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中的吕关赵

我们评武不可脱离“感觉”两个字,事实上演义当中的主人公们同样有“感觉”,而且一些“有见识”的人们感觉还特别的精准,比如说刘备、曹操、袁绍、诸葛亮等人。吕布的武力不管在谁的“感觉”里都是“非一人可胜”的,虎牢关一役十八路诸侯都“看呆”了,自此吕布的武力从“万人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不可超越的巅峰。袁绍看到华雄无人可敌时感觉“若得颜良文丑一人在此必可胜华雄”,这个“感觉”经过我们分析同样非常精准。关羽斩华雄的事实在刘关张的“感觉”里是必然的,因为“关张皆万人敌”而华雄显然是不够格得这一称号,否则袁绍就不会说颜良文丑可胜华雄了。很多武评爱好者以贬低华雄武力的方法来解释关羽斩雄的合理性,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毛本以“温酒”模糊了关羽战华雄的回合数已经是斩雄最合理的解释了。关羽斩华雄用了多少回合?需要多少回合?这些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羽本就斩得了华雄,因为“感觉”如此。华雄武力在“感觉”上又是咋样?从他斩一些“上将”时以秒来计算看,他的武力最少不下一流,被关羽轻松斩杀来看又感觉最多一流,我的感觉华雄强一流,相当于夏侯敦的水平,所以袁绍不会说张合能胜华雄,曹操也不会觉得夏侯敦胜得了华雄。如果一定要说关羽斩雄的回合数,吉米以为至少要五十回合,若要解释“其酒尚温”,我们只有说曹操用得是保温杯了,又或者是华雄轻敌而被轻松斩杀?总之在演义里“温酒斩华雄”仅仅是一夸张手法,我们实在没必要较真。徐晃二十合速败给颜良后,程昱与曹操“感觉”能敌颜良者“非关公不可”。没有事实可以论证这个“感觉”是否有误,但它解释了关羽武力给曹操等人的“感觉”---曹营最强。关羽斩颜良本是有史料记载,关羽斩颜良本是“理所当然”的,但以颜良二十合败徐晃的武力,依演义逻辑关羽永远也斩不了颜良,演义能赐给关羽的,只有是“感觉”中曹营唯一可敌颜良的人。诸葛亮“感觉”关羽是拿不下长沙的,因为长沙有个黄忠。黄忠的勇名是“万夫不挡”,能得这个称号的只要货真价实,必可挡任何武将百合(包括吕布),这就是演义的武力设定逻辑------任何超一流都是不败的。只要黄忠不被战败,关羽就夺不了长沙,最终关羽借魏延献城下了台阶,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马超的武力在诸葛亮、刘备的“感觉”里是“非张、赵二将不可与敌”(关羽不在场),这个感觉是对黄忠的武力设定上限空间,它至少证明“感觉上”老黄忠是不及张赵的。诸葛亮用取关羽斗马超来激张飞,感觉关羽的勇名是在张飞之上的,关羽武力是否超过赵云演义却始终没有告诉我们,只能肯定的说赵云“勇名”不在关羽之上。赵云的武力“感觉”上是“万人敌”。但我们很难感觉到赵云有“非一人可胜”或“威震华夏”的威慑力,其实从战绩不难发现,赵云所参加的战例中有突出表现的都属“小型战役”或者是防守战,所以他的勇名很难得以突破,磐河战文丑、大战长坂坡、汉中救黄忠,与吕布、关羽比较,赵云没有在十八路诸侯面前露脸,也没有解白马围斩超一流的机会,所以“感觉”上赵云仅仅只是“万人敌”。作者对赵云的偏爱是明显的,若要解释赵云的勇名不突出的原因,我想是受史料影响吧,又或者是因为同时代中还有个关羽。赵云与超一流间的战斗只有与文丑的五六十合及许褚的三十合,超一流间的战斗不到百合是很难判高下的,所以评赵云的真实武力要看对一流战将的表现,三十余合败张合应是赵云武力判定最佳战例。张合武力在一流偏上的位置,与张飞斗有三五十合胜负不分,由此对比出赵云的战绩胜出张飞一筹。马超斗败张合才用了二十回合,但之后四五十合没能拿下曹洪,公认张合武力又在曹洪之上,可以判定张合在斗马超的回合上有所保留(战赵云的张合我们看不出他会保留)。以张合为试金石可得张赵马的对比为:张飞≈马超<赵云。典韦、张飞、许褚、马超之间都有百合以上的无上下风平手记录,这是超一流的一个群体,感觉与此群体略逊的超一流将领有:庞德、黄忠、文丑;比典张许马更胜一筹卓而不群的三国战将仅有吕布、关羽、赵云三人。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