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赵云的地位

看到举世瞩目的牛马之争,忍不住挤在人堆里看热闹,一个不注意趁乱往圈里扔块砖头,把个旧贴翻出来改改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也来说说赵云的地位。        从赵云加入刘备团伙的时间看,按司马砸缸的说法,“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看来赵云是跟着刘备到平原上任的,自己当了骑兵营长。那时革命队伍里似乎只有关二张三两人,这几位都相当于现今井冈山那一茬的。所以说书的把小赵称为赵四,也不是没有道理。       刘备与公孙瓒有私人交往,赵云到公孙那里求职时刘备在场。小赵的求职报告慷慨激昂,政治觉悟很高。革命初期,有识的领导者很欢迎思想有深度的人加盟,刘备也是这样,于是就打上了他的主意。按现今的品秩,公孙瓒相当于省长,田楷是市长,刘备是县长(稍有区别)。赵云起初被分配到田楷那里,继续进行二次分配,就成了刘备的人,因此大耳朵弄到赵云,也不能说是挖了谁的墙角。        其实赵云在刘备团伙还是蛮受重视的。刘备经徐州、荆州,到益州,行政编制有几次扩容。在荆州,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这是一个相当显要职位。荆州贤俊荟萃,但当时局势不易把握,刘备觉得还是把井冈山过来的老同志放在关键位置上心里比较踏实。后来支援川战,也是张飞、赵云统军,枪杆子还是牢牢掌握在嫡系手里。        赵云到四川后官做得确实不够大,但这应该是有原因的。取得成都后,刘备的处境跟过去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刘备用非和平手段取得西川,川人未必心伏,为了巩固新政权,断掉川官的怀旧念想,大耳朵把人家的元首发配到异乡,但剩下一大堆全额编制的官员还嗷嗷待哺等侯安排。为安抚众人,平衡内外,因此刘备把达官显爵基本都原封不动的给了旧时川官。    大家可能知道,历代开国,都不免要干些“打土豪分田地”的事,一方面充实国库,一方面稳定大小官吏的家庭财政,其结果是使一部分人受伤害,一部分人得利益。为了能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这么做总体讲是无可厚非的。但赵云凭仗老资格,劝大耳以稳定民心为重,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就损害了众官的利益,因而有可能造成与本土官员不睦。大耳这时可能权衡利弊,牺牲局部利益以稳定大局,赵云的官就没升起来。但大耳称帝以后,赵云等老同志应有的待遇还是有的。后来又碰到刘禅这样的好领导,赵云的后事被安排的比较风光。        拿赵云和关羽相比,赵云的经历有点象过去的知识青年,当年下过乡,吃过苦,有理想,但干得大多是粗活,没学到多少知识。国家改革开放,大家薪水高了,刚可以讲讲条件的时候,人家又要有专业知识的干部了,而自己也快到退休的年龄了。关羽的情况则不同,关羽在曹操那里留过学、镀过金,属海龟派,回国效力理当重用。此前,关羽的位置和张飞、赵云等人大致相俦。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