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行刺和单挑

关于行刺和单挑(这篇可是闹了大笑话,不加以改动,以戒后文)------------------------------------------------提交时间:2002-10-23 14:32:48回mqolp《魏略》文--------------------------------1.首先,文中指出阎行和马超都是号称健将,时间发生在两军交战时,所以可以排除行刺的可能。我一开始就说了,行刺可以发生在两军混战的时候,而且在西凉地区,又是乱世中,道德规范不会是罗灌中所描绘的那样的.2.同时文中还提到,阎行是小将,而且得知马超也有健名,不难判断当时阎行是年少气盛,和马超要一争长短的行为,所以是阎行主动与马超挑战.完全同意.不过,我认为这个挑战是在孟起侧面或背后发起的,而且是孟起在杀敌时。阎行是一心要找孟起,而孟起是被动的地位.这和一般意义上的单挑——马/许,马/张,关/黄之战是有区别的.3.如果是行刺,则根本不会使用长矛,所以不存在行刺的可能,是两军对垒可以肯定,那么是不是偷袭呢?肯定是偷袭.那时的武器很单调.矛比较长,刺一字而表全义,呵呵。3.1阎行和马超都是擅长格斗的,前文已经说过,当时两人都是小将,而且古代非常重视武士的名节,司马昭曾想行刺姜维,大臣劝其这行为非上国大邦的做法,因此司马昭没有派出,非将士的文臣尚且如此,何况两个地道的武将,从这一事例可以推断古代武士交手的骑士风度。这一事例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司马昭掌权的时代,北方基本上很安定了,经济的恢复和发达,为他儿子时代的靡靡之风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的思想才有了宽裕的一面。在马超那个时候,而且是战阵当中,你的推论有点难以服人.阁下应该注意到,后三国(演义)武将本身的战斗能力的描写,和前三国有很大不同.为什么呢?乱世和基本稳定的三国其实不一样,正规军和诸侯军的性质不一样啊。3.2假如第一条不能说服你,那么我承认是背后偷袭,但阎行的长矛是如何断的?他偷袭马超时拿根木棍?显然是两人搏杀时打断的,因此可以推翻偷袭的可能。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可以推翻是偷袭的可能.在下认为矛很有可能是马超弄断的.在人偷袭自己的时候,有这等本事,马超不负盛名矣,呵呵。你的说法是否可以这样解释,即双方正式进入搏打状态,所以就是单挑?3.3如果还是无法证明二人是单挑,那么我再次承认是背后偷袭,可当长矛断后,阎行和马超继续在扭斗,阎行拿断矛来击打马超,这一过程本身已经不在是偷袭了,或者说从偷袭已经演变成对杀了。那么结论还是单挑。请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单挑:马/许,马/张,关/黄如果是那样的话,阎行是没有机会和马超扭打的,马超不会给他机会象太史慈和孙策那样近身扭打.马许之战就是例子.4.在下决定停止这个没有结论的辩论,把正史和演义混起来讨论的确没有结果.呵呵.不过,我还是倾向于这个看法,刺不仅是指矛这种武器的特点.5.谈一下对阁下引用的原文真实的看法:从这篇文章来看,那个刺的确应该是指阎行曾经用矛刺马超,而且用断矛挝(抹,那矛其实是接近于戈的玩意,和我们在连环画上看到的是两回事,呵呵)过马超的脖子,几乎杀了马超.但是你加了单挑二字在里面,所以想了解一下你的推论过程.原文所描写的情况,应当不会只发生在单挑的场合.多谢先生回帖,改日再来讨教,呵呵.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