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曹操屠城,兼答靖岩大哥。

曹操军法严峻是大家都知道的,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因为中原乃四战之地,而曹操本人又极善用兵;主客观一结合,不难发现:曹操最信任的永远是自己,是忠实于自己的军队。 客观的说,身处河南只有象曹操那样集大权于一身,手下团结一心,才能把潜能发挥到极限,进而称霸天下,因为四周的敌人实在太多。行仁政的有还没发展起来就溃败了,象孔伷之类的;或是烂行仁义的如刘虞之类的,被灭掉;或者大业已成却在关键时刻被的击败,被杀,如袁绍等。这些人起家的时候都不比曹操差,为什么就曹操在最危险的地方活下来了?而且,在他之后在也没有以中原为根据地取得相似的成就的人了。为什么?因为日后再也没有拥有如曹操统帅能力的人了,并同时敢向他那样冒天下之大不韪追求胜利的人了。 行仁义以收民心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实施起来就没有几个人成功。为什么?因为民众是最自私的。感情被煽动起来的时候,是有很大能量;在很有组织的强权领导下,也有很大能量。但一旦他们的切身利益或安危受到明显的或较常时间的威胁,而这个摆脱这个威胁并不一定要行仁政者的领导之时,他们马上就作鸟兽散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和魏延的覆亡。这两个人平日都是以善养士卒闻名的,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士卒离散,未战而溃,统帅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被轻易擒杀。如果说关羽之败还可以归及曹军降卒先行溃散,魏延之败就是毫无疑问的被手下抛弃了。蜀国刑法严峻,他们只怕这个。事到临头哪里想得起平日的恩惠! 曹操对此有切肤之痛。痛定思痛,曹操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主要是军事力。 说了这么多还没到主题:曹操屠城的目的何在?南飞可以肯定孟德不是被愤怒冲混头的结果——因为他屠城屠多了。那么,为什么?南飞的解释要追述到曹操的军规:“围而后降者不赦。”无疑,曹操的打击范围是包括所以参与战争的人。一开打就投降的情况很少见,野战一败就降的情况也少——要不筑城干嘛,这不就是让屠城合法化了吗? 现在再讨论一个问题:屠城有什么好处?一是便于征服者移民。这个在三国时期不成立,故不讨论。二是可以提高士卒的凝聚力。众所周知,攻城战会带来巨大的伤亡而且旷日持久。攻下城后己方士卒不但积累了很大的烦躁,而且怀有为死去战友报仇的愤怒。如果花了巨大代价得来的城却要秋毫不犯,降将降卒还要全部收编,短时间内定会造成士气低落。士兵们会觉得长官不把他们的性命当回事,只知道追逐他们不感兴趣也想不明白的长远利益,而且今后还要和仇人生活在一起。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曹操无疑对这一点洞若观火。 曹操器度不足也是事实,但南飞以为这只是他没能一统天下的原因:毕竟个人力量有限。如果说曹操打下河北前器量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南飞只需要问:三国有哪个仁义宽厚的统一了北方?历史上还有谁以中原为根据地统一了北方半壁江山?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