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4)

[p]    胡罗卜与大棒子

[p]    心理战,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别名:

[p]    “忽悠。”

[p]    忽悠,是兵法中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理想方法,老祖宗大兵法家孙武就曾告诉我们,我们打仗可以分为四个档次:最低那挡叫“攻城”,稍高一点叫“伐兵”(用兵),再高一点就是“伐交”(外交),最高一层次,也就是最为完美的莫过于“伐谋”(用计)。

[p]    所谓的“伐谋”,往往是以忽悠来实现的。

[p]    忽悠,本身也是有境界的,我个人认为,大致上也可以分为四个档次:

[p]    最低那挡,中招的人群往往局限于街头大妈、大婶之流,收获利益也无非是金银首饰之类,也可称为“行骗”;

[p]    稍高一挡,涵盖面广阔一些(也就一些),包括了社会精英分子、中等阶层人士,这些人士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贪婪,等同于好骗,吃着嘴里的抱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结果是没了锅里的,不见了碗里的,飞了嘴里的,也可称为“利用”;

[p]    再高一档次,打击面就无边了,上到国家君主、下至黎民百姓,进至身边亲友,远至海外各族,无一不是被灌了迷魂汤般,任由他来摆布,他们往往有一个不太体面的称呼“神棍”,在愚昧时代也称为“神明”,大多数与出家人为装扮,做的却是在家人的事,甚至更有过者,还美其名曰:“精神世界的引领者”,这就是“忽悠。”

[p]    最高档次,关乎到了国家的命运前途,人民百姓的荣辱,一方地区的兴衰,以言语定成败,能光荣归入此类的人物,必定是位高权重,零距离接近最高权力魔杖,能影响到最高当局的决策,他们行为往往是小人,他们的地位却是大人,他们的所做所为,也许对也许错,但必将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人,有人把它叫做“媚言”,有人把它叫做“直谏”,也有人把它叫做“建议”。

[p]    鲁肃的级别还没达到最高档次,但勉强也可以列入“第三档次”,因为他会利用别人的心理弱点而给予击破,以说话和行为并举的方式。

[p]    先礼,后兵。

[p]    先说话,后行动。

[p]    先大派送,后大棒子。

[p]    话也就无非是这么两句,有夸有赞,有理有节,既是为他人做了打算,也是为自己留个后路:

[p]    “你们都是好男儿大丈夫,应当去挽救天下大局。现如今这世道,简直乱了套,抓住了我们,有了功劳,不会得到任何奖赏,追不到我们,也不见得会受到处罚,又何苦这样急急相逼呢?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p]    行动也无非是这么几个标准动作,既坚决又果断,看上去完美,操作起来简洁,还让人明了易懂:

[p]    鲁肃远远地跑开,在地上竖立起一块盾牌,又回到原地,举起弓来便射,每一支箭,都是洞穿盾牌,就是用剑近距离的直刺也未必能造就这样的最佳效果。

[p]    骑兵们不是傻子,他们听明白了,也看明白了,若是论道理,并不占优,若是动用武力,也占不到便宜去,僵持着也不是终局,早点回去,还有老婆热炕头伺候着。

[p]    互相对望了身边的同伴一眼,心领神会之后,骑兵们做出了一个“你好他好大家都好”的明智决定:

[p]    打哪里来,回那里去。

[p]

[p]

[p]下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5)

[p]上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103)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