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将刘邦、韩信暗度陈仓,智下三秦与诸葛亮北伐相比较,得出谁高谁低的结论,其实这有点类似侯宝林大师的段子《关公战秦琼》,不过有些事不能通过比较得出单一结果,但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得出一些差异性判断。二者差异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        民心向背问题。民心向背决定战争根本力量的消长,刘邦在关中拥有百姓的支持,诸葛亮则不具备人和条件。刘邦先入关中,废秦暴政,与父老约法三章。一时间轰动关中,《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得民心的盛况“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他的对手项羽则是没干好事,“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而镇守三秦故地的帮凶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被“秦父兄怨,痛入骨髓”,所以,刘邦入关中能获得民心支持,一举鼎定关中而争天下。诸葛亮则没有这样的人和背景。尽管他曾许下“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相迎”的愿景,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一来曹魏“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二来人心未必思汉,诸葛亮高举“汉与贼”这一意思形态旗帜不能贯彻到曹魏臣民脑中,显然过时。另外,刘邦带到汉中的士兵大多来自山东,日夜盼望回家,所以韩王信说“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诸葛亮的蜀军队则无归乡之向前的动力,只有归乡之向后的拉力。此乃一消一长。二、        对手的强弱虽说是楚汉争霸,但刘邦出蜀入秦川之时,对手却是三秦将,而诸葛亮却是 “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也就是说刘邦的对手弱而诸葛亮的对手强。项羽毕竟是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匹夫。当他击败秦军主力后就骄傲自大,擅自分封诸侯,导致大一统局面的历史倒退,新的诸侯混战开始。项羽政治格局的狭小,他提防刘邦,却不采取保险措施。关中阻山河四塞,土地肥饶,可以为国都,他却说有了钱不归老家叫好象穿着好衣服在晚上走,不显摆没意思。于是被人讥笑“楚人沐猴而冠耳”。项羽“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韩信语),怎能对刘邦的军事行动采取及时的、针对性的对策?在他主持的分封下,疆土割裂,不成系统,且“为天下宰,不平”(张同夏说语)。所以诸侯罢兵戏下后数月内,陈余、张耳、田荣等各自相继攻伐。项羽本人也杀义帝,一错再错,无暇对付刘邦。诸葛亮却不同,他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机器,一伐中原时,除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外,张郃也率五万中央兵马救援,魏明帝本人率天子之兵驾临长安,随时对付诸葛亮的进攻,由此可见,诸葛亮实在是以“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三、        所统治土地的完整性。诸葛亮北伐时,他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不如刘邦。刘邦被立为汉王时,其下辖“巴、蜀、汉中,都南郑。”就是说刘邦拥有完整的汉中地盘,从《史记集解》中可得到佐证。《史记》云: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故道乃集解地理志云武都故道。而诸葛亮是在第三次北伐时才收有武都。且刘邦之时,项羽势力未及陇右,而诸葛亮却有陇右之敌。四、        军事行动隐秘性刘邦四月受封到汉中,八月即返兵突袭关中得手,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在这之前,他没有和项羽反目的迹象,他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迷惑项羽,假称防盗防敌“示项羽无东意”。而蜀汉与曹魏乃是不可调和的两个对手,因此诸葛亮无法做到全局性的隐秘,尽管他一伐获得三郡响应,但这与全局策略无关。至于还有人才对比等,说来话长,也就不再继续了,用陈寿之言概括为:“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
阅读全文

楼下祈园钟声兄的文章洋洋洒洒万余字节,引经据典,十分精彩,先赞一个。另请恕MQ繁忙,无法全文拜读,由于这次与赵云辩论有关,因此只挑出《云别传》记载汉水战例一事与兄商榷。兄有否定汉水战例之意,理由有六,MQ总结一下,然后逐条探讨。1.        时间问题。兄认为:当时曹操方面占据阳平关,赵云无法通过阳平关去阻击。就算能过,斜谷全是栈道,完全不利于大军作战,那为什么刘备军不在斜谷口布置大军,阻击曹操?MQ对:《魏书九》《蜀书二》均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斩杀夏侯渊,所以不存在兄所言曹操占据阳平关一说。兄如细看《魏书一》可知道:(曹操)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杀掉夏侯渊后占据了阳平关,曹操兵临关下,刘备固守,这是攻守状况,假如曹操方面占据阳平关,何来刘备“因险拒守”一说?当然,明史无载阳平关确为谁手,是因为阳平与阳平关是大小两个概念,当时阳平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地理概念,是一个大战场,所以汉献帝诏书称之为“阳平之役”,而阳平关只是这整场战役的一个点而已。退一步讲,阳平关没有明确记载是谁掌控,但并不影响刘备一方兵出阳平到汉水下寨,见《蜀书二》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即汉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所以赵云据守汉水没有什么地理位置上的差错。另,争夺汉中的地理位置与兄说出斜谷是两个概念,斜谷是曹操到达汉中走过的一条道路,是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战场之一,跟曹刘争夺汉中“阳平之役”无关。2.        地点问题兄认为:汉水是东西流向,战场应该是在汉水以南。但是,阳平关在汉水以北,曹操前锋怎么可能越过阳平关,而到达汉水以南?MQ对:还是那个问题,阳平关与阳平是两个不同概念(另,徐州东郡亦有一侯国名阳平,MQ顺带提一个知识点)汉水是东西流向没错,但河流不是一条直线,在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与汉水会合处)是南北流向,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再有,当刘备兵过汉水下寨时,《蜀书二》记载“(夏侯)渊将兵来争其地”可见当时在各战场寸土必争,所以曹操前锋出兵攻打赵云黄忠汉水寨没什么不可能。另,《云别传》说“(曹操)运米北山下”是有可能的,虽然这北山概念很笼统。但在魏臣董昭的表中就有描述:曹操听凉州从事和武都降人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从当时人的记载看,阳平附近“北山”这一泛概念是存在的,从侧面说明《云别传》记载地理位置上的真实性。3和4就是张翼问题兄认为《三国志》中记载张翼是江阳长,《云别传》记载是沔阳长,所以不可信。MQ对:二书记载张翼身份的差别当为记录差异,不应以此否定整个事件差异。且此张翼是否就是彼张翼?蜀汉曾有俩刘巴呢。当然,官职这一点只是两书之差异耳。5. 空寨计兄认为:汉水赵云军力应与曹军兵力相当,若多则战,若只有数十人射箭不足以吓退曹军。MQ对:赵云几十名骑兵并非全部守营之兵,因为《云别传》记载是“(赵)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并无此几十人出马就成空营的事实。再者,赵云是开寨门,曹操以为有伏兵,才先“引去”,随后赵云才擂鼓造势,开弓放箭,这是事件的顺序,并非如兄因所谓“数十人射箭吓退曹军”而否定事件。最后,空寨计之类的计策在三国不是孤例,曹魏大将文聘曾用类似计策退了孙权五万兵。6.兄认为:曹操进驻阳平关后,屡次求战刘备而不能,最后才鉴于个人健康状况而撤退。因此曹操是急于求战,不可能见空寨而退MQ对:汉中之战,曹刘皆殊死搏斗,三国志修美正统曹操,因此记载曹操以刘备固守不战两月而退,其实这不真实,《法正传》载刘备亲冒箭石与曹操争汉中,《杨洪传》记载:汉中之战惨烈,刘备前线急求增援,杨洪发出“存亡之机,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全国战争状态动员令”。真如陈寿所修饰的史实“终不交锋”,又何来“亡者日多”的记录。陈寿曲笔之时亦藏蛛丝马迹于点墨之间。至于说到空寨计,如前5点所言,不再赘言。以上商榷之文与兄探微。
阅读全文

