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评传 (四)

无奈的赤壁河北初定,曹操的注意力立刻转向了南方。有人讲曹操南下的时机不成熟,说后方不稳,后来孙刘两家的的谋士们也这样讲,但我以为不然。首先,成功北定沙漠的魏军士气高昂,乘胜南下,自然符合兵法中某一条;其次,演义中讲的关中诸将,当时都明确表示服从中央领导,没有直接攻打的理由,并且关中诸将负戎阻远,互相扯皮,不好讨伐也没太大威胁;第三,江南两大势力加寄居在荆州的刘备,都是曹操的夙敌,十几年中,刘表虽然自守江汉,和曹操的大小征战却从没有停止,以前忙于北方,自然该先放一下,现在北方无事,正该解决这一历史问题了;第四,曹操有大志,肯定想尽早的统一天下;第五,此时的力量对比,曹操已经比刘表或者其他势力大了很多。二零八年的八月,在经过一段时间准备过后,曹操带领大军南下了。据说力量的对比是这样的,曹操南下大军有十五万,荆州总兵力大约十万,在北线能作战的部队能有多少呢?可见力量的差距之大。偏偏在曹操轻军掩进的时候,刘表却死了,刘表一死,原来荆州的力量对比被打破,亲曹派蔡瑁等说服刘琮了投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荆州。荆州速降,最狼狈的人是刘备,诸葛亮后来说得好,诸将都可以降曹,刘备是不能降的,于是他南逃江陵,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击溃过后又东逃江夏,几乎就丧命在曹操的铁蹄之下。没有能够致刘备于死地给曹操留下了无穷后患,虽然得到了军事重镇江陵,获得了无数粮草人才,可刘备毕竟在江夏一带重新组织了起来,并且联合到了孙权。后来我们在探讨赤壁败因的时候,说到一个曹操稳定荆州不慌东下的可能,我想如果是刘备在长坂坡被消灭了,荆州全境其他派系应该不敢和曹操对抗,那么曹操还可能先不忙东下,可刘备生存了下来,曹操的东下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刘备在荆州养时待势,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看看他南逃江陵时路上的百姓就清楚了。这里的百姓既有普通农民商贩,同样有荆州大族,加上刘备几十年的威名,如果曹操不彻底消灭刘备而转身回许昌了,他一定会夜不安枕。为什么说曹操回许昌呢?我想还是有几个原因。第一,河北袁尚直到二零七年才彻底被消灭,可以想象河北还隐藏了很大的反曹力量,如果曹操三年两年都呆在江陵,不出现动乱才是怪事;第二,说关中诸将服从领导,是因为曹操有足够的威慑力,如果他长期呆在江南,关中诸将会不会起异心?从洛阳调兵和从江陵调兵对钟繇的支援显然是不一样的;第三,(这个问题估计魏武兄最反对)曹操在汉政府中一家独大,就是说独揽了大权,但不等于没有反对的声音,三五个月他可以不在家,留守的人可以镇得住,反对的人组织不起大的力量,如果是三五年不在,估计许昌已经翻天了。如果曹操北归,军队的至少大半会带回去,留守的将领无论是谁,估计都承担不了对抗刘备的重任。不是说军事上刘备比曹操的将领高明,而是荆州人心向背中,刘备占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赤壁之战是非打不可了。力量的对比至少是四到五比一,孙刘两家确实是冒了大风险,可最后他们胜利了。诸葛亮和周瑜都在战略分析上胜过了曹操。也许不是曹操和他的谋士们想不到,贾诩就给过曹操不同意见,只是曹操现在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了,志得意满,曾经是袁绍犯过的错,现在他走了这条老路。中国之大,给了无数英雄纵横驰骋的天地,但中国既大,就有许多人不能想象的情况,滚滚长江和北方的小河流不同,曹操的无敌之师是平川旷野的无敌之师,不是在大江上,因此一开始,战场的形势就对曹军不利。这还不算最痛苦的事情,痛苦的是战士们水土不服。邓总*设计*师曾经说过,大军一过淮河就开始大面积的出现拉肚子,现在曹军所处的位置是淮河以南数百里之远,长江边的沼泽地中,瘟疫爆发了。一群站都站不稳的人怎么拿枪去打仗?无论是周瑜黄盖点的火也好,曹操自己烧的火也好,反正曹操从高高的颠峰上跌了下来,经历了他人生中一次巨大的失败,从赤壁溃退到江陵,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然后曹操将江陵丢给了曹仁,自己直接就回北方了。其实曹操在荆州还有不小的力量,从曹仁能够抵挡周瑜刘备近乎疯狂的一年的进攻就可以反证。但曹操没有选择在荆州抵抗周瑜,也没有选择从北方调集援军,很明显,他是怕自己失败的消息传到北方,引发北方的骚乱。可是这一走,曹操再也没能够实现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孙权的实力在赤壁过后得到了证实,说明孙家割据江东并非运气,同时也取得了新的领土,为以后的扩张准备了条件。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在战后取得了荆州江南四郡,也有了暂时的家,为后面的急剧膨胀获得了资本。只有曹操,无限失意中。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