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大智者--庞统、周瑜,实是亲友和幕僚关系

三国两大智者--庞统、周瑜,实是亲友和幕僚关系《三国志》中,对于庞统事吴一事,只言带过:“后郡命为功曹。...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以至于后人皆从不完整的《三国志》材料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了解庞统,很多人基本没有注意到,庞统实是吴将,后才归降刘备。周瑜不明不白在将要去征巴蜀的路上暴死后,是庞统一路护送周瑜遗体回吴都安葬的。众人要问:《三国演义》中不是周瑜的亲信和继承人—鲁肃护送回去的吗?这就出来一个问题了,庞统和周瑜是什么关系的人?周瑜又不是死在他国,怎么会要庞统护送回去?《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有一出庞统献“连环计”的戏,这时的庞统,以什么身份出现的(也就是说他是谁的手下)《三国演义》没有交待,但我们翻开史书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庞统是周瑜的手下,而且还是亲信兼朋友。证据有五:其一、庞统是周瑜的功曹,功曹是干什么的,《后汉书》的定义:“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庞统是周瑜选拔的私人佐官,掌管考查下属功绩、记录功劳的职务,这可是个重要职务。从周瑜任命庞统为功曹,可见周、庞关系不会生疏到《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统与公瑾所学大不相同”这么狂妄疏远的话。其二、周瑜的取西川计划,和周瑜死后庞统积极向刘备建议取西川的计划基本一样,可以看出,周庞2人的战略方针和意向几乎是完全一样,2人在庞统任周瑜功曹期间,应该在一起谈论用兵之道很多,当然,也包括取川计划,取川计划,是庞统向周瑜建议的,还是周瑜的取川思想影响了庞统,就不得而知了。这更加推翻了《三国演义》中庞统说出“统与公瑾所学大不相同”这句话。《三国志-蜀书七-庞统传-引注-江表传》中有段很引人注意的对话:“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 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於险涂,非万全之计也。””这段描述,我们可以得出周庞亲密关系的另外几点证明:其三、刘备问庞统:周瑜是否有劝过孙权扣留刘备,还加上一句:在君为君,卿其无隐。意思是你现在已经是我的人不是周瑜的人了,你要实话实说。刘备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他知道,周瑜、庞统的关系和交情非同一般,怕庞统不肯说。其四、庞统知道周瑜密向孙权建议扣留刘备,证明周瑜的计划和庞统商量过或是告诉过庞统,周庞关系不一般的明证。其五、周瑜死后也是庞统送的葬,周瑜是死在自己国内的,如果庞统不是亲信,周瑜身边的吴将们,怎么会让庞统这个外人护送周瑜的遗体回京安葬呢?综合起来的说,周瑜、庞统两人的关系,是亲密的朋友兼幕僚关系,《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在周瑜死前扮演的角色,如果历史上真有这么回事,其实应该是史实上的庞统。那为什么在庞统在周瑜死后继续留在吴国,而是下野最后跑到刘备那去了呢?我想这和庞统的志向、孙权的为人很大关系。对于周瑜有没上过选推荐鲁肃,从周瑜的性格来说,是不会的。在对待刘备的态度上,在荆州问题的处理上,在后来取蜀意向(是鲁最先提的,但周要取川甘宁支持,鲁却不站出来了)。在鲁肃后来守荆州的表现上,鲁和周实在是走得越来越远,在庞统后来在刘备手下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庞统是周瑜、吕蒙这类开拓进取雄才勃勃的人。周瑜要推荐的人选,只有可能是和自己志向和性格相同的吕蒙或是庞统,怎么有可能是鲁肃?(吕蒙这时已经成长起来了,在鲁肃得意洋洋要上任前,给吕蒙教训了一顿,从此有了“非吴下阿蒙”的说法)而赤壁之战刚过后的孙权,进取思想不是很浓,他不想搞很大的动作,只想偏安江东,这时他忌讳功高震主、雄心勃勃的周瑜、庞统、吕蒙类人,(在这里,对于周瑜的突然暴死,保留意见)所以他选择一向懂得自己心意(曹操南下后,知道自己不肯投降的,所以鲁肃极力反对投降,但赤壁之战和之后鲁肃独守领兵权这段时间,鲁肃根本没就做出过一件像样的事出来)又和他一样性格的鲁肃继任周瑜之位。所以,这时的庞统,空有一身谋略,但孙权却不想用,因为他是周瑜的人,和自己的志向也远远不同,从此庞统远开了孙氏江东,转投刘备。庞统初到刘备处,刘备给他安排个县令,庞统如果是刚从农村里跑出来淘金的,就应该好好干,争取升职了。但他不是,他是周大帅的功曹,见过大世面的,在刘备手下,居然才混年县令,所以他不理政务,整天饮酒来表示不满。鲁肃劝刘备用庞统的书,也是把庞统定位到庞统原来在周瑜手下功曹这个档次上的:“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汉制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庞统、周瑜,是亲友和幕僚关系,至于究竟是孙权不想用庞统还是庞统不想在孙权手下混,那就要问2个当事人了。至此全文基本算完成了,也许有些朋友会提出我引用了不少非《三国志》资料,对些,我补充下面的一些预回贴:几乎所有的官修史书,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大文学家鲁迅说过:“某个朝代长一点,做史的是本朝人,自然好人占多数;反之,某个朝代短一点,做史的是别朝人,则几乎没有好人。”自《春秋》以来,为贤者讳,为本国讳,一向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但这样就掩饰了很多历史真相,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通》中也申明了这点:“自梁、陈已降,隋、周而往,诸史皆贞观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伪可求。至如朝廷贵臣,必父祖有传,考其行事,皆子孙所为。而访彼流俗,询诸故老,事有不同,言多爽实。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则自古所叹,岂独于今哉?”《三国志》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吴之后,是在蜀、吴灭亡后开始写的书。因蜀不置史官作史,《三国志》的取材主要来源于魏、吴本国所作的《魏书》和《吴书》。魏明帝曹睿曾下旨着史,先命卫觊、缪袭,用时一年无法完书。又命韦诞、应璩、王沈、阮籍、孙该及傅玄等人续修,魏国官修史书由王沈独立作业完竣,王沈当初为侍中底下的秘书监,曾在司马政变中出卖皇帝,因而导致皇帝被杀,后来王沈荣升征虏将军及都督江北诸军事等,因此《魏书》多有隐讳司马朝政,避而不述。吴主孙亮时,韦曜、华核及薛莹始参与撰写国史。若以孙权自立为吴王时起算,离孙亮继位时已有三十年,离孙权称帝则为二十三年,若计算孙权嗣位江东起算,时间长达五十二年,也就是东吴国史自开国以来,经过三十年后甫始修史。韦曜下狱被杀在凤凰二年,离受命修史又是二十一年,而且尚未修峻成书。所以《三国志》、《魏书》、《吴书》、《江表传》都要对照着看。以上说了这么多,想说的就是,因为庞统不是吴国重臣,又离作《吴书》近代已经很远了,,和其它一些原因,庞统在吴书中就基本上消失了,陈寿基本没庞统在吴方面的资料,而蜀又不设史官,不作史书的,所以早亡的庞统,其在《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中真实材料的来源,就有问题了。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