我看现在论坛拥反赵风云又起,我记得这样的争论已不是一次两次了,最早从“帅哥”的角度出发,一说帅、酷,一说老男人一个,什么帅不帅;还有赵云是干嘛的,保镖还是大将;最离奇的还整出个赵云是三国时期“花木兰”之类的游戏文字之争。现在的争论则从赵云的才干之争,其实这倒是正题。关于赵云能力之争关键在于怎么定位。如果将赵云看做一方都督,甚至是大都督,那赵云显然没做到,是否够材料,历史没有给他机会,不能假设。所以说未见其有总辖一方之军政大才。但如以大将、太守而言,赵云是完全称职的!老子骑牛兄说陈寿评黄赵为灌、滕是分指,即灌为黄,滕为赵,MQ不能苟同。陈寿说得明白,“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这就表明二人是并赞的,同为上阵杀敌的猛将。又,杨戏做季汉辅臣赞时也评赵云是“统时选士,猛将之烈。”“以忠勇称”。赵云为刘备统御骑兵转战各地,立下不小功绩,如火烧博望坡一战,赵云阵前活擒敌将夏侯兰。在战场上,赵云作为大将,还是威风八面的,如汉水退敌。但诚如老子骑牛兄所说,赵云限于“阵地战”,或者我们不妨这么说,赵云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军人(将军),而非军事家(统帅)。从以下二点可以看出。1.降将夏侯兰。夏侯兰精通军法,被赵云推荐给刘备,任命为军正,可以看出,赵云选才是从被选人的治军能力出发,而非奇谋。所以杨戏赞其“统时选士”。2.赵云从公孙瓒的精锐骑兵——白马义从中锤炼出来,自身能力是专而非全,其整肃队伍的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作为偏师的赵云,能“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说明他的军队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反观主力部队的马谡军,在街亭被破,“士卒离散”“众尽星散”,两支部队的素养或统军之人的素养高低立见。赵云并不缺乏统御一方的能力。他在荆州时曾任桂阳太守,那时赤壁之战后。《三国志》载:“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由于新拥地盘,刘备十分注重权力分配,于是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诞生。关羽为襄阳太守张飞为南郡太守廖立为长沙太守赵云为桂阳太守郝普为零陵太守这些人都是刘备的亲信,能力出众,即便是那个临阵脱逃的廖立。赵云位列其中可见他具有太守的能力,至少刘备是这么认为。其实牛、马俩兄弟辩论的立场比较模糊,起先老子骑牛兄似乎说赵云功劳不大,凭资历升职的(不知MQ的记得对不对,如错,望谅),当然今天看老牛一文好象回到了中间路线上来了。以上论述是MQ针对牛马辩论观点的说明,MQ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前几天,我有篇《杂说赵云》的拙文,开篇即说赵云是蜀汉猛将,今天补充一点史料。赵云在转战各地中,所立战功是不小的,当然《三国志》对蜀汉的记载太过简陋,因此记录十分残缺。我前《杂》一文举了关张的例子,今天针对赵云,我补充几句。《三国志》在记载诸葛亮带领张飞、赵云呼应刘备,自荆州入川包围成都的事迹也简单,除张飞义释严颜外,只有简单的“分定郡县”,且将严颜说成巴郡太守,这是错误的,当时的巴郡太守是赵笮,严颜是将军。在入川之战中,赵云立有大功,《三国志》仅说“(诸葛)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其实《华阳国志》更细致,说“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张)飞攻巴西。(诸葛)亮定德阳。(刘)璋帐下司马蜀郡张裔距(诸葛)亮,败于柏下。裔退还。夏,刘主克雒城,与飞等合围成都。”这里我们综合《三国志》来摸清诸葛、张赵的功绩图:先,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后分兵三路进剿刘璋。可以看到,功劳如下:诸葛亮:定德阳、破张裔于柏下(《三国志•张裔传》记载是张飞破张裔于陌下,从进军地图上看,《三国志》误,应取《华阳国志》)张飞:定巴西赵云:定江阳、犍为赵云沿水路平定沿途各地,数有战功,但毕竟是诸葛亮、张飞打得都是山地硬仗,所以光环为他们二人所据有,但赵云之功不能忽视。
阅读全文

有朋友说关羽不聪明,以一己之力和两个国家对抗,非常不明智。其实MQ以为:关羽从来就没打算一个人对付两个国家,而是两个国家联合起来算计关羽一人,别看这仅是简单的语序变化,其实内容大不同。一、关羽的军事存在与东吴的“国家长期战略”有悖!孙权一直以来对居于上游的关羽顾虑重重,《孙权本传》曰“权内惮羽”,而且蒋济等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而鲁肃、吕蒙等在对孙权的建议中也是提出竟长江之所有为天堑与北抗衡,进而统一天下,这应该是一个长远而宏大的计划。但现实短期内的现状是——长江以南为汉中、吴所共有,天堑之说不能成立,且关羽日益强大,是个不稳定因素。因此,践踏盟约,牺牲短期利益,不惜与盟友一战是确保国家长远战略利益不得不做的事情。这样,既然孙权一直视关羽为敌,那么不论关羽怎么做,终究难逃与东吴一战。二、外交途径的尝试与失败孙刘赤壁之战的成功是临时妥协的结果。孙权在击退北敌之后,其建国战略必然明晰,那就是夺取整个长江以南甚至四川,形成南中国政权结构,在这点上,周瑜是准备做出实践的。但现实情况是:刘备的迅速崛起与独立!在鲁肃做“榻上论”时,几时有刘备的身影,那时提到的至多就是刘表。可刘备集团借赤壁之战的东风而一举扩张,使本来一个战时小盟友变成了几乎可以对等谈判的竞争对手了。孙权集团对于刘备集团的崛起是麻痹大意了,这是刘备集团的战略模糊化也是其外交、军事的高明之处!只到夺取汉中之前,刘氏一直采取的模糊策略——不公开表达进取蜀中的战略意图。这在主薄殷观的劝进中表现得非常明确“今但可然赞其(孙氏)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即:表面同意吴国伐蜀,而暗地却驻守要塞不让吴军通过。孙权在失去夺取四川的可能后,便退而求其次,屡次遣使索要荆州来确保江东门户,但都无功而返。当刘备羽翼彻底丰满后,枭雄的獠牙露出来了,在建安二十年两家险些兵戎相见。应该说,孙权在与刘备彻底翻脸前,曾做过无数次外交努力,但都被刘备软硬兼施的破坏掉了,而占有荆州是孙权既定战略,不得不有,因此在外交努力失败后,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领土问题也就是惟一途径了。在这点上,除非关羽做出领土、主权上的妥协,否则是无法避免战争的,但这种妥协对于一直小本经营的刘备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孙权对关羽动手是必然结果。三、任子问题说到关羽拒婚,可能大家认为是关羽不智的表现,但从任子角度出发,关羽拒婚是正确的,只是技术处理层面欠缺,这可能是军人缺乏外交灵活性的表现吧。孙权为子求关羽之女不能简单的看做是为了修补两家业已破损的同盟关系。其实是孙权要人质的表现。如果说孙权从同盟角度出发,为了两家的友谊,他完全可以嫁女儿或从宗室中选一女子去荆州与关羽之子完婚,如同当年“进妹固好”一样,但并没有如此,而是要关羽交出女儿,在这点上,这种婚姻显然是有强烈的政治意图,而这种意图非为友谊而是斗争的延续性表现。于是关羽拒婚是完全正常和正确的,其实对于关羽而言,送不送女结果都一样,只是战争到来的时间问题。有人要打你,随便怎样都会找出个借口来的。四、湘关米事件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一下子抓了三万多俘虏送回江陵,于是粮食问题困扰了荆州,关羽军或荆州地方官员擅自拿了孙权湘关的粮食。这一事件成为孙权袭击荆州的借口。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一事件完全是孙权为了夺取荆州的借口,根本算不上关羽背盟!湘关位于零陵郡东湘水的边上,属于泉陵县以北地区,湘江刚好在这儿有转弯。而湘江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属于刘备的,这在建安二十年的媾和协议上是明确了的。这个湘关及其上属的泉陵县都是属于零陵郡的,是属于荆州关羽的统辖范围,但它们又刚好在湘水以东,这一地区属于上次媾和的不确定地区,关羽取湘关米并不一定是越界行为,关键在怎么解读。且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关羽取湘关之米时与东吴驻军发生战斗,显然那一地段没有吴国军事存在,因此不能说湘关米事件是关羽对吴国的挑衅行为,是背盟之举。遗憾的是,孙权见关羽日渐强盛,恐于己不利,于是急吼吼偷袭荆州,在时不我待的情况下,拿了这么一个不成借口的借口。其实孙权是处心积虑要拿到荆州灭掉关羽的,如果还有同盟之心,在关羽大捷之后,完全可以送粮食和军需来劳军,或者出兵合肥来配合,可是在国家长远利益的驱动下,孙权做了背盟之举,因此关羽怎么也难逃一死了。所以说:不是关羽要同时打两场战争,而是两国要合谋关羽,非人力所能阻挡了!
阅读全文

