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君主

三国从董卓入京到司马炎三归一,统共不到一百年时间,若从曹丕废汉算,则刚六十年左右时间,魏蜀吴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先后出现了十多个君主,可见帝王更迭之繁。在这样一个乱世之秋,皇帝可没有太平皇那样舒服。我初步算了一下,不算汉献帝和晋文王,先后称帝者共有十二人,他们分别是:袁术、曹丕、刘备、刘禅、曹睿、孙权、曹芳、曹髦、孙亮、孙休、曹奂、孙皓。这十二位帝王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一类:创业之主;这一类型的帝王不多,标准严一点的话,只有刘备能够算得上。刘备和朱原璋差不多,都是从一介平民起步发家。刘备原只不过是一个卖鞋的小贩。朱原璋是一个帮人放牛的小农奴。但是刘备所走的路远不是朱原璋所能比的。在三国时代,能人智士实在太多了。在这样一个乱世之秋,能从一个无名小辈开创出自已的一番天地,实在是不容易,没有点手腕和能力,是做不到的。标准放宽一点的话,孙权可以算一个。但比刘备就差太远了,若没有孙坚、孙策给他打基础,就他那点本事(凡他为头的战,好像没有获胜的),顶多做个太守就了不得了。他唯一的好处在于还算知人。但这也是早年的事,晚年时,胡乱猜疑,好多人冤死。    二类:守业之主。这类的君主也不算多。刘禅、曹丕、曹睿、孙休四人可归于此类型。在君主中,刘禅这个人,后人的评价可算是最低的了,实际上,他也并不是一无事处。他的唯一好处在于他能放手让诸葛亮去做事,较少有制肘的情况发生。这也是他性子弱的好处,如果稍微性子强一点,诸葛亮能否凡事说了算就得打问号了。诸葛亮一死,刘禅就完全腐化堕落了。曹丕这个帝王总体看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但也没有大的过失。论起武略来,与他老子差远了,他亲征的战役好像也没有获胜的。他的贡献在于司马一在他手下逐渐受到重用,开始正式登陆于三国舞台。曹睿比他老子曹丕来,我觉得要强一些。虽然在登位之初受了反间计,罢了司马一的官。但后来就再没有放下这样的错,而是放手让司马一去干。只是在诸葛亮死后,也许是认为无后顾之忧了,整个人也开始变坏了,大兴土木,到处盖宫殿,连大臣都要去担土抬木,还随便乱弑人,广选美女,颇有点纣的风采了。东吴方面,除了一个孙权外,其它君主乏善可陈,孙休在里面稍微算好一点的。他会同丁奉,弑了专权的孙懋,总算把皇权掌握在自已的手中。    第三类,受气之主。曹芳、曹髦、孙亮、曹奂皆属此类。这类君主大体上和汉献帝是同一类型,都是受气的主。明为主子,实为奴才,凡是不能自专,还常受臣下的欺负。在这四位中,曹髦还算有点血性。不愿做这个受气的皇上。自已仗剑来弑司马。虽然下场太惨,但总比那些窝囊废强。孙亮这个人,智商还算高的。只是谋略胆识太差,若做个书生,文人。应当还算可以。但做帝王就差了。先是给诸葛恪欺负,后来双受孙懋的气。最后,干脆给人给废了。曹芳在这几位难兄难弟中,境况要稍好一些,虽然大权旁落,但总算没有直接受到欺凌。    第四类算是暴君。能称的上暴君的,只有孙皓了。自从他上台来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后来把扶他上台的几个大臣也给宰了。大凡暴君们常干的事,他一件没落下。后来被俘之后,还说什么:我在南方也为你准备了这样的一个座椅,徒惹人笑话。倒不如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更显其本性。袁术这个家伙好像这几类都算不上。我在前面的贴子里把他列为三国五鼠之一,有网友提出异议。袁术这人实在让人无法去说他。论谋略无谋略,论武力没武力。还傲慢的不行。凡事看出生,看门弟,得了个玉玺就想称皇帝,也不惦量惦量自已是个什么料。曹操那么有材干的人都不敢到炎上烤,他小子倒不知死活。脱了鞋就往火坑时跳,还真以为自已有特异功能。死也是活该!    魏蜀吴三国中只有蜀国的皇帝稳定,这与刘备的以德服人的影响及诸葛亮的忠贞关系密切。曹魏实际上真正是曹家人当权的年限不过二十几年。这也是曹操逼汉献帝的报应。难怪后人说他是为人做嫁衣裳了。想来想去,还是做蜀国的皇帝舒服。凡事不操心,还不用当心有人把自已赶下台。你说这样的皇帝不做不是傻子是什么?羡慕刘禅呀!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