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赵云在汉水一战的真实性

(五一前最后一帖兼告假七天)《云别传》为陈寿所不取有两种可能,一是记述有讹误之处,再就是成书晚于《三国志》不少,而使陈寿不能校勘修订。赵云死得比关张黄皆晚,如果说刘备集团入川以前的事因载记不全流传很少倒还可信,而入川后行政渐成规制,虽有诸葛不设史官之弊,但此后许多重要人物与重要战例都基本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赵云行事虽然载记不多,但长坂救斗、西取江阳、典选军职、兵退箕谷都有记录,何以缺了赵云汉水一战?反观张飞马超在汉中的不利、黄忠法正的大放光芒均得记录,而此战若真有重大影响当不会失于记录。还有陈到廖化行事虽失,但他们所历要职出身本末尚得完整。而汉水一战是刘备集团的盛事,正当大书,即使本传失记,但张翼传何以了无痕迹?张翼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而且仕蜀直到灭亡,此为陈寿所亲见,其本传行事甚为详实,如果有随征汉中一事,何以阕如?昨天看了“祈园钟声”那一帖,老牛对此是越想越晕!从理性上讲,他说得有道理,从我的感情上讲,又难以割舍此战,估且瞎论一番。《别传》中汉水一战确有淹讹谬误,但其事当有所本,但其规模人物记录可能有不尽准确真实的地方。而夏侯死后曹刘相拒当非止一战,只是规模都不大,整体来说,刘备一直坚壁避战,曹操不得已才退兵。从局部上讲,祈园钟声分析的有理,曹军诸将久历沙场,如举大众攻一营不可能只一通弩箭可退,而且大规模军事行动必有一套战术准备,特别是曹兵急于决战,一通箭就射跑了更不可能,即使疑其有诈,也不可能在这么几下子后就不依建制的乱跑。但我还是倾向于这场战斗的存在可能,错误多半是《别传》记录不明。这场战斗应是一场遭遇战,赵云兜头撞上了一整队的曹兵,数目多少不明,但至少吃掉他很容易,赵云老于行阵也算得老兵油子,自然知道不能扭头就跑,人少还被人撵着屁股打必死无疑,所以他断然决定,先趁其围刚成而未固纵马冲击,冲乱敌军的行列,再趁机逃走,在这种情况下,敌兵只能边追边打,否则只要敌围一固,再下手就晚了。这支部队追到寨门被箭射退,第二天,老刘闻报很高兴夸了几句,估计当时此类战斗他营亦有,只是没有赵云冲围的险处,特别是赵云回来也没有龟缩而守,身当寨门很有胆气。至于张翼之事当是附会,或是把其他人混同了。此战不载本传说明其规模很小,乃是当时诸军的常事,比诸救斗和入川夺地远有不及故略而不记了,当然我也是猜测,但有一点应是我猜测的根据,那就是:曹操亲过秦岭与刘备相争,一直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曹操很想大战一场但刘不给他机会。顺便再侃几句《别传》的问题,赵云领太守及留营司马属于重要任命,而本传未记,还有两次劝谏,如其事真实,足以流美于后,不可能连点痕迹都没有,而陈寿也不可能一点传闻都听不到,蜀中不乏高年降者,一问即知真伪,特别是陈寿将他与关张等合传,当是对他很有好感,一定会尽量搜求史料以求丰满,可光看赵云本传越看越觉此公庸才,救斗于后主乃大功而于刘备不过显其忠而已,这样看去,他能得谥也是顺理成章了。但我还是觉得《别传》有几点可信处,虽然我认为其中附会淹讹不少,还是可以分析着看的。但《三国志》有人说不可信就过了头,我看是所采史料不够丰满、个别地方也有错误,但态度还是认真的,很有“宁缺勿烂”的意思,虽多含曲笔,但这是史家通病,其大事却是明确写在那里了,只是导向好坏各有所见了。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