守汉阳郡,令吕蒙守江夏郡三处分布战船,听候调遣。毛本改为:    却说周瑜自回柴桑养病,令甘宁守巴陵郡,令凌统  守汉阳郡,二处分布战船,听候调遣。    人报鲁子敬先至,权远远下马而待之。肃见权立于  马傍,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亦至,见权如此待肃,  皆大惊异。毛本改为:    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肃慌忙滚鞍下  马施礼。众将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下马”待之的礼节很平常,“远远下马”待之才更显尊敬。“肃见权立于马傍”,鲁肃没看到、也没想到孙权在就在马傍,到了跟前才突然发现孙权。    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权曰:“孤下马相迎,足  显公否?”肃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权  曰:“何时为显耀耶?”肃曰:“愿至尊威德加于四海,  总括九州,克成帝业,那时以安车蒲轮征召,肃始当显  矣。”毛本改为:    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密谓曰:“孤下马相迎,  足显公否?”肃曰:“未也。”权曰:“然则何如而后  为显耶?”肃曰:“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  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罗本中,孙权与鲁肃的对话是史籍原文。孙权下马相迎,是为了提升鲁肃的地位;直接把目的说出来,是表示对鲁肃的信任。所有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目的是为鲁肃以后接任周瑜的位子铺路。  毛本中,“密谓”,十足的小家子气。“明公”的称呼显得外道,通常外人才如此称呼。“使肃名书竹帛”,让孙权忙乎半天,原来都是为鲁肃自己服务,只有毛纶父子才会说这样的蠢话。    宋谦、贾华两枝戟一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  将画杆望马头上便打。乐进马回,毛本改为:    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  只将戟杆望马头上打。乐进回马,罗本中,马为躲避画杆而主动回撤,不是乐进主动回撤。    诸葛瑾曰:“张辽非一勇之夫,乃是足智多谋之士,  恐有准备,不可造次。”毛本改为:    诸葛瑾曰:“张辽多谋,恐有准备,不可造次。”罗本中,张辽与太史慈大战七、八十回合,诸葛瑾提醒,不要以为张辽只是勇猛。    戈定曰:“我已有人报太史将军去了,今夜必来接应。  也是我二人大功,你如何用事?”毛本改为:    戈定曰:“我已使人报太史慈将军去了,今夜必来接  应。你如何用事?”赤壁之战后,东吴上下盲目乐观,以为可以进取天下了。“也是我二人大功”,反映的是下层将士对东吴进取天下的乐观。    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常带三尺之剑以  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毛本改为:    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  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罗本中,太史慈的话是史籍原意。    孙权将慈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其子太史亨,养于府,权因合淝兵败之后,心中忧闷,与诸谋士谈兵。毛本改为:    孙权闻慈死,伤悼不已,命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养其子太史亨于府中。历史上,太史慈“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前两年,太史慈就死了。  太史慈的志向是进取天下,罗贯中把太史慈的死安排在此处,意思是,此次合淝兵败,葬送的不仅仅是太史慈,同时也葬送了孙权和东吴进取天下的雄心。“权因合淝兵败之后,心中忧闷,与诸谋士谈兵。”是对东吴和曹魏双方军队的重新认识,东吴军的陆战能力与曹魏有着巨大的差距,东吴国策由此趋于保守。  在曹操还没有得到荆州前,鲁肃曾为孙权作过整体战略规划:“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甘宁的建议就更加具体了:“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兒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於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脩,怠於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鲁肃和甘宁的建议,都是首先要取得荆州,达到全据长江之险的目的,然后才能谈到进取天下的问题。虽然甘宁强调过,夺取荆州的行动不能落在曹操的后边,但是,由于孙权行动的迟缓和曹操行动的迅速,荆州很快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东吴错失了机会。然而,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机会又重新回到了东吴的身边。不料,结果却是戏剧性的,荆州没有落到孙权手里,反而落到了有如丧家之犬的刘备手里。具体过程史书和演义都各有交代。但是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使得孙权没有完成全据长江之险的既定战略?在本回书中,罗贯中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诠释。  赤壁之战的大捷,极大地激发了孙权和东吴上下全体将士进取天下的雄心和信心。罗贯中用下面三个人的话,概括地表现了大胜之后,东吴上下这种热情高涨的情形。    肃曰:“愿至尊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  那时以安车蒲轮征召,肃始当显矣。”权于马上抚掌大笑。    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常带三尺之剑以  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戈定曰:“我已有人报太史将军去了,今夜必来接应。  也是我二人大功,你如何用事?”其中,鲁肃和太史慈的话是见载于史籍的,戈定的话和人物本身都是罗贯中杜撰的。罗贯中把史料和虚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了从孙权到普通士兵,这种跃跃欲试、急于建功、进取天下的热情。热过了头,也热昏了头。低估了曹军的战斗力,忽视了己方只有水战优势而缺乏陆战优势,急急忙忙地吹响了进取天下的号角,把原来既定的国策抛到了九霄云外。等到被曹军打清醒了,全据长江之险的机会也再次失去了。  在古典小说中,虚构人物的名字通常都不是作者随意起的,常常蕴含着作者的暗示。戈定--武力平定天下。戈定被张辽杀了,暗示孙权想要武力平定天下的破灭。  东吴此次攻打合淝,孙权亲自领军,以乘胜之势,威压败弱之后的一隅曹军,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无疑都是占有巨大优势的。然而,在程普军到达之前,孙权“与曹兵交锋,大小十余战”,竟“未决胜负”,说明曹、孙两军一定在素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程普军到,张辽不但毫无惧怯,竟反来主动邀战,可谓豪气冲天,首先在气势上就已经压过了吴军一头。两军对阵,张辽又“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出战”,气势上再胜吴军。正当吴军第一勇将太史慈与张辽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乐进单刀匹马,径冲吴军大阵,直取孙权。整个吴军被震惊了,时间被凝固了,乐进在被惊呆了的吴军眼中,化作了一道闪电,“飞至面前”,“手起刀落”,“两枝戟齐断”。震撼中的吴军,手还没来得及从脖子上移开,又眼睁睁地看着刚刚追出阵去的宋谦,被一箭射中。随着宋谦的翻身落马,吴军的士气彻底跌入了谷底。至此,吴军的崩溃,只是“最后一颗稻草”的问题了。“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坠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  那么,在得知吴军增兵的情况下,张辽的主动出战,是否有莽撞的嫌疑呢?张辽“为将之道”的论述,无疑已经为此作了很好地回答。面对太史慈里应外合的突发事变,张辽的临机处置,并大败吴军,也再次证明,张辽的主动邀战不是莽撞轻率,而是胸有成竹。李典、乐进追杀太史慈,竟然“直赶到寨前”,然后从容自回,简直视吴军如无物。  合淝之败,孙权第一次领教了曹操陆军的凶悍,它使孙权认识到了,自己还没有资格争霸中原。由此决定了,孙权后来对北方的所有进攻,其性质仅是骚扰而已。  有关此次战役,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略。《三国志》孙权传:    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  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  未至,权退。《资治通鉴》: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十二月,孙权自将围合  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不克。演义中的全部战役过程都是罗贯中敷衍出来的。罗贯中非但是文学大师,更是军事战略大师。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94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庞统进献连环计  曹操曰:“江左甘宁被周瑜耻辱,亦愿内应;黄盖受责五十,却令阚泽纳降,又有书到此;未可深信。谁敢直入周瑜寨中走一遭?”蒋干进曰:“前者不能成功,心中自羞。今舍一命再往,如不成事,甘当军令!”操遂即时令蒋干上船。干驾小舟,径到江南水寨边,便使人转报。周瑜听得蒋干又到,顶祝天地:“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遂令人分付,如此如此。原来庞统亦曾对周瑜说:“若破曹操,须用火攻。”瑜曰:“吾已定计了也。”统曰:“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如何烧得?除非用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可用火攻。”瑜曰:“只是操奸猾,如何去得?”正无理会,却才听得蒋干又来,瑜因此大喜,乃坐于帐上,使人请干。干见不来接,心中疑虑,教把船于僻静岸口缆系,乃随人入寨中来见周瑜。瑜乃作色曰:“子翼何故欺吾太甚?”蒋干佯笑曰:“吾想与汝乃旧日弟兄,特来吐心腹事,何故言相欺也?”瑜曰:“汝要说吾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吾想故交,与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吾私书,不辞而去,乃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大事不成,皆是汝也!蔡中、蔡和新近降吾,汝又来动说词也!吾不看旧日之情,一刀两段!本待送你过去,争奈我一二日间便要破曹操也!待留你在寨中,必然泄漏。”瑜曰:“左右在那里?可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吾破了曹贼,那时送你渡江未迟。”蒋干再欲开言,周瑜已入帐后。  左右取马与干乘了,送至西山背后,于小庵歇息,拨两个军·462·人答应。干在庵内,心中忧闷,寝食不安。是夜,寒星满天,干闲步出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听之,于山岩畔见草屋数椽,内射出灯光。干往窥之,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干思此乃异人也,遂叩户请见。其人开门迎之,仪表非俗。干问姓名,其人答曰:“某姓庞,名统,字士元。”干曰:“莫非凤雏先生否?”统曰:“然也。”干曰:“何僻静独守?”统曰:“周郎自恃才高,不纳忠谏,灭贤损德,特守于此。公乃何方人?”干曰:“某乃蒋干也。‘群英会’上相见,何故忘了?”统曰:“一时失忘。”遂邀入草室,共诉心腹之事。干曰:“据公之才,何所不宜。如肯降曹,干当引进。”统曰:“但恐不用吾耳。”干曰:“吾愿以性命保之。”统曰:“既有引见之心,便可一行。如迟,事必泄矣。”干遂与统寻路到江边,却好寻见船,连夜投江北。  到操寨中,干先来见曹操,备言前事。操请入见,出帐而接,分宾主坐定。统曰:“今周瑜年幼,恃才罔众,不用良谋,欺凌旧宾,皆有退意。”操遂无疑,诚心相待。饮膳罢,操教备马,邀统同观旱寨。二人上马,凭高望之。统曰:“真将才也!”操曰:“先生勿得隐讳,愿教之。”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古之孙、吴再生,穰苴复出,而不过于此矣。今统曲为褒贬,非真心也。”操大喜,于是又去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艨艟战舰,列为城廓,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叙,统笑曰:“某闻丞相用兵如神,今观果实也!”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操曰:“先生乃吾师也,望赐指示,勿吝见教。”统曰:“以此论之,庞统不及,怎敢妄言耶?”操大喜。  回寨,置酒相饮,共谈孙、吴兵法,诸家阵图,三略六韬之书。操见统对答如流,遂殷勒相待。统乃佯醉而言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适见水军多疾,须得妙手冶之。”·463·此时操军不服水土,多生呕吐之疾,死者无数。操正虑此,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兵法阵法皆是,但可惜不全矣。”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皆无疾病,人安稳而获全功。”操又问之,统曰:“盖因大江之中,潮升潮落,风浪不息;中原之人,不惯乘舟,致使生患。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答,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若乘此舟,任随风浪,潮水上下,有何俱哉?”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吴耶!”统曰:“愚之浅见,丞相自裁之。”操即时传令,唤中军铁匠连夜打造连环铁扣,锁住船只。诸军闻之,俱各喜悦。后有诗曰: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谋决策尽合同。    阚生纳款欺曹操,黄盖停舟待祝融。    千里舳舻沉水底,一江烟浪起波中。    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庞统曰:“某观江左俊杰,多有怨周瑜者。吾凭三寸舌,与丞相说之。先破周瑜,则刘备无所用矣。”操曰:“先生果然能成大功,愿请奏为三公之列。”统曰:“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矣。望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操曰:“吾替天行道,安敢杀戮人民耶?”统拜求榜文以安宗族。操曰:“先生家属,见居何处?”统曰:“只在江边。若得此榜,可保全族矣。”操命写榜,佥押付统。统拜谢辞别曰:“可速进兵,休待周郎知觉。”操然之。  统别讫,至江边,正欲下船,岸侧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吓得庞统魂飞魄散。毕竟是谁?·464·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操遂即时令蒋干上船。毛本改为:    操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有了上一回的教训,曹操不会对蒋干抱多大期望,所以曹操不可能“大喜”。    周瑜听得蒋干又到,顶祝天地:“吾之成功,只在此  人身上!”遂令人分付,如此如此。原来庞统亦曾对周瑜  说:“若破曹操,须用火攻。”瑜曰:“吾已定计了也。”  统曰:“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如何烧得?除非  用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可用火攻。”瑜曰:“只  是操奸猾,如何去得?”正无理会,却才听得蒋干又来,  瑜因此大喜,乃坐于帐上,使人请干。毛本改为:    周瑜听得干又到,大喜曰:“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  上!”遂嘱付鲁肃:“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原  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  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  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  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  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  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  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  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  请干。按罗本,庞统一直是以幕宾的身份留在周瑜的军中,没有实职。周瑜死后,鲁肃掌权,庞统自然又成为鲁肃的幕僚,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想给庞统授以实职,孙权没有同意,庞统遂离开东吴,去投奔刘备。这种先服务于某位大官个人,再由其主人推荐进入官场,在中国古代是很多的,尤其是战乱年代。像左宗棠、李鸿章就是典型,他们先为曾国藩个人服务,然后由曾国藩推荐,朝廷授给他们官职。  毛本很啰嗦。毛本中,周瑜瞬间就可以把庞统叫来,事先却没见庞统,不合逻辑。按毛本,庞统不是周瑜的幕僚。此时,周瑜在赤壁,庞统也在赤壁,庞统的家原在荆州,此时在赤壁。在第一一三回“诸葛亮大哭周瑜”中,诸葛亮哭吊完周瑜后,在江边遇到庞统,此时是在柴桑。庞统不在家待着,怎么总和军队在一起?    干曰:“何僻静独守?”统曰:“周郎自恃才高,不  纳忠谏,灭贤损德,特守于此。公乃何方人?”毛本改为:    干喜曰:“久闻大名,今何僻居此地?”答曰:“周  瑜自恃才高,不能容物,吾故隐居于此。公乃何人?”罗本中的“守”,表示庞统只是在此歇息。毛本中的“居”,表示这是庞统的家。    干曰:“某乃蒋干也。‘群英会’上相见,何故忘  了?”统曰:“一时失忘。”毛本改为:    干曰:“吾蒋干也。”罗本中,这句话是点睛之笔,提醒读者,后面曹操对庞统的信任,都是假象。以毛纶父子的智力,当然无法理解罗贯中的用意。  庞统轻视蒋干,没想到蒋干记性奇佳,蒋干属于那种善记忆不善推理的类型。周瑜和庞统如此安排,本意想造成庞统和东吴没有关系的假象,结果由于蒋干的记忆力奇好而没有达到目的。罗贯中这样写,是要说周瑜和庞统的计划本身漏洞百出,后面庞统还有漏洞。整部演义中,罗贯中对自以为能的人一直持否定态度。    统曰:“但恐不用吾耳。”干曰:“吾愿以性命保  之。”统曰:“既有引见之心,便可一行。如迟,事必泄  矣。”毛本改为:    统曰:“吾亦欲离江东久矣。公既有引进之心,即今  便当一行。如迟则周瑜闻之,必将见害。”罗本中,庞统明确表示想到曹操那里做官,结果献过“连环计”后,又急急返回东吴,庞统再露破绽。  庞统到江东本来也没几天,谈不上“吾亦欲离江东久矣”。    统曰:“今周瑜年幼,恃才罔众,不用良谋,欺凌旧  宾,皆有退意。”操遂无疑,诚心相待。饮膳罢,操教备  马,邀统同观旱寨。毛本改为:    (曹操)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  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  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  同观旱寨。毛本中,把本是庞统说的话,硬要安到曹操身上,而且还“问”,也没看到曹操何处有问的意思。庞统虽蠢,也不至于蠢到刚来就要窥探军事机密。    统曰:“真将才也!”操曰:“先生勿得隐讳,愿教  之。”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  折,虽古之孙、吴再生,穰苴复出,而不过于此矣。今统  曲为褒贬,非真心也。”操大喜,于是又去同观水寨。毛本改为:    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  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  勿得过誉,尚望指教。”于是又与同观水寨。“今统曲为褒贬,非真心也。”直译为:“现在我庞统敢不恰当地进行评论,不是我真有这样的想法啊。”意译就是:“我庞统胡乱评论,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曹操主动邀请庞统观看军营,目的在于炫耀军威,所以曹操急于听到庞统的观感。    操曰:“先生乃吾师也,望赐指示,勿吝见教。”统  曰:“以此论之,庞统不及,怎敢妄言耶?”操大喜。毛本改为:    操大喜。“先生乃吾师也”,表面上看起来曹操很谦虚,实际上有了此句,庞统就不能再评论了,否则就真的想做曹操的先生了。    后有诗曰: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谋决策尽合同。      阚生纳款欺曹操,黄盖停舟待祝融。      千里舳舻沉水底,一江烟浪起波中。      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毛本改为:    后人有诗曰: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曹操对阚泽和庞统的待遇,反差极其鲜明。上一回,阚泽来献诈降书,曹操极尽怀疑与恫吓,最后依然是将信将疑;这一回,曹操竟完全相信庞统,非但没有怀疑、恫吓,还让庞统遍观军营,最后还顺利地放回庞统,曹操的多疑性格也全不见了。读者不感到奇怪吗?  说奇怪,也不奇怪,因为曹操从头到尾根本就没相信庞统。  上次,蒋干盗书,非但曹操明白被骗了,连蒋干都醒过味了。这一回,蒋干先见曹操“备言前事”,曹操能不仔细推敲真伪吗。尤其是庞统竟装作不认识蒋干,露出了老大破绽。即使没有这个破绽,上一次蒋干被周瑜精心布局,大大地耍了一回,这一次曹操怎能就轻易相信周瑜不做手脚?  既然知道庞统是骗子,曹操为什么不杀掉庞统?庞统是骗子,曹操知道,可全世界不知道啊!他们以为庞统真是来投靠曹操的。曹操若是杀掉庞统,天下人会认为曹操好坏不分,不能容人,更何况庞统大大小小还有点虚名。杀掉庞统,于东吴何损?于曹操何益?当然是无损也无益。  既不能杀,又不能留,那拿庞统怎么办?只能利用。既然你庞统是打着投靠我曹操的名义来的,那么我曹操就深信不疑、热情接待、虚心求教,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样子。然后,再让你看看我曹操的强大与军威,回去好替我宣传宣传,我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不是盖的,识相的赶紧投降吧。  不管你庞统是真降还是假降,你总不能白来一趟吧,我曹操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哦,要我把船都连锁起来,好让周瑜一把火把我的战船都烧干净,想法挺恶毒。不过,这大冬天的,哪有东南风啊?没风你烧个屁呀。想法虽然恶毒,办法还真可行。嗯,就按你的办法,把船都连锁起来,好,马上就办。  怎么?先生要回东吴?你小子和蒋干在江东刚玩了把失踪秀,傻子都知道你是和我家蒋干私奔了,你还敢回去,也不怕周瑜把你咔嚓了。你小子可比阚泽差远了,阚泽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起码人家不愿意回江东,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藏不住狐狸尾巴了。什么?还要榜文。也不怕被东吴的巡江军士搜了去,当然,你小子本来就是骗子,自然不怕。想要我保你全族?我过江后,非杀你十族不可,不过,看你那蠢样,也不会有第十族,九族也将就着吧。  不过,到底还是失算了。没想到这南方和北方就是不一样,大冬天的,还真有东南风;更没想到的是,江东那群笨蛋还真就利用了这次东南风。唉,都是轻敌若的祸。我老曹倒也不是输不起,就是便宜了周瑜那小子,弄得后世那些酸文人乱作歪诗;还有那诸葛亮,到处瞎吹牛,说什么,我的百万大军是他打败的,还好,信这鬼话的人不多。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96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曹操三江调水军  毛玠、于禁诣帐下,请曰:“大小船只,俱已搭配停当;旌旗战具,一一俱备。请丞相调遣,克日进兵。”操至水军中央大战船上坐定,唤集诸将,各各听令,并宜遵守队伍,听候进发。水军中军黄旗毛玠、于禁,水军前军红旗张郃,水军后军皂旗吕虔,水军左军青旗文聘,水军右军白旗吕通。马步前军红旗徐晃,马步后军皂旗李典,马步左军青旗乐进,马步右军白旗夏侯渊。水陆路都督应使:夏侯惇、曹洪。护卫往来监战使二员:许褚、张辽。其余骁将,各依队伍。曹操令水军寨中发擂三通,令各队伍战船,分门而出,于三江水面乘驾。是日西北风骤起,各船皆棹而出,摇动出门,拽起风帆,冲浪激波,稳如平地。北军在舡上,勇跃施勇,轮枪使刀。曹操观之,心中大喜,以为必胜之道。前后左右军皆试船,旗旛不杂。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来巡警催督。操立于将台之上,观看调练已毕,教收住帆幔,各依次序回寨。寨有二十四门,各用战舰艨艟周围护绕。  操赏军劳将,与诸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之妙计耶?果然渡江如履平地之稳。吾到南岸,人马可一拥而上。”程昱进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且提防火攻,难以回避。”操大笑曰:“程仲德虽然有远虑之谋,可惜不知用兵之法。”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未知丞相之见,请问如何是不知用兵之法?”操曰:“夫为大将者,先明天时,次察地理,然后以法用兵。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何尝有东·468·风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若用火攻,必乘风力以发之;彼如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虑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何敢不提备耶?”诸将皆顿首拜伏曰:“丞相智略,包罗天地,岂等闲之所及哉!”  操顾诸将曰:“青、徐、燕、代之众,不惯乘舟。今非此计,安能涉大江之险哉!”班部中二将挺身而出曰:“小将虽幽、燕之人,颇能乘舟。今愿借巡船二十只,直至江口,先夺旗鼓船只而还,以显北军亦能乘舟楫也。”操视之,乃袁绍手下旧将焦触、张南也。操曰:“汝等皆生长北方,恐乘舟不得其便。江南之兵生于长江,往来水上习练精熟。汝勿轻以性命为儿戏耳。”焦触、张南大叫曰:“如其不胜,即当军法!”操曰:“战船尽以连锁,惟有小舟。每只舟上可容二十人,恐其未便。”触曰:“若用大船,何足为奇?可望付小舟二十余只,某与张南各引一半,只今日直抵江南水寨,须要夺旗斩将而还。”操曰:“吾与汝二十只船,拨精锐军五百人,皆长枪硬弩。到来日天明,将大寨船列于江南远为之势。又差文聘亦领三十只巡船,接应汝回。”焦触、张南欣喜而退。次日,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已定。早听得水寨中擂鼓鸣金,皆出寨门,分列水面上,长江一带,青、红旗号交杂。焦触、张南早引哨船二十只,穿寨而出,遥望江南进发。  却说南岸隔夜听得鼓声喧震,已报入中军,遥望曹操调练水军,周瑜往山顶观之,操已收尽。次日,忽闻鼓震,使人急上高望之,早见小船冲波而来,飞报中军。周瑜听得,问帐下谁敢先出。韩当、周泰二人齐出曰:“某当权为先锋破敌。”瑜喜,教传令各寨,严加守御,不可轻动。韩当、周泰各引哨船五只,分左右而出。  却说焦触、张南凭一勇性,飞棹小船而来。韩当独披掩心,·469·手执长枪,立于船头。焦触船先到,急教军士乱射之,正与韩当船头相抵。当用牌遮隔。焦触拈长枪与韩当交锋。当手起一枪,刺死焦触。其船急回,隔斜里周泰船出。张南挺枪于船头上交锋。两边弓矢乱射。周泰一臂挽牌,一手提刀,两船相离七八尺,泰即飞身一跃,直跃过张南船上,手起刀落,砍张南于水中,乱杀驾舟军士。韩当船齐到,十只船尽皆赶败走船于半江之中,与文聘船相迎。两边摆定船只厮杀。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与谋士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舰,排合江上,旗帜号带,皆有次序;回看文聘与韩当、周泰截江相持,尽力而战,文聘抵敌不住,拨船而走,韩、周急催船赶。周瑜恐深入重地,便将白旗招飐,令众鸣金。周、韩遂挥棹而回。文聘回报焦触、张南已被南将所杀。操悒怏不已,收军回寨。周瑜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尽入水寨。瑜观之,顾与谋士曰:“江北船只如芦苇之密,兼操有智谋之将,何计以破之?”众未及对,忽望见操寨中一风吹折中军黄旗,倒入江中。瑜大笑曰:“未及破曹,先占警报耳!”操军见中央旗折,各有惊忽之意。操心虽不悦,下令云:“惑众者斩!”由是军心方定。周瑜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下观江水,奔涛拍岸。一阵风过,刮旗角于周瑜脸上。瑜猛然想起一事上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大惊,急急救时,不省人事,扶侍下山,归到帐中。未知性命如何?·470·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冲浪激波,稳如平地。北军在舡上,勇跃施勇,轮枪  使刀。曹操观之,心中大喜,以为必胜之道。前后左右军  皆试船,旗旛不杂。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来巡警催督。  操立于将台之上,观看调练已毕,教收住帆幔,各依次序  回寨。寨有二十四门,各用战舰艨艟周围护绕。毛本改为:    冲波激浪,稳如平地。北军在船上,踊跃施勇,刺枪  使刀。前后左右各军,旗幡不杂。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  来巡警催督。操立于将台之上,观看调练,心中大喜,以  为必胜之法;教且收住帆幔,各依次序回寨。罗本中,“曹操观之,心中大喜,以为必胜之道。”特指战船连锁。“前后左右军皆试船”强调此次演习时间比较长,对应“周瑜往山顶观之,操已收尽。”突出此次东吴的反应迟钝。“寨有二十四门,各用战舰艨艟周围护绕。”说明曹操水军规模的庞大。所有这些都是有特别用意的,并非闲笔,后文一并解释。    操赏军劳将,与诸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  雏之妙计耶?果然渡江如履平地之稳。吾到南岸,人马可  一拥而上。”程昱进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且提防  火攻,难以回避。”操大笑曰:“程仲德虽然有远虑之谋,  可惜不知用兵之法。”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未知丞  相之见,请问如何是不知用兵之法?”操曰:“夫为大将  者,先明天时,次察地理,然后以法用兵。多算胜,少算  不胜,何况无算乎?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何尝  有东风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若用  火攻,必乘风力以发之;彼如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  何虑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何敢不提备耶?”诸将皆顿  首拜伏曰:“丞相智略,包罗天地,岂等闲之所及哉!”毛本改为:    操升帐谓众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  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程昱曰:“船皆连锁,  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  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  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  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  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  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诸将皆拜  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罗本中,“操赏军劳将”相当于现在的总结表彰大会,毛纶父子没有从政、从军的阅历,不知道这些固有程序。“吾到南岸,人马可一拥而上。”点明了曹操水军的终极作用,罗贯中另有用意,后文一并解释。“可惜不知用兵之法。”“夫为大将者,先明天时,次察地理,然后以法用兵。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用高谈阔论来表现曹操得意忘形的状态。“丞相智略,包罗天地,岂等闲之所及哉!”众人特意拍曹操的马屁。正是这种不正常的状态,最终导致了曹军赤壁之战的失败。  毛本中,“却还有见不到处。”显得曹操很谦逊,不符合曹操此时的状态。“丞相高见,众人不及。”众人这样说有敷衍曹操之嫌,“众人”属用词不当,应该用“我等”。    操曰:“汝等皆生长北方,恐乘舟不得其便。江南之兵  生于长江,往来水上习练精熟。汝勿轻以性命为儿戏耳。”毛本改为:    操曰:“汝等皆生长北方,恐乘舟不便。江南之兵,往  来水上,习练精熟,汝勿轻以性命为儿戏也。”罗本中,“江南之兵生于长江”和前一句“汝等皆生长北方”相对应,强调的是天然的、DNA级别上的差距,不是后添努力所能弥补的。罗贯中另有用意,后文一并解释。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与谋士遥望江北水面,毛本改为:    却说周瑜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船,焦触、张南逞能攻击周瑜水军,但周瑜不知道曹军攻击规模,“教传令各寨,严加守御,不可轻动。”这句话就意味着领军的将领必须和自己的部队在一起。所以,毛本中的“众将”不能和周瑜一起上山。可以说,毛纶父子于军事上一窍不通。    文聘回报焦触、张南已被南将所杀。操悒怏不已,收军  回寨。毛本删除。表明了曹操对此次水战失败的态度,对己方水军能力的失望。罗贯中另有用意,后文一并解释。    瑜观之,顾与谋士曰:“江北船只如芦苇之密,兼操  有智谋之将,何计以破之?”毛本改为:    瑜顾谓众将曰:“江北战船如芦苇之密,操又多谋,  当用何计以破之?”同上。借用周瑜之口,再次强调了曹操水军在数量上的优势。暗示曹操一直没有利用这个优势,而错误地做缩小质量差距的努力。    瑜大笑曰:“未及破曹,先占警报耳!”操军见中央  旗折,各有惊忽之意。操心虽不悦,下令云:“惑众者  斩!”由是军心方定。毛本改为:    瑜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明智的将帅对军心都是极其敏感和重视的。后来关羽失荆州时,根本就不知道掌控军心,致使大军瞬间土崩,属不合格的将帅。上一回,徐庶惑乱曹操的军心,属必杀之例;但由于没有确凿证据,曹操恐惹人议论,阻塞降者之路,所以不能公开杀徐庶。  火攻需借风力,这是基本常识。战船连锁,易受火攻,曹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曹操之所以敢把战船毫不犹豫地连锁起来,就是因为曹操认为冬天不会有东南风。曹操明白这个道理,程昱、荀攸当然也明白。程昱、荀攸之所以提醒曹操,因为他们认为南方冬天也会有东南风。没想到的是,他们刚刚提了个开头,曹操就开始高谈阔论,表现出无比英明的样子。如果程昱、荀攸此时还要提东南风的事,会让曹操很没面子的,刘馥的前车之鉴刚刚就发生在前面,程昱、荀攸那敢重蹈覆辙,只能把后面的话生生地憋回去。众人也很识相,赶紧大拍曹操的马屁。曹操因得意忘形而变得自以为是,由此而使众人的智慧受到压抑,最后导致赤壁之战的失败。诸葛亮一生都自以为是,六出祁山而不能得魏国寸土,是其必然的结果。  