楼下论述魏延奇袭战术一文是MQ近来见到的类似文章中最有深度的一篇,作者的历史知识非常渊博且想象力丰富,因此可谓雄文。关于魏延进军的可能性研究,我们说这是一个假设命题,尽管MQ不同意先生观点,但也不能说他说的就不对,那MQ就自说自话地谈谈自己的观点。1.关于魏延提出的奇袭是否如先生所言是两种版本的计划,我看本身值得探讨。关于第一种版本“奇袭长安”,《魏略》的记载比较详细,指出了魏延投入兵力、行走路线、行军天数以及对手反应状况,由此看这更是一篇完整的作战计划说明。而第二种版本“奇袭潼关”是先生依据《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推断出的,而这段文字本身比较简单,说:“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从文字描写上看,此记载基本没有什么作战计划的相关信息,只是说明魏延的性格以及与诸葛亮的关系问题,因此不能解读成魏延奇袭战术的第二版本。至于先生以后的展开则是利用了第一版本的大量数据及事实材料来论述第二版本,然后再来否定第一版本的不可能性而得出第二版本“可能就是魏延奇袭计划的本意”,此法本身似乎不够严谨。2.奔袭潼关的可能性分析显然,奔袭长安已有太多不可行部分,关于此点先生已经论述过了,而且MQ也有《持勇斗狠,自蹈死地——论魏延奇袭长安计划》一篇拙文。既然奔袭长安已然难说是成功战术,那么绕过长安偷袭潼关则更不太可能。潼关距离长安约162公里(仅以西安至潼关的高速公路里程计算,若在古代,恐怕距离当在此之上)。它在长安以西,当时隶属于司州。司州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现在的“大首都”概念,即清朝直隶行省,其中心地位不可撼动,自然其军事地位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在《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道一条中记载道:(司州)京师之州,司隶校尉掌焉,故曰司州。所以,如果魏延率兵绕长安而过直逼曹魏京师重地,可能凶多吉少。3.关于部队行军时间问题。魏延率部万人急行军奔赴潼关,需要多少天?一般而言,急行军速度依各军素养以及地利、天时、人和有关,以下载自几个有关军队急行军的纪实文字,由此可见急行军的残酷性。“仅仅一天的罗布泊急行军,每个人的嘴唇已经干燥得像刚出炉的大麻花,泛起了一层白皮。. ... 下午将近7时,我们返回营地,这一天我们共徒步行走了十余公里。”《穿越罗布泊》“把马匹和车辆交接完后,轻装的我们又开始了一天行走40公里的急行军……踩在小石子上,走一步军靴就向后滑半步。我们咬紧牙关强忍着这仅仅10公分的打滑,以免掉队。……长时间的行军使脚掌疼痛得麻木起来。两个脚掌如同踩在插满针的路上行走那样。小憩后出发,大家都呲牙咧嘴地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好不容易向前才迈开步子。……前二,三天里会磨出些水泡什么的,然而那种疼痛和行军的苦难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军队曼陀罗》(译文六)这地点在武昌至长沙路上  “凌晨4时,顶着初露的曙光,我跟随特种兵三营出发了。160公里限36小时赶到,途中要翻越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四座,每人仅携带一壶水、100克大米、20克盐和一包压缩饼干。路越走越窄,蛇形小路盘旋着约成75度陡坡,人如行走在白云深处。急行军40公里后,火辣辣的太阳似乎将我全身肌肤都烤着了。……一座山峰横在眼前,周连长用GP S卫星定位仪定点后,屏幕上所显示的高度为1064米。脚下怪石磷峋,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深渊,我和特战队员们几乎四肢着地爬行,并把背包带在手腕上缠上几圈,3人一组保证不掉队。……第二天上午,我和特战队员们几乎进入脱水状态。昨天还走得大汗淋漓,今天连一滴汗也没有,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堆干柴草,随时都会被太阳点燃,接触到光滑的石块就会被烫得直激灵。特战队员们不时抓一把野草或树叶放在口中咀嚼,墨绿色的汁液一股土腥味,难以下咽。饥渴让我产生了幻觉,耳边似乎有淙淙泉水流淌。《走到极限:行军也能打个盹》 以上文字谢谢诸位耐心读完,显然,一天急行军下来,结果是部队不可能有战斗力,套用诸葛亮的说法“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稿者也”。对蜀魏而言合兵法就是:攻守异位之比以一抵三,且守方以逸待劳。4.关于路线与对手反击问题首先,绕过长安进逼潼关只有一条路线,经新丰、郑县、入司州进华阴向前到潼关,以上已经到了曹魏腹地,魏延行军已毫无隐秘性可言。长安是雍州京兆郡,是一等一的大郡,绕过它奔袭腹地的几率有多大?至于曹魏的反击,可能不似先生认为要从洛阳出兵,其实在洛阳外围有闻喜、安邑、弘农和黾池,均有驻军,其中弘农设典农校尉,余者皆为中郎将,他们都可以将屯田兵户集中反扑,以曹魏铁骑,分三路分别从1.闻喜——解县——蒲坂——潼关;2.安邑——猗氏——蒲坂——潼关;3.弘农——湖县——潼关赶来,歼灭流落到腹地的不足万名蜀汉山地军易如反掌。(以上1、2路军属河东郡;3路军来自弘农郡)以上资料来自《后汉书•地理志》、郭沫若主编《中国古代军事地图》5.关于蜀汉军队素养问题众所周知,诸葛亮操练的蜀汉军队令行禁止、行动如风,但并不是说诸葛亮一上手军队就训练有素。以下转自《中国古代战争史•三国篇》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军队打硬仗的能力之低下让他非常意外。蜀汉在南中连战连捷似乎使部队只能擅长顺风作战,于是一旦出现不利局面,蜀汉军心立即涣散,迅速溃败。这一特征在街亭一役表现尤为突出,当马谡被围时,立即出现人心浮动、军无战心的情况。面对曹魏张合主力,未战已怯……独王平、赵云等能勒令部下且战且退,不乱阵脚。……于是诸葛亮在总结一伐教训后立即进行了大练兵!1、        裁军。减少军队数量和将军编制,精编能战之士组建新军,派得力将军统辖(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於将来)2、        奖法分明。仔细检讨教训,犒劳英勇善战的士兵,惩戒作战不力的人员(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3、        练兵习武,振奋军威、国威,重拾民众信心。(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再以后又推演阵法,八阵遂成,于是独步中原,于敌庭来去自由。《军事史》编委总结说:以后的北伐,蜀汉一次比一次打得好。书本太厚,MQ就不一一敲打了。总之,蜀汉战斗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一伐时,蜀汉军队素养和战斗力能否支撑魏延的长途奔袭战的需要,似乎有待商榷。以上为MQ不成熟的看法,与先生探讨。
阅读全文

