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北方良将-王平。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本来养在何氏家里,后来才改回王姓,所以王平在三国志有些是叫何平的。他本来是巴蜀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的部下,建安二十年九月,杜濩、朴胡率众投降曹操,王平也随着投降,假校尉。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倾益州之众大举进攻汉中,曹操方面汉中统帅夏侯渊轻敌身亡,曹操随即亲率大军出斜谷,与刘备争夺汉中。王平也在曹操出征的大军中。曹刘双方经过长达数月的僵持,曹操终于失去了对汉中的兴趣,引军北还,刘备获胜。王平就是在这场漫长的战斗中投降刘备,并被刘备拜为牙门将、裨将军的。此后,蜀汉方面的一系列大的军事行动中都没有王平的身影,直到建兴六年诸葛亮挥师北伐,这是一场蜀汉蓄势已久的攻势,赵云邓芝在箕谷作为疑军牵制曹真大部队,而诸葛亮亲自率大军攻击祁山,马谡督率诸军给诸葛亮打头阵,王平所部就在马谡所督的诸军中。此后的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这就是著名的失街亭,王平传里对这件事记载的更清楚些:“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王平正如演义里描写的那样,连续对马谡进行了规谏,但是马谡并没有听从,(注一)。随即,马谡被曹魏名将张合大败,马谡的部队统统做鸟兽散,只有王平所率领的千余人“鸣鼓自持”,张合怀疑王平部是伏兵,于是就不再进逼。王平慢慢的收合了诸将的残兵败将,率领他们从容退却。街亭的失守实际上宣告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而作为疑兵的赵云部也为曹真击败,诸葛亮无奈地退回汉中,随即,马谡等人被诛以谢众,也有些将军被夺去兵权,连诸葛亮自己都自贬三级,而王平因为在这次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大获诸葛亮的青睐,“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此后,王平一跃而成为蜀汉将领中的闪光人物。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王平被派遣去负责守卫南营垒,曹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攻打诸葛亮部,而张合攻打王平所守的南营垒,王平坚守不出,张合无法攻克王平的营垒。在蜀汉军粮尽之后,诸葛亮退兵,张合率军追赶,被诸葛亮设伏射杀。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最后一次出祁山,王平也是出征的将领中的一员。司马懿率魏军和蜀军在渭南长期对峙,双方统帅沉稳的性格使得这场战斗成为一场双方将领都没有什么表现机会的战斗,王平也不例外。八月,耗尽了心血的诸葛亮在军中病死,随即,蜀汉诸军根据诸葛亮的遗令在杨仪的率领下撤退了。诸葛亮身故之后,蜀汉部队发生内 讧,一向对杨仪心存芥蒂的骁将魏延不愿受杨仪指挥当杨仪的后卫部队,抢先率部撤退占据了南谷口,派兵攻击撤回来的杨仪部队,杨仪命令王平等率军在前和魏延对阵(注二),王平怒斥魏延的先锋部队:“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做?”魏延的属下知道魏延理亏,于是溃散,魏延逃跑被杀。因为在平定魏延的过程中的功绩,王平随后得到晋升:“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军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王平更是进封安汉侯,代吴壹督汉中。王平从此就开始负责蜀汉北部安全了。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人事升迁,王平成为蜀汉的镇北大将军,统治汉中。延熙七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攻打汉川,等蜀汉方得到消息的时候,魏军的前锋已经到达骆谷,此时汉中守军不足三万人,众寡不敌,诸将大惊,但是因为王平应对得力,下令严密的防守兴势围,再加上在涪城的部队和费祎所率领的成都部队也相继赶来救援,魏军终被击退。此时的蜀国,邓芝在东边,马忠在南方,王平镇守北方,三人都功勋卓著,名重一时。延熙十年,被诸葛亮着力培养的蜀汉将领姜维开始北伐,他率军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从此开始了他频繁而漫长的北伐运动。我并没有找到王平参加这次战斗的记载,或许,王平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他参与北伐了吧(注三)。延熙十一年,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卒。纵观王平的用兵,感觉是他个非常稳重而且老辣的将军,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往往十分准确,所以王平用兵基本没有什么失误,堪称蜀汉的北方良将。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他的这些功绩大部分是防守的时候取得的,因此未免有些美中不足。:)注一:我分析,很可能马谡所督的诸将有不少赞同或者怂恿马谡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因为从后来诸葛亮不仅仅诛杀了马谡,甚至还杀了几个将军,并夺了另外几个将军的兵权(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三国志《王平传》)。如果只是普通的兵败,诸葛也没必要下此狠手。注二:见三国志《杨仪传》: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这里的何平就是王平。注三:如果以王平投降曹操的时候是30岁计,那么,此时王平大约有60岁了。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