赤壁之战,曹操有没有打败周瑜的可能呢?在这一回中,罗贯中的意思是有。  首先,我们研究一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都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有人可能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战船的连锁了,没有战船的连锁,东吴的火攻就无法实施,曹操也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惨败了。  战船的连锁不是曹操失败的关键,关键是曹操给了东吴时间,让周瑜等到了东南风。没有东南风,周瑜就拿曹操的连锁战船一点办法都没有。  曹操干吗要等?曹操的水军太差了,曹操需要时间训练水军。为了说明曹操水军的水平,罗贯中安排了一段焦触、张南自取灭亡的情节。焦触、张南敢于自告奋勇,必定是以为自己有两把刷子,二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想必是水军训练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着曹操水军的最高水平。就是这最高水平,在东吴水军面前却是那样的不堪。焦触、张南仅一合就被周泰和韩当所杀,文聘的三十只船打不过东吴的十只船。最高水平尚且如此,其他肯定就更是不堪了。两军的水平差距为什么会如此之大,曹操对此是有所认识的,那就是天生:“汝等皆生长北方,……江南之兵生于长江。”这种DNA级别上的差距,靠后添的弥补是很困难的。曹操的错误就在于,想靠训练来缩小双方水军的差距,既不现实,更给了周瑜寻找曹军破绽的时间。  东吴水军战船至少也在千艘之上,韩当、周泰率三、五十艘战船迎战是比较正常的。罗贯中仅让二人率十只战船出战,目的就是要说明曹操水军的水平。  曹军战船的连锁,对曹军是非常有利的,只要不给周瑜时间。如何不给周瑜时间?对此罗贯中是有暗示的。毛玠、于禁请曹操观看水军演习,罗贯中不厌其烦地交待了水、陆两军的规制,说明曹军的庞大,并且“前后左右军皆试船”,真正的好顿折腾,时间肯定不短。而后面却有段很奇怪的文字,“周瑜往山顶观之,操已收尽。”周瑜为何反应如此迟钝?主要由于两军长时间对峙,和对曹操水军的轻视产生的松懈。如果此次曹操不是演习,而是实战,连锁战船借着“是日西北风骤起”,扑向周瑜水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到时曹操大军“渡江如履平地之稳。吾到南岸,人马可一拥而上。”既使周瑜水军能够出寨迎战,也挡不住顺风而来的连锁战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曹军,很快就可以把刚刚离岸不远的东吴水军,迅速压回到岸上,东吴船只连逃跑的机会都难有。也许,由于曹操水军训练不熟,会增加一些伤亡,但战争的结果却是确定的。  曹操专注于水军训练,根本出发点还是想求稳。求稳的结果,常常就是时间上的拖延,也就给了对方寻找自己破绽的机会。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六出祁山,失败的一方,无不是败在求稳之上。袁绍不敢分军和强攻,刘备不敢直取荆州,诸葛亮不敢深入敌境,缺乏的都是军事上的冒险精神。  最后,说一下有些朋友感兴趣的武艺。罗贯中对武将武艺的描写,一直是严格地符合逻辑。周泰“飞身一跃,直跃过张南船上”,其水平明显高过韩当一截,就如前面打黄祖时,甘宁能飞上艨艟,董袭就不能。不单是周泰的武艺本身就高于韩当,也有二人出身不同的原因。韩当是辽西人,水上的本领是后练的;周泰是九江人,更兼是水贼出身,是天生的水上功夫。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93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阚泽密献诈降书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庄农,酷嗜儒业,但家甚贫,与人佣工,借书读诵,但写一篇,并无遗忘。少有胆气,对答如流。举孝廉,除钱塘长。孙权慕其名,召为参谋。因此黄盖知其能言有胆,故托往之。泽欣然而应诺曰:“大丈夫处世,从事于人,不能立功建业,甘与腐物同尽,真可愧也!既公覆舍命而报东吴,阚泽何惜蝼蚁之微生哉!”黄盖滚下床来,拜而谢之。泽曰:“事不可缓,即当便行。”盖曰:“书已修下了。”泽领了书,只就当夜扮作渔翁,一人驾小舟,望北岸循水而行。  是夜,寒星满天,三更时候,早到水寨。巡江军士拿住。泽曰:“便报丞相,说东吴阚泽,有机密大事,特来拜见。”是夜,曹橾在旱寨内,军士报入来。操曰:“莫非是奸细么?”军士曰:“只是一渔翁,别无夹带。”操遂教引将入来。天色未明,操于帐上秉烛而坐。军士引阚泽至,礼毕。操曰:“吾闻汝乃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泽曰:“人言曹丞相求士,如大旱之望云霓。今此一问,甚不相合。黄公覆,你又错寻思了也!”重说一遍。操曰:“吾与东吴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如何不问?”泽曰:“黄盖在于东吴,已历三世,乃旧功臣。今被周郎于众将之前痛决一顿,气无所出,特密告于我。我与公覆,情同骨肉,思无报仇之路,径献密书,归投丞相,拟将粮草军器以为托献。未知肯容纳否?”操曰:“黄公覆特使先生来降,投降书在何处?”阚泽取书呈上。操拆书就几上看。书曰:·458·    东吴粮草官、水军先锋使黄盖泣血百拜,谨献书于大  丞相麾下:盖受孙氏厚恩,曾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  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  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  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音撞),意未解耳。加  之行军无次,自负其能,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今应天  顺命,率众归降。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际,盖为  前部,粮草军储,随船献纳。因是投书,效命在近,乞无  疑心,伏希听纳。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日,黄盖泣血百拜  奉书。曹操于几案上翻复将书看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叫曰:“黄盖用苦肉计,汝来下诈降书,就中取事,敢来戏侮于吾耶!”便教左右推出斩讫报来。左右将泽簇下,推转侍斩。阚泽面不改色,仰天大笑。操教牵回,问曰:“吾已识破奸计斩汝,汝何故晒笑?”阚泽曰:“吾不笑汝,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操曰:“何不识人耳?”泽曰:“杀便杀,何必问耶!”操曰:“吾自幼熟读兵书,足知奸诈之道。汝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我过!”泽曰:“且说书中那件是奸处?”操曰:“我说破你脱空处,教你死亦暝目。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何不明约在几时?你今有何理说?”阚泽大笑曰:“汝不惶恐,还敢夸年幼熟读兵书!若战,必被周瑜擒矣!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汝手!”操曰:“何谓我无学?”泽曰:‘汝既通书,不识机谋,不明道理,故知必败耳!”操曰:“且放他,看他说我那几般不是处。果理直气壮,必有议论。”泽曰:“某见汝无待宾之理,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愿闻高论。”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安可期乎’?这话,言那背主作窃,如何约的日期;倘约了日期,急下不得手,这里接应,必然泄漏。只是但得便就行矣。”曹操是个聪明人,一点便悟,下席复礼:“适来见事不明,误·459·犯尊威,幸勿挂意。”泽曰:“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望于父母,岂有诈乎!”操大喜曰:“若二公能建忠义之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泽曰:“某等非为爵禄耳,但应天顺人。”操设酒以待之。少刻,有人于操耳边私语。操曰:“将书来看。”其人以密书呈上。操看毕,笑容颇喜。阚泽暗喜:“必是蔡中、蔡和来报黄盖受刑消息,操喜其事乃是真实也。”操良久曰:“烦先生再回江东,与黄公覆约的当日期,先通消息过江,吾以兵接应。”泽曰:“某已离江东,不可还矣。望丞相别遣机密人去。”操曰:“若他人去,事必泄漏。”阚泽再三推辞,只恐曹操心疑,良久乃曰:“若去,则不敢久停,便当行矣。”操赐金珠,泽皆不受。  别操,再驾扁舟,飞奔江东而来,见黄盖细说前事。盖曰:“非公能辩,则盖徒受苦矣。”泽曰:“吾今去甘兴霸寨中,探蔡中、蔡和去也。”盖曰:“取便而行。”泽至寨,宁问:“先生何来?”泽曰:“帐上见将军被辱,吾甚不平。”宁笑而不答。忽蔡中、蔡和至。泽以目送甘宁,宁已会阚泽之意。宁曰:“只显他能,全不以我等为念。吾今无意相持,羞见江左人物也。”四人坐定,甘宁但咬牙恨齿,怒发冲冠而不言。泽乃虚与甘宁耳边低语。宁垂首不语,长叹数声。蔡中等见宁、泽皆有反意,以言挑之曰:“将军何故烦恼?先生有何不平?”泽曰:“吾等腹中之苦,汝岂知也。”蔡中曰:“莫非背吴投曹耶?”阚泽失色。甘宁起,拔剑而言曰:“事已败露,不可留反人在寨;倘若传说人知,吾事坏矣!”蔡中、蔡和慌曰:“二公勿忧。乞退左右,吾有心腹之论。”宁曰:“可速言之。”蔡和曰:“吾等乃曹公使来诈降也。二公若有顺心,吾当引进。”宁曰:“若如此,天赐使也!”泽将黄盖事说知。二蔡曰:“吾已报知丞相矣。”泽曰:“吾于丞相处见书,特来见兴霸矣。”宁曰:“大丈夫既遇明主,当竭力助之。”四人共饮,同论心事。蔡中等遂即修书去·460·报曹操。阚泽之计,合为鏖兵第一功也。后人有诗曰:    黄盖深知阚泽忠,故烦托献离吴东。    数行降款过江去,百万貔貅扫地空。    假使周郎成大事,不教曹操逞奸雄。    鏖兵赤壁施谋略,合让先生第一功!  蔡中自发书报曹操,说:“甘宁反吴,与某同为内应。”阚泽另驰书,遣人报过江,说:“黄盖动身,未知何日,但看船头插青牙旗,即粮船也。”却说曹操连得二书,心中疑惑,聚众谋士商议。操曰:“谁敢过江打听?”言未毕,一人应声而出曰:“某愿往。”毕竟其人是谁?·461·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巡江军士拿住。泽曰:“便报丞相,说东吴阚泽,有  机密大事,特来拜见。”是夜,曹橾在旱寨内,军士报入  来。操曰:“莫非是奸细么?”军士曰:“只是一渔翁,  别无夹带。”毛本改为:    巡江军士拿住,连夜报知曹操。操曰:“莫非是奸细  么?”军士曰:“只一渔翁,自称是东吴参谋阚泽,有机  密事来见。”军士入报曹操,毫无疑问要首先报告阚泽的身份和目的,而曹操仍然问:“莫非是奸细么?”表明了曹操的多疑。后面曹操把黄盖的信翻看十余次,说明黄盖的信本无破绽,便虚声恫吓,还是表现曹操的多疑。  看来毛纶父子的智力作巡江军士都嫌弱智,连报告这么点事都说不明白。    天色未明,操于帐上秉烛而坐。军士引阚泽至,礼毕。  操曰:“吾闻汝乃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毛本改为:    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问曰:“汝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毛本中“灯烛辉煌”,可能是怕“机密大事”传播不广。    操曰:“愿闻高论。”泽曰:“岂不闻……只是但得  便就行矣。”毛本改为:    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泽曰:“岂  不闻……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  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曹操的态度已经缓和了,阚泽解释后,自然就一切平安了。毛本中,阚泽可能是嫌自己命长,不激怒曹操誓不罢休。    操良久曰:“烦先生再回江东,……”毛本改为:    操曰:“烦先生再回江东,……”“良久”依然表现的是曹操的疑心,如果阚泽很痛快地答应回东吴,就可以确定阚泽是诈降。    宁曰:“只显他能,全不以我等为念。吾今无意相持,  羞见江左人物也。”四人坐定,甘宁但咬牙恨齿,怒发冲  冠而不言。毛本改为:    乃曰:“周公瑾只自恃其能,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  被辱,羞见江左诸人!”说罢,咬牙切齿,拍案大叫。甘宁说话时,四人都已相互看见。毛本中,甘宁指名道姓地骂周瑜,而且还“拍案大叫”,公然辱骂操有生杀大权的统帅,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果甘宁真在蔡中、蔡和面前这么做,傻子都能看懂甘宁在演戏。    蔡和曰:“……”宁曰:“若如此,天赐使也!”泽  将黄盖事说知。毛本改为:    蔡和曰:“……”宁曰:“汝言果真?”二人齐声曰:  “安敢相欺!”宁佯喜曰;“若如此,是天赐其便也!”可能毛纶父子常问这样的蠢话:“汝言果真?”若回答是真的,毛纶父子便会深信不疑;若回答是假的,毛纶父子便一定会庆幸自己没有受骗,都是因为多问了一句。    蔡中等遂即修书去报曹操。阚泽之计,合为鏖兵第一  功也。后人有诗曰:    黄盖深知阚泽忠,故烦托献离吴东。    数行降款过江去,百万貔貅扫地空。    假使周郎成大事,不教曹操逞奸雄。    鏖兵赤壁施谋略,合让先生第一功!毛本删除。  黄盖诈降的整个运作过程,都是周瑜手下将领自动完成的,没谁授给他们什么“锦囊妙计”,照样干得天衣无缝。  赤壁之战取胜的关键在于火攻,火攻的关键在于,东吴的火船能否顺利靠近曹操的水寨,而这完全取决于黄盖的诈降能否成功,诈降成功与否又系于阚泽一身。阚泽面对的是什么人?是第一奸诈、疑心极重的曹操。没有阚泽的大智大勇、临机应变,一切都是虚妄。这鏖兵第一功安在阚泽身上,半点不过。  回到江东后,阚泽来见甘宁,二人事先未有任何沟通,阚泽一个眼神,甘宁就全部心领神会,出色的演技就是今天的大腕明星也会自叹弗如。罗贯中安排这么一段情节,表面上是阚泽要再次欺骗蔡中、蔡和,使诈降更真,实际上是表现甘宁的灵慧,用以进一步说明上一回中,甘宁不知蔡中、蔡和诈降,纯粹是在周瑜面前装傻。  这一段,黄盖、阚泽、甘宁的见识和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周瑜和诸葛亮。任何一个时代和地域,都不缺乏人才,关键在识与不识、用与不用,是否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刘邦、萧何、曹参、樊哙同时出自小小的沛县,而出自沛县的王侯更是不计其数,难道是那时沛县独有人才,当然不是,是时势给了他们机会。有人替诸葛亮辩解说,诸葛亮频繁北伐,是怕人才死光了。难道蜀国的人才还不及一个小小的沛县多?即使出不了刘邦,难道还出不了萧何、曹参、樊哙之辈。韩信国士无双,如果刘邦不肯用,历史将不知韩信是何许人。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90录入者网友烦恼即是菩提、校对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群英会瑜智蒋干  却说甘宁一箭射死蔡熏,三路战船,纵横于三江水面,掩杀北军,箭似飞蝗,炮石如雨。韩、蒋二将见后军船尽是青、徐之兵,素不曾习水战,大江水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安能奋武扬威?于是甘宁催两路船,杀透后军。周瑜又催船助战。从巳时至未时,北军都退,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周瑜虽精于水战便利,惟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北军尽回。青、徐兵不谙水战者,溺死极多。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你如何反败?是汝等不用心耳!且免汝一番,后再如此,必按军法!”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奈有多半北军不识水利,见南军一击便慌。如今先下水寨,令北军在中,水军在外,每日教习。水军精熟,方可用之。”操曰:“你既是水军都督,取便区处而行,何必禀我。”张、蔡二人自去训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以为城廓;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照得天心水面,上下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搬粮运草,车仗相接,晓夜而行。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一面差人报吴侯,以甘宁为第一功,韩当、蒋钦次之。余皆赏赐已毕,瑜乃当夜登高观望,西边一片通红,火光接连天地。瑜问之,左右答曰:“此是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当夜收拾一只楼子船(即战船),“吾亲自去观看操军水寨”。随行有鲁肃、黄盖等八员将,皆带强兵硬弩,一齐上船,两边青布为幔,排列二十余人,上带鼓乐,迤逦前进。至操寨边,日当·444·卓午,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云:“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曰:“原久居江东,谙习水利将士。吾何计先收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瑜在船上饮酒,看玩水寨,时曹军看见,慌报曹操。操教纵船擒捉周瑜。瑜见旗号从水寨中起,急教收起碇石,两边四下都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军水寨中船出,南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急回报曹操。  操言:“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被他深窥吾寨栅,吾用何计破之?”言未毕,忽于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如亲昆仲,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左说此人来降,共擒刘备,若何?”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也,姓蒋,名干,字子翼,见为曹操帐下幕宾。操问曰:“先生果与周公瑾交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何物将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纶巾布袍,驾一只扁舟,径到瑜寨中,命报复云:“故人蒋干特来相访。”周瑜正在寨中议事,忽报蒋干至,瑜笑谓众将曰:“说客至矣!”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瑜步行,远远迎接蒋干。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教从者摆列于两下,瑜慌忙拜而迎之。干曰:“贤弟别来无恙?”瑜应声答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生受为曹操作说客耶?”干愕然,良久曰:“吾与足下间别久矣,近知威镇江东,名扬华夏,故来叙旧,以观其志,何疑吾作说客耶?”瑜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也。”干曰:“足下视人如此,吾告退。”瑜笑而抚其臂曰:“吾但嫌兄与曹氏作说客。既无此心,何去速也?”遂入帐上。叙礼毕,坐定,令左右请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445·  少时,面前设金银器皿,光射眼目。文官武将,各穿锦绣之衣;帐下小将,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已毕,就教列于两傍而坐,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诸将曰:“此是吾同窗友兄也。虽从江北到此,却非是曹操家说客,众等勿疑。”遂唤子义(子义,太史慈之字也。)曰:“可佩吾剑作明甫,今日置酒,但叙旧日交情耳;如有但题曹操并东吴军旅之事者,可立斩之!”太史慈轩昂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闻之,如坐针毡。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点酒不饮;今日见了心腹故友,又无疑忌,当饮一醉。吾兄开怀。”座上觥酬交错,但是一个起来把盏,必须夸其才能。周瑜大笑而畅饮。酒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瑜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小卒,颇雄壮否?”干曰:“虎狼之兵也。”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积如山。瑜曰:“吾之粮食,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又大笑,引干看营中军器鞍马。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矣!”干曰:“以贤弟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更生,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吾铁石之心也!况今时章句腐儒,欲一面之词,等闲难说我耶?”言罢大笑。此时蒋干面如土色,心似刀锥。瑜又邀入帐上,会诸将再饮,又指诸将曰:“此皆江左之豪杰。今日此会,‘群英会’耳!”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众拍手而和之。歌曰: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王业  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将  醉。吾将醉兮,舞霜锋。歌罢慷慨,满坐尽欢,独有蒋干,寸心欲碎。夜已更深,干辞:“不·446·胜酒力矣。”瑜挟干臂曰:“日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瑜本不醉,佯推大醉,同干入帐共寝。瑜衣不能解带,呕吐狼藉于床上。是夜,蒋干如何睡得着,窃听之,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观帐内桌上一堆文书,干偷视之,皆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张允、蔡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云: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皆势迫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  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  关报。谨此敬复,希冀照察。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将书暗藏于衣内。  忽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公,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头!”及干问之,瑜又推睡着。干伏在床上,看看四更,只听的有一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故做梦中忽觉之意,乃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共寝,何谓不知?”瑜懊悔曰:“吾自来不曾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说甚言语否?”那人曰:“江北有人至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却推睡着。瑜潜出帐,干亦窃听之。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刻,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推睡着。瑜解衣就睡。干寻思:“周瑜是个有精神的人,天明寻书,必然泄漏。”睡到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又推睡着。干戴上巾帽,潜步出帐去,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  干下船,飞奔江北岸,来见曹操。操问:“先生干事若何?”干曰:“周瑜心如铁石,不可说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被东吴之·447·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恐走透消息,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问曰:“进兵如何?”瑁曰:“军练未熟,不敢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首级献于周郎矣!”张、蔡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喝令武士擒获斩之。须臾,献头阶下。众皆入问其故,操方省悟:“吾中计矣!”(虽是中了计,操不肯认错。)乃与众将曰:“此二人怠慢军法,迁延日久,吾故斩之。”众皆嗟吁不已而出。曹操于众将内,选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二人之职。其余诸将,皆不更换。  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略施小计,尽以剿除,吾无忧矣!”肃曰:“都督如此用兵,何愁曹贼不破乎!”瑜曰:“吾料诸将不知其计,独有诸葛亮胜如吾见,想此谋亦不可瞒也。子敬试以言钓之,看他知也不知,便当回报。”肃来钓孔明,还是如何?·448·以下为校对者气概文鸯注:    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搬粮运草,车仗相接,晓  夜而行。毛本改为:    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罗本中,提及了后勤补给,耗费巨大。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一面差人报吴侯,以甘宁为第一  功,韩当、蒋钦次之。余皆赏赐已毕,毛本改为: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  捷。罗本中,大功的赏赐周瑜要报孙权,以避免孙权的猜忌。    当夜收拾一只楼子船(即战船),“吾亲自去观看操  军水寨”。随行有鲁肃、黄盖等八员将,皆带强兵硬弩,  一齐上船,两边青布为幔,排列二十余人,上带鼓乐,迤  逦前进。至操寨边,日当卓午,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  乐齐奏。毛本改为:    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  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  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矴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罗本中,周瑜当夜即去偷看曹操水寨,符合周瑜的火急性格,这也是“三气周瑜”成功的基础。下回结束时有:    瑜曰:“某夜来往观水寨,极有法度,非等闲可攻之。  今先生亦看其动静矣。瑜有一计,不知可否。请先生论之。”只是阿鸯不知“日当卓午”何解?这个版本未经后人校对,错漏较多,也可能是错漏?  罗本中,特意指出“随行有鲁肃、黄盖等八员将”,所以后来黄盖能提出火攻,也是由此而来。毛纶父子专好闭门造车,所以也让黄盖闭门造车。    瑜在船上饮酒,看玩水寨,时曹军看见,慌报曹操。毛本改为:    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    言未毕,忽于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  契,如亲昆仲,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左说此人来降,共  擒刘备,若何?”毛本改为:    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罗本中,“如亲昆仲”是周瑜盛待蒋干,得以施反间计的基础;也是蒋干盗书之后,敢二次来江东的原因。    前后簇拥。瑜步行,远远迎接蒋干。毛本改为:    前后簇拥而出。罗本中,周瑜对蒋干非常恭敬。    瑜教从者摆列于两下,瑜慌忙拜而迎之。毛本改为:    瑜拜迎之。同上。    干曰:“贤弟别来无恙?”瑜应声答曰:“子翼良苦,  远涉江湖,生受为曹操作说客耶?”干愕然,良久曰:  “吾与足下间别久矣,近知威镇江东,名扬华夏,故来叙  旧,以观其志,何疑吾作说客耶?”毛本改为:    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  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  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罗本中,周瑜反应快,蒋干反应慢。    少时,面前设金银器皿,光射眼目。毛本删除。周瑜有意显摆富贵,意在使蒋干心理失衡。    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诸将曰:“此是吾  同窗友兄也。……”毛本改为:    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  “此吾同窗契友也。……”野营军中,很难有条件“大张筵席”,主要是喝酒。    蒋干闻之,如坐针毡。周瑜曰:“……当饮一醉。吾  兄开怀。”毛本改为:    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当饮一醉。”周瑜故意借行酒炫耀权势,全无待友之道,令蒋干非常难堪,所以才有“蒋干闻之,如坐针毡”。周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蒋干心生怨恨,由怨恨而导致不轨行为。  毛本中,“蒋干惊愕,不敢多言”。真把蒋干吓住了,以后还怎么盗书、窃听。    座上觥酬交错,但是一个起来把盏,必须夸其才能。  周瑜大笑而畅饮。毛本改为:    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夸周瑜的目的是让蒋干感到难堪,逼迫蒋干生出歹意。    瑜又大笑,引干看营中军器鞍马。毛本删除。    干曰:“以贤弟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  “……安能动吾铁石之心也!况今时章句腐儒,欲一面之  词,等闲难说我耶?”言罢大笑。此时蒋干面如土色,心  似刀锥。毛本改为:    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  “……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罗本中,周瑜佯醉侮辱蒋干,令情如长兄的蒋干,“面如土色,心似刀锥”,愤怒已极,伤心透顶。毛纶父子不理解周瑜和蒋干的关系,更不理解周瑜这样做的目的。    瑜自起舞剑作歌。众拍手而和之。歌曰: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王业    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将    醉。吾将醉兮,舞霜锋。  歌罢慷慨,满坐尽欢,独有蒋干,寸心欲碎。毛本改为:    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欢笑。周瑜将此会取名“群英会”,并以“功名”为主题作歌,目的是羞辱蒋干的“布衣”身份。所以,“满坐尽欢,独有蒋干,寸心欲碎。”    夜已更深,干辞:“不胜酒力矣。”瑜挟干臂曰:  “日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毛本改为: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  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毛本中,增加“瑜命撤席,诸将辞出”。毛纶父子不懂“领导先走”的官场规矩。    操问:“先生干事若何?”干曰:“周瑜心如铁石,  不可说也。”毛本改为:    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  非言词所能动也。”毛本中,“周瑜雅量高致”倒是史书上的话,就是与演义中蒋干的感受不符。    须臾,献头阶下。众皆入问其故,操方省悟:“吾中  计矣!”(虽是中了计,操不肯认错。)乃与众将曰:  “此二人怠慢军法,迁延日久,吾故斩之。”众皆嗟吁不  已而出。毛本改为:    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  有诗叹曰:    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  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  皆嗟呀不已。罗本中,众先问其故,操后省悟。说明曹操此时骄傲轻敌,不愿主动思考。  毛本中,操先省悟,众后问其故。  初次水战,周瑜谋而后动,曹操因怒致战。周瑜不肯乘胜追击,因为首战目的已经达成。万一因贪功冒进而寡不敌众,反会弄巧成拙。这第一战,曹操败得起,东吴败不起。  罗贯中首先让周瑜吃了两“惊”。第一惊,是周瑜登高西望的“心惊”;第二惊,是听说蔡瑁、张允时的“大惊”。说明周瑜此前盲目自信。  周瑜的火攻想法起于观看曹操水寨。周瑜看到曹操旗号从水寨中起,可以说是落荒而逃,说明按常规,曹操水军应该很快出动。事实上,周瑜跑出了十余里,曹操水军才出来,反应不是一般的迟钝。后来,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诸葛亮跑出了二十余里,曹操水军才出来,更是不一般的迟钝。看到曹操水军反应如此迟钝,不但周瑜想到火攻,一同观看曹操水寨的黄盖同样想到了。可见火攻也没什么玄妙的。而且,曹军方面许多人都想到了东吴可能火攻,无奈不被曹操重视。  即使东吴火攻,曹操若不犯错误,派什么蒋干过江,周瑜还是没戏。  罗本中,蒋干“与周郎同窗交契,如亲昆仲”。如此,周瑜“日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才合情理,蒋干盗书之后,还敢二次过江。毛纶父子删掉了“如亲昆仲”,上面两点就解释不通了。  演义中,周瑜自负而又聪明外露,给周瑜做兄长的蒋干必定忠厚老实,这也是蒋干能被周瑜拙劣圈套所骗的原因。由于蒋干忠厚老实,通常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这会让周瑜的圈套无用武之地。所以,周瑜首先要使蒋干憎恨自己。周瑜的办法是显摆富贵,羞辱蒋干。  周瑜事事凑巧的骗术可谓拙劣,只能骗骗蒋干这样的愚人。  正常情况下,周瑜这样的骗术是骗不了曹操的。但此时正是曹操不可一世之时,凡事都不愿慎思。见有敢背叛自己的,更是怒不可遏,完全丧失了理智。说曹操败给周瑜,毋宁说曹操是败给自己。  另外,识破周瑜的骗术很简单。蔡瑁、张允如果是贪求富贵的人,投靠东吴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富贵;本已安享富贵,没有必要再去冒险;周瑜羞辱蒋干的做法违背常理,得知消息的过程中巧合太多。  既使蔡瑁、张允真的私通东吴,书信中也不会用自己的笔迹,除非比毛纶父子还蠢。所以周瑜伪造书信时,不用模仿蔡瑁、张允的笔迹,曹操也不用把书信拿出来,让蔡瑁、张允来辨别。    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不被敌人战胜取决于自己是否犯错误,取得胜利取决于敌人是否犯错误。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不是由于周瑜和诸葛亮有多么高明,而是由于曹操的屡错。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80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诸葛亮火烧新野  却说玄德闻知刘表已死,刘琮降曹,情感于中,泪泣已绝。众将救醒,张飞曰:“大事既然如此,可先斩宋忠,随起大兵渡江,夺了襄阳,杀了刘琮,哥哥便是主也。”玄德曰:“你且缄口,我有斟酌。”遂拔剑而指宋忠曰:“你既知众人作事,何不早来报我?将欲斩汝之头,不足解吾之怒。汝可速去。”宋忠曰:“恐县外有人杀某也。”玄德曰:“既放汝而复杀,非大丈夫也。谁敢违吾!”忠乃拜谢,抱头鼠窜而去。  玄德正忧闷之间,忽报江夏公子差伊籍到来。玄德思昔日之恩,下阶迎接,请于堂上。礼毕,玄德称谢前恩,问其来意。籍告曰:“昨者,大公子同籍抚守江夏,忽闻得刘荆州已故,被蔡夫人与蔡瑁等同谋商议,不来报丧,伪立刘琮为主。