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隼舞空兄关中小麦问题(2):

第四、东汉时期的关中地区气候和小麦的成熟期:刚才论述了小麦的成熟事件影响因素,以及现在的小麦成熟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时候,是不是有可能麦子都是在农历三月熟的,正巧,我是学地质的,对这点有些了解,不过非常枯燥的,事先说明。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第四纪大冰期”这个词吧?我还是稍微解释一下,地质上把地球的发展分成一个个的时间阶段,其中对应于我们目前这个时期的就叫做“第四纪”,地质代表就是地表未固结成岩的土壤、沙砾等松散沉积物。我们大体上已经知道,在地质时期反复经过了几次大冰期,其中从古生代以来,就有三次大冰期。它们是:震旦纪大冰期,古炭纪-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间冰期。每两次冰期之间,大约是2-3亿年。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其实,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或十几万年。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从亚间冰期向亚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科学家们称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终止线,标志着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新的亚间冰期,气候由冷增暖。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前后开始,地球从第四纪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亚冰期,进入到现代的亚间冰期,人们也称之为冰后期。这一段时间大体上相当于人类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关于这时期的气候,挪威的冰川学家曾做出近10000年来的雪线升降图,可以清楚地看到雪线升降幅度并不小,表明冰后期以来,气候有明显的变化。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记载,竺可桢将这些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5000多年来的气候有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l℃左右。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是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在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近5000年来,虽然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但是总的趋势是由温暖向寒冷变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冻。而在第四个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都封冻了。东汉和现在的冷暖变化(这一部分是引用《气候突变:史实与意义》郑景云,葛全胜,张丕远,地球科学进展(1999)02)***发生于280 AD和1230 AD左右的气候系统突变在温度要素上的反应也非常明显。多项研究表明,在全新世高温期结束以后(一般认为结束于3 000 a BP左右),我国的气候历经几个短暂的冷暖波动,于西汉中叶再次回暖。因为那时在立春以后,西安一带的土壤就开始解冻,其它各种物候现象也表明当时西安一带的物候比现代早5天左右,至东汉,气候虽略转冷,但大体上与现代的情况相差不大。竺可桢认为,约在公元243年,中国气候结束了前期温暖期,因为那时的淮河出现结冰为前所未见。但后据谭其骧考证,该次淮河结冰事件实际发生于淮河的北部支流,不足以证明当时气候已经转冷。据满志敏等后来的研究证实,寒冷事件的频繁出现是从280 AD开始的,大约在280 AD以后的20 a中,正史记载的寒冷事件频数大大增加,表明当时的气候急速转冷。而在310 AD以后又略回暖,340~480 A寒冷记载极少,至490 AD后,气候再次变冷直至6世纪前期。自6世纪中叶始,中国气候又再次转暖,进入隋—盛唐温暖期,这一温暖期一直延至中世纪适宜期(温暖期)结束。但在其间的790~820 AD和880~910 AD,分别出现了短暂的突然变冷。满志敏等认为790~820 AD间,寒冷证据较多,但估计880 AD以前的气温不会比现代低,因当时福州一带的荔枝尚能存活。880 AD以后,寒冷事件记载迅速增加,882 AD关中8月“雨雪交加,冻死军队”,903 AD苏北“江海冻冰”,904 AD太湖地区“10月17日寒如仲冬,降雪”,这些证据都表明在880~910 AD出现过剧烈的气候转折〔18〕。尽管中世纪温暖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但在其间仍有许多寒冷事件发生。张丕远等〔19〕给出了950~1230 AD奇寒暴暖连续相间发生的事实,说明在880~910 AD存在着频繁的气候波动。这种频繁的气候波动只能用气候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来解释,再次证明这一时期的气候具有过渡的特点。1230 AD以后至19世纪末,中国气候进入寒冷阶段,尽管有证据显示,气候曾在15世纪初、16世纪末和18世纪中叶有过短暂暂回暖,但回暖幅度均较小,整个阶段的气候为近2 000年来所最冷,因而亦常被称为“小冰期”。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近2 000年来,中国气候在280 AD和1230 AD左右发生了两次突变,280 AD和1230 AD这两个突变点将中国近2 000年来的气候演变划成3个主要时段:280 AD以前和1230 AD以后气候相对稳定;而280~1230 AD气候发生多次转折,尤以880~1230 AD间的气候波动最为强烈。***从我自己看过的东西,我记得东汉在长安还有竹子,负责皇帝器用的官吏就有专门管理竹林的,而现在竹子最北不过河南南部,还有,我国丝织业布局本来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从气候变迁情况看,至隋唐时代,虽然气候也有变化,但是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现在北方是有原因的。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才开始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的。总之,即使没有上面引用具体的科学分析,仅仅从竹子和桑麻的变迁就可以看出,东汉、三国时的温度是比现在要高的,而且他的气候在那时还是经常有雨的,粮食生产是有保障的,而且各方面的条件在全国来说都是最好的,所以我虽然不知道三国时的具体温度,但是我仍然可以很有根据地说:“三国时期,关中的麦子是在农历3月成熟的,一年两熟,第二季麦子4月播种,7月肯定可以收获。并且关中的粮食亩产是全国最高的(现在也一样,只要有水保障),关中绝对可以轻轻松松的养活至少40万军队,而根本不用从别处运粮。司马懿如果军队数少于40万,还需要从别处运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粮食被别人抢走了!关中全是平原,而且黄土下雨极易下渗(这也是表面植被被破坏后,会形成今天的沟壑遍地景象的原因),所以从关中内部运粮是不会有道路泥泞无法运粮的情况的。”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