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关羽和荆州

关羽。。。。荆州。。。。。东吴。。。。。。老生长谈,本人既不是史学家,也不是雄辩家,自己认为怎样,就怎么写。您就当是看小说。       先旨声名,本人的观点是以比较正常的思维,对正史持肯定态度的基础上得出的。因为我自量没有创新的资本,没有那样的知识面和才学,所以只有“因循守旧”,前卫的您千万不要见笑。对于正史我更没有推翻他的理由,因为我不是考古工作者,没有那证据。当然有时有点怀疑,但仅仅只是在细节上,仅仅仅仅是细节,比如某次战役的兵力,某个人物的某一句话。即使如此,在没有充分证据以前,我还是只能说自己是怀疑而已,仅此而已。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始,关羽和荆州成为了历史的焦点。“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汉字是奥妙无穷的,“是岁”,“秋”,这些字眼的出现,按我的逻辑就是“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在樊攻曹仁,曹操派于禁救曹仁,到了这一年的秋天,汉水流域下了大雨,河水泛滥,于禁的人马全被淹了。”如果您对这个逻辑产生怀疑那我没话说。。。。。。        再根据《三国志》曹操传:“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又来个疑问,史书是在细节上就产生了问题。这个“击”字,好象曹仁成了主动方,哎~~~~~~,好在其他方面的记载都旁证了是关羽比较占优。如果你认为不是,是曹仁一开始占优,于禁来这是因为想一下吃掉关羽,那我还是没话说。因为《三国志》是作为史书出现的,而且从简。所以他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按正常的思维和逻辑,记述一个个事件的过程,以便后人参考,了解这段历史。而生活在1800年后的我,没有证据推翻他,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按另一种思维去解释他。如果您自己有这个证据和知识,那恭喜您。         关羽在此之前威慑曹仁,使刘封得以取下上庸,这个大家应该没有异议。以后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关羽是不是单方面行动?“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假节钺”,代表关羽有发动战争权。您问我出自哪?我只能说出自一些专业书籍,比如XX“专家”(现在大家似乎很反感这个词)的XX文章,比如XX专著论述三国官职的书籍。这在以前网友发得多了,如果你没看到,随便在网上查查就有。这样还不行,您还是认为“假节钺”是个随便可以拥有,无关紧要,因一些无聊原因就能给予的。我只说个真事了,我一个同学问我“历史是谁记载的”,我回答“史官和编史书的”,他说“那你怎么知道他们写得就是真事?”,我沉默。。。。回答”考古证明”,他又问“考古就是真的?”,我无语。。。。。。          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犯了一系列错误,1。拒婚2。调兵北进3。用人不当。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关羽本身。          拒婚是激化作用,为吴人提供口实。调兵北进有兵力不足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吕蒙走了陆逊来了,轻视东吴。用人不当这个是关羽性格的原因。           关羽在北线“围点打援”,由于“打援”兵力的问题,导致徐晃长驱直入。为什么此时蜀中不派救兵,因为那时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成都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关羽兵败的消息。即使知道,也来不及部署。更何况他们谁也没想到那俩人物会投降,关羽兵败还是可以守的。至于后来上庸见死不救,那就是个人问题(到麦城时想救也救不了,刘孟也有点冤)。           至于天尊说得“大家都在防守,为什么独独关羽自己进攻?”因为那些人是在配合或听命于关羽,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都去进攻,谁来守荆州?为什么刘封没有协助?“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得很明白了,如果您用另外一种逻辑去思考,那是你的自由。            “为什么关羽不退兵?”因为关羽一直在打胜仗,这个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后来再调兵北进,以及用人不当,这就是关羽的问题的了。可是仅此而已,并不能说明关羽“不退兵”就是错的。至于说刘备命令关羽退兵,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史料,按我的思维也推不出这样的理论,所以我没话说。             “为什么蜀汉没有和关羽同步行动?”这个论证起来难免不够严谨,因为没有记载详细理由。           “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三国志刘备传》,只是说“俄而”,也就是说时间不长。因该可以理解为蜀汉在准备,但还没有准备好,关羽就败了。为什么说蜀汉在准备?“典略曰: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我的观点是,蜀汉经历了连年战争,需要休整,关羽连胜,所以蜀中不急于出兵。但是世事难料,关羽败得太快,败得太惨。这是蜀汉集团没有料到的。因为他们没料到吴的背盟,更没有料到荆州守将的叛变。他们应该料到,但他们对关羽在外交和人事上的能力估计过高了,对关羽的性格对全局的影响估计不足(刘备和诸葛亮太纵容关羽)。所以说,蜀对局势的反映不如另两家,不是说蜀压根不想北进,而是认为关羽即使不胜,还是不会败的,更不会这么快的败,败得连家都丢了,所以他们没有急于动作,也是情有可原。           当然,如果您认为是“关羽动时蜀没动,所以就是关羽擅自进攻”,那这也是您的自由。           最后说一下,我觉得关羽北进的准备是不充分的。但不是主观造成,而是客观造成。那就是“北方瘟疫”导致天赐良机,但是这种认识没太多的人认同,看来是有问题的,那就当是不成立的假设吧-_-!!           说这些既是针对天尊,也不是针对天尊。针对天尊是因为本文就是在以他的理论为线。说不是针对他是因为我只是按我的思维阐述一下自己对关羽和荆州的看法。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累”。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