兄前面的可行性多方面论述,精彩得很,我只谈谈最后那些不可行的部分,因为评论可行性报告中的不可行性分析才有评论价值,呵呵^^^。一、周瑜孤军进川,刘备背后踹他一脚可谓轻松容易,刘备反感周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上次和孙权谈判时还故意离间孙、周君臣关系呢。什么?找不到借口,这对政治老手来说太容易了,比如:1、求孙权把女儿嫁到荆州来,而且必须在荆州完婚。2、让孙权派个儿子到荆州来当官(嘿嘿……其实就是任子啦,说白点,当人质)3、编造孙夫人在荆州捣乱的证据,4、以赤壁之战刘家分赃太少……。理由还怕找不到,刘备和刘璋哥俩喝了一个月的酒还不是照样翻脸。二、孙权放心周瑜孤军入川吗?周瑜是不是想做川中王?周瑜是不是挟洋自重?以孙权多疑好杀的性格,这种判断很容易下,什么?孙权还小,不象年老之后那么昏?容易,诸葛亮、庞统都等着派人去东吴造谣呢?这俩都是人精。孙权是不会放心周瑜的,从他对周瑜的儿子的态度就知道了,周瑜的部曲最后都不姓孙了吗?嘿嘿……帝王驭人之术高得很咧。三、刘璋可不是吃素的,刘备英名宇内皆知,曹操甚惮,人刘璋照样敢打敢拼,刘备在葭萌关收买人心,准备了两三年,都打不下西川,周瑜那帮水军入山地拼消耗,未必玩得起啊。以上皆是MQ中午吃饱饭胡说的,不敢得罪兄弟,纯属说着玩的。
阅读全文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二、诸葛亮拥兵自重。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我认为这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拥属”),他不但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裂政权,称霸一方。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比如:1.政府或内阁(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落实到古代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地;4.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是。理由如下:1.        诸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维、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人当朝的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2.        “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然能维持国家运行。3.        “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刘备章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4.        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这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逆,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邪恶的。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局面。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域的影响力。在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须先发制人,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虑,诸葛亮也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五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在五丈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庸蜀汉,以此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兵北原的郭淮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双方形成了战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此蜀汉再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阅读全文

昨天,我上午出门,抬头看看天,阴沉沉的,似乎会下雨,可人已经迈出了家门,算了,懒得带伞,费老教导我们说——麻烦!午后果然一场大雨。我大骂这是老天和我作对,同事却纷纷笑话我懒,连个伞都不带,没有先见之明。于禁与关羽在荆襄之间交锋,战场就在古之八百里云梦泽(长江、汉江、沔水以及众多湖泊港交之处),于禁七军尽没,关羽非但没有为水所困,而且乘水势捕获降虏三万。于禁该抱怨天灾吗?是,那阵子确实秋水大涨,但为帅者不晓天时,不查地利,失败将是必然!于禁没什么好抱怨的,失败就是失败。关羽是捡漏吗?是,没费什么刀枪就大获全胜,但这不很好吗,借天时地利而兵不血刃取得完胜,这难道不是一种境界?难道非要跟曹操打官渡,刘备取汉中一般,死他一大片,拖个大半年的。再说,从发大水到抓获敌军主帅副将,让其几乎无一漏网,这过程在仅仅几天工夫内完成,何其高也!这不是靠守株待兔能得来的,因为组织部队抓三万活人还能包围曹仁,让其不得救援,这肯定是一场策划精妙的“围点打援”战役!晋接受魏的“禅让”,这是正统一脉,陈寿顾及面子,回护两笔,略写写过去了,但从基本史实判断,水淹七军的辉煌战果不能用寥寥二字所能湮没——天灾。今天上午出门前,我抬头看看天,阴沉沉的,似乎会下雨,吸取昨天的教训,我带了伞。午后……,艳阳高照。
阅读全文

好年轻,好漂亮的老太傅呀,迷死个银了。
阅读全文

第一章                失控的政局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致使大批农民沦为奴婢或徒附(农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而统治阶级内部,外戚与宦官相互倾轧,交替把持朝政。外戚与宦官的专权反过来又阻碍了朝廷中士大夫的升迁,引起土大夫同外戚、宦官间的激烈斗争,酿成东汉后期的两次“党锢之祸”,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危机。由于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农村经济凋蔽,广大农民苦不堪言,不断举行起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领导了黄巾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将宗*教结合到农民反抗斗争中去的有组织的起义,他为后来的农民起义积累了宝贵经验。黄巾起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这部书是道教早期经典之一,里含有部分改良社会的思想,曾作为希望自上而下进行温和性社会改良的知识阶层进献给皇帝御览的理论书籍,可后被统治者束之高阁,不了了之。然而其思想在张角等人的宣传下,在社会底层传播开来,行成了自下而上的强烈要求缓和阶*级矛盾的暴力运*动的理论基础。张角等人将社会矛盾集中在东汉最高统治层上,以推翻现政权为目的,表面上传教治病来麻痹朝廷,私下秘密组织,并拉拢朝廷内部官员准备联合起事。在长达10余年间的准备中,张角师徒共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中平元年春,由于叛徒唐周出卖,太平道在首都洛阳的领导人、策划者马元义被捕遭车裂之刑,起义军果断但仓促的起事,原计划中的八州齐动,洛阳开花的局面(“内外俱起”、“八州并发”)没有形成。但起义军仍然大致按北、东、南三个方向对京师洛阳形成包围之势。流民们斗志坚决,宁死不屈,勇于牺牲,宛城首领前后阵亡三人仍坚持斗争只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数万黄巾军宁死不降,竟全部投河而死。由于起义军装备落后;将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流民组成的军队军事素质低下;而各部相互之间又缺乏联络;并错误地同朝廷及地主武装进行城市防御战;最为重要的是,起义军没能利用统治阶层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终于被各个击破。但起义军前仆后继,前后坚持斗争达二十几年。黄巾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却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敲响了他们的丧钟,同时,它也不同程度地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为改变东汉后期土地兼并等状况,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农民起义虽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其反剥*削反压*迫的本质却无可厚非,黄巾军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失去土地的流民,他们为了生存而反抗理应得到同情和支持,毛主席曾说过:“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的。……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应当站在农民的前头领导他们,而不是站在他们的背后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更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东汉朝廷面对汹涌澎湃的义军无力独自镇*压,灵帝下令大赦党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同时下诏命令各州县可自行招募军队、生产军需来对抗起义军,同时拿出宫中钱粮来收买人心,用西园御马来组建骑兵,设八校尉,后来的大军阀袁绍、曹操等皆出于此。以上种种为后来的群雄割据创造了理论基础和客观条件,朝廷被迫采取如此饮鸩止渴的方式最终葬送了社稷,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成长起来的军阀们纷纷登台,失去权柄的小皇帝们焉是敌手?
阅读全文

