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三国演义的版本

看到楼下煮酒兄提到演义版本系列,也来胡乱掺和几句,有盐在咸哈,在下已远离学校,现在的工作也远离学问,只把以前知道的一点说一哈,说的肯定有不妥处,有错的地方或研究又进展了的地方请指出。^_^酒兄说得很对,《三国演义》的版本虽然很多,但主流的系统有三种,一种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嘉靖本),一种就是《三国演义》(即毛评本),还有一种现在只能在图书馆才能看到的叫《三国志传》(志传本),志传本又有多个版式。后来流行的只有嘉靖本和毛评本,其中主流版本自然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毛评本,嘉靖本出版社基本不出了。印象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前出过嘉靖本,现在书店里很少见到了。三类版本中,毛评本出现得晚一些,是清初的。嘉靖本是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祖本出现在明嘉靖年间,那么比比哪个版本早,只有看志传本的祖本是不是比嘉靖本更早了。根据以前的一点粗浅了解,判断成书时间早晚的依据一是看书的回目,再一个是看关索的故事。嘉靖本是24卷,每卷10回,回目都是七字句。志传本大多是20卷,每卷12回,回目字数不一。从当时出版商做版的角度看,一般的推断应该是“志传本”更早一些,因为书总是出的时间越靠后,加工润色的就越好看一些,出版人如果没啥毛病的话,一般不会把把已经排列的很整齐的回目打乱,再把它改得长短不齐。这么看呢,嘉靖本在回目上修饰得更好,书中文字虽然比毛评本差一些,但比志传本要好,所以出来时间应该靠后。另一个能帮助判断成书时间前后的关键人物是关索。在演义成书前,有一些关于“花关索”的传奇。演义成书,除了一部分来源于史书外,就是把一些评话和和民间说三分的故事加了进来。这样看,记载关索故事越多的,其版本可能越早。嘉靖本中,没有提到关索这号人物,而诸种志传本却都或多或少写了一些关索的事。如果志传本成书在嘉靖本之后,是以嘉靖本为底本的话,那关索的故事就不易解释了。过去出书不象现在这么轻松,当时排版很费劲,得一字一字的码,因此书中的情节一般只有删削,很少添加。所以志传本理应比嘉靖本更早。在诸本志传中,也是以关索故事的多少来判断年代的先后。现在主流的看法是,志传本的祖本肯定早于嘉靖年代,至于到底早在什么时候,老夫子们仍在没日没夜头晕眼花考证中。那么毛评本的底本是哪个呢?在下以前听说毛父子的评本是在李卓吾的评本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李和尚的不分卷,共120回)。至于李和尚的评本依据的是哪个,俺就不晓得了。有人发表意见很肯定的说是源自志传本,我看也只是一家之言。胡乱言之,见笑勒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