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延张任的结局看诸葛亮的战略设想

从魏延张任的结局看诸葛亮的战略设想三国历史中真正智勇全能的武将, 没有几人. 而在蜀国出现的更是寥寥无几. 以姜维,魏延,张任为代表的全能军事领袖中, 只有姜维受到了认可, 而魏延与张任, 却最终以死, 达成了诸葛亮的用人政策, 成为了昙花一现的人物. 有些问题, 某如何也弄不明白, 诸葛亮为什么要区分对待这两类人, 难道就是仅仅是因为魏延脑后的反骨和"杀张任以全其名"?在蜀地人才凋谢的时刻, 启用新人, 特别是启用那些有能力的人,对于蜀地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 那为什么还要区别对待手下的武将呢? 其实, 诸葛亮的做法, 实际上,要从其隆中对的战略设想中, 可以见到些端弥. 诸葛亮对于当时天下的分析,可以说是审时度势切合实际的,而且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 但是这个分析随之而来的战略计划却有些笼统,在进取西川之后的战略部属, 仿佛是发展经济, 静候曹魏的内部变化, 寻找战机. 具体的时限,没有明确. 曹魏内部什么样的变化, 也没有提及. 当然, 一个宏观的战略计划, 没有必要涉及过多的细节. 但是, 蜀国之后的国家政策, 确实是按照这一设想按步实施. 顺利的执行这一战略计划, 就必须掌握权威, 就必须有强大的说服力, 这个权威是不可以被动摇的, 任何可能影响其最初设想的想法, 都将被一并否定. 庞统聪明一世, 希望能够在蜀国的领导阶层站一席之地, 但是这威胁到了诸葛亮独立决策的权威. 魏延期望从子午谷出奇兵,以定咸阳, 这也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属, 随着诸葛亮的年龄日渐衰老, 其在蜀国也日渐权重位高, 对隆中对提出异议就是对他个人决策的挑战, 当然无法成形. 这一单调的战略计划, 甚至在他死后, 仍然由姜维武断的实施, 而不去考虑当时诸葛诞造反以及曹魏与司马氏的权利纷争时曹魏的内部变化引发的这些重要的时机. 诸葛亮需要的人才, 首先是能争冠战, 其次是对他决策的权威深信不疑. 其他事务, 一概由他一人掌控,"等待时机"这一时机的把握,由他自行掌控. 这一点可以从演义后期, 无人对诸葛亮的战略设想提出质疑看出. 这样说并不是指诸葛亮要专权, 只是诸葛亮凡事细致, 事必躬亲. 这一点从司马懿询问蜀兵降将的结果,就可以看出他繁事缠身, 食量锐减. 诸葛亮不需要一个提出个人意见的下属, 尤其是武将. 因为, 在执行隆中对的战略计划过程中,诸葛亮不缺少智囊, 他一个人就全当了, 战略就这么简单, 但撅着倚巴执行的同僚却越多越好. 张嶷,张翼,傅俭,傅彤,诸葛瞻,马岱都是闷葫芦,演义中很少看到这几人的个人思想, 甚至连豪言壮语也没留下什么, 也就是在击斩魏延的时候, 马岱才说了句什么. 蜀中的官兵,除了一个自由散漫的魏延,全是些听话的好苗子.姜维,廖化,蒋宛,董允也未敢造次. 于是乎, 无论什么魏延,张任, 一个武将能有什么妙计?想翘倚巴, 破坏问鼎中原的战略部属, 留他何用, 杀!!铲除了这些异己, 也就保全了既定方针, 同时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战略冒险. 资料来源<三国演义>遁甲天书1原创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