董老太,我们的好斑竹,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网友想念你! 我们对着论坛喊:董老太--- 论坛回信: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深圳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灵堂喊:董老太--- 灵堂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黑乎乎的祭台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势力地图喊:董老太---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去上篝火红呵,士兵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龙虎榜喊:董老太--- 虎啸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状元楼上,他亲手给加的荣誉"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老太, 你在论坛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网络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我们回到论坛的心脏,我们在龙虎榜前深情地呼唤: 董-老-太- 金榜回答:"呵,轻些呵,轻些, 他正在家里赶写砖头,他正在公司拼命灌水……" 老太呵,我们的好老太!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龙虎榜高悬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网友心里。你的网友每天每夜上网想念你!想念你呵, 想念你.想- 念- 你…… 
阅读全文

近日论坛谯周又热,林木村先生将其称为大儒。MQ敬佩林木先生的才学,但不苟同林木先生的观点。东汉鲜有“大儒”,现在有的新儒家甚至把西汉武帝的董仲舒排出去,所以以谯周而言恐怕很难称之为“大儒”。《三国志》将谯周辟为“通儒”,盖因博学,MQ以为妥当,盖因未见谯周有高拔于古人的思想和造诣。当然,林木先生站在褒谯周的立场上,MQ至少也就变成贬谯周的了。其实我不喜欢谯周的唯一理由就是——劝主投降!上次论坛燕张益德和李靖岩争论过谯周劝主投降的事,激烈到李靖岩兄弟愤然出走,而燕人张兄弟也是赔罪、惶恐达三日之久,其敦厚可见一般。我敬佩李靖岩兄的慈悲心,他认为战争是会伤及百姓,如果事情发生到不可抗拒时,投降是好的出路,对此,MQ不敢认同。写这篇文章考虑已经很久,只是考虑到李靖岩兄正在气头上,所以暂时压些日子,今天我想李兄应该心态逐渐平静才对,因此抖抖嗦嗦抛出来挨板砖的。战争确实会死人,但因为害怕死人就放弃国家、政权的尊严,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如果部分言语不中听,权且当“君子和而不同”吧。比如曹魏灭蜀汉的战争,当邓艾兵临城下时,谯周劝皇帝投降,我就反对。李靖岩兄的慈悲心固然令人感叹,但似乎忘记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如果是为了避免无辜百姓死于战火则认为投降是好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反过来想:是谁发起的战争?是“侵略者”曹魏吧,当自己的祖国遭外侮,怎能奉劝自己的领袖不战而降呢?要说停止战争,应该是对入侵方去说吧,是曹魏把战争强加到蜀汉百姓的头上,怎能单方面认为蜀汉抵抗就会造成百姓伤亡呢?对!如果蜀汉抵抗,确实会让无辜百姓遭殃,可保卫祖国是每个军人和这个国家的人民起码的责任,《正气歌》里面歌颂的“严将军头”严颜不是宁死不降吗?南宋大夫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何等悲壮!谯周的劝降词比起来又是何等渺小和苍白。魏灭汉,此战关乎国家生死,焉能苟且偷生?刘禅的父亲刘备在长坂坡被打得只剩十几人,依然聚拢残部与东吴联合再战,最不济也会逃到苍梧太守吴巨那里做最后一搏,怎么到了后主就拿着社稷拱手让人呢?况且还有姜维、廖化等忠义之士忘身于外,成都还有兵马,钱粮可资御敌;东线江州罗宪等还准备救援,东吴还在赶赴支援,怎能说降就降呢?以上所说似乎过于现代,但道理却要说清楚——侵略国把战争强加在自己的头上,那么自己就要拼死一战,这是无奈但必须要做的选择!可能有朋友会说,这是民族内部矛盾,不同于日本侵华等等,所以这种类似民族内部战争的投降是可以接受的。但MQ认为这似乎有错。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情况。当没有外侮时,阶级矛盾、分裂政权之间的矛盾就是当时的主要矛盾。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矛盾就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没有外族入侵时,民族内部政权的既定分裂就是主要矛盾,他不同于反叛朝廷,所以无所谓哪方正义,那方就是邪恶;也无所谓哪方的入侵是合理的,哪方就命中注定该放弃抵抗。既然你要灭亡我,我自然会奋起抵抗,这是矛盾性决定的,就好比我和我的邻居,他未经允许暴力侵入了我的房屋、院子,威胁了我的财产和生命,我必然就会回击他或报警,而不会怕伤了两家和气或则自己受伤则开门迎接坐以待毙。也如:国民党和国军已经包围了井冈山,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必然要反围剿,失败了必然要大转移,怎能说为了避免老百姓伤亡而放弃抵抗呢?再如:万一哪天中央要武力收回台湾,你能寄希望于台湾伪政府不抵抗而归降吗?所以当民族内部分裂政权矛盾激发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做出的国家牺牲也是再所难免的,尽管这么说有些凄凉。当只有一个统一王朝时(有阶级的社会里),阶级矛盾就会上升为主要矛盾。黄巾军大起义就是这样,你严重剥削了我,我没法生存就必然要起来反抗,什么叫揭竿而起?什么叫官逼民反?什么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难道会奉劝起义领袖说,放弃起义吧,避免无辜的流血,说不定朝廷会改善你们的待遇。这正确吗?当然,一旦有民族矛盾时,国家内部矛盾自然会退到次要地位而携手抗击外敌,这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了,所以做出必要的民族牺牲也能接受。所以,我们不能用一颗善良的心来与入侵者和压迫者来讨论停止战争的事,那是与虎谋皮,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否则真到了外族入侵时,思维的惯性会让善良的中国人“忍”,恐怕届时中华又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有些话不敢说得过于深入,一是水平有限,二是……,所以不知所云。
阅读全文

