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三,我问你!(1)---关中和陇右

〈张老三〉其实关中决对不是你说的粮产量不高的地区,恰恰相反,关中自古以来一直是全国粮产量最高的地区。  关中的地理位置概念:陕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在秦岭北麓和黄土高原南部夹着的平原,才是你口口声声所谓的关中地区,东西范围是指陕西潼关以西到宝鸡市为止这一带的“八百里秦川”,又被称做关中平原,海拔325~850米。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38年,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的确关中早在战国时期就很富庶了,你说了很多,这里先不说你文里关于粮食产粮的问题。单说你拿关中来敷衍我的疑问,根本就是答非所问。  说到这里,殴打一下张老三先!我什么时候说过关中粮产量不高了?甚至都没有提到过关中的粮食产量问题,唯一一次提到“关中”这个字眼是引用≤三国志≥原文说魏军因为“陇右无谷”所以考虑从关中大调漕运。我说的是陇右!你跟我扯什么关中屯田有什么意思?陇右前线魏军缺粮,≤三国志≥写的一清二楚的,不知道你可笑什么?  陇右的地理位置概念:“陇右原指陇山以西地区。唐代设置的陇右道管辖今甘肃省全境及周边青海、新疆部分地区,因此,后人习惯上把现在的甘肃省称为陇右,包括古时河西走廊诸州郡,也涵盖今甘肃庆阳、平凉等陇东地区”。这说明陇右在三国时期就是泛指陇山以西的雍凉地区。只不过当时魏在陇右分置秦州,所以也叫甘肃为秦凉之地,但跟陕西也是两个概念。  陇山在陕甘宁的交连处,夹在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和宁夏六盘山之间,主要景点在今天的华亭县(查了一下,居然自称煤都),其平均海拔1300米。这就是陇右和关中的根本区别标志之一,稍后还要说到。再复习一下关中的范围:宝鸡以东潼关以西,秦岭以北。  接着看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出兵伐魏的大致经过。先进攻的祁山在今天的礼县东,抢麦子,和司马对峙的上邽在今天的天水市清水县,大败司马的卤城是在今天的天水市甘谷县东南,射杀张郃的木门在今天的天水南。哪一处在你说的关中地区?难道轻松跨过大山冲下平原去抢粮?所以你举的一大堆例子基本上是无用功。无助于解决我的疑问。  这里先不说陇右的粮食生产。稍微涉及一下关中地区冬小麦的收割时间,下面是陕西省气象台2003年6月2日发布的5月份气候与农业生产消息:   农情及农业气象条件:冬小麦基本成熟,长势普遍良好   今年5月份我省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月气温大部分地区正常略偏高;   虽然降水日数较多,但月降水量大部地区仍偏少。冬小麦如期成熟,陕   南已开镰收割。  不管现代这些地区是1年2季还是2年3季,你也没有拿出证据说明三国时代能够1年收几季。而且我们争论的焦点显然是“冬小麦”,先不说陇右的冬小麦的收割时间,就说你这“关中地区”吧,收的早的陕南(应该是指关中下面的汉中地区)也显然是在5月,也就是农历4月,和三国时期没有大的出入。  关于关中地区的产量问题。你说“灌区平均亩产可达250-300公斤左右”。我得到的资料是:“西部灌区在高效农业开发中,广泛应用小麦套线辣椒套玉米技术,实现了双千田目标。二、双千田产量指标小麦亩产300~350公斤”。不过你要注意,这产量不仅是在灌区,而且是在“高效农业开发中”,10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亩产量有多少,还是问号。  陇右的情况找时间再和你商讨,你的说法基本上原封不动的把现代生产移到三国时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一段:  Ⅶ.黄淮冬麦区  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   全区地势低平,海拔除陇东、关中和山西西南部略高外,,,,,,旱地及丘陵区多二年三熟,关中渭北和晋南旱塬地区有的一年一熟。“播期通常为10月上旬,6月底前后成熟”。[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300&postfix=0&ptp=0][/upload]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