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董仲颖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与皇甫嵩是老乡,不过与他那位老乡相比,董卓可就差远了。董卓出生不久,就被父亲带到凉州,与羌人混居在一起,此人生性好斗,又为人豪爽,所以很快就与凉州的羌人部落首领们交上了朋友,“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董卓颇能打仗,但观其人,也只能做做小军官,不是当将帅的料;读过兵书,却食而不化,不会运用,也只能耍耍小聪明,糊弄糊弄人而已,不过他对权谋政治倒挺善长,与朝廷里的宦官们打得火热,所以他能屡次打败仗,却把官做得越来越大,很快地从一个基层军官升到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已校尉等官,后来更是被“征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迁中郎将。”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卢植因张让等进谗,被贬,董卓被任命为东中郎将,到冀州征讨张角,被打得大败,丢了官,不久,西北边疆边章、韩遂等人起兵造反,董卓被派去镇压叛乱,然而董卓还是大败,被围,这时只好假装“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停满数十里,默从堰下过其军而决堰。”水聪明又让他躲过一劫,而且在花了大钱下,不但朝廷未追究其战败之罪,反而让他又升了官,“拜前将军,封  乡侯,征为并州牧。”象董卓这样打了败仗却官做得越来越大的人,真是少见,看来董卓太懂得“政治”了,懂得如何送礼,把礼送给何人。中平六年,何进与袁绍等人图谋诛杀宦官,表面上看来又是一场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权力争斗,但最后却让董卓得了利,何进召董卓进京。等董卓到达洛阳城外,此时张让等人被袁绍、曹操等人诛杀殆尽,何进也死于非命,按理说董卓也没理由在进京了,不过没想到让他意外地拣到一个宝贝,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被段圭等人胁持,流落到了洛阳郊外的北芒,被董卓发现,终于让董卓可以名正言顺地护驾进京了。董卓进京后,已是袁绍等人诛杀宦官后三天了,此时外戚也在内乱中被诛杀得差不多了,东汉朝廷第一次失去了两在权力支柱——宦官与外戚。进京后董卓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负责京城治安的执金吾丁原给杀了,吞了他的兵,然后胁迫少帝封他为司空,终于跻身“三公”了,接着,董卓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废少帝,立陈留王。我们知道,在北芒少帝与陈留王遇到董卓时,被董卓吓得不敢出声,要知道董卓的军队是汉人和胡人夹杂在一起的,极其彪悍,那从没见过世面的刘辩怎能不害怕,倒是陈留王比较镇定,回答董卓的提问。所以从见面的第一天董卓就想废掉刘辩立刘协了,他对群臣说要效仿伊尹、霍光,群臣中只有卢植大声抗议了一下,袁绍也“横刀,长揖,径出。”所以也就通过了,要知道当时董卓的西凉兵是相当惊人的(实际上董卓也就率了三千多人入京,但他又耍了个小聪明,让这些兵深夜出城,白天入城,造成西凉兵源源不断的开来的假象,倒也把那帮整日在京城中高谈括论的老爷们镇住了)。按理说董卓为了天下选一个好皇帝是无可厚非的,但为了替自己篡位或揽权铺路,那就不免自找麻烦,一个孱弱无能的刘辩要比一个聪明能干的刘协容易驾驭,此时董卓应该把中央政府弄好,进一步巩固他的权力,增加自己的危望(毕竟他是常败将军,在群臣中的危望不高),再谈论废立也不迟,但他偏不,最后惹恼了一帮官僚。此时的宦官与外戚都完蛋了,正是权力真空时期,如果董卓肯向好的方向做,也是十分容易生效的,他除了废立外,倒也是有心向好,起用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他提拔蔡邕、韩馥、刘岱和孔秀等人,还重用了刘表,可以说这时他的机会很好,如果能一直下去,也不失成为窦光第二的好机会,但他却偏要把局面弄糟,糟得一塌糊涂。他干的第二件蠢事就是企图以官爵权位收买袁绍等人,这样反而给了他们造反的口实与实力,他以刘协的名义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而这些人以后却是反对他的生力军,真不知董卓当时是怎么想的。袁绍等人起兵造反后,他董卓倒好,干脆杀了少帝和何太后,这一下惹得天下大怒,毕竟少帝与何太后并没犯什么错,他董卓有什么理由杀他们呢,可董卓偏要惹恼天下百姓,又胁迫献帝封他为位居三公这上的相国,后来更进一步加封为位居诸侯王之上的太师,独揽了朝政,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还常常带剑上朝(要知道自秦始皇之后的历任皇帝为了防止大臣谋刺,是不允许朝臣带剑上朝的),更无耻的是,“奸乱宫人公主”,把皇宫中的女人当成其泄欲的工具了。还纵兵抄掠洛阳四周,杀男人伪报杀贼,抢劫女人财物分赐军士,弄得天下百姓无不恨不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听到袁绍等人起兵后,他董卓倒好,一枪不放,就放弃了防守坚固的洛阳,临走时还放了一把火,把洛阳给烧了,一副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占的无赖嘴脸,其实当时袁绍他们除了孙坚和曹操比较积极外,也只不过是拉张虎皮作旗,反董是假,抢地盘为真。这下倒好,不战而退,等于向天下宣布我董卓没有这个勇气与袁绍等人一战,是既没勇气,也没能力与威望,还丢失了富饶的司隶,惹恼了洛阳几百万百姓。他的被杀就是在情理之中了,象这种志大才疏,残暴无良的恶棍,早就该死了,不过他不该死在与他一样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之手,这就是后话了。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