孤,邪恶董卓。论坛元年起兵,至今三年有余。岁月蹉跎,感叹逝者如斯夫!孤在日,有mqolp等师长;有英武曹操、碧血汗青等朋比;有燕赵义士、虎贲将军、飞将军吕布等后学,尝感人生快意,其间虽有张一剑、方律师等忤逆之徒,然终为草间微萤之光,难敌新盟皓月之芒。日前,偶感身旁知交渐少,同辈朋比之人或死或伤,而年齿尚幼者如虎贲将军、飞将军吕布等竟早夭,啜叹岁月如白马过隙,三载而老矣!孤昔岁尝与MQ言,平生三志。一统天下,此为一也;登龙虎榜状元楼,此其二也;新兵联盟兴旺发达,此其三也。然今当远离,独天下为得一统耳。人常言:人知将死,其言亦善,孤今日将大行之日,有数言以白天下——mqolp良实,有鬼神造化之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新盟交付其人,孤之遗志当可伸矣,望新盟新君侍其为师,早晚多听教诲,可得彰益。凡新盟之众,见MQ如见孤,一礼也;见不良媒体之人三鞠躬,二礼也;过不良媒体府门,文官落轿,武官下马,此三礼也。遵此三礼,定能教化天下。孤初染疾,绯衣青锋等新盟骨干常夜聚晓散,面露喜色,深失孤望,现将他们流放外任。孤所遗财产,皆上交新盟库存,由maolp监管可矣。望新盟人众,继往开来,再创新高!
阅读全文

与巴西马忠先生论魏国兵马数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番应邀前来三联,故重新整理思路,此一篇为立论,仅谈自己所持观点。开门见山,我认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兵马,最强盛时达七十万众。民国二十三年,国立武汉大学教授陶元珍先生曾论断:“魏之将土,极盛时当不下六七十万人。”陶先生所言证据来自《晋书*文帝纪》载诸葛诞作乱时司马昭所上表有云:“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先生又案曰:合此外将士计之,当不下六七十万人。可巧三国论坛(人名,即mqolp,以下自称MQ)上次和新浪sclzhw先生(即贵地版主巴西马忠先生)论战时,也引用了这段史料。MQ上次说到,《三国志*魏书卷28》与《资治通鉴*魏纪》都记载了淮南三叛时的情形。那是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诸葛诞叛乱朝廷,“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馀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为闭门自守之计。”叛军加新招士兵两者相加达十五万以上,面对曹魏保皇势力的叛乱,司马昭劝皇帝出征时云“以众击寡”,当不下此数。史载数量为“六月,车驾东征,至项。大将军司马文王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前番上表说朝廷多处军马可达五十万,而真正参与平叛的军队人数加叛乱军队(毕竟是魏国内乱)人数高达四十一万众以上。所以仅公元257年的魏朝廷在平定淮南叛乱时用兵就达四十余万众,恐怕不止巴西马忠先生所持观点——曹魏全国之兵不过二十几万吧。而且这只是此战役中淮南与中央军的数目,还不包括邓艾在陇西雍凉之军、朝廷中央禁军(名称历朝的区别不同,或御林军等等)以及全国各地防守之军。前后相加就不止六、七十万了。陶先生在《三国食货志》中也有论及:“合魏蜀吴之兵计之,当不下百万人。此犹就三国本期及末期而言,若在三国初期,群雄之兵当不可以数计。”单在后汉三国时期被曹操所乐道的、号称“大州”的冀州,便可诞生三十万的兵力。《三国志》评者之一,晋人孙盛曾说:案魏武谓崔琰曰“昨案贵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由此推之,但冀州胜兵已如此,况兼幽、并及青州乎?而以上孙盛引文出自《魏书*崔琰传》本传。可见曹魏最强盛时,兵力数量在七十万左右。  
阅读全文

阁下不是那种非左即右的愤青,或是变讨论为人生攻击的网络流氓,而且阁下讨论时也很喜欢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所以我真的很喜欢和阁下讨论,先前本不准备搬杠,只是“笑的猪”和“网络牛二煮酒”一再催的,才有继续和先生讨论一文。现在,我继续和阁下探讨,当然,拘泥于史料堆砌和正谬已经不是原则问题。本想分为三部分。一、杨仪魏延部分二、李严部分三、司马懿部分一、杨仪和魏延部分我们的分歧在于是否能提前杜绝杨仪和魏延之争。这涉及诸葛亮对待人才(有重大缺陷而又在某领域有异才)态度问题。杨仪和魏延都是有足够资历和能力的蜀汉人才。杨仪的发迹早于蒋琬,而且是堂堂关羽推荐来的(想想关羽对待士人的态度吧,这意味什么?),所以杨仪入蜀便一举成名,用国策宏论打动了刘备,被刘备封为尚书,尚书一职已入权门。因汉制,尚书台乃草拟朝议诏书的权门!可杨仪和当时的同事兼上司刘巴不和而被刘备外放。但杨仪在诸葛亮理政后一度入了诸葛亮的法眼,只是因为诸葛亮后来发现了杨仪的性格缺点而改换蒋琬。从宫中提到府中并带到战场中去,这避免了与蒋琬在宫中(或称为后方朝廷留守)地位冲突,而且诸葛亮出征北伐前,考虑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事先留下遗书说:“臣若不幸,后事亦付琬。”诸葛亮这样做恰巧是因才致用,不肯有偏废。先生说诸葛亮早期可下手废杨仪,避免与魏延冲突的悲剧,我不同意。杨仪并非庸才,此其一也;妄杀大臣的事诸葛亮根本不会去做,他毕竟是位儒家子弟,此其二也。退一万步说,诸葛亮杀了杨仪,魏延也会和其他大臣斗起来,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更为可怕的是,魏延有可能和蒋琬对抗!因为蒋琬的资历还不如魏延,自诸葛亮死后,有谁能比魏延有才、有资格?除了杨仪。所以,杨仪留守军中是诸葛亮牵制魏延的一步棋子,因为史书也说了,只有杨仪敢和魏延对着干,再说,诸葛亮的死是猝死。因为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已经在前线实行屯田政策,假如诸葛亮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他根本就不会北伐而是回成都养病,可见诸葛亮得知自己要死时已经离死不远了。并且,诸葛亮安排魏延殿后,让杨仪先退,分明是为了避免内讧。可惜,一生惨淡经营、小心翼翼的诸葛亮还是没把航船平稳带回汉中。魏杨之争是水火之争,而诸葛亮又是猝死,本身也有“不想有所偏废”,悲剧才爆发,现在有人一个劲的说诸葛亮想杀魏延,那是中了《演义》的毒(此毒为历史之毒,而非文学之毒)。至于杨仪被罢免,道理一样,诸葛亮再时,能压得住,也保得住,而诸葛亮一死,杨仪便非议后生蒋琬,早晚都会出事,这和魏延的结果一样,所以魏杨之争的根本因素还是二人性格因素造成,魏延死了,杨仪还是被罢免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就算是魏延胜了,杨仪败了,还是会出事,只是早晚的事。诸葛亮垂危之际安排的杨仪先退,魏延殿后已经是仅尽人事而已,两腿一蹬后更是人事都尽不了,因为棺材都掌握在杨仪手上呢。最后我们再看诸葛亮退兵前的安排——“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秋,天寒地冻的渭水,诸葛亮病情恶化(这就是“鞠躬尽瘁”!这种人格魅力何必颠覆呢?对于一个五十四岁的人来说,在首都享受天伦之乐 与 在前线忍受冰寒与兵戈,广大血肉之躯的网友会做何选择?),意识到自己要死时才密与杨仪等商议,而让魏延殿后,中间用姜维隔开,何其用心良苦,生怕生平蜀汉仅存本钱内讧,可惜……。二、李严部分,我和先生都想绕开不谈,因为这孩子真是问题少年,呵呵……。三、司马懿部分,我不想写了,因为宣王他老人家本身就是一本史书开头!说上一辈子也说不完,我想就算了吧,呵呵……。
阅读全文

