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统一北方主要是靠实力,还是靠拥立汉帝的大义?

这是我参加的一个辩论题,以下是我首贴(正方)---------------------------         曹操,魏武帝,从中平六年起兵,到建安十六年击败西凉兵,平定北方,总共算来二十二年的战火,二十二年的征战。几乎每年都有战事,曹操主要是依靠他的亲信将领,和训练有素的军队,统一和稳定了北方。       曹操起兵,他是要救汉廷。世语曰: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       曹操兵败,汉廷当时自顾不暇,傀儡皇帝朝不保夕,曹操是靠自己和兄弟重整旗鼓的。“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三国志》曹操传)       紧接着,青州黄巾起义,不知道朝廷是不是有个类似“红头文件”之类的任命书,让曹操去平叛。反正有没有都不重要,因为即使有这一纸空文,也没有实际意义。汉朝廷不可能给他什么实际支持。鲍信战死,曹操为什么能成功平叛,并且一举壮大自己的势力?说句实在话,这就叫本事,自己的本事。和那个名存实亡和汉廷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和吕布的一系列战斗,更体现出曹操的实力。吕布号称飞将,曹操在根据地被袭的情况下,依靠计谋和意志,重夺兖州,汉朝廷在哪?       在建安元年,曹操迎立汉献帝于许都,袁绍开始也打算迎立,曹操手下众将曾经疑惑。那么袁绍为甚么没有迎立,曹将为什么疑惑?为什么只有荀彧和程昱劝曹操迎立?因为袁绍和曹将对迎立汉帝后的处境担忧。汉室名存实亡,迎立了它不但不会有实际利益,反而束手束脚,而且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那么曹操为什么决定迎立汉帝,“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三国志》荀彧传)       荀彧的话再明白不过,我们都知道,荀彧是典型的拥护汉室并且忠于曹操的人。以至最后忧忿而死。拥护汉室和忠于曹操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早期荀彧认为只有曹操这个命世之杰,可以匡扶汉室,这和他自己的理想是吻合的。但是当他看到曹操渐渐权势熏天,手下的追名逐利的人跃跃欲试,要让曹氏取代汉室时,他才绝望的,那么就不难理解荀彧劝曹操迎立汉帝的原因了,那就是“匡扶”,或者说“稳定”汉室江山,《演义》刘大耳的形象给正史的曹操其实更合适。当然,迎立了汉帝对于曹操而言确实有道义上的好处,但究竟有多大?大概就是象现在国际社会上面的那句“表示谴责”差不多。       灭袁术,平吕布,收张绣,他南征北讨才平定了中原!       当然,我不想有违心之论,曹操迎立汉献帝,使一些趋炎附势的人投靠到曹操旗下,并且在稳住敌人上给了一定支持,比如面对“吕布和张绣”两线作战时,利用吕布惟利是图的个性,封他“左将军”,稳住了吕布,并且在“大义”上占到了一定的便宜。       但是,曹操之所以能统一北方,归根到底,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建安四年,官渡之战爆发,在这之前,拥有“大义”的曹操不但没有占到外交和名义的便宜,反而有众叛亲离,土崩瓦解的迹象。       从陈琳的檄文,到刘表,马腾,韩遂,孙策,刘备的态度来看,人们相信的是实力,而不是虚幻的,类似宋襄公之类的“大义”,这群反对曹操的群雄有一部分是与曹操有仇,但更多的是面对袁曹两家的争夺而坐壁上观。只有贾诩劝张绣选择了曹操,可见所谓的大义给曹操的支持实在是有限。看看征讨曹操的檄文,就知道所谓的“大义”是多么的飘渺。所谓优势,其实是“实力”。       大义没有让曹操在战斗前占到什么声势上的便宜:“诸将以为不可敌”(《三国志》曹操传)。而且暗中接连袁绍的人不在少数,“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三国志》曹操传)        曹操是靠什么赢得了这场决定北方归属的大战?那就是自己的实力,包括智慧和意志。          这里说一下,为什么我们说优势在袁绍那边,而曹操有“实力”?其实,我们说的实力包括才具,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手下人才等一系列“实力”,不单单是兵力。            曹操在白马,延津漂亮的指挥,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绍军大震”(《三国志》曹操传)        曹操在延津和青州,关中布置人马,使袁绍在官渡与自己对峙,官渡地处鸿沟上游, 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 夺取许昌的要津和必争之地。也就是说:曹操卡住了袁绍的脖子。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曹操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坚持到了乌巢的转机。他亲自率领5000精锐袭击了袁绍的粮仓,一举奠定胜局,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的意义不用多说,谁取得胜利谁就是“统一天下”的最有力竞争者。