公子遂差人往襄阳探听,回说是实;恐使君不知,特差某赍书驰报。”遂呈上哀书。玄德拆封视之。书曰:    孤子刘琦谨献哀言,上达于叔父大人座前:近闻先君  薨于荆州,继母与蔡瑁、张允二人谋议,不即报丧,矫立  弟刘琮为九郡之主,大乱纲常,实难容忍!伏望叔父垂怜,  尽起麾下精兵,约会同灭恶党,共取先君之基业,实为万  幸!泣血拜书,立待批回。建安十三年月日书。玄德看书毕,与伊籍曰:“机伯只知刘琮为主,又不知将九郡已献曹操也!”籍大惊曰:“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接就擒下,尽捉诸逆党杀之,则荆州已属使君矣。”孔明曰:“机·396·伯之言是也,吾主公可从之。”玄德垂泪而言曰:“吾兄临危之时,托孤于我。今若背信自济,吾于九泉之下,何颜见吾兄耶?”孔明曰:“若不举此事,目今操兵已至宛城,前军离此不远矣,将如之何?”玄德曰:“不若走樊城以避之。”  正商议间,数次人飞报操兵已到博望了。玄德慌教伊籍回江夏整理军马,一面求计于孔明。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太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此屯扎不住了。”便差人四门挂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小男女,限今日皆跟吾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曹军若到,必行不仁,伤害百姓。”一连差十数次,催趱百姓便行。就差孙乾往西河两岸调拨船只,救济百姓,然后便差糜竺送各官老小到樊城。百姓尽行将起身,遂唤诸将听令,先教云长:“引一千人各带布袋,去白河上流头埋伏,用布袋装上砖石土泥,堰住白河之水。到来日三更已后,但听下流头人喊马嘶,此是兵至矣,急取开布袋,放水淹之,却顺水杀将下来接应。”云长受计去了。孔明唤益德:“引一千军白河渡口埋伏。曹军被淹,此处水势最慢,人马必从此逃难,可乘势杀来接应云长。”益德领计去了。孔明又教子龙:“引三千军先取芦荻干柴,放在新野县近城人家屋上,暗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来日是昴日鸡直日,黄昏后必有大风;大风一起,曹军必入城安歇。汝将三千兵分为四队,汝自领军一半;一半分作三队:县南、北、西三门,各五百军。先将火枪火炮火箭射入城去,看火势大作,城外却呐喊,只留东门教彼逃生。你却在东门外伏定,若见败军乱窜,不可截杀,只在背后击之;败军无心恋战,必然奔走。此乃寡敌众也。必得全功,天明会合收军,便回樊城,不可迟误。”赵云听令亦去。孔明再唤糜芳、刘封二人:“可带二千军,一半红旗,一半青旗,去新野县外三十里鹊尾坡(地名)·396·前摆开,青红旗号混杂。如曹军一到,汝二人便将人马分开:糜芳引红旗一枝军走在左,刘封引青旗一枝军走在右。彼军生疑,必不追赶。汝等却分去县东、西、南、北角上埋伏,只望城中火起,便可追败兵,然后却来白河上流接应主公。时刻休误。”二人受计去了。孔明调拨已定,与玄德登高望之。  却说曹仁、曹洪为前部先锋,引大军十万、战将数员,前面有许褚引三千铁甲军,望新野进发。日当正午,来到鹊尾坡。许褚问乡导官曰:“此处至新野县有多少路?”答曰:“只有三十里。”许褚差数十骑先行探听,望见坡前人马摆开,拨马回报,言说前面依山傍岭一簇人马,尽打青红旗号,不知多少。许褚教执一面皂旗,领三千军一齐向前。刘封、糜芳分为四队,青红旗号各归左右,旗色不杂,队伍不乱。许褚勒马教休赶。左右曰:“何为不赶?”褚曰:“前面必有埋伏之兵。汝等只就此间住扎,我自去禀先锋。”许褚一骑马来见曹仁,禀说前事。曹仁曰:“岂不闻兵法云,有实有虚之论?此是疑兵,必无埋伏,可速进兵,吾乃追之。”许褚复回坡前,提兵直杀入。至林下追寻,一人不见。此时红日坠西。许褚却欲进县,只听得山上大吹大擂,忙引军看时,只见山岭上一簇旌旗丛中,两把伞盖:左玄德,右孔明,二人对坐饮酒。褚见了大怒,寻径路上山,狭路擂木炮石打将下来,褚不能前进。只听得山后喊声大震,褚欲寻路厮杀,天色已晚。  曹仁曰:“且去抢城,安歇军士。”四门突人,并无阻当之兵,城中又不见一人。曹洪曰:“此是计穷势孤,所以尽带百姓连夜去了。众军权且安身,来日平明进兵。”此时各军饥饿走乏,皆去夺房造饭。曹仁、曹洪就在衙内安歇。初更已后,狂风大起,守门军士飞报火起。曹仁曰:“这火是军士造饭不小心遗漏之火,不可自惊。”说犹未了,数次飞报南、北、西三门等处,皆是火起。·397·曹仁急叫众将上马时,满县火起,上下通红。当夜之火,又胜博望烧屯之火。后来史官有诗赞之曰: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    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雕梁画栋为焦土,铁马金戈冒黑烟。    惟有卧龙施妙策,神机全在火功篇。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忽一人报东门无火。曹仁等急冲出东门,门上火滚烟飞,军士逃出,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却说曹仁等方才脱得火厄,背后一声喊起,赵云引一军赶来。混杀一阵,曹仁败军各逃性命,谁肯回身厮杀。正奔走之间,糜芳又引军一枝冲杀一阵。曹仁大败,夺路而走,忽然喊起,又遇刘封引一彪军追杀一阵。败军奔到四更时分,人困马乏,太半焦头烂额,却方到河边,人马都下河吃水:人争取水,互相喧嚷;马见河水,乱行嘶吼。  却说云长在上流望见新野火起,度其时候,料得军马已到;忽听得下流头人喊马嘶,急令军士一齐掣起布袋,水势滔天,望下冲流,人马皆溺于水中。曹仁引众将望水势慢处夺路而走。行到博陵渡口,只听得喊声大震,一枝人马拦路,当先大将乃燕人张益德也。两军混杀一处。未知曹仁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398·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张飞曰:“大事既然如此,可先斩宋忠,随起大兵渡  江,夺了襄阳,杀了刘琮,哥哥便是主也。”毛本改为:    张飞曰:“事已如此,可先斩宋忠,随起兵渡江,夺  了襄阳,杀了蔡氏、刘琮,然后与曹操交战。”罗本中,张飞说出了刘备的心里话,同时也提醒了刘备,现在还不能和刘琮公开翻脸,因为刘备手里没有“大兵”。    遂拔剑而指宋忠曰:“你既知众人作事,何不早来报  我?将欲斩汝之头,不足解吾之怒。汝可速去。”毛本改为:    乃叱宋忠曰:“你知众人作事,何不早来报我?今虽  斩汝,无益于事,可速去。”罗本中,“拔剑”表现出了刘备的极度愤怒,恨不能一剑杀了宋忠:我刘备就这么点兵马,在北面替你们抵挡曹操,你们手握几十万兵马,不发一兵一卒帮我,却拱手投降曹操,而且竟然连招呼都不和我打一声。刘备完全是一种被出卖的感觉。“而指”表明刘备理智上又不得不强压怒火,为自己撤离新野留条后路。    宋忠曰:“恐县外有人杀某也。”玄德曰:“既放汝  而复杀,非大丈夫也。谁敢违吾!”毛本删除。说明宋忠非常清楚此刻刘备全军上下的愤怒,刘备此时依然是怒火未熄。罗本中,刘备还是很有血性的。    遂呈上哀书。玄德拆封视之。书曰:      孤子刘琦谨献哀言,上达于叔父大人座前:近闻先君    薨于荆州,继母与蔡瑁、张允二人谋议,不即报丧,矫立    弟刘琮为九郡之主,大乱纲常,实难容忍!伏望叔父垂怜,    尽起麾下精兵,约会同灭恶党,共取先君之基业,实为万    幸!泣血拜书,立待批回。建安十三年月日书。毛本改为:    籍曰:“……并求使君尽起麾下精兵,同往襄阳问罪。”    籍大惊曰:“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毛本改为:    籍大惊曰:“使君从何知之?”玄德具言拿获宋忠之事。  籍曰:“若如此,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    “无问老小男女,限今日皆跟吾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  曹军若到,必行不仁,伤害百姓。”一连差十数次,催趱百姓  便行。毛本改为:    “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  不可自误。”罗本中,新野百姓是被强行赶离家园的。    百姓尽行将起身,遂唤诸将听令,毛本改为:    一面聚诸将听令,罗本中,诸将带兵先去驱赶百姓。    孔明又教子龙:“①引三千军先取芦荻干柴,放在新  野县近城人家屋上,暗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①②来日是  昴日鸡直日,黄昏后必有大风;大风一起,曹军必入城安  歇。②③汝将三千兵分为四队,汝自领军一半;一半分作  三队:县南、北、西三门,各五百军。③④先将火枪火炮  火箭射入城去,④⑤看火势大作,城外却呐喊,只留东门  教彼逃生。你却在东门外伏定,若见败军乱窜,不可截杀,  只在背后击之;败军无心恋战,必然奔走。此乃寡敌众也。  必得全功,⑤⑥天明会合收军,便回樊城,不可迟误。⑥”毛本改为:    又唤赵云:“③引军三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  东门外,其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③①却先于城内人  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①②曹军入城,必安歇  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②④但看风起,便令西、  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④⑤待城中火势大作,  却于城外呐喊助威,只留东门放他出走。汝却于东门外从  后击之。⑤⑥天明会合关、张二将,收军回樊城。⑥”诸葛亮的话共有六层意思。在罗本中,诸葛亮完全是按运作顺序讲述;毛本却偏要颠三倒四。  ①……①:准备工作。特别强调“近城人家屋上”。  ②……②:曹军入城的时间。黄昏和起大风后,才能让曹军入城,这是此战的关键。否则,曹军可能发现屋顶上的干柴。毛纶父子不懂军事,竟让曹军黄昏前入城。  ③……③:埋伏。四队军不是平均分配,赵云的自领军要参加厮杀。  ④……④:战斗的发动。  ⑤……⑤:厮杀。强调不可截杀,并说明道理。毛本正好把这删除。  ⑥……⑥:战斗结束。“不可迟误”很重要,因为百姓的撤离很紧急,需要有军队的协助。    孔明再唤糜芳、刘封二人:“可带二千军,……摆开,  青红旗号混杂。如曹军一到,……汝等却分去县东、西、  南、北角上埋伏,……时刻休误。”毛本改为:    再令糜芳、刘封二人:“带二千军。……屯住。一见  曹军到,……汝二人却去分头埋伏。……”罗本中,先是“青红旗号混杂”,然后再整齐分开,目的是露个明显的破绽给曹军:我们是假装败退。使得曹军不敢追击,迟滞曹军的前进速度,目的是不让曹军在天黑前进入新野城。“分去县东、西、南、北角上埋伏”,这也是战术细节上的关键,目的是制造声势,把曹军从新野城中吓唬出来。    许褚问乡导官曰:“此处至新野县有多少路?”答曰:  “只有三十里。”许褚差数十骑先行探听,望见坡前人马  摆开,拨马回报,言说前面依山傍岭一簇人马,尽打青红  旗号,不知多少。许褚教执一面皂旗,领三千军一齐向前。毛本改为:    望见坡前一簇人马,尽打青、红旗号,许褚催军向前。文中交待,此时是正午。罗本中,通过许褚和乡导官的问答,说明曹军若正常前进,下午三点即可进入新野城,此时天光大亮,曹军会发现屋顶上的干柴;“先行探听”,说明曹军上次在博望坡中伏后,变得非常小心。    刘封、糜芳分为四队,青红旗号各归左右,旗色不杂,  队伍不乱。毛本改为:    刘封、糜芳分为四队,青、红旗各归左右。    许褚勒马教休赶。左右曰:“何为不赶?”褚曰:  “前面必有埋伏之兵。汝等只就此间住扎,我自去禀先  锋。”毛本改为:    许褚勒马,教:“且休进,前面必有伏兵。我兵只在  此处住下。”    曹仁曰:“岂不闻兵法云,有实有虚之论?此是疑兵,  必无埋伏,可速进兵,吾乃追之。”毛本改为:    曹仁曰:“此是疑兵,必无埋伏。可速进兵,我当催  军继至。”曹仁识破了疑兵之计,可惜没有深想诸葛亮使用疑兵之计的目的何在。    此时红日坠西。许褚却欲进县,只听得山上大吹大擂,  忙引军看时,毛本改为:    时日已坠西。许褚方欲前进,只听得山上大吹大擂。  抬头看时,罗本中,罗贯中再次点明了,不能让曹军天黑前进入县城。由于刘封、糜芳的疑兵之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诸葛亮只能亲自出面把曹军吸引过来。毛纶父子以为这是舞台演戏呢,“抬头看时”就够了,路都不用走了。    后来史官有诗赞之曰: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      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雕梁画栋为焦土,铁马金戈冒黑烟。      惟有卧龙施妙策,神机全在火功篇。毛本改为:    后人有诗叹曰: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      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却说云长在上流望见新野火起,度其时候,料得军马  已到;忽听得……溺于水中。毛本改为:    却说云长在上流用布袋遏住河水。黄昏时分,望见新  野火起;至四更,忽听得……溺于水中,死者极多。无论是罗本,还是毛本,前文均有明确交待:新野县城是初更火起。毛纶父子却偏让关羽“黄昏时分”看见火起,还恬不知耻地自我评论:“补黄昏一句甚妙。”  本回中,罗贯中再次用明笔描写了诸葛亮的“精于术”,火烧新野在战术上部署的非常漂亮;用暗笔揭示了诸葛亮的“疏于略”,错失了一次极好的夺取江陵的机会。  在罗本中,诸葛亮部署火烧新野时,罗贯中让诸葛亮把每个技术细节都交待的非常清楚,目的有二:让读者全面了解整个战斗部署和过程,并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刻画了诸葛亮的行事风格,事无巨细,把部下当木偶,不给部下任何发挥智慧和才能的机会。  火烧新野要想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不能让曹军在天黑前进入新野城。白天烧城,风不大,火不猛,难以发挥火的威力;刘备军少,容易被曹军看破虚实,无法将曹军从城内赶出。所以,烧城只能在天黑以后。如果曹军白天就入城,很快就会发现屋顶上的干柴。刘封、糜芳军的目的就是迷惑曹军,使曹军认为前面有伏兵,从而耽误达到新野城的时间。但是,曹仁没有上当,在“红日坠西”时,许褚就要进城了,诸葛亮只好用“大吹大擂”把曹军吸引过来,以期拖到天黑,再让曹军入城。  火烧新野作为一次战斗,在战术上非常成功,但在战略上没有任何意义。面对曹操大军的南下,这样的战斗,根本无法改变刘备溃败的命运。  刘备为什么要强迫新野百姓一起逃跑?曹操大军南下,刘备的立锥之地肯定是没有了,如果再没有了百姓,刘备手里就只剩下了几千人马;而这几千人马,大部分是新野人,路上必定溃逃。没有了百姓的刘备,在荆州地盘内,肯定没人能够接纳刘备(刘琦除外),而刘备少得可怜的那点军队又无力攻打任何城池。数万逃难百姓(人口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三国时期。),总会有人接纳,刘备就有可能被一块接纳,刘备也就有了机会。后来,又陆续有些百姓自愿加入逃难队伍,可能有慕刘备之名的,但更主要的是百姓的盲从心理和恐慌所致。(亲眼看到数万人的大规模逃难,会让人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史书中,没有记载伊籍此时到新野来,这是罗贯中安排的,目的在提示刘备集团错失的一次机会。在刘琮降曹之前,刘备没有力量,更没有理由夺取荆州。刘琮降曹之后,刘备就有了极其充分的理由去夺取荆州,但刘备依然没有力量去完成这个行动。伊籍的到来,表明刘琦正是刘备可以借助的力量。虽然如此,刘备联合刘琦攻打刘琮所在的襄阳,无疑还是以卵击石。刘备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能假装仁义。(“托孤”从来都是托给有权力和有实力的人,所以刘表“托孤”是假。)  我们且看演义当中,伊籍和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什么馊主意:    籍大惊曰:“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  琮出接就擒下,尽捉诸逆党杀之,则荆州已属使君矣。”  孔明曰:“机伯之言是也,吾主公可从之。”且不言此等鸿门宴式招数全无新意,当真实施,被擒的只能是刘备。刘备兵微将寡,襄阳又是刘琮的地头,且蔡瑁、蒯越等正欲擒杀刘备,鸿门宴上刘备还得扮演一回刘邦的角色。听着这等鸡巴(机伯)主意和这等管窥(孔明)之见,刘备心中真是苦涩万分,长叹一声:荆州之梦何时能圆,不觉垂泪,无奈话到嘴边,只好再再仁义一回。  阿鸯以为,刘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带领关羽、糜竺、孙乾等人(他们熟悉州务),率部分精兵和伊籍秘密星夜赶往江夏。然后,刘备和刘琦共同率江夏兵,赶往江陵。此时,刘琮、蒯越、蔡瑁等人都在襄阳,不在江陵。刘琦以大公子的身份,江陵守将邓义、刘先等人,不能不接纳刘琦,刘备兵不血刃接管江陵。荆州钱粮皆在江陵,刘琦接管荆南四郡名正言顺,不服者,也可轻易平定。至此,荆襄九郡,刘备已控制六郡。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44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关张擒刘岱王忠  玄德在徐州,听知曹公军马到来,离城不远,请陈登商议。玄德曰:“袁本初虽有十万军马在黎阳,争奈谋臣不和,因此不进。操又不知在何处。黎阳军中无操认旗,此城外却有他帐幔,未见端的。”登曰:“操诡计百出,必以河北为重,亲自监督,故不建旗号,在此设帐,中间必无曹公。”玄德曰:“两兄弟,谁可探听虚实?”飞曰:“小弟愿往。”玄德曰:“汝为人躁暴,不可去。”飞曰:“便是有曹操,也拿将来!”玄德曰:“不然。操虽汉贼,托天子明诏,征进四方,名正言顺。我若与他抗拒,便是造反。”飞曰:“若如此论时,只束手待他来!”玄德曰:“非也。如今袁本初未见相助之力,倘恶了他,尽起大兵来,我等死无门路矣!”飞曰:“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玄德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此万古不易之理也。吾料自己城池无粮食,且军士皆操先领者,非操之劲敌也。所恃者,惟袁本初耳。未胜,不敢妄动。”云长曰:“亦不可坐守待死,弟亲往观其动静。”玄德曰:“云长若去,我却放心。”于是云长引三千人马,出徐州来敌王忠。  王忠先自怯战,又值初冬,阴云布合,雪花乱飘,军马皆冒雪布阵。云长骤马提刀而出,阵前与王忠答话。忠曰:“丞相到此,缘何不降?”云长曰:“请丞相出阵,我自有话说。”忠曰:“丞相岂和你一般。”关公大怒,纵马向前。王忠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关公拔马刺斜便走。王忠赶来。转过山坡,关公拔马便回,大叫一·219·声,舞刀直取。王忠拦截不住,拔回马走。关公左手倒提宝刀,便用右手揪住勒甲绦,拖下鞍鞒,横担于马上,回归本阵。两军呐喊。王忠军走,诸军赶上,夺得马百十匹,其余奔走。关公叫休赶,绑缚王忠回徐州来见玄德,押在厅下。玄德曰:“尔乃何人?见为何职?敢诈称‘曹丞相’!”忠曰:“焉敢有诈。奉命教我虚张声势,以为疑兵。丞相并无在内。近在黎阳催并前来,忠实非将军之对手。”玄德教与衣服酒食,且暂监下,待捉了刘岱,一并商议。  关公曰:“某知兄有和解之意,故生擒来献之。”玄德曰:“吾恐益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杀之无益,留之可以解和。”张飞曰:“二哥捉了王忠,我去生擒刘岱来。”玄德曰:“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今日为前军,不可轻敌。”飞曰:“量此等之辈,何足道哉!我也似二哥生擒将来便了。”玄德曰:“只恐你坏了他性命,误我大事。”飞曰:“如杀了,我偿他命!”玄德遂与三千军跟去,飞引兵前进。  却说王忠被生擒,刘岱知道,坚守不出。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知是张飞,越不敢出。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教手下传军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栅。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推醉,寻军士风流罪过,痛打一顿,缚在营中。张飞曰:“待我上马,将来祭旗!”暗使左右故意宽松。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报刘岱。飞却使人暗地里窥视。望见去了,飞即分兵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两路军却裹出寨后,看火起为号。刘岱见降卒身体皆损,并听其说,遂虚扎空寨,岱却在寨外埋伏。是夜,飞自引精兵,先断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放火。刘岱埋伏军入,却不见人。张飞二路一击,刘岱自乱,正不知飞兵多少,各自溃散。刘岱引一队败残军马,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220·急难回避,交马之一合,活捉刘岱。余皆投降。使人先报入徐州。玄德闻之,与云长曰:“益德自来粗卤,今亦用智谋,吾无忧矣。”玄德亲自出廓迎之。飞曰:“哥哥道我躁暴,今日如何?”玄德曰:“不用言语激尔,如何肯使机谋!”飞大笑。  玄德见缚刘岱过来,慌下马解其缚,曰:“小弟张飞误有冒渎,恕罪。”迎请入徐州,放出王忠,一同管待。玄德曰:“昨因车胄欲害刘备,不容不诛。丞相错见,疑刘备反,故遣二将军前来问罪。备前日受丞相大恩,常思报答,恨无用命之处,安敢反朝廷耶?二将军至许都,望用片言替备分诉,备等之幸也。”刘岱、王忠拜谢曰:“深荷使君不杀之恩,当于丞相处方便,以某两家老小保使君无反心也。”玄德拜谢。  次日,尽还原领军马,送出廓。刘岱、王忠行不上十余里,一棒鼓响,张飞拦路,大喝曰:“我哥哥忒无分晓,捉住贼臣,如何又放了?”唬得刘岱、王忠在马上发颤。张飞睁眼挺枪,欲要动手,背后一人飞马大叫:“休得无礼!”视之,乃云长也。刘岱、王忠方才放心。云长曰:“既然兄长放了,汝又如何不遵法令?”飞曰:“今番放了,下次又来。”云长曰:“待他再来,杀之未迟。”刘岱、王忠连声告曰:“便丞相诛我三族,也不敢来了。望将军宽恕。”飞曰:“便是曹操自来,杀他片甲不回!今番我且寄下你两颗头!”刘岱、王忠抱头鼠窜而去。  云长、益德自回。(此乃玄德之计耳。)关云长见玄德曰:“曹操必然还来。”孙乾与玄德曰:“徐州受敌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下邳,为犄角之势,以防曹操。”玄德用其言,令云长守下邳,就将甘、糜二夫人送下邳。甘夫人乃小沛人也,(刘禅之母,后封皇后。)糜夫人乃糜竺之妹也。糜竺、糜芳、孙乾、简雍守徐州。玄德与张飞屯小沛。·221·  却说刘岱、王忠回见曹公,尽言刘备不反之事。操大怒,骂:“辱国之徒,留你何用!”喝令左右推出斩了报来。刘岱、王忠未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22·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玄德曰:“不然。操虽汉贼,托天子明诏,征进四方,  名正言顺。我若与他抗拒,便是造反。”飞曰:“若如此  论时,只束手待他来!”玄德曰:“非也。如今袁本初未  见相助之力,倘恶了他,尽起大兵来,我等死无门路矣!”  飞曰:“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玄德曰:“知己知  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  百战百败。此万古不易之理也。吾料自己城池无粮食,且  军士皆操先领者,非操之劲敌也。所恃者,惟袁本初耳。  未胜,不敢妄动。”云长曰:“亦不可坐守待死,弟亲往  观其动静。”毛本改为:    云长曰:“待弟往观其动静。”罗本道出了刘备的忧虑。    王忠先自怯战。毛本删除。    两军呐喊。王忠军走,诸军赶上,夺得马百十匹,其  余奔走。关公叫休赶。毛本改为:    王忠军四散奔走。罗本很生动。    忠曰:“焉敢有诈。奉命教我虚张声势,以为疑兵。  丞相并无在内。近在黎阳催并前来,忠实非将军之对  手。”毛本改为:    忠曰:“焉敢有诈。奉命教我虚张声势,以为疑兵。  丞相实不在此。”  关羽与王忠交马便走,是因为关羽的兵远少于王忠,如果王忠立即发觉不敌,就可以跑回自己的阵中,关羽就很难生擒王忠了,一旦形成混战,就不妙了。关羽在这方面是很有智慧的,否则,就无法斩杀武艺并不低于自己的华雄、颜良、文丑等人了。原文有:    玄德曰:“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  也是一镇诸侯。今日为前军,不可轻敌。”此刘岱不是兖州刺史的刘岱。(上回已作了说明。)是罗贯中犯错误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书中人物的话,不等同于作者认定的事实,(如后面的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不表示罗贯中也这样认为。)此其一;第二,刘备也知道此刘岱不是兖州刺史的刘岱,特意为激张飞说的假话。没想到,毛氏两个蠢货竟然当真了。  刘备缺钱少粮,所部皆操旧军,却坐守徐州,是重大战略失策。袁绍发兵黎阳时,刘备方面就应该立即判定,曹操必定亲往黎阳前线,刘岱、王忠远离徐州一百余里下寨,并不敢逼近徐州。刘备应该立即南下寿春,清剿袁术余部,夺取钱粮,接管地盘,扩充兵员,改组军队。曹操就是靠镇压黄巾起家的,袁术刚死后的淮南,是盗匪的天下。刘备所部皆操旧军,用来打曹操不行,用来剿匪绰绰有余。而且,战斗中更容易提拔新人,淘汰旧军官,使军队迅速变成自己的。  曹操派刘岱、王忠的目的就是要牵制刘备,怕刘备率军离开徐州,有所作为。催促刘岱、王忠进兵,也是为给刘备进一步施加压力。但刘岱、王忠如此不堪一击,却是曹操没有料到的。  公元一一九年六月,袁术呕血而死,刘备随即进入徐州,八月,曹操到达黎阳前线,十月,返回许昌。即使曹操立即率军东征刘备,到达徐州也是十一月了,此时已是天寒,不适合野外驻扎,刘备军若坚守不战,曹军将极端困难。曹操若三个月内不能歼灭刘备主力,返回许昌,曹操就大事不妙了。刘备若能在孙乾从袁绍处回来后(最好是派孙乾出使袁绍的同时),立即出兵淮南,相信在入冬前,即可在淮南初步立足。此时,即使徐州失守,刘备也有了另一立足之地,而曹操已没有时间出兵淮南了。一旦官渡之战开始,刘备即可重新夺回徐州,甚至进军许昌。  刘备太过依恃袁绍,致使一切化为乌有,正是靠人不如靠己。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42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关云长袭斩车胄    要去赶玄德者,乃虎贲校尉许褚也。操大喜,遂令许褚带领五百军马,连夜赶来。  却说关、张正行之次,只见尘头起,谓玄德曰:“此必是曹公追兵至也。”遂下定营寨围绕,令关、张各执军器,立于两边。许褚至近,见严整甲兵,入见玄德。玄德曰:“校尉来此何干?”褚曰:“丞相命,特来请将军回,别有商议。”玄德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面君,况又蒙丞相之一语乎。你回去,替我禀覆丞相:有程昱、郭嘉累次问我取金帛,不曾相送,因此于丞相前以谗言谮我,故令汝赶来擒吾。吾若是无仁无义之辈,就此处砍汝为肉泥。吾感丞相大恩,未尝忘也,汝当速回,见丞相善言答之。”许褚观见关、张以目视之,连声应诺而去。  许褚回见曹操,将玄德言语细说了一遍。操唤程昱、郭嘉,责之曰:“汝于刘备前觅金帛不从,因此含冤于心,每于吾前谗言僭之,此何理也?”程昱、郭嘉以头顿于地曰:“丞相又被他瞒过去了。”操笑曰:“既彼去矣,若在追,恐成怨乎。不罪汝等,汝等勿疑焉。”二人辞去。此是曹公半疑半信。  却说马腾见玄德去了,边报又急,亦回西凉州去了。  却说玄德兵至徐州,刺史车胄出迎。公宴毕,孙乾、糜竺等都来参见。玄德回家,探视老小,打听袁术因奢侈太过,雷薄、陈兰皆投嵩山去了。术势甚衰,乃作书归帝号于袁绍。其书曰:    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携,政在家门;豪杰角逐,分裂·211·  疆宇,此与周之没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袁氏受  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权有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  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续绝命,救  已灭乎?今纳上帝号,请早即帝位,共享万世之洪基,不可失  此机会!传国玺,续当献上。弟术百拜。袁绍亦有篡国之心,故令人召袁术。术乃收拾人马、宫禁御用之物,先夺徐州来。  玄德知袁术来到,遂引关、张、朱灵、路昭五万军出,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便不打话,直取纪灵。两员将斗无十合,张飞大叫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败军奔走。袁术自引军来斗。玄德分兵三路:朱灵、路昭在左;关、张在右;玄德自引兵与袁术相见,在门旗下责骂曰:“汝反逆不道,吾今钦奉明诏,前来讨汝!汝当束手来降,引见曹公,免汝罪犯。”袁术骂曰:“织席编屦小辈,安敢轻我!”引兵赶来。玄德退步,两路军杀出,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士卒逃亡,不可胜计。又被嵩山雷薄、陈兰劫尽钱粮草料。玄德迤逦赶来。  袁术四下无路,欲回寿春,又被群盗所袭。术乃住于江亭,止有一千余众,皆老弱之辈。时当盛暑,粮食尽绝,只有麦屑三十斛,分派与军士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不能下喉,乃求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时建安四年六月也。后人有诗曰:    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    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    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    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吐血亡。·212·论曰:    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  者,归于信,顺乎天;事不以顺,虽强力广谋,不能得也。  谋不可得之事,曰失忠信,变诈妄生矣。况复苟肆行之,  其以欺天乎?虽假符僭称,归将安所容哉!  袁术已死,侄袁胤将灵柩及妻子奔庐江来,被徐璆(音留)尽杀之。璆得玉玺,赴许都献曹操。操大喜,遂封徐璆为高陵太守。此时玉玺归操。  却说玄德知袁术已丧,写表申朝,书呈曹操;令朱灵、路昭回许都见曹操,说玄德留下军马。曹公欲斩二人。荀彧曰:“权归刘备,二人亦无奈何。”操叱二人退。荀彧曰:“可写书与车胄,就内图之。”操曰:“此计有理”暗使人来见车胄,传操钧旨。随即请陈登商议此事。登曰:“此事极易。凭将军神机,何虑刘备?可令军伏于瓮城边,只作接刘备,待马到来,一刀斩之。某在城上射住后军,大事济矣。”既差人去请玄德。  陈登回家见父,言车胄奉曹公钧命,欲害刘使君。登父陈珪曰:“吾儿先报玄德。”登曰:“儿已定了计也。”珪曰:“玄德仁人也。”登领命,来报玄德,正迎着关、张,报说如此如此。原来关、张先回,玄德在后。张飞听得,便要去厮杀。云长曰:“他伏于瓮城边待你我,杀去必然有失。若兄知,必便不入徐州杀车胄。我有一计,乘夜间扮作曹公大军到徐州,引车胄出迎,袭而杀之。”飞曰:“倘或不出,如之奈何?”云长曰:“别作区处。”  部下军原有曹公旗号,衣甲都同。当夜三更,叫城上开门,城上问是谁,众应是曹丞相部下张文远的人马。守门人报知车胄,胄急请陈登议曰:“若不迎接,诚恐有疑;若出迎之,又恐有诈。”胄乃城上回言:“黑夜难以分辨,平明了相见。”城下应曰:·213·“只怕刘备知道,疾快开门!”看看俄到五更,城外一片声叫开门。车胄自披挂上马。胄生得面如紫矿(音拱),手如钢钩,提古定刀,引一千军出城。跑过吊桥,军分两边,车胄大呼:“文远何在?”军中关公提刀纵马,直迎车胄,大喝:“匹夫!安敢怀心杀玄德也?”车胄大叫,战未数合,遮拦不住,拔马便回。到吊桥边,城上陈登乱箭射下,车胄绕城而走。云长赶来,本要活捉,手起一刀,砍于马下。云长用刀割下首级来提回,望城上呼曰:“反贼车胄,吾以杀之!众等无冤,投降免死。”诸军弃甲抛戈,拜于地上。军民皆安。云长将胄头去迎玄德。后人有诗曰:    粗豪车胄运机筹,要害仁慈刘豫州。    赖得云长施义勇,青龙刀劈乱臣头。  云长来见玄德,具言车胄欲害之事,今已斩首。玄德惊曰:“曹公若来,如之奈何?”云长曰:“我与张飞迎之。”玄德懊悔不已,遂入徐州,百姓父老伏道而接。玄德到府寻张飞,飞已将胄全家诛杀。玄德曰:“曹公心腹之人,杀了如何肯休?若是兴兵来问罪,将何以解?”陈登曰:“某有一计,可退曹公。”其计如何?·214·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玄德曰:“校尉来此何干?”褚曰:“丞相命,特来  请将军回,别有商议。”玄德曰:“‘将在外,君命有所  不受’。吾面君,况又蒙丞相之一语乎。你回去,替我禀  覆丞相:有程昱、郭嘉累次问我取金帛,不曾相送,因此  于丞相前以谗言谮我,故令汝赶来擒吾。吾若是无仁无义  之辈,就此处砍汝为肉泥。吾感丞相大恩,未尝忘也,汝  当速回,见丞相善言答之。”许褚观见关、张以目视之,  连声应诺而去。毛本改为:    玄德曰:“公来此何干?”褚曰:“奉丞相命,特请  将军回去,别有商议。”玄德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  受。吾面过君,又蒙丞相钧语。今别无他议,公可速回,  为我禀覆丞相。”许褚寻思:“丞相与他一向交好,今番  又不曾教我来厮杀,只得将他言语回覆,另候裁夺便了。”  遂辞了玄德,领兵而回。原本表现了刘备的枭雄心智。    许褚回见曹操,将玄德言语细说了一遍。操唤程昱、郭  嘉,责之曰:“汝于刘备前觅金帛不从,因此含冤于心,每  于吾前谗言僭之,此何理也?”程昱、郭嘉以头顿于地曰:  “丞相又被他瞒过去了。”操笑曰:“既彼去矣,若在追,  恐成怨乎。不罪汝等,汝等勿疑焉。”二人辞去。此是曹公  半疑半信。毛本改为:    (许褚)回见曹操,备述玄德之言。操犹豫未决。程昱、  郭嘉曰:“备不肯回兵,可知其心变矣。”操曰:“我有朱  灵、路昭二人在彼,料玄德未必敢心变。况我既遣之,何可  复悔?”遂不复追玄德。原本曹操对程昱、郭嘉的处理颇像刘邦对陈平的处理: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刘邦)曰:“陈平虽美如冠玉,  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  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  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  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  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  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  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  “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  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  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  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  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作为领导,当听到部下有贪污受贿行为时,必须要过问;否则,便有纵容此种行为的嫌疑,浸润之风将从此盛行,这是一个原则问题,领导者绝不能因人而异。第二,刘邦、曹操都是一代明主,陈平、程昱、郭嘉都是一代智士,当然明白这种贪污受贿的行为是无法见容于主人的;刘邦、曹操若不能在第一时间面明此事,魅由暗生,一旦流言风起,变数难测。(陈平逃离项羽的直接原因,就是流言先至,陈平惧诛而走。)陈平叛楚投汉,却能挂印封金,只带走了一把防身用的剑。(关羽的挂印封金完全是效仿陈平。来去明白真丈夫。每当读到汉初的一些史事时,我常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古人的纯朴、汉唐的雄风,早已今世不再,唯知腆颜说盛世,悲哀,整个民族的堕落。)以汉王的识人之明,根本不可能怀疑陈平的品质,当面质问陈平,第一是向所有人表明态度,贪污受贿是不被允许的;第二是明确此事已处理完毕,避免魅由暗生,可以使陈平安心,流言无由再起。最重要的是,有问题摆在当面,就是待人以诚!  另,魏无知的回答也非常的有智慧。后来,刘邦封陈平为户牖侯。    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刘邦)曰:“吾用  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  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  无知。陈平真义士也。刘备带兵离开许昌,毛本增加:    后人有诗叹玄德曰:“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  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袁术势甚衰,乃作书归帝号于袁绍。毛本删除其书。  袁术死后,有论。毛本删除其论。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公元一九九年)。    