2002年岁末,邪恶董卓乘坐北方航空公司U-912班机由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前往泰国旅游胜地——普济岛。上飞机前,邪恶董卓的老婆再三叮嘱:“泰国的乃声色犬马场所比较集中的地方,相公此次前往,应秉承中华“恭谦礼让”之风,行天朝之教化于蛮邦,宣我中华之美德。”邪恶董卓说:“好啊。”他老婆有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啊~~~。”邪恶董卓说:“好。”老婆又说:“一定哦,去那边后马上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啊~~。”邪恶:“……。”就在前脚刚踏出门口时,他老婆又追出来嘱咐说:“现在正值冬天,多带件衣服,那,这羽绒肚带上。”邪恶:“我再也受不了了!!!!”“咚!”——一拳击中他老婆胸口。然后提上行李昂首出门,边走边骂:“切!不好好读书!泰国有那么冷吗?泰国现在正热着呢,你以为是咱北京啊,人泰国在非洲呢!不读书~~切~~~~。”
阅读全文

刘备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他这么说是有一定可能的,但在当时却不稀奇,刘表、刘璋、刘虞又何尝不是汉室苗裔呢?再说,人家直接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一支挂钩,招牌比西汉皇族一支要硬得多。孝景皇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分别是: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汉武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鲁共王馀、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清河哀王乘、常山宪王舜。汉武帝即位后,对同姓王非常刻薄,中央派汉相去监督、管理几个兄弟的封地,因此几个王爷过的非常压抑,所以生活中,或颓废或残暴,基本堪为“景十三草包”。建元三年,代王、长沙王、中山靖王、济川王来朝拜天子,一边喝酒一边听音乐,而中山王刘胜却哭了起来。皇帝很奇怪,问他何故,刘胜说:“古人认为,悲痛时不应哭泣,思念时不应叹息,但今天,臣心里熬得太久,实在憋不住了,一听到美妙的音乐,不知不觉就泪流满面。”,接下来,刘胜对武帝说——因为皇帝对几个兄弟看得太死,内心实在压抑的很,皇帝不许王爷之间来往,反不如百姓间的兄弟之情,所以今天和兄弟饮宴,很伤感。刘胜为人,《汉书》写为“乐酒好内”,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藏拙,不买赃,一副贤王作风,那将成为汉武帝削藩的首要对象啊。这韬晦、好哭的性格,和刘备倒有几丝相似。刘胜和同胞哥哥赵王刘彭祖之间也互不买帐,不见得亲密到哪里。刘彭祖也非常有趣,他不喜欢作王爷,却喜欢做捕头,夜里亲自出去抓贼。就这对熊包哥俩,还互相看不上眼。刘胜说他哥哥应该“当日听音乐,御声色”,而哥哥却骂弟弟奢淫!确实,刘胜生活中非常纵欲,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几个儿子,堪为千古奇观。因此发展到刘备时,中山靖王的苗裔当谓为大观,当然也不稀奇了。刘备拿刘胜做为政治卖点,很有道理。可惜,时代久远,象刘备这样的没落国姓者,又何止千万?  
阅读全文

蜀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浅析蜀汉并非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因为诸葛亮非常重视手工业——即纺织业的发展。同时,他把外贸出口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汉代起,成都平原就以经济繁荣、织锦业发达著称,所产蜀锦天下闻名,故成都亦称锦城,早在西汉时期便已为著名五都会之一。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城西南筑管理织锦业的官署,故而又俗呼“锦官城”。杜甫《蜀相》一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便指于此。诸葛亮把蜀锦的出口作为贡赋重要来源,他曾说国之贡赋,惟赖此锦。这种经济现象,是否说明诸葛亮时期推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呢?答案否。蜀汉土地相对中原实在是很小,尤其是可供耕作的面积,除成都平原外,其余都是高山丘陵地带。但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把大量土地和有限人力用来种桑树,何也?养蚕织锦。诸葛亮在最后的遗表中公布自己的遗产时曾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可见当时蜀汉社会重视手工业的程度,联想孙皓投降之后,晋武帝尚且给他三十倾田,而诸葛亮为十几年之首辅,田产仅为降臣之半数,一方面证明诸葛亮清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纺织业对蜀汉经济的重要性,大家把种桑养蚕、织锦买卖作为创收一大途径。说到这儿,闲聊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蜀汉作为中国古代割据小政权,时间也不是很长,但屡屡为后人所称道,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员的严格自律。身为师表的诸葛亮就不说了。后来的接班人如——费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邓芝(官至大将军)“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吕乂(接替四英相之一的董允为尚书)“治身俭约、门无停宾”……。这一大批朝廷要员如此廉正,怎能不使今人称道?因此,虽后主尚声色而无谋断,但君位终未失于宦官、外戚之手,而权臣也没有篡逆之心。因此投降一途,他老人家能一手拍板定下来。再回来继续话题。农业开垦,蜀汉是鼓励的。史书记载诸葛亮当政时期,于建兴二年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过了八年,又休士劝农於黄沙(地名?荒地?)。两次大规模的农垦,是由丞相亲自抓的(不包括吕乂之类的地方官劝农殖谷的行为),成效很显著,史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可见诸葛亮动武之前,始终先从经济上恶补一把。他的北伐和姜维的北伐不同也在于此,姜维是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出发,而诸葛亮不但如此,他还要从政治家的角度考虑问题。诸葛亮治理的蜀汉,从头到尾看更象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类似于苏俄卫国战争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下达生产任务,国家组织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而百姓生活用品则为国家配给。诸葛亮所做也正是如此,但百姓生活配给倒没有,还是税外余留自给,他运转国家机器时尚且没有大的问题,农民起义现象在蜀汉诸葛亮时期基本绝迹,而同期魏吴倒接连不断。诸葛亮长年坐镇汉中,当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挥师北进,因此也并不存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外部环境和所需资金的积累,他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与之并重,而商品则很单一,尽管也从南中获得过云贵耕牛、战马、金银奇货、犀牛皮革等,但并未加工上市,流通于百姓日常生活,而是充继为军资。而农业社会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前文引诸葛亮遗表说过,他的家族在成都种桑养蚕,其实是自己织布做衣服自己穿,也未拿出去交易,因此不能算商业活动。农桑并重的情况并非偶然或一时之举,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长期国家经济行为进行。按蜀汉投降之日看,当时益州人口约一百零八万人,而成都有米仅四十馀万斛,若将此存米按人头均摊下去,人均分得0.37万斛,东吴则为1.1万斛,两者差距很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蜀汉国库还有锦绮采绢等各二十万匹。这倒是东吴所没有,因为东吴不产此物。蜀汉与东吴两小国之间在粮食收成上的差距表明,蜀汉把相当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纺织业上,而非完全从事靠天吃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当然,这倒不能说明诸葛亮推行的是资本主义,因为他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所定国策是从北伐这一大战略出发,充实国库实是战略需要,并非从分流多余劳动力,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出发,这和清朝康乾开发闽、广之矿禁、海禁又有所不同。再者,诸葛亮对蜀锦的生产是国营,没有大家族、豪族进来投资,生产的产品并未流通于国内市场而成为商品,加之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力本身就不足,工业自然无从说起,加之城市规模亦有限,更别说第三产业,所以不构成商品社会的基本性质。不过尽管如此,蜀汉的农业、手工业并举、朝野(无为的阿斗就暂时不谈了,只谈朝廷主流)把统一作为立国之本,积极备战的政治经济模式还是一道比较独特的历史风景线,以后的割据政权整体来看,莫不是消极北伐、积极偏安。
阅读全文

