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7)

[p]    办的啥事

[p]    也许是嫌一个人力量不够,人多力量大又好办事,孔融向曹操推荐了一个比自己还狂傲的人:祢衡。

[p]    祢衡的最大特点:轻狂。

[p]    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所有人都不值得一瞧,管你权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好,势力有多强,该骂就骂,该说就说,曹操是谁,不值一提,他手下的那些人,都是奴才,提都不用提。

[p]    祢衡一直以他的特立独行玩火,以其实际行动挑战着曹操的最大容忍极限。

[p]    曹操的忍耐,超强,不该忍的时候,他决不会忍,该忍的时候,他绝对会忍。

[p]    祢衡是一颗随时都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还是送给他人去拆卸,听说刘表很有空闲,给他吧。

[p]    刘表接受了,但不敢享用过长,给了著名拆弹专家黄祖,让他来好好解决这一件事。

[p]    黄祖的名声,可不是虚的,祢衡到了没多久,他就施展妙手给解决了。

[p]    祢衡事件,到此结束。

[p]    麻烦除了,曹操的怒气却没有完全消除,他只知道一个事实,祢衡是孔融举荐的。

[p]    存心找茬呢,蹦蹬你个蹦蹬,看着本人日子过得舒坦,你就嫉妒了,竟想找人来消遣,别太得意,咱走着瞧。

[p]    孔融在曹操黑名单上的位置,又上升了好几位,其速度比起中国足球排名的举步不前来,确实快了很多。

[p]    祢衡的死,打击不到孔融,他依然谈笑风声,大发厥词,在朝廷里安稳地过他的小日子。

[p]    闲着也是闲着,拿了国家的工资,总得干点活吧。

[p]    貌似强大的袁绍,对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做法,是有意见,而又想法。

[p]    当然对汉献帝,对汉朝,他可没有多少的臣子之节,袁绍觉得无论家世、地位、声望与实力,这件事,总应该是他来做,哪论到了一个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

[p]    为了安抚他,曹操让出大将军的位置,派了孔融做使节,持天子“节钺”,带着一百人的虎贲卫士,将大将军的印玺,隆重地给袁绍送上。

[p]    这工作表面上看来很适合孔融,表面文章总得找那些表面人士去做,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皆有所得,皆大欢喜。

[p]    我却要说一句:曹操找错人了。

[p]    估计曹操没有翻查过孔融的个人档案,对孔融当年的出使事件不知晓,若是他知道,对这个决定,他定会很后悔。

[p]    让我们乘着时空机器,追溯到以前,慢镜头回放:

[p]    河南尹何进家的庄严大门前,孔融昂首而立,等待着既将升任大将军的何进的接见,随从们已经进去通报了,可以预见,不用多时,会有一个十分热烈的招待场面。

[p]    孔融等待着,期盼着。

[p]    这次出使,可是奉了司徒杨赐的命令持了“谒”来祝贺,身份是朝廷的使者,又谁敢怠慢,他的心情很愉悦,想象着见面时的客套话,“何府君恭喜了,噢,错了,何大将军恭喜了”,“本人奉了朝廷之命,特来给你传达这一天大的喜讯”……

[p]    可惜,这一切,他都用不上了。

[p]    不是说何进没有让他开口说话,而是他根本说不上话,因为他所要倾诉的对象,架子大得离谱,连出来见个面的机会都不给。

[p]    门人传来何进的口头答复:我很忙!

[p]    古代人也如现代人一般,很会找借口,忙啊忙,也真不知忙些什么,其实我也是很忙的,上网、工作、娱乐,哪有空闲啊。

[p]    这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现象:何进直接就将孔融晾在了那,满口地品尝着冷风带来的辛酸。

[p]    风是吃不饱的,吃下的都是一肚子火气,孔融向来是被人捧在上面供奉的,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他立时就如各种古典名著所描述的英雄人士般“恶向胆边生,怒从心头起”,直接夺了“谒”,赶回了司徒府,把那喜欢晾人的何进晾到了一边。

[p]    这就是孔融,想到就做,不计后果,也不负责任。

[p]    河南的官员,面子挂不住了,便怂恿着何进派剑客将孔融给做掉,无头无脑的何进,显然也是很赞成这一建议的,他的一个宾客,却说,孔融这人名声太大,我们如果做得太过分,会失去天下士人的心,咱正在上升时期,不能得罪太多的人。

[p]    孔融这才幸免于难,还因祸得福,升了官。

[p]    老黄历翻完了,回过头来吧。

[p]    这一次出使,并没有先前那般搞怪,其中的细节,已不可得知,可以知道的,孔融自认为很圆满,成功地完成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回来后,用极其夸张的语言大大地将袁绍及他的属下赞美了一通,还真把袁绍当成了自家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人是如“桃园三兄弟”般的铁哥们。

[p]    这当然只是一种表面假象,表面人士的说法,事实真相却令人回味。

[p]    当孔融回到许县后,袁绍的信也就到了。

[p]    信的内容,也许很长,废话也很多,但只有一个宗旨:杀孔融。

[p]    曹操还没有做袁绍打手的习惯,也不想成为别人借用的杀人刀,因而放过了孔融。

[p]    这就奇怪了,两人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同,到底是谁吃错药了?

[p]    答案就在孔融身上。

[p]    袁绍是个外宽内忌的人物,表面上看来大度可亲,心里着实忌狠得很,孔融的口无遮栏,定是触及到袁绍某个伤疤,而将人给得罪了。

[p]    若不是他将袁绍得罪了,袁绍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可悲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早已得罪了袁绍,还帮着袁绍在朝廷里说劲尽好话,这与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属于同类。

[p]

[p]下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8)

[p]上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26)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