却说玄德知袁术已丧,写表申朝,书呈曹操;令朱灵、  路昭回许都见曹操,说玄德留下军马。毛本改为:    却说玄德知袁术已丧,写表申奏朝廷,书呈曹操,令  朱灵、路昭回许都,留下军马保守徐州;一面亲自出城,  招谕流散人民复业。    且说朱灵、路昭回许都见曹操,说玄德留下军马。改后变得这么罗嗦,作甚?况且,刘备此时应未入徐州城,后面详述。    登曰:“此事极易。凭将军神机,何虑刘备?可令军  伏于瓮城边,……”毛本改为:    登曰:“此事极易。今刘备出城招民,不日将还;将  军可命军士伏于瓮城边,……”罗本原意是刘备征讨袁术后,还没有进入徐州城。否则,以刘备的枭雄,此次回徐州必定要接管徐州的军队和城防,不然,决不会离开徐州的。征讨袁术前,刘备也入过徐州城,那时还不能这样做,那是公然的违旨叛乱。    飞曰:“倘或不出,如之奈何?”云长曰:“别作区处。”毛本改为:    飞然其言。原本表现的是张飞粗中有细,关羽不愿远虑。    胄生得面如紫矿(音拱),手如钢钩,提古定刀。毛本删除。    云长赶来,本要活捉,手起一刀,砍于马下。毛本改为:    云长赶来,手起一刀,砍于马下。    粗豪车胄运机筹,要害仁慈刘豫州。    赖得云长施义勇,青龙刀劈乱臣头。毛本删除。    玄德曰:“曹公心腹之人,杀了如何肯休?若是兴兵  来问罪,将何以解?”毛本改为:  玄德曰:“杀了曹操心腹之人,如何肯休?”  刘备不想公然背叛曹操,第一实力不敌,第二心中有愧。(曹操数度接纳刘备于危难之时,待之甚厚,恩若兄弟。)最后,刘备一直以仁义为立身之本,此时突杀车胄,有违此道。(虽然陈登报称车胄欲害刘备,但这是无法公信天下的。)一句“玄德懊悔不已”,代表了刘备多少难言之情。  其实,关羽擅杀车胄,再次属于躁暴。在徐州,刘备军权在手,民心在握,还有当地的官吏、士族的支持。第二天,刘备率大军入城,车胄既无法加害刘备,也无法阻止刘备入城。一旦入城,实权必定尽落刘备之手,届时,徐州刺史车胄不过一傀儡耳。曹操曾当着徐州百姓的面,许诺刘备面君后,可以再作徐州牧。如此,曹操难有加兵徐州的借口,如果硬要加兵,则曲在曹操,一旦如此,曹操以后便很难“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轻易不会为此。对刘备来说,最重要的便是赢得时间,有了时间才能巩固民心、军心、地盘;(占据州城,并不等于各郡都能听命,不服者,需要加兵征讨,此行为名正言顺。)有了时间,才能坐看天下风云变幻。作过州牧的刘备是深明此理的,这些如意算盘却被关羽一刀断送了;如果只杀车胄一人,也许还能找个借口,说车胄死于意外(如征盗、兵变等),可张飞却把车胄全家都杀了,(张飞不如吕布,吕布还不杀刘备家眷呢。)连最后一点回旋余地都没了。此事也怪刘备,若把自己的想法早点与自己的兄弟说知,(是刘备的性格使刘备没能做到这一点。)事情也不会演变到如此地步,一句“玄德懊悔不已”,又代表了刘备的多少自责。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54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关云长五关斩将  却说孔秀慌忙退入关去,紧闭上门。鸣鼓聚军,俱各披挂,手执军器,分布左右。孔秀全副衣甲,绰枪上马,放开关门,大喝曰:“汝敢过否?”云长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答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血溅长空。众军便走。关公曰:“军士休走。吾杀孔秀,不得已也,与汝等无干。”众军拜于马下。公曰:“借汝众军之口,往许都告诉。丞相尚与我亲自饯行,孔秀故相拦截,欲杀害吾,吾故杀之。”  先请二夫人车仗出关,望洛阳进发。原来先有军士报知洛阳太守韩福。福急聚将士商议。手下牙将孟坦曰:“既无丞相文凭,即系私走;若不阻挡,必有罪责。”韩福曰:“关公勇猛,难以迎敌,颜良、文丑尚且被诛,只可设计擒之。”孟坦曰:“先将鹿角拦定关口,待他到时,小将引军和他交锋,太守于高阜处用暗箭射之,却伏军士于左右。若坠下马,即当擒之,解赴许都,必得重赏。”商议了,忽人报关公车仗已到。韩福引一千人马,摆列关口。这关是平地创立,晨昏守御往来奸细。公见竖立旗号,密布刀枪,见韩福弯弓插箭,立马挥鞭,问:“来者是何人?”云长于马上欠身施礼,言曰:“吾乃寿亭侯关某,聊借过路。”韩福曰:“汝有曹丞相来文否?”公曰:“事冗,不曾讨得。”韩福曰:“吾奉承相钧命,镇守故都,专一盘诘往来奸细。汝无文凭,即系逃窜!”关公怒曰:“东岭孔秀被吾斩之。汝等拦吾,欲寻死耶?”韩福曰:“谁人与我擒之?”孟坦出马,轮双刀直取关公。公约退车仗,拍马来·264·迎。孟坦战三合,拨回马走。关公赶来。孟坦只指望诱引关公,不想他马名赤兔,走若星飞,早马尾相交,赶上脑后一刀,砍为两半。公勒马回来,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中关公左臂。公口拔箭出,血流不止。公飞马径奔韩福,冲散众军。韩福急走不迭,公手起一刀,带头连肩斩于马下;杀散众军,保护车仗。  公遂割帛束住箭伤,于路恐人暗算,不敢久停,连夜奔沂水关来。把关将并州人氏,姓卞,名喜,善使流星锤,原是黄巾贼余党,后投曹操,拨来守把关口。(黄巾降者多,话中无用,多不载。)早有人报去。  却说关公杀了韩福,(这韩福不是冀州韩馥。韩馥在那张邈处,心疑刎死。这个是纳粮买官的。)卞喜寻思一计,就关前有座寺,名曰镇国寺,是汉明帝御前香火院,至董卓时废了。曹操又使韩福重修。卞喜就寺中埋伏下刀斧手二百余人,约定击盏为号,要害云长。卞喜离关,迎接关公。公见卞喜殷勤,下马相见。喜曰:“将军名震天下,谁不仰视?今归皇叔,以全大义!”云长诉斩孔秀、韩福之事。卞喜曰:“将军杀的是也。某如见丞相,替禀衷曲。”关公甚喜,遂同上马。  过了沂水关,到镇国寺前下马。众僧鸣钟出迎。本寺有僧三十余人,数内长老正是云长同乡,法名普净长老。长老已知其意,向前来与关公问讯。关公答之,净长老曰:“将军离蒲东几年?”公曰:“近二十年矣。”净曰:“还认得贫僧否?”公曰:“离乡多年,不能相识。”僧曰:“贫僧家与将军家只隔一河。”卞喜见净长老说乡里故事,只恐走泄,叱之曰:“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多言也!”云长曰:“不然。乡人见乡人,安得不相叙旧情耶?”长老请方丈内待茶。云长曰:“二嫂在车上,可先献茶。”长老教取茶先奉夫人,遂请关公入方丈。长老以手携拿戒刀,以·265·目顾盼。公会其意,唤左右将刀近侧。卞喜来请关公,于法堂上筵席。公见壁衣之后多人密布,皆掣剑在手。公曰:“卞君请关某是好意耶?是歹意耶?”卞喜曰:“安得不敬乎?”关公于壁衣中窥见一群刀斧手,公大喝卞喜曰:“吾以汝为好人,安敢如此!”卞喜知事已泄,大叫:“左右下手!”其间有胆大者,就欲向前,皆被关公砍之。卞喜急下堂,绕廊而走。关公弃剑,执大刀赶来。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公用刀背隔开锤,赶将入去,一刀劈为两段,死于廊下。关公急来看二夫人。早有军人将欲围住,见公来四散奔走。公皆赶散,谢净长老曰:“若非吾师,已被此贼之害。”公遂辞净长老行。净曰:“贫僧此处难容,收拾衣钵,亦往他处云游。后会有期,将军保重。”(这僧后来有相见处。)普净相别去了。  云长护送车仗,往荥阳进发。荥阳太守王植却与韩福是两亲家,比及云长来到,韩福家先使人通报了。云长到荥阳,王植使人守住关口,把关吏问了姓名,来报王植。王植即开关,喜笑相迎。云长说寻兄之事。植曰:“将军于路驱驰,夫人车上劳困,且请入城,馆驿中暂歇一宵,来日登途未迟。”公见王植意甚殷勤,遂请二嫂入城。驿庭中皆铺陈了当,王植请公赴宴。公曰:“尊嫂在上,不敢饮酒。”王植坚请,公不肯出,饮馔皆送至馆驿中。关公见于路辛苦,请二嫂正房歇定。从者各自安歇,饱喂赤兔马,并驾车马数匹。公亦解甲少歇。  却说王植密唤从事胡班听令,曰:“关某背丞相而逃,又于路杀害太守并把关隘将校,死罪犹轻。此人武艺难敌。汝今晚可点一千军,围住馆驿,每一人一个火把,先烧断外门,四围放火;不问是谁,尽皆烧死。今夜二更举事,吾亦自引一千军接应。”胡班领了言语,便去点军。各人要火把一束,又要干柴引燥之物,先搬于馆驿门首。 胡班寻思:“我不识关云长怎生模样,当·266·往观之。”  胡班遂至驿中,问驿吏曰:“关将军在何处?”吏曰:“厅上看书者是也。”胡班往观,见云长左手绰髯,凭几于灯下看书。班见了,大惊曰:“真天人也!”语言颇高。公问何人,胡班入拜曰:“荥阳太守下从事胡班。”云长曰:“莫非许都城外胡华之子否?”班曰:“华乃班之父也。”公唤从者,于行李中取书付班。班看毕,叹曰:“险些误害忠良!”遂入密告曰:“王植心怀不仁,欲害将军,令四面一千火把,约二更放火。胡班今去开门,请将军急收拾车仗行李出城。”云长大惊,慌忙请二嫂上车。云长披挂提刀上马,出馆驿来,果见军士各执火把听候。急来到城边,只见城门早已启开。公催人伴火速出城。胡班送公出城,回去却才放火。  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人马赶来,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公勒住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火把照耀,径刺云长,被公拨开枪,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皆散。云长不赶,自随车仗,催促行程。公感激胡班不已。(后公闻知胡班被王植家人所杀。)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报与刘延。延慌忙引数十骑,出廓而迎。关公马上欠身而言曰:“太守别来无恙?”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辞丞相去寻家兄。”延曰:“玄德在袁绍处。袁绍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来。”延曰:“即今黄河渡口关隘,夏侯敦部下将秦琪据守,只恐不容公过渡。”公告刘延曰:“太守应付船只,若何?”延曰:“船只虽有,不敢应付。”公曰:“吾前者诛颜良、文丑,亦曾与足下解危。今日求一只渡船不与,何也?”延曰:“只恐夏侯将军知之,必见吾罪。”  公知刘延无用之人,遂自催车仗前进。到秦琪寨边,秦琪引军出迎问:“来者何人?”关公曰:“汉寿亭侯关某是也。”琪曰:“今·267·欲何往?”公曰:“欲投河北,去寻兄长刘皇叔,敬来借渡河船只。”琪曰:“丞相明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他节制,有甚公文!”琪曰:“吾奉夏侯将军将令,守把关隘,你便插翅,也飞不过去!”公大怒曰:“你知吾于路斩拦截者么?”琪曰:“你只杀得无名下将也,敢与我斗么?”公怒曰:“汝比颜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关公。二马相交,只一合,公青龙刀起,秦琪尸横马下。公曰:“当吾者已死,余人不必惊恐。速备船只,送我渡河。”军士急举舟傍岸。公请二嫂渡船过黄河。往北进发,便是袁绍地界。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故曰“五关斩将”。后人有诗为证。诗曰: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却说公马上自叹曰:“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怀痛恨,以我为无仁义之人也。”嗟叹不已。正行之间,忽见一骑自北而来,大叫:“云长少住!”公勒马视之,来者乃孙乾也。关公曰:“自汝南相别,一向消息若何?”乾曰:“汝南刘辟、龚都,遣某往河北结好袁绍,请玄德同谋破曹之计。不想河北诸将谋士,互相妒忌。田丰尚囚狱中,沮授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各自专权。袁绍多疑,主持不定。知云长决回,必然陷害。某与刘皇叔商议,先求脱身之计。今皇叔已往汝南会合刘辟,去了三日了。恐云长不知,到袁绍处怕落在彀(音扣)中,故遣某于路迎接来。天幸于此得见,云长公可就往汝南与皇叔相会。”云长引教孙乾拜二夫人。夫人问其动静。乾备说袁绍二次欲斩皇叔之事:“今幸脱身往汝南去了,公宜速行。”众皆掩面垂泪。·268·  云长依此言不投河北去,径取汝南来。正行之间,忽见背后尘头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当先一员大将,大叫曰:“关某休走!吾来擒汝!”未知胜负如何?·269·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连夜奔沂水关来。毛本改为:    连夜投汜水关来。    名曰镇国寺,是汉明帝御前香火院,至董卓时废了。曹  操又使韩福重修。毛本删除。    数内长老正是云长同乡,法名普净长老。毛本改为:    内有一僧,却是关公同乡人,法名普净。    王植请公赴宴。公曰:“尊嫂在上,不敢饮酒。”王植  坚请,公不肯出。毛本改为:    王植请公赴宴,公辞不往。    却说公马上自叹曰:“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  曹公知之,必怀痛恨,以我为无仁义之人也。”毛本改为:    关公于马上自叹曰:“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  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    乾曰:“……知云长决回,必然陷害。某与刘皇叔商议,  先求脱身之计。……”“知云长决回,必然陷害。”是刘备要离开袁绍的原因之一,毛本删除。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48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玄德匹马奔冀州  却说曹公分兵五路,来取徐州。细作探知,报入徐州。孙乾径来下邳,先报关公,次日去小沛报知玄德,玄德慌与孙乾等商议,乾曰:“必须求救于袁绍,方可解围。”玄德即时修书,便遣孙乾。  乾至河北,见田丰,具言此事。丰曰:“明日见主公,即当商议。”次日,引孙乾入见绍。绍出,形容憔悴,衣冠不整。丰曰:“今日主公何故如此?”绍曰:“我将死矣!”丰曰:“主公纵横天下,何故出此言也?”绍曰:“吾今命在旦夕,岂暇论他事也!”丰曰:“主公如此之言,是何意故?”绍曰:“吾生五子,惟最小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将欲垂命,吾有何心用兵乎?”丰曰:“目今操起兵东征,许昌空虚,若将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为民除害也,诚国家之万幸!谚语云:‘天与勿取,反招其咎!’某愿明公详察焉。”绍曰:“吾亦知如此,最好争取,奈我心中恍惚,去之不利。”丰曰:“何恍惚之有?”绍曰:“五子之中,惟有此子生得最异,倘有疏虞,悔之晚矣!”绍与孙乾曰:“汝回见玄德,可言此事。但不如意,便来相投,吾自有相助之处。”田丰以杖击地曰:“可惜错过!”又叹曰:“遭此难遇之时,惟有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以脚顿地而去。  孙乾见绍不肯起兵,连夜回小沛见玄德,具言此事。玄德乃哭曰:“似此若何?”张飞曰:“兄弟献一妙计,必破曹兵。曹兵若来,必然困乏;不等他来下住寨,先去劫寨。”玄德曰:“素以·235·汝为一勇夫。前者捉刘岱,果有此妙策;今献此计,吾弟亦按兵法,甚好,甚好!操若远来,必用此计,当晚却去劫寨。”商议已定。  却说曹公引大军往小沛来。正行之间,狂风骤至,曹公马前忽一声响亮,大风吹折牙旗一面。操曰:“作怪!”便教军马且住,唤谋士问吉凶。操已自有主张了,只看谋士所见同与不同。操言风吹折牙旗之兆。荀彧曰:“风自何方来?吹折甚颜色旗?”操曰:“风自东南方来,吹折角上牙旗杆。(单旗为角,双旗为门。)旗乃青红二色。”彧曰:“不主别事,今夜刘备必来劫寨。”操点头。忽毛玠入见曰:“适才东南方牙旗被风吹折,今夜必主有人劫寨。”操曰:“天报应,吾当亦自防之。”当时分兵九队,只留一队向前虚扎营寨,余众四面八方埋伏。  是夜,月色微明,玄德在左,张飞在右,分兵两队。只留孙乾守小沛。  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一声炮响,四边火光大明,喊声一举。张飞知是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杀来;正西,许褚杀来;正南,于禁杀来;正北,李典杀来;东南,徐晃杀来;西南,乐进杀来;东北,夏侯惇杀来;西北,夏侯渊杀来:八路军马,团团围定。飞在核心,左冲右突,前遮后挡。张飞军兵原来旧是曹公管的,尽皆过去了。飞见军去了太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战到十余合,后面乐进赶到。张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十数骑跟定。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徐州、下邳,却被曹公自引精兵当住。飞寻思无路,望芒砀山而走。  却说玄德引军正去劫寨,将近寨门,喊声大震,后面冲一军,先截了一半人马。夏侯惇又到。玄德突围而出,后面夏侯渊赶·236·来。玄德回顾,止有三十余骑跟随。望见小沛城中火起,玄德弃小沛,欲往徐州,隔河望见军马,漫山塞野。玄德自思无路可归,想:“袁绍有言:‘倘不如意,可来相投’,今投袁绍,暂且依栖,别作良图。”径寻青州路而走,正逢乐进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正北而走。乐进赶来,玄德从骑去了。  只说玄德匹马投青州,一日行三百余里。当晚到青州城下叫门,门吏问姓名了,来报刺史。刺史乃袁绍之长子袁谭。谭素敬玄德,闻知匹马到来,速即开门出迎,至公廨,问其故。玄德说:“曹公势不可当,故弃城及妻子逃命至此。”袁谭乃再拜,留于馆中住扎,发书报父袁绍。绍知徐州已失,玄德在青州,遂引兵五万来迎接玄德。袁谭将本州人马送至平原界。袁绍离邺郡三十里,来接玄德。玄德拜伏于地,绍慌答之曰:“昨为小儿抱患,有失救援,其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见,大慰平生渴望之思。”玄德答曰:“孤穷刘备久欲投门下,奈何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敬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补报!”绍大喜,父子相敬甚厚,同居冀州。  且说曹公当夜抢了小沛,随即进兵攻徐州。糜竺、简雍守把不住,只得弃了。陈登献了徐州。操军马入城,安民已了,唤众谋士商议取下邳。荀彧曰:“云长并刘备老小死据此城,务要速取。如若迟慢,恐被袁绍所窃耳。”操曰:“当用何计,可取下邳?”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关公必擒矣。”操曰:“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帐下一人出曰:“我与关公有一面旧交,某亲往下邳说之使降,若何?”·237·众视之,乃张辽也。程昱曰:“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看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门,则用文远说之,关公自然归于丞相也。”必用何计以降之,毕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38·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玄德乃哭曰:“似此若何?”张飞曰:“兄弟献一妙  计,……”毛本改为:    玄德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张飞曰:“兄长勿  忧。……”“哭”表示刘备意识到大难临头,而且无法可想;“大惊”表现不出这样的意思。    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前者捉刘岱,果有此妙  策;今献此计,吾弟亦按兵法,甚好,甚好!操若远来,  必用此计,当晚却去劫寨。”商议已定。毛本改为:    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  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乃从其言,分兵劫寨。罗本的意思是曹操还没到呢,刘备等人只是事先商定办法而已。    操已自有主张了,只看谋士所见同与不同。操言风吹  折牙旗之兆。毛本删除。    忽毛玠入见曰:“适才东南方牙旗被风吹折,今夜必  主有人劫寨。”毛本改为:    忽毛玠入见曰:“方才东南风起,吹折青红牙旗一面。  主公以为主何吉凶?”操曰:“公意若何?”毛玠曰:  “愚意以为今夜必主有人来劫寨。”毛本中,毛玠问曹操“主何吉凶?”这是不敬。毛氏不通人情世故。    后人有诗叹曰:      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      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毛本增加。毛氏二腐儒根本就没理解,风折牙旗这一情节的用意,故有此歪诗。    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毛本改为:    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罗本更传神。    一声炮响,四边火光大明。毛本改为:    四边火光大起。    张飞军兵原来旧是曹公管的,尽皆过去了。毛本改为:    (张飞)所领军兵原是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  尽皆投降去了。即使没有“事势已急”,这些旧军也会过去的,此种性质也不属于投降。    飞见军去了太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  战到十余合。毛本改为:    飞正杀间,逢着徐晃大杀一阵。“飞在忙中”传神地表现了张飞的窘态。    径寻青州路而走,正逢乐进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正北  而走。乐进赶来,玄德从骑去了。毛本改为:    遂望青州路而走,正逢李典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望北  而逃,李典掳将从骑去了。毛本用李典代替了乐进。毛氏以为,乐进刚才还在与张飞战斗,不可能赶来拦截刘备。罗本的意思是张飞那边的战斗瞬间即已结束,体现刘备军的崩溃之速。也印证了刘备以前的担心:用曹操手下的旧军去对付曹操,是行不通的。刘备前面的哭,说明刘备对此结果是有预见的。另外,刘备战败后,先欲投徐州,道路不通后,方折转寻青州路而走,这也使乐进赶到有了时间。    玄德说:“曹公势不可当,故弃城及妻子逃命至此。”  袁谭乃再拜。毛本改为:    玄德备言兵败相投之意。    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  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关公必擒矣。”操曰:“吾素爱关  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  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  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毛本改为:    操曰:“吾素爱云长武艺人材,欲得之以为己用,不若  令人说之使降。”郭嘉曰:“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若  使人说之,恐被其害。”  郭嘉料袁绍不能迅速出兵,刘备军不堪一战,至此皆已应验。  仅有运筹帷幄、料敌机先是不够的,还要当机立断,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  公元一九九年六月,刘备击败袁术,随即袭杀车胄,进占徐州。八月至十月,袁曹两军黎阳相持。曹操集团未能预见到袁军的迟缓不动,丧失了在第一时间,也是最有利的时间内,平定刘备集团的叛乱。此次未能及时平定徐州,间接造成了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困境。  此次黎阳相持,曹操并没有在黎阳前线建立旗号,说明曹操此次即使不亲临黎阳前线,袁军也不会有所动作的。十月,曹操返回许都,此时天已寒冷,不适宜用兵,(古人用农历,十月相当于阳历十一月,受物质条件限制,古时军队多缺少御寒装备,三国时尤其如此。)只好待来春用兵。  此次东征徐州,大约在公元二零零年一月至二月间;二月,袁绍已亲率大军向黎阳进发,此次机会是曹操最后的一次机会,也是转瞬即逝的机会。若丧失此次机会,曹操可能根本就撑不到火烧乌巢之时。然而,曹操毕竟损失了半年的时间,刚刚击败刘备,不得不立即返回对抗袁绍,没有时间去稳固后方,致使前线兵力和物资均十分困难。  最后一段,曹操欲收降关羽,众人纷纷出谋划策,无半点忌贤妒能之意,此情景与刘备集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诸葛亮见用于刘备之后。)  古人的思想是,可以与人斗,不可以与天斗,天命不可违。此回中,罗贯中编造了一段风折牙旗的情节,明说的是,刘备军的失败已是天定;暗示的是,形势发展到了此时,刘备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失败已经是必然的了。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刘备借的只是南郡,缘何变为“借荆州”?  对于历史上“借荆州”的问题,历来争论的很激烈。  有人认为“借荆州”的说法有问题,荆州本来就不是孙权的,何来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史书上明确记载,刘备和孙权都认同有“借荆州”的说法,阿鸯认为,再讨论这样的问题很迂腐。  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派人向刘备讨要全部荆州,从史书的记载上来看,刘备没有否认“借荆州”,只是找借口拖着不还,这说明,双方之间确实曾经有过“借荆州”的协议。  争论最激烈的是,刘备到底借的只是南郡(江陵),还是全部荆州?如果说,借的只是南郡(江陵),为什么孙权后来要讨要全部荆州?如果说,刘备借的是全部荆州,那么又如何解释刘备的南征四郡?  于是,有人解释道:刘备南征四郡,是在取得孙权的同意后,采取的行动。平定荆南四郡后,刘备又把四郡交给了孙权。刘备没有地盘,只好把军马屯驻在油江口(公安)。后来刘备面见孙权,孙权才把荆州借给刘备,刘备才有了荆州的地盘。  但是,上面的解释纯系猜测。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刘备南征四郡的行动是经孙权许可的;也没有任何记载,刘备把刚刚平定的荆南四郡还给了孙权。《三国志》刘备传: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  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  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  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三国志》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於是大疫,  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阿鸯认为原文标点有误,应该是:“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荆州”与“江南诸郡”不是并列的区域,而是统属关系。)  这说明,刘备是打着替刘琦收复四郡的旗号,不干孙权的事。刘琦死后,刘备接替了刘琦的位置,并把州治所设在了公安。这些事都发生在刘备进京见孙权之前。如果像有人猜测的那样,刘备把地盘都还给了孙权,那刘琦还当什么刺史!刘备还怎么能被推为荆州牧,还要设立治所!  需要解释一下,刘备这时为什么要把治所设立在公安?事实上,此时治所设在那里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安正是刘备的屯军之处。公安在长江南岸,与北岸的江陵仅一江之隔,既可防止周瑜染指江南,又可时时窥视周瑜占据的南郡。同时,顺江而下,又能及时控制孙权由江东进入荆南的通道。刘备屯驻公安,既可保全荆南不被东吴染指,又是向孙权发出了威胁的信号:如果我们翻脸,东吴就会处在我和曹操的两面夹击之中。为下一步把南郡搞到手造势。  既然刘备实有四郡之地,其从孙权手里借到的只不过是南郡,刘备又如何把荆南四郡都搭了进去,协议变成了“借荆州”?  这是由南郡的战略位置所决定的。古代的道路交通远不是今天这样四通八达。三国时,无论是从东面的江东进入荆南四郡,还是从西面的益州进入荆南四郡,最便捷的通道都在南郡的控制下,更不用说从襄阳方向的北面了。其它小路由于都是丛山峻岭,不利于大军行动。所谓在“南郡的控制下”,并不是说这些通道都经过南郡,而是说由南郡出发,可以迅速切断这些通道。这也是刘表在全据荆州后,为什么把钱粮主要集中在南郡的江陵,目的是防止他的宿敌东吴对荆州的染指。  后来,刘备进入益州后,南郡还在关羽的手中,东吴何以能派吕蒙用武力袭夺了荆南四郡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关羽为何不堵截吕蒙?主要是关羽军力不足。刘备入益州带走了三万机动军队,这差不多是荆州全部军队的一半,此时关羽手中能够机动的兵力就更是少得可怜了,而且还要防备北面的曹军。所以,关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吕蒙从南郡边上进入荆南,却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去堵截。待刘备率五万大军由益州赶到公安,荆南四郡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已经易手。虽然如此,若不是曹操此时夺取了汉中,益州危急,刘备不得不赶回益州,进入荆南的吕蒙还是有被切断后路和被分割的危险。这也是为什么孙、刘两家讲和后,孙权肯吐出已经占领的零陵。  所以,南郡的归属事实上决定了整个荆州(襄阳和上庸除外)的归属。刘备回到益州后,立即开始了汉中争夺战,还没等刘备从汉中缓过来,孙权就动手偷袭了江陵。因为孙权明白,一旦刘备把军力重新从益州移到南郡,已经分到孙权名下的半个荆州注定还是保不住的。这种情形和汉中争夺战有些相似,从蜀中出发的刘备军和从关中、陇上出发的曹军相比,在地理上,也就是在军力的调动和运输补给的交通上,刘备军具有极大的优势。如果刘备从汉中争夺战中恢复过来,把军力重新集结在南郡,和以江东为基地的孙权争夺荆州,刘备在地理上同样具有极大的优势。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已经不难明白,虽然刘备只是从孙权手中借据了南郡,但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如果只是借南郡还南郡,刘备对荆南四郡也就失去了控制能力。南郡所处的这种军事和战略形势,刘备和孙权当然都非常清楚,不明白的只是后来的学者和文人。借南郡,还南郡,这对孙、刘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没有了南郡,也就没有了整个荆州(襄阳和上庸除外),所以刘备才会同意,借南郡,还荆州。  有的读者可能又糊涂了,借一个南郡,最后却要连带荆南四郡一块还给东吴,这买卖刘备亏大了,刘备不借南郡不行吗?不行,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后,南郡是刘备向外发展的唯一出口,刘备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发展,都必须据有南郡。刘备与孙权的协议是,当刘备另有立足之地后,立即把整个荆州(襄阳和上庸除外)让给孙权。刘备枭雄,与孙权立协议的时候,恐怕就没想还荆州,打的就是靠实力放赖不还的主意,所以协议怎么说都没关系,只要能把南郡弄到手就行。  那么,孙权就是傻子吗?孙权就想不到刘备以后可能放赖不还吗?孙权当然不傻,那孙权干吗还把南郡借给刘备?这是当时形势和孙权当时对形势的认识使然。赤壁之战后,由于东吴的战略错误,东吴虽然抢占了南郡,却让刘备得空战领了荆南四郡。结果刘备与曹军之间被南郡隔断,形成了东吴独抗曹操,刘备又在东吴背后对南郡虎视眈眈的局面。而孙权又认为,东吴如果对刘备下手收复荆南四郡,刘备就有可能北联曹操夹击东吴,所以孙权又不敢下手解除刘备这个后顾之忧,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出南郡,让刘备帮其分担一部分曹操的压力。当然,后来孙权认识到了当时对形势的分析是错误的,才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的一幕。虽然东吴重新夺回了赤壁之战后,本应由东吴占据的荆州,但东吴却永远丧失了夺取益州的机会,并由此奠定了东吴最后灭亡的格局。(关于东吴在荆州问题上的战略错误,详见“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相关回目的评述。)附注:  有人认为,刘备南征四郡后,曾把四郡还给东吴。其主要论据是,黄盖曾任武陵太守。史料源自《三国志》《黄盖传》:    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  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  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  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  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  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根源就在于“武陵蛮夷”,由此推断出黄盖的活动是在武陵郡内。不过,这是望文生义。“武陵蛮夷”是有典故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  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  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  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  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  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  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  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  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  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  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  子。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  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  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  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  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由此典故可知,“武陵蛮夷”在长沙郡内。  另外,巴、醴、由、诞也是在长沙郡内。长沙郡毗邻东吴。应该是赤壁之战前或后,长沙郡靠近东吴的部分地区被东吴占领。后来,东吴将长沙部分地区裂分为汉昌郡。而且,史料并没有直接说黄盖领武陵太守。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12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诸葛亮三气周瑜  曹操闻之大喜,遂问其计。程昱曰:“东吴倚仗者,周瑜也。丞相就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重用之;瑜必自与刘备为仇敌矣。乘此相并,却作良图。”操曰:“仲德之言,正合孤意。”当日召华歆上台,重加赏赐,封为大理寺少卿。程昱曰:“丞相在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未尝动心;今闻刘备得了荆州,何以惊耶?”操曰:“刘备人中之龙也,平生未尝得水;今得荆州,如困龙而入大海。孤安得不动心哉!”即日颁诏,加周瑜为总领南郡太守、程普江夏太守,命使起程。文武尽醉。筵散,操回许都。  使命径至东吴,周瑜、程普各受其职。瑜自领南郡,更思向日之仇,如何不报?遂上疏与吴侯,令鲁肃去取荆州。孙权唤肃曰:“当初汝保荆州来,今日刘备又是我妹夫,迁延不还,等待何时?”肃曰:“文书上明白写着,得了西川便还。”权叱曰:“只说取川,到今又不动兵,不等老了人!”肃曰:“某愿取之。”遂辞下船,投荆州而来。  却说玄德与孔明在荆州广聚粮草,调练军马,远近之士多有归之。忽报鲁肃到,玄德问孔明曰:“子敬此来何意?”孔明曰:“昨者,孙权表主公为荆州牧,此是惧曹操之计。操封周瑜为南郡太守,此是令俺自相吞并之意也。他使两处兴兵,于中便来取事。今鲁肃此来,又是周瑜既受太守之职,又要夺荆州之计。”玄德曰:“如何抵对?”孔明曰:“若肃提起荆州之事,主公放声大哭。将·536·自哭到悲切之处,亮自出来解劝。”计会已定,远接鲁肃,来到堂上,谦让坐次。肃曰:“今日皇叔做了东吴女婿,即是鲁肃主人,如何敢坐?”玄德曰:“如何太谦?”只念旧交,让肃坐于侧。茶罢,肃开言曰:“今奉吴侯钧命,专为荆州一事而来。自借许多时了,未蒙见还。今日既然结了亲眷,合宜交付最好。”玄德闻知,掩面大哭。肃大惊曰:“皇叔何故如此?”玄德哭声不绝。孔明从屏风后出曰:“亮听之久矣。子敬知吾主人哭的缘故么?”肃曰:“某实不知。”孔明曰:“有何难见?当初我主人借荆州时,许下取得西川时便还。