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吴袭荆州的问题的讨论

看过乌鹊兄和长生兄的文章,忍不住来参合一哈。对于袭取荆州一事,东吴可谓蓄谋已久,关于东吴为什么选择荆州作为突破口的问题,吕蒙阐述的很清楚:蒙乃密陈计策曰:“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日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权深纳其策。很显然,东吴根本不信任刘备,看看此前双方在荆州问题上的几次龌龊,就知道吕蒙对刘备君臣的评价颇中要害(至少,从东吴方面考虑的确如此)。而且关羽的存在对东吴来说是个严重的威胁,可以说是关系到东吴的生存。居心叵测的刘备君臣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形势,随时可以东下攻吴,不由得东吴不害怕。看看后来的夷陵之战,即使是刘备方力量因为失去荆州和关羽而大大削弱的时候,东吴占据夷陵要冲,防守起来还是十分艰苦,要是刘备控制着荆州半壁,悍将关羽尚在的话,对东吴的威胁更为巨大,而且东吴防守起来也必将更加困难。而东吴方为什么不以曹魏为进攻对象,吕蒙也说的相对清楚:“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徐州地势平坦交通颇便,适合曹魏的骑兵发挥特长,这种地势恰恰是东吴水步军的软肋,看看后来的诸葛诞叛变的情绪就知道,吕蒙的确具有远见卓识。所以,从东吴自己的战略上考虑,东吴袭取荆州的确是必须的,而且因为关羽的北伐,刘备又在汉中,再加上吕蒙的存在,东吴袭取荆州的时机也很成熟。东吴袭取荆州,关羽回兵的时候,曹操严令不许曹军追击,在这一点我的看法和南飞兄相似,如果曹军追击,很可能会引发东吴的恐惧:毕竟刚拿下的地盘总不会有多牢靠,要是曹军此时借口追击关羽,给东吴重演一把白衣渡江,,,。所以,东吴的恐惧是有道理的。而曹操的确老谋深算,干脆不追,让关羽去和吕蒙打个头破血流,当然最终曹操的目的也达到了,荆州的被袭与关羽的败亡让刘备和孙权终于反目成仇,刘备后来又发动夷陵之战报复,刘备败了,以后对曹魏就几乎够不成威胁。而东吴当时的情况比刘备也好不了多少,如果曹丕趁夷陵之战时偷袭东吴东线,东吴是否能生存下去都是个巨大的问题。所以说,从战略眼光上来看,曹操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强。不过曹操很快就over了,而曹丕战略眼光比曹操有明显差距,过于取巧,想坐收渔翁之利,错失了灭吴的大好时机,这点上偶的看法和南飞兄相同。回头讨论,如果东吴不袭取荆州,双方保持荆州分治的情况的话,合力北伐的可行性。首先,双方的军事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先不说双方是否相互信任,就从关羽辱骂孙权婚使,拒绝东吴帮助,并且擅自取用东吴檀关存米的种种举动来看,刘备君臣对失去半个荆州一事仍然耿耿于怀,而只要性格狂傲的关羽统治荆州,双方合力出兵的想法就不现实。诚然,刘备方即使占据益州和半个荆州,仅凭实力也未必能灭亡东吴,但对东吴而言,这个来自长江上游的威胁确实存在,而且东吴不像刘备,北方只要派一良将领数万人就足以据守无忧,如果双方再次交恶而曹魏趁机在东线袭击东吴,此时的东吴形势比如比夷陵之战时候还要恶劣,恐怕不over也差不多了。如果东吴不袭击荆州,则以关羽在襄樊前线拥有大量舟兵,还能够与曹魏援军进行对峙等表现来看,他可以全身而退,得到了数万于禁的俘虏增强了荆州方面的实力以后,关二对东吴的优越感自然也越发强烈,而如果刘备方占据着半壁荆州,东吴就始终无法避免面对着来自上游的威胁。从人口,人才等方面来考虑,要知道蜀汉后期的人才凋零的状况和失去荆州,以及夷陵大败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仍然拥有半壁荆州,不发生夷陵惨败的话,蜀汉后来的国力和人才状况未必就会比东吴差了,要是东吴的国力在三国中垫底而又没有长江屏障的话,恐怕其灭亡还要在蜀汉之前。综合一下,东吴袭取荆州,对东吴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而言都极为有利。荆州对蜀汉和东吴而言,好像一笔烂帐,很难算的很清楚(以前和三统花费过长时间讨论过三国志中刘备借荆州以及荆州的归属问题,但是我一直也没搞的很明白,汗。。),对于荆州,显然蜀吴双方对占据半壁荆州这个现状都不十分满意,而且双方围绕荆州龌龊不断,都想全据荆州这一点也的确是事实,当然,最后还是东吴笑到了最后。:)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