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冲五事和反面教材(答zwh)

我觉得把郭冲五事定义为“反面教材”有些武断,难道对某人某事或某种学说持有疑问就是反面教材吗?就象俩人之间对某事有不同看法,我认为你的看法不对,于是我就列举了一些自认为你的观点中站不住脚的地方贴出来,难道就可以说我是拿你的文章作为反面教材宣导给大家吗?我认为不然。首先,反面教材的定义是什么?要严格地解释这个带有时代烙印的名词并不容易,但至少要达到的条件是:要将对象的所有内容加以全面否定和批判。而裴松之不但在为《三国志》作注解时详尽地引用了郭冲五事,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的参照和补充,而且他本人对于郭冲五事的态度也仅仅是限于分析、推测和怀疑,以此有一些辩驳的言论。注意:辩驳和批判不同,并没有对其所有内容加以全面否定和批判,仅仅是怀疑,最多也就是认为不确,否则真要作为反面教材引用,又何必注于《三国志》中影响后人对史实的看法?我承认,郭冲五事(由其是第三事和第五事)有可能存在记录不尽详实或有部分疏误的地方,但是裴松之也仅仅是指出而已,何谈反面教材一说?所以裴松之自述他对郭冲五事的看法只能是:“然冲之所说,实皆可疑,谨随事难之如左……”,为什么他只能是怀疑而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他只是根据常理来分析推断,须知什么事情都有特殊情况、非常情形,而历史的本来面目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有些鲜为人知的真实事件除了当事人本身以外,他人也无从得知事实真相并确认真伪,故也不可能以常理度之,因此,只能是怀疑。裴氏的本意并非是要将郭冲五事做为“反面教材”在《三国志》中昭示给大家,好让大家通过看裴注《三国志》认识到:郭冲是多么虚妄荒悖。在编辑正史的工作中强调这一点有什么意义?归根到底,史学家的目的是要研究历史、编纂史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不是搜集整理并向世人公告所谓“反面教材”,借编辑正史之机证实同行的虚诳,如此一来,后人会怎么看他裴松之?是假公济私、借机报复的小人?这一点裴松之不会不明白,否则《三国志》里面引注的有些史籍,由于都有些内容受到作者的质疑,不全成了反面教材了吗?这肯定不是作者的本意。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