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主人兄弟,一般都是汉朝骨肉,若要兴兵去取他城池时,恐被万人唾骂;若要不取,还了荆州,何处安身?若不还时,于舅舅面上不好看。事实两难,因此泪出痛肠,只得恸哭。”孔明说罢,耸动玄德衷情,真个捶胸顿足,放声而哭。鲁肃起身劝曰:“皇叔且休烦恼,与孔明从长计议。”孔明曰:“有烦子敬回见吴侯,勿惜一言之劳,将此烦恼情节,恳告尊亲,再容几时。”肃曰:“倘吴侯不从,如之奈何?”孔明曰:“吴侯既以亲妹娉嫁皇叔,安得不从乎?望子敬诚为之。”鲁肃是个宽仁长者,见玄德哀痛至甚,只得应允。玄德、孔明拜谢。  宴毕,送肃下船。径到柴桑,见了周瑜,尽言其事。周瑜顿足曰:“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也!当初刘备依刘表时,常有吞并之意,何况西川刘璋乎?似此推调,未免累及老兄矣。吾有一计,使诸葛亮不能出吾计。子敬便当一行。”肃曰:“愿闻妙策。”瑜曰:“子敬不必去见吴侯,再去荆州对刘备说,既然吴侯结为亲眷,便是一家;若不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军发马去取。取得西川时,以为嫁资,却把荆州交还东吴。此计如何?”肃曰:“西川迢递,取之非易。都督此计,莫非不可?”瑜笑曰:“子敬真长者也。你道我真个去取西川与他?非也。只以此为名,实欲去取荆州,·537·且教他不做准备。东吴军马收川,路过荆州,刘备必然劳军,就问他索要钱粮。兵到城下,一鼓平收,雪吾之恨,解足下之祸。”鲁肃拜辞,再往荆州来。玄德忙与孔明商议。孔明曰:“必是不曾见吴侯,只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计又来。但说的话,主人只看我点头,满口应承。”计会已毕,接鲁肃入。肃曰:“某回见吴侯,把皇叔言语尽情禀了。吴侯甚是称赞皇叔仁德,遂与诸将商议,起兵发马,替皇叔收川。取了西川,却换荆州。想念爱亲之故,以此为嫁资。但军马经过,却望应付些钱粮。”孔明听了忙点头曰:“非亲不解其祸,难得吴侯好心!”玄德拱手称谢曰:“此皆是子敬之赠,一言称谢难尽!”孔明曰:“如雄师到日,即当远远犒劳。”鲁肃暗喜,自回。玄德问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周郎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日:“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来取荆州也。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便就杀入城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玄德曰:“如之奈何?”孔明曰:“主公宽心,便收拾窝弩,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鳖鱼。等周瑜来到,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唤赵云听了计:“如此如此,其余我自有摆布。”玄德大喜,自作准备。  却说鲁肃回见周瑜,说玄德、孔明欢喜一节,准备出城劳军。瑜大笑曰:“原来今番也中吾计!”便教鲁肃诉禀吴侯,差人交割城子,并遣程普引军接应。周瑜此时箭疮结了白痂,脓水无出,身躯无事,调遣甘宁为先锋,自与徐盛、丁奉为第二,凌统、吕蒙为后队,水陆进兵五万,望荆州而来。周瑜自在船中,时复欢笑,以为孔明中计。水军二万五千人迤逦进发,前军至夏口。周瑜问:“前面有远接之人否?”人报皇叔使糜竺来见都督。瑜唤至,问劳军如何。竺曰:“主公皆准备下应付钱粮,陆续起运。”瑜曰:“皇叔·538·何在?”竺曰:“荆州城门外相等,与都督把盏。”瑜曰:“今为汝家事,劳军之礼,休得轻易。”糜竺领了言语先回。战船密密排在江上,依次而进。看看至公安,并不见一只军船,又无一人远接。周瑜在那军中,趱上船只,离荆州十余里,只见江面上静荡荡的。哨探的回报:“荆州城上插两面白旗,并不见一人之影。”周瑜教船傍岸。瑜上岸乘马,带了甘宁、徐盛、丁奉一般军官,皆上马随行,虎贲千余人,遥望荆州来。到城下,并不见动静。瑜勒住马,令前军叫门。城上守门将军问曰:“是谁?”吴军答曰:“是东吴周都督亲自在此。”忽一声梆子响,白旗倒处,两面红旗便起,城上军一齐都竖起枪刀。敌楼上赵子龙出曰:“都督此行,端的为何?”瑜曰:“吾替汝主取西川,何相罔耶?”子龙答曰:“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吾主公有言:‘孤乃汉朝皇叔,安忍背义而取川乎?若汝端的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瑜闻之,勒马便回。一人打“令”字旗于马前报曰:“左右探得四路军马一齐杀到:关某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音子)归杀来,黄忠从公安小路杀来,魏延从孱(音川)陵小路杀来,四路正不知多少军马。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皆言要捉周瑜。”瑜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未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539·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罗本中,程昱先问:“丞相知华歆来意否?”待华歆的事处理完毕后,才问曹操“何以惊耶?”  毛本中,程昱置华歆出使之事于不顾,先问曹操“何以惊耶?”,然后才理会华歆的事。  问曹操“何以惊耶?”,这属于聊闲嗑;处理华歆出使,这是办正事。毛本中,程昱放着正事不出主意,却先扯蛋,这是非常令人讨厌的做法,只有那些看不出个眉高眼低的书呆子,才会干这种招人烦的事。    当日召华歆上台,重加赏赐,封为大理寺少卿。……  即日颁诏,加周瑜为总领南郡太守、程普江夏太守,命使  起程。文武尽醉。筵散,操回许都。毛本改为:    遂召华歆上台,重加赏赐。当日筵散,操即引文武回  许昌,表奏周瑜为总领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封华  歆为大理少卿,留在许都。罗本中,此时的曹操,连形式上都懒得去摆汉献帝了。以此更证明曹操的“自明本志令”乃欺世之语。  毛本中,曹操还蛮把汉献帝当回事。    玄德曰:“如何太谦?”只念旧交,让肃坐于侧。毛本改为:    玄德笑曰:“子敬与我旧交,何必太谦?”肃乃就坐。无论是为鲁肃索要荆州,还是为大哭酝酿情绪,刘备都是“笑”不出来的。    鲁肃拜辞,再往荆州来。毛本改为:    鲁肃大喜,便再往荆州来。鲁肃自己就知道,周瑜取西川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鲁肃肯定也知道,这种借口很难骗过刘备和诸葛亮。所以,鲁肃在听到周瑜的计策后,心里应该处于狐疑状态中,只是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根本不会为此而“大喜”。    肃曰:“某回见吴侯,把皇叔言语尽情禀了。吴侯甚  是称赞皇叔仁德,遂与诸将商议,起兵发马,替皇叔收川。  取了西川,却换荆州。想念爱亲之故,以此为嫁资。但军  马经过,却望应付些钱粮。”孔明听了忙点头曰:“非亲  不解其祸,难得吴侯好心!”毛本改为:    曰:“吴侯甚是称赞皇叔盛德,遂与诸将商议,起兵  替皇叔收川。取了西川,却换荆州,以西川权当嫁资。但  军马经过,却望应些钱粮。”孔明听了,忙点头曰:“难  得吴侯好心!”周瑜让鲁肃再来荆州对刘备说,东吴愿意替刘备取西川;但周瑜并没有嘱咐鲁肃,只说是孙权的意思,不要提及周瑜。是鲁肃自己觉得,如果说是周瑜愿意替刘备去取西川,这事很难让刘备信以为真,所以,鲁肃特别突出是孙权想要这样做。既使如此,鲁肃自己都觉得还是难以令人信服,才又补充了一条理由:“想念爱亲之故,以此为嫁资。”也正是诸葛亮那句“非亲不解其祸”,使得鲁肃相信,终于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  毛本中,把鲁肃表现的非常愚蠢。鲁肃自己都不相信周瑜会去取西川,竟傻到认为诸葛亮和刘备会轻易相信。  后人有诗叹云: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毛本增加。    便教鲁肃诉禀吴侯,差人交割城子,并遣程普引军接  应。毛本改为:    便教鲁肃禀报吴侯,并遣程普引军接应。罗本中,“差人交割城子”,表现了周瑜的极度自信,以为荆州已是囊中之物。    水军二万五千人迤逦进发,前军至夏口。毛本改为:    前军至夏口,前文有“水陆进兵五万”,此处“水军二万五千人”,另外一半应该是陆军,是周瑜吸取上次追击刘备时,都是水军而在岸上吃了亏。    竺曰:“主公皆准备下应付钱粮,陆续起运。”毛本改为:    糜竺曰:“主公皆准备安排下了。”前文“瑜唤至,问劳军如何。”是需要糜竺具体回答如何安排的。  毛本中,糜竺的回答等于什么也没回答。    周瑜教船傍岸。瑜上岸乘马,带了甘宁、徐盛、丁奉  一般军官,皆上马随行,虎贲千余人,遥望荆州来。毛本改为:    瑜心疑,教把船傍岸,亲自上岸乘马,带了甘宁、徐  盛、丁奉一班军官,引亲随精军三千人,径望荆州来。“看看至公安”后,一路的状况,周瑜应该察觉到了情况的异常;但此时距荆州城已是近在咫尺,周瑜不甘心就此返回,要亲自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基于上次水军都是步行,被刘备军赶的十分狼狈,此次周瑜带的全是骑兵。  毛本中,毛纶父子不能理解周瑜的用心,把罗本中的“皆上马随行,虎贲千余人”,改成了“引亲随精军三千人”,模糊了随行都是骑兵的特殊交代。    吴军答曰:“是东吴周都督亲自在此。”忽一声梆子  响,白旗倒处,两面红旗便起,城上军一齐都竖起枪刀。毛本改为:    吴军答曰:“是东吴周都督亲自在此。”言未毕,忽  一声梆子响,城上军一齐都竖起枪刀。罗本中,“白旗倒处,两面红旗便起”,阿鸯猜测,这是传递给城外的信号。后文有“一人打“令”字旗于马前报”,这句话很奇怪,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吴军探马来报”,这样既简洁又明了。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般啰嗦?啰嗦的背后,是罗贯中的狡猾:“我可没说那‘打“令”字旗’的就是吴军的探马。”所以,阿鸯猜测,这‘打“令”字旗’的乃是诸葛亮派人装扮的,至于“四路军马一齐杀到”,“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皆言要捉周瑜。”也都是子虚乌有,用来吓唬周瑜的。有的读者可能要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吓唬周瑜,而不玩真的?因为此次与上次不同,周瑜是有备而来,五万军中有一半是陆军,一旦开战,只会两败俱伤。既然不想真打,最好就不要调动大军,因为大军的集结与调动是要耗费钱粮的。诸葛亮极好精打细算,当然是能省则省了。  围绕本回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一个“何”字,理解本回的关键是要理解问话者的真实用心。  上回结尾处,曹操一高兴,酒就喝的有点高了。偏巧,华歆此时出使来到铜雀台,程昱一看,丞相正处于“醉酒驾车”的状态,担心曹丞相“酒后肇事”,不得已,只得出言想问:“丞相看到前面的陷阱了吗?”曹操醉眼朦胧:“没看到。”程昱:“@$︿%¥#~~”曹丞相酒喝大了,脑子不大灵光,指着陷阱问:“那你说怎么办?”程昱:“@$︿%¥#~~”曹操很高兴,举箸而食,食不能入口,怪曰:“孤口何在?咦!原在仲德面上。”  待处理完华歆之事,程昱见曹操渐渐酒醒,恐丞相为“手脚慌张”有失颜面,遂明知故问,用意却在“丞相在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未尝动心。”众人恍然大悟,岂能让丞相一人酒后出丑,遂乃“文武尽醉”。(这次铜雀台上的宴会,属官宴性质,相当于现在的国宴,与会者通常是不能喝醉的。)拍马屁要让被拍者感到舒服之外,还要让在场所有的人意识不到这是拍马屁,这才是马屁的最高境界。声明一点,不是所有的马屁都有害,马屁也不是坏人的专利。或者用好听一点的话说,程昱是在维护领导的尊严和威信。  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程昱问曹操“何以惊耶?”是明知故问,缺少说服力。是这样的,如果这话不是由程昱问的,而是由别人、其他任何人来问,说他是明知故问,都会没有说服力。唯独程昱问,则肯定是明知故问。  刘备第一次投奔曹操时,是荀彧和程昱,不惜让曹操担上害贤的名声,劝曹操杀掉刘备,以绝争夺天下者。“青梅煮酒”后,刘备借口截击袁术,率军脱离曹操的控制。是郭嘉和程昱,急急赶来劝谏,不可放走刘备。当曹操以刘备学圃,“青梅煮酒”时畏雷,说刘备非成业之人时,是程昱立即揭破了刘备的伪装。在曹操集团中,程昱是对刘备认识最深刻的人。此时,分析出华歆出使的目的,并立即提供出破解之法的,还是程昱。这说明,程昱对刘备问题深有研究,之所以深有研究,是认为刘备的威力和危害最大。曹操“手脚慌乱”,是因为曹操深知刘备得到荆州的厉害;曹操知道厉害,对刘备认识最深刻的程昱更知道厉害。程昱看到曹操“手脚慌乱”,不是先问曹操为什么“慌乱”,而是立即先为曹操出主意,这本身就说明程昱理解曹操“慌乱”的缘由。  演义中,罗贯中这种严密而深远的铺排,绝非毛纶父子之流所能理解。所以才有将原文程昱先出主意,后问曹操“何以惊耶?”,篡改成了程昱先问曹操“何以惊耶?”,后为曹操出主意。毛纶父子之流如此颠倒后,原文所含意蕴顿时荡然无存。  只有醉了的人(曹操),才是真的发问;没醉的人(程昱)是明知故问。罗贯中以此提示读者,刘备是清醒的,他不停地问,是别有用心,明知故问。  孙权问鲁肃,荆州何时能还,这又是明知故问。待鲁肃回答后,“权叱曰:……”像周瑜、鲁肃这样的人,孙权通常是不能斥责他们的;就像刘备不能斥责关羽,曹操不能斥责荀彧一样。这个道理孙权当然知道,否则孙权就不配成为君主了。孙权是为了配合周瑜,“遂上疏与吴侯,令鲁肃去取荆州。”周瑜还没有天真到认为鲁肃能把荆州要回来,目的是为他的“假途灭虢”之计先做个铺垫。鲁肃乃诚实君子,若以实情相告,鲁肃可能未必会演戏,反而会在刘备面前露出马脚。做为君主,要了解臣下所能、所不能,孙权可谓得之矣。鲁肃在遭孙权斥责的当时,可能会很伤心,但随着周瑜“假途灭虢”之计的实施,鲁肃自会明白,孙权的斥责不过是演戏而已,心情自会释然。  刘备听说鲁肃将到,便问诸葛亮:“子敬此来何意?”这又是明知故问。然后又问诸葛亮:“如何抵对?”这还是问的多余,当然只能赖着不还,连周瑜、孙权、鲁肃都预料到了刘备会以西川为借口,刘备还能想不到这个现成的理由?另外,在本段开头有“却说玄德与孔明在荆州广聚粮草,调练军马,远近之士多有归之。”说明刘备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不怕东吴翻脸,也知道东吴不敢公然翻脸。但是,赤壁之战,东吴对刘备有再生之德于前,南郡易手,刘备又与鲁肃协议于后。于情于理,刘备若公然放赖,都会令素以仁义示人的刘备,在形象上大受损害。刘备既不想还荆州,又不愿破坏自己的光辉形象,就只能装傻充愣、故作愚昧,把坏主意让给诸葛亮来出了。刘备这样做,至少可以给世人留下一个肚里没有坏水的印象,世人会以为刘备还是很厚道的,不厚道的只是诸葛亮。  最后,敌楼上赵子龙出曰:“都督此行,端的为何?”这是最明确的明知故问,是罗贯中为围绕本回的所有问话,特意设置的提示。  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周瑜虽不曾使过什么“假途灭虢”之计,但确实曾于此时(赤壁之战后两年,建安十五年未,公元二一零年。)欲自江陵取西川,在由京城返回江陵途中,病卒于巴丘。真正想使“假途灭虢”之计的是孙权。孙权派人联络刘备,说要共取西川。荆州主簿殷观分析,孙权可能会乘刘备军主力远离荆州时,在后面偷袭荆州。刘备采用殷观的建议,赞成东吴征蜀,但却借口“新据诸郡,未可兴动。”不肯共同起兵;并料定东吴不敢独自取蜀。孙权果如殷观所料,再不提征蜀之事。   《献帝春秋》记载了此事的另一种说法。孙权要与刘备共取西川,派人送去说辞。刘备不听,反而派人下说辞劝阻孙权,其说辞内容大致就是演义下一回中,诸葛亮给周瑜的书信。孙权不听劝阻,派遣宗弟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对比历史,不难看出,演义中诸葛亮的折腾实在是多余。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4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赵子龙智取桂阳  却说玄德取了零陵郡,诸县皆属调遣,安抚居民,赏劳三军。乃问众将曰:“零陵已取了,桂阳郡何人敢取?”赵云应曰:“某愿往。”张飞奋然出曰:“飞亦愿往。”二人争取桂阳。孔明曰:“终是子龙先应,只教子龙去。”张飞不服,定要去取,孔明教拈阄,拈着的便去。又是子龙拈着。张飞怒而言曰:“我并不要相帮,只要三千军,独自领去,便要得城池!”赵云曰:“某也只领三千军去,如不得城,愿受军令!”孔明大喜,责了军状,选三千精兵随赵云去。张飞又争,玄德喝退。赵云欢天喜地领了三千人马,径望桂阳进发。  却说桂阳太守赵范升厅,人报赵子龙引军来取城池。赵范急唤军官商议。两个管军校尉来见赵范:一个姓陈,名应;一个姓鲍,名隆,都是桂阳岭山乡猎户出身。陈应会使飞叉,鲍隆曾射杀双虎,都在桂阳管军。二人对赵范曰:“刘备乃反汉之臣,更兼恶了曹丞相。若来时,合与他相持,某二人愿为前部将。”范曰:“我闻刘玄德乃大汉皇叔。更兼孔明多谋,关、张极勇。如今领兵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阪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桂阳能有多少人马?不可迎敌,只可投降。”应曰:“若某不擒赵云回,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赵范拗不过,只得教陈应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敌。子龙将近桂阳,前面哨探军回报:“敌军来到。”赵云把三千人马摆开,以待军来。陈应兵至,也列成阵势。陈应上马,棹飞叉而出。赵云挺枪而出,责骂陈应曰:“吾主刘玄德,乃荆王·502·之弟。今辅公子刘琦,同领荆州,特来抚民。汝敢迎敌,即反国之贼也!”陈应回骂曰:“我等只服曹丞相,岂知有刘备乎!”赵云大怒,挺枪骤马,直取陈应。应拈飞叉,纵马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陈应料敌不过,拨马败走。赵云追赶。陈应回顾赵云马来相近,用飞叉掷来。云一手绰住,回掷陈应。应急躲过。云马到,探手活挟陈应而回,掷于马下。余军皆走。云缚陈应入寨,叱之曰:“量汝安敢敌吾!吾不杀汝,汝可说与赵范早来投降。”陈应谢罪,抱头鼠窜,回到城中,对赵范尽言其事,范曰:“吾本心要降,汝强要战,以致如此。”叱退陈应,赵范将带印绶,引十数骑径投大寨纳降。  云出寨迎接,待以上宾,置酒相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今说起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倘若不弃,结为兄弟。”子龙与赵范同年,子龙长四个月日,范因此拜子龙为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大喜。至晚,子龙送范出寨。次日,赵范请子龙安民。子龙教军马休动,只带五十骑随入城中。居民香花迎门而接。子龙教四门挂榜,安民已毕,赵范邀请入衙筵席。酒至半酣,请入后堂相待。子龙见范殷勤,强饮微醉。范入后堂,请出一妇人与子龙把酒。子龙见其妇人,身穿缟素之衣,有倾国倾城之色。子龙问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樊氏把盏毕,范令就坐。子龙不肯,樊氏辞归后堂。子龙曰:“贤弟何必烦令嫂举杯耶?”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贤兄勿阻。故兄弃世,已及三载;家嫂守寡,终不为了。弟常劝改嫁之,嫂曰:‘若三件事兼全,我方嫁之:第一要名誉动荡,人才出众;第二要与家兄同姓;第三要文武双全。’旧曾有识,普天之下,那得这般巧的?今将军堂堂仪表,名震四海,与家兄同姓,先在乡中未必与家兄不·503·相识。况兄文武兼全,智勇足备。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数十万嫁资,与将军为妻,结累世之亲戚,可乎?”子龙大怒而起,厉声而言曰:“汝嫂即吾之嫂也,岂可作乱人伦之事乎!”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何无礼也!”遂乃目视左右,有捉子龙之意。子龙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忿怒上马,出城去了。  范急唤陈应、鲍隆商议。陈应曰:“这人发怒去了,只索与他厮杀。”范曰:“但恐赢他不得。”鲍隆曰:“我两个诈降在他军中,太守却来引兵搦战,我二人就阵上擒之。”陈应曰:“必须带些人马。”隆曰:“五百骑军足矣。”当夜二人引五百军径奔子龙寨来投降。子龙听得这话,心中已知其诈,遂教唤入。二人到帐下,说:“赵范待用美人计赚将军欢喜,醉中扶入后堂谋杀,将头去曹丞相处献功,如此不仁。某二人见将军怒出,必连累于某,因此投降。”赵云大喜,用酒灌醉,缚于帐下,却擒手下人问之,果是诈降。子龙唤五百军入,各赐酒食,传令曰:“要害吾者,陈应、鲍隆也,不干众军之事。汝等听吾行计,皆有重赏。”众军拜谢。将诈降陈、鲍二人当时斩了;却教五百军引路,子龙领一千军在后,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城上听时,说陈、鲍二将军杀了赵云,回军请太守商议事务。城上明火照之,果是自家军马,赵范急忙出城。子龙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抚百姓已定,飞报玄德。  玄德与孔明前赴桂阳。子龙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孔明问之,范言:“以嫂嫁子龙,本是好意,不想恼乱,以致如此。”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公何独如此?”子龙曰:“赵范之兄,曾在乡中有一面之交,今娶其妻,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其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不可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政,四也。”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子龙曰:“天下女子不少,·504·但恐名誉不立,何思无妻子乎?”玄德曰:“子龙乃真丈夫也!”遂放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范拜谢而去。重赏子龙。  张飞大叫曰:“偏子龙干得功!偏我是无用之人!只拨三千军与我去取武陵郡,直捉太守金旋,献来帐下,是我之愿!”孔明大喜而言曰:“益德要去不妨,但要依一件事。”飞问曰:“何事?”未知孔明有何计策,怎取武陵,且听下回分解。·505·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张飞又争,玄德喝退。赵云欢天喜地领了三千人马,  径望桂阳进发。毛本改为:    张飞不服,玄德喝退。赵云领了三千人马,径往桂阳  进发。发牢骚也是“不服”的一种表现形式,张飞的性格和地位不会发牢骚的,“不服”用词不准确。  “欢天喜地”表现出赵云的单纯。赵云的这份差事是和张飞相争得来的,以张飞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赵云相争不妥。最不正常的是,本来刘备正在调兵遣将,诸葛亮竟当面越过刘备做主,使赵云得以挤掉张飞,而刘备竟一言未发,待事情完后,才把张飞“喝退”。诸葛亮揽权擅越,前番利用“华容道”打压关羽,此次借用赵云打压张飞,使赵云处在了很尴尬的位置上,而赵云对此却全然不觉。后面,由于赵云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致使赵范降而复叛。这些表现,决定了刘备一直不能把赵云作为方面大将使用。    二人对赵范曰:“刘备乃反汉之臣,更兼恶了曹丞相。  若来时,合与他相持,某二人愿为前部将。”毛本改为:    二人自恃勇力,乃对赵范曰:“刘备若来,某二人愿  为前部。”毛纶父子看不得诬蔑刘备的词句。    应曰:“若某不擒赵云回,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毛本改为:    应曰:“某请出战。若擒不得赵云,那时任太守投降  不迟。”    子龙将近桂阳,前面哨探军回报:“敌军来到。”赵  云把三千人马摆开,以待军来。陈应兵至,也列成阵势。毛本改为:    早望见赵云领军来到。陈应列成阵势,飞马绰叉而出。罗本中,表现的是赵云谨慎的特性。    云马到,探手活挟陈应而回,掷于马下。余军皆走。毛本改为:    云马早到,将陈应活捉过马,掷于地下,喝军士绑缚  回寨。败军四散奔走。毛本中,毛纶父子不懂军事,不顾逻辑。  荆南四郡互不统属,又无曹军外援,赵云只带三千军马,目的不是依靠士兵厮杀,主要是展示战斗力慑服对方。在罗本中,赵云生擒陈应,已经达到了震慑目的,所以,赵云没有下令追杀。况且,赵云后来连陈应都放掉了,还会下令追杀士兵吗。赵云的士兵原地未动,赵云自然要回到本军阵内,才能把陈应“掷于马下”。既没追杀,陈应带来的军士也没有必要“四散奔走”,直接撤回就是了。    子龙与赵范同年,子龙长四个月日,范因此拜子龙为  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大喜。毛本改为:    云大喜,各叙年庚。云与范同年。云长范四个月,范  遂拜云为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相得。赵云若不为兄,未必“大喜”。    至晚,子龙送范出寨。毛本改为:    至晚席散,范辞回城。在毛纶父子眼里,除了吃,便无事可做。    居民香花迎门而接。子龙教四门挂榜,安民已毕,毛本改为:    居民执香伏道而接。云安民已毕,迎接赵云,不能用“伏道”的礼仪,赵云的级别不够。    酒至半酣,请入后堂相待。子龙见范殷勤,强饮微醉。毛本改为:    酒至半酣,范复邀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云饮微醉。赵云谨慎,若非无奈,不会无故喝高了。“洗盏更酌”,用在平民百姓家可以,用在大户家里就不合适了。毛纶父子一生穷困,用此词句也是“情有可原”。    嫂曰:‘若三件事兼全,我方嫁之:第一要名誉动荡,  人才出众;第二要与家兄同姓;第三要文武双全。’毛本改为:    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  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  与家兄同姓。’“文武双全”未必就能“名闻天下”;反之,“名闻天下”也未必就非得“文武双全”。所以,“文武双全”和“名闻天下”不能列在一条中。赵云武虽“名闻天下”;文与“名闻天下”毫不搭界。    先在乡中未必与家兄不相识。况兄文武兼全,智勇足  备。毛本删除。    厉声而言曰:“汝嫂即吾之嫂也,岂可作乱人伦之事  乎!”毛本改为:    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  作此乱人伦之事乎!”    赵云大喜,用酒灌醉,缚于帐下,毛本改为:    赵云佯喜,置酒与二人痛饮。二人大醉,云乃缚于帐  中,    孔明问之,范言:“以嫂嫁子龙,本是好意,不想恼  乱,以致如此。”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  公何独如此?”子龙曰:“赵范之兄,曾在乡中有一面之  交,今娶其妻,惹人唾骂,一也。……”毛本改为:    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孔明谓云曰:“此  亦美事,公何如此?”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  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罗本中,赵范明确了自己本是想巴结和靠近刘备集团。赵云“飞报玄德”和“子龙迎接入城”,肯定要汇报赵范嫁嫂和反覆的过程,孔明是在问赵范的动机。  所谓结义,昭示的是今后将利害共趋,不计个人得失,与血缘无涉。社会舆论之所以谴责亲兄弟之间的续娶兄嫂、弟媳之事,主要是亲兄弟长期生活在一起,恐有苟且之事。赵云若是从前不识得赵范的兄嫂,娶赵范之兄妻,就没有什么可受人非议的。毛纶父子迂腐,不懂道理。  许多读者,对刘、关、张三人为什么不和赵云结义,心有郁结;对赵云不受重用,心有不平。在本回中,罗贯中都一一作了解释。  整部三国演义,只出现了两回结义。第一回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桃园结义,第二回就是这里的赵云和赵范的结义。刘、关、张三人结义,生死相许、终身无悔,义薄云天、千古流传。再看赵云,今日结义、明日反目,结的轻率、反的痛快。一句话,结义对赵云没有任何约束力,刘、关、张与赵云结义还有什么意义。可能是赵云的性格和人生目标使然。赵云后来在谏阻刘备征吴时,是这样说的:“天下者,重也;冤仇者,轻也。乞陛下详之。”赵云的目标是为天下利益,追随刘备只是赵云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刘、关、张的目标仅是小团体的利益,为天下苍生、恢复汉室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后世效法刘、关、张结义者,也多是把它当作维护小团体利益的手段。在结义者的眼中,常常是:“天下者,轻也;冤仇者,重也。”  刘、关、张的桃园结义之所以牢固,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坚实。结义前,三人首先互相欣赏对方的作为和志向。(如果是在水浒传里,恐怕还会有互相“久闻大名”的描述;演义中虽不曾有此描述,但凭三人的本事,以常理推之,也都不会是无名之辈。)在演义的第一回中还有,“三人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论天下之事。”关、张之所以愿拜刘备为大哥,并能听命于刘备,根源就在这“共论天下之事”。是刘备的见识折服了关、张二人。再看赵云和赵范的结义,只是因为他们同年、同乡又同姓,而不是互相欣赏对方的作为和志向。  这一回主要是表现赵云,在描述赵云取得桂阳郡辉煌功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赵云缺乏方面之任的才能。赵范原本就倾向于投降,与赵云攀近乎,套感情,无非也是想尽快取得刘备的信任。如果赵范欲要结拜,赵云应该推掉:“太守既已投顺,主公到来,自有封赏。你我同为主公麾下,不可自外于他人,公若有疑,云当折箭为誓。”看看吕蒙接受甘宁投降的作法,吕蒙能成为东吴大将,赵云一直只能作战将,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当赵范想嫁嫂时,赵云意气用事,逼反了赵范,几乎坏了大事,说明赵云缺乏通盘考虑问题的能力。如果赵范因此丢掉性命,还会给今后想要投降刘备的人,树立一个极坏的榜样。赵范因投降刘备而丢掉了性命,今后谁还敢向刘备投降。作为方面主官,仅仅自己有忠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使各方面人都能信任自己,人人尽忠职守的能力。赵范本是愿意投降刘备的,却由于赵云处理不当,使赵范反覆,幸亏事件简单,有机会善后;如果在大敌当头的危急时刻,内部突然出现这种反覆,事情就没这么容易善后了。  导致赵云处理赵范事件失当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赵云太重名誉,爱惜自己的羽毛胜过事业。  赵云在拒绝赵范嫁嫂时说:“汝嫂即吾之嫂也,岂可作乱人伦之事乎!”但是赵云和赵范不是亲兄弟,只是义兄弟。所谓结义,昭示的是今后将利害共趋,不计个人得失,与血缘无涉。社会舆论之所以谴责亲兄弟之间的续娶兄嫂、弟媳之事,主要是亲兄弟长期生活在一起,恐有苟且之事。赵云后来也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当诸葛亮再问时,又改说:“赵范之兄,曾在乡中有一面之交,今娶其妻,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其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不可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政,四也。”赵云离家近二十年,赵范兄妻此时尚有“倾国倾城之色”,显然赵云无缘曾经相识,别人也就无从怀疑赵云与赵范妻曾有苟且之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刘备这话等于否定了赵云的四条理由。赵云无奈,只得说了真话:“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思无妻子乎?”也许赵云不只是重名誉,还有处女情结。既然赵云这么看重名誉,刘备又何吝几句美言:“子龙乃真丈夫也!”刘备御人自有一套。  新浪网友乌鹊南飞3 说:“南飞发现老罗特别喜欢用后面的情节来补充诠释前面的内容。”确实如此。上一回,诸葛亮假意放回邢道荣,逼迫邢道荣诈降,并利用之,似乎很神妙。这一回,换回的是赵范的真降,随后又轻易识破陈应的诈降,并简单破之。罗贯中的意思无非是说,这点雕虫小技,人人会玩,不是什么人莫能及的东西。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2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诸葛亮一气周瑜  却说曹仁拆开计策观毕,大喜,便传令教五更造饭,平明大小军马尽皆出城;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军分三门而出。  却说周瑜自救出甘宁,未及六日,陈兵于南郡城外。见曹兵分三门而出,瑜上将台观看,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瑜心暗忖,曹仁必先准备走路,遂下将台号令左右,分布两军为翼;如前军得胜追赶,只待鸣金方退,退步就教程普督后军,“吾亲自取城”。当日对阵,鼓声响处,曹洪出马搦战。瑜自至门旗下,挥鞭指点:“谁人向前?”一人应声而出,乃韩当也,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自出,大呼姓名,搦周瑜战。周泰出马,与曹仁战十余合,仁败走。阵势错乱,后军先退,曹仁、曹洪两个压后。周瑜指两翼军杀出,曹军大败。周瑜自引军马追赶到南郡城下,曹军皆不入城,望西北而走。韩当、周泰引前部尽力追赶。瑜见城门大开,城上又无人,指点众军抢城。数十骑当先而入。瑜在背后纵马加鞭,直入瓮城。陈矫在敌楼上望见周瑜亲入城来,暗暗喝采道:“丞相妙策如神!”一声梆子响,两边弓弩手一齐发,势如骤雨。争先入门的都颠入陷马坑内。瑜急勒马回时,被一弩箭正射中右肋,翻身落马。牛金从城中杀出,来捉周瑜。瑜却得徐盛、丁奉二人舍命救去。城中曹军突出,吴兵自相践踏,落堑坑者无数。程普急收军时,曹仁、曹洪分兵两路杀回。吴兵大败。凌统引一军从侧首截出,救了吴兵。曹仁引得胜兵进城。程普收得败军,伤折数多。·494·丁、徐二将救了周瑜到帐中,唤行军医者用铁钳子钳出弩箭头来,将金疮药掩塞疮口,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医者言曰:“此箭头上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气冲激,其疮复发。”程普令三军紧守各寨,不许轻出。三日后,牛金引一彪军来搦战,程普按兵不动,牛金骂至日暮方回。次日又来骂。至三日,程普恐瑜生气,不敢报知。牛金直来寨门外叫骂,单要捉周瑜。程普与众商议:“不若暂且罢兵,回见吴侯,却再理会。”众皆言曰:“论之甚长。”  却说周瑜虽患疮痛,心中自有主张;已知曹兵常扣寨前叫骂,只等众将来禀。一日,曹仁自引大军,擂鼓呐喊,前来搦战。程普拒住不出。周瑜唤众将入帐而问曰:“何处鼓噪呐喊?”众将答曰:“军中教演士卒。”瑜大怒曰:“何敢欺我也!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痛骂我军。程德谋既然总兵,何为不出?请来吾亲问之。”程普至,普曰:“某为见公瑾疮盛,医者嘱言甚勿轻触。果是曹兵连日搦战,造次不敢报知。”瑜曰:“汝等不战,主意若何?”普曰:“众将皆欲收兵,暂回江东。待公疮平复,却作区处。”周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起而言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吾一人,而废国家之大事乎?”言讫,乃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遂引数百骑出营前,望见曹兵已布成阵势,曹仁自立马于门旗下,扬鞭大骂曰:“周瑜孺子,料必横夭,再不敢正觑吾兵!”骂犹未绝,瑜从群骑内突然而出,曰:“曹仁匹夫!见周郎否?”曹军看见,尽皆惊骇。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以激此战!”众军厉声大骂。周瑜大怒,使战将出迎。比及潘璋欲出,周瑜大叫一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曹兵冲来,众将向前抵住,混战一场,救起周瑜,回到帐中。程普问曰:“都督贵体若何?”瑜密与普曰:“此吾之计也。”普曰:“计将安在?”瑜·495·曰:“吾身体苦无痛楚,欲令曹兵说我病危,必欺敌也。可使心腹人数十骑去城中诈降,说吾已死。今夜曹仁必来劫寨。却于四下埋伏,一鼓而可擒曹仁,必得南郡矣!”程普曰:“此计大妙!”随就帐下举起哀声。众军大惊,尽传言都督箭疮大发而死,各寨尽皆挂孝。  却说曹仁在城中与众商议,言周瑜怒气冲发,金疮进裂,以致口中喷血,坠于马下,不久必亡。正论间,忽报吴寨内走出十数军士到来,有密报的言语。中间亦有二人,原是掳过去的。曹仁慌忙下厅问之,军士曰:“今日周瑜在阵前金疮碎裂,归寨而死,即目众将收拾挂孝。我等皆被程普之辱,故特归投,以报此事。”曹仁大喜,赏赐了毕,随即商议:“今晚便去劫寨,夺周瑜之尸,斩其首级,送赴许都。”陈矫曰:“此计速行,不可迟误。”曹仁拨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尽数起兵。当日黄昏,调拨已定。初更后离南郡,径取周瑜大寨。