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里爬外的许攸

说到官渡之战,就不免谈到许攸,正是因为许攸关键时刻反水,讲袁绍重要军情报告给了曹操,才使曹操奇袭成功,将袁绍军一举歼灭,为曹操平定北方奠定了基础。许攸,南阳人。最早出现在史书中是关于他和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连结豪杰,图谋“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他们谋反的原因大抵是要尽诛黄门宦官,这还可以理解,但是要连灵帝也给废了就比较让人匪夷所思了。事情最后当然是失败了。在《袁绍传》中也有记载:“(绍)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从这里来看,许攸和袁绍,张邈等人相友善,大概当年也喜欢做些行侠仗义的事。上面这些不足以对许攸下一个结论,许攸最“出彩”的事迹是在官渡之战时,当时袁绍挥师南下讨伐曹操,要劫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觽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从这个记录可以看出,许攸当时在袁绍军中的地位不低,大抵是和田丰,沮授平级。面对袁绍的大军,曹操军中都心怀恐惧,只有谋士荀彧说:“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正,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颜良、文丑匹夫之勇,可一战而擒也。”从荀彧的评价来看,许攸的贪财早已经名声在外了。果然后来,在曹操军兵疲粮尽,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对于许攸投奔曹操的理由,也有记载认为是许攸提出轻骑奔袭许都的建议而袁绍不予采纳,又赶上在邺城的许攸家族中有人犯法,被留守的审配抓进监狱,许攸大为不满,于是投奔曹操。但是不管怎样,许攸这样一个袁绍军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叛变对袁绍军而言都是致命的。至于当时许攸的嘴脸,曹操传记载的比较清楚:“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卿远)[ 子远,卿] 来,吾事济矣?” 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 :“无是,更言之?”又曰 :“可支半岁 。”攸曰 :“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 :“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公大喜。”好一个“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从年轻时就和袁绍友善,又做了袁绍多年的部下,可谓权高位重,居然为了贪财这样的小事就反目成仇,恨不得致袁绍于死地,其人品之底下可知矣。更让人恶心的事还在后面:“(曹军)既至,围屯,大放火,(乌巢)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余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 :“何为如是?”仲简曰 :“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公意欲不杀。许攸曰 :“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 。”乃杀之。淳于琼,字仲简,他的真实地位比《三国演义》中要高,是当时袁绍军中的大将,也是袁绍军的三个监军都督之一,。许攸卖了乌巢守军,坑得淳于琼被割了鼻子非但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好像还觉得坑人坑得不够,非要杀了淳于琼而后快,用心极是阴毒。我分析,许攸到曹营告密之后还返回袁绍军营这件事,大抵是因为如果许攸不回,袁绍就会生疑,但是从他迫不及待的要杀淳于琼来看,我很怀疑是不是他已经不满足于只卖给曹操情报了。这样用心险恶,吃里爬外的奸诈之徒自然不会也有什么好下场,后来“许攸恃功骄嫚,尝于众坐呼操小字曰:‘某甲,卿非我,不得冀州也!’操笑曰:‘汝言是也。’然内不乐,后竟杀之。 ”另外:三国志中还有另一个许攸:“魏王操以杜袭为留府长史,驻关中。关中营帅许攸拥部曲不归附,而有慢言,操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谏宜招怀攸,共讨强敌;操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入欲谏,操逆谓之曰:“吾计已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何待下之不阐乎!”操曰:“许攸慢吾,如何可置!”袭曰:“殿下谓许攸何如人邪?”操曰:“凡人也。”袭曰:“夫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今区区之许攸,何足以劳神武哉!”操曰:“善!”遂厚抚攸,攸即归复。 这个许攸是关中豪强,并非本文讨论的南阳许攸:)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