曹操依靠他自己的实力取得了胜利,可以说决定北方乃至全国命运的战斗中,汉朝廷和汉献帝纯粹就是“旁观者”,而且占有他们的曹操也没有从“大义”上占到任何便宜。         之后曹操还是亲自率军平定河北,历时七年!曹操靠的是谁?是他手下的战将和士兵,是“曹将”和“曹军”,和“汉”几乎没有关系。虽然在名义上曹操是汉臣。         尤其是曹操北征乌桓,其意义不下于官渡之战,在汉民族的意义来讲,曹操稳定了中国北方边陲。对“汉朝廷”是有很大贡献的。         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中,曹操依靠自己的“实力”,稳定了后汉乱世,正象他自己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其实也就是没有曹操汉朝早就要垮了,这倒不是他自吹,是事实。看看董卓,李郭二人,袁术,以及那些时刻准备代汉的“流寇”“群雄”,如果没有曹操这个“强人”,汉献帝他能做二十年的皇帝吗?所以说不是汉朝廷给了曹操什么支持,而是曹操稳定了后汉乱世!当然,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是有道义上的优势,但还是那句话,仅仅是道义!         至于赤壁之战的失败是曹操自己的原因,如果他胜利了,恐怕我们要辩论的就是“曹操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实力还是大义”了。         至于与刘备和孙权的一系列战斗不属于“统一北方范畴”,就不多说了。         剩下的就是平定西北了。在这其中,曹操利用汉帝的名义的招马腾进京,从而迫反马超,这确实是“挟天子令诸侯”的好处,但是,重要的战斗还是要曹操依靠自己的智慧,指挥和实力来解决。         从“对峙”,“夹击”,到“离间”,“纵虎骑”,哪一步都是依靠曹军和曹操才实现的,换句话说,即使迫降了马超,如果曹操没有实力,或实力稍微弱点,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三国志》曹操传)这就是曹操的智慧和实力!         至此,曹操终于平定整个北方。         这其中,拥立汉帝的作用有没有?有!但是相对于实力,“弱肉强食”的乱世更相信后者。        (1)虽然拥立汉帝可以使自己有“大义”,但是在“土地无一寸为汉家所有”的乱世,谁还真心理那一套?要想有地位,要依靠自己的本事和实力。就象演义中吕布说的:汉家天下人人有分。而当时也确实是这种情况。所以名义上的“大义”实在是十分的脆弱。        (2)拥立汉帝可以“招揽人才”,使臣僚尽忠?不错,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多大呢?除了那一部分有心无权的拥汉派之外,大多数人心里清楚的很,“依靠曹操”才是硬道理。所谓的“降汉不降曹”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曹即是汉,汉即是曹”,曹代汉是早晚的事,大家心知肚明,但却无能为力,为什么?因为曹操的实力决定没有人可以取代他。至于“曹系”一派的,一不会为了“汉官”那个虚名背曹向汉的(魏书曰: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即使曹操眼里“汉”是神圣的,但现实决定,实力让“神圣”变为了空头支票。        (3)拥立汉帝对军事的帮助,这在政治上是有体现的,但是由于前面说过的,后汉王朝的衰落已经决定,所谓的正统只是一个“虚名”,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实力”,平定马超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里不再赘叙。         实力都给曹操带来了什么?这个就太多了。         收编青州兵,兖州战吕布,淮南平袁术,徐州逐刘备,哪一个都是战术的体现,军队战斗力的体现,实力的体现。官渡之战更是如此,平河北亦是如此。“大义”帮了多大忙?恐怕曹操自己也没算,他算不出来,绝对不是因为太多,因为名存实亡的汉朝是不能没有曹操的,那他为什么算不出来?因为太少了!名义上的牵制,通过“赐官”稳住敌人,依靠“大义”威慑敌军,那不过是权术,外交手段的体现,也就是说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实力。         至于曹操的屯田,求才令等等政治人事措施,也都是建立在自己有实力立足中原“四战之地”,并能进而统一北方的基础上的。当然,这两者相辅相承,都是曹操实力的体现。         虽然他在平定中原的过程中利用“正统”名义招揽了一批人才,但是看看司马懿,看看他对待杨彪,就应该明白,其实这对曹操的帮助实在是称不上主要的。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朝廷的大义根本就是泡影,众官僚看兵力袁绍多于曹操,纷纷接连袁绍。曹操是依靠意志和精明的指挥,为自己赢得了胜利。而七年平河北的过程更是曹操亲自打下的曹魏基础。在以后平马超的战役中,虽然朝廷名义使曹操占了先机,但从根本上,还是依靠自己的实力才成功的。         最后我想用《让县自明本志令》做个结尾: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所以我方观点认为“曹操能够统一北方主要得益于其实力”。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