来到寨门,不见一人,突入中军,但见虚插旗枪而已。情知中计,急慌退军。四下炮声齐发,东门韩当、蒋钦杀来,西门周泰、潘璋杀来,南门徐盛、丁奉杀来,北门陈武、吕蒙杀来。曹兵大败,急望南郡而来,三路军兵皆被冲散,首尾不能相救。先说曹仁引十数骑杀出重围,来投曹洪,洪等一枝军马已散太半,只得奔走。杀到五更,离南郡不远,一声鼓响,凌统又引一军拦住去路,大杀一阵。不敢回南郡,径投襄阳大路而走。吴军赶了一程自回。  周瑜、程普收住众军,径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敌楼上一将叫曰:“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原来孔明定计,令赵云至城外埋伏,只等曹仁尽发出城,却扮作曹兵连夜取了南郡,杀了陈矫等一行之人,随即安抚居民。)周瑜大怒,使甘宁引数千马军,径取荆州;凌统引数千马军,径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496·迟。正分拨之间,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着张飞一阵来都杀败了。曹军北逃,张飞就在荆州城中住扎。”又一探马飞来报说:“夏侯惇在襄阳,被诸葛亮差人赍兵符,诈称曹仁求救,惇速引兵进发,却教关云长取了襄阳。”三处城池,亦不费力,尽皆属刘玄德。周瑜曰:“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拿住陈矫,兵符尽属此人。”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进裂。未知性命如何?·497·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却说周瑜自救出甘宁,未及六日,陈兵于南郡城外。毛本改为:    却说周瑜救出甘宁,陈兵于南郡城外。吕蒙在出发救援前,原本预计不出十日,便可凯旋。结果,“未及六日”,便就重新返回到南郡城下,比吕蒙原本就很乐观的预计,还要顺利得多。由此透露出的信息是,若非曹军在夷陵城下的错误战术,曹军本不会失败的这样快。    瑜自至门旗下,挥鞭指点:“谁人向前?”一人应声  而出,乃韩当也,与曹洪交锋。毛本改为:    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以韩当的元老身份,周瑜不会去指令韩当出马的。    曹仁自出,大呼姓名,搦周瑜战。周泰出马,毛本改为:    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罗本中,曹仁的做法意在激怒周瑜,使之失去冷静,为使周瑜中计创造条件。    仁败走。阵势错乱,后军先退,曹仁、曹洪两个压后。毛本改为:    仁败走。阵势错乱。若是真败,通常是前军先退。罗本中,“后军先退”,透露出这是有预谋的诈败。周瑜没能对这个反常现象引起警觉,是其轻敌的结果。    程普收得败军,伤折数多。毛本改为:    程普收败军回寨。“伤折数多”反映出周瑜轻敌带来的严重后果。    程普与众商议:“不若暂且罢兵,回见吴侯,却再理  会。”众皆言曰:“论之甚长。”毛本改为:    程普与众商议,欲暂且退兵,回见吴侯,却再理会。罗本中,程普与众都认为应该退兵,说明当时形势对东吴军极其不利。  毛本中,似乎只有程普想要退兵,反映不出东吴军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以激此战!”毛本改为:    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罗本中,明确了大骂的目的。毛本中,似乎只是为骂而骂。    周瑜大怒,使战将出迎。比及潘璋欲出,周瑜大叫一  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毛本改为:    周瑜大怒,使潘璋出战。未及交锋,周瑜忽大叫一声,  口中喷血。坠于马下。罗本中,潘璋还没有出去,周瑜就吐血坠马了。这样做有两样好处,第一,双方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周瑜身上,周瑜可以充分表演,一旦潘璋出到阵前,双方的注意力就集中到潘璋身上了;第二,若等潘璋出到阵前,周瑜再吐血坠马,会使潘璋身处险境。  毛本中,毛纶父子加了一“忽”字,意即周瑜吐血坠马前毫无征兆,这不符合周瑜的用心。周瑜为使双方将士信以为真,吐血坠马前一定要有所表演。    曹仁慌忙下厅问之,军士曰:……毛本改为:    曹仁忙唤入问之。军士曰:……罗本中,曹仁“下厅”问之,不经意的细节间,透露出曹仁之所以能够深得军心的原因。  毛本中,曹仁“唤入”问之。看不到曹仁平等待人的特性。    曹仁大喜,赏赐了毕,随即商议:毛本改为:    曹仁大喜,随即商议。罗本中,虽然这一次“赏赐”错了,但可以看到曹仁的作风,所以在关键时刻,曹仁能得到将士们的死力。毛纶父子虽然只删掉了几个字,却删掉了一个有特点的曹仁;也使后来在樊城的危急时刻,众将士肯为曹仁效死守城,缺少了一个合理铺垫。    曹仁拨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  尽数起兵。当日黄昏,调拨已定。毛本改为:    曹仁遂令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  只留陈矫领些少军士守城,其余军兵尽起。毛本中,毛纶父子依据后文,添加了“只留陈矫领些少军士守城”,虽然啰嗦,倒也算不上错误。  古时候,天黑后是要关闭城门的。周瑜中箭后,东吴军不会临城下寨,所以,正常情况下,白天江陵不会关闭城门、禁止百姓出入的。罗本中,“当日黄昏,调拨已定”,泄漏了曹仁劫寨的军事机密,使得诸葛亮得以派遣赵云埋伏。    来到寨门,不见一人,突入中军,但见虚插旗枪而已。毛本改为:    来到寨门,不见一人,但见虚插旗枪而已。先锋牛金非常莽撞。从牛金要求带五百军士突击蒋钦,到夷陵城下主张迎击周瑜,牛金一贯莽撞。如果不是“突入中军”,而是看到寨门的情形不对,就立即撤军,曹仁的损失不会那么大。从曹仁派牛金为先锋,而不是派一名非常谨慎的将领,说明曹仁是非常轻敌的。    曹兵大败,急望南郡而来,三路军兵皆被冲散,首尾  不能相救。先说曹仁引十数骑杀出重围,来投曹洪,洪等  一枝军马已散太半,只得奔走。毛本改为:    曹兵大败,三路军皆被冲散,首尾不能相救。曹仁引  十数骑杀出重围,正遇曹洪,遂引败残军马一同奔走。罗本中,曹仁杀出重围,“来投曹洪”,说明正常情况下,曹洪这枝人马此时本应该是完整的,但由于前军见机得太晚,导致后军过于靠前,还是轻敌引发的恶果。罗贯中对战争的描写,几乎可以用作教材。    不敢回南郡,径投襄阳大路而走。吴军赶了一程自回。毛本改为:    曹仁引军刺斜而走,又遇甘宁大杀一阵。曹仁不敢回  南郡,径投襄阳大路而行,吴军赶了一程,自回。毛本中,毛纶父子认为,所有的将领都上场表演了,独缺甘宁,故补上。岂不知,甘宁此时正在镇守夷陵。    周瑜大怒,使甘宁引数千马军,径取荆州;凌统引数  千马军,径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迟。正分拨之间,  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诈调  荆州守城军马来救,着张飞一阵来都杀败了。曹军北逃,  张飞就在荆州城中住扎。”毛本改为:    周瑜大怒,便命攻城。城上乱箭射下。瑜命且回军商  议,使甘宁引数千军马,径取荆州;凌统引数千军马,径  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迟。正分拨间,忽然探马急来  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  城军马来救,却教张飞袭了荆州。”毛纶父子信手胡改,根本就不经大脑。东吴军和曹军打了一整夜,而且还是野战,根本没有攻城的器具,周瑜不可能“便命攻城”。探马要得到襄阳的消息,至少要三、五日后。从“忽然探马急来报”可知,这个“正分拨之间”,已经是赵云偷袭南郡几日后的时间了。阿鸯推测,之所以要等几日后才“分拨”,就是要等甘宁这枝人马从夷陵调回。否则,按毛本,甘宁参加了反劫寨的伏击,就无法解释周瑜为什么不立即“分拨”。  夷陵打败曹洪等人后,南郡已成孤立之势,东吴军可以全力围困江陵,曹军主动撤出江陵也在情理之中。诡计就掩藏在这貌似合理之中。周瑜刚在夷陵城下打败曹军,对曹军又轻视起来,更没想到曹操还会留有诡计。周瑜急于得到江陵,以证明自己判断和能力。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周瑜完全忽视了曹军诈败中的反常现象。  周瑜为什么要亲自抢城?“瑜心暗忖,曹仁必先准备走路,”周瑜并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众人,让前军不得擅自停止追击,也有不想让前军将领获得抢城功劳的成份,想把抢城的功劳留给自己的本部人马。  周瑜轻敌的结果让东吴军损失惨重,也让周瑜头脑清醒了些。周瑜如果就此返回江东,必将颜面尽失,周瑜不得不苦心算计。得胜后的曹军,再次耀武扬威起来,对东吴的圈套毫无防备。陈矫的一句:“此计速行,不可迟误。”曹军竟连劫寨要保密都懒得作了。“当日黄昏,调拨已定。”早早地就弄得满城尽知。反观周瑜,为了保密,只让程普一人知情,连众将都瞒了。正应了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至此,刘备在诸葛亮的策划下,不费吹灰之力,轻取江陵,似乎十分高明。是否真的高明,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刘备是如何取得江陵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赤壁之战后,周瑜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终于夺取江陵。而刘备却不费吹灰之力,早已轻取荆南四郡。结果,由于刘备的占领区和曹魏之间被江陵隔断,形成了东吴独抗曹魏的局面。这是当初周瑜没有想到的结果;也是现在东吴难以承受的结果。  借荆州,准确的说,应该是借南郡或借江陵。刘备亟需发展空间,一见有机可乘,立即面见孙权;孙权和周瑜不得不吞下周瑜战略短视的苦果,把自己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陵,拱手让给刘备。可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去面见孙权,理由是太危险。诸葛亮错了。首先,孙权不敢杀刘备,害怕关羽北联曹魏夹击东吴。既不能杀刘备,则只能出让江陵,为了让刘备集团保住江陵,孙权就不能扣留刘备。事实上,刘备也是平安归来。借江陵,诸葛亮无功。  顺带说一下周瑜。周瑜风流倜傥,少年得志,赤壁之战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可谓是春风得意。可是不久,周瑜就得意不起来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尽落刘备囊中,荆州大部为刘备所得,曹魏仅剩一小部分,东吴寸土未得(有点夸张)。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由于周瑜在战略选择上的错误,执意先打江陵。看到自己血战而得的江陵,马上要拱手让给刘备,急得周瑜忙出昏招,让孙权扣留前来商借荆州的刘备。周瑜虽然昏了,孙权还没昏,当然不能扣留刘备。平时自命不凡又极好面子的周瑜,眼见自己一手造成的恶果,而且还毫无办法挽回,真是窝心透了。给东吴造成了这样巨大的损失,周瑜急于将功补过。眼下,刘备是灰堆里的豆腐,既吹不得又打不得。周瑜一急,又出昏招,要带兵去打西川,这西川是那么好打的么?事情弄到了这一步,周瑜还活得成吗?演义中,“三气周瑜”虽然是虚构,倒是一点没有冤枉周瑜。  一句话就能名正言顺到手的东西,何必兴师动众,还要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去弄到手。这就是站在战略高度,还是站在战术高度上的区别。刘备取得江陵的这段故事,是罗贯中在演义中对历史颠覆最大的一段情节。罗贯中如此颠覆,就是要表现诸葛亮的“精于术而疏于略”的本质。  罗贯中如此颠覆这段历史,还有一个更“险恶”的用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致使关羽蒙难,蜀汉痛失荆州。由此,后人多叹息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能施展,痛恨东吴背盟弃义。但是,在演义中,罗贯中在这里却把首先背盟弃义的帽子,牢牢地扣到了诸葛亮的头上。在演义中,诸葛亮丝毫不把同盟之意谊当回事,处处以耍弄盟友为能事,却把自己的战略思想构筑在盟友的忠诚上,还有比这更蠢的人吗。  很多人都认为是罗贯中神话了诸葛亮,罗贯中就是不能死而复生,否则一定会大呼:“气死我了!”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99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曹操败走华容道    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间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时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着枪中箭、火焚水溺,军马死者不计其数。有赋曰:        汉朝欲灭,曹操独雄。领大兵初临塞北,列战舰以图    江东。力似峨峨之泰山,势如浩浩之穹窿。剑佩交加,尽    参随于玉帐;兜鍪错杂,皆显耀于艨艟。时也!天气严寒,    江声吼冻。夜月上而星斗昏,东风起兮天地动。展黄盖之    神威,助周郎之妙用。流光闪烁,涌一派沧浪之波;烈焰    飞腾,扫百万貔貅之众。俄尔,巽二施威,孟婆震怒,祝    融发雷霆之声,荧惑荡乾坤之步。波底鱼龙,云间乌兔,    愁诲竭而江枯,总魂惊而魄惧。帆樯森耸,皆为风内之灰;    士卒狰狞,已绝阳关之路。忽见将冲红焰,军突黑烟,周    泰捻衠钢之槊,韩当挽雕弓之弦,蒋钦捐躯而挫锐,陈武    舍命而争先。公瑾周郎,谈笑独挥其麈尾;德谋程普,往    来尽仗乎龙泉。乃有徐盛辅合于丁奉,吕蒙协助于甘宁。    凌统提兵,杀散山前之阵;潘璋纵火,焚烧岸上之营。太    史慈断蕲、黄之要道,董元伐劫江、汉之途程。吴侯驾船    为后应,陆逊驱骑而前征。恍若密布天罗,深埋地网。乘    马者莫可加鞭,驾船者安能荡桨?风送火势,焰飞千丈之    光;火趁风威,声撼半天之响。焦·481·    头烂额以浮沉,粉骨碎身而偃仰。嗟吁嚱!遍野横尸,满    江翻血。闻鬼哭而神号,似天崩而地裂。孔明回还夏口兮,    风正狂;孟德败走华容兮,火未灭。数既难逃,天已剖决。    鼎分三国之山河,名播一时之豪杰。宋贤有诗曰:        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        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明?        战舰艨艟乘烈焰,征驺铁甲陷连营。        二桥稳坐东吴地,留得周郎万古名。又诗曰: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又诗曰:        漫夸黄盖施猛火,须仗诸葛夏口风。        况是周郎谋太毒,盈江战舰一时空!胡曾先生《咏史》诗曰:        烈焰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用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当夜,张辽一箭射黄盖下水,因此救得曹操登岸,寻着马匹走时,军已大乱。    先说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听之,但闻高叫:“义公救我!”当曰:“此必黄公覆也!”乃急救起,果是黄盖。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当叫急脱去湿衣,用刀剜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先令别船送盖回寨疗理。只为黄盖深知水性,大寒之时,和甲堕江,也逃得性命。·482·    不说江中鏖兵。却说甘宁令蔡中引入曹寨深处,宁将蔡中一刀砍于马下,就草上放起火来。吕蒙遥望中军火起,也放十数处火,接应甘宁。潘璋、董袭分头放火呐喊,四下鼓声大震。曹操共张辽引百余骑,在火林内走,遍看前面,无一处不着。正走之间,毛玠救得文聘性命,引十数骑到。操令一处寻路行。张辽指道:“只有乌林地面,空阔可走。”操径趋乌林地面。正走之间,背后一军赶到,大叫:“曹贼休走!”火光中现出吕蒙旗号。操催军马向前,留张辽断后敌吕蒙。前面火把从山峪拥出一军,摆开大叫:“凌统在此!”前后掩杀。曹操肝胆皆裂,忽刺斜一彪军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引军混战,冲条走路。背后又有一枝曹军赶来,因此吕蒙、凌统恋住厮杀,被张辽、徐晃保曹操去了。操望南走,见一队马军屯在山坡前。徐晃出问,乃是袁绍手下旧日降将马延、张顗,有三千余北地军马,列寨在彼;当夜见满天火起,未敢转动,因此接着曹操。操就教二将引一千军马开路,其余留着护身。操得这枝生力马军,心中稍安。    却说马延、张顗二将飞急前去,行不到十里,喊声起,一彪军出。马延问之,那员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言未毕,一刀斩延于马下。张顗挺枪迎之,被甘宁大喝一声,措手不及,随即一刀,斩顗于马下。后军飞报曹操,说二将皆被甘宁斩之。操不敢望南夷陵走,拔回马望西便走。路上撞见张郃,操令断后。    纵辔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操心方定,问曰:“此是何处?”数内有荆州降将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正行之间,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孔明不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要这里埋下一军,如之奈何?因此故笑。”说犹未了,两边鼓声响处,火烟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半·483·腰里一彪军杀出,众军皆叫:“赵子龙在此等候多时!”操教徐晃、张郃双攻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寻思:“归师勿掩,穷寇勿追。”因此不来追赶,只顾夺掳旗帜。曹操得脱。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尚然不息。骤雨大降,浑似盆倾瓮蹇,透湿衣甲。冒雨而行,行不到两个时辰,身上无一寸干衣。辰时已后,雨止风息,诸军皆有饥色。操令军士往村落中掳掠粮食,寻觅火种。去不多时,又听得山后火起,军士皆回,寻得些小粮米,操教载在马上而行。后军赶到,操心正慌,原来却是本部下军兵,为首将李典、许褚,保护得众谋士百余骑赶到。操大喜,令军马且行,问道:“前面是那里地面?”人报:“一边是南夷陵大路,一边是北夷陵山路。”操问:“那里投南郡江陵去近?”伏道人禀曰:“取南夷陵过葫芦口去最便。”操教走南夷陵。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渐乏,走着倒了者极多。操教前面暂住。马上有稍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掳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晒晾。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曰:“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出个赵云,折了许多人马。如今又笑为何?”操曰:“吾笑诸葛亮、周瑜虽有将才,智不足耳。若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他是‘以逸待劳’之众,吾是‘救死不暇’之人,纵然脱得性命,皆不免重伤矣。吾故以笑之。”说犹未了,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皆弃甲上马,多有不及收马者。四下早有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者乃燕人张益德也,横矛立马,大叫:“操贼下马受缚!”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落。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混战做一团。操乘空走过,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背后来赶曹操。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有带伤·484·者。    操行之间,前面有两条路,军士复曰:“两条路皆取南郡,不知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路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望之,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到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见识,故使数个小卒于山僻烧烟,令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却伏兵在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因此教走华容。”诸将皆曰:“丞相妙策,人不可及。”遂勒兵走华容道,径奔荆州。于路如何?·485·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罗本中关于赤壁鏖战的赋、诗,毛纶父子尽皆删除,仅留下面一首: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然后又增加下面一首:        又有一绝云: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            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        引军混战,冲条走路。背后又有一枝曹军赶来,因此    吕蒙、凌统恋住厮杀,被张辽、徐晃保曹操去了。操望南    走,见一队马军屯在山坡前。毛本改为:        彼此混战一场,夺路望北而走。忽见一队军马,屯在    山坡前。吕蒙、凌统既已发现曹操,就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拼命追赶。罗本解释了吕蒙、凌统没有追赶的原因。毛本中,吕蒙、凌统没有追赶曹操,变得不可理喻。        一彪军出。马延问之,那员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    兴霸也!”言未毕,一刀斩延于马下。毛本改为:        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    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甘宁用的是曹军旗号,所以有罗本中“马延问之”,甘宁自报名号和砍杀马延是同时进行的,属于偷袭,表现的是甘宁的智慧。后面杀张顗时大喝一声,导致张顗措手不及,表现的也是甘宁的智慧。曹军大败,张顗已是惊弓之鸟;主将马延被杀,身为马延副将的张顗更是心慌意乱,甘宁此时一声大喝,张顗怕不是心胆俱裂。焦触、张南、马延、张顗都是袁军名将,曾经围攻长阪坡上的赵云,“赵云力战四将,杀透重围。”四将联手,赵云都搞不定,说明四人还是有两下子的,结果死的都挺冤枉。        后军飞报曹操,说二将皆被甘宁斩之。操不敢望南夷    陵走,拔回马望西便走。毛本改为:        后军飞报曹操。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不想孙权    在合淝路口,望见江中火光,知是我军得胜,便教陆逊举    火为号,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杀将来。操只    得望彝陵而走。毛纶父子真能胡说八道。在上一回周瑜调兵遣将时,书中已经交待的很明白了,甘宁、太史慈路最远,方向又正好相反。曹操一路西逃,遇到了甘宁,太史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到这里。合淝与乌林有数百里之遥,“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曹操若不是白痴,毛纶父子就一定是白痴。当初周瑜派遣太史慈时,防止的是合淝救军接应逃往合淝方向的败兵。        数内有荆州降将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毛本改为:        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罗本中,“荆州降将”明说的是荆州人熟悉荆州本土地理,引申的是诸葛亮是荆州人,熟悉荆州地理是应该的,既然熟悉地理,知道在那里伏兵也不足为奇。        众军皆叫:“赵子龙在此等候多时!”毛本改为:        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子龙寻思:“归师勿掩,穷寇勿追。”因此不来追赶,毛本改为:        子龙不来追赶,毛本中,赵云轻易放过曹操,不去追赶,让人感觉不可理喻。“归师勿掩,穷寇勿追。”这是孙子兵法上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堵截归师和追赶没有退路的敌人,会导致敌人拼命的。民谚说:“横的怕不要命的。”兵法说:“千人敢死,万人莫敌。”赵云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徐晃、张郃双攻赵云”的成果。非常巧合,在后来汉中之战,赵云救黄忠时,有“徐晃、张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罗贯中如此前后照应,就是要让读者深思这看似矛盾的原因。        冒雨而行,行不到两个时辰,身上无一寸干衣。辰时    已后,雨止风息,诸军皆有饥色。毛本改为:        冒雨而行,诸军皆有饥色。罗本中,明确了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白天。毛本中,一直没有明确何时雨停。        操令军士往村落中掳掠粮食,寻觅火种。去不多时,    又听得山后火起,军士皆回,寻得些小粮米,操教载在马    上而行。后军赶到,操心正慌,原来却是本部下军兵,为    首将李典、许褚,保护得众谋士百余骑赶到。操大喜,令    军马且行,毛本改为:        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劫掠粮食,寻觅火种。方欲造饭,    后面一军赶到。操心甚慌。原来却是李典、许褚保护着众    谋士来到,操大喜,令军马且行,罗本中,明确了为什么没有立即造饭的原因,“山后火起”,使得曹军认为追兵已近,不得不赶紧继续逃命。    毛本中,曹军不立即造饭没有道理。而且“方欲造饭”与“令军马且行”也是矛盾的。    上一回,罗贯中用对比的手法,分别描述了周瑜和诸葛亮调兵遣将的过程。周瑜给将领的命令是粗线条的,诸葛亮给将领的命令则十分具体细致,由此给读者的印象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在这一回中,两军的将领开始各自实施本军主帅的部署。那么,执行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将领,他们的实际战果是不是就比东吴将领们更好呢?罗贯中同样用对比的手法,告诉读者,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不比周瑜高明。    上一回,周瑜预先派出了六队军马,先行过江,进入曹军后方指定地域,准备对曹军实施齐攻。其中太史慈、董袭、潘璋三人进攻曹军东部区域的营寨,不是曹操逃跑的方向,罗贯中没有表它,我们也不去研究它。另外三队军马,分别由甘宁、吕蒙、凌统率领,进攻曹军西部区域的营寨,该方向正是曹操逃跑的方向。周瑜交给他们的任务只是进攻该区域内的曹军营寨,造成曹军的全面混乱,并没有像诸葛亮部置的那样具体细致,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堵截曹操。结果,甘宁、吕蒙、凌统三人不但非常好地完成了周瑜部署的任务,还全部及时出现在曹操逃跑的路上,弄得曹操狼狈不堪,只是由于曹军人众,才没能截住曹操。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部署,不过就是甘宁、吕蒙、凌统三人都能自动完成的结果罢了。难道刘备手下的将领不如东吴的将领?当然不是。也就是说,既使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只要刘备向曹操逃跑的方向上派出将领,他们自然会有办法找到曹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过是蒙世罢了,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以上分析,仅就罗贯中的演义,不可联系真实的历史。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记载很简单。所以,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多是罗贯中的虚构,阿鸯也仅是就罗贯中的用意进行分析。    曹操的两次大笑,引出了赵云、张飞的两支伏兵,给人的感觉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很神奇。上面,阿鸯已经就“神机妙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此处再分析一下“神奇”。从曹操不断问路可以看出,曹操对逃跑路线上的地理根本不熟,所以曹操自然无法预料敌人将在何处伏兵。一旦曹操仔细观察周围地形,立即就看出这是伏兵的好地方,说明只要熟悉这一带的地理,就应该想到在此设置伏兵,没有什么神奇可言。诸葛亮长期居于荆州,自然熟悉荆州地理。    曹操的大笑,在表现曹操败不馁的同时,还是表现了曹操的轻敌。这种轻敌,一直表现到选择华容道上,真是屡教不改。    本回中,对各方将领在战斗中的表现,罗贯中的描写也是非常用心的,使得他们能与其在演义中的一贯表现,契合得天衣无缝。    赤壁之战之战一开始,张辽最先赶到曹操身边,表现出张辽良好的“球场位置感”。其次是徐晃,在曹操危急时刻,及时赶到。随后是张郃。此三人,正是曹操最得力的三员大将,而且是有独立指挥战役能力的大将,不是一勇匹夫。一员优秀的将领,通常都有一种直觉,能够准确、迅速地判断战场形势,及时地赶到关键位置,就像一名优秀球员,总是在球位上。    甘宁,罗贯中一直把他作为一名非常有智略的将领来描写,历史上,甘宁也确实就是这样的将领。可惜,东吴没有给其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最后屈死在战场上。死后,“群鸦数百,以绕其尸。”是为甘宁鸣不平。本回中,甘宁的斩马延、张顗,也充分表现了甘宁的智慧,具体可见与毛本的对比分析中。这也是赤壁之战中,唯一的一次斩将。    赵云,令现在的许多粉丝为之发狂,但在罗贯中的笔下,却隐含着令粉丝不爽的另一层。在曹操败逃的过程中,只有赵云主动放弃了追击,为什么?演义中交待的很清楚,“子龙寻思:‘归师勿掩,穷寇勿追。’因此不来追赶。”赵云为什么要这样“寻思”?这是“徐晃、张郃双攻赵云”的成果。非常巧合,在后来汉中之战,赵云救黄忠时,有“徐晃、张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罗贯中为何非要如此前后照应?就是要让读者深思这看似矛盾的原因。当然,仔细分析将会对赵云相当不利,阿鸯这里暂不分析,待到汉中之战时再说。如果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仔细读读赵云救黄忠的前后过程。    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四将,至此全部一命归西,虽然死的有些冤枉,但结果却出奇的一致:都是被对手一招毙命。就是这四将,曾经围攻长阪坡上的赵云,“赵云力战四将,杀透重围。”赵云没能搞定四将联手。能说罗贯中不是别有用心吗。有人说,罗贯中这样写,有损赵云的完美形象,是败笔。现实中没有完人,如果文艺作品中非要创造出完人来,那才是败笔。“高大泉”是共产党极左流毒的产物。    张飞,又一次大喝,又像长阪桥上一样,“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落。”曹军将士又一次像当年在长阪桥前一样,早已疲惫不堪了。不是张飞的武艺好,是张飞的运气好,总能赶着曹军最疲惫的时候。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说在前面的话:  在阿鸯对嘉靖本《三国演义》的评注中,阿鸯对比通行本《三国演义》逐回品评优劣,并对罗贯中原意进行诠释。许多网友表示不解,罗贯中为什么要否定诸葛亮?没理由啊!为此,先要解读历史上的诸葛亮。  提醒诸葛亮的粉丝,本系列全面否定诸葛亮,上网本为消遣,犯不着气坏您的身子。       纵论诸葛亮系列之第四次北伐  蜀汉建兴八年、魏太和四年(公元二三零年)秋,魏曹真、司马懿分数路入侵汉中,遇秋雨,军半途而回。(演义增加诸葛亮乘机反攻,敷衍出诸葛亮四出祁山。)诸葛亮闻魏兵至,召李严使将二万人赴汉中。李严为大局着想,率军增援汉中,诸葛亮却不管这些,乘机夺了李严的兵权。第二年,李严就回家抱孩子去了。  蜀汉建兴九年、魏太和五年(公元二三一年)春,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出祁山,攻击魏天水郡,魏主曹叡派司马懿代替曹真迎敌。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兵,魏将張郃追至木门(地名),被蜀军射杀。以上为《三国志》的记载,没有具体记述双方交战的情况,按裴注引用汉晋春秋所记,司马懿曾在五月十日对蜀军发动过一次进攻,结果以失败告终。按晋书记载,司马懿在六月攻破蜀军在祁山的外围营垒,诸葛亮连夜撤退,司马懿追击,大破蜀军,俘斩万计。  陈寿写《三国志》时,皇帝正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如果司马懿真的败了,陈寿也不敢直写。但是,如果是诸葛亮败了,陈寿也不会在诸葛亮本传中详细记载。因为古代传记体史书的特点是,在本传中记功不记过。《汉晋春秋》晚于陈寿的《三国志》,是东晋人习凿齿写的,由于诸葛亮罢撤蜀国史官,许多事件的经过没有了文字记载,只能取自传说。需要指出的是,习凿齿有很重的诸葛亮情结,文字失之中正。《晋书》是唐朝人写的,也没有必要拍司马懿的马屁。到底孰是孰非,读者可以自己判断。  其实,重要的不是战争的过程,而是结果。结果是诸葛亮粮尽退兵,第四次北伐无功而返。有人不同意“无功而返”的说法。因为按裴注引用汉晋春秋的记载,诸葛亮毕竟杀伤了不少魏兵。但是,蜀军北伐的消耗所造成的间接损失,远大于其给魏国造成的损失。(详细论述参见《纵论诸葛亮系列之北伐以攻为守论》。)北伐的目的在于开疆拓土,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后消灭魏国。诸葛亮此次北伐显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虽然蜀军的直接兵力损失小于魏军(按裴注引用汉晋春秋的记载),但蜀国的总体损失要大于魏国。  此次北伐因粮尽退兵,粮尽的原因是李严不好好干活,没把粮食运到前线,导致蜀军无粮,诸葛亮不得不退军。史书《三国志》上是这样记载的: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  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  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  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  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  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九年春,即蜀汉建兴九年,公元二三一年。亮,指诸葛亮。平,即李严。狐忠,即马忠。后主,蜀国皇帝刘禅。)但这其中有许多不合逻辑之处。如果因雨无法运粮,这也不是什么过错,李严直接派马忠告诉了诸葛亮,这说明李严也没想欺骗诸葛亮,也没有必要欺骗诸葛亮。当时,李严军权已被剥夺,蜀国大权尽落诸葛亮手中,连后主刘禅都是傀儡,李严不去骗诸葛亮,倒去骗那些说了不算的人,有必要吗?李严白纸黑字的书信落在诸葛亮手里,却两头大编瞎话,世界上有这么蠢的人吗?(演义中,罗贯中暗示,李严的书信是诸葛亮伪造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段是典型的事件经过记载。蜀不置史,陈寿又是据何记载?只能依据传说,传说起源于何处?只能来源于对李严处理后的官方说法。诸葛亮在蜀国实行的是高压统治,没人敢传播不利于当朝者的言论,经过几十年,最后,只剩下了权贵们认可的言论流传了下来,也只剩下了有利于诸葛亮的传说。诸葛亮的光辉形象实在是得益于他的高压统治。如果你不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不妨问一下五十岁以上的人,让他们告诉你,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什么叫“反革命”。只要对现实稍有不满,即可被打为“反革命”,更不要说敢非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了。可奇怪的是,高压下的百姓,对毛泽东的爱戴又是那么的真诚,毛泽东逝世时,全国人民的悲伤又岂是诸葛亮所能企及。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毛泽东依然是中国空前绝后的神圣。  