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关羽斩颜良争议由来

关羽策马斩颜良一段是有史料记载的,记得以前曾见过一本《孙子兵法》里用白话转载了关羽斩良一段,大意是:曹操三路兵围困颜良军队,关羽借机逼近颜良,突袭刺颜良于乱军之中。按此说法白马之战的胜利应归功于曹操的用兵得当,关羽刺良虽显其个人英勇但斩良的结果却是大势所趋,刺良只是加快解白马之围的速度而已,与演义里关羽在此战力挽狂澜存在较大偏差。暂且不论上述所载是否属实,但它至少为说书人(或说演义作者)提供了一个让白马之战完全合理化的建议(类似演义中魏延斩王双,姜维杀徐质)。三国故事历代传颂,说书人们为何就想不到呢?这个原因想必罗贯中和毛氏父子都清楚---为显示关羽白马一战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事实又并非如此。不是有句话叫“说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来填补它”吗,用在关羽斩良的争议上再恰当不过了---刘备的临行语诸如此类也算是这一百个谎言中的一个吧。说书人明知故犯的原因无外乎突出关羽的“义”字,虽然还牲牺关羽英勇形象作为代价。一般的人(或说真实的关羽)只要在白马一战立了首功(斩了大将颜良)就有足够的资本离开曹营,但演义中的关羽非比常人(罗本三国目的也是塑造关羽义薄云天形象)。到了毛本时期,民间舆论的关羽已经成神了,如此可以解释为何毛氏依然执着于关羽在白马一战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若无此目的相信他完全有能力让此战变得无可争议,《三国演义》让关羽以“一人”之力解白马之围,其目的就为突出关羽的“义”非常人可及(华容道“义释曹操”也是为此),关羽斩良的争议由此而生。现今对于此战的争议集中在关羽斩良过程的不可思议性,这些争议多出自毛本,可能与毛本的普及率较高的缘故吧,那么罗本的描写是否也有争议呢?事实罗本同样有它不可思议的地方,个人手中的版本是李(卓吾)评本,不管它是否真是毛本的蓝本,可以肯定的是它出现在毛本之前,也就是说李卓吾所评论的完全是罗本。李在关羽斩良一段与罗本一字不差,只是少了刘备暗嘱的小注,在“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这句诗后面写了句评语:此亦是后人想当然,未必未必。。。因此可以说关羽斩良争议由来已久---必定是毛本面世之前。罗本中关羽“倒提龙刀、盔取下放于鞍前”的意图是什么呢?暂将其看成真人实事,关羽作法可看作是提高“暗杀”的成功几率,以此而论似乎显示了“智”的一面,但是罗本既有后人的题诗与刘备暗嘱小注,无疑这是罗贯中为了让事态往他先知的方向(刘备暗嘱)靠拢,也就是说刘备的暗嘱才造就了颜良“冤死”,若不是刘备暗嘱关羽岂不成为肉泥?这样一来关羽的“智”就变成“不智”了。这就是罗本的争议所在。综上所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演义里河北军士(包括颜良个人)的勇猛雄壮以及河北军战局的优势都是必须的,不如此不足显关羽为此战所作的贡献,关羽贡献越小就越显他的“不义”,因为关羽正是凭此功离开曹营的。让关羽以一已之力胜河北十万人马正是关羽斩良争议的开端,按演义逻辑关羽只要斩得颜良之首就可算胜得十万之众,偏偏演义又不允许超一流武将一合即死,因此关羽斩良的争议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争议的原因:一、演义逻辑与历史实事存在冲突。二、为衬托关羽的“义”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使得无法自圆其说。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