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大战的最后陈词

被坛友戏称的所谓牛马大战于到今天,虽不可形容旷日持久,也有一月有余,从我当初引发这场争论的本意来看,无非是为一个心目中的偶像说几句公道话,但也未曾刻意去拔高这个形象,翻阅所有的旧贴,用词(语)均是从维护角度出发,至于功绩能力盖过黄魏的说法并未跃然纸上吧?在与道兄的辩论中,一而再的出现理解上的分歧,楼下秦风兄提到李道兄表面上说是出于公心、立足事实,隐然间“能力不够”之类的言语频繁使用已露贬义,虽说从辩论双方的立场出发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辩论倾向显然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我不敢在论坛倚老卖老,自问年齿及生活经验却也能在坛内可数一番,相信李道兄在这方面应不次于我。只不过为了你的辩论立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就是无论在今天,还是在过去,在人事安排上会有绝对的公平吗?是不是所有的人才都会被充分利用,令他的能力配以相应的位置?领导不是包青天,在他心里那杆称不会是四平八稳,所谓考察下属的能力仅是一个层面,还有许多非能力因素在其间支配左右。若干年前,牛群的相声里有一句名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会是空穴来风吧?如果想当然地以为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靠边站,就象一加一那么简单,现实生活中谁还会为复杂的人事关系搞得焦头烂额?切回正题,就说刘备吧,自有关张在,他用人这杆称早就失衡了,即便关张能力平平,一样会身居要职。孙、曹也有同样的现象,那一群夏侯、曹、孙家将无不显赫,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事安排本象寺庙用餐,历来僧多粥少,得意者固然有一定的能力,失志者未必个个能力弗如。越是大的部门,能人挤得越多,而位置就那么曲指可数几个,人才抑屈是一种必然,尽管无奈,终需接受。人们一直唱需要努力争取的高调,然而你掌握的只是机遇不到一半的主动权,另外的大半还是操纵在别人(上司)手里,稍有闪失便会被后来者居上,性格淡泊的这时候最容易吃亏。赵云的失志,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其性格的影响。黄魏之所以超过赵云,是因为他们得到的表现的机会,川中四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反观赵云,人们常说他跟刘备如何如何久,总不可能没表现吧?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谓的长期是在随刘备在低谷中渡过,这同黄魏所处的上升期不同,在庞统、法正之类谋主未到之前,刘备在军事上缺乏战略目标、毫无作为,任何战将都无法体现价值,张辽、徐晃同关羽交情不错,为什么不从刘备,不就是怕被埋没吧!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川中四年,因为它是刘备在军事行动上一个质的飞跃,打个比方就算赵云先前出了一万牛顿力,在刘备战绩无获的情况下就是无用功,远比不上黄魏眼前出的100牛顿力。川中四年,刘备有足够的时间考察黄魏,在庞统、法正的决策下,黄魏也能体现出他们作为武将的价值。相反前期在刘指挥本身无能的情况下去评定部将如何如何就显得毫无说服力。至于关张怎样,那是刘备感情层面的事,又是赵不可比的。黄魏赶上了一个好天时,超越赵云势出必然。因为滞留荆州,机遇同赵云擦身而过,却是他身不由己的。最后不得不提今宵兄所说的荆汉人员捉襟见肘的问题,那是谁造成的,莫说赵云,关羽北上留下的空档李严之类就不可补,我看不是人员紧缺,而是太富余。看穿马谡说明不了刘备很有眼光,无论军略,还是政治,刘备留给我们不少疑问值得探讨,如果看问题真如道兄理解得那般顺理成章,何至于在不到一年间又从颠峰落至低谷?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