那么,第四次北伐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正原因就是粮尽,不仅仅是粮食运不上来。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诸葛亮在前方战事拖得太久,国内已无粮可征,无粮可运。蜀军从一月自汉中出兵,至六月战事不决,中间虽然抢割过上邽的麦子(按裴注引用汉晋春秋的记载),但对蜀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自公元二二八年春,到此次北伐结束、公元二三一年秋,诸葛亮无岁不征,蜀国已耗尽了所有粮食积存。  有人说,无论有没有战争,这些军队不都得吃粮吗?是这样,粮食的消耗不受战争影响,但粮食的生产却受战争影响。所有的强壮劳动力都去打仗和从事后勤保障,地就没人种了,粮食就会大幅度减产。二战时期,欧洲各国食物非常紧张,主要原因就是战争导致农田大面积撂荒。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兵后,有人建议司马懿乘冬天往陇右运送军粮,预备诸葛亮明年来犯。司马懿说:“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庄稼成熟)不能动矣。”诸葛亮也一如司马懿所料,直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春,才开始第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这两年多期间,诸葛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木牛,教兵讲武,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可见粮草短缺给诸葛亮的深刻印象。  由于国内粮草不足,前方战事又久拖不决(按晋书诸葛亮战败),导致第四次北伐失败,责任无疑全部是诸葛亮的。第一次,诸葛亮把北伐失败的责任推给了马谡;这一次,诸葛亮把李严当了替死鬼。不如此,诸葛亮既使再自贬三级也是无法过关的,况且,这种权臣作秀的把戏,第一次尚有新意,第二次再演,就太老套了,恐怕连傻子都明白了,这自贬是蒙人的。  第四次北伐失败,诸葛亮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李严。但五次北伐全部失败了,诸葛亮又能找谁做替死鬼呢?所以,第五次北伐,从初春至深秋,战事虽然久拖不决,诸葛亮就是不肯撤兵回国,因为实在找不到替死鬼了,也没脸再找替死鬼了,只好自己去死了。  另,对于李严被贬,《三国志》还收录了一些诸葛亮的表章和信件。  诸葛亮表曰: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  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  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  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  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  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  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  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  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典型的翻小肠、算旧帐,是幼儿与泼妇都不齿的行为。如果不是李严顾全大局,率兵赴援汉中,诸葛亮哪来的机会剥夺李严的军权,李严又怎会让诸葛亮如此诬蔑。  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    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  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  出於不意。可使孝起知之。这种无中生有的造谣,任何时代都是无耻之极的行为。  在《三国志》裴注中,记载了诸葛亮联名数十名大臣上书,要求惩办李严,这是明目张胆地逼宫。对李严之子李丰,诸葛亮又大耍两面派手法,哄骗齐用,避免李严拼死一搏。  以上诸葛亮这些表书,通常都应放在诸葛亮传中,但陈寿把它们都分散在了别人的传中,主要是这些东西大损诸葛亮形象。对记载历史的人,通常有一样难处,就是如何写和当朝权贵有关的历史。直接记载其短处,一定不会为权贵所容,书是写不下去的。不写,这样的史书没有价值。这是考验记史者水平的关键,如何曲笔记载这样的历史。陈寿的《三国志》堪称经典。陈寿写《三国志》时,皇帝正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诸葛亮是司马懿的对手,贬低了诸葛亮,就有贬低司马懿的嫌疑。另外,诸葛亮欺世有术,口碑甚佳,陈寿若直书诸葛亮缺德,难为当世所容。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83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张益德据水断桥  锺缙乃河内人也,自幼学儒,后来弃文就武,与夏侯惇做副将。当日拦住子龙,子龙见追兵又至,大喝一声,径取锺缙。缙挥大斧来迎。两马相交,战不三合,一枪刺锺缙于马下,冲路便走。背后锺绅要报兄仇,持方天戟赶来。马尾相衔,那枝方天戟只在子龙后心弄影。子龙大怒,拨转马,却好两胸相拍,被子龙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掣出青釭剑,带盔连脑,削去一半,绅落马而死。余者尽皆奔回。赵云得脱,望长阪坡而来。后面文聘又引军赶来。子龙已到桥边,人困马乏,见张飞挺枪立马于桥上,子龙大叫曰:“益德援我!”(援者,人皆言子龙求救于益德,懦也。不然。子龙在军中杀了一日一夜,方才得脱,便是铁人铁马,到此亦困矣。见自家之人,安得不求救也?何懦之有!)张飞应曰:“汝可速行,吾自当之。”  那子龙独行二十余里。玄德等皆少憩于树下,见子龙血染浑身,玄德泣而问曰:“子龙怀抱何物?”子龙喘息未定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跪在地下,泣曰:“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遂推土墙而掩之。所抱公子,身突重围,凡遇敌军,与他战十数番,夺得青釭剑,砍死无数名将军兵。皆托主公之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此一日袍内无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阿斗方才睡着未醒。子龙双手递与玄德:“幸得公子无事!”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指阿斗而言曰:“为汝这孺子,几乎损吾一员大将!”子龙泣拜谢之曰:“云虽肝胆涂地,不能报也!”史官有诗曰:·412·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男掷马前。(此见玄德能用人处。)众将救起公子,皆哭。甘氏暂于林中少歇,寻觅饮食。  却说文聘引一枝军到长阪桥,撞见张飞,飞取盔挂于马鞍前,横枪立马于桥上,倒竖虎须,睁圆环眼。又见桥东树木背后尘头大起,又见树影里有精兵来往,文聘勒住马,不敢近前。俄尔魏将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瞋目横枪独立在桥上,又恐是诸葛亮之计,皆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火急上马,从阵后来。  却说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招飘之势,白旄黄钺,戈戟旌幢来到,料得是曹操其心生疑,亲自来看。张飞厉声大叫曰:“吾乃燕人张益德在此!谁敢与吾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战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吾曾闻云长旧日所言,益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张飞见他去其伞盖,睁目又叫曰:“吾乃燕人张益德!谁敢与吾决一死战?”曹操闻之,乃有退去之心。飞见操后军阵脚挪动,飞挺枪大叫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说声未绝,曹橾身边夏侯霸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弃枪掷地者不计其数。人如潮退,马似山崩,自相踏践者太半逃命而走。后史官有诗一首赞曰:    长阪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吼,独退曹公百万兵。又诗曰:    百万军中斩将还,致使曹兵尽胆寒。·413·    当时因信云长语,探囊取物不为难。又诗曰:    玄德兵危日,将军独有功。一声暴雷响,桥断两三虹。    汉水西流去,林峦落叶空。不须夸项羽,益德最称雄。祖龙图《据水断桥赋》:    蜀之诸将,惟飞最雄。因据桥而决战,当断水以成功。  如激电之煌煌,似高虹之凛凛。若乃擐甲披袍,横枪立马,  昂然飘举,奋气凌云,两眼突睛似奔铃,满口凿牙如咬瓦。  威震四方,名播三国。当阳道上,如猛虎之盘桓;长阪桥  前,若天神之守把。曹操播威名于四海,统千员之将士,  驱万队之儿郎,剑光灿烂如日华,旗影杂沓于天光,震五  岳而虎视,走万里而鹰扬,时也,摄伏荆州,穷追玄德,  势拔沧海之龙须,力挫丹山之凤翼。斩勍敌于须臾,护山  河如磐石。乃天意之有定,遇燕人之劲力。虎须倒竖,起  满地之风波;环眼圆睁,吐轰天之霹雳。忽见桥梁颤撼,  水波逆流,蛟龙奔腾于海岛,鱼鳖踊跃于江洲。千山猛兽,  齐缩颈而丧胆;万林飞鸟,俱失脚而埋头。动九重之闾阖,  惊万里之貔貅。于是人马皆奔,旗旛尽倒。掷铠甲于沙场,  弃兵器于野草。先锋猛将,失宝剑以魂飞;护卫雄兵,弃  雕鞍而撞脑。至若奸雄曹操,狡计万端,吞诸侯于紫塞,  挟天子于金銮。略见威风,顿绒绦而回骏马;忽闻姓字,  堕玉带以落簪冠。盖因云长当时官渡一语,曹操写于衣襟,  以传肺腑,为勇烈之高明,救孤穷之先主;立功业于三分,  播英雄于万古。(此是司马温公叹孤穷益德之英雄。)  却说曹操闻飞之名,骤马望西而走,冠簪尽落,披发逃生,听得背后人马赶来,惊得魂不附体。张辽、许禇赶上,扯住马前·414·环辔。曹操怆惶失语。张辽曰:“量张飞一人,何足惧哉!丞相回军,急整人马,刘备可擒矣!”曹操方才神色稍回,与张辽、许禇再来招集人马。  却说张飞见曹操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速掣回曳尘人马,去其枝柯,来到桥边下马,拆断桥梁,后上马来见玄德。玄德问其故,飞言断桥一事。玄德曰:“兄弟勇则勇矣,但可惜失于计较。”飞问其故,玄德曰:“曹操深通兵法,汝不合拆桥断梁,操追必至矣。”张飞曰:“被吾一喝,后军退数里而去,何敢再追?”玄德曰:“若不断桥,彼将恐有埋伏,持疑而不敢进追;今若拆之,彼必料我无军,怯而断桥矣。彼有百万之众,虽涉江、汉,可填而过,何惧一桥而不能过耶?彼必追赶矣。可从小路斜逃汉津,弃却江陵,乃望沔阳路而去。”  却说曹操收住军马,使张辽、许禇来探长阪桥消息,回报曰:“路已拆桥梁。”操曰:“吾失计较矣!他既拆桥梁,乃心怯也。可差一万军速搭三座桥,只今要过。”李典进言曰:“只恐是诸葛诈谋,不可轻进。”操曰:“张飞一勇夫,岂有谋也。火速进兵!”  却说玄德数骑正行之间,渐近汉津,忽有后而尘头起处,鼓声连天,呐喊不绝。玄德曰:“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吾无路矣!”未知性命如何?·415·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锺缙乃河内人也,自幼学儒,后来弃文就武,与夏侯  惇做副将。当日拦住子龙,子龙见追兵又至,大喝一声,  径取锺缙。毛本删除。赵云此时已非常疲惫,“大喝一声”是要拼命了。    子龙大怒,拨转马,毛本改为:    云急拨转马头,“大怒”是因为锺绅不知死活。    后面文聘又引军赶来。毛本改为:    只闻后面喊声大震,原来文聘引军赶来。“喊声大震”通常是体力和士气旺盛的表现。曹军一日一夜疾驰三百余里,又经历了多半日的战斗,此时体力和士气都已衰落到了极点,哪里还会有“喊声大震”。毛纶父子只会想当然。    玄德等皆少憩于树下,见子龙血染浑身,玄德泣而问  曰:“子龙怀抱何物?”子龙喘息未定而言曰:“赵云之  罪,万死犹轻!”跪在地下,泣曰:“糜夫人身带重伤,  ……身突重围,凡遇敌军,与他战十数番,夺得青釭剑,  砍死无数名将军兵。皆托主公之洪福,……”毛本改为:    (赵云)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  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  人身带重伤,……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罗本中,刘备先“泣而问”,表示对赵云的牵挂。糜夫人自尽,赵云未能完成刘备的托付,赵云强调突围的困难,表示救出糜夫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也说明了糜夫人舍身取义的可贵。    子龙双手递与玄德:“幸得公子无事!”毛本改为:    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如此惨变,身临其境的人,没人能“喜”得出来。    子龙泣拜谢之曰:“云虽肝胆涂地,不能报也!”毛本改为:    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  不能报也!”如果赵云先抱起阿斗再拜,就有责怪刘备掷阿斗行为的意思了,这是不合为臣之道的。    众将救起公子,皆哭。甘氏暂于林中少歇,寻觅饮食。毛本删除。    飞取盔挂于马鞍前,毛本删除。假装有恃无恐。    又见树影里有精兵来往,毛本改为:    疑有伏后,罗贯中的写作特点是只描述客观,不直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手法和《红楼梦》是相同的。    (曹操)曰:“吾曾闻……,如探囊取物耳。”毛本改为:    (曹操)曰:“我向曾……,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罗本中,曹操见张飞表现如此夸张,不由得顺嘴称赞了一句,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旁边吓着了夏侯霸。毛纶父子以为曹操真的怕张飞武艺,加了句:“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张飞见他去其伞盖,睁目又叫曰:毛本改为: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罗本中,张飞已经看出了曹操在作逃跑的准备。    曹操闻之,乃有退去之心。毛本改为:    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挺枪大叫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毛本改为:    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罗本中,曹军理解,下面张飞可能想要杀过来。毛本增加的“却是何故”,真是要多泄气有多泄气。    曹橾身边夏侯霸惊得肝胆碎裂,毛本改为:    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    后史官有诗一首赞曰:      长阪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吼,独退曹公百万兵。毛本改为:    后人有诗赞曰: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毛本将后面赞张飞的二诗一赋删除。    听得背后人马赶来,惊得魂不附体。毛本删除。    操曰:“吾失计较矣!他既拆桥梁,乃心怯也。可差  一万军速搭三座桥,只今要过。”毛本改为:    操曰:“彼断桥而去,乃心怯也。”遂传令差一万军,  速搭三座浮桥,只今夜就要过。罗本中,长阪坡一战,罗贯中只明确交待了一个时间,就是四更时分,曹军杀到。其余一概没有明确事情发生的时间。时间一旦明确,会有许多逻辑矛盾,所以罗贯中有意回避了时间概念。毛纶父子很笨,没有逻辑思维能力,自作聪明地明确了很多时间。    此回中,追到长阪桥前的曹军,早已是疲惫到极点,不堪一击。(诸葛亮曾说过:“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刘备集团长期与曹军打交道,曹军将领又多曾与张飞交过手,所以,张飞的武艺自然吓不着曹军,曹军更不会怕张飞的嗓门大。对此,罗贯中借用张辽之口:“量张飞一人,何足惧哉!”明确解释了曹军怕的不是张飞,而是张飞背后那子虚乌有的伏兵。曹军见张飞表现如此夸张,认为张飞一定是有恃无恐,无力再战的曹军心生恐惧,逃跑的念头早已在他们心理占据了上风。曹操的前军在长阪桥前停滞不前,后军自然认为前军遇到了敌军,他们看到的是骑在马上高高站在桥上的张飞,还有张飞后面飞扬的尘土,他们看不到张飞身后根本就没有军队。所以,当张飞大声叫阵时,他们就开始准备逃跑了。当夏侯霸落马身死时,前军的骚动立即引发了后军的奔逃,后军的逃跑又立即传染给了本已神经脆弱的前军,顿时出现了全体“胜利大逃亡”的奇特景观。这中间,只有张辽一人是清醒的,不愧为曹魏第一名将。  历史上,曹操只用五千轻骑,在当阳击溃了刘备,根本没有什么大军。为了表现赵云的忠勇,罗贯中又增添了曹操后军赶到的情节。如此一来,就产生了逻辑矛盾:五千轻骑,先行出发,一日一夜疾驰三百余里,后军无论如何不会只慢半日,步军就更慢了。古时,大军只能日行五六十里,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时,严令全军:一日要行两日路,违者立斩。每日也只能行一百二十里。罗贯中是懂军事的,当然明白这些。所以,为了避免明显的逻辑错误,罗贯中在长阪坡一战中,只明确了一个时间,就是五千骑兵到达的时间:四更时分。其它事件发生于何时,罗贯中一概只字不提。毛纶父子不懂罗贯中的用意,自以为聪明地补充了一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另外,像祖龙图《据水断桥赋》类的歪诗劣赋,肯定是后人的狗尾。    历史上,诸葛亮没有预谋临阵脱逃,也没有赵子龙血战长阪坡的记载。在演义中,罗贯中先描写了诸葛亮只为自己着想的、极端自私的行为,随后描写了众人尽忠职守的事迹。甚至后来叛变的糜芳,也是“面带数箭”,英勇奋战过。身为女流之辈的糜夫人,为了阿斗和赵云能够生还,毅然舍身取义。还有简雍受伤,糜竺被捕,张飞保护刘备,最后单骑面对曹操的大军。当然,长阪坡上最尽忠职守的还是赵云。罗贯中使用这种强烈反差式的对照手法,其“险恶”用心早已昭然若揭。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74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玄德风雪访孔明  建安十二年冬十二月中,天气严寒,彤云密布,玄德同关、张引十数人,前赴隆中,求访孔明。行不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且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教孔明见吾殷勤之意,如兄弟怕冷,汝可先回。”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汝勿多言,相随同去。”将近茅庐,见路傍酒店中,一人作歌。玄德勒马于酒旗下,昕其歌曰: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又不遇阳春!    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榛,石桥壮士谁能伸?    广施三百六十钧,风雅遂与文王亲。    八百诸侯不期会,黄龙负舟涉孟津。    牧野一战血漂杵,朝歌一旦诛纣君!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中隆准公。    高谈大霸惊人耳,二女濯足何贤逢。    入关驰骋夸雄辩,指麾众将如转蓬。    东下齐城七十二,更有何人能继踪?    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又一人击桌而歌曰:    吾皇提剑清寰海,一定强秦四百载。    桓、灵未久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362·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    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万里皆鹰扬。    吾侪大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万古名不朽!二人歌罢,大笑。玄德曰:“此必是卧龙先生!”遂下马入店,见二人凭桌对坐饮酒。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玄德曰:“二公何者是卧龙先生也?”面白者曰:“将军欲寻卧龙何干?”玄德曰:“刘备乃汉左将军,领豫州牧,见居新野城。今欲访见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面白者曰:“吾等非是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颖川石广元,此是汝南孟公威,皆隐居于此。”玄德大喜曰:“备随行有马匹,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共语。”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之事,空在世无益。君请上马,可见卧龙矣。”  玄德辞二隐者,上马投卧龙岗来。至庄前下马扣门。童子出。玄德曰:“先生在庄上否?”童子曰:“见在堂上读书。”玄德遂跟童子入,见草堂之上,一人拥炉抱膝歌曰:    凤翱翔于万里兮,无梧不栖。    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自躬耕于陇亩兮,以待天时。    聊寄傲于琴书兮,吟咏乎诗。    逢明主于一朝兮,更有何迟。    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    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    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玄德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昨因徐元直称荐,敬到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见仙颜,实为万幸!”·363·那个少年慌忙答礼而言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玄德惊讶而问曰:“先生又非卧龙耶?”其人曰:“卧龙乃二家兄也,道号卧龙。一母所生三人:大家兄诸葛瑾,见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二家兄诸葛亮,与某躬耕于此;某乃孔明之弟,诸葛均也。”玄德曰:“令兄先生往何处闲游?”均曰:“博陵崔州平相邀同游,不在庄上二日矣。”玄德曰:“二人何处闲游?”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僻之中,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玄德曰:“刘备如此缘分浅簿,两番不遇大贤!”嗟呀不已。均曰:“少坐献茶。”张飞曰:“既先生不在,请哥哥上马。”玄德曰:“吾已亲诣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玄德请问曰:“备闻令兄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曰:“不知。”飞曰:“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玄德叱之曰:“汝岂知玄机乎?”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去回礼。”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来临。数日之后,备当又至矣。愿借纸笔,留一书,上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也。”均遂具文房四宝。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其书曰: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司隶校尉、领豫州牧刘备,岁  经两番,相谒仙庄,不遇空回,惆怅怏怏,不可言也!窃  念备汉朝苗裔,忝居皇叔,滥当典郡之阶,职系将军之列。  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当群雄乱国之时,恶党欺君之  日,备心肺俱酸,肝胆几裂。虽有匡济之忠诚,奈无经纶  之妙策。仰启先生,仁慈恻隐,忠义慨然,展吕望之良才,  施子房之大器。备敬之如神明,望之如山斗,恳求一见而  不可得,再容卜日,斋戒薰沐,特拜尊颜。乞垂电览,鉴  察幸幸!建安十二年十二月吉日,备再拜。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均送出庄门外。玄得再三殷勤致意,均·364·皆领诺入庄。  玄德上马,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被体,骑一驴,后随带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诵《梁父吟》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空中乱雪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想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白发银丝翁,岂惧皇天漏?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玄德问之曰:“此必是卧龙先生也!”滚鞍下马,向前施礼曰:“先生冒寒不易,刘备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驴,进前作揖。诸葛均在后曰:“此非卧龙家兄,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玄德问曰:“适间所诵之吟,极其高妙,乃何人所作?”黄承彦曰:“老夫在女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却才过桥,偶望篱落间梅花,感而诵之。”玄德曰:“曾见令婿否?”黄承彦曰:“便是老夫径来看拙女小婿矣。”(黄承彦乃河南名士,一见诸葛孔明而异之。后孔明要娶妻,承彦曰:“闻君择妇,吾有一丑女,黄头而色黑,才堪相配,肯容纳乎?”孔明伒然而娶之。时人乃笑孔明,为之谚曰:“莫学孔明择妇,正□阿承丑女。”)玄德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行。正值风雪满天,回望卧龙岗,悒怏不已。后人有诗,单道风雪访孔明。其诗曰: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岗。又诗曰:    见说南阳隐士贤,相邀不见又空还。    野猿怯冷号林麓,塞雁惊寒下水湾。    着地乱云迷草径,摇天杀气撼柴关。·365·    萧萧鞍马归来处,一望弥漫雪满山。  玄德回新野之后,荏苒新春,命卜省揲蓍(音舌尸)。择日已定,遂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准备鞍马车仗,再往卧龙岗谒诸葛孔明。时关、张闻之不悦,乃挺身拦住而谏之。未知其言还是如何?·366·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建安十二年冬十二月中,天气严寒,彤云密布,玄德  同关、张引十数人,前赴隆中,求访孔明。毛本改为:    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二零七年)。以刘备的身份,出行不带从人是不合情理的;而且,刘备欲遮饰自己势力弱小的短处,更要多带从人;同时,刘备也要借此宣扬自己求贤若渴,多带从人可造声势。由于毛纶父子的胡乱删改,以致于《三国演义》连环画上,也是刘、关、张三人孤零零地去拜访诸葛亮,名画出现了大漏洞,真是可惜,毛纶父子贻害不浅。    玄德曰:“二公何者是卧龙先生也?”面白者曰:  “将军欲寻卧龙何干?”玄德曰:“刘备乃汉左将军,领  豫州牧,见居新野城。今欲访见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毛本改为:    玄德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长须者曰:  “公何人?欲寻卧龙何干?”玄德曰:“某乃刘备也。欲  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罗本中,通过人物对话,体现了人情世故与人物心态。刘备势力弱小,实职很低,这是刘备与人交往中最大的心病,所以,刘备常用虚衔加以遮饰。刘备身着官服,平民百姓怎能直问刘备:“公何人?”毛纶父子真是两个乡巴佬,可能一辈子也没和官府打过交道。    面白者曰:“吾等非是卧龙,……,皆隐居于此。”毛本改为:    长须者曰:“我等非卧龙,……。”“皆隐居于此。”此句表现了石广元的自命不凡。    玄德大喜曰:“备随行有马匹,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  上共语。”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之  事,空在世无益。君请上马,可见卧龙矣。”毛本改为:    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随行  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广元曰:“吾  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  请自上马,寻访卧龙。”罗本中,刘备一听二人是诸葛亮的好友,马上感到非常亲近,没有任何客套话,立即向二人发出邀请,到诸葛亮家里,四人共论天下大事,何等痛快!没想到,热脸贴上了冷屁股,石广元二人根本就瞧不起刘备。    玄德遂跟童子入,见草堂之上,一人拥炉抱膝歌曰:      凤翱翔于万里兮,无梧不栖。      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自躬耕于陇亩兮,以待天时。      聊寄傲于琴书兮,吟咏乎诗。      逢明主于一朝兮,更有何迟。      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      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      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毛本改为:    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  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  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  膝,歌曰: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挂的条幅,平民百姓家里挂这个,还不让人笑掉大牙。“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视天下为无物,狂傲至极。整首歌表现了极强的功名欲和自命不凡。    其人曰:“卧龙乃二家兄也,道号卧龙。一母所生三  人:大家兄诸葛瑾,见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二家兄诸  葛亮,与某躬耕于此;某乃孔明之弟,诸葛均也。”毛本改为:    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  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毛本中,诸葛均的回答很不礼貌。    玄德曰:“令兄先生往何处闲游?”均曰:“博陵崔  州平相邀同游,不在庄上二日矣。”毛本改为:    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  约,出外闲游去矣。”毛本中,刘备的问话很没礼貌。    玄德叱之曰:“汝岂知玄机乎?”毛本改为:    玄德叱止之。    其书曰: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司隶校尉、领豫州牧刘备,岁      经两番,相谒仙庄,不遇空回,惆怅怏怏,不可言也!窃      念备汉朝苗裔,忝居皇叔,滥当典郡之阶,职系将军之列。      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当群雄乱国之时,恶党欺君之      日,备心肺俱酸,肝胆几裂。虽有匡济之忠诚,奈无经纶      之妙策。仰启先生,仁慈恻隐,忠义慨然,展吕望之良才,      施子房之大器。备敬之如神明,望之如山斗,恳求一见而      不可得,再容卜日,斋戒薰沐,特拜尊颜。乞垂电览,鉴      察幸幸!建安十二年十二月吉日,备再拜。毛本改为:    写书曰:        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      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      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      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      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      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第一次交往中的正式书信,应标明自己的全称。“忝居皇叔,滥当典郡之阶,职系将军之列。”表明自己这样的身份地位,不能对国事无睹;毛本简化为“滥叨名爵”,变成了刘备的纯粹自谦。“备敬之如神明,望之如山斗。”讲的是我刘备对你诸葛亮的态度;毛本改为:“天下幸甚!社稷幸甚!”有敷衍之嫌。“面倾鄙悃。统希鉴原。”毛纶父子把八股文似的东西搬了过来。    口诵《梁父吟》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空中乱雪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想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白发银丝翁,岂惧皇天漏?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毛本改为:    口吟诗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白发银丝翁,岂惧皇天漏?”这一句透露出此诗是黄承彦所作,与后文黄承彦推说是诸葛亮之作不符;另外,也可能犯了清朝文字狱的禁忌,故毛纶父子将之删除。    又诗曰:      见说南阳隐士贤,相邀不见又空还。      野猿怯冷号林麓,塞雁惊寒下水湾。      着地乱云迷草径,摇天杀气撼柴关。      萧萧鞍马归来处,一望弥漫雪满山。毛本删除。  石广元、孟公威的诗把历史和现实叙述一遍,却全没半点见解,明显在卖弄学问,却有没有真才实学,纯属自命不凡之徒。整部演义中,石广元、孟公威只在此处出现过,本没有必要让二人作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人是诸葛亮的好友,刻画二人的目的是为了间接刻画诸葛亮。  从石广元、孟公威诗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二人非常关心天下大事。刘备请其共语,也无非是议论天下大事,有何不可?二人拒绝,无非是出于势利。  诸葛均唱的歌,可以肯定是出自诸葛亮,此歌把诸葛亮的急于功名之心、目空一切之态表露无遗。  此时已近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通常不会出门远行,诸葛亮此次不在家中,可能又是有意避而不见。事先,刘备曾派人打探过诸葛亮是否在家,正是这个行动告诉了诸葛亮:刘备将再次来访。古代和现代的商品社会不同,人口很少流动,村庄中一旦有陌生人出现,全村人就会立即知道。此次诸葛亮可能是想学姜太公钓鱼,以期一旦见用于刘备,立即就能得到姜太公的权利和地位。  上次刘备拜访诸葛亮未遇,按礼节,诸葛亮应回访刘备,刘备可当面表达自己的意愿,故刘备未留书信。刘备此次拜访,估计诸葛亮可能还不会回访,刘备只能留下书信表达自己的意愿,期望诸葛亮看到后,能够主动到新野来。论理,刘备留下这样一封书信,不管诸葛亮是否愿意辅佐刘备,都必须回访刘备,有所交待,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节。而且,刘备又不是什么奸恶之人,拜访刘备也不会影响诸葛亮的名声。然而,诸葛亮依然没有回访刘备,至此,可以断定诸葛亮已决定辅佐刘备,只不过要抬抬自己的身价。  