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5)

[p](三十五)身后事[br][br] [br][br]孔融死了,事情并没有如想象般结束,据各地多位无间道同志反馈回来的信息,社会上的议论还是很大,同情心泛滥,主要是罪名不足以服众,一看就是现编的,含金量不高,不够纯,不咋的。[br][br]人民群众的眼睛大多时候为潮流迷惑,有时候却是很雪亮的,他们的意见,形成一种无形舆论,在某些时刻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还是要听一点的。[br][br]曹操怕对大家不好交代,令很多看客失望,又想出了一个新罪名:不孝。[br][br]在官方公布的罪状里,有两条不孝的言论:[br][br]第一条,父母和子女是没有什么亲情的,就好比将物品寄存在瓦罐里,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缻器,寄盛其中。)[br][br]《后汉书》的作者似乎得到了王充在《论衡·物势》中那句“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的启发,又将这一句按自己所能揣测的意思伸展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激烈,性格更为嚣张,好似为孔融量身定做的一般,真是富有联想。[br][br]他直接将这第一条拆解成了两句话,更为详细,更有说道:父亲和子女有什么亲情,只不过是情欲发做后的产物;母亲和子女有什么恩情,就好比装在瓦罐里的东西,拿出来后,就跟瓦罐不搭界了。(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br][br]说得很是前卫,西方人能说出这样大胆地话,有这样超前的观念,也要等到好几百年后,如这条属实,很多考据家,又可以将这引为中国文明先进西方的例证。[br][br]这也真像是孔融说的,一个常常具有反叛精神,行为喜欢与潮流对着干的人,又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即使没说,以政府的威力,指定是他说的,也就是他说的。[br][br]专利权所有,仿冒必究。[br][br]第二条,如果是碰上大饥荒的年代,父亲不是什么好人,就不用管他,将剩下的活命饭送给不认识的路人。(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br][br]据官方公布的资料,这两句话是由同样大嘴的祢衡传播开来的,奥妙就在这里,祢衡早已死了多年,死无对证,孔融连个辩护、当堂对质的机会都没了,祢衡也再一次成了利用工具,还好使得很。[br][br]两汉以孝治天下,孔融又以孝闻名,可笑的是,不孝却是他最大的罪名。[br][br]曹操的这个做法:好狠、好绝、好阴![br][br]狠就狠在,不留任何余地,直接将人往死里整,消灭肉体的同时,顺带着将精神一并毁灭;绝就绝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深,攻其最强又最致命的一点,堵尽天下士人悠悠之口;阴就阴在,谁都知道孔融死得冤,却谁也不敢说他冤。[br][br]行刑时,孔融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临终诗》:[br][br]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br][br]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br][br]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br][br]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br][br]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br][br]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br][br]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br][br]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br][br]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说得话太多,得罪了不少小人,从而被他们在背后告了黑状,才有了今天的命运,这个社会太黑暗,正直的人士总要受到迫害,等到死后这所有一切才能结束。[br][br]他还是不明白,他的死,跟话多话少无关,跟得罪多少人无关,只跟政治有关。[br][br]孔融死后,曹操曾下令,任何人都不得收葬他的尸体,若是谁要有些举动就得个给他颜色看,这条禁令的立竿见影,昔日那些和孔融一起勾肩搭背、欢快畅饮的酒肉朋友,都做起了缩头乌龟,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也都成了一种心理负担。[br][br]当然,有骨气或是装做有骨气的人还是存在的,当年董卓死后有人惋惜的景象再次发生。[br][br]能够预料,这样的事,当然有人会出来举报的,大好的前程,就在面前,上啊![br][br]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曹操倒想瞧瞧这一位是什么能人?[br][br]这位仁兄,陕西人脂习。[br][br]他跟孔融有交情,也曾提醒过孔融,处事不用那么刚强,你这样,迟早要出事的。[br][br]等孔融一死,这预言不幸被言中,脂习不是只会喝酒,还顾及到朋友,他来到孔融尸体旁,哭着说,你弃我而去,我还为什么活?(这句话怎么有些……)[br][br]曹操听了,当然愤怒,想杀掉了事,又想想,这不是王允的做法,那算了,还是放了吧。[br][br]可怜的孔融兄,也就剩下这么一位护航保驾的了。[br][br]老爹的不赏识,并不代表儿子的不喜欢。[br][br]曹丕不如曹操般对孔融有很大的想法,做了皇帝后,以金银财物等为悬赏,向全国各地征募孔融的文章,并在所著的文章里将孔融与扬雄、班[br][br]固并称,在自己的《典论》中,还将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首。[br][br]爱乌及屋下,曹丕还将那位哭尸的脂习任命为中散大夫。[br][br]两代人的不同待遇,生前诋毁,身后赏识,竟然有天壤之别,何也?[br][br]答:[br][br]一切为了政治需要。

[p]

[p]下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6)

[p]上一篇:

[p]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34)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