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6)

[p]    信的正解

[p]    鲁肃的北上,并不是一点没有影子的事,究其原因,也许还真是刘晔的一封信,但绝对不是这一封。

[p]    陈寿知道了事件的本身,却编排了一个似乎说得过去的源头,确切地说,了解了事情的过程,却用错了史料。

[p]    我尽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鲁肃当时接到了刘晔的信,信的内容无非是“辅汉兴刘”、“成就大业”之类的空话、套话,实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他来投靠自己。

[p]    鲁肃之所以有北上的打算,并还想付诸于实施,无非是孙策刚死不久,孙权年轻难以服众,对江东的前景不是十分的看好,孙策在时,自己也没什么发展,换了个孙权,也很难说啊,改换门庭也是情理中的事。

[p]    一个你情,一个我愿,一拍即合,出走之势,在所难免。

[p]    可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鲁肃毕竟没有走成,因为在走之前,他要见一个人,让他帮自己拿拿主意。

[p]    正是这一次见面,鲁肃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人生也因此而与众不同。

[p]    命运的天枰以有利的方式向着鲁肃倾斜。

[p]    这个人,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昔日袁术手下的居巢县长,今日江东的中护军。

[p]    中护军,这个职位,与太守平级,东汉时期并非是朝廷列职,属于将军的幕僚人员,有人说是中军的统帅,也有人说是中军的看护,总得来说,是一个可以带兵的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p]    中护军同志本着有福同享的利己利人精神,早已将鲁肃的母亲安置到了吴郡居住,听了他的话,表示了反对意见,同时说下一段颇可玩味的劝解话:

[p]    “当年马援曾对汉光武帝说:‘现在这个世道,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同样也是臣子选择君主。’(如人才市场上公司与职员的双向选择)”

[p]    立论鲜明,直奔主题,没有过多的纠缠于事实,不说不要去,也不说可以去,只是用一句古人的话开始,抓住了根本所在,意思是说,人的选择有很多种,但要看准了目标。

[p]    鲁肃静静地听着,中护军缓缓地说着:

[p]    “现在的主上(孙权)亲贤贵士,喜欢结交各方奇人异士,年轻有为,实在是成大事的好材料。”

[p]    接下来这句,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打动鲁肃的一句:

[p]    “我曾经听过一些‘先哲’(称先知亦可,称算命先生亦可,称封建迷信亦可)的秘密讨论,能承替汉朝刘家天下的人,必定是兴起在这东南之地,按时势推算,现在正当历数,成就帝业,以应天命,这不正是大好男儿攀龙附凤(寻个好老板)、驰骛天下的好时光?”

[p]    该结束时,中护军又加上了一句:

[p]    “希望你能留下来,和我一起实现这个预言,不要把刘晔的话,放在心上。”

[p]    管他什么大汉朝,我们家那位主子,是真正上天指定的真命天子,投靠了他,将来才会有个美好的前途,刘晔那小子,就让他靠边站,爱谁谁谁去。

[p]    话说到了这份上,也是该表个态了。

[p]

[p]

[p]下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7)

[p]上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5)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