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的是是非非

于禁这个人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于禁投到曹操麾下后,先后参与了讨吕布、平黄巾、破张绣、征袁绍、定昌稀(豕希)叛乱等一系列战役,官阶一步步从领军司马、都尉、校尉、裨将军、杂号将军升迁到左将军,又先后封侯、假节钺。于禁的军事才干是令人钦佩的,他靠一刀一枪取得的这一切成就都是真本事换来的,是可以信服的。在上面提到的战役中,于禁还体现了大将的风度和高度的政治意识。与张绣交兵失利后,他有效的制止了青州兵的散乱行为,后来获得了曹操高度的评价,夸他和古之名将是一个档次的人物。从这件事看,曹操对于禁怎么夸赞都不过分,青州军是曹操基业的根本,青州军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如果失控,发展下去就是哗变、动*乱,或另拥其主,或作鸟兽散。不管出现哪种情况,曹操再重新收拾旧河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于禁不缺乏军事才能,同时也很遵守法度,做事情比较清廉。但是这就引发了另一个话题,就是他为人处世的问题。他上述优点从另一个侧面看,治军严整,对自己很约束,结果造成他的部下也和他一样,立了很多军功,却捞不着什么油水。于禁每次打了胜仗以后,打扫战场时获得的战利品都统统交公,不给下属留过手好处。这样一来,属下出现了怨言,于禁和士卒关系就不那么融洽了。再有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件就是平息昌稀叛乱。于禁和昌稀往日有交情,昌稀在被围困的状态下举白旗投降。这时有人建议把昌稀交由曹操亲自处理,这样于禁可以做好人,不必担什么责任。而于禁则没有讲情面,严格按“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律法处死了他,为这结果曹操也不禁叹了几口气。著名时事评论员裴松之先生多年后就此事发表评论说,当时就是把昌稀交给曹操,结果也得按法律办事,这件事于禁完全可以灵活把握;再者说于禁对变节者这么对待,日后自己又出现变节行为,别人怎么羞辱他也都是他该承受的。这件事偶个人认为,于禁处死昌稀,正面的评价应该算得上以公废私,有思想高度;若反过来想,以“小人”之心度之,于禁也有标榜自我、哗众取宠之嫌,以伤害朋友的旧谊来博取自己日后的功名,这么想也应有一定的成立理由。说到七军的覆没,偶看于禁纵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部分责任也不会太大。若说应屯大军于高处,那么“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哪里算是高处呢?小股军兵站在堤坝上还勉强可以做到,大队人马又怎能保全平安?城外是这样,城里也好不到哪里,“汉水暴溢……城不没者数板”,大家都是在苦苦支撑。另外这里有一个军事问题没弄明白,“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曹仁来指挥庞德屯兵!庞德到底归谁节度?会不会于禁本人也得听曹仁调遣?七军临来时曹操有过这样的交代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面提到于禁不善于和属下搞好关系,也许庞德真象《演义》上说的,跟于禁有些嫌隙,而陈寿先生在此又用了春秋笔法,轻轻带过了当事人的责任。曹丕后来见到于禁时,举了以前荀林父和孟明视的例子安慰他,继而又令他羞辱致死。后来《魏书》记载这件事说:“……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对于禁的态度还是比较宽容的。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