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为何失了街亭?

看过三国的人都这道这出,后人为了掩盖孔明用人的失误,一直强调马谡刚毖自用,没有采纳孔明交给他的锦囊妙计,真的吗?      马谡,荆州名门之后,从其平随孔明南中时献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来看,因是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并熟读孙子兵法,因为这是此二者所共同提倡的。而孔明之所以重用他,从一个侧面也大致能猜出他还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至少在理论上他的军事材能是要比文长之流要高的,否则孔明也不会排出让他为主将,王平副之,文长为后援的阵容。后人看这,自然是讪笑不已,但就当时而言,恐怕这个阵容是孔明心中的最佳阵容了吧?马谡也不是像赵括那样的庸才,行兵打仗自有他的一套,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兵法有“将在自专,自专胜”的话,我想马谡不可能不知道,孔明也不可能不知道,唯一的解释是孔明不肯放权,如果孔明没有一再叮咛嘱咐,个人以为马谡说不定也会当道扎营,是他的逆反心理将自已送上了不归路,其实马他是自行将自已置于死地,并不是为人所诱。错就错在,他以前没单独出任主将打过大仗,经验不足,等有了经验(败了之后,人还没死,是被孔明杀的),人就死了,再无机会翻身。    马谡一到街亭,便令全军上山扎营。而不是按孔明之意当道扎营,错了吗?个人以为五五对开吧。兵法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说法,这可是经过数千年的战争得出的结论,也是以少击多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战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见马谡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并且当时魏之援军主力将至,凭马谡的两万余兵马,如果当道扎营,没有坚固的城池(当时筑肯定是来不及了,魏军既日便至),并不能有效地进行阻挡,至多只是延缓魏军的前进势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明的没有远见,早干嘛去了,在此筑一城,一月时间,十万大军筑一土城,类似陈仓之类的,什么事都没有了)。我想这点马谡知道,孔明也知道。你以为文长,高翔的数万军马是摆在后面吃干饭的?另外,前面说了,马谡是名门之后,骨子里就有一种成就不世功业的念头,所以在明知当道扎营不可能成就大功业的时候(便是在文长等人的协助之下守住,功亦有限),便决定上山。    但王平不买他的帐,这个从没有读过兵书的武将一再苦劝,并以“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则我军危”想危胁,马谡不得已之下,对他全盘托出自已的想法:置之死地而后生,若敌断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这句话是世人认为马谡的又一个不足道之处。事实正是如此,又并非如此,打死他也想不到张合会只围不攻,打死他也想不到蜀军战斗力是如此之差(一困既降),是这二者才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个反面教材。而不能成为韩信。淮阴候的故事无人不知,马谡熟读兵书,亦当知之。但他怕是忘了一点,韩信直到确认赵王不用陈余的计策后才敢用这险招,否则韩信便不可能成功(这也是韩信的成功之处,知已而又知彼)。但他对魏之主将张合了解不多,至多以为此人是一勇之夫,断想不到张合乃魏之文武皆能之名将(街亭之战,几乎全是张合之功,没仲达什么事)。又不能对自已手下兵士有充足的了解(治兵的重要性就在这,同样处于败局或处于危境,精兵能安然处之,虽死不乱,反之则必败,如果马谡统领的是一支类似“岳家军”之类的精兵呢?我想既使损失再大,也定能拼力死战,宁死不降。这样也许马谡就成功了)。兵法有“知(已之)不可胜而后料(敌之)可胜”的话,马谡在不知已,不知彼的情况下出此险招(这种险招,胜既不世之功业,败则身亡军破,甚是凶险),实是不妥。    还有一点,就是在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时,必须要保证自已绝对处于死地,不战则死的境地,甚至连降的可能性也没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兵士的拼命精神(如韩信的背水列阵,韦睿的依水而战,项羽的破釜沉舟都是这个道理),并且要保证自已处于被攻击的状态,而不是与对手拖着(如果这样,项羽,韩信也许就,呵呵)。而张合没有让马谡做到这一点,他只围不攻,并且使人招降蜀军。如果对攻,马谡也许还有一点希望,但张合这一招让他彻底绝望。    所以马谡败了,带着愧恨离开了人世,本来他是有希望成为蜀军唯一有能力和姜维携手作战的将领的。    个人以为马谡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也有独到的战法,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战法错误的仗。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