一、蒋干蒋干首次游说周瑜,已然多次受辱,但报效曹操之心不死,曹操欲派细作去打探甘宁、黄盖、阚泽的内应问题,如此龙潭虎穴,曹操说:“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实信?”蒋干不顾前番盗书之罪,再次舍命相投,周旋于周瑜、孔明等人杰左右。真是文人中的虎胆英雄。让我们再次温习蒋公的豪言:“某今愿舍身再往,回报丞相。”二/三、范疆、张达张飞,万人敌,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而范公、张公面对张飞是毫无退却之意,取飞之首级亦是手到擒来,张飞在此二人面前连一个回合都没走上,范公、张公真来世之奇迹!四、周善孙权称他“最有胆量”。周公与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精英的眼皮底下,偷运孙夫人及阿斗,何等气贯长虹!当赵云跳上船头侮辱孙夫人时,周善忍辱负重,急中生智,将船快快滑向东吴,差一点活捉赵云,可惜张飞出现,未成此千古壮举!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凶神恶煞般的张飞,周善提刀来迎,做最后一搏,壮烈牺牲。五、督邮督邮这位无名英雄,面对叱咤风云的刘关张哥仨,仍坚持原则,该收的黑钱一个子儿都不能少,哪怕你是“非常之人,帝室之胄”,真乃后世楷模。六、魏续魏将军乃吕布手下降将,曹操与颜良战白马,魏续同伴宋宪战不三合,被颜良手起刀落,斩落阵前。连曹操都大惊曰:“真勇将也!”,而我们的魏将军却丝毫不怯阵!大吼一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其实魏续知道自己的武艺还不如宋宪,但为了兄弟般的情谊,上阵报仇,何其悲壮!真是风萧萧兮白马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于是,魏续将军交马只一合,被照头一刀,劈于马下。七、王朗老人家连逾七十六岁矣,仍不顾个人安危,与素有铁齿铜牙的后辈诸葛亮阵前对骂,虽明知孔明从江苏骂到四川,从四川骂到甘肃之凶汉,老王朗依然胆气十足,豪气直冲斗牛曰:“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真来骂界泰斗也!八、杜远此公乃山大王,和廖化一道劫持了刘备的甘、糜夫人,杜远在即使知道是关羽为保镖,是刘备的媳妇,依然不退缩,并且布行仁义,愿与廖化一人分一个,真是羞死王英、气死宋江矣!可恨廖化,出卖阶级弟兄,杀了杜远大王。但杜大王之英雄形象常在我心九、秦琪关羽过关斩将,一路行凶,杀孔秀、韩福、卞喜、王植等,到了秦琪处,小将军依然胆色惊人,面对杀红了眼的关羽,依然怒斥其残暴行经,并对牺牲的几位同事表示惋惜。当杀人放火的关羽举出颜良、文丑来表功时,小将军秦琪居然毫不退却,奋战至死,壮哉!十、许贡手下三门客这三位义士,为主报仇,即使面对威名正盛的小霸王孙策,依然敢痛下杀手,其情谊比肩桃园,气势不逮豫让、荆珂,最终与孙策同归于尽。此三人高义,故同列之。
阅读全文

三国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三国军权的组织结构有非常大的异同,概括而言,曹氏奉行上行,而刘氏选择下移,两者选择其实皆属必然。曹魏:军权组织结构由宗室、皇族掌权。由于夏侯氏、曹氏历代联姻,因此大将军、大司马衔必在此类人中,从夏侯敦到曹爽,莫出此姓。曹操以武开国,得天下三分有二,他的人才观也是非常开明的,三次求贤令下去,网络了一大批人才。但,在军权上,曹操却看的非常透彻和自私(当然,这种自私在封建社会是正常和必要的),他于群雄逐鹿的北方脱颖而出,同时又牢牢把持东汉朝廷,对于一个朝权颠覆者而言,军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地广事繁之后,全局是一个人无法掌握的,所以曹操必然要把部分军权交付贴心的人,他选择了曹氏宗亲。而先期的董卓却不得要领,最终被他所倚重的部下联合朝廷内部的保皇旧势力所诛杀。曹操乃官宦之家,家底殷实,因此族里人丁兴旺,出个把人才亦在情理之中。但既然军队建设采取上行的“近亲繁殖”,因此军队质量便有累世削弱的可能,到了后期,曹操的军队已经是输多胜少,汉中有败,荆襄也在告急。夏侯渊身死汉中,曹仁、曹休在对东吴做战时已经是力不从心,兵败不久便纷纷辞世,刚愎自用的结果是他们年老付出的代价,他们的迟暮和先期英勇表现让人唏嘘于时间的无情!曹操后期的屡次失利已是让问题非常敏感了,如果不是孙权称臣以及“讨贼自效”。我们甚至要怀疑曹魏江山在黄河以南的生存空间。宗族素质的下降,或许是残酷的时间惩罚,但易世后的青黄不接便显现出曹家兵权不合理的弊端。曹睿上台后,总督南方的军事已经不是宗族了,而继任者却不能展现充分的忠诚度,他便是曹氏的掘墓人——司马懿,到了诸葛亮犯境后,在西边总督军事的还是司马懿,而被朝廷寄以厚望的宗族后人却在歌舞升平。曹氏末代大将军曹爽的登台表演可谓蹩脚谢幕,曹(夏侯)——辉煌一时的姓氏淹没在历史中。而窃国者司马懿则继承了曹操的军权观,司马师、司马昭是不会同时离京的!而大的礼乐征伐,必出此二人。刘蜀:苦命王朝的平民本色,军权皆归旁系。刘备,奋斗一生的枭雄。他身为帝胄却家道早落,到了他这代,只落的孤儿寡母,贩履织席。而宗室呢?对刘汉而言,王臣刘氏便是宗室,而没落的贵族什么都不是。刘备的族子从弟等皆为安贫乐道的农夫,刘备志存高远的鸿鹄不喜欢这帮燕雀,所以孩提时代的宗族感情非常淡薄,小刘备一句“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让他孤立族里,十五岁行学实是不得以而为之,一方面体现出没落贵夫人刘母的不切实际的拼搏幻想,也是刘备欲摆脱宗族农耕的生活努力,可“名垂青史”的“不甚乐读书”却煽了刘老夫人一记耳光。正因为刘备没有家底,因此宗族有无也没有大的必要!下移军权乃当务之急。既然没了强有力的亲属资源,兄弟般的感情才是平民军阀上下级的感情纽带,因此“二万人敌”的关张便是依仗的臂膀。当然,最后张飞也是国丈,也成了皇族。诸葛亮也是,死后也成了国戚。可早期,他们什么都不是!军权的下移是刘备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因此提升部属的忠诚度则成为头等大事,刘备做得很好。关羽、诸葛亮两位人杰先后为这个平民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不!可怜关羽,分成两半裹在了他乡。刘氏江山的灭亡纯属实力所限,属于客观历史必然,但比起曹家的主观失败而言,要光荣得多,但却很不体面,至少曹家还有块禅让的遮羞布。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