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徐豪霸臧宣高

臧霸其人,坛中关注的不多,然而在历史上,他在曹操集团的实际影响却比名声赫赫的“五子”还要大,他在这个集团的重要性更是张辽之辈难以企及的。臧霸列位功臣,靠的不是战功,而是他的实力与态度,四方扰攘之时,他的行动曾是曹操争衡天下的决定要素之一。然而随着三分定鼎,臧霸的境遇就每况愈下直至从军届逐步淡出了。臧家在青、徐潜势颇大,从其少年时竟敢竟能率众要夺其父、公然抗法来看,其家族在青州一带有着不可小视的力量。残汉豪霸之强,大者跨州连郡,小者阻保岩穴,朝庭诸侯莫能卒制,所以他们能纵横捭阖于各种势力之间为自己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其间消长无非是选择支持哪一方力量,乃至一个表态就足以丧邦兴邦。臧霸就是仗着家族部曲得以在这场大混乱中生存下来的,他本是青州豪强,却在阴差阳错中把势力扩张到了徐州,他虽然亡命东海,但他在青州的势力损失并不大,没有证据表明那个大怒的太守胆敢彻底拔除臧家的根基,而一场黄巾之乱,臧霸又堂而皇之的成了陶谦的部将,这一身分为他将势力跨州连郡给予了极大的方便,以至每一个入主青徐的势力都不得不跟他进行利益分割的谈判。臧霸不失时机地组织起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并且联盟群豪,组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豪霸集团,这一力量从此长期盘踞青徐,直至多年以后才在曹丕的努力下真正归于魏国的掌控之中。我所能见的资料匮乏,读书又粗糙,难以得出准确的推论,但就其大势而言,刘备入徐州,当地豪霸支持的不多,所以一旦有变,刘备就成了丧家之犬。臧刘的关系《三国志》二人本传内无载,但从臧霸对吕布的态度看来就可想而知了。作为大族豪霸一般是看不起门阀较低的人物的,这也曹操兖州之乱的背后原因,以曹家的宗族力量尚且如此,更何况刘备这样孤魂野鬼!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得到政府正式颁发的皇族证明,而且他名望根基还远有不足,他所依仗的不过是两个出身寒微的武夫和一个才短钱多的豪强。就事论势,刘备在这块四战之地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然而臧霸对吕布的支持使他走上了曹操对抗的道路,随着吕的败亡他也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被扭送到了曹操的面前,但曹操却不能杀他,因为他的部曲仍散布青徐,无数双疑虑重重的眼睛也在盯着曹操,一旦臧霸授首,整个青徐势必战火燎原!要想彻底消灭这些势力,对于尚不足称强大的曹操而言,还不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与多少时间,对当时的曹操来讲,他还玩不起。曹操的“见而悦之”无非是个态度,他悦的是臧霸的可观的势力与影响,他所要做的就是要深结其心使之成为他争霸的一大臂助,在我看来,主从双方得以融洽的原因很大程度是豪强的野心有限。当是时,曹操真正可控的地盘不过是并不稳定的兖州和乱糟糟的豫州,而司隶所部的关中部分也不过是名为疆臣实属割据的韩马诸部,且曹操外有强邻内有贼患,南有刘孙,北有强袁,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时候怎么对待臧霸与臧霸的态度决定着曹操的将来。臧霸没有辜负曹操,也许是曹的风范气度使他成了曹操坚定的追随者,而曹操更是慷慨,割青徐以偿之,肯定了他近乎半独立的特殊地位,甚至兖州叛将相投,臧霸抗命不杀,曹操反而命为郡守以慰臧霸之心。有意思的是,刘备在徐州不自量力地搞了一个小插曲,只是这一次他失败得更快而已。由于臧霸为曹操稳定了东方半壁,曹操才得以全力北上以图袁绍,曹操称其“功莫大焉”,但臧霸深知权变之道,主动要求遣子入侍,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扬。在这一时期,臧霸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根本就不是张辽徐晃之徒可以相提并论的,而从其所掌来看,诸曹夏侯也颇有不及。然而随着北方的平定,臧霸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虽然他的半独立性质依然存在,但是他的地位渐渐与张辽等人接近甚至等同了。此后他参加了不少战斗,也积累了不少功勋,但由于三分已显,他的地盘已为东南冲要,屡有曹氏宗支节镇方面而为其帅,臧霸尽心臣节从无不逊之事,他的这个态度使得曹魏只能“羁糜”相待,特别是曹操在世之时,曹魏始终没有把解决臧霸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臧霸多年盘踞青徐,赫赫有名的“青州兵”在曹魏地位很是特殊,他们对臧霸的忠诚犹在曹魏之上,这样一支重要力量不能为魏之腹心,对于曹家无疑是难以安枕的。随着洛阳那场令魏国上下胆战心惊的“鼓噪”,臧霸问题终于浮出水面。作为久掌重权的大将兼豪强,臧霸对曹魏曾是可以信赖的东方干城,同时也是一个易世难制的心腹大患。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曹丕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技巧。在东南,曹魏曾以夏侯敦为帅,但此时,整个东南无论权力实力最大的都是臧霸,如果调张辽主东南之事,其虽负勇名,但实力影响都极为有限,跃马行阵有余专威疆域则不足,而且张辽的身分也难以使臧霸和青州兵把他当回事,所以曹休由中领军到征东大将军不过转眼间事也就顺理成章了。曹丕即位两征孙权,多有史家讥其不晓兵机,而田余庆却指出这与其说是征孙权还不如说是冲着臧霸来的,其中本末田氏所论甚详,这里就不在抄录了。总之,臧霸最后兵柄尽失,在曹丕的眼皮底下做了个地位隆宠的“重臣”残汉豪强之患,对整个三国乃至西晋的政治军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典领兵还不过是个毛孩子,他的部曲仅在老巢竟有三千多家!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而那些一刀一枪从尸堆中站起来人们往往穷一生之力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地位。三分以来的政界军界,真正起家于普通平民百姓的人廖廖无几,无论最终的结局如何,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