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和演义

史书记载史实,但不是实录史实。看史书了解一部分史实是可以的,但如果把它当成不二的金科玉律来用就可笑了。再说史书也在很多时候表现了作者的主观倾向,也有很多记载失实的地方,往往也认不得准的。如果想通过读书来增长历史方面的阅历,不见得非史书不可。小说如《三国演义》,且不说它直接挪用了多少史书的东西,单是它经历了千百年的积累,再由一位成熟且阅历丰富的人著成,就集中表现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体验。我们在很多做事的时候以此为鉴也是可以的,把它当成一种正经的典籍来研究也未尝不可。其实演义除了一些为吸引眼球而进行的必要艺术夸张外,其他方面不是乱来的。有时史书记载连接不上,或语焉不详,演义做了合理的补充,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如果退回到那段历史时光,可能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就是演义说的那么回事。如历史上关羽被曹操所擒一事,几个相关人物的传里都记载得很简单,几个字而已。《关羽传》“曹公擒羽以归”,《先主传》:“擒关羽以归”,《武帝纪》:“羽降”。那么关羽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被俘?这里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单从这一事件看,我认为演义里的推测和补充是合理的:即关羽是主动而带着条件投降的。史书中曹操派张辽打听关羽意向,以及关羽斩良从容离去,都说明关羽当初是保持著一定尊严,以和平、斯文的方式被曹军纳降的。那么看这段演义,除了关羽站在门外看书之类是纯文学的东西外,其他就当史书去读就好了。我觉得,读过一点史书的坛友,不必轻视只读演义的朋友,有时演义给你带来的知识或启发,可能比史书大得多。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