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孟获先生聊聊《孙子兵法》,兼论东吴国策

和孟获先生聊聊《孙子兵法》,兼论东吴国策      孙子十三篇,号称兵法的“至尊”,西点军校把孙武和毛泽东这两个中国人并列为中国真正的兵家“泰斗”。从南帝先生的文中不难看出,先生对这部书是烂熟于胸的,并且联系到了孙权的国策,那在下献丑,也胡扯两句。      其实孟获先生的文章是翻译孙子兵法,并用三国战例作个简单的注解。      其中第一条是关于孙权国策的问题,先生认为“东吴的国力对于其政府来说,仅仅自保而已,对于扩张疆土,拿到荆州的全境已经是当时最理想的状态了。”这个有道理,因为历史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总会犯错误。      孙权初掌江东,政局不稳,稳定江东“士族”方针是对的。紧接着,曹操大兵犯境,周瑜力挽狂澜,并且夺得荆州,此时,孙权犯了个错误,没有及时遏制刘备,直接导致日后刘备的壮大。而且周瑜病死,导致东吴内部没有人能够有胆魄和志向去夺取天下。      孙权前期治军,还是比较注重战斗力和士气的,但是后期,东吴兵则转化为生产奴隶。为什么诸葛亮以一州之地可以迫使司马懿不敢出战,而孙权坐镇江东,兼有荆州,就是破不了合肥?当然,这与魏的国策有关,但恐怕与各自的能力和志向也有很大关系的。      军事服务于政治,孙权的政治是三国中最黑暗的一国,他的军队平均战斗力也是最弱的。军事上虽然吕蒙,陆逊都是不错的军事统帅,但无论如何,有孙权的“国策”摆在那,他们纵然有此志向,也是无用武之地的。所以说,孙权的国策不是客观国力决定的,但他的国力却是由于他本身政治能力有限导致弱(不可否认,孙权在用人御臣和权术的运用上炉火纯青,但是治国和阴谋是两回事),在淮南的争夺上,魏国没占到便宜,曹操决策失误导致魏十分被动,但是东吴屡次兴师,却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掌控江淮。所以说双方是不胜不败。       《孙子兵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九地篇”与“火攻篇”的关系,“虚实篇”与“军争篇”的关系,比如“始记篇”与“用间篇”的联系,等等。        大概说一下就是“地形与火攻”的关系,“双方的处境与战略战术”的关系,“国家政治与多算胜的关系”等等。        所以,曹操最推崇《孙子兵法》是可以理解的。       《孙子兵法》几乎成了战场上的天平,谁遵循它,谁善于运用它,胜利就倾向谁。以三国为例,曹操在官渡遵守“以正合,以奇胜”,但在赤壁,他违背火攻篇,结果大败,而曹刘汉中争夺战刘备灵活运用“军争”取得了胜利。也许他们不是照办《孙子兵法》,但是却与《孙子兵法》相契合,只能说孙子兵法的高度概括性,“真理”总是具有普遍性的。        而孙权号称“孙武”的后人,但他的用兵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曹操自不必说,即使是刘备还有汉中争夺战的胜利,但是孙权一辈子用兵几乎就是围着一个合肥,还没打下来。所以说他作为一个“守成”的君主是够格的,但作为“打天下”的帝王,他根本靠不上边。        另外说一点,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吴子兵法》,两者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比如两者对衡量将领优劣的看法,对“以战养战”的强调,对“军事服从”于政治的强调,以及地形对战争的影响等等。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吴子认为“攻城”未必就是最“下下的策”。——————————————————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军之所至,无刊其木、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其有请降,许而安之。吴子曰:“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戎,五曰约。” 吴子曰:“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举顺天人,故能然矣。”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