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王国的罗曼史

记得曾经看到介绍:外国把“三国演义”译为“三个王国的罗曼史”,看过后不觉莞尔,想一想,和其他朝代以及外国的历史相比,三国真的很浪漫,刘备一个卖草鞋出身的贫下中农,被人撵的狼逃鼠窜鸡飞狗跳了大半辈子之后,居然爬上了权力的顶峰,尽管他只占据了中国小小的一角。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力敌万人,早已名扬天下,在当时那个征战频繁的年代,无论投奔哪个国家,相信都能跻身该国名将行列,早早的过上位高权重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但是,两人竟然心甘情愿的随着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而刘备呢,在关羽被东吴袭杀之后,置群臣劝阻及战争失败的危险于不顾,率举国之兵顺江东下,只是要为关羽报仇。在国家与兄弟情义之间,刘备作为一国之君,选择的竟然是后者。曹操也是浪漫的,作为当时杰出的诗人,不管是对酒当歌还是分香卖履,他总是留下很多佳话和传奇,但是我想,曹操最出奇的地方有两处:在刘备投奔他时,尽管明知道刘备是个和自己一样的英雄,将来很可能会威胁到自己政权,他仍然对刘备善待有加,甚至和刘备青梅煮酒推心置腹:“天下英雄,唯我和使君而已。”当场把自以为已经很韬光养晦的刘备吓得掉了筷子。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关羽身上,为了留住这位刘备属下的将领,他对关羽施以高官厚禄,待遇甚至比对自己的心腹爱将还要好,而当关羽执意要回去投奔刘备,属下想要阻拦的时候,曹操明知关羽此去就要成为自己的敌人,却叹息着劝阻部下:“各为其主,勿追也。”曹操没有看错刘备,刘备的确是个英雄,后来刘备果然在蜀地建立了政权与曹魏和东吴对抗割据数十年。他更没有看错关羽,后来关羽在荆州北击曹魏,东压孙权,并在襄樊会战中借着大雨水淹七军,以半个荆州的兵力和曹魏举国之兵对抗,铸就了中国战史上罕见的辉煌。不知面对这些曹操会怎么想,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不会再次象当年那样对待刘备和关羽呢?但是不管怎样,他对待刘备和关羽的做法无论如何都不像个“政治家”,而象一个充满浪漫思想的诗人。与曹操和刘备相比,孙权显得多少有些不够罗曼蒂克甚至现实得有些令人生厌,正是由于孙权在关键时刻的背盟袭取荆州,直接导致蜀汉襄樊会战的失败和关羽身死,破灭了蜀汉击败曹魏争夺天下的梦想,但是孙权有时候也厚道得可爱,濡须口一役,魏吴双方僵持不下,于是孙权修书曹操:“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让曹操退兵,书背后还要加上两句大实话:“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与后世令人肉麻的外交辞书相比,孙权的这封书信显得实在而又可爱。还有诸葛亮,这个几乎被神话为智慧象征的人,在陇中隐居时只是一介布衣,但在名满天下的刘备在请他出山时却显出绝对的自信,以至于刘备居然要登门拜访三次,但是他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确够的上刘备的三顾茅庐,尤其是他在刘备托孤后鞠躬尽瘁地辅佐刘禅,维护着国小力弱的蜀汉政权,尽管实际上,夷陵惨败之后,蜀汉已经失去了于曹魏和东吴争夺天下的实力。现在很多人引经据典的考证诸葛贪权专 政,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诸葛是个异常勤勉的实干家,在他的事必躬亲下,蜀汉政治清明民心安定并成功的存活了数十年,仅仅凭借勤勉以及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就足以使他在中国历代政治家排名中占据一个醒目的位置。为了一个承诺,诸葛呕心沥血了数十年,终于死而后已,在这点上,诸葛简直就是个浪漫的完美主义者。纵观诸葛一生,觉得他就像高山上的白雪,寒冷,皎洁,使人不得不仰视,并且让每一个观者都肃然起敬为之动容。不管怎么说,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但有着和别的朝代相同或者相似的东西,而且充满了别的朝代所不具备的浪漫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段历史正如外国翻译的那样,是三个王国的罗曼史。:)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