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诸葛亮为何喜好《梁父吟》?

《三国志-诸葛亮》是这样记载的:    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由此可见,诸葛亮时常吟诵着故乡的古老歌谣《梁父吟》。歌词说: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治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大概意思为:走出城门,遥望南边的荡阴里;里中有三座坟,高高隆起,形状相似;要问这是谁家的坟?那是齐国勇士田开疆、古治子和公孙接的坟(由于五言句的限制,所以只举前两个豪杰的名字);这三勇士有力拔南山、剑断地纪的本领;有一天,三勇士被谗言所惑,为争夺二桃而相互残杀至死;是谁策划这一阴谋?是齐国宰相晏子。    这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典故“二桃杀三士”。《晏子春秋》中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的经过,事情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齐王景公手下有三位豪杰。他们是田开疆、古治子和公孙接。三人都是骁勇绝伦的好汉,平日旁若无人。宰相晏子担心三合力,有危齐国,便与景公合谋,在三人都在场时,下赐二个桃子。说:“你们当中,谁人认为自己有功劳,就吃这个桃子,不用客气!”三豪杰骄傲自负,晏子企图利用他们的这一弱点,挑动他们决斗。名闻遐迩的打虎英雄公孙接虽也意识到是晏子施的离间计,但为了顾全面子,就迅速地抢了其中一个。接着,统率三军、立过战功的田开疆夺走另一个。古治子什么也没得到,他见状,不田得怒从心中起,说:“我随主君渡黄河时,虽不会游泳,但还是潜入水中,捕杀大龟,人们都赞我为河伯(河神),我最有资格获得桃子,而你们却抢先夺取桃子,太不像话了,快快把桃子还与我!”说罢,拔剑出鞘。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先抢到桃子的两位豪杰听了古治子的话,自觉惭愧,他们责备自己:“我们勇不及古治子,却抢了桃子。现若不让出桃子,将被认为是贪欲。现若不死,是没有勇气的表现!”于是,二人归还桃子后,便自刃而死。古治子在一旁茫然望着这一情景,十分惭愧地说:“二子死之,治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死,无勇。”他没接桃子,也拔刀自尽。景公以士礼厚葬这三位豪杰。    对该事件的评价,诸葛亮吟诵的《梁父吟》与《晏子春秋》的记述之间,有明显的差别。《梁父吟》是站在与政治、国家命运无直接关系的民众立场上来叙述这一事件的。而《晏子春秋》则是掌管一国命运、对政治动向负有责任的宰相立场来看待这一事件的。换言之《梁父吟》反映了民众对晏子奸计、惨遭不幸的三勇士的无限的同情心。《晏子春秋》则相反,它写的是三勇士居功自傲,旁若无人。宰相晏子担心三人有朝一日将给齐国带来灾难,便设二桃计,迅速消除隐患,保证国家安泰。三豪杰不除国不安。    大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好吟《梁父吟》,是与歌谣内容本身无关,而因为他十思念故乡,因而也就特别喜欢吟咏故乡的歌谣了。不过亦有可能是由于三豪杰的不幸遭遇,打动了诸葛亮的心。但除此外,还另有缘故。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司马迁的《史记》认为,晏子是刚直厚义的国士。这是有代表性的评价之一。记载晏子传记的《史记-晏子列传》说:    晏平仲,名婴,莱(今山东省)这夷维人。仕于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勤奋而为齐人景仰。身为宰相,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上朝时,君主下问,大胆直言,君主不问,主动谏言。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抗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传记的最后,司马迁加了一段“太史公曰”:“君主被杀,晏子当着逆贼的面,伏在齐庄公尸体上痛哭,葬礼结束后,便拂袖而去。这不正是‘见义不为无勇’吗?不看君主的眼色行事,大胆直谏言,这不正是‘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表现吗?”司马迁甚至还说:“若晏子尚健在的话。我愿替他执马鞭。”《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无数,但很少有象晏子那样,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司马迁言论很能代表当时知识分子对晏的看法。    东汉时期,《史记》已被世人广泛阅读,从东汉之后的三国六朝时代,《史记》成了知识分子必读之书,诸葛亮既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那么他肯定读过《史记》,对于晏子如此名人不可能不了解,司马迁如此高度评价晏子,甚至愿作他的马车夫,无疑会给诸葛亮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诸葛亮喜爱《梁父吟》,不仅是因为三这豪杰的不幸遭遇打动了诸葛亮的心,诸葛亮对监察院子策划“二桃杀三士”的高超智慧,肯定是深有感触。也更切身体会到在乱世中求生的艰难。   以上个人见解,不作实据。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