黄承彦诵的诗,显见是黄承彦的即兴之作,当刘备夸其高妙,问是何人所作时,黄承彦却不肯承认是自己的即兴之作,而是含混地推为诸葛亮所作,用意在于抬高诸葛亮。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刘备所为何来,黄承彦肯定知道。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50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云长策马刺颜良  公曰:“二嫂嫂为何悲泣?”甘夫人曰:“我夜梦皇叔身陷于土坑之内,觉与糜氏论之,想在九泉之下矣!”关公曰:“梦境之事,不可凭信。此是嫂嫂心想之故也。请勿忧虑。”公再三宽释。  正值曹操请公赴宴,公辞二夫人来见操。操见公有泪容,乃问其故。公曰:“二嫂思兄日久痛哭,不由某心不悲也。”操笑而宽解之,频以酒劝。公酒后,自绰其髯而言曰:“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裹之,恐其断也。如接见宾客,则旋解之。”操取纱锦二疋作囊,赐关公包髯。  次日,早朝见帝。帝见关公一纱锦袋垂于胸次,帝问之。关公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朝廷呼为“美髯公”也。  操见关公但得所赐,未尝欢喜。忽一日,操请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瘦?”公答曰:“贱躯颇重,马不能乘,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马一匹来。须臾,使关西汉牵至,身如火炭,眼似銮铃。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吾未尝敢骑,非公不能乘。”连鞍奉之。关公拜谢。操怒曰:“吾累赐美女金帛,未尝下拜;今吾赐马,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而见面也。”操愕然而悔。关公辞去。操唤张辽曰:“吾待云长不薄,常怀去心,何也?”·244·辽曰:“容某探其情,即当回报。”  张辽次日往见关公,因共话间,辽曰:“某荐兄在丞相处,不曾落后乎?”公曰:“感激丞相,待我甚厚。只是吾身在此,心在兄处。”辽曰:“兄言差矣!凡大丈夫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吾思玄德待兄,未必过于丞相;兄只怀去念,何故也?”公曰:“吾足知曹公待我甚厚。奈吾受刘将军恩厚,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方去。”辽曰:“倘玄德弃世,公何所归乎?”公曰:“愿从于地下耳。”辽知公终不可留,乃告退。  辽自思曰:“若以实告曹公,恐伤云长性命;若不实告,又恐非事君之道。”喟然叹曰:“曹公,君父也;云长,弟兄也。以兄弟之情而瞒君父,此不忠也。宁居不义,不可不忠。”遂入室以实告。操曰:“云长欲与刘备生死同处,必不留也。”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此天下之义士也!此人何时可去?”辽曰:“彼言必欲立功,以报丞相方去。”操又叹曰:“仁者之人也!”荀彧曰:“若不教云长立功,未必便去。”操曰:“然。”  且不言云长事。却说玄德在袁绍处,旦夕烦恼。绍曰:“玄德何故常有忧也?”玄德曰:“二弟不知音信,妻小陷于曹贼;上不能报国,下不能保家,安得不忧也?”绍曰:“吾欲进兵赴许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兴兵。”便商议破曹之策。田丰谏曰:“曹操既破徐州,则许都非空虚也。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拣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矣!”绍曰:“且容我思之。”绍问玄德曰:“田丰劝我固守,何如?”玄德曰:“弄笔书生,不乐征伐,坐度朝夕,以·245·受俸禄,使将军失其大义于天下也。”绍曰:“玄德言者甚善。”遂只顾点兵。田丰又入强谏,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其大义!”田丰顿首曰:“若不听某良言,出师必不利也。”绍大怒,欲斩之。玄德力劝,乃囚于狱中。绍移檄州郡,数操罪恶,各请相助。沮授见田丰下狱,乃会其宗族,尽散家财与之,言曰:“吾随军而去,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一身不保也!哀哉!”众皆下泪送之。  绍谴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白马者,今属华州。)沮授谏曰:“颜良生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曰:“吾之上将,非汝等可料也。”大军进行奔黎阳,东郡太守刘延慌告急许昌。曹操急收拾起行。关公知白马告急,欲自往,遂入相府,见曹公曰:“闻丞相兵动,某愿为前部,立功以报之。”操曰:“未敢烦将军远劳,早晚却来相请也。”公自退。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是刘延连络不绝告急。操先提五万军马,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见骇然,未交战。绍首将出马。操回顾,与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之猛将,何不战颜良?”宋宪欣然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貌若灵官,立于门旗下。宋宪径来取良。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吾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吾今杀汝!”良更不答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谁敢当之?”徐晃愿出。操令急迎之。徐晃出马,与良战二十合,败回本阵。诸将栗然。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操见连折二将,心中忧闷。程昱曰:“吾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昱·246·曰:“丞相又爱之,又疑之,何不取来,两强相并?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操曰:“善。”遂差人去请关公。公闻知来请,大喜,遂辞二夫人。夫人曰:“叔今此去,可打听皇叔消息。”公曰:“专为此耳!”急急要去。  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引从者数个,直至白马来见操。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及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公曰:“容某观其动静。”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之。操与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四方八面,旗帜刀枪,森布有威,乃与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哉!”公答曰:“吾观之,若土鸡瓦犬耳!”(不能鸣吠,皆无用之物也。)操又指曰:“将帅布列,旌旗节钺,人如猛虎,马似毒龙,其势壮哉!”公答曰:“犹金弓玉矢耳!”(不能弛张射发,亦无用之物也。)操又指曰:“麾盖之下,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相貌威严。公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如插草标卖其头也。)操曰:“非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快牵马来!”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良兵自乱。曹军一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到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赞。公献首级于曹操面前。(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247·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操曰:“将军神威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燕人张益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燕人张益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史官故书“刺”字者,就里包含多少,有刺颜良诗为证。前三首,赞关公刺颜良;后一首,专道关公荐张飞英勇。诗曰:    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    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    虎豹堕牙山鸟静,凤凰坠羽树林空。    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又诗曰:    白马当年事困危,将军立效干功时。    斩头出阵来无阻,策马提刀去莫追。    壮志威风千古在,英雄气概万夫奇。    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又诗曰: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    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又诗曰:    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    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却说颜良的残败军马急奔回,半路迎接见袁绍,报说被一赤面皮、使青龙大刀一勇将,匹马奔入阵来,一刀斩颜良而去,因此大败。袁绍大惊,问曰:“此是何人也?”帐前沮授曰:“此人必是·248·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袁绍大怒曰:“汝兄弟关某斩吾爱将,汝必然通谋也,留尔何用!”即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讫报来。未知玄德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49·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公酒后,自绰其髯而言曰:……毛本改为:    公醉,自绰其髯而言曰:……俺来替毛氏改彻底点:公醉,……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醉笑曰:“发、髯岂有数乎?丞相醉也!”操大笑。  那会有如此无聊之人,去数自己头发、胡子有多少根。曹操这话若真是问得无聊,罗贯中就不会编排这样一个情节了。见汉献帝的情形亦可改为:次日,早朝见帝。帝见关公髯过其腹,惊叹曰:“真美髯公也!”因此朝廷呼为“美髯公”也。  曹操的意思是,有些事情不可认真。关公是聪明人,当然听得懂曹操话里的意思,便也借胡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胡子的确切数是细节,可以不知;但大节(几百根)不可不知。小节可以有失(掉几根胡子);但大节不能有失(胡子不能全断)。  以关公的为人,怎么可能在官宴上喝醉呢;事实上,任何人都不会在官宴上喝醉的,这是常识。不过,这事也怨不得毛氏父子,乡下人没见过官宴(那时要有电视就好了),只见过酒鬼聚饮,把关公当成了酒鬼。    操见关公但得所赐,未尝欢喜。毛本删除。    操曰:“然。吾未尝敢骑,非公不能乘。”毛本改为:    操曰:“然也。”曹操赐关羽赤兔马,随即后悔,毛本增加:    后人有诗叹曰: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此诗内容上极其无聊,只要不是禽兽,都知要分宅而居;曹操重待关羽,关羽忠心不改,对二人来说都是美谈。    张辽次日往见关公,因共话间,辽曰:“某荐兄……”毛本改为:    次日,往见关公。礼毕,辽曰:“某荐兄……”毛氏不懂交往艺术。    辽自思曰:“若以实告曹公,恐伤云长性命;若不实  告,又恐非事君之道。”喟然叹曰:“曹公,君父也;云  长,弟兄也。以兄弟之情而瞒君父,此不忠也。宁居不义,  不可不忠。”遂入室以实告。操曰:“云长欲与刘备生死  同处,必不留也。”毛本改为:    (张辽)回见曹操,具以实告。“遂入室以实告。操曰:”断句有误,应为“遂入室以实告操曰:”  腐儒不懂何谓“义”,他们出卖朋友时从来就无愧于心,故以为张辽的矛盾心理是多余的。    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此天下之义士也!此人何  时可去?”辽曰:“彼言必欲立功,以报丞相方去。”操  又叹曰:“仁者之人也!”毛本改为:    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仁”即是为他人着想,关羽若不报恩而去,曹操会很伤心的,关羽不忍心这样做,曹操明白关羽的心思。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将而去,曹操不令追杀,固然曹操大度是主因;但同时也有,关羽既不忍伤曹操的心,曹操又怎忍伤关羽的命。腐儒本质的自私,使毛氏二腐儒不能理解“仁”之真意。    田丰谏曰:“曹操既破徐州,则许都非空虚也。操善  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  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  拣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  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安业。我未劳而  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  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矣!”毛本改为:    田丰谏曰:“前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此时进兵;  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以久持之,待其  有隙而后可动也。”罗本田丰的话是史籍原语。田丰的策略是效孙武的疲楚之策,属孙子兵法的“必以全争于天下”。毛氏改后,田丰的意思全变,毛氏不晓军事,却擅改史籍军策,是谓无自知之明。    玄德曰:“弄笔书生,不乐征伐,坐度朝夕,以受俸禄,  使将军失其大义于天下也。”毛本改为:    玄德曰:“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  天下。”毛氏认为罗本有损刘备形象。袁绍心中本无君,毛本中刘备的话不会打动袁绍。主子最恨的是手下只替自己着想,不为主子着想。    绍移檄州郡,数操罪恶,各请相助。毛本删除。    宋宪欣然领诺。毛本改为:    宋宪领诺。    颜良横刀立马,貌若灵官,立于门旗下。毛本改为:    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    昱曰:“丞相又爱之,又疑之,何不取来,两强相并?  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毛本改为:    昱曰:“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  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似乎毛本有道理。(其实我很不甘心这样说。)不过也是把刘备后来对袁绍说的话,提前让程昱说了。    公闻知来请,大喜,遂辞二夫人。夫人曰:“叔今此  去,可打听皇叔消息。”公曰:“专为此耳!”急急要去。毛本改为:    关公即入辞二嫂。二嫂曰:“叔今此去,可打听皇叔  消息。”关公领诺而出。罗本更好地表现了关羽急于离开曹操,去寻刘备的心理。    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  及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毛本改为:    操叙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    操又指曰:“将帅布列,旌旗节钺,人如猛虎,马似  毒龙,其势壮哉!”公答曰:“犹金弓玉矢耳!”毛本删除。兵法有“军形”、“兵势”之分,此句是讲颜良军的“兵势”;上句:“河北人马,如此雄哉!”是描述颜良军的“军形”。毛氏不知兵法,不懂“军形”、“兵势”既不可分,又有不同。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  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相貌威严。毛本改为: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  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关羽要想办法杀颜良,关羽对颜良的观察才是重要的。    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快牵马来!”毛本改为:    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    (关羽)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毛本删除。颜良的武艺不在关羽之下,关羽的计划是智取颜良。古时,此动作表示不是来战斗的。    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  开一条大路。毛本改为:    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罗本很明确,颜良军以为关羽是曹军来使。    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  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毛本改为:    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  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按毛本,关羽单骑冲阵,是来战斗的,这样远距离,颜良不可能措手不及。    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良兵自乱。毛本改为:    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毛本将史官的议论及刺颜良的四首诗全部删除。  关羽斩完颜良,众将及曹操齐声称赞,关羽甚窘,因为关羽知道,斩杀颜良靠的是智取而非力战,颜良死的很冤枉。所以关羽为了遮饰窘境,而吹嘘了张飞,实际上是在解释此次斩颜良靠的不是武艺。关羽从来就不认为张飞的武艺会超过自己,后来要与马超比武的事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以曹操的细心和识人用人之能,当然会明白关羽的窘境和用心,为了配合关羽摆脱窘境,方才故作惊讶。事实上,曹操手下的将领是见识过张飞武艺的。前不久,在徐州张飞夜劫曹营时,徐晃还与张飞斗了十余合。曹操的故作惊讶,关羽自然也是心领神会的,曹操对关羽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关羽自然感铭肺腑。  曹操对人才热爱到了如此地步,可谓是“才痴”。  此时,反衬曹操的便是袁绍。袁绍不明是非,不辨善恶,不惜人才;凡有利于己的谋略,一概拒绝。袁绍大脑进水如此,不败也难。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52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关云长封金挂印  却说关公于灯下看时,认的一人,乃孙乾也。关公叱退左右,问乾曰:“公自溃散之后,一向踪迹不闻,玄德兄今在何处?”乾曰:“某在徐州逃难,飘泊汝南,幸得刘辟收留。近闻玄德公在袁绍处,欲往投之,未得其便。今刘辟、龚都皆来归顺玄德,助袁破曹,故攻掠太急。今天幸得将军到此,刘、龚特令小军引路,教某来报将军。来日虚败一阵。特报将军,望将军早引二夫人与玄德相见,却请来汝南,又作远图。彼刘、龚之顺玄德,实有望于将军也。”公曰:“既兄在袁绍处,吾必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乾曰:“某亦先往,探其虚实,再来报将军。”公曰:“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今回许昌,便辞曹公矣。”当夜送乾去了。于禁、乐进又不敢问。  次日,关公兵出,龚都亦出阵前。公曰:“汝等何故背反朝廷?”都曰:“汝乃背主之人,何敢责人耶?”公曰:“我何背主?”都曰:“刘玄德见在袁本初处,汝却从曹操,何也?”公曰:“乱道!”拍马舞刀向前。龚都当不住便走,公赶来。都回身告关公:“故主之恩,不可忘也。与玄德速至,吾愿让汝南。”公会其意,招军掩杀。刘、龚二人佯输诈败,四散去了。  云长夺得州县,安民已定,班师回许昌。操自出廓迎接,赏劳军士。  宴罢,公遂回家参拜二嫂于内门之外。甘夫人曰:“叔叔两番出军,可知皇叔音信否?”公答曰:“未也”。关公退,二夫人于帘·254·内痛哭甚切。糜夫人曰:“想皇叔休矣!二叔恐我姊妹烦恼,故隐而不言。”正哭之间,有一个随行老军,听得哭声不绝,于内门外曰:“夫人休哭,主人见在河北袁绍处。”二夫人问曰:“汝何以知之?”老军曰:“跟将军出征,有人在阵上说来。”夫人急召云长,责之曰:“皇叔未尝负汝,你今受曹恩养,忘旧日之义,不以实情告我,使我姊妹忧愁身死。叔要自享荣贵,就借宝剑斩我姊妹之首,以绝汝之疑碍。叔无相瞒也!”云长顿首流泪,告曰:“兄今委实在河北。未敢教嫂嫂知者,恐内走泄也。事须缓图,不可以速。”甘夫人曰:“叔宜上紧,不可缓之。”公退,寻思去计,坐立不安。  原来于禁己知刘备在于河北,操令张辽来探关公意。关公正闷坐中,张辽入贺曰:“闻兄在阵上,知玄德音信,特来贺喜。”公曰:“故主未见,何喜之有?”辽曰:“公看《春秋》管、鲍之义,可得闻乎?”公曰:“管仲常言:‘吾三战三退,鲍叔不以我为懦,知我有老母也。吾常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常与鲍叔谈论,身极困乏,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常与鲍叔贾(音古)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贫,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此则是管、鲍相知之交也。”辽曰:“兄与玄德交,何如?”公曰;“吾与玄德公结生死之交耳,生则同生,死则同死,非管、鲍之可比也。”辽曰:“吾与兄交何如?”关公曰:“吾与你邂逅相交,若遇吉凶,则相救;若逢患难,则相扶;有不可救,则止。岂比吾与玄德生死之交也?”辽曰:“玄德向日在小沛失利,缘何公不死战以保之?”公曰:“吾那时未知是实。若玄德死,吾岂独生乎?”辽曰:“今玄德在河北,兄往从之否?”公曰:“昔日之言,安肯负也!文远须达其意,然后某亲禀丞相。”后人有诗曰: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月缺魄易满,剑折复铸良。·255·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张辽辞关公回,遂将公言尽白曹操。操曰:“吾自有计留之。”  却说关公正寻思之间,忽报有故人相访。及至请入,关公不识其人,乃问之曰:“公何人也?”答曰:“某乃袁绍手下,南阳陈震也。”公大惊,急退左右,问之曰:“先生此来,必有所为。”震出书一缄,递与关公。公举目视之,乃玄德书也。公拆开,其书曰:    备尝谓古之人,恐独身不能行其道,故结天下之士,  以友辅仁。得其友,则益;失其友,则损。备与足下,自  桃园共结刎颈之交,虽不同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割恩  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级以成全功。书不  尽言,死待来命。关公看书毕,哭而言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其所也。吾安肯事曹公而图富贵乎?”震曰:“玄德望公,泪不曾干。公既仗义,何不速归乎?”关公曰:“人生于天地之间,无终始者,非君子也。吾昔日曾对曹公言及此事,曹公已从之。吾已立功三件报其恩。吾来时明白,去不可不明白。吾作书烦公先达知兄长,待辞了曹公,奉嫂嫂回见。”震曰:“倘曹公不放将军,当如何哉?”公曰:“吾宁死,岂肯久留于此乎!“震曰:“公速作回书,某星夜持去,免致玄德之望也。”关公逐写书,答云:    某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大丈夫之志也。某自  幼读书,粗知礼义,至于观羊角哀、左伯陶之事,论张元  伯,范巨卿之约,未尝不三叹而流泪也。昔某守下邳,内  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尽死节,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  碎躯,死于沟壑。近自汝南方知信息,须当面辞曹公,奉  送二嫂归也。昔日降汉之时,已曾预言;今已有微功之报,  不容不从。忽得兄书,视之如梦。某但怀异心,天地可表;  披肝沥胆,笔楮难·256·  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陈震得书自回。  关公即入相府,拜辞曹操。操知来意,乃悬回避牌于门。公遂怏怏而回,收拾一辆小车,选旧跟随者二十人,早晚伺候。甘夫人唤关公问曰:“叔叔近日行藏若何?”公曰:“只在早晚辞了曹公,便请嫂嫂上车。堂中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寸丝亦不可带去。”甘夫人曰:“叔宜上紧,勿得迟滞。”公又往相府拜辞,门首又挂回避牌。关公往数次,皆不放参。关公往张辽家相探,欲言此事。辽亦托疾不出。公思之曰:“此是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也。大丈夫既欲去,不动非丈夫也!”遂写辞书一封,辞曹公。其书曰:    汉寿亭侯关某,特沐再拜奉书汉大丞相曹麾下:某闻  有天而有地,有父而有子,有君而有臣;天气应乎阳,地  气应乎阴;万物若顺时,方可养群生,而成三纲五常之义  也。某生于汉朝,少事刘皇叔,誓同生死。前者下邳失据,  许降丞相,所请三事,已领恩诺,某所以归焉。拔擢过望,  实难克当。今探知故主刘皇叔见在袁绍军中,身为寄客,  使某旦夕不安。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  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实难。事有先后,当还故主。  尚有余恩未报,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谨书告辞,  幸希钧鉴!建安五年秋七月,关某状上。公遂将累次所赐金帛,一一封记,悬寿亭侯印于库中。  平明,请二夫人上车。二十人扶事,另遣人于相府下书。关公上赤兔马,提青龙刀,护送车仗径出北门。门吏当之。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避去。关公出门,呼从者曰:“汝等护送车仗先行,但有追赶者,吾自当之,勿惊动嫂嫂。”从者推轮送车,望官道进发。·257·  却说曹操正论关公事未定,左右报关公呈书。操接书看毕,大惊曰:“云长出矣!”又有北门守将飞报关公夺门而去,车仗鞍马皆望北行。又家中人来报说:“关公尽封所赐金银等物。美女十人,另居内室。其寿亭侯印,悬于库中。原拨答应人,皆不带去,只与原跟从二十人,小车一辆,随身行李,平明时去了。”众人闻之,尽皆愕然。忽一将挺身而出,大叫曰:“某愿将半万铁骑,去生擒关某,献与丞相!”毕竟要赶关公者是谁,且听下文分解。·258·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关公叱退左右,问乾曰:“公自溃散之后,一向踪迹  不闻,玄德兄今在何处?”毛本改为:    关公叱退左右,问乾曰:“公自溃散之后,一向踪迹  不闻,今何为在此处?”关羽急于知道刘备下落。    乾曰:“某在徐州逃难,飘泊汝南,幸得刘辟收留。  近闻玄德公在袁绍处,欲往投之,未得其便。今刘辟、龚  都皆来归顺玄德,助袁破曹,故攻掠太急。今天幸得将军  到此,刘、龚特令小军引路,教某来报将军。来日虚败一  阵。特报将军,望将军早引二夫人与玄德相见,却请来汝  南,又作远图。彼刘、龚之顺玄德,实有望于将军也。”毛本改为:    乾曰:“某自逃难,飘泊汝南,幸得刘辟收留。今将  军为何在曹操处?未识甘、糜二夫人无恙否?”关公因将  上项事细说一遍。乾曰:“近闻玄德公在袁绍处,欲往投  之,未得其便。今刘、龚二人归顺袁绍,相助攻曹。天幸  得将军到此,因特令小军引路,教某为细作,来报将军。  来日二人当虚败一阵,公可速引二夫人投袁绍处,与玄德  公相见。”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早已天下尽知,孙乾怎么还会问:“今将军为何在曹操处?”刘、龚二人归顺的是刘备,不是袁绍;否则,刘备背弃袁绍后,就不能去找刘、龚二人了。    于禁、乐进又不敢问。毛本删除。    夫人急召云长,责之曰:“皇叔未尝负汝,你今受曹  恩养,忘旧日之义,不以实情告我,使我姊妹忧愁身死。  叔要自享荣贵,就借宝剑斩我姊妹之首,以绝汝之疑碍。  叔无相瞒也!”云长顿首流泪,告曰:……毛本改为:    夫人急召云长责之曰:“皇叔未尝负汝,汝今受曹操  之恩,顿忘旧日之义,不以实情告我,何也?”关公顿首  曰:……从罗本可见,关羽常受二夫人之气(二夫人寡居半年了,脾气不好也正常),关羽忍辱负重以全忠义,更显难得。    辽曰:“公看《春秋》管、鲍之义,可得闻乎?”公  曰:“管仲常言:‘吾三战三退,鲍叔不以我为懦,知我  有老母也。吾常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  遇时也。吾常与鲍叔谈论,身极困乏,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常与鲍叔贾(音古)分利多,鲍叔不  以我为贫,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此则  是管、鲍相知之交也。”辽曰:“兄与玄德交,何如?”  公曰;“吾与玄德公结生死之交耳,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非管、鲍之可比也。”毛本删除。管、鲍至交,但各辅一主,张辽以此提示关羽。    辽曰:“吾与兄交何如?”关公曰:“吾与你邂逅相  交,若遇吉凶,则相救;若逢患难,则相扶;有不可救,  则止。岂比吾与玄德生死之交也?”毛本改为:    辽曰:“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何如?”公曰:  “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  而主臣者也:岂可共论乎?”毛本张辽把自己同刘备相比,岂不太蠢?    辽曰:“玄德向日在小沛失利,缘何公不死战以保  之?”公曰:“吾那时未知是实。若玄德死,吾岂独生  乎?”毛本删除。    后人有诗曰: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月缺魄易满,剑折复铸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毛本删除。    公举目视之,乃玄德书也。公拆开,其书曰:      备尝谓古之人,恐独身不能行其道,故结天下之士,    以友辅仁。得其友,则益;失其友,则损。备与足下,自    桃园共结刎颈之交,虽不同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割恩    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级以成全功。书不    尽言,死待来命。  关公看书毕,哭而言曰:……毛本改为:    公视之,乃玄德书也。其略云:      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    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不知关羽拿着书信大哭,是何模样?罗本刘备书信的意思是:欲成事业,必有朋友相助,现在你不愿帮我,我刘备愿意帮你;属责备与感化并施。毛本只有责备。    关公曰:“人生于天地之间,无终始者,非君子也。  (吾昔日曾对曹公言及此事,曹公已从之。吾已立功三件  报其恩。)吾来时明白,去不可不明白。吾作书烦公先达  知兄长,待辞了曹公,奉嫂嫂回见。”毛本将()内删除。()内的话正是解释来时明白的。    关公逐写书,答云:      某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大丈夫之志也。某自    幼读书,粗知礼义,至于观羊角哀、左伯陶之事,论张元    伯,范巨卿之约,未尝不三叹而流泪也。昔某守下邳,内    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尽死节,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    碎躯,死于沟壑。近自汝南方知信息,须当面辞曹公,奉    送二嫂归也。昔日降汉之时,已曾预言;今已有微功之报,    不容不从。忽得兄书,视之如梦。某但怀异心,天地可表;    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毛本改为:    关公写书答云: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    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    内无积粟,外听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    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    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    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甘夫人唤关公问曰:“叔叔近日行藏若何?”公曰:  “只在早晚辞了曹公,便请嫂嫂上车。堂中所有原赐之物,  尽皆留下,寸丝亦不可带去。”甘夫人曰:“叔宜上紧,  勿得迟滞。”公又往相府拜。毛本改为:    分付宅中,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分毫不可带去。  次日再往相府辞谢。罗本中,刘备、二夫人都有不信任关羽的意思;在古城,张飞表现的就更直白了。    遂写辞书一封,辞曹公。其书曰:      汉寿亭侯关某,特沐再拜奉书汉大丞相曹麾下:某闻    有天而有地,有父而有子,有君而有臣;天气应乎阳,地    气应乎阴;万物若顺时,方可养群生,而成三纲五常之义    也。某生于汉朝,少事刘皇叔,誓同生死。前者下邳失据,    许降丞相,所请三事,已领恩诺,某所以归焉。拔擢过望,    实难克当。今探知故主刘皇叔见在袁绍军中,身为寄客,    使某旦夕不安。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    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实难。事有先后,当还故主。    尚有余恩未报,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谨书告辞,    幸希钧鉴!建安五年秋七月,关某状上。毛本改为:    即写书一封,辞谢曹操。书略曰: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    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    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    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罗本关羽的书信,说理透彻,厚情重义,感天动地。毛本关羽的书信,薄情寡义。“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放到信尾,即不合体例,又有敷衍了事之嫌。毛本中关羽的书信根本就不符合关羽的性格。毛氏二腐儒连书信都不会写,也敢妄改名著。    公遂将累次所赐金帛,一一封记,悬寿亭侯印于库中。  平明,请二夫人上车。二十人扶事,另遣人于相府下书。毛本改为:    写毕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  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毛本中,关羽先把信送给曹操,然后再慢慢收拾,我怀疑关羽是否真的想走?  楚汉相争之时,陈平背楚投汉,封金挂印,仗剑间行。古人行事,真丈夫也。转帖出处:原创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