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白兄对李严的评价,与小白兄商榷

小白兄原文如下。先援引全文,再逐段置疑,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别人说煮酒断章取义 :-)“李严在江州造大城的对错确实不能一言蔽之,但是纵观川史,在巴蜀地带有没有第三个城市的重要性可比成都,重庆?李严在这里走城市化道路难道还成了罪因?一州之兵马仅有两万,李严怎么能冒然抽调?出现贼情民乱又当作何防范?李严是一个地方长官,我们也要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不至有所偏颇。”现逐段置疑。1 “李严在江州造大城的对错确实不能一言蔽之,但是纵观川史,在巴蜀地带有没有第三个城市的重要性可比成都,重庆?”煮酒以为,小白兄在这里玩儿了一出偷换概念的游戏。麻雀原文探究的是“李严在江州造大城之于蜀汉国家之损益”,而非之于川史乃至中华史之损益。李严江州筑城的做为,如果站在历史长河这个层面上看,当然是有贡献的,但如果站在蜀汉国家的立场上看,就未必是有益的。小白兄这里抬出“川史”来为李严的行为做辩护,显然是不妥的。小白兄应站在蜀汉国家的立场上来证明李严这种做法是有利的。煮酒以为,李严的做法,与孔明的总体军政战略不相符。孔明与李严在总体战略上似乎存在分歧。孔明力主攻取雍凉,开疆拓土,以求蜀汉之向外发展;李严主张(或心里是这么想的)先关注国内,搞好国家建设,不忙外战。两种战略孰优孰劣,是个大题目,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但孔明、李严做为蜀汉首、次席人物,却有点各下各的棋的意思,区别是:孔明的这盘棋几乎没有其个人私利在里边,而李严的这盘棋却有些意味深远,即使其本人毫无拥兵自重之心,但他的后代呢?李严经营江州这盘棋,是可以传给其后代的,而孔明北伐这盘棋是无法传给其后代的。如果李严那盘棋由其后代继续很好地下下去,则很有可能如麻雀指出的那样,江州会成为另一个“赵国”。如果你是蜀汉皇帝,你难道不会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吗?李严这盘棋下得好经营得成功,对蜀汉未必就是件好事,而孔明那盘北伐的棋如果下好了,对蜀汉则绝对是件好事,蜀汉皇帝亦不必担心孔明将棋移交给其后代。两相对比,你认为哪盘棋对蜀汉更有利些呢?2 “一州之兵马仅有两万,李严怎么能冒然抽调?出现贼情民乱又当作何防范?”煮酒:益州之兵,总不过十万。按照蜀汉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式,蜀汉必陈重兵于北方,我们就算是三万吧。因此蜀汉用于防止民变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七万。李严所经营之地,真的有整个蜀汉的2/7吗?如果没有,如果只1/7,那么这个兵力资源的分布显然就是有问题的。另外,李严所镇守的江州之地,如果发生民变,难道真的需要2万正规军去平灭?按照常理,各地驻守之正规军数量,只需能应付一般的小规模民变即可;如果发生大规模民变,则该地正规军当一面据险以守一面向朝廷中央求援。这才是正常的兵力配置。可现在李严拥兵2万,这么大的兵力,恐怕绝不只能应付小规模民变吧?因此是否存在兵力配置不当的问题呢?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