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copy时掉了一段

演义中如果一个势力要想在前三国军阀混战之中称霸一方,或曰称霸一时,需要重众多因素,其中两点在下以为是最关键的。其一,即该势力的NO.1一定要武艺高强。其二,该势力的NO.1至少有一个言听计从的谋士。这两条有时可以互补,但绝对缺一不可。a.成功例子:孙策、张绣。孙策是在下观点的最好例子:)他年级轻轻,武力超群,又得公瑾辅佐,一路杀向江东,凭着掌中枪、胯下马,迅速站稳脚跟;又得公瑾共图大事,更荐出江东二张,一时间“江南皆平”。张绣也算能战之人,虽不如概念中的猛将,但他自得贾诩之后,立刻稳了下来。只要他对贾诩言听计从,亲自上阵,必胜;不听,必败;败后再听,仍可胜。一时间败曹、降曹、再败曹、再降曹,也算左右逢源。b.先成功后失败的例子:吕布、马超、李傕郭汜。吕布本可列入a类,他对陈宫言听计从的时候,率破曹操,也算是一方霸主,可惜他后来“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以致一败再败,最终陨命,陈宫那句“恨此人不从吾言”,一语道破温侯之败啊!马超也曾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夺船避箭”,可被曹操“抹书间韩遂”后,屡战屡败,最终家破人亡。李傕郭汜不过听了贾诩一句“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便杀入长安,吕布竟不能挡,从而引发了真正的军阀乱世。可后来二人不听贾诩,甚至竟欲“拔剑欲斩诩”,他们离败亡也就不远了。c.只满足一点最终失败的例子:公孙瓒、孙坚、陶谦、刘表、孔融、刘璋……等等。以上诸位,或能战而帐下无谋士;或帐下不乏德才兼备之人,本人却不能战。结果要么战死,要么被别人吞并,要么让出领地……被乱世所淘汰还有一些特例,即刘备、曹操、袁绍、袁术、孙权等。刘关张三位一体,遇诸葛前可入c类,遇诸葛后则为a类矣。其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不多话了。曹操呢,可以视为为a类,曹操一向先身士卒,冲在最前面,“将戟于操盔上一击”“火烧乌巢”“割须弃袍”等事迹便是如此而来,当年他那句“我不自往,谁肯向前”便是符合了要素一,只是他帐下猛将实在太多,根本不必曹亲自动手了;同样,其帐下谋士又岂是“如云”二字可以比拟,要素二也合的不要太合了。所以曹操和以上例子有所不同。同样,孙权和曹操相似,他当NO.1时,已经有城有地,帐下亦号称“江东称得人之盛”,但孙权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有了“权绰枪欲自战”“逍遥津上玉龙飞”等事迹。而袁绍、袁术呢,起家靠的是威望,早期也算英明,帐下人也不少,